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六年級數學隨筆

六年級數學隨筆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六年級數學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數學隨筆

六年級數學隨筆1

六年級是備戰小升中的最後階段,學生要歸納和梳理知識點,記清楚概念。另外,通過歷年真題的分析能夠使得學生整個知識體系得到優化與完善,解題速度和能力得以提升。作爲家長,需要做好孩子考前的心理疏導,排查知識和學習狀態上的漏洞和不足,有的放矢地及時彌補。

六年級上學期(9~12月):

這一階段是綜合提升的關鍵階段。在數學方面,需要對往年擇校考題的分析,按考查的知識板塊,分專題歸納總結,各個擊破。

大致可分爲計算部分(從基本的四則運算擴展到綜合運算、繁分數運算、常見的簡算、定義新運算、循環小數問題等)、圖形部分(包括簡單的基本平面圖形、平面組合圖形、簡單的立體圖形、立體組合圖形等)、應用題部分(包括基本應用類型、提高類型等,應用題的種類繁多,在此就不之一舉例了)、智巧類問題(這部分主要是涉及奧數知識的'一些內容)。

分類的專題,一定要講練結合,弄清楚知識和方法之間的邏輯關係,切不可死記公式、生套模板。

六年級寒假(1~2月):

這一階段關鍵是要提升應考技巧。要按考試題型,逐個類型地掌握答題技巧,在做套題時要讓孩子學會合理分配時間,儘量在有限的時間裏多得分。

六年級下學期(3~4月):

這一階段就是要做好綜合訓練,模擬衝刺、查漏補缺、調整狀態。知識和技巧都掌握了,接下來就要進行實戰演練。通過模擬題和真題演練,提高解題和得分能力,同時也調整孩子的學習狀態,增強信心。另外,還要做好面試的準備。

六年級數學隨筆2

學生需要在課堂上做好筆記,用來記錄老師講課重點、補充難題、聽課心得等內容,方便日後複習與記憶。而國小數學筆記的記錄,很多孩子無法準確掌握,需要下點工夫,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一、爲什麼要記筆記?

筆記可以方便日後有重點、不失真地複習。

奧數課堂通常包含大量的信息,涵蓋定義、公式、解題技巧等各個方面。大多數同學難以一堂課完全掌握全部內容。尤其我們的課堂還經常包含一些經典的難題、補充題,單憑一次性的記憶無法提供充分的反芻的素材。

二、記筆記要避免的誤區

然而,很多同學出於不自信或者對家長的敷衍,爲了筆記而筆記——筆記完成就“大功告成”、束之高閣。殊不知:記在自己腦袋裏面的知識才是自己的知識,有筆記而無複習正是做筆記的錯誤。

三、記筆記的形式

你們的筆記本內容多嗎?平時書包裝滿的`時候,你能夠方便的找到筆記本嗎?單獨閱讀筆記的時候,你覺得豐富嗎?如果這三個問題你都回答“否”,那麼請考慮一下將全部的筆記搬到講義上去。

筆記一定要方便日後查閱。書寫過程中,字跡不要求美觀,但是至少直觀。

關於某一題的延伸記錄在題目旁邊,關於一講的梳理可以放到章節前,補充的題目可以放到章節後,個人心得可以放在頁眉頁腳。如果有補充隨材還可以粘貼或者插入到講義當中。

簡而言之,筆記在形式上的要求就是:用最小的篇幅記錄最多的內容,同時分出清晰地層次。

四、記筆記的基本方法

記入筆記的內容一定要經過篩選。每一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筆記需求,相應的它也會有自己的篩選方法。拋開具體的科目、知識點,這裏有一些參考標準。

1、內容本身不存在疑問。

我們經常發現部分同學在記錄解題方法時抄寫錯誤、或者照搬板書佈局,最終他自己都無法清晰地讀出正確的解題過程。這樣的錯誤不僅會形成無用的筆記,還可能引導思維走入歧途。

2、重點記錄自己不熟悉的內容。

爲了照顧大多數、防止遺漏,老師在總結的時候通常會往多了講,以至於同樣的幾何模型,五年級上學期提到一次、下學期再複習一次、到了六年級還會梳理兩次。如果學生不加甄別、反覆記錄,費時費力不討好,還容易滋生厭惡。——如果你實在很熟悉,留下一個記號。

3、珍惜自己的心得。

黑板上或講義上的內容都是老師的知識,不論多麼優秀的老師,他無法直接將自己的思路完整的拷貝進入學生的大腦。所以知識的傳承需要學生的記錄、複習、練習等等。而真正掌握知識點的最重要表現就是產生自己的認識與歸納。

4、記錄經典題目。

不論國小、中學還是大學,很多時候學習終究脫離不了題目。如果在某一個角落、一本書當中真的有那麼一道題、一段話讓你受益匪淺,那麼勇敢的記錄下來。不要將筆記內容侷限在老師所供、講義所言——它應當幫助記錄所有對你重要的內容。

除了這些內容上的篩選,熟練的同學還應該考慮下筆記當中佈局與記號。比如,過去老師常使用“△”“_”或者“Ⅱ”來標記相對重要的內容,☆表示最重要的知識點,“→”標記自己的心得,“?”表示自己的疑問等等。這些符號,與紅色、黑色墨跡搭配能夠形成層次鮮明的內容體系,方便自己的不同的場合下複習想複習的內容。

六年級數學隨筆3

圓錐的認識一課,我用實物來給學生演示,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來發現圓錐的特點,一個底面是圓形,還有一個側面是曲面;有的學生說就象圓柱的一個底面縮成一點,學生們發言非常積極、涌躍,在教學高有幾條時,學生們通過分析、討論,判斷出圓錐的高只有一條,學習效果較好。

圓錐的'體積:本節課我先通過師生交流、問答、猜想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學生迫切希望通過實驗來證實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實驗來就興趣極高,在實驗過程中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知識的探究的過程,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整節課我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學得輕鬆、愉快。充分讓學生體會到了等底等高的圓錐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六年級數學隨筆4

因爲喜歡數學,所以樂意學數學,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任何艱難險阻也願意去克服;克服困難所得來的成功體驗又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所以更喜歡學數學了!

一個很簡單的正循環擺在我們面前,學好數學,提高學生興趣和自信是關鍵。怎樣提高呢?我們來看看校信通數學名師們的經驗吧!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我們發現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的理由都是――不喜歡老師。校信通名師有很多吸引學生的妙招。

1、展示潛力,讓學生佩服。有位老師學識十分淵博,他不僅僅僅研究數學,還喜歡人文歷史、新聞時事等,講課的時候旁徵博引,信手拈來,學生們個個都很崇拜他。另一位名師則是計算潛力超級強,再難計算的數據對他來說都是小菜一碟,學生個性敬佩。校信通教研中心在做優秀大學生數學學習規律調查中也發現,很多學生喜歡某一個老師,理由很簡單,可能只是因爲老師隨手就能夠畫出標準的圓和橢圓。

2、展示人格魅力,讓學生敬服。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很容易感染到學生,比如幽默、嚴謹。有位名師說自己儲備了至少200―300條笑話,以便在課堂上讓學生簡單快樂學習。也有很多學生喜歡老師的理由是:“她認真負責到家了,天天都有新花樣,辯論會什麼的,幹啥啥行!”

3、用心關愛學生。如果想讓所有學生都喜歡您,那就平等對待他們吧!課堂上,如果有成績不好的學生舉手發言,明知他會回答地一塌糊塗,也要鼓勵和支持他。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進步和學習的樂趣很重要。

如果您想改變某個學生的話,那就去“偏愛”他吧!我們以前向學生了解過喜歡老師的原因,不少學生這樣說:“我喜歡這位老師,是因爲她待我像待自己的妹妹一樣。”“有一次我數學考砸了,老師在我的作業本里夾了一張紙條,問我是不是有什麼心事?我感動極了!”

與新潮事物、生活相結合

此刻的學生大都對電腦感興趣,如果從這一點入手引導學生學數學,是個很好的辦法。舉個例子:校信通裏的一位名師喜歡用幾何畫板,幾何畫板能夠讓學生形象直觀地體會數學知識,學生在學幾何畫板的同時,學數學的用心性也調動起來了。

很多學生不喜歡數學,因爲他們覺得數學沒有用處,那麼我們就要時刻向學生傳遞“數學有用”的信息,讓學生感覺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的數學包括身邊的事、新聞時事等,比如:讓學生適度參與很多父母都熱衷的股票問題;自己家裏每月消費多少米,多少油,多少鹽等,人均消費多少,房屋面積等等。

讓學生體驗到思維的魅力

愛因斯坦說過,我們體驗到的一種最完美、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奧祕的感覺,誰缺乏這種情感,他就喪失了在心靈的神聖顫慄中如癡如醉的潛力。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體驗思維的魅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校信通名師們個性善於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思維。

他們的課堂別具一格。有時候一節課只講一道題,帶領學生一齊思考,一題多解,越思考越深,方法也越來越好,有時候是這天講了一道題,明天還會再講這道題,常講常新。透過一道題,學生往往能夠學到或自己發現一些方法和規律,甚至包括人生的哲理。

跟學生一齊創造成就感

興趣與成就感往往有很大關係。每個學生都有想成爲研究者、發現者的內在願望,都有被認同和賞識的需要,都期望取得成就和進步。校信通裏的名師們十分善於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上課的時候也會透過輪流提問等方式給每個學生髮言的機會,傳遞老師的重視。

名師推薦,能夠鼓勵學生專門準備一個筆記本,寫自己的成功記錄。錯題本很重要,但只有錯題本,學生就只能多關注自己的失敗經驗,用成功記錄本記錄自己做出某一道對自己來說比較難的題目的過程,記錄下這天比較昨日的點滴進步,能夠增強成就感,增加學習興趣。

幫忙學生迅速找到學習瓶頸

學生學習存在“木桶原理”,很多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不是所有知識點都不會,而可能是被一兩個知識點卡住了。校信通名師們個性擅於透過課堂、作業或試卷分析,幫忙學生髮現長期困擾他們的學習癥結,從而迅速提高其學習自信和學習成績。

期會考試後,學生呂夢把試卷拿給老師看,老師透過試卷分析和學生溝通,便可迅速幫忙呂夢分析出學習中的薄弱環節,運算潛力和行程問題比較薄弱,喜歡用閱讀的方式,讀數學題目導致呂夢成績一向上不去。老師推薦呂夢,多找一些運算題和行程問題做一下,同時養成良好的讀題習慣,讀題讀三遍,學習成績便可從70分,提高到90分。透過老師的試卷分析,呂夢忽然感覺到自己其實也能夠學好數學!

三種提問方法,引導孩子愛思考

數學是很好的思維體操,它能夠逐漸使學生的思維方式靈活多變起來。在數學實驗班中,老師們透過提問的方式來調動課堂,培養學生探索、發散以及遷移等思維方式。從課後的反饋上來看,效果十分好,學生普遍感覺上課的時候思路很開闊,課後有意猶未盡的感覺。那麼老師採用了哪些提問方法呢?

1、遷移性提問,帶給思維活動的`導向。

不少數學知識在資料和形式上有類似之處,它們之間有密切的聯繫。對於這種狀況,校信通名師在提問舊知識的基礎上,有意設置提問,將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和思維方法遷移到新知識中去。

例如:已知一個角爲300的直角三角形邊長爲1,求其他兩邊長度,假設這個邊長是2呢?由於是新的問題情景,學生沒有很快口算出來。於是老師把問題變成了學生比較熟悉的、比較好算的角爲450的直角三角形,透過計算邊長的變化,老師讓學生總結三邊變化的規律,驗證300角的直角三角形,再擴展到所有的直角三角形。

2、系統性提問,幫忙學生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

比如複習“平行四邊形”時,老師會讓學生連帶着一齊思考:當具備什麼條件時,平行四邊形是菱形、長方形或正方形。這樣能夠引導孩子把知識串聯起來。

爲避免孩子們只是說出他記憶中的答案,老師會再進一步追問,你能夠證明嗎?讓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我每走一步都需要嚴密的思考和充分的證據”,而不是“我記得就應是這樣”。

3、此外,老師還會透過探索性提問,讓孩子思考一個問題是否還有其他解決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六年級數學隨筆5

今年我擔任六年級的數學教學,在這一學期中我特別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我想只要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能夠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課,課後認真地做作業並且認真地檢查,他們的數學成績一定會很棒的。

叢昊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他有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上課不聽課,雖然看他上課不說話老老實實的坐在那,但他卻在下面偷偷的玩東西或開小差,這也是他成績一直搞不好的原因.在開學的前幾次的考試中都考得很不理想,最差的一次考了70多分。在和他媽媽的'交談中得知叢昊對速算有很大的興趣而且學得特別的好.我想他既然速算學得好,那麼現在數學也應該得心應手的我感覺他其實挺聰明的,考的不好一方面是由於他上課不認真另一方面是由於考試做題不認真沒有檢查的習慣.我想把這些毛病改了他的成績一定會提高的於是在一天上過數學課,我把它叫到辦公室,摸着他的頭輕輕地跟他說:"叢昊,其實你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你其實是有能力考到100分的,你想不想考100分?"他點點頭,我接着說:"那老師告訴你一個方法,你想不想聽?"他又點點頭,我說:"好好聽課,上課爭取多回答問題就可以了。現在老師給你來一個小約定,從現在開始只要你上課回答對3個問題老師就獎勵給你一個小星星,好麼?"他說好。第二天,在我每次提問題時,他都把手舉起來然後又放下去接着又悄悄地舉起來但舉的很低,從他的表現我知道他很想表現他自己但又缺乏自信。整節課下來他只回答對了2個問題,快下課的時候我當着全班的同學的面表揚他,說他今天上課又很大的進步希望他繼續努力,並獎勵給他一顆星星,他當時很開心。下課後我跟他說:"雖然今天你沒有回答3次問題,但老師看到了你的努力,希望下次你能夠大膽舉手,爭取老師的每一個問題你都能回答。"他點點頭,在接下來的數學課堂上,他總是儘量的去回答問題,上課聽課也認真了很多。在一次考試前,我跟他說:"這一段時間,你表現得很棒,明天就要考試了,只要你認真地聽老師讀題,認真地用心做題認真地檢查,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夠考好的!"第二天,我發現他能夠安靜的聽題、做題了,分數也有很大的進步考了96分。

看到他的進步我感到非常的開心,我想他只要堅持下去,他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六年級數學隨筆6

在活動中相互交流,相互啓發,相互鼓勵,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例如在討論“圓的周長是不是直徑”時,有的學生運用直觀的“看”、“比”或“量”的方法來判斷半圓弧比直徑長,而有的學生卻運用“兩點之間的曲線比線段長”來推理,這是兩種不同水平的思維。

最後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思維從具體思維水平又引向抽象邏輯思維水平,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象這樣給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測,在操作中驗證,在交流中發現,在閱讀中理解,使課堂形成多方的互動,多向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不僅僅是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態度、思想、方法,是一種探究的品質,這對他們後續知識的學習將有較大的影響,爲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六年級數學隨筆7

學校“課內比教學”活動如火如荼,按照教學進度的安排,我正好上《百分數的應用(三)》,《百分數應用題》是國小數學解決問題中的一個重點難點問題。根據以往的經驗不管是優生還是差生這一堂課是學生最難懂的,也是學生最容易出錯的一個環節。按理來說,百分數應用(三)用方程來解,用線段圖來理解題意是最好的一種辦法。但是對學生來說,一、學生不喜歡去畫線段圖,也沒有畫線段圖的習慣。二、學生很多不喜歡用方程去解,覺得用方程解太麻煩,太煩瑣。還有一點就是尋找數量關係是解決這類問題的一個關鍵。這又是列方程的支撐。可是學生往往最不喜歡的就是數量關係,好象感覺生活中的很多常識到了數學上就是一個深奧的難題。因此在整個過程之中學生的習慣就是希望直接列出算式。針對學生的這種思維習慣和學習狀況有沒有直接有用的辦法呢?能否找出一條捷徑達到他們心中所想,所要的一種解題方法呢?經過前思後想,確定本章節的教學思路如下。

一、將解題重點放在學生對題目意思“增加百分之幾”的理解上。用線段圖去理解,用百分數的意義去理解。

二、找出數量關係

三、列方程或者除法算式(兩種方法讓學生自己去選擇)

我的想法是:在新課的教學時儘量讓學生能自己理解每種方法,爲後續學習打好基礎。

《百分數應用(三)》學完之後我補充了一組對比題,讓學生去解答(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最拿手的方法)。對比題目如下(因爲學生對“增加或者減少百分之幾”的理解掌握還可以)

(1)學校有20個足球, 籃球比足球多25% , ,籃球有多少個?

(2)學校有20個足球, 足球比籃球多25%, 籃球有多少個?

(3)學校有20個足球, 籃球比足球少25% , 籃球有多少個?

(4)學校有20個足球, 足球 比籃球少25% , 籃球有多少個?

首先讓學生自己去做。果真學生(2)(4)用方程的很少,用算術方法的居多。而且不管優生還是差生這兩題做對的人只有幾個。那麼讓學生回到題目。

1.用畫線段圖的辦法來幫助學生理解題目,找出數量關係

2.寫出數量關係式

3.將題目中已知和問題對號入座,進行正確的解答(其實要不是課堂上,很多學生纔不會這麼煩瑣的`照你的去做)。接着去反思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裏再讓學生去比較這幾個題目的差異。學生還是可以發現題目中的差異。

1.都知道多(少)的百分數, 求的都是籃球的個數,已知的都是足球的個數

2.有時求的是可以看作單位“1”的數量,有的不是 。 差異發現後將每個題目的算術方法板書在黑板上面。適當的鼓勵中拋出一個重要的問題:你能否發現解決分數應用題的訣竅。(學生先思考,觀察,然後討論)必須讓學生觀察到,算式的形式是非常類似。數學算式板書如下

(1)20×(1+25%)

(2)20÷(1+25%)

(3)20×(1—25%)

(4)20÷(1-25%)

從板書學生很快可以理清思維,找到用數學算式解應用題的規律

一 .從整體上可以知道:要列出數學算式,就是弄清楚什麼時候用×,÷,什麼時候用“+”,“-”。

二 .題目中出現多(或者與多意思相近的詞語)時,一定用“+”,反之用“-”

三 .判斷單位“1”是誰後,如果看作單位“1”的量是已知條件就用“×”,反之用“÷”。

我感覺學生找用算術方法的解題規律就好象找求比賽場次的規律一樣那麼熟練而又有興趣,這也是我在嘗試中的另外一個收穫。而且在百分數的複習中學生遇到另一種分不清用×,÷的問題,也可以順利解決。題目如下。

(1)學校有20個足球, 籃球是足球的25% ,籃球有多少個?

( 2 ) 學校有20個足球, 足球是籃球的25% , 籃球有多少個?

優秀的學生也能借助這一規律幫助他們區分什麼時候用“×,÷”。大多數學生從規律中可以感悟,其實比前面的更加簡單,不用去確定“+”,“-”了。

當然用方程的方法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如果用方程來解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來檢驗方程列得正確與否)。我想新教材之所以更加註重對方程的解法,是爲了中學數學學習的銜接,在中學方程的思想及方法是用得很頻繁的。所以平時也要加強對用方程來解決問題的教學,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方法,讓學生去選擇自己合適的方法。想學生之所想,根據學生的實際來開展教學,在這種教學理念的支撐之下我就對這一內容進行了如上的嘗試。

六年級數學隨筆8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爲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進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技能。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經常感到組織的活動學生熱鬧地參與,但活動後,落實到說、寫時,中下生尤其是學困生就參與不了學習活動了。針對此我設計了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本課時的教學設計,我特別注意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在整個推導過程中,學生始終以積極主動的狀態參與學習討論,共同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而且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探索精神。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深深感受到在教學中,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真正將自主探索權交給學生,爲學生提供思考與探索的機會,使每一學生真正有效地參與活動,才能確保課堂教學的落實。

六年級數學隨筆9

上週針對開學以來遲遲沒有進入學習的狀態部分學生,進行了的榜樣示範式和批評教育式的教育之後,這部分學生的行爲有了明顯的改善,主要體現在:課前基本都能主動地預習新課內容;大部分學生能做到在上課的40分鐘內不再走神;課後完成導學案的鞏固練習題時也能認真的審題,不再是憑着自己的感覺亂做,而且字跡也工整了許多,不再是抱着一種應付式的心態來完成學習任務。

上週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認識圓柱、圓錐及會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和求圓柱、圓錐的體積。大部分的學生能較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但是有個別中下生可能是由於對概念的不理解,也可能是由於平時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常識太少,導致分不清什麼時候該是求圓柱的側面積,什麼時候該求圓柱的表面積。本人發現了這兩個班還存在以下問題:

1、個別組展示時爲了儘量使自組的題目講解是最好的,一般都是由本組的優生來講解。

2、小組羣學時,個別組還是在單純的.訂正答案。

針對以上情況,本人準備在這個星期從以下方面入手來整改:

1、首先找出學生不懂得原因,到底是因爲對概念的不理解,還是由於平時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常識太少,而導致不會做題;

2、找出原因後,針對不同情況中下生的進行課後輔導。如:如果是對概念不理解的同學,可採用讓他獨動手拼一教學了《納稅》這一內容,課後回想起來,這節課有好的地方,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課開始我在黑板上用紅粉筆寫了一個大大的“稅”字,問同學們:看見這個字你想到了什麼?生:想到了開商店要交稅、開飯店要交稅,工商人員要收稅。我又問國家收稅有什麼意義呢?學生們各抒己見,收稅的錢可以辦學校、可以修路、可以修洛浦公園、可以給大家安裝健身器材,一句話可以建設我們的國家。納稅的導入以及稅收的意義這個環節我覺得進行的比較滿意。有兩個環節課後想來需要改進。

六年級數學隨筆10

國小畢業總複習是國小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全面而系統地鞏固整個國小階段所學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識的掌握水平,進一步發展能力。因此,多年的畢業教學,我都十分重視國小畢業階段的複習整理工作。而畢業總複習作爲一種引導國小生對舊知識進行再學習的過程它應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活動過程。所以,在具體實施前必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以增強複習的針對性,提高複習效率。

一、國小數學畢業總複習的任務

從國小畢業總複習在整個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所處的地位來看,它的任務概括爲以下幾點:

1、系統地整理知識。實踐表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複習中的系統整理,而國小畢業複習是對國小階段所學知識形成一種網絡結構。

2、全面鞏固所學知識。畢業複習的本身是一種重新學習的過程,是對所學知識從掌握水平達到熟練掌握水平。

3、查漏補缺。結合我校六年級學生學情實際,學生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問題。所以,畢業複習的再學習過程要彌補知識上掌握的缺陷。

4、進一步提高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初步的邏輯思維、空間觀念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複習中應充分體現從“學會”到“會學”的轉化。

二、國小數學畢業總複習過程的安排

由於複習是在原有基礎上對已學過的內容進行再學習,所以,學生原有的學習情況直接制約着複習過程的安排。同時,也要根據本年級實際複習對象和複習時間來確定複習過程和時間上的安排。

複習內容安排大致如下:

(一)數和數的運算

知識要點:

1、數的意義

①注意小數與分數的意義對照,小數實際上是分母爲10、100、1000……的分數,在寫法上與整數相同。

②明確百分數的意義與分數、小數的意義有所不同,不能帶有單位名稱。

③明確數位和位數的區別。各個計數單位所佔的位置,叫做數位。位數是一個自然數含有數位的個數。

④強調幾位小數的判斷與幾位自然數的判斷不完全相同,如:3.82看小數部分是兩位小數。

2、數的讀法和寫法

①在數的讀法、寫法訓練時,要着重突出自然數中間、末尾有0的讀寫方法。

3、數的改寫:

(1)把較大的多位數改寫成用萬、億作單位的數,有兩種情況,注意不要混淆:

a如要求改寫成以萬、億作單位的數,不滿萬或億的尾數直接改寫成小數。

b如要求省略萬位或億位後面的尾數。就要把原來的多位數按照“四捨五入”法寫成它的近似數

4、數的大小比較

(1)在比較數的大小時,要着重訓練,學生能把幾種不同的數化成相同的數再進行比較的能力。

5、數的整除

(1)藉助書中P86概念之間的聯繫網絡圖,幫助學生掌握概念之間的聯繫。

(2)重點區分好質數、質因數與互質數這三個學生極易混淆的概念。

6、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

藉助教材P87理解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內在聯繫然後得以應用。

7、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

(1)掌握四則運算中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2)複習好如何對加、減、乘、除的計算進行驗算。

(3)增加一些利用四則計算各部分之間關係,求未知數X的練習題

8、運算定律和簡便算法

(1)運用實例,複習加法,乘法的運算定律,讓學生體會到整數,小數,分數都可以運用運算定律。

(2)通過實際應用使學生體會到一些定律可以擴展或逆反運用,減法、除法也有一些定律或性質可以用來簡算。

9、四則混合運算

(1)對於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立足於正確計算,得到正確計算結果。

(2)對於一般學生重點訓練審題能力,能夠確定題目中是否隱含着有關定律的因素。

(3)對於學習有餘力的學生,重點訓練他們在計算過程中靈活地選用比較簡單方法的能力。特別是根據題目的實際情況。創造條件使計算簡便的能力。

(二)代數初步知識

知識要點:

1、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方法

(1)能熟練地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使之有進一步地理解和認識。

(2)使學生建立起字母不單純地表示某個數,他表示的是一種特定的量的意識。

(3)能夠熟練地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方程的意義和解方程的方法。

(1)通過對式子地判斷使學生加深對方程意義的理解。

(2)掌握求方程的解,解方程有關的概念。

(3)根據四則運算的意義,各部分之間的關係,熟練地解簡易方程。但同時還要訓練學生能夠將原方程經過整理成爲符合四則運算基本形式的方程的能力。

(4)解方程的四種方法。

a 、如:x—6=20 36÷x=6 5x=25等方程可以直接用加、減、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求出x的值

b、先把含有未知數x的項看作一個數,然後再去解,

如:2x+9=35 6x—4=30等方程,可以先吧2x、 6x,等會有未知數的x項看作一個數,待求出它們的值之後,。再按四則計算當中各部分間的關係,求出方程的解。

c、按四則運算的順序先計算,使方程改變形式,然後再解,

如:4x—3.5 ×4=10

3/5 ×3.5—x=1。4要先求出3.5 ×4,3/5× 3.5的積,使方程分別變形爲:4x—14=10 2.1—x=1.4再解。

d、選利用運算定律使方程變形,然後再解

如:2/3 x+1/2x=42,x—0.8x—6=32等,先利用運算定律使方程變形爲(2/3+1/2)x=42,(1—0.8)x—6=32,然後計算括號內的運算,使方程變形爲:11/6x=42,0.2x—6=32,最後再解。

3、比例的性質

(1)加深理解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理解比與分數、除法間的關係。

(2)做好比與分數、比和除法之間的聯繫與區別,這三者是有聯繫的,但絕不能認爲比就是除法,就是分數,它們是有區別的。比是表示兩種量之間的某種關係的。除法則是一種運算,而分數是一種數。

(3)引導學生建立比與分數自覺轉化的意識。如:甲、乙兩數的比是5:4,由此可知,乙數與甲數的比是4:5,乙數相當甲數的4/5,甲數則是乙數的1。25倍,甲數是甲、乙兩數之和的5/9,乙數則是這兩個數和的4/9等等。這樣對於培養學生求異思維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大有益處。

4、化簡比和求比值的方法

(1)能夠熟練地化簡比和求比值

(2)正確區分化簡比和求比值,化簡比要保持比的形式;求比值是表示前項與後項的商,結果可是整數、小數、分數。

5、比例尺的意義及其應用

(1)進一步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並能熟練地解比例。

(2)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使熟練學生能夠熟練地應用比例的知識。正確地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3)在學習比例尺中,要突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這個關係式,比例尺與一般度量長度的尺不同,它是個比,不應帶有單位名稱。

(4)訓練學生會看圖上附有的注有數量的線段的比例尺,以及後項是1的比例尺。感受到比例尺的前項是1的比例尺可以把實際距離縮小到圖上,後項是1的比例尺可以把實際長度放大的現象。

(5)注意比和比例的區別,它們都是表示關係的,比是表示比的前項和後項間相除的關係的,所以它只有兩項;比例是表示兩個比相等關係的,所以它有四項:

6、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

(1)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瞭解比、比例、正反比例間的聯繫與區別。

(2)能根據y/x=k(一定)和xy=k(一定)的關係式,正確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成正比例的關係,還是成反比例關係。

(三)應用題

知識要點:

1、簡單應用題的基本數量關係

(1)在複習簡單應用題時,應着重加深學生對數量關係的理解,掌握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

(2)通過改變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位置,進行改編應用題地訓練。

2、簡單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和分析方法

(1)使學生能夠按照題中的條件和問題之間的數量關係,熟練地選擇計算方法解答簡單應用題。

(2)複習好分析應用題的方法,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分析應用題。

3、複合應用題的結構和分析數量關係的方法

(1)掌握複合應用題的結構,並能比較熟練地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分析應用題,正確確定解答應用題的方法與步驟。

(2)不僅要重現應用題數量關係地訓練,也要重現幫助學生建立檢驗的意識,掌握應用題驗算的方法。

4、根據題意建立等量關係式

(1)根據題中數量關係,正確地建立等量關係式,並依關係式列出方程

(2)重點訓練是抓住題中最重要的等量關係建立等量關係式

(3)列方程思考方法和用算術方法解答有很大區別。注意習慣上用算術法的逆向思維。加強引導,以防學生思維定勢。

5、稍複雜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和解答方法

(1)能夠比較熟練地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

(2)複習百分數應用題着重以下兩方面的訓練

一是把哪個數看作單位“1”;

二是弄清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還是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使學生弄清稍複雜的應用題的數量關係了,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能夠正確地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解答。

6、用正反比例的關係解答應用題的方法

(1)掌握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方法。

(2)着力訓練學生準確觀察題中兩個相關聯的量有沒有比例關係,成什麼比例關係,以及根據性質列出比例式的能力。

7、用不同的知識解答應用題

(1)培養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來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2)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來解答應用題。

(四)、量與計量

知識要點:

1、常用的長度單位及相鄰單位間的進率。

(1)掌握常用的公制長度單位,掌握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2)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而米與千米之間的進率卻是1000。

2、常用的'面積單位及相鄰單位間的進率。

(1)掌握常用的面積、地積單位;掌握面積,地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2)複習面積、地積單位間的進率,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弄清楚常用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而不是10的道理。

3、常用的體積單位及相鄰單位間的進率。

掌握常用的體積、容積單位;掌握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4、常用的重量單位及相鄰單位間的進率

掌握常用的公制的重量單位,掌握重量單位之間的進率。

5、常用的容積單位與相關體積單位間的換算

(1)升、毫米雖然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有聯繫,但絕不是說容積就是體積,這是兩種不同的計量單位。

(2)區別好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樹立正確使用相關計量單位的意識。

6、常用的地積單位

掌握地積單位間的進率

7、常用的時間單位及相鄰單位間的進率

(1)掌握常用的時間單位;掌握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

(2)加深對時間單位的認識、加強對進率的記憶。

8、名數的改寫

(1)着重化聚方法的複習,特別是利用小數點位置移動的規律進行的化聚的方法。

(2)提高學生進行單名數與複名數互化的能力。

(五)、幾何初步知識

知識要點

1、直線、射線、線段的認識

(1)加深對直線、射線、線段的認識,並瞭解他們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2、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加深對角的各部分名稱的認識,掌握角的分類,並能運用工具畫出所要求的各類角。

(2)教學角的概念時,應注意糾正學生把直線看作是平角或周角的誤識。要從角的意義出發,看待平角或周角。

3、認識垂直與平行

(1)能使用工具比較熟練地畫出與一條直線相互垂直或平行的垂線和平行線。

(2)學生能夠正確判定兩條直線是否相互垂直或平行。

4、三角形的認識。

(1)掌握按不同的分類標準將三角形進行分類的方法。

(2)能夠正確地找出與某一個底相對應的高(重點)

5、認識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的特徵。

(1)認識平行四邊、長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的特徵。

(2)要注意對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之間的聯繫與區別的複習。

6、認識對稱圖形。

畫出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7、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長和麪積計算公式。(6、19)

(1)進一步理解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長和麪積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

(2)掌握計算方法,並能比較熟練地求出這些圖形的周長和麪積。

(3)需充分發揮教材中網絡圖的作用,使學生對平面幾何面積計算能形成結構。

8、認識圓的特徵及周長和麪積的計算方法。

(1)認識圓的特徵。

(2)理解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公式。

(3)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出圓的周長和麪積。

9、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圓錐體的特徵,以及它們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

(1)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圓錐體的特徵。

(2)理解它們表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3)能正確地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

10、在進行周長、面積、體積計算的複習時,還要注意以下三點。

(1)正確地使用各個數位和單位名稱。

(2)在需取近似值時,要依據實際情況,採用不同的取近似值的方法。

(3)允許並鼓勵學生採用多種方法計算圖形的周長、面積、體積。

(六)、簡單的統計

本節重點結合考綱要求應放在對圖表的認識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1、求平均數的方法。

2、加深統計圖表的特點和作用的認識,包括“統計表”、“統計圖”。

3、進一步對圖表分析和回答問題,包括填圖和根據圖表回答問題。綜合訓練。

三、複習中應注意的問題

1、對於國小數學畢業總複習內容、過程和時間的計劃安排,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

2、要注意國小數學知識與中學知識結構上的銜接,要爲中學的學習做些鋪墊,適當拓展知識點。

3、要根據實際需要對計劃的複習內容、過程和時間上做出調整。既要全面學到知識,又要掌握複習知識的深淺程度。

4、要切實做好畢業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加強中下生,特別是學困生的學業成績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5、要抓好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既要落實綜合訓練,又要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實現“輕負擔、高效率”。

六年級數學隨筆11

數學作爲開發人腦資源,培養創造力的主力學科,對課堂氛圍,學生集中精力,進入主角的速度要求尤其高,數學課的導入能以最少的話語,最少的時間,使學生進入數學王國,並且能承上啓下,溫故知新,激起學習慾望,又能聯繫以前知識,爲進入學習高潮作準備。

一、用懸念導入

在導入新課時,教者巧設懸念,精心設疑,建立“憤”、“緋”情境,使學生有了強烈的求知慾望,能促使學生自覺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使情、知交融到達最佳的狀態。例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老師先寫出一個數“321”,問學生這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經過計算後,學生回答:“能!”之後老師讓每個學生自己準備一個多位數,先自己計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之後考考老師,每個同學報一個數,看老師不用計算,能不能迅速決定出哪些數能被3整除,哪些數不能被3整除。這時,教室裏氣氛十分活躍,大家似乎都想來考倒老師。但老師對學生所報的多位數都能快速準確地決定能否被3整除,學生們感到十分驚訝。之後,老師進一步質疑:“你們自己不用計算,能準確地一眼就看出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嗎?”學生們一個個搖搖頭,都被難住了。此時,掌握新知便成了學生們最大的願望。

二、巧用遷移

數學學科的特點是邏輯性、系統性強,新知是舊知的發展和深入。巧用舊知導入新課,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學“認識幾分之幾”時,老師先給同學們講一段“孫悟空分月餅”的西遊記故事。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上遇到一位賣月餅的老爺爺,望着那香噴噴的月餅,孫悟空和豬八戒讒得直流口水。老爺爺說:“你們要吃月餅能夠,我先得考考你們”。他拿出四個月餅,說:“四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兩人很快答出。然後又拿出兩個月餅平均分給兩人。最後他拿出一個月餅問:“一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悟空和八戒回答說:“半個”。那麼半個用一個數表示怎樣寫呢?這下便難住了悟空和八戒。那裏利用學生們喜愛的西遊記故事,很自然地從整數除法向認識分數過渡,利用舊知做鋪墊,過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啓”而能“發”,激起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

三、借用教具導入

兒童的世界是獨特的。教學伊始,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圖畫等教具,不僅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潛力和應用數學潛力。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先出示紅領巾、五角星、學校的多邊形花池等實物圖,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來尋找角。在教學“比的`好處”時,老師出示一面國旗,滿懷激情地說:“同學們,今年10月1日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週年。這是一面國旗,它的長是3分米,寬是2分米”。然後再引出比的好處。那裏,既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師生共同營造出無比自豪的“愉悅”氛圍,同時,美麗的國旗也使學生受了藝術美的薰陶。

當然,新課的導人方式還有很多,如講故事。猜謎語、做遊戲、聽音樂等。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一切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爲學生學習新知創造一個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讓學生願學、善學、樂學。

六年級數學隨筆12

《平面圖形的複習》是一堂複習課,我依據《新課程》“以學生的發展爲本”,通過“回憶整理——構建網絡——實際應用”等環節,充分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動耳、動眼,在學生自主探索中合作交流,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面到體,理清知識脈絡,形成知識網絡,構建知識體系,提高學習與運用的能力。

上這堂課之前,我考慮到兩點:一是如何讓學生上好複習課,使學生在複習中樂此不疲,提高複習效果呢?最重要是要還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二是複習課要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爲目標,深入挖掘和新知識所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突出平時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關注學生平時經常出現的錯誤和體現典型結構特徵及解題思路的數學問題,並適度注意知識呈現方式的多樣化,促使學生在自主整理和綜合應用的過程中,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精製加工,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發展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年級數學隨筆13

六年級的國小數學教學內容很多很雜,而事實上國小數學六年級的總複習,一直讓我很爲難,如果一味地將知識重新再現,學得好的學生認爲自己都會了不要聽,學得不好的學生也沒有定心聽,老師覺得上覆習課很痛苦,該怎樣避免枯燥重複,又能體現學生的主體精神呢?我在概念課的複習教學上做了一次小小的嘗試。

如果按課的類型分,可以分成計算課、概念課、平面圖形課、立體圖形課和統計課等,每種課的類型在複習時各有特色。數學的複習過程,其實就是學生的認知結構不斷重組,並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的過程,從而形成一個知識的網絡體系。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整理和構建知識網絡的能力就顯得特別重要。畢業班的複習課注重幫助學生把分散在各年級、各章節中有關的數學知識上下串聯,左右溝通起來。因爲“獲得的知識如果沒有完滿的結構把它們聯在一起,即是一種多半爲被遺忘的知識。”理清知識體系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幫助、點撥和補充。我執教的'《比和比例》屬於概念課,爲了讓學生對比和比例的知識形成整體的認識,又能把握住知識之間的聯繫和區別,達成觸類旁通,一舉多得,我將比和比例的知識對比複習,深化基本概念。當問學生“關於比和比例我們已經知道了些什麼?”同學們講了很多,同時也深深感到這些知識點如果這樣處理的話會顯得零亂、無序、缺乏系統化,這一環節的處理旨在激發學生“自主萌生出整理知識,梳理結構”的需求,在此基礎上以小組爲單位展開學習,學生在明確了學習要求之後學習的願望得到了滿足,學生學習方向明確,學習要求具體,認知衝突相對集中,這樣學生的興趣濃厚了,每一位學生有了具體的任務,避免了小組學習只搞形式學生無事可幹的尷尬局面。

本課從構思到實施已是幾易其稿了,我的矛盾在於學生將知識圖表化的過程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如果把這一過程放在課堂上的話可能會“浪費”很多時間,但是如果放在課前去完成的話,學生的整理只是把概念抄一抄而已,還是缺乏知識的系統化。在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之後,我決定還是把這個過程放在課堂上去完成,因爲一直有一個信念在支撐着我:複習課我該給學生些什麼?難道僅僅就是一些題海戰術嗎?我想應該給學生數學思想和方法,這纔是學生一生都受用的。事實上,每一門學科有自身的特點,而同一學科的不同類型的課也各有特色,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複習重在強化轉化思想,計算複習課重在計算的策略與實際運用,統計複習課重在經歷統計的過程並能對統計結果作出正確的分析,而概念複習課則在於選擇合適的方法將相關概念系統化,學生能對之整體把握,進而形成清晰的認識。因此我覺得這“浪費”的時間是值得的,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來的知識體系,學生理解得更深刻,記憶得特別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鍛鍊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通過列表的方式使學習的知識系統化,也明確了各知識點的共性和個性,表示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滲透了學生對各類信息的整合、梳理,培養了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

六年級數學隨筆14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即要重視直觀教具的使用,還要儘可能的讓學生參加實踐操作活動。僅教師的演示,沒有學生的親自操作,學生獲得的`知識是比較膚淺的。只有讓每個學生都參加實踐操作,運用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活動,纔可能使所有學生獲得比較充分的感知,才便於儲存和提取信息。教學中,教師要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發展學習興趣,獲取知識。例如在教學《認識圓》這課時,通過孩子們折一折、畫一畫、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動手實踐活動,讓他們進一步探討圓的特徵,在這一環節較好的突出了學生動手、動腦、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的教學理念,樣學生學得主動、活潑,不僅理解了圓的概念,掌握了圓的特徵,而且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學生在動手操作時,思維易於發散,印象及其深刻,學習興趣越學越濃,再讓學生拿出《數學分層測試卡》來鞏固所學內容,課堂的練習,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我應用時不要求每人一樣,分必做題和選做題,以此來分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愛聽表揚”是學生的重要的心理特點,對他們所做的題點頭表示肯定,說“好”或者“對”表示讚許,或者說句鼓勵的話“真好”“真會動腦筋”,摸摸他們的腦袋,並給他們給100分。

六年級數學隨筆15

本節課教學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百分數的知識基礎上教學的,實質上這類問題是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是商品經濟中經常使用的一個概念,與人們的生活聯繫密切。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於折扣並不陌生,每當節假日商場都會有優惠促銷打折活動,學生對於打五折就是計算原價的50%是多少錢,但是對於具體的意義還是模糊。

這節課就是通過具體的活動使學生明確打五折就表示現價是原價的50%,七五折就表示現價是原價的75%,也表示現價是原價的十分之五,同時還要讓學生區分打折雖然是優惠,但是優惠的折扣與打折的折扣不同,七五折雖然表示現價是原價的75%,但是優惠的`折扣是25%,也就是便宜了原價的25%,與原價相比減少的部分。

大部分學生還可以掌握。但個別學困生對於優惠與折扣之間的關係理解不是特別清晰,還有的對於現價和原價的判斷不準確,不能正確理解題意。

標籤: 六年級 隨筆 數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w8dx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