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中學教育隨筆(15篇)

中學教育隨筆(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敘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經典的隨筆都有哪些?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教育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學教育隨筆(15篇)

中學教育隨筆1

陳鶴琴是偉大的教育家,他創立了“活教育”的理論體系與實踐體系。

活教育與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有着天然的密切聯繫。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應植根於中華文化和教育理論的土壤中,而活教育正是核心素養孕育和發展的搖籃,它的理論、思想與內容體系可以激活學生的潛能,培育和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而這一切,並不影響核心素養的時代特徵和未來社會的要求,恰恰相反,活教育將歷史傳統和時代要求聯繫起來。

活教育的原點:激活核心素養髮展的主體——兒童

活教育的原點是兒童,即活教育是以兒童發展爲核心展開的。

其一,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爲兒童。”陳鶴琴88歲時寫下一題詞:“一切爲兒童”。1935年,他曾寫過《兒童年實施後的幾點宏願》,開篇就說:“願全國兒童從今日起,不論貧富,不論智愚,一律享受相當教育,達到身心兩方面最充分的可能發展。”這是他的第一宏願。他始終把兒童、兒童發展記在心裏,寫在行動中,而且不是面對少數兒童,而是面向所有兒童。兒童是活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活教育的歸宿點。兒童原點永遠是活教育的核心,恰似核心素養是所有同心圓的圓心。

其二,活教育的目標是三個信念。陳鶴琴確立的活教育的目標是:“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首先,兒童是人,不是物,他有作爲人的價值和尊嚴;兒童是目的,不是手段,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讓兒童成爲人的發展。其次,做中國人,家國情懷、民族認同、國家的責任全在裏面了。再其次,做現代中國人,則是讓兒童從中國出發,走向世界,走向未來。陳鶴琴將這三大目標作爲教育信念。這一目標、信念與當今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是一脈相承的。

其三,活教育明確提出做現代中國人必須具備五個條件:第一,“要有健全的身體”。他說:“一個健康的人,他有理想,他樂觀、積極、有毅力,他能擔當起大事”,“惟其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擔負起現代中國與世界給予我們的任務。”第二,“要有創造的能力”。他說:“兒童本來就有創造欲,並有創造能力。”第三,“要有服務的精神”。他說:“要爲國家服務,爲全世界的人類服務,爲真理服務。”第四,“要有合作的態度”。他說:“中國人是有合作的態度的,抗戰時期不是證明我們的團結力量很偉大嗎?”但他又指出,中國人缺乏合作精神“確是一種嚴重缺陷”,亟待加強。第五,“要有世界的眼光”。他說:“所謂世界眼光就是對世界的看法”,“惟其認識世界,才能眼光遠大”,“以宇宙爲學校……才能做一個世界人”。以上五個條件,與當下核心素養的元素、要求相比照,都是相呼應的、相嵌入的、相融通的,是具有前瞻性的。

其四,活教育確立了兒童教育的十七條原則。概括起來,其中有:兩個“凡是”——“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們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們自己想”;兩個“鼓勵”——“鼓勵兒童去發現他自己的世界”,“積極的鼓勵勝於消極的制裁”;兩個“化”——“教學遊戲化”“教學故事化”;最後一條:“兒童教兒童”,因爲“兒童瞭解兒童的程度比成人所能瞭解的更爲深刻”,“兒童鼓勵兒童的效果比成人所能獲得的更爲巨大”,而且,“兒童教兒童,教學相長”。這些原則用於今天不僅一點都不落後,而且仍有時代感、未來性。

通過對活教育原點——兒童有關論述的簡單梳理,我們可以作出一些基本判斷:在兒童這一原點上,活教育與核心素養是完全一致的、相契合的;活教育進一步啓發我們要堅持一個信念,一切從兒童出發,將兒童發展作爲核心素養的主題與宗旨;活教育應當成爲核心素養孕育的搖籃,首要的是激活兒童這一主體;核心素養一定要根植於中華文化的沃土中,應從中國教育的優秀傳統中汲取營養,找到自己的根與魂。

活教育的基點:豐富核心素養的情境和資源——生活

活教育有個重要的基點,那就是生活。活教育要引導兒童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勞作,在生活中學會合作、服務和創造。生活是活教育的源頭活水,只有在生活中,教育才是活的,否則是死的。

核心素養的培育、發展離不開生活,離不開豐富的情境,真正的'學習是在情境中發生的,核心素養是對真實複雜情境的認知、辨別、頓悟,以及知識、能力、態度的綜合體現。

活教育把宇宙當作學校。陳鶴琴提出,教育的場所不限於學校,生活是學校,宇宙是學校。他講述了“一個活的林間學校”誕生的過程,具體記錄了林間學校一天的生活,從早上七點開始,到傍晚結束。先是講冒險故事,九點半開始分班上課,有“披荊斬棘”課,他稱爲“開闢世界的工作”;有草地上的唱歌課,有“動物乘火車”的遊戲,還有作文共同訂正課……可以想見,林間學校正是今天的野外學校、藍天下的學校。課程是情境課程、綜合課程,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習是跨界的,小朋友是互助互學的。陳鶴琴告訴我們,教室不應該是封閉的小匣子,它應打開,應開放,應流動。核心素養當然可以在書本世界裏、在符號世界裏培育,但更爲重要的是在情境中萌發、生長起來的。

活教育把大自然、大社會當作活課程、活教材。陳鶴琴說,“書本上的知識是間接的知識,要獲得直接的知識,應該向大自然、大社會去探討。”他還說:“環境中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初看和你所教的沒有關係,仔細研究,也可以變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呢。”這些論述,表明了活教育的課程和教材的理念是,鼓勵兒童積極研究,“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其理論支點是讓兒童建構活知識。陳鶴琴還以生動的語言作了如下講述:“把一本教科書攤開來,遮住兒童的兩隻眼睛,兒童所見的世界,不過是6寸高、8寸闊的書本世界而已”,“兒童的世界多麼大,有偉大的自然亟待他們去發現,有廣闊的大社會亟待他們去探討。否則,在渺小的書本世界裏去求知識,去求學問,去學做人,豈不是等於夢想嗎?”這些都在反覆闡釋同一個問題:新的課程觀、教材觀應是,努力把一個偌大的世界當作課程和教材,課程、教材的大視野帶來教育教學的大格局,大視野、大格局纔會有利於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和發展。

活教育的原理是“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完成兒童的完整生活”。陳鶴琴提出“整個的教育”概念,因爲生活是完整的,所以教育也要完整。這集中體現在他的“五指活動”中。“五指活動”是指兒童健康活動、兒童社會活動、兒童科學活動、兒童藝術活動、兒童文學活動。這五個領域的活動猶如人的五根手指,是一個整體,能分離,相對獨立,但不可分割,更不能分裂,其目的是從兒童發展需求出發,完成兒童的完整生活,完整的生活才能培養完整的人,進而促進兒童生命體的完整和活潑。這五大領域幾乎覆蓋了兒童的全部生活,與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中的“文化基礎”“人文底蘊”“科學精神”的基本要點及主要表現描述大體上是一致的。由此,我們得到的啓發是:核心素養雖然分爲三個方面六大素養,但一定是個整體,所有學科都要指向這一整體,決不能從核心素養中只找自己學科的要求,以求學科與核心素養的某幾條要求一一對應。一一對應的結果勢必造成核心素養的分裂、割裂,造成“學科本位”。

生活,這一活教育的基點,實質是教育的源泉、教育的環境、教育的資源、教育的情境。活教育之活,活在豐富的生活,活在真實的情境,活在課程、教學向生活打開,回到知識真正發生的情境中去。核心素養也是活的,學生核心素養要活在生活的源頭活水中,活在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中,可以說,基於核心素養的教育當是活教育。

活教育的力點: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學習方式的變革

活教育有一個力點,既是着力點,又是一個支點。這個力點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首先,陳鶴琴確定了活教育的方法論。活教育的方法論就是“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他對這一方法論作了說明——“脫胎於杜威博士當年在芝加哥所主張的‘寓學於做’,但比杜氏的主張更進了一步,不但是在‘做’中學,還要在‘做’中教,不但要在‘做’中教與學,還要不斷在‘做’中爭取進步”。活教育的教學“着重於室外的活動,着重於生活的體驗,以實物作研究對象,以書籍作輔佐參考。換一句話說,就是注重直接的經驗”。他明確指出:“這種直接的經驗是使人進步的最大動力。”“着重於”,並不是“唯一”,他並不否認教室裏的學習,而是更注重室外的體驗所獲得的經驗。培養、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不也正是這麼去改變去努力的嗎?課改以來,學習方式變革成爲改革的重點,這與活教育的“做”的方法論是高度一致的,活教育的方法論給了核心素養髮展十分寶貴的啓示。

其次,以“做”爲着力點,活教育確立了幾條原則。一是“使小孩子獲得均衡發展”。“並不是培養兒童某一技能,或使他們精習某一特殊學科,我們不能讓剛出芽的幼苗早熟結果”。二是開展“自動的研究”。他說“最寶貴的是兒童自動研究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小朋友們本已潛在的”,那種“耳提面命的教學方法”限制了潛能的開發。三是開展“分組的學習”。他早就指出:“一般的學校大多是採用分班制,分班制是教師與學生在注意力上交流,只適宜注入式學習。分組學習是小朋友以及小朋友教師雙軌線的交流,適宜於相互討論研究和工作。”還有其他一些原則。這些原則規定了“做”的方向、目的,直抵兒童的生命潛能,而且直指班級授課制、注入式學習的弊端,極具理論性,也極具操作性。可以說,當下的小組合作學習、現場學習、場景學習與活教育是相承的、相通的,也是“活”的。

再次,活教育規定了教學過程的四個步驟:實驗、參考、發表、檢討。陳鶴琴讓每一個小朋友擁有自己的工作簿,“在工作簿上編自己的教材”。這四個步驟形成“做”的鏈,一環連一環,一步深一步。所謂實驗就是具體的設計、操作、研究;所謂的參考就是文獻參考、理性分析,形成研究假設;所謂檢討,就是反思、改進;所謂“發表”,就是表達、展示、與大家分享。陳鶴琴並未將之冠以“模式”,其實正是一個理論化的實踐、實踐化的理論——應稱之爲模式,是科學的、有效的。

最近聽哈佛大學教育學院院長作報告,他說,“做”就是學。他還認爲,“做”應當有工具,但有工具還得有想法。他甚至提出,不妨讓學生從金字塔的塔尖學起、做起,纔會有高階思維、高峯體驗,纔會有高期待。這位院長講的與陳鶴琴所論述的所實驗的,不是具有高度的內在一致性嗎?永遠的活教育,永遠的陳鶴琴。讓我們繼承和深化活教育,讓活教育成爲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搖籃,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在那裏孕育、生長、發展吧。

中學教育隨筆2

那天雖然是個陽光明媚的週末,但我過得並不像天氣那樣舒適。因爲我心裏一直裝着一件事情,是關於學生染髮的事情。我已經在班級裏多次宣傳,如果同學有染髮或燙髮的行爲,將一律取消該同學評優評先資格。可是,想想班裏依然有學生違犯,我心裏非常惱火。

週五的那一幕還浮現在眼前,在我匆忙趕往上課的途中看到我們班的羅凱同學染了頭髮,不知是我太疏忽沒有注意到他染髮,還是當天他剛染的'頭髮。看到他染髮的情景,我當時氣憤萬分,幾個快步上去用手拍了他的肩膀。他急忙轉身,我馬上很氣憤地指責他:“你怎麼染髮了,不是跟你們說了,現在做學生期間不允許染髮嗎?你必須儘快染回來!”看到我氣沖沖的樣子,他馬上大聲反駁道:“我沒有染髮。”明明染了還不承認。我氣憤得幾乎失去理智,於是我不假思索地回了一句:“如果不想評優,就別染回來。”說完我就匆匆忙忙地去上課了。當我上完課回到辦公室,回想起這件事,有些後悔。當初是自己太沖動了,不應該在大庭廣衆之下就指責他,他一定受到了我言語的傷害。可是等我想再找他談談的時候,已經放學了。我想,只有等到下週晚自習了,就這樣,那個週末我在反思糾結中度過。

週日晚自習前,我匆匆地趕到學校。第一件事就是找他到辦公室來談心。我很溫和地問他:“知道我爲什麼找你來嗎?”他卻一臉不滿地回答:“知道,老師,可是我沒有染頭髮。”我看他有些發抖,也許緊張,也許因爲穿得少。於是,我摸摸他的手,很涼。就問他怎麼穿這麼少?“今天剛從家裏來就穿這麼多衣服。

中學教育隨筆3

由於今天上了六節課,渾身疲憊,晚自習結束洗漱完畢就早早地睡下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被手機響聲吵醒了。我揉揉眼看了一下電話號碼,原來是宿舍管理員打過來的。我立刻緊張起來,第一反應就是:這個時候打電話,一定是學生出事了。果然如我所料,學生和其他班級學生有矛盾在打架。我顧不得那麼多,穿了衣服急匆匆地向寢室趕去。原來是我們班一個學生因爲一點小小的矛盾和另一個班級學生髮生了肢體衝突。由於寢室黑暗也沒有看清楚是誰打的。但她們知道是哪個寢室的學生所爲。

我直衝3樓的寢室,此時寢室的門還沒有上鎖,我先是提醒她們以後休息要從內部鎖門的完全問題,然後開始詢問參與打架的同學是哪位。讓我值得欣慰的是,有兩位同學主動站了出來,我一看到這兩位同學,感到很意外很吃驚,這怎麼可能呢?一個是英語課代表,一個是班級裏的先進個人。可是事實就是她們參與打架。我把她們叫到了樓下,宿管員的值班室。簡單詢問了情況,然後另一個班級的班主任也來了。當務之急是送學生去醫院看看。其他事情等明日再做處理。

這時我才發現我由於匆忙錢都沒有帶,我問宿舍管理員借了500元。然後在學生的陪同下開車把學生帶到了蒲莊衛生所,此時已經夜裏12點多了,衛生所已經是大門緊閉。我無奈之下撥打了衛生所門口留的電話號碼。結果對方說:“今晚沒有在衛生所睡,我現在在家裏。”只好選擇去龍王衛生院了。我和另一個班主任陪着受傷的學生,帶着我們班參與打架的同學一同前往龍王衛生院。

到了急診科,醫生要求拍片子,我便帶着學生到後面拍片子,等片子出來之後發現骨頭沒有傷。這時我懸着的一顆心才安靜下來。醫生給開了一些消炎藥。我把她們送了回來。

回到學校的時候,發現已經將近是夜裏2點了。沐浴着夜色,我匆匆地趕往家裏,平時膽小的我,由於太多的心事,也忘記了黑夜的恐懼。到家躺在牀上久久不能入睡:“這些看似乖巧的孩子,怎麼就打起架來了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思索了很久。明天應該怎麼處理這件事……”就這樣一夜無眠。

第二天早上,不到6點我便起牀了,先是到學校看早操。然後就在看早操的過程中,我悄悄地提醒昨天參與打架的同學,下早操之後留下來,到我辦公室去。結果她們都很自覺地來到我的辦公室,我沒有嚴厲地批評她們,而是幫她們分析她們這次打架帶來的後果:首先要承擔醫藥費,接下來如果交給學校政教處來處理,不僅她們要受到處分,班級也會受到牽連。班級出現打架,名譽受損,優秀班級的榮譽也將被取消。這次被評上的“文明寢室”也將取消資格。不管什麼原因,即使我們之前再有理由,但由於我們打了別人,我們就有錯在先。我們必須給人家道歉,而且承擔所有的醫藥費。如果大家覺得我這個處理不夠合理,那我將交給學校政教處處理,該怎麼處分就怎麼處分。她們一聽,都露出了極其後悔的表情。他們都紛紛表示同意我的處理方式。我站在她們的角度,儘量挽回各種不良後果。讓她們每人寫一份詳細的反思,然後共同承擔醫藥費用。就這樣我們班級的學生算是說服了。

我把個人的.處理意見和另一個班級的班主任商量,結果她要求我們班級學生到她們班級公開道歉,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出於對她們尊嚴的保護,最後商量到寢室給她們班級同學道歉。因爲打架是在寢室發生的。晚自習放學的時候,我把8歲的女兒留在住室,當時由於匆忙趕時間,結果不小心碰到了女兒的額頭了。女兒的頭頓時起了個小包,我看了好生心疼,我邊向女兒道歉,邊幫她揉,這時堅強懂事的女兒含着眼淚說:“爸爸,你不是說好了放學要去處理學生事情的嗎?快去吧,我沒事的,別遲到了。”我帶着對女兒的愧疚和心疼匆匆地趕往女生宿舍,在宿舍管理員的帶領下,我帶着我們班學生,來到另一個班級的寢室,讓學生公開給那兩位同學道歉,結果那兩位同學卻逃避,沒有在現場,我就讓我們班學生給她們班級的班長和全體室員道歉。她們接受了我們班學生的真誠道歉,也表示這件事就此了結,不會有後續矛盾再發生了。就這樣我心裏的一塊石頭依然沒有落地。第二天是週五,學生回家了。兩天以後,學生返校,我收到了幾位參與打架學生真誠的反思和道歉信。內容讓我感動,此時我心裏才安定下來。

學生還在青春期,容易衝動,難免犯錯,如果不能及時冷靜地處理此事,來保護她們,以愛和包容的方式來處理此事,事態還不知道會發生到什麼狀態。可能會讓有的學生由此自暴自棄,矛盾繼續發生。據說曾經有一個班級的學生也和其他班級學生夜裏打過架,後來由於處理不當讓矛盾延續,又打了一架。而今我用寬容她們的方式來解決,收穫了她們的感動,也收穫了圓滿的處理結果。

中學教育隨筆4

今年是第一次給大班上課,剛開始時不知該從何着手,每天都是在摸索中前進。大班主要學習字母、單詞、句子跟兒歌、歌曲,我想不管學什麼都離不開遊戲,玩中學應該是最適合的方式,所以我就想採用以動爲主的遊戲方式帶動課堂、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

學習字母的時候每一個字母都用動作表示出來,以增加其形象性與趣味性。單詞能用動作展現的也儘量用動作表現出來。同時在選擇遊戲時也以動爲主,比如聽聽力時,我會讓孩子們聽到字母起立說,聽到單詞蹲下說;或者聽到字母拍手說,聽到單詞跺腳說。這樣便調動了孩子們的眼、耳、口等多個感官參與進來。

我還注意到一個遊戲只是稍作改動,孩子們的興趣也會隨之提高。比如記單詞時常會玩螞蟻爬山的.遊戲,邊說邊往上爬之後再爬下來。有一天我突發奇想換一種動物吧,換成猴子爬杆,也是邊往上爬邊說單詞,但是爬上去之後一下就滑下來。改變之後孩子們的反應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們太興奮了,記得也比較紮實。

漸漸地我的心裏越來越有底,我想玩中學就是我要堅持的一種方式。同時要對遊戲進行不斷的變化,當一種遊戲玩到一定程度時要恰時恰當地進行改進,這樣會保持孩子們的興趣,激發孩子們學習的動力。

中學教育隨筆5

學校最後一塊寫粉筆字的黑板終於換掉了。現在上課,都用白板了。水筆書寫,經常下課時手上紅一塊紫一塊的……鳥槍換炮,對一些教師來說,還真有點不適應……以後形容教師生涯,可能不適宜再用什麼“三尺講臺,一支粉筆……”之類的說辭了。是的,別說粉筆,連講臺將來被撤掉也未可知。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太快。十年前開博客,到今天算是抱殘守缺,還在勉力支撐,但大多數人都不玩了。飛信早已銷聲匿跡,連微博都落伍了,現在好一個微信,誰知明天還有什麼……

在衆人的極力攛掇下,硬着頭皮開了微信,但基本不發,只是看看。微信很熱鬧,更新得也太快了。每天資訊不少,夾帶着大量的垃圾信息,充斥了人們的視線。說到看微信,還真的漲了不少見識。眼見着數字化教學鋪天蓋地而來,一付將要席捲祖國大地的態勢,我這個上課連PPT都很少用的老師,怕是趕不上趟了……

趕不上潮流就要被淘汰。這是誰說的?好像大家都這麼說着。看到一些微信鏈接分享,更是有惶惶不可終日的感覺。連一年級國小生上課都用平板了,你還在這裏抓學生帶手機到學校!老土了。惶惑之餘,有點擔心小孩子的視力。說教學的革命啊,傳統的課堂會消失嗎?因爲網絡已經足夠發達了。不需要進學校也能享受到任何優質的教學資源。學校的圍牆將不復存在?有朋友說了,過去是每天早晨站在校門口迎接學生的到來,現在是打開電腦屏幕,關注着即將開始的直播課堂。全國各地的師生,可以同時一起上課。

真的很好!

我只關心我何時下崗?

我所有的研究都基於課堂、教室。我所有的文章,都是基於我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朝夕相處。我無法想象一個只有圖像、視頻的教育活動,我無法享受網絡、快節奏、缺少人際交流的高科技教育盛宴。如果我連自己的學生都是虛擬的,我們只能通過冰冷的屏幕看見彼此,我甚至無法挽住我學生的手,在他們困苦的時候給他們一個擁抱,我還怎麼走進他們的心靈?教育無法走進學生的心靈,還是教育嗎?

我不怕被淘汰。我堅信有些東西是永遠不能被網絡和數字化替代的,這就是教室爲什麼還會存在的理由。

我堅信,教師,作爲一個人,作爲一個可以對學生產生一定影響的人,他應該來到學生中間,而不是輕點鼠標,一切搞定。

我堅信,一個普通教師的語言魅力和激情表達,勝過任何一個精心剪輯的名師講課視頻。

我堅信,哪怕是略顯笨拙的板書,也好過電腦裏最精美的字體。

我堅信,教師堅毅而溫暖的.目光是無法通過數字傳遞的。

我堅信,一定是在一間教室,面對着一個個靈動的個體,纔會有妙語如珠,信手拈來的美妙。

每一節都有不同的精彩,因爲學生變了,時空變了,心情變了。這纔是課堂的魅力所在!

我堅信,最好的教育是在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中發生的。

現在就說拆掉學校的圍牆,爲時過早,甚至永遠不可能。正如很多年以前有人預言電子錶將取代機械手錶沒有實現一樣,那麼,電子書是不是會取代紙質書籍?或許。但無論科技進步到何種程度,一旦沒有了人,一切都將失去它存在的意義,特別是教育。

好吧,趁着高科技還沒有把學校的圍牆強拆,我夾着書本,去上課。

中學教育隨筆6

暑假開學後,女兒今年上七年級,剛過了11歲生日。雖然女兒是上國中,但我的心裏滿是歡喜、緊張。國中,是孩子成長的轉折點,最重要的三年,選好在哪裏上國中,對於女兒的人生可以說是決定了一半。

女兒是在我所教的一所農村國小過完了她的國小生活,說起女兒,她是我的驕傲。女兒5歲開始上國小一年級,她比一般的孩子聰明,各方面都非常棒,成績一直在班裏第一名。我們這裏國小是六年制,六年級是在我們這裏的中學上,六年級學生和國中學生的時間點是一樣的,因爲我家離中學近,女兒沒有住校,屬於走讀生,這可緊張了女兒,別說是她,就連我也覺得時間是太緊了,這使得女兒有點支撐不住。許多家長對於學校定的時間都不滿,就連中學的教師也這樣認爲。不過,學校定的制度我們得遵守。這就是我不願讓女兒在這所中學上國中的原因。

今年女兒碰上了好機會,我們縣新區的中學建好了,開始招生,我給女兒報了名,很順利,人家讓我們農村戶口的上了,關鍵還是女兒小升中考的成績好。女兒回到家就給我說她的老師。語文老師是一名年輕的'特崗女教師,女兒憑着她的才能還競選上了語文課代表,這位老師讓學生寫一篇作文,老師認爲她寫的很棒。這些給語文老師留下了好印象,這使得女兒很高興。數學老師一上課就把全班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數學老師的課使得全班學生情緒高漲,英語老師是班主任,今天中午給女兒打電話,她說:“媽,今天我們考試了,考的英語、語文、數學,老師說摸摸底。”我問女兒考得怎樣,女兒謙虛地說:“還行吧,數學,全班學生我自己第一交的卷,並且做完了,他們好像還沒做完,老師就收捲了。”

女兒住校了,從此便變成了一個大孩子,開始了完整的國中生活,以女兒善良活潑的性格,我相信女兒會處理好和同學、室友的關係,快樂的在這裏度過她的三年國中生活的。

女兒很幸運,七年級,遇上了幾位好老師,遇上了她所喜歡的老師,這決定了女兒以後的學習、成長、生活是非常棒的。

女兒,你是最棒的!媽媽相信你!

中學教育隨筆7

我和我們班楊老師買了一身一樣的衣服,今天一起穿到了學校裏,孩子們很好奇啊。咦!張老師和楊老師的衣服是一樣的,孩子們會這樣說,還有的.小朋友會說楊老師和張老師是雙胞胎嗎?我們倆就對小朋友笑笑什麼也沒說。等到上課我和楊老師就想何不讓小朋友觀察我們兩個一下呢,看看我們兩個有哪些地方不同。

上課了,楊老師就問了小朋友們你們看一下我和張老師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包括衣服、鞋子、頭髮等等。小朋友們就開始觀察並回答,有的小朋友說張老師和楊老師的衣服褲子是一樣的,有的小朋友說楊老師比張老師長得高;還有的小朋友說楊老師頭髮比張老師頭髮長等各種各樣的回答。有的小朋友見到老師會很緊張啊,這樣不僅讓孩子在生活上學會了觀察還增加了我們和孩子的親密度,讓孩子對我們沒有心理防線反而覺得我們很是容易相處。

中學教育隨筆8

今天上午第二節,學校組織聽我的課,上完後,我自己知道失敗了,因爲教學任務沒完成,40分鐘只完成了我教學設計的一半,重難點剛出來,就下課了。我自己知道我時間沒把握好,前面耽誤時間太多,原因有:一是我看學生課上沒反應,以前學生學的知識不紮實,基礎薄弱,本來很快就能進行完的,但是學生基礎知識不會,怎麼能往下進行呢?所以我花了時間在複習上,哎,反思一下,學生沒沒反應的原因,和我沒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有關;二是我重複的話太多,太羅嗦,本來一句話就好,我生怕他們沒聽明白反覆的說,數學講究一個說話嚴謹,能少說的就少說,能不說的就不說,一句廢話都不能有,我正好相反,我還要修煉啊。下面是我總結的我師父和其他聽課老師給我的`建議,我收穫很大,本來我苦思冥想的問題,經他們一指點,我豁然開朗。在這裏,希望能和老師們分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課堂時間要把握好。複習導入環節,新授階段,鞏固練習階段,拓展延伸階段。把時間用在解決重難點上,也就是新授環節。

2.數學課堂,老師用語要嚴謹準確。老師說話要完整,不要說太多半截話。特別是一定要提醒學生回答問題也要完整。最高境界就是這個課堂感覺少說哪一句就不行。

3.可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有的課本上的主題圖可能設計的不是很合理,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選用教材提供的信息。總之,一個目的,怎麼讓學生更清晰明瞭的獲得有用信息,就怎麼設計。

4.課堂上,學生回答完問題,老師要及時評價。回答的好的,及時鼓勵,這樣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5.要合理的利用多媒體,適時的用。不需要用就能解決的儘量不用,如果用了效果更好的就用,總之讓多媒體起到爲課堂服務,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浪費時間的累贅。

先總結這些吧,呵呵,非常感謝我學校的領導老師們,給我的建議和幫助。以後的路還很長,我會好好反思一下我的課堂,結合我的課堂吸取有益的經驗,修改教案,爭取天天進步,我相信,我會慢慢成長。加油啊!

中學教育隨筆9

八年級的學生去花園實驗基地軍訓了,對於很多學生來說這也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大事,這可能是孩子們在中學時期最爲難忘的一件事……

想當年,自己也有類似的經歷,那就是離開學校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叫什麼園林隊的地方去摘蘋果,大概也就三四天的時間,晚上好像也有晚會呢,時間太長,記不清了,好像也就不少同學圍成一圈在跳舞,現在的回憶也是很零亂,也很不完整了,那次出去受條件的限制,也就沒有留下什麼相片,但卻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次外出勞動了。

這次孩子一樣,也很高興,畢竟他們是一次走出的課堂的學習,還可以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如體能訓練、水上樂園、列隊起步走等練習。

要說這次更出彩的便是文娛彙報演出了從第一首歌《打靶歸來》至最後一首《有點甜》可以看出每個孩子都是願意表演的,這也是孩子們的天性!但或許受種種條件的影響,換句話可能平時沒有更多的老師的指導,也沒有這樣的場地給孩子練習,唱得不好也就再所難免了,擔任這次節目主持之一是我們三口中學的李義帆同學,他的主持風格還是挺好的,歌也唱得不錯,很值得回味,這次我校學生表演的`節目的不算多,像我們學校的李義帆、謝文晶、成紅芹、牛文虎、馬羅陽、李智慧、潘玉麗、沈可銀、孫佳潔相繼登臺亮相,還是令人很忘的,從整臺晚會上看學生們還是喜歡目前流行的影視作品,也喜歡唱歌,也還是挺願意表演的,這次前來一起軍訓的還有百祿中學、三口中學,縣第三中學、新集中學。

期待將來有更多的孩子能有這樣的舞臺進行表演,有值得一生的回味場景。

中學教育隨筆10

從開學到現在已經兩個多月的時間了,在這段日子裏,我們對孩子們的生活、衛生等各項常規進行了重點的培養,最近已初見成效。在這個過程中,我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那就是在常規培養中教師必須學會“慢下來”,當大家都“慢下來”時,班級中的女孩子變得更優雅,男孩子變得更紳士,老師則變得溫和寧靜、心情愉悅。

比如說:孩子洗手。之前發現,有好多孩子只是在水籠頭下用水隨意沖沖就算洗手了,衝完後他們會急乎乎地離開。後來,每次洗手時我都會在旁邊看着他們洗,耐心的看着,從頭到尾,觀察每一個孩子認真的、慢慢的把手洗乾淨,我不再着急去做別的事情,由於我“慢下來”了,每個孩子也都慢下來了,他們認真地洗手,而不再糊弄,這樣一來洗手的衛生習慣終於養成了。

再比如:繪畫活動。以前爲了保證每個活動按時完成,老師總是急匆匆地催孩子們快點進行,看孩子們的作品大體完成,就趕緊督促着他們抓緊收尾。而現在,我“慢下來”了,細細地去做每一個活動,在提醒孩子認真完成的同時,給孩子們充足的`時間,讓孩子自行結束。結果,我發現,在孩子們自行結束的繪畫活動中,作品的內容設計和創意總是讓大家感到驚喜,哪怕是很不起眼的小細節也都體現了孩子獨特的個性和大膽的創造。

當然,除此之外,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還有很多值得“慢下來”的活動,比如:慢慢地製作手工、慢慢地閱讀圖書、慢慢地入廁、慢慢地喝水等等。在這些活動中,我總是和孩子們一起慢下來,放鬆心情,保證每一個活動的質量,使孩子們在活動中表現得更加完美。

中學教育隨筆11

父母是孩於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過程中若能取得家長們積極配合,對學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麼如何取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呢?下面我就結合半年來的班主任工作實踐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作爲班主任應有效地進行家訪或電訪(電話訪問)。

對學生進行家訪或電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一般開學初班主任就要開展這—項工作。這項工作開展得好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與配合,也是班主任與家長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學生的一個好機會,更是班主任與家長相互瞭解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利於增強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

這學期開學初我對班內40個同學進行了家訪或電訪。在家訪或電訪過戲中,着重在學生面前樹立家長的威信,力求在家長心目中產生“若沒有家長的配合,對子女的教育將會更困難”的感受。從而讓家長有一種被重視的心理反應,鍛長自覺地配合班主任開展工作。同時,在家長面前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在工作中,這40個同學若發生紀律問題,卻能很好地取得家長的配合,對學生的教育效果也較明顯。而沒有進行過家訪或電訪的學生,若產生紀律問題,想取得家長的配合,卻要另花一番功夫。

當然,對學生進行家訪亦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不宜在學生出現問題時纔去家訪。在這學期的家訪中,其中有十多個家長在我一踏入其家門就問我“是否其子女在學校犯了什麼錯誤”。長期以來,班主任的家訪工作有所失誤——要不就是不進行家訪,要不就是等學生犯錯誤時才匆匆忙忙向家長“彙報”。這樣在家長心目中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認識——小孩犯了錯誤時纔來家訪。我認爲,家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應該貫徹在每個學期的教育過程中。在家訪時宜採取閒聊的方式進行,在日常交談中取得應有的效果。不宜過於嚴肅,更不宜在學生出現問題時纔去家訪。

2、班主任宜個人進行家訪,不宜多人集體家訪。班主任在家訪時,目的.就爲了瞭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和取得家長的支持,若班主任個人單獨去進行家訪的話更能取得家長的信任,若集體家訪會給家長一定的心理壓力,並且會給家長不良的感覺——這只不過是學校工作的一種形式。因此,得不到應有的效果。通過班主任單獨的家訪,能夠與家長建立私人感情,從而取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

3、家訪時宜樹立家長對孩子的信心。在家訪中班主任宜與家長共同商洽教育學生的方法,樹立家長對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過多地指出學生的錯誤,而削弱家長對子女的信。

二、認真籌備好家長會,充分發揮家長會的教育作用。

一般來說,每學期將會召開一次家長會。好好利用家長會的時間,可以大面積地爭取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家長會是一次集中學生家長到校進行的一次會議,利用得好,可使家長在短時間內瞭解學校的各種教育意圖和家長應配合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同時也可對學生進行一次較全面的教育。當然,若組織不好,會提供讓家長們集體發牢騷的機會。所以,在組織召開家長會時,班主任必須注意如下幾點:

1、作爲班主任,在召開家長會之前一定要準備好發言稿,最好將其當作一節“公開課”積極備課,嚴格確定主題內容。在這學期的家長會上,我事先思考了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的薄弱環節,選取了“家長應如何教育於女”的主題,同家長們共同探討了有關教育子女的方法、經驗,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

2、班主任應該在家長會進行當中,控制好整個會議進程,不要讓家長過多去發泄平時的不滿,從而造成負面的影響,而對班主任工作產生不良的效應。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控制議程中,多舉些與主題有關的正面事例來引起家長的思考、講座從而讓家長達成必須想辦法教育子女的共識。在這學期的家長會上,我針對本班某些家長如何教育子女而取得較好效果的典型事例加以介紹,使家長們有圈套的收穫。

3、有必要的話,應該讓學生與家長同時出席家長會。

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通過家庭與學校相互協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當然,除了上述的方法外,還有其他方式方法可以取得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中學教育隨筆12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人類禮貌的傳承者,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人們給了教師無數頂桂冠,每一頂都那麼誘人,這也許是我最初愛上這個職業的原因吧。

今年,幸運的我如願以償成爲某某中心國小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第一次以國小教師的身份走進課堂,感覺一切都是那樣完美,然而,醉酒方知爲師難阿!才幾天工夫,我先前良好的自我感覺一掃而空,應對一大羣麻雀似的孩子們,我才真正意識到教師職業是何等的艱辛和瑣碎。三尺講臺站上去容易,要站好可真難阿!這難道就是我將要爲之奮鬥一生、奉獻一生的事業嗎?我有點茫然。這時候李校長看破了我的心事,對我說:“教師工作是細緻的,繁瑣的,有時候甚至很苦很累,但務必記住教師乾的是良心的活。”聽了這些話後,我很慚愧,也豁然開朗。“起始於辛勞,收結於平淡”這就是我們的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寫照阿!

此後,在校長的推薦下,沒課時我就旁聽老教師的課,學習老教師的上課經驗。我也有了一個執着的信念,要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業,努力工作不斷進取,盡我所能,讓每一個學生能成人,讓每一個家長都放心,”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一新課程理念,已成爲我從教的最高準則,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

還記得開學第二週,我們班有個叫少博的小男孩,能說會道很可愛,可是在學習方面,他給人的感覺就沒那麼好了,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動作很慢,不肯動腦筋,書面作業相當潦草,發現問題後,我找他談話,期望他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爲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能改,爭取提高,可是剛說完後,第二天就又犯了,上課竟然變本加例,當時真的心

都冷了,想想還是算了,要不放棄吧,但又覺得十分不幹心,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我要對得起自我的良心,我必須要轉化他!

爲了轉化他,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1、我先讓他認識到自我的錯誤,做爲學生就應尊重教師團結同學,樹立做個好孩子的思想。

2、在批改作業時我用了足夠多的激勵語言,儘可能的激發他的提高。例如:這次作業很棒,有提高;教師其實很喜歡你,如果你把字寫的`再好一點就更完美了等等。

3、在課堂上,反覆地提問他問題,在回答正確時,我毫不吝舍地給予肯定,表楊,回答錯誤時,我會稍微引導他,讓他再想想。

4、課後,我會詢問他身旁的同學,看一下他的表現狀況,以及在生活上家庭上的一些狀況。

一週以後,我發現他的狀況有所好轉,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了,作業安時完成,回答問題也用心了,於是,我開始反思這種狀況,我發現,我把這種方法用在了另外一個不愛說話其他狀況與少博同學差不多的學生身上,效果是一樣的,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從這件事中,我深刻認識到,要做好一個教師務必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常言道:”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位學生的實際狀況是不一樣的,教師務必深入瞭解,弄清學生的行爲習慣及落後的原因,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正確引導。

中學教育隨筆13

對於幼兒教師來說,一天的鎖事很多,其中一件就屬孩子的進餐問題,這也是大多數家長關心的問題:我家孩子今天吃飯好嗎?但因爲現在由於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的進餐習慣都不大好,養成了挑食的壞習慣,甚至許多孩子在進幼兒園以前在家都是大人喂的。一學期下來,我觀察了一下我們班小朋友進餐的習慣:聊天、挑食、傻坐、掉飯……也想方設法用了好多辦法幫助孩愉快進餐,可以說這裏面的“學問”可真不少。

進餐時發生的狀況很多,比如有些孩子比較挑食,如果飯菜不合他的心意,他就開始鬧着不吃飯;有些孩子吃了一半就感覺飽了,開始坐在位子上發呆……進餐這一習慣看似簡單卻也複雜,每個孩子的想法、情況都是不同的',這進需要老師使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引導。

我班的張學康就是個不愛吃綠色蔬菜的孩子,只在今天的菜是綠色的,他肯定不吃了,我們也和家長反覆溝通,家長也很擔心但也沒辦法,這是從小就養成的習慣,一下子很難糾下過來。但通過一學期老師的耐心引導,花了好多精力終於慢慢改進了孩子的進餐問題:孩子已經從原來的不吃,到慢慢地嘗試吃一點,現在已經能吃完自己碗中的蔬菜。家長看到孩子的轉變,最感激的是老師,因爲由於孩子不愛吃蔬菜,已經對孩子的眼睛和皮膚造成的影響。看到孩子有這麼大的變化,不再爲孩子的進餐問題擔心了。

我班的小胖妞楊馨語是個看臉色吃飯的孩子,她喜歡吃肉,也不愛吃蔬菜,常常喜歡用各種各樣的理由少吃點蔬菜。遇到這樣的情況,需要老師巧妙地用語言來引導孩子儘量吃完。比如“如果你吃完這些蔬菜,就有你喜歡的肉吃了。”“今天你把碗裏的蔬菜吃完,晚上就叫你媽媽買你最喜歡吃的雞大腿。”

我班的蔣睿軒小朋友吃飯很慢,幾乎天天最後幾個,但他很喜歡幫老師做事,我常常鼓勵他,如果今天吃得快,就能幫老師做事。

我班進餐中的故事很多,在這裏我就不一一解說,總之,一個小小的進餐問題,也有着大大的學問,這種細微之處就要靠老師的用心發現。作爲老師,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就要時刻觀察每一位孩子的一舉一動,去揣摩孩子內心世界的想法。

中學教育隨筆14

我出生在教師家庭,父親是中學教師,母親是國小教師。我的父親和母親是上個世紀40年代出生的人,他們當教師的時候,收入很低,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都很差,常常累得生病住院,還經常帶病堅持工作。父親57歲那年,在工作中突發腦溢血而病逝,堪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父親的學生無一不尊重和愛戴他,父親的去世對我震動很大。父親一身清平,除了精神上感到滿足以外,晚年沒有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如果父親活着,退休工資也可以領三千多元,遺憾的是,他還差三年退休就不幸病逝了。

母親想念父親的時候,總是念叨:“要是你爸爸還活着,那該多好呀!現在生活條件這麼好,你調到了主城區工作,還在主城區買了房。你爸爸辛苦了一輩子,沒有能享福呀!”

父親是爲工作而累死的,明知自己有高血壓,還常常早出晚歸,從不輕易請假,並且經常演算數學題到深夜。如果父親多想想自己的身體和健康,他一定還活着。父親病逝以後,我常常追問自己:究竟應該怎樣當老師?

我從教十多年了,當教師十多年來,我也像父親那樣廢寢忘食地工作,並取得了很多驕人的成績。我40歲那年,長了聲帶息肉,爲了不耽誤畢業班的教學工作,一直拖延了半年,用沙啞的聲音堅持上課,直到大學聯考結束纔去做了切除聲帶息肉的手術。

我做完聲帶息肉手術出院後,在衛生間洗澡時,不慎跌倒,右手骨折。當時,學校安排我接高二某班的班主任以及文科重點班的課,爲了不辜負學校的信任,我打着繃帶就離開了醫院,我用左手寫字備課,用左手在黑板上板書,我的行爲深得學生的敬佩和領導同事的好評。

我有胃病和嚴重的咽喉炎。知識分子過勞死的事例常常見諸報端,過去,我爲了學生,爲了班級,經常不按時吃飯,或者用開水泡一包方便麪吃就算一頓。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不利於教師的健康。

在學校,教師最大的.壓力是班級評比。無數的教師爲了在評比中獲勝被壓垮,例如,20xx年10月,石柱中學的一名女教師,才走上教壇一年,不堪重負,就在寢室自縊身亡。教師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羣,教師的身心健康問題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最近在網上瘋轉的一篇文章是《我只是一個教師》,儘管其觀點有些偏激,可是,它從一個側面真實地反映了教師的生存狀態。

我當過縣級的優秀班主任,省級的骨幹教師,也當過學校的中層幹部,這些只是學校對我工作成績的肯定。我們教學生要淡泊名利,身爲教師就應該身體力行;我們教學生要做一個健康快樂的人,首先我們自己就應該做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教育是光輝的事業,教師只是一個職業。

我不希望看到老師們像我的父親那樣病逝於工作中。父親忘我工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雖然學校給他開了隆重的追悼會,但是,他英年早逝給自己的親人帶來了莫大的痛苦和遺憾。

我剛走上教師崗位時,父親說,教師應該教好書,做好人。父親是數學老師,說話時,沒有華麗的詞藻,他樸實的話語一直激勵着我努力工作、積極進取。

在我的眼裏,父親是好教師,我一直對父親的話堅信不疑。當我跨入中年教師行列,纔開始認識到,教師不僅應該教好書,做好人,而且應該做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我希望千千萬萬的教師,不僅要好好教書育人,而且要熱愛生命和健康,不要用犧牲生命和健康去換取所謂的成績和榮譽。

中學教育隨筆15

以前,在農村教學的老師,條件都是非常的差!差到什麼程度呢?黑板是那種水泥做的,然後用了好幾年了,一坑一窪的!寫起來費勁!教學任務非常重,所有往往都是很多教師要教兩門學科,每天的課程大概都是4-5堂的課程。更重要的是以前的學校沒有計算機,老師要出試卷怎麼辦呢?用鋼板刻!如此出一張試卷要好幾個小時。最重要的是:那時農村學校教師工資待遇很低,一個月只有一百多元,其它什麼福利待遇都沒有。

然而,在以前這樣的環境下的教師,往往都是沒太多與苦惱,因爲,不涉及太多這樣那樣的干擾和顧慮,所以都能清靜的教書,讓很多農村學生考上了大學,走出了農村。

樸實勤奮的農村學生,尊師重教的`學生家長,融洽相處的學校同事!這是一個以前農村教師的寫照!

可是現在呢?教書不能完全的清靜了!是什麼瓜分了我的時間呢?

現在,學校的環境越來越漂亮,隨着教育資源班班通,網絡班班通的建設,教學設施越來越先進,老師的可用資源也特別的多,包括學校用21世紀教育的校網通資源可以輕鬆減掉教學資源的問題,那些ppt課件一個個的漂亮,完整!然後現在出卷,也太方便了,大家都用組卷系統的來出試卷,點點鼠標,瀏覽瀏覽就搞掂了,實在輕鬆,高效!

然後,還有很多外部的事情,讓我覺得學生越來越難管了,社會對教師的偏見越來越多了,教師也越來越難當了。即使你沒收到過家長的禮物,也有人說你們教師向家長索要禮物。即使你正當的批評教育學生,如果學生出現一些問題,責任也是你們教師承擔。即使你不遺餘力的教學生,學生成績沒上去,也是你們教師教學水平差。

還有,現在學校教師們爲了評職稱,需要做很多事情?不爭取去評又不行,可要去爭取呢?!爭得面紅耳赤,撕破了臉皮,沒有了以往同事之間的融洽相處。然後績效考覈,哎喲,那個差距太大了,學校跟教師的距離也從此拉得遠遠的!

現在,我只想清靜的教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wkr1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