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國小生教育隨筆(15篇)

國小生教育隨筆(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經典的隨筆都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小生教育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生教育隨筆(15篇)

國小生教育隨筆1

從教經歷中,一定會遇到一些學習習慣差,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這樣的學生往往對待學習缺少激情,對待老師的引導教育,難以持續進步,最終無法真正轉變。對於這樣的學生,我認爲應該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經過持續激勵來進行教育。

小Z平時聽課不太認真,總是不自覺地走神,課下作業也總是拖拖拉拉,經常完不成,成績也一直處於下層。一到五年級一直都是這樣的狀態,嘗試過多種方式進行教育轉化,效果卻總是曇花一現。作爲教育者,我沒有任何理由不去用心教育轉化這樣的學生,如何真正改變他的這種不良習慣,還需要一個長效機制來真正改變他的習慣。

這天上語文課,板書課題後,我回頭看到第二排的小Z正回頭看向後面的同學,平時提醒過他多次上課要專心,此刻我不想再提醒。我對學生們說:“課堂上如果有同學發言,大家可以像小Z這樣回頭注視着發言的`同學,這樣聽課既有效,又能表現出對發言同學的尊重。”小Z有點臉紅,馬上轉身做好,注意力一下子又回到了課堂,我向他投以讚許的目光。小Z心領神會,聽課的狀態明顯提升了。課堂的一個簡單的提問,我首先將目光投向了聽課認真的小Z,在我的示意下,小Z緩緩舉起了左手,我像發現了新大陸,馬上指名讓他回答。一句不太流暢的發言同樣贏得了我的表揚:“今天小Z聽課真認真,發言也很有自信,好樣的!”一句中肯的評價好像一簇小火苗,一下點燃了小Z聽課、發言的熱情,一節課下來,小Z共舉了7次手,我特意讓他發了4次言。下課後,還能感覺到小Z的神采飛揚。

按說,這節課對於小Z來說是比較成功的,因爲我通過鼓勵成功激發了他的內在動力,課堂上表現足夠積極,聽課也足夠認真,但對於他平時散漫的習慣,這還遠遠不夠。要想改變一種習慣,必須經歷一個較長時間的持續反覆的過程,才能得以穩固下來形成新的習慣。所以第二天一上課,我又特意提醒:“上節課小Z等幾位同學表現積極,相信大家這節課能有更好的表現。”這節課,小Z舉了5次手,發言3次,中間還有兩次走神被我暗示,但總的來說聽課的狀態很好,發言質量和信心都有提高。課下正好和小Z走到一起,我又一次肯定了他課堂上的表現,並給他暗示作業也要積極去完成。這種鼓勵我還在持續,而且要一直延續,在小Z沒有真正形成積極的學習習慣之前,我會倍加小心地呵護他內在的那團小火苗,從課堂上蔓延到課堂外。

持續教育,就是要將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堅持做下去,直到學生形成好的、穩定的習慣。我知道,小Z今後還會有很多次反覆,還會有別的學生需要持續教育,那還需要更積極地去探索方法,用更執着的行動去面對。

國小生教育隨筆2

俗話說:“十個指頭有長短”,何況一個班四五十人呢?在各科教學中,每個班總有幾個差生,而大多數教師也爲此而頭痛。其實,差生並不永遠是差生,只可是看我們如何對待他們,治好頭痛病。

一、讓差生“親其師,信其道”

教師在平時要多主動接觸差生,向他們提問,找機會與他們接近交談,和他們交朋友,多給他們情感,以博得學生的愛戴和尊敬,沁出他們的自卑感和對數學學習的恐懼感。在教學中,教師還能夠經過自我的語言、動作、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二、讓差生有成功的體驗

教師要善於捕捉差生的.閃光點,一旦發現他們的提高,哪怕是點滴提高,都要及時給與肯定和鼓勵;並且還要善於創設情境,給學生供給成功的機會。教學中可挑一些容易回答、解答、操作的問題給差生作,使他們在成功中樹立信心和決心,應對他們的不完整的答案,不要過早的下結論,而是尋找他們思維的合理成分,找出他們的閃光點。巧妙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解題的自覺性和必勝信心。

三、讓差生歡樂的學習

實踐有證明,一味地講授,容易養成學生的惰性和滋生抽象、乏味的感覺,並且講授效果往往不怎樣夢想,常常既不能把學生教會(異常是差生),也不能讓學生真正聽懂。所以,改變傳統方法,創新設計,使學生真正動起來,把課堂提高得生動活潑,豐富多彩,以迎合學生好動心理,培養學生的樂趣,使學生在活動操作中,既吸取又加工,即生化概念又構成本事。

四、讓差生拾級而上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差生知識“欠帳多”,認識本事差,思維本事弱,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暴露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和構成過程,即降低起點,採用慢鏡頭,小步子能倒退的手段,給差生大氣思維的臺階,使他們拾級而上。

國小生教育隨筆3

不知不覺已經擔任203班班主任2個多月了,抓班級質量感覺應當是從學習、紀律、衛生這幾個方面抓起,還好學習方面沈教師、陳教師抓得嚴,我就能夠一心抓我班的紀律與衛生。我班是學校裏數得着的紀律差、衛生亂,當然孩子是相當聰明,之前有次學校規定學生課間不能跑。我又根據我班班情加了一條不能用手碰到或嚇到同學,借過下課時,班級學生讓我哭笑不得,學生做遊戲雙手交叉貼於胸前,用胳膊肘碰別人,不跑了,改成跳,你有多少種措施,孩子們就有多少種鑽空子的方法,當然這個制度,我是持中立態度的'。

說說班級紀律,最近採用一種每課一評價的評價表,教師每節課打分,分別是5,3,1,若全部都是5,那能夠獎勵一節課的自由支配時間,每有一個3分,就有這一節課的5分鐘教師支配時間,超過8個,就是一節課教師支配時間。第一週試行時,超過10個3顆星,所以我來了個先甜,給學生們點兒甜頭,並分配好紀律組長,進行監督。第二層是月獎勵紀律最好的大組成員每人獲得代幣5枚,兩個方面同時進行,並進行頒獎典禮,學生印象比較深刻,每一天早上我都會反饋前一天的紀律情景,兩個月過去了,好了異常多,尤其是在課堂上,好了很多。

針對個別學生,異常是後進生,採用多鼓勵,發現一點兒有點兒就拼命表揚的方式,多多少少有些效果,“之前一天被批評多次”此刻一天只被批評一次“等等。

國小生教育隨筆4

安全是國小的重點工作之一,保證幼兒的身心健康和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不但是家長的責任,同時也是我們每一位幼兒教師的共同責任。

小班幼兒年齡小、好動、喜歡模仿,他們的安全意識薄弱,而且自我保護能力弱,這就要求我們除了要開展專門的安全教育活動外,更應注意一日活動中各個環節中的安全教育。

1、幼兒早晨入園進行晨檢,做到“一摸、二看、三問、四查”,瞭解幼兒身體、飲食等情況,並做好相應的記錄;午休時做好午檢,隨時檢查幼兒是否蓋好被子、身體是否不適,如果有發燒現象及時處理,同時也要做好記錄。

2、每天檢查幼兒口袋,如果發現異物(如:小刀子、藥片、鈕釦、硬幣、釘子、小飾品等)老師會立即收起來,並且對幼兒進行相關教育。

3、做操和戶外活動時,提醒幼兒上下樓梯要一個跟着一個手扶欄杆,眼看樓梯逐級走,不推不擠,不跑不跳,按照老師的指令統一行動。

4、幼兒如廁時,必須由老師陪同,提醒他們排隊、不擁擠,以免發生安全事故。

5、進餐時,對幼兒進行觀察,提醒幼兒注意正確的坐姿和安靜用餐。

6、離園前提醒幼兒在爸爸媽媽接時不奔跑、不擁擠,拉好爸爸媽媽的'手,以防走失。

通過一日生活中經常性、隨機的安全教育,再加以安全教學活動,使小班幼兒瞭解安全知識、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逐漸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相信,只要我們時刻將安全放在心中,把好安全這一關,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快樂的度過國小的美好時光。

國小生教育隨筆5

每一天早上,我走過教室走廊,就有學生看見我,有禮貌地向我微笑,向我問候,:“尹教師,早上好!”我通常會點頭,露出笑容,隨聲說“好”,繼續走着,今早我迎面聽見有個聲音對我說,很小聲,但我還是聽清楚了,是“good morning”,可是當時我還沒反應過來,居然停頓了幾秒,纔想到要說“good morning”來回應對方,甚是尷尬。之後我定睛一看,原先是班上活躍分子曹子勳用英語在問候我呢!可是我感到很欣慰,因爲就在昨日早讀課前,有學生用疑惑的眼神跟我說:“教師,我們不會讀英語?”我摸着他的.腦袋說:“沒事,我來教你們讀英語。”他更加疑惑了,沒等他提出疑問,我立刻說道“因爲教師以前教過英語,會讀英語。”他聽了,拍手叫好!

然後我作爲一個語文教師利用早讀時間帶領全班學生讀英語,我們一遍又一遍的讀着,good morning,goodbye,沒想到同學們全會說了,課後還主動用英語跟我打招呼,真是做到了學以致用了啊!

國小生教育隨筆6

站上講臺也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每節課我都會充滿信心的走進教室,很想有激情的將這節課上好。可是每次都會上的亂起八糟,自從上次上完公開課,聽完前輩老師們給我提出的建議,,我才突然意識到上課老師的提問竟然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課堂提問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這都需要教師掌握好課堂提問的'策略。課堂提問是國小數學課堂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是教師向學生輸出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如何來發問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如何發問才能不讓一年級的學生答非所問?那次上公開課上的是一年級的數學《認識鐘錶》,這節課我自我感覺準備的很充分,我也有信心能上好這幾節課。可是就在我的第一個提問時,學生的回答完全不是我預期的效果。我的提問時“同學們你們早上幾點在幹嗎?”學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門,以至於我無法控制住......課後我深刻的反思了一下,突然才意識到上課老師的發問是多麼的重要。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不太注意課堂提問的藝術和技巧,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思維和學習效果,使課堂提問產生一些誤區,其表現形式如下:

1、表面熱鬧,華而不實,一問一答,頻繁問答。這樣“一問一答”式一般是設計爲師問衆生答,如:“答案等於幾?”“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等,這類問題的提出,教師只關注結果是什麼,而忽視對規律的揭示顯然喪失了優化學生思維品質的機會。

2、提問離題遙遠,脫離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啓而不發。

3、提問無目的,隨心所欲,淡化了正常的教學。提問只求通法或標準答案,排斥求異思維。

通過各種學習,結合以上的反思,我對國小數學提問技巧有了新的、飛躍般的認識:

首先,提問要抓住關鍵提問要抓住關鍵提問要抓住關鍵提問要抓住關鍵所謂關鍵,是指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在教材的重點處提問,重點就會突出,在教材的難點處提問,難點就容易突破。只有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問題進行思考,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提問要抓住知識間的相互聯繫提問要抓住知識間的相互聯繫提問要抓住知識間的相互聯繫提問要抓住知識間的相互聯繫數學知識內在聯繫十分緊密,每個新知識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而新知識是舊知識的延伸和發展,它們內在的共同因素爲學生掌握新知識架起了橋樑,因此,教學中要注意充分利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促使學生由此及彼,由未知轉化爲已知。

其次,提問要想抓住學生的年齡段所呈現出來的心裏特點。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方式一般是由具體到抽象,所以我們提問時,要特別注意方法和技巧,語言要生動、形象、具體,有一定的啓

發性,同時要針對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和接受能力,不能太難或太易,否則會事倍功半。

再次,提問時,可以把教材的內容與一定的童話故事或實際事例有機的結合起來,適合一年級的學生的心裏。這樣學生就會輕鬆愉快地理解知識。

教師的職業人種而道遠,想要成爲一名優秀的老師,需要加倍的努力。

國小生教育隨筆7

就像蘇霍姆林斯基說的:“一晝夜僅有24小時”。可還有人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是擠出來的。還有人說:時間就是生命。看來我的時間就是生活,抓住寶貴的生命,發展自我的未來。從蘇霍姆林斯基或其他人的話中,說明教師的工作是光榮的,職責是重大的,任務是艱辛的。所以教師們要充分掌握好時間,纔不會與生活發生“摩擦起電”。

其實我認爲,凡是會利用時間的人從來也不忙,他們做任何事情總是井井有條,辦起事情也是高高興興的。而不會利用時間的人總會埋怨時間不足,或是工作任務繁重,弄得自我整天灰頭土臉的。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只要有好的心境,一切皆有可能。

匆匆想起,年輕人爲何心煩意亂呢?進入新環境後,對新工作無從下手呢?不明白是先從哪裏下手,從何做起?我想這就是因爲年輕人不會利用時間,像好多老教師一樣,他們之所以從沒有怨言,就是因爲他們已經將自我的時間安排好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年輕教師的`桌子太亂,他們爲了趕一項工作而忽略了這個小問題。而好多老教師的桌子上卻僅有一杯水,一支筆。以前我就是這樣的一名年輕教師。桌子上擺滿了各種學生的作業,僅有很小的一個空間能夠使用,如果又有了新的工作任務時,往往使我無從下手,只能千方百計的騰出一點空隙來繼續工作。也正如豬一樣:只要有自我睡覺的地方就足能夠。

可是此刻好多了,桌子上的東西少了。如果說以前桌上的作業堆得是一座大山,那麼此刻就是小丘。我想,以後我的桌子上就會成爲平原。

那麼教師的時間是從哪裏來的呢?我認爲:一是要擠時間,二就是會利用時間。

國小生教育隨筆8

(一)父愛如斯

星期天去樂從小杰家家訪,瞭解到小杰的爸爸是開傢俱公司的。當下經濟狀況蕭條,小杰爸爸依然很有魄力地擴大規模,加大投入,資金週轉變得比較緊張。家訪其間,有技術工人不斷來辦公室請示技術、用工問題,小杰爸爸仔細檢查樣板。我稍一留心,發現樣板的外殼是合成有色板,而內心材料卻是實木的。經瞭解才知道了小杰爸爸最近接了學校新宿舍的各種櫃子製作。小杰爸爸講,這單生意因爲是和學校進行的正規生意,學校要求開正規發票,他要損失利潤10多萬,另外學校還要等到交工後3個月才能拿到交易全款,這都對正處於經濟週轉困難的王老闆很不利。

家訪結束了,小杰爸爸剛好要來學校商討貨品事宜,我便搭便車返校。

返校途中,小杰爸爸說了一番話,讓我內心很受震動。他說:“和學校做這單生意,賺不到太多錢,我就是想給孩子爭口氣,給孩子留個好名聲,也正好有機會可以多來學校看一看孩子。就看小杰會不會給我爭口氣了。”

家長一段話,讓我深刻感受到父愛如斯。家長對孩子的傾情付出讓我感動,讓我對孩子的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都說教師是一個良心事業,不管孩子的表現是優或劣,但在他們的背後,一直都有一堵夯實樸素的牆在爲他們默默支撐。作爲教育者,我們的工作又怎能不問一問自己的良心呢?

父愛如斯,師愛更應彰顯!

(二)鼓勵的力量

一直認爲自己本學期在對學生“鼓勵”這一方面做得比較完善,但今天卻讓我看到了新的出路。

上午第三節,臨時通知有老師在我班上面試課,匆匆趕到班上課已開始。課堂上,應聘老師很注重鼓動學生積極性,但剛剛期末考試結束狀態比較鬆散的學生們卻不賣賬,主動發言的學生寥寥無幾。小杰坐在第一排,老師的目光不停地在他的周圍遊弋。終於,小杰在老師期待的眼神裏主動舉起了手,老師當即請他發言,發言說不上精彩,但在應聘老師的口中卻成了精彩發言的典範。作爲旁觀者,我暗暗佩服。不多時,老師又提出了一個有挑戰性的問題,小杰又一次高高地舉起了手。信心十足的'發言,再次獲得了肯定,也讓我這位正牌語文老師陷入深思:小杰平時在班上也偶爾會發表自己的看法,但像今天這樣連續回答問題,而且如此地自信,卻從未有過。看來正面、積極的鼓勵對學生、對課堂真是太重要了。一節應聘課,讓我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重新清醒地審視了我的學生們,也更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今後工作的方向。

“鼓勵”的力量,鼓勵着學生們的自信,也鼓勵着我用更深意義上的“鼓勵”來推進我的工作。

國小生教育隨筆9

在教育孩子、培養孩子良好行爲習慣上,我們一直倡導的是賞識教育,孩子的年齡小、自我約束的能力差,所以需要我們不斷地賞識,肯定和指出正確的目標。

星期三下午,我和陳老師嘗試用一唱一和的方式不斷賞識幼兒,效果很是不錯。上課前,我微笑地對陳老師說:“老師,我要和你說一個小祕密。”

“什麼祕密?”

“你知道嗎?我們班的小朋友都長大一歲了,你看,他們現在都能自己管自己啦,上課時,不用老師看就會大眼睛看老師;就會大聲唱歌,還會舉手不插話呢!”

“真的?”

“不信你看吧!”

“好!”上課時,我時不時地說一句:“看某某會自己管自己了,大眼睛一直看着老師,某某聲音真好聽,陳老師,你看他們長大了吧?”

“真的'呢!”——這樣一節課下來,老師輕鬆地教,孩子輕鬆地學,而且是主動的。

大班的孩子榮譽感、自豪感,適當地給他們帶上個“高帽子”,就會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即使是沒有做到的幼兒,聽到你的“高帽”,也會馬上照辦,長此以往地堅持下去,對孩子的行爲習慣有很大幫助,賞識孩子遠比批評孩子的效力大。

國小生教育隨筆10

如今的孩子,“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呵護有加,唯恐孩子受一點委屈。殊不知,過分的寵愛,阻礙了孩子自立自強的健全人格的發展,而適度的挫折教育,則能培養孩子堅韌的品質,完善孩子的人格。愛默生曾說過:“挫折是人生前進的'動力和重要啓示,在逆境中,人才能真正展示自身的實力。所以,父母觀念要轉變,要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挫折教育,從生活中的點滴開始,爲孩子製造一些障礙,鍛鍊他們的本事,讓孩子經歷風吹雨打,不再是溫室裏的花草。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挫折是每個人都會遭遇到的,你不能繞它而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酸甜苦辣都會伴隨而來。作爲父母,要指導孩子如何正確應對挫折,並戰勝挫折,從挫折中學到更多經驗,使孩子成爲生活的強者。失敗和挫折的風霜,會讓孩子的人生腳步更加堅實而寬廣,在失敗與挫折中,他會慢慢感悟生命,把人生之路綿延成收穫之旅,幸福之道。

人生境遇複雜,人生中有淚有笑,有悲有喜,如果孩子能夠在失望與絕望中不斷超越自我,他的人生纔是最美的。也許孩子會一度憂傷,但在戰勝挫折後,他的生命卻所以而更可愛,他也會所以而學會應對挫折,利用挫折,使自我的一生更容易獲得幸福。

魏書生以往說過,一個人首先要適應環境,享受完美人生。生活不能沒有夢想,可是人類不能以夢想主義的目光苛求生活。對待教學,對待學生,我認爲也同樣是一個道理。

國小生教育隨筆11

應接不暇的優秀講座讓我們一次次得到驚喜,收穫希望,十八號的中午,學院又一次給我們的心靈做了洗禮,來自張凌江老師的《中國小性別教育》的講座,清晰的講述了有關內容,並且把平時教學中羞於表現出來的課程,完完全全攤在了桌面上。

對國小生進行性教育,不僅是國小生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時代發展的趨勢和必要。本次講座,張老師將課程分了幾個板塊來講述。首先是對於中國小性別教育現狀做了詳細分析,確實如張老師所說,如今的學校,大部分都回避了這方面的課堂,總是羞羞答答,半遮半掩,卻導致更多好奇心強的學生們,犯下不同程度的錯誤,嚴重者甚至影響了他們未來的人生。

在多數學校,並未開設相關課程。但其實,進入國小階段後,國小生的性器官會逐漸開始快速發育,特別是國小高年段,部分學生出現了性別的第二特徵,生理和心理也會發生劇烈的變化。在這個階段,生理心理髮生的變化會給國小生帶來很多的困惑和焦慮,這些困惑和焦慮希望得到成人的幫助、指導。心理年齡越小,好奇心就越大。伴隨着這些問題的產生,學生的好奇心會促使他們迫切地尋找答案。教師發現有需要進行性別教育時,一般都在私下裏溝通,並且懵懵懂懂,對於“度”的把握都不太好,那麼所產生的'影響是無法預料的。而我深信,今天的課後,大家都會反思,性別教育已經成爲孩子成長中補課或缺的一堂課,至於如何進步,到何種程度,都需要我們大家進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其次是校園中兩性平等教育的困境。作爲教師,我們對兩性平等教育只是普遍不足,在校園裏,男女教師已經失衡,女教師佔了絕大部分,男教師則寥寥無幾,還有就是關於生理和心理方面,男女學生的不同,所有的現狀都告訴我們,關於男女良性教育在校園中的存在已經勢在必行。

最後就是關於性別教育的策略,這個最值得我們教師去學習。第一、確立目標,整合議題。1、刻板印象不再在校園中複製。2、校園安全教育的落實。3、有關婦女安全教育的落實。第二、師資培訓目標。這又是一個難以觸摸的高度。

據心理專家認爲,對孩子進行健康的性別教育,除了傳授相關的簡單知識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性價值觀,初步讓學生了解“隱私”,如:哪些地方是別人不能碰的,讓孩子們學會自我保護,瞭解一些男女生理結構區別,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幫助孩子增強孩子的性別意識,而不是對此含糊其辭,這樣反而會害了孩子們。我認爲,應該從國小階段就開始進行性教育,及早學習正確的性觀念和科學的生理知識,並學會保護自我。因爲隨着年齡的增長及性器官逐漸發育,性教育對國小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性教育是持續終生的教育,它不只是讀一本書,聽一次講座或看一次錄像,而是一個涉及很廣的教育工程,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對待,從心裏重視起來,給孩子們一個健康的安全的童年!

國小生教育隨筆12

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有味,致力於學生終生、全面發展,突出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個語文家長的責任。國小六年級的學生通過幾年的閱讀積累,已儲備了一定的知識,也有着相應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這些學生即將邁入中學的大門,如何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有效發展他們的語文能力?我認爲應做到一下幾點:

一、因勢利導

六年級學生在校園裏顯得更爲活躍,他們有熱情,也顯得任性、容易衝動。有時他們會在桌面上、牆上寫幾句小詩、一行話語,好象像以此表達對學校的留念。家長如何因勢利導,抓住學生的情感契機,引導他們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呢?實踐證明:積極疏導,把他們的心語得以外化,由此激發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是有效的路徑。

二、融會貫通

六年級語文教學如果僅憑几十篇課文的精講深挖、設計無數的練習,由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作水平,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的確,課文只是個例子,應由一篇文章的閱讀觸及其餘,啓發學生把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高效地學,有趣有味地學。

三、開發課程

在實際課堂中,特別是六年級語文教學中,難以聽到琅琅的讀書聲,如果我們基於以培養學生的讀寫興趣爲目的、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爲根本,必然會摒棄。所以我們應該利用一切機會激發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同學們覺得畢業前的`學校生活是緊張有序的,也是豐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在他們的習作裏、日記中有生動的記錄,還有的以詩與畫的形式、書信的方式告訴自己的親朋好友,這是沒有預設的、水到渠成的語文學習活動。

我想,這是在問家長,又不僅僅是,我們該認真反思反思教學中的一些行爲了。《國小語文課程標準》的探討實施決非上幾節公開課、寫幾篇文章、出幾份試卷所能含涵蓋的,我想,它的積極實施是體現在每個教學進程中的,六年級的師生同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應共享一片豔陽天。

實踐證明,在生動活潑、師生互動的課堂裏、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六年級學生的知識、能力會喜獲豐收,他們的情感會得到昇華,語文學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現。

國小生教育隨筆13

1、建立和諧的課堂,激發創造的勇氣。實踐證明,師生處在一種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圍繞教授教養目標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感情上的溝通,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更樂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課堂上更容易迸發出創造的火花。所以說,要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保持一種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很重要。

2、保護好奇心,發展觀察能力。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孩提時候,他們對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總愛刨根究底問個不停,進入課堂,教師就要把孩子的這份好奇心留住,讓他多問幾個爲什麼,老師要善於從學生的問題中發現價值,並引導學生加以觀察和思考。觀察是人們全面、深入、正確地熟悉事物的一種過程,是學生熟悉世xx、增長知識的主要途徑。敏銳的、精細的觀察是發明創造的基點

3、創設想象情境,啓發學生富於想象。創造離不開想象,創造必須以想象爲基礎。所謂想象,並不是胡思亂想,而是對過去經驗和已有記憶表象的加工改造,構成新意象或觀念的心理過程。想象可以幫助學生衝破現有知識經驗是侷限,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教材,因此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敢於想象、敢於創新、敢於打破常規的訓練,努力大學生的想象調動起來。另外,還要鼓勵學生在想象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推理,使自己的想象有一定的依據,並能從“已然”推出“未然”。對於課文改寫、續寫,其實就是運用這種思維推理。學生必須根據課文中已提供的某些材料,進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來預言將會發生的1。切。這是邁向“創造”的第一步。

國小生教育隨筆14

教師在教育學生時,不要一味得指責,他犯了錯誤,只要他明白自我錯哪了,就不要一向批評他,說一些難聽的`話,其實每個初次犯錯的孩子內心是難過的,你批評他,他就覺得內心受到了傷害,不喜歡你,進而就不聽你話了。

你用鼓勵來代替批評,結果就不一樣了,我們班有個小胖子,經常不寫作業,我批評過他幾回,沒用,於是要求他在我辦公室裏寫完作業才能玩,堅持了幾次,之後又不寫了。我爲此很苦惱,之後我直接對他說,其實你是一個好孩子,因爲你很有禮貌,見到教師就會問好,教師很高興,好孩子就應當把作業寫完,教師相信你能夠把作業寫完的。果然,這幾天的作業,他都有寫完,雖然基礎比較差,很多題目做錯,可是從原先不寫,到此刻開始寫,本身就是一個提高,值得表揚。

國小生教育隨筆15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說到底就是要促進國小生個性心理的全面發展。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服從於國小生素質教育的總目標,即以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爲根本宗旨,以培養適應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數以億萬計全面發展的人才爲目的。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樹立在出現心理行爲問題時的求助意識,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減少和避免對他們心理健康的各種不利影響;培養身心健康,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心理健康教育要講求實效,要把形式和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關鍵的問題在於創設有利於國小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

學習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心理健康的學生是能夠進行正常學習的,在學習中獲得智力與能力,並將習得的智力與能力用於進一步的學習中。由於在學習中能充分發揮智力與能力的作用,就會產生成就感;由於成就感不斷得到滿足,就會產生樂學感,如此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心理健康的學生從學習中獲得滿足感,並從中增強對自己的信心,充分相信自己具有學習的能力,以後會進一步地尋找機會發揮這種學習的能力,從學習中獲得滿足感。當然,這種成就感應是適應的,過強或過低都不好,因爲急於求成和不想作爲都是不好的。

學生願意付出努力去學習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學生的個性、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環境以及教師的行爲等。動機有多種多樣,除學習動機之外,還有其他動機。否則,爲什麼有的學生喜歡學習,有的學生卻喜歡看電視,或做一些與學校學習無關的事情?教育工作者的任務不是去提高動機本身,而是去發現、激發和加強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參加到與學習有關的活動中去。

要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有良好與不良之分。有的學生會自己制定學習計劃,獨立思考,按時完成作業,經常複習、預習功課,長期堅持努力學習,經常綜合整理所學知識,並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於增進心理健康水平。

國小生時期是人的行爲、性格和智力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由於身心變化比較快,加之文化知識及社會經驗的不足,國小生很容易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導致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排除國小生認識、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礙,鍛鍊他們的意志品質,優化他們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質,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這是國小教育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根據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筆者簡要談談對國小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現、成因及教師在防治國小生心理不健康的對策。

一、國小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現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識強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當他們意識到某種威脅自尊的因素存在時,就會產生強烈不安、焦慮和恐懼,當自尊心受到傷害時,就會生氣、憤怒,常常神經過敏,多疑。

2、叛逆:

由於國小生正處於成長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家長和老師的監護,反對成人把自己當成小孩子,同時,爲了表現自己的與衆不同,易對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態度。

3、嫉妒:

這是對他人的優勢地位在心中產生不愉快的情感。當別人比自己強(如學習、相貌、人緣等),表現出不悅、自殘、怨恨、憤怒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負面感情。

4、失落:

國小生抱有許多的幻想,希望將其變爲現實,他們會付出種種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當這種需求持續得不到滿足或部分滿足,就產生了挫折,多表現在學習、吃穿、玩高檔的玩具等方面。這容易給中國小生帶來緊張、恐懼、憂鬱和失望。

5、自卑:

它是一種印過多的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對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在人際交往中對自己的能力過低評價,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謹小慎微,行爲萎縮,瞻前顧後等。

6、孤獨:

通過調查發現有些學生常常覺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性格孤僻,不願意與人交往,卻抱怨別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心理學把這種心理狀態稱爲閉鎖心理,由此產生的一種感到與世隔絕,孤獨寂寞的情緒體驗稱爲孤獨感。

二、國小生心理障礙的主要成因

國小生出現這些心理問題,既有自身成長的因素,也有外部環境的因素,是“內因”和“外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身心成長的失衡。

國小生時期身體發育急劇變化,他們閱歷淺,知識和經驗不足,認識力、理解力、思維力和親情力都遠遠落後於成年人。這種生理髮育與心理髮展的不平衡使國小生出現許多困惑、煩惱和躁動不安,產生心理問題。

2、家庭教育的誤區。

過度溺愛和期望值過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視品德發展、人格教育、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等社會性教育的傾向。家長只重視孩子的考試、升學,卻不注重孩子的品德發展、交往能力、個性培養以及社會行爲規範的培養等。家長的高期望值與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時,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一廂情願時,便會使青少年感到壓抑和不滿,給孩子造成疑慮、憂鬱等心理疾患,導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學校教育的誤區。

一些學校和教師迫於壓力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追求升學率、打造名牌效應,成績成爲評價學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標準,學生情感上的苦惱不能及時向老師和家長訴說,就會造成心理壓力,形成心理障礙。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區的發展很不平衡,特別是還存在着學科化、醫學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傾向。

4、社會環境的影響。

學校教育展示給學生的是正面教育;而當今各種思潮衝擊着我們的社會,純潔的教育內容與複雜的社會生活之間形成強烈反差,致使學生陷入無以參照、無以歸附的境地,學生思想的混亂、情緒的波動,也是心理障礙形成的原因之一等等。

三、應對國小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對策

俗話說:“心病還需要心藥治”。心理疾病雖然形成原因複雜,處理起來較爲棘手,但是並非與生俱來,更不是不可救治的。關鍵在於要以人爲本,對症下藥,才能收到積極的成效。在實踐中,本人認爲,可採取以下方法:

1、消除逆反心理——溝通與交流。

我們首先培養學生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要求他們在廣闊的社會中,磨練自己的思想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其次是要求他們從積極的意義上去理解大人,讓學生明白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是善意的批評,家長老師也使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樂,也會犯錯誤。我們只要抱着寬容的態度去理解這些事情,也就不會逆反了;再次是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時常提醒自己遇事儘量剋制,多進行溝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後是要求家長和教師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時瞭解他們在想什麼,想做什麼,多聽他們的呼聲,理解他們的歡樂與苦惱,放下長輩的架子,與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長幼關係。

2、消除自卑孤獨心理——增強自信。

產生自卑孤獨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來說主要是因爲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創傷、性格因素、家庭教育問題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滿足等。消除自卑孤獨心理關鍵是對自己現存力量感到滿足!教師要幫助學生來分析他們的優點,正確做出評價,發揮自己的長處;其次是千方百計來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我們聯合各科教師共同給學生增強自信心,不讓他們覺得什麼都弄不好;最後是引導學生以勤補拙和揚長避短來克服自卑。教師要幫助這部分學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過勤奮努力,在某個方面做出成績來。

3、消除敏感與脆弱心理——培養意志。

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提高認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學生自控水平,培養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觀消極的心態,樹立自信心和上進心;最後是教給學生釋放消極情緒,擺脫悲觀失望的方法,即通過組織他們參加社會實踐來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多方面的興趣來轉移注意力,多結交知心朋友,尋求社會力量的幫助(如看心理醫生)等。

國小生心理問題的表現

( 1)學習焦慮

據調查,在全國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國小生存在學習焦慮。這主要是由於學生學習競爭加劇,學習負擔過重,同時學校、教師、家長又過分看重分數,給國小生心理造成沉重壓力引起的。

(2)人際交往焦慮

人際交往焦慮,主要指在與人交往中表現爲焦燥不安,無所適從。這種傾向在當今國小生中日益嚴重,影響了兒童正常的人際交往與心理需求。

人際交往焦慮的產生,一方面是由國小生的家庭交往環境不利所致。另一方面,是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忽視對學生人際交往技能培養的結果。

(3)自責傾向

自責傾向是指當發生不如意的事情時,經常認爲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心理。自責傾向的根源是對失去別人的關愛與認可的不安。當學生感受到父母、教師、朋友不認可時,往往形成自責傾向。

(4)挫折感

國小生的挫折感是來自多方面的,有學習方面的,人際交往方面的,興趣和願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家庭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上健康,不久前有人預言,心理疾病將是21世紀之患。國小生作爲21世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心理健康將直接影響着國家的昌盛、民族的振興,讓孩子們掌握文化知識的同時讓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們的神聖職責。

國小階段是個體自我概念逐漸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由於孩子們缺乏生活經驗,對生活沒有正確的認識,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模糊,缺乏處理問題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極容易走心理“彎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就顯得尤爲重要。這意味着,老師不僅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還應成爲一個合格的.心理輔導員,承擔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務。

作爲一名國小一線教師,我就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對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點嘗試和體會與大家一起交流。

一、教師自身要擁有健康的心理並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思想、言行、舉止都會給學生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要求教師不但要擁有較高業務知識,還應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教師還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在教育教學中時刻以“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員”的身份深入學生的心靈進行教育。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教師只有無私地對學生傾灑愛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淨化學生的心靈。學生只有在教師真心、真情、真愛的陶冶下,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纔會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之中。

二、關注學生心理,營造一個良好課堂心理環境

作爲教師,不但要重視學生的學業發展還必須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雖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學知識,但還不能很好地瞭解學生心理,大多數教師認爲國小生心理問題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迎刃而解。其實,國小生有他們自己的特殊心理,他們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工作中一些老師遇到“問題兒童”時,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原因,把問題移交給家長,而不是蹲下身子與學生進行直接交流,這樣往往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失去自信,變得沉默、孤僻,從而直接導致學生心理出現問題。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不但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證,還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保障。心理學研究表明:和諧、愉悅的氛圍有助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協作者的角色,創造最佳的心理氛圍,使學生情感得到體驗,思想得到認同,心靈得到溝通,情緒得到調節,行爲得到規範,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從而使學生能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得懂、學得好。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共同探究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只有學生主動走近老師,和老師成爲朋友,才能擁有健康的心理。 轉貼於 中國,

三、滿足學生合理需要,從小樹立正確人生觀念

合理滿足學生正當需要,是國小生形成和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條件。國小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物質需要、安全需要、交往和愛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國小生合理的需要如果得不到適當的滿足,就會影響其正常的成長,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在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教育的功能,儘可能地爲國小生創造條件,提供機遇,滿足其需要,在國小生滿足需要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採用不同的方法積極引導,使之基本能對事物的善惡、美醜、是非進行判斷、甄別。國小生由於缺乏判斷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滿足需要的衝動驅使下,受到不健康或不正當誘因的影響,採取不恰當的方法和途徑求得滿足,從而導致錯誤行爲,這就要求我們從事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導員和班主任都能根據有關方面的知識,善於識別,及時發現,及時有效地給予調節、治療和引導,讓學生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健康成長。

四、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多層次、全方位追蹤學生心理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工作,爲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很有必要。心理健康檔案的內容可依據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定,涉及的內容包括學生的性格、智力、學習適應性、學習能力、生活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以及家庭情況、師生關係、同學關係等。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可以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學依據,從而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並可預防各種心理問題的發生。學生自己也可通過心理檔案更好地瞭解自己,把握自己的內心世界,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潛能,揚長補短。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艱難的過程,但只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們付出真心、真情、真愛,一切“從心”做起,我們就能讓孩子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xpgp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