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一年級下冊的教學隨筆

一年級下冊的教學隨筆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瞭解吧?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爲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一年級下冊的教學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下冊的教學隨筆

一年級下冊的教學隨筆1

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筆算加減混合的方法,能正確地筆算100以內加減混合運算算式。

由於學生已掌握了連加連減的筆算,以及一年級上學期時對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的掌握,所以本節課學生在知識點的掌握上難度並不大。

“口算”的出現是在試一試中,這需要學生熟練應用一年級下學期學習的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將口算與筆算兩者靈活應用於加減混合的計算。但是不難發現,部分學生經過一個漫長的暑假,對於這部分知識已經遺忘,學生在計算中對於口算的應用不靈活,不敏感。本節課,我是以展示的方法直接告訴學生“22+40”可以口算,這樣讓學生在筆算的思維固定區域面臨衝擊,更加深刻的記下了口算也可以來計算加減混合。

“解決問題”涉及了例題和書上第4,5題,本節課的解決問題不再是一步列式就能算出,當知道的條件變爲三個,學生需要學會分析關係,找準關係,列式解決問題。一年級長期一步解決問題的訓練,學生的思維還被牽絆住,對於本節課的解決問題的理解是存在一定思維限制的。

在本節課的解決問題的教學上,我引導學生思考:知道了什麼信息?問題是什麼?怎樣求?注重條理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和表達。關於例題,在教學中兩個班就都有學生提出了與教材不同的解決辦法,其辦法是:38—33+42,他們認爲可以從男生中拿38只送給幼兒園33只,最後把男生剩下的`和女生剩下的再加起來就知道還剩幾隻。說明只要理清思維,學生的思維將是有着無窮廣度的,能夠給課堂,老師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一年級下冊的教學隨筆2

《認識圖形》本節課比較好地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內容設計建立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玩中學,樂中悟”是本課最大的特點。

本課我以複習舊知,導入新課來喚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在操作活動中,初步體驗了立體和平面的轉換。

本節課的設計中,我藉助於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挖掘數學外在的情感因素,發揮情感魅力來感染學生,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是很有趣的。這節課,我設計以“牧童圖”爲主線來串聯知識的教學活動,給學生一種親切感。學生學得有趣、活躍、自然,使全體學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

我安排了大量的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感知“面從體來”,通過活動獲取知識,教學中我注重從感知入手,通過“看、摸、描”和討論、交流、認識平面圖形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面在體上”,獲得對圖形最直接的體驗。學生學習興趣深厚,同時在數學活動中讓學生親自動手量一量,長方形、正方形的四邊長來親自體驗感悟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區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

這節課我也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

1)個別學生回答時,聲音小,緊張。

2)小組活動時,怕收不回來,不敢放手讓學生去探討、研究。

3)原來設計的'課堂練習是讓學生貼“牧童圖”,由於課前準備不充分,課堂上沒有進行。

就本節課出現的問題,我來說一下改進辦法:

1)課後重新演示課件,給學生指正。

2)日常教學中應加強口語訓練,力求使學生達到會說、敢說、大聲說、說清楚的程度。

3)把課前教學準備做得再充分一些,例如,對學生可能出現的疑惑或隨機生成的一些問題,及時給予合理解答。

4)認真學習新課標,加強數學教學方法的學習,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

一年級下冊的教學隨筆3

國小一年級階段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其能力、性格的發展。義務教育國小數學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學習習慣並不能簡單地理解爲只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爲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就應充分地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將這一目標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那麼,應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一、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專心傾聽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上課專心傾聽的習慣。上課專心傾聽包括看、聽、想、做等四個方面。

看:就是看老師演示、板書和動作;

聽:就是注意傾聽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學的內容,自己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見解; 做:就是動手操作學具和做練習。

爲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要求學生聽課時,思想不要開小差或做小動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認真傾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仔細研究他們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再次,要仔細觀察老師的演示和板書,並按要求認真地操作學具,作好練習。 爲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上課專心聽講,我認爲教師講課時一定要精神飽滿,而且語言要生動有趣,條理要分明,方法要靈活多樣,力求使課堂教學引人入勝,使每個同學都樂意聽。

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數學是思考性極強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於思考,勤于思考,善於思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爲了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時,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一般來說,教師提出問題後,智力水平高的`同學能很快舉手回答,但爲了照顧到中、下程度的學生,應多留一些時間讓大家思考,待已有相當多的同學舉手後,再根據情況,讓不同層次的同學回答。有時讓那些沒有舉手的同學回答,讓他們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有什麼困難,以促進他們開動腦筋想問題。在提問時,避免僅與個別成績好的同學對話,而置大多數同學於不顧。要注意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可利用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動手操作等多種方法,或在老師的指導下,讓一些性格內向、不願在大庭廣衆之下提出問題的學生,也有獨立思考、提出問題的機會。

三、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的準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書寫美觀、工整是學生的基本功。做數學作業一般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規範,阿拉伯數字和符號的書寫也要規範。對於作業的書寫情況,教師要經常講評,要以典型示範,以表揚爲主。一年級國小生在做課堂作業的過程中,經常會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師應要求小組同學共同督促,使學生認真地完成作業。

雖然國小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於一年級國小生的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師引導得法,訓練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速度加快,並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紮根、結果。

一年級下冊的教學隨筆4

教師專業發展,朱永新教授總結爲“吉祥三寶”。即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專業發展共同體。由此看來,教師專業發展離不開專業寫作,是優秀教師必備素養。

朱教授爲了鼓勵新教育教師專業寫作,在教育在線網站發佈了一則保險條例:每日三醒吾身,寫千字文一篇。十年後持3650篇千字文(計三百六十萬字)來本公司。如投保人自感十年後未能躋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以一賠百。

看似帶有玩笑的廣告,日後影響了一大批草根教師走上寫作之路,加快了專業化發展進程,成就幸福生活。

教師專業寫作需要克服畏難情緒。最怕還沒開始,就先把自己給打敗了。“不會寫”、“寫不好”、“多年沒有拿筆了”等等藉口統統冒出來了。要相信,寫作並不神祕,更不可怕,只要拿起筆來寫,漸漸地你會發現,寫作也並不是想象的那麼難,在寫作中寫作能力逐漸提高。

有了寫作得衝動,就不顧一切的去寫,千萬不能等,一等,這點“火花”,這點意志就消磨掉了。

這裏引用張志公先生關於學寫作的一段話:一般來說,學寫作大概要經歷這樣幾個過程。初學寫作的同志,開始階段總是苦於沒有話說,拿北京話來說就是“沒詞兒”。這反映出思路還打不開,寫作能力不高,缺乏鍛鍊,所以寫起文章鋪陳不開,需要發揮的東西也發揮不出來。在這個階段,最好大膽地、放手地寫,對於寫作不要懼怕,頭腦裏不要有框框,先放開再說(古人也有這樣的主張)。這樣做一個時期,手就逐漸放開了,也就有話可說了,而且總覺得想說的'話很多。到了這個階段,許多人往往又不知如何下手,對於哪些話必須說,哪些話不必說,拿不準主意。這時候就需要鍛鍊把文章寫得簡要、精煉。所以,對於寫作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論,要看練習寫作的人,出在哪一個階段,具體情況如何。

“開始階段總是苦於沒有話說”這是所有初學寫作的人的感受,老師開始寫作同樣有這樣的感受。四年前,我決定寫作時,經常感到無話可說,沒有內容可寫。但是,從第一天開始寫隨筆,我立誓寫下去,不管好壞,先動起手來。一段時間下來,文章得到網友的鼓勵,信心來了,思路漸漸打開,要寫的內容一下多了起來:每天和學生在一起,有的是故事,孩子天生就是創造故事的`人。這個孩子爲什麼貪玩,那個孩子爲什麼熱心,“問題生”的問題怎麼形成的,如何轉變……一節課上得好壞,爲什麼,需要反思總結。好,好在哪裏;不好,又不好在哪裏。多問幾個爲什麼,要寫的內容就有了。總之,只要留心觀察,善於發現,有的是內容寫。一個學期下來,不害怕寫作裏。相反,由於家長的需要、網友的鼓勵,慢慢地寫作成了內心需要,成爲一種習慣。

突破了第一階段,會出現像張志公先生所說的“對於哪些話必須說,哪些話不必說,拿不準主意。”這是寫好的問題。從我有限的經歷看,專業寫作,主要寫的是我們在教育教學中發生的事情,主要以案例爲主,多寫短文,這樣容易上手,也容易寫好。我的隨筆日記大多采取先把要寫的事情過程寫清楚、寫具體,然後寫一寫通過這件事的看法、想法,以及給自己或他人有哪些借鑑。比如:我在班級嘗試改變問候語。首先,我先介紹如何產生這一想法的;嘗試運用中學生的表現如何;實施中遇到哪些問題,如何改進的;實施後帶來哪些好處等,一一寫下來,就OK了。之後,我把這篇文章投給《國小語文教學》雜誌,竟然發表了。

要寫好,必須行動,“我手寫我行”,只有在寫中才能寫好。那麼,這裏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就是寫作時間從哪兒來?不解決這一問題,寫作就是一句空話。要解決這個問題,先要澄清一個認識,爲什麼寫?專業寫作除了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外,我覺得專業寫作,能帶來快樂,提高幸福指數。寫作是個漸變的過程,從開始的畏懼,到逐漸喜愛,再到寫好,得到認可。這一過程充滿神奇,令人興奮。每當文章受到他人的肯定,獲獎、公開發表時,就是最幸福的時刻。

爲幸福的事情,不會沒有時間,就像熱戀中男女,一方邀約時,另一方會欣然應約,總會想方設法地找時間。時間是靠擠出來的,只要善擠,每天千字文完全可能。

再舉一個例子:蘇霍姆林斯基是享譽全球的教育家。他沒有很高的學歷,17歲國中畢業後,只經過一年的師資培訓班的學習,他當上了農村的國小教師。然而,他堅守理想,堅持學習,在35年的教育生涯裏,他一直堅持每天早晨5點——8點從事寫作,白天去課堂上課、聽課、當班主任,晚上整理筆記,思考一天工作中的問題。這一寫,一生中寫了40本書,600多篇論文,1000多篇共兒童閱讀的童話、故事和短片小說。

一年級下冊的教學隨筆5

今天上了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的第一課時,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要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因爲認識人民幣的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而學生也都有購物的經歷,對人民幣也有了初步的認識。所以這節課我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回顧這節課我覺得做得好的地方有:

1、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經驗,我先讓學生小組內分工合作做準備,分別從家裏拿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面值較小的紙幣和硬幣。而1分、2分、5分的面值的人民幣在市面上已經沒有了流通,所以我自己準備這幾種面值的人民幣和較大面值的人民幣。爲學生在真實的認識人民幣面前認識人民幣的探索學習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2、《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節課中,我也是主要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爲學生設計了看錢、摸錢、認錢、比錢、分類、購物等活動,讓學生以小主人的'身份人人蔘與、個個動手、積極思考、主動探索,鼓勵學生自己尋求答案,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而我始終是一個合作者和引導者。學生在這個環節中熱情高漲,人人搶着參與,都能說得出根據人民幣的顏色、圖案、大小、數字等來辨別,這爲後面學習換幣和簡單的計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這個理念在這節課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實,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讓我疑惑:

1、合作式學習,落實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一節課下來,總會有個別同學成了觀戰者,特別是個別後進生,雖然我強調組長要督促好成員,幫助後進生,一起合作參與,但真正動手操作之後就各顧各的,應該怎樣落實更好呢?

2、一年級的學生貪玩好動,組織紀律也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感覺活動一旦開始就有點不聽指揮了,雖然也能完成教學目標,但學生沒有順着老師的教學設計一步步地去探索研究,是否只需順着學生的生成材料去教學就可以了呢?

總之有待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吸取經驗,不斷學習、提高。

一年級下冊的教學隨筆6

一年級學生剛邁進國小大門不久,國小生活與幼兒園比較,學生環境變了,學習內容多了,學習負擔重了,使他們原來那種對國小生活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一下子消失了,他們感到失望,甚至失去學習興趣。爲了能夠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我主要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採取多種方式,創設各種情境,比如可以把有關的學習內容編成兒歌,儘可能地增加圖片內容,各種媒體的介入,課中間的遊戲安排,動手操作、小紅花、小紅旗的獎勵等來增強教學內容的形象性、趣味性,促使他們對學習數學感興趣,從而很快地適應國小階段的生活。

另外,在平時的教學中,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創設合理的情境,比如在教學“米和釐米”時,讓學生扮演測量員,測量出教室的長、寬;教學“元、角、分的認識”時,讓學生來當售貨員,模仿超市工作情境,鞏固所學的.知識,使之靈活運用,還有當小小郵遞員、小醫生等等,兒童在這些活動中,求知慾得到了滿足,更加樂意投入到新的學習情景中去,這樣,客觀環境與主體活動的和諧,有利於兒童身心發展。

當然,興趣的引發也是多渠道的,除了環境的感染,有教師語言創設的情境也有相當大的作用。低年級學生對童話故事、猜謎等特感興趣,例如在教學“時、分的認識”這一課時,一開始就可以用謎語引入新課,教學時,老師可以面帶微笑對學生說“這兒有一個謎語,想不想猜?”“謎面是……”,這樣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學生迫不及待地舉起了小手,老師可以告訴他們“猜對了”,並誇獎說“真聰明”,然後讓學生猜猜這節數學課會學什麼新知識,這樣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所創設的一個又一個的情境,能使兒童在優化的情境中活動起來。這樣,學習成爲兒童的主觀需求,主動地學習又帶來了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了探究知識的樂趣,創造的樂趣和積極向上的樂趣。

一年級下冊的教學隨筆7

低年段的教學從一開始就應該注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我的語速太快,雖然講了一大堆,卻只有十幾個好一點的學生明白了,其後果就是好的越差,難怪我總會教出兩極分化特別嚴重的班級來,這一點上馮老師就比我做得出色,她很善於用孩子們能接受的方式和語速來講課,一步步很紮實。所以,永遠不要被幾個優秀學生的表現迷惑,充分考慮到全體學生的接受能力,用能使最差學生明白的話和語速來授課,纔是明智之舉。

瞭解自己的右手一樣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然後安排你的教學。一個班幾十人,程度差別很大,但會有個平均植和共弱點,前者告訴你學生學習的狀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教學水平高低;後者則是你選擇教學方式的依據。例如:期會考試後,我發現班裏學生拼音鞏固都不是很好,同時形近字、同音字也難以準確區分,相反,寫話部分卻表現出了他們靈活的思維能力,因此,考後的教學中就要有意識的加強拼音和生字教學,而訓練學生寫說的教學相應的就減少了。

讓學生在讀文中學會抓重點詞,並聯繫上下文理解乃至運用。雖然大綱中的低年級教學重點在生字詞,老教師們也認爲抓好生字是根本,但千萬別把這作爲放棄讓學生解詞的理由,否則吃虧的只能是學生和自己。藉助字典中的解釋來解詞是比較傻的一種辦法,除非碰上諸如“地質”一類很抽象很專業的詞語,否則千萬別指望字典中的餓解釋能幫助一年級的學生理解這個詞語,更別提記住和運用了。解詞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根據上下文的情境、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其次可以造句、找同義詞等。

朗讀教學要在理解關鍵詞的基礎上激發學生與主人公或者作者的情感共鳴,切忌告訴學生或讓學生說出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去讀這一段,只要把重點詞語理解到位,學生讀懂了,再加上你的一點巧妙點撥和激情感染,自然會水到渠成。

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置要以能發展學生的思維爲目標,不要問一些一眼就弱智問題。教學中,課本上能看到答案的問題不問,與課文毫無關聯的問題不問,有重複嫌疑的問題不問;相反,能作爲引起下文的問題要問,能引發學生思考的問題要問,能激發學生探討興趣的問題要問。

在語文課寫字教學中,除指導寫字外,我認爲利用好學生自身的資源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利用寫字比較好的同學爲有利資源,樹立他們爲榜樣,讓同學們都來學習他們的長處,經常地組織他們進行欣賞。這樣,學生們既明確了榜樣的特點,又找到了差距。

班級中,有一位叫蘇然的的.同學,他的字寫得非常漂亮。因此我在同學們的心目中樹立了他爲榜樣,這樣,在寫字課上我把他的作業拿給大家看,讓同學們進一步地瞭解他,瞭解他寫字的方法以及寫字的水平,讓同學們把自己的字和他的比一比,讓大家找到自己和她之間的差距。在將他平時寫字的辛苦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些,最後作出這樣一個結論——經過自己不懈地努力,最終能夠取得好成績。而後,引導大家向蘇然同學學習,激勵同學們努力去做,每天都把自己的字和的比一比,看一看自己進步了多少。在這一榜樣的引導下,我們班許多同學的寫字水平得到了提高。

另外,還要多樹立一些有着不同特點的榜樣,讓孩子們有所比較,看到他們的優點。在我們班上,不止蘇然一個同學是榜樣,還有楊宏月同學、郭韻傑等等。楊宏月的特點是:書寫整潔,結構勻稱,基本筆畫寫得比較好。郭韻傑同學字的特點是:字體方正,落落大方。而張靜同學字的特點是:結構嚴謹,筆畫優美。在課餘間,我會組織孩子們翻看他們的作業本,互相學習。讓他們明白自己的缺點,並從榜樣那裏找到補救的辦法。

一年級下冊的教學隨筆8

本節課是青島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阿福的新衣——信息窗1》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已經經歷了大量的數一數的基礎上開展的。我們知道,興趣是孩子們學習的最好的老師。爲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首先注重了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在“阿福做新衣”的故事情境中,體驗現實生活,引領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探究發現釐米的認識。我根據“怎麼會把衣服做小了?”這一主題設計了“量師傅、徒弟和自己的一拃長”以及“量自己身邊的物體長度”這兩大學習環節。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在學習中,爲了讓學生體驗到1釐米有多長,我創設了有趣的遊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後面的估測物體的長度,奠定了基礎。

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特別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鼓勵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思考,小組合作,與學習夥伴進行交流。學生通過思考和交流初步掌握了測量方法。整節課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真正做到了讓孩子們喜學、樂學。如在教學環節“自主探究,合作求知”中,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認識釐米,形成表象。他們在從尺子上、從周圍物體中找1釐米的對比與估計中以及尋求多種答案的過程中,體驗了1釐米、幾釐米的具體長度,形成了初步的估測能力。自始至終,他們都是知識的探索者,發現者。通過對有0刻度和沒有0刻度兩種尺子測量方法的比較,使學生體會到測量物體時,從0刻度量起比較簡單。在這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他們獲得了知識,豐富了經驗,培養了能力。接着又實際測量,使學生頭腦中的釐米概念清晰起來。實現了教學目標。

注重情感的交流和過程的體現是本節課教學的一個特點。時時以欣賞者的眼光看待學生,借師生間的愉悅全作、情感交流來調動學生的內部機制,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了,動起來了,自己去回顧、體驗、發現、構建,在有關效的研究中激起興趣,從發現中尋找快樂,體會到合作探究、構建新知的`樂趣。在情境串與問題串的交融中,注重問題意識的培養,多由學生主體或阿福的形象來提出問題。此過程中,我注重了學生的個人探究,小組研討、合作交流,力求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數學應用意識與能力,以及問題意識、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自主練習環節可謂學以致用。學生通過量一量、認一認、估一估等活動對釐米的認識更加深刻了,其估測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更可貴的是他們嘗試着獨立解決問題,自主解決了故事片中的懸念。同時增強了小組的合作意識。在基礎性練習中設計了“量課本”“量課桌”等練習;在拓展性練習中設計了“給阿福量領口、袖口”等練習。情景串與問題串的構建,使學生身臨其境,參與熱情高,全身心投入到運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中。課堂總結部分,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物體測量長度充分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讓大社會成爲小課堂的延伸,成爲學生獲取更多知識的大舞臺。

一年級下冊的教學隨筆9

表格列舉法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列舉法的基礎上開展的,通過對本節課的教學,我進行了如下反思:

1) 對教材的重難點把握不準:由於沒有準確把握學情,把“表格列舉法”的運用作爲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但通過課堂教學來看,學生對於用“表格列舉”的形式解決問題並不是很難,而形如“每年比前一年多種1棵樹”、“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背2個單詞”等比較語句的理解,學生有些吃力。教學重難點把握偏了是對學生備的不充分的體現。

2) 學生課堂回答不積極源於對學生鼓勵做的不足。一年級國小生面對緊張的學習環境,教師適時的積極評價,會緩和學生情緒,激勵學生積極動腦思考。

3) 對數學知識的教學,可以在簡單有趣的活動中開展。而本節課我有點拘泥於課本知識了,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巧設適合學生的活動,而是在沒有創設情景的前提下,跟隨課本例題。通過聽朱老師的這節“拍手掌”的示範課,我發現有趣的教學活動是讓學生最興奮的學習方式,玩數學,數學好玩。

4) 理論來源於實踐,實踐驗證理論。作爲一名學習型教師就要不斷的學習新理論,新思想,不斷的充實自己。

5) 課堂教學重教學設計,而非教學課件。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不能完全的代替原有的教學手段,其真正價值在於實現原有的教學手段難以達到甚至達不到的效果。課堂的完美與否,與課件的精良沒有直接關係,相反充滿學生質疑,充斥着思維碰撞的課堂,方可謂是一堂“好”課。

一年級下冊的教學隨筆10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詠物詩。

本詩讀時琅琅上口,思時情景交融,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因爲學生基本會背這首詩,在此基礎上,我注重了學生的朗讀指導。

採取教師範讀,畫出節奏,指名領讀等形式,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雖說新課改注重學生的自讀自悟,通過反覆朗讀去思考、領會、感受、體驗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進而通過自己表達出來,做到作者、文本、讀者有機地融合起來。

但是,就“離離原上草”這句中的“離離”我想任哪個學生也不會想到是“茂盛”的意思,而“一歲一枯榮”中的“枯榮”似乎稍易理解一些,但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也不會那麼容易就想到它的意思。

所以,我此時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教學的作用,通過圖片,讓學生感受到小草的茂盛,點撥即“離離”的意思,通過茂盛的小草和枯黃的小草兩幅圖片的對比,理解“枯榮”的意思,學生明白了大致的意思,更容易在頭腦中形成畫面,更利於學生的理解和感悟。

再通過後兩句淺顯易懂的詩句,體會小草那頑強的'生命力。

最後老師要求學生們通過看圖正確的位置,說出古詩的內容,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今後他們只要一看到這方面的圖畫,馬上就能說出詩句來。

一年級下冊的教學隨筆11

《怎麼都快樂》是一篇很輕鬆愉悅的兒歌,意在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讓學生明白遊戲快樂,學習也快樂。如何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從本節課與學生的學習中我悟得了一些道理:

一、快樂識字,輕鬆學習

“興趣是的老師”。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逐步形成識字能力,爲自主識字、大量閱讀打好基礎。本節課的設計,導入新課時的“遊戲”的情境,讓學生輕輕鬆鬆進入到學習中去,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識字目標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得以實現,學生在快樂的遊戲,快樂地看圖片中識字,輕鬆學習。很快地學生就與本節課要求認識的12個認讀字交上了朋友。

二、表情朗讀,快樂體會

在朗讀教學中,我們往往會誤解讀書僅僅是重複課文的內容,這是錯誤的。朗讀不亞於演員對角色的再創造。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感情,在評議中尋求答案,用讀來引發學生對文章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和認識。在本節課中,給學生充分讀書時間,多種朗讀方式相結合,讓學生入情入境。

三、自主學習,精心組織

自主學習必須在教學中正確處理好學生自主參與和教師合理引導的關係。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活動,有效引導、積極參與,纔會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取得實效。

四、快樂學習,貫穿始終

從開頭的遊戲導入,到結束時的小結,教師都儘量爲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悅的氣氛,讓學生能在快樂的遊戲,輕鬆的氛圍中學習。

一年級下冊的教學隨筆12

第7課《棉鞋裏的陽光》有8個小節,相比前面的課文,不但篇幅較長,不容易讀好,而且理解內容也有難度。在吸取了學習《看電視》一文的教訓後,我謹記“多讀方能自悟”的原則,幫助學生學好這篇課文,爲學習下一課《月亮的心願》打好基礎。

我至少花了將近20多分鐘的時間以各種方式引導學生讀準、讀通課文,並着力訓練他們最感興趣的分角色朗讀,讓他們初步體驗讀書的快樂。我也時不時用簡短明確的語言激勵他們:“你們讀書的聲音真好聽。”“你的聲音比以前更精神了,能讀好問句,真棒!”……在老師的鼓勵,同伴的誇獎中,孩子們讀書熱情比較高,搶着當衆表演朗讀。

在他們瞭解課文內容後,我就以“你喜歡誰?爲什麼?”引導學生用文中語句說明小峯是個好孩子,我相機板書“擺棉鞋在陽光曬到的地方、把棉鞋放回牀前”,讓學生體會到小峯做事細心,再指導觀察插圖,練習說話,注意讓學生留意畫面人物的表情,指導他們把意思說清楚。同時聯繫課文前一部分內容,讓學生知道小峯的媽媽是個孝順老人的`好媽媽。

以上學習環節進行得比較順利,因爲給予給孩子的讀書時間很充足,讓學生真正進入故事情境,和老師一起與文本對話,這真是驗證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

再想一想,覺得自己組織讀書的方式也有待改進。雖然大多數孩子開始喜歡朗讀,學會了和同桌合作讀書,互相正音,但是除了採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外,得多運用競賽的方式,激發起孩子們你追我趕的上進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不斷提高朗讀水平。

的確,一年級學生學習語文,關鍵是要學好字詞,對於閱讀教學,就應該在寬鬆的環境下,有充裕的時間盡情朗讀,不爲別的,只爲培養讀書興趣,提高朗讀的積極性,那麼,所有他們該理解的問題,能感悟的內容,也都通過朗讀解決了。只要自己今後能繼續強化這方面的認識,在課堂上和孩子們一起學習語文,應該是很輕鬆愉快的事情。

一年級下冊的教學隨筆13

這節課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計算方法。爲了讓學生在這一點上真正有所體驗,我覺得動手操作這一環節不能少。在探索計算方法時,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引導學生用學具小棒擺一擺,用計數器算。給學生交流展示的空間,提供創新的機會。算法的多樣化增加學生思維的活動量。注重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在新授知識的過程中,我通過學生自己擺小棒操作的過程讓學生用自己的雙手得到答案,並在小組中的交流談論,得出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筆算的注意點。充分發揮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口算的遷移作用,讓學生充分地擺小棒,說過程,動腦、動手、動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僅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探索精神,體會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這節課是在學習了兩位數加整十數和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在已經熟練的知道了兩位數加整十數是先算幾十加幾十,得數再加幾;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是先算幾加幾,也就是先用兩位數的個位加幾後得數再加整十數;在這個基礎上把新知識轉化成學生已有知識進行教學。

難易結合,突出重點。 由於本節課是一堂計算課因此我以複習,通過選用有針對性的口答計算的方式進行導入,第1題中的口算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又是新舊知識的聯結點,爲學習新知識理清思路。第2題複習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爲學習新知識做準備,有利於學生把計算方法遷移過來。這樣不但重視了知識的回憶,而且重視了方法的遷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yel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