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的教學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1

很慶幸能夠來到xx二小工作,在這裏有和藹的領導們,可親的同事們,更重要的是,我在這裏能不斷學習,無論是做人還是教育工作上,要做一個不斷進取的教育人。告別學生時代,自己已經走到了生命的另一個起點,如今,我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學生,成爲一名青澀的`老師。入職一個多月以來,在學校組織的青年教師成長活動中,我們青年教師聽課、評課,反思、進步。英語組的各位優秀老師鼓勵我多去聽課,給我提供了熱情的指導,我從她們身上看到了學術與實踐有效結合的可能性。邵校長、高校長以及我的師傅楊曉梅老師在聽過我的課之後,在英語教學方面給了我很中肯的建議,我受益匪淺。在此期間,我逐漸進步,然而教育教學中還存在着很大不足。

國小三年級英語學習的單詞一般都比較直觀,貼近學生生活,因此在單詞引入時我採用直觀教學方式,用圖片、動作、表情、實物、簡筆畫等給學生活靈活現的展示,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加深了他們的記憶。

爲了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英語課堂中往往會運用遊戲、活動等方式,使學生在快樂中習得知識,但是課堂秩序的維持就成了我最大的苦惱。比如在Lesson5Let’sact環節中,許多學生在做動作時特別興奮,有的還大聲高喊。究其原因,在於自己的教學環節設置不合理,不夠吸引學生;在遊戲之前,應該講清規則,紀律要求,防患未然。

在上課時間方面,我的節奏把握的不太好,往往會前緊後鬆,有的時候甚至會講不完新知識。爲此,楊老師建議我多聽其他教師的課,學習她們的課堂組織流程,課堂遊戲應該爲課堂教學服務,不應占用過多時間,喧賓奪主。

另外,在課堂管理方面我還需要多多探索,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培養他們良好的日常學習行爲習慣至關重要,比如課前準備、端正坐姿、做活動時的規矩等方面都需要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多加訓練。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多向老教師請教,學習她們如何組織教學、如何進行課堂管理、如何對學生行爲進行評價,努力成爲一名學習好、工作好的英語教師。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2

課文《檢閱》講述的是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節的xxx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xxx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一致喝彩。

我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和手段,達到了一些效果:

1、錄象揭題,一舉兩得。

本課開始,我就給學生播放了建國六十週年國慶閱兵式的錄象。放完後,請學生說說感受。錄象的播出,學生一方面理解了檢閱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通過看錄象,讓學生感受閱兵式的莊嚴、隆重的場面,讓學生明白這是多麼重大、要求又是多麼嚴格的事。同時,爲後面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做好鋪墊。事情這麼重要,怪不得孩子們會猶豫不決該不該讓博萊克去。同時,這麼重大的事也讓博萊克參加了,更可以看出孩子們做出這一決定的偉大。

2、大膽想象,移情體驗,感受人物的心理。

在讓學生體會“這個小夥子”和“這些小夥子”分別棒在哪裏時,我主要讓學生通過抓住重點詞語大膽想象、移情體驗、感情朗讀來體會人物心理,從而感悟到人物的高尚品質。我還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看着博萊克此時精神的樣子,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並適時地播放了一段視頻,學生的思路一下子開闊了:“博萊克好幾次都走不好,但他還是堅持練習”;“他摔倒了,但還是堅強地爬起來”;“他比其他的兒童隊員練得更刻苦,更認真”……通過這樣的理解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博萊克的堅強與自信,體會到他真的很棒。

在理解“這些小夥子”棒在哪裏時,主要通過讓學生感受討論時兒童隊員矛盾的心理。引導學生研讀兒童隊員討論的部分,想一想他們作出這個決定容易嗎?從哪裏感受到做這個決定不容易?學生在反饋時,我主要抓住了“怎麼誰都不願意第一個開口呢?”“隊員們鴉雀無聲,在想些什麼”這些重點的地方移情體驗感受隊員矛盾的心理,在這裏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隊員們矛盾的心理進行體會,學生體會的不錯。可見學生感受到兒童隊員對殘疾兒童的關心與尊重,讓學生明白“這些兒童隊員棒在孩子對同伴的關心和尊重”。

3、以讀爲本,以讀促悟。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節課,我在引導學生任何一個環節的學習上,過度的方法,採用的手段,都是朗讀。第一次朗讀,目的在讀通課文,瞭解大意。聚焦博萊克的畫面,也通過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等方法感受自信的博萊克。檢閱之前孩子心理的分析更是通過朗讀來體會。讀一讀,劃劃詞句,讀一讀孩子們當時的心理。通過朗讀,學生理解了,通過朗讀,學生投入了,通過朗讀,學生感悟了。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3

三年級是個承上啓下的過渡年級。培養三年級學生的語文能力,應着重放在段的訓練上。三年級段的教學主要任務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結合有關內容,展開合理大膽的想象。能找到重點句,理解句與句之間的關係,知道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

1、讀段

在段的讀、說、抄、寫過程中,讀是基礎,讀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過程,一步一步地讀下去,達到透砌理解。過程得當,能理解得順,理解得深。應抓好三個環節。

一是初讀,讀出"順"字,要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能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二是理解,要突出"思"字,要把學生學語文的過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統一起來,讓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內容,經歷"具體——抽象——具體"的心理歷程。教師精心設計問題,以啓發學生的思路。對於重點段落,要讓學生在讀熟的基礎上,通過講讀,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三要熟讀。要指導反覆誦讀,直至熟讀成誦。使學生能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說段

說段在讀段之後進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段的思

想內容的理解,這樣把課文語言轉化爲個性語言,對課文語言進行同化。剛開始說段訓練時,學生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複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師應具體指導學生一句一句地說,然後,把整段話連起來說。在指導說段時,還應把概括地說和具體地說結合起來進行。課文中人物的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等,可以聯繫課文,讓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能寫就不說,能說就不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寫段

在三年級段的教學中,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佔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學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須引導學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繫,認識段的組合規律,真正讀懂一段話。然後及時指導學生仿照課文中段的組合形式,進行寫的訓練,使讀和寫有機的結合起來,把讀寫訓練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樣吸收在前、表達在後,既培養了學生讀的能力,對段的理解與認識;又培養了學生寫的能力,學會寫好片斷,讀寫相互促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告訴學生寫段時,。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2。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敘;3。末句要總結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複。用自己的話寫課文某段話的意思,要求用總分段式來寫。3。仿段。規定選材範圍,要求用總分段式寫。本冊教材後有很多寫段的練習題,應儘量讓學生多動筆進行寫段訓練,使學生語文能力有所提高。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4

在國小階段,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學會了估算,有了估算意識,運用估算知識,能夠解決很多不用算出準確結果的問題。

估算教學在國小三四年級數學教學中很常見,由於學生年齡小的原因,很多不會採用合適的方法來估算。很多老師在教學時也很頭疼,不知道到底該如何進行估算教學。因爲估算是要與實際情境結合的,你不可能把每一種的實際情境都給學生呈現出來。

在人教版的老教材中普遍採用四捨五入的方法來教學估算。但在新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中,略做了改動。在教學加法估算時,加入了大估和小估,即在估算時,爲了便於判斷估算所得的和與原來兩個數的和的大小關係,兩個加數要麼都同時看大,要麼都同時看小,具體是同時看大,還是同時看小還得看具體的情境中提供的數。

學生在二年級時已經初步有了近似數的概念,都是採用四捨五入的方法。在教學教材的例題時,我先複習了近似數的有關知識,然後出示例題的情境:兩個年級各有223個和239個人,同時去看電影,讓學生估一估,441個座位夠不夠。在這個環節中給學生教學兩個加數同時估小(即223看成220,239看成230),便於判斷最後的結果比223加239的和要小,如果一個看大,一個看小,最後不好比較結果的大小。上完新課之後,緊接着是課後的做一做,把兩個加數(169和196)同時看大,這和學生採用四捨五入方法的結果一致。

等到晚上做家庭作業時,就有好幾個家長打電話詢問估算的方法。等到第二天作業收回來一看,學生已經分不清什麼時候大估小估,什麼時候採用四捨五入的方法來估算,全部要麼同時大估,要麼同時小估,252可以看成250,259也可以看成250,等於與之前所學的四捨五入求近似數完全脫離關係。我只得又強調什麼時候四捨五入估算,什麼時候大估或小估。

其實我認爲沒有必要讓老師這樣頭疼,如果教材把其中的239改爲234、233、231等數,學生採用四捨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數,也能看出是把原來的.兩個加數看小了,也能比較出估算結果與原來兩數之和的大小關係。畢竟學生學習四捨五入求近似數的方法,在以後四五年級中還要運用。這裏的大估與五年級數學小數中的“進一法”,小估與小數的“去尾法”,都屬同一方法求近似數。在五年級教學“進一法”和“去尾法”,學生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而在三年級教學大估和小估,學生卻分不清了。究其原因還是國小生年齡小,理解力達不到。

估算教學,想說愛你不容易。

估算教學,沒有最頭疼,只有更頭疼。讓我如何去教學?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5

在多年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我體會到積極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動和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而且在現行的數學教學大綱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已經提高到相當重要的程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好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下是我的兩點總結:

一、創造有利條件,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有效情境,爲學生提供學習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尤其是對於國小生來說,直觀的、具體的、形象的方式更能吸引他們,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自始至終創設各種方式的.情境,以此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好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

二、培養師生情感,使其親師信道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要使學生親師信道,必須改變過去“一言堂”的課堂環境,充分發揮學生潛能,使學生不再受束縛,使教學向民主化、人性化方面發展,允許學生有想法,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在課堂上,要把問題交還給學生,激勵學生在互動中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能讓學生自己說出自己歸納的知識內容,教師絕對不說;能讓學生做的教師絕對不包辦;能讓學生自己發現找出答案的教師絕不再作指導。只有在不規範不準確的地方教師纔可以作補充說明,絕不允許教師將自己的結論強加給學生。這樣師生間的距離近了,感情增加了。而積極的情感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動能量,從而提高思維和學習潛能。學生聽課也伴隨一定的情感,真正做到親其師,信其道。

以上兩點看似簡單,卻不是一兩天能做到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盡心盡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生活上多關心學生,拉進師生距離,相信學生定能愉快的教學環境中學到更多,他們學習的進步纔是我們最大的成功。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6

如何來上好三年級的語文課,我在教學過程中有所感悟,把理論運用到課堂實踐上,有了一點收穫。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愉快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教師在新課程中最大的是角色的變化,教師將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在新課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傳統的接受學習向探究學習轉變,而教師的工作就在於幫助孩子們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定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知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策略和發展能力;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語修訂版大綱認定,“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而,“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於自己的學習。要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讓學生自主制定詳細的預習方案,讓學生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能夠在初讀的時候學生字、組詞、讀順課文,摘抄課文當中的好詞好句,提高課前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采用同桌間互讀互講,小組討論、一些朗讀遊戲的方式拓寬他們的合作能力。再者多問一些有創建性的問題來啓發學生的思維。老師本身在這方面也得下苦功夫去研究,哪些問題是可以問的,如何問?學生會有哪些答案,是否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教學效果?

二、創建趣味、和諧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提高教學效果三年級的語文教材,教材內容形式多樣化。要想讓學生一堂課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老師身上。開始上課的時候常常覺得力不從心,覺得孩子總是不是那麼認真的聽課,不能那麼專心,開小差,常常半路停下來處理課堂紀律問題。反省覺得是自己紀律沒抓好。後來看了一位老師的《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纔有所感悟,這位老師在裏面寫到“在我們班上課,孩子想開小差都難!”因爲她足夠的自信自己的課孩子一定願意聽。我開始反思課堂紀律不單是孩子的問題,更多的也是老師的問題,正如所說“我拿什麼去吸引你--我的孩子。”我開始注重提高課堂本身的趣味性,更加用心的去好好的備課。你的課有激情,同學們也容易被你的激情所帶動,所感染;你的課有意思,同學們才樂意全身心的步入你的課堂,走進樂於學習的世界。所以要用心備課、認真備課,不備好課,不進課堂。

三、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同時自己也要多讀、多看、多思考。閱讀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鼓勵學生多讀多看,同時開設小小讀書交流會或是讓學生寫讀書筆記。既能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能力,讓他們向同伴介紹自己看過的書;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好三年級的新增內容--作文,讓他們把寫讀書筆記當成習慣積累,也當成一種練筆。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養,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養,才幹只有靠才幹去培養”的論斷。言盡之意就是說“名師出高徒”。當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會,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學生素質的提高對老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材的內容更是從古到今,包羅萬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己成爲一名學者。在學生眼裏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要使自己成爲一名學者,平時應該多讀書、多積累、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更要重視新教材中參考資料的學習,因爲這與學生的學習有着直接的聯繫。淵博的知識,是每一位老師教好書的關鍵所在。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7

前幾天我校進行了評教評學活動,聽了三四年級幾位教師的課感想頗多,但從整體看這幾節課主要的教學始終以學生爲主體展開活動,讓學生親自參與,主動探索,以合作的方式總結出方法。學生學習興趣很高,參與面較廣。教學中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學資源,學生根據內容探索解決數學問題策略,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究新知。這樣很快喚起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一開始便以一種愉快的情緒進入學習情境,爲能主動探索新知打下了基礎。當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列出了算式後,他又組織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小組內交流,再班內交流彙報。通過學生的自由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經歷了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不但體現了算法的.多樣化的理念,而且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同時將學生置於現實的問題情境之中來學習數學。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8

數學作爲開發人腦資源,培養創造力的主力學科,對課堂氛圍,學生集中精力,進入角色的速度要求尤其高,數學課的導入能以最少的話語,最少的時間,使學生進入數學王國,並且能承上啓下,溫故知新,激起學習慾望,又能聯繫以前知識,爲進入學習高潮作準備。

一、用懸念導入

在導入新課時,教者巧設懸念,精心設疑,創建“憤”、“緋”情境,使學生有了強烈的求知慾望,能促使學生自覺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使情、知交融達到最佳的狀態。例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老師先寫出一個數“321”,問學生這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經過計算後,學生回答:“能!”接着老師讓每個學生自己準備一個多位數,先自己計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後來考考老師,每個同學報一個數,看老師不用計算,能不能迅速判斷出哪些數能被3整除,哪些數不能被3整除。這時,教室裏氣氛十分活躍,大家似乎都想來考倒老師。但老師對學生所報的多位數都能快速準確地判斷能否被3整除,學生們感到十分驚訝。接着,老師進一步質疑:“你們自己不用計算,能準確地一眼就看出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嗎?”學生們一個個搖搖頭,都被難住了。此時,掌握新知便成了學生們最大的願望。

二、巧用遷移

數學學科的特點是邏輯性、系統性強,新知是舊知的發展和深入。巧用舊知導入新課,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學“認識幾分之幾”時,老師先給同學們講一段“孫悟空分月餅”的西遊記故事。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上遇到一位賣月餅的'老爺爺,望着那香噴噴的月餅,孫悟空和豬八戒讒得直流口水。老爺爺說:“你們要吃月餅可以,我先得考考你們”。他拿出四個月餅,說:“四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兩人很快答出。然後又拿出兩個月餅平均分給兩人。最後他拿出一個月餅問:“一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悟空和八戒回答說:“半個”。那麼半個用一個數表示怎麼寫呢?這下便難住了悟空和八戒。這裏利用學生們喜愛的西遊記故事,很自然地從整數除法向認識分數過渡,利用舊知做鋪墊,過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啓”而能“發”,激起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

三、借用教具導入

兒童的世界是獨特的。教學伊始,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圖畫等教具,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應用數學能力。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先出示紅領巾、五角星、學校的多邊形花池等實物圖,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來尋找角。在教學“比的意義”時,老師出示一面國旗,滿懷激情地說:“同學們,今年10月1日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週年。這是一面國旗,它的長是3分米,寬是2分米”。然後再引出比的意義。這裏,既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師生共同營造出無比自豪的“愉悅”氛圍,同時,美麗的國旗也使學生受了藝術美的薰陶。

當然,新課的導人方式還有很多,如講故事。猜謎語、做遊戲、聽音樂等。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一切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爲學生學習新知創造一個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讓學生願學、善學、樂學。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9

國小三年級是學生從低年級邁向中年級的第一個階段,這個年級的學生已經基本上適應語文的學習,而如果需要得到提高,也必須由語文老師加以引導,三年級以段的教學爲重點,那麼,怎樣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是應切實抓好段的讀、說、抄、寫訓練。

一、讀段

在段的讀、說、抄、寫過程中,讀是基礎,應抓好三個環節的讀。一是初讀,要突出"順"字,要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能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在此基礎上,才轉入講讀,指導理解課文內容。

二、講讀

要突出"思"字,要把學生學語文的過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統一起來,讓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內容,經歷"具體——抽象——具體"的心理歷程。如《花鐘》第一自然段,第一遍讀,初步瞭解整段話寫什麼;第二遍讀,概括每句話寫什麼;第三遍讀,抓住重點詞理解句子意思,如第二句,這句話寫什麼?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是寫花的種類多、姿態美。)第三句話寫什麼?從哪些地方可以知道?第四遍讀,概括段意。講讀後的讀,要突出"熟"字,要指導反覆誦讀,直至熟讀成誦。

三、說段

說段在讀段之後進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段的思想內容的理解,這樣把課文語言轉化爲個性語言,對課文語言進行同化或順應的基本訓練。剛開始說段訓練時,學生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複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師應具體指導學生一句一句地說,然後,把整段話連起來說。《金色的草地》第2自然段,在指導說段時,先複習。然後說說這段寫了什麼季節的景物,反映了什麼?(這段寫了草地秋天的景物,反映了孩子們自由自在的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在指導說段時,還應把概括地說和具體地說結合起來進行。

四、抄段

抄段,可以加深理解和強化記憶。爲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要選擇好抄學的段落,二是要指導抄寫的方法。所抄寫的自然段,應是在表達方面有特色的典型段落,並且容易被學生模仿的。如《風箏》第二自然段寫放風箏的.動作,但第三自然段寫放風箏的快樂,兩段均有特色,但第二段結構比較複雜,而第三段文字優美,兩相比較,應把第而二、三段作爲抄寫內容。

在抄寫過程中,看一個字抄一個字,看一詞抄一個詞也不行,應做到至少是抄句。即看一句抄一句,逐步過渡到抄段,即熟讀後抄下來。抄好後應認真檢查一遍,漏了的詞要補上,多了的詞要刪掉。一般來說,遺漏或隨意增加的部分都是不甚理解的表現。因此修改後應再讀一讀,想一想,加深理解。

五、寫段

三年級作文重點是練習“寫出內容比較具體的片斷”在實踐中,我把寫好總分段作爲寫段的基本訓練。並堅持寫好總分段的幾條具體要求:

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敘,末句要總結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複。主要練習形式有三種:

1、補段。補總述句和總結句;或補分說句。

2、用自己的話寫課文某段話的意思,要求用總分段式來寫。如學了《風箏》一文,要求用總分段式寫作文。(根據第一段的意思寫)。

3、仿段。規定選材範圍,要求用總分段式寫。

此外,我還經常訓練另一種段式,即在一段話裏要含有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經過、事情發展的結果、自己的感受、看法六要素,重點要用優美的詞句寫明白事情發展的過程。寫好這種方式,對學生初步掌握記敘文的要求是非常有益的。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10

作爲一名國小英語教師,如何在現在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裏學好英語這門語言,教育教學中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去深思,去探索。國小英語教學不應該只滿足於對單詞、句型的概念化解釋和程序化分析,那樣只會使教學內容平淡、課堂氣氛沉悶,使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使他們原有的興趣和信心很快喪失殆盡。那麼,怎樣才能做好國小英語的教學工作呢?

一、關注學生情感,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1、尊重每個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嘗試,及時發現他們的進步並給予相應的表揚,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創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功、合作發展。

3、關注後進生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儘可能爲他們提供正確表現自我的機會,讓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爲他們進步的基石

4、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經常和學生一起交流和探索,瞭解學生所想所需,做到教學相長。

二、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1、積極創造條件,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2、結合語言情境,讓學生通過實踐和運用來深化學習。

3、進行自我評價,根據各自的不同狀況進行查漏補缺。

三、實行激勵評價,使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

1、注重教師的客觀性評價,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的肯定和激勵。

2、重視學生的主觀性評價,讓學生通過分析,通過比較,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

國小英語教學的目標是要通過聽、說、讀、寫訓練,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正確使用英語,並具備一定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這一主線貫穿整個教學的全過程。其中,聽、說訓練尤爲重要,訓練的途徑也是多樣化的。兒童學習外語的方式、內容與成年人應該有所不同。他們喜歡玩,喜歡唱歌、畫畫,喜歡錶演和遊戲;他們喜歡動手操作,喜歡探究和想象。

所以,英語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和性格特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並且在教學過程中要聯繫實際,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反思,這樣才能在教育教學中不斷進步和完善。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11

怎樣使學生更有效的改正錯誤呢,我想用糾錯本最好,我把所有的錯題都工整地抄到了本子上,漸漸的,錯題就集了滿滿一大本。

別嫌這樣的每天積累很煩,但真做了,好處可不少啊。把自己做錯過的題一題題抄在本子上,平時多看看,以後再遇到相似的類型,思考起來的速度就會快很多,效率也會很高的。而因爲積累的題目多了,各種題型都被包括在其中,複習時或者要找題目做練習,就不必再翻其他練習捲了,直接翻翻糾錯本就行了。如果碰到像社政那樣的`開卷考,那就更好了,考試時難免會犯糊塗,有了這糾錯本,翻看起來就更方便快捷,還可以剩下時間來多檢查幾遍呢。

雖然這糾錯本好處不少,可你也別覺得做這糾錯本很容易,其實,這糾錯本也講究方法技巧呢。首先,要把糾錯本上的題目分門別類地整理好。當然,糾錯本也並非都記自己的錯題,也可以把那些容易錯,自己僥倖做對了或者沒有弄懂的題目記下來,當然如果你對這道題很有信心了,那也大可不必浪費時間抄上去了,只要多去鞏固就可以了。而反之,那些你錯了的題目,你是懂的,只是因爲粗心或者一時疏忽而做錯,也不用抄上去了,只要在做題時更加認真仔細就行了。當然,最重要的是不能抄錯題目,不然可就功虧一簣了。知道糾錯本的不易了吧?

不過,也別把糾錯本當成累贅,想的太複雜,每天利用空餘時間把錯題記下來,效果可真的不錯呢。真正做了,也花不了你多少時間,而且又順帶複習了一遍,一舉兩得的好方法爲什麼不試試呢?今天你花功夫做了,說不定明天就有收穫了哦!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12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是學生在三年級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和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基礎上教學的。雖說算理上是差不多的,但從學生作業的情況反映來看,問題很大。主要出現的問題與教學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筆算差不多。

1.一眼看不出最大商幾。

2.有些學生把商去乘看成的整十數而不去乘原來的除數。

3.不注意看餘數,餘數比除數大或相等,照樣把結果寫上去。

4.計算過程中進位進過去的數不做標記,計算時忘加或加錯,做減法時順序搞錯,從高位減起,個位是0的往往不寫,還有就是退位減法老是減錯,借位點不加,算時忘記減1後再減。

5.寫橫式結果時餘數忘寫或答案抄錯。

產生諸多錯誤的原因就是:有的學生基礎不好,有的是習慣不好,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沒有主動參與到學習知識的探究過程中來,導致作業情況差。

計算教學是枯燥乏味的,也是學生常出錯的,如何避免學生計算中出現的不該出現的錯誤,我覺得首先要強化口算練習,題量不要多,堅持天天練,所謂熟能生巧。練習的.題目可以是兩位數乘以整十數,一位數乘以一般的兩位數,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及括號裏最大能填幾這幾種題目。其次要彙集學生錯誤,讓全班學生尋找錯誤,讓學生自主發現錯誤,在改正錯誤的過程中建立正確的思考方法。

爲了避免學生由於枯燥而產生厭學心理,還可以採取形式多樣的練習方式,如指名板演,同桌互批,儘量多的給每個學生展示的機會,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辦到的,在以後的教學中也還要常穿插除法筆算練習,使學生在堅持不懈的練習中提高筆算的速度和正確率。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13

數學教學應當有意識、有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繫,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撇開事物的具體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獲取新的知識。

在國小數學中進行探究性學習是改變這一現狀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教學過程中出的一些教學情境,我覺得非常適合國小數學的教學工作。

一、設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這種教學設計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的作用,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探索問題的能力。

1、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繫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抓住了學生認識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

2、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3、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通過檢驗,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4、利用合理地提問與討論發揮課堂的羣體作用,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5、整個課堂教師應始終保持着師生平等關係,不斷鼓勵與讚賞學生,形成互動。

二、設計質疑教學,激發學生學習,促使學生主動參加實踐獲取新知識。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爲鋪墊。

2、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充分發揮和利用學生的智慧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注意了思維方法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4、教學中應創設符合學生邏輯思維方式的.問題情境,遵循創造學習的規律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比較、綜合。

三、創設開放的、富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

教學中提供的問題情境應注意一定的開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這樣不僅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還能使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後增強自信心,並且大大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我認爲開放的、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很大的作用。

基於以上的認識,我認爲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創造各種適合教學需要的情境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_,可以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真正成爲數學學習的主人。

三年級課堂數學教學隨筆相關文章:

★ 三年級數學教學隨筆感言

★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隨筆5篇

★ 國小三年級教師教學隨筆

★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隨筆

★ 三年級教學隨筆

★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隨筆5篇

★ 數學教學隨筆

★ 國小數學教學隨筆

★ 數學教學隨筆

★ 蘇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育隨筆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14

習作教學中要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聯繫。要鼓勵學生運用閱讀中積累的語言材料、運用閱讀中學到的表達方式,豐富自己的表達。要注意發揮課文對習作的指導作用。

教材中不少“口語交際”和“習作”的安排本身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學中不要機械地把它們割裂開來。有些話題,如“童年趣事”是可以先習作,後交際;也可以先交際,後習作。有的話題要事先引導學生開展有關的語文活動。第五單元是以親情爲主題的,在學完課文《可貴的沉默》後,即要求開展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回憶、瞭解父母關心愛護自己的事情。可以向親人和鄰居瞭解,你小時候父母是怎麼疼愛你的……還可以觀察父母平時是怎樣爲自己做的……”爲了確保活動的有效開展,在後面的學習中還安排了一個綜合性學習提示,建議學生做家務事,做生日賀卡,排練小節目,在這過程中,學生一定會生髮出很多感受。

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有許多可以動筆的機會,要利用這樣的機會,指導學生的習作。教材充分關注到這種資源,安排了與之相應的習作練筆,促成了感受與表達的轉化。教學時,也可以對教材中習作內容的安排靈活處理,從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如果有更適合學生練習表達的內容範圍,可以修改教材裏習作的內容。

《翠鳥》的教學隨筆

在教學前,備課會考慮到對於翠鳥這種只聞其名,不見其形的小鳥,學生們知之甚少。我讓信息教師在上信息課時指導學生查找有關翠鳥有關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的資料。

在教學時:抓住事物的特點來教學,讓學生抓住翠鳥外形美、捉魚本領高這兩部分時朗讀,我適時播放了色彩豔麗、富有動感的畫面,藉助了畫面由爪子→頭部→背部→腹部,顏色不斷疊加,呈現了五彩斑斕的羽毛變換,同時配以小鳥清脆的鳴聲,樸棱着翅膀箭一樣捉魚疾飛的身影,魚兒機靈吐水泡的聲音,較好地解決了本課理解上的難點,使學生身臨其境,不僅感受到了翠鳥外形的豔麗之美,而且極好地體會了翠鳥“釣魚郎”的美稱了,對翠鳥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在孩子們饒有興趣之時,我的一句:“你們喜歡翠鳥嗎?原意背下來翠鳥的美麗和它捉魚本領高的描寫嗎?”學生們齊聲“願意”繼而興趣盎然地背起來,全然沒有了畏難情緒和被動狀態,而此時我依然用課件演示外形分環節畫面,幫助那些有困難的學生。這種分層指導課後效果得到檢驗,絕大多數學生均能背誦下來。

教學後,(作文片斷練習)讓學生仿照《翠鳥 》的第一自然段的寫作方法,寫自己喜歡的動物的外形特點。

《可貴的沉默》的教學隨筆

課文內容很貼近學生生活,講的是一個班級的學生在興奮地談論着自己是怎樣過生日的,可面對老師詢問父母的生日時全班同學沉默了。在老師的啓發下,同學們學會了回報父母的愛。

爲了讓學生更近距離地走入課文,我把這單元計劃在五月份的第二個星期母親節進行教學,我課前設計了一個小調查,讓孩子們填寫自己的生日,父母怎麼爲自己過的,父母的生日,我怎樣爲父母過的',調差結果比我想象中的樂觀,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給父母過生日,我心中暗自想:我們的孩子還是很有心的。我翻開孩子們的調查表,孩子們在父母生日那天做了很多事情買禮物、做家務、作賀卡……可看完之後,我總覺得孩子們的調差表中少點什麼。

在課堂上,我儘量重現課文場景,讓孩子們設身處地地去感受那份沉默在音樂朗誦的渲染下,我出示幻燈片,很熟悉最普通的畫面,孩子騎在父親肩上快活地放風箏,母親用傾斜的小傘給孩子遮蔭涼。孩子們在音樂中回憶起了父母在生活中對自己的點滴關愛,有的同學已經潸然淚下,當有的同學啜泣着訴說自己生病時父母的焦急;大雨中媽媽打傘在外面等着他回家;媽媽每年都給自己買新衣服,可遇到自己喜歡的衣服,去看過兩次,還是沒捨得買;我聽着孩子們發自內心地傾訴,我和學生們都在一種沉默中,不想說話,也說不出話,只能深深地去回憶被我們忽略掉的來自父母的愛……

我想:這才真正稱得上是一片可貴的沉默,真正地喚醒了孩子們內心深處那更爲珍貴的東西。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隨筆

語文實踐活動是一種語文活動,緊密結合語文教材的各種"做"的活動應當是語文綜合活動的基本內容,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語文活動,各學科與語文相關的"做"的活動都應該是語文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是一種實踐性非常強的語文綜合活動,各種貼近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做"的活動,也應該是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

三年級首次出現了"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這個全新的內容,這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對於三年級的學生卻是完全陌生的。再加上三年級的學生往往問題意識淡薄,他們還不太會主動引發問題進行思考。因此教師首先要緊扣教材,巧妙地設計和安排各種"做"的活動,縮短學生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之間的距離,引發學生對於活動內容的高度關注,以此來落實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要解放學生的雙手、解放學生的頭腦。緊扣課文內容進行各種有趣的製作活動既能讓學生動手動腦,也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三年級課文中有不少製作活動的切入點,如學習《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一課後,可引導學生編寫一張"保護綠色家園"手抄報等。在活動中學生的閱讀概括能力、版面設計能力得到了鍛鍊,審美、鑑賞、繪畫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15

24時記時法是在學生認識小時、分、秒後學習的一種記時方法,它在現實生活中用途比較廣泛,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聯繫非常緊密。通過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養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珍惜寶貴時間的良好習慣。

一、開發課堂教學時空,轉變教師教學理念是學生智慧和個性充分張揚的前提。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在課堂教學之前並不是“一張白紙”,而是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經驗。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情景,捨得花時間,讓學生在情景中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無論在動手還是動腦過程中,讓他們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理解新知,遠比教師“塞”給他們有效的多。教師始終站在“平等中首席”的角度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平融洽的氛圍中發表意見,學生原有的知識雜相互啓發中被激活了起來。

二、抓住課堂“生成”契機,充分挖掘學生學習潛力和創造性能力,是喚醒學生學習智慧與內在個性的根本。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不再是教師事先預設好的,它是“動態的”,“生成的”,它與傳統的讓學生適應教師的“教”不同,是要求教師去適應學生的.“學”,它相信學生的學習潛力是無窮的學生的學習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教育的本質在於“喚醒”。因此,教師要充分根據學生的反應,恰倒好處地往我們期望的教學目標予以點撥、誘導,真誠的讚美、友好的提示,平等的交流,能夠使學生的內在潛力得到充分挖掘,創造才能得到完美展示,學生真正能體驗到學習是一種樂趣,把學習當作是一種無上的享受。

三、強化課堂“火花”效應,加強學生體驗教學,促進學生主動構建,是智慧與個性不斷延伸的助推劑。

課堂中冒出的閃亮的火花是我們教學過程中所追求的,但是如果只是讓他一閃而過,豈不是十分可惜!所以,要讓這種智慧和個性不斷得到加強和鞏固,成爲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助推劑。教師在以後涉及到類似的問題時,再一次點撥與喚醒,是十分必要的,點燃他們曾經深有感觸的火花,他們必將十分樂意!

標籤: 三年級 隨筆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3gm5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