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親子 >新生兒 >

新生兒肝炎綜合徵怎麼預防和護理

新生兒肝炎綜合徵怎麼預防和護理

新生兒肝炎綜合徵的原因

新生兒肝炎綜合徵怎麼預防和護理

生兒肝炎綜合徵,是指新生兒期以阻塞性黃疸、肝脾腫大、肝功能異常爲特徵的一種症候羣。本病的病因有:

1、感染因素:可由甲、乙肝病毒,單純皰疹病毒,風疹病毒等引起,還有細菌感染所致的中毒性肝炎。還可能是弓形體原蟲、梅毒螺旋體等引起。

2、膽汁排泄障礙:可由肝臟內外膽管發育不全、膽汁粘稠、肝臟或膽道腫物等引起。

3、家族中遺傳代謝性缺陷病:包括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受症、糖原累積病等。

新生兒肝炎綜合徵症狀常在出生後1~3周出現,表現爲生理性黃疸延遲消退,或消退後又出現,黃疸持續或加劇。發病開始時其他症狀不明顯,也有出現吃奶減少、嘔吐、體重不增加者。出生後大便顏色正常,病後逐漸變成淺黃色或灰白色。小便爲深黃色。肝臟腫大。重者黃疸迅速加重,可引起高膽紅素血癥,還可能引起核黃疸,大便變成白色,肝臟明顯腫大,質地變硬,還可出現腹水、肝昏迷、大出血等。

當家長髮現自己的小孩出生後2周左右黃疸不消退或黃疸加重或黃疸消退後又出現,而且吃奶減少,經常吐奶,應將小兒送醫院住院治療,醫生檢查血液和肝臟B超以後可尋找出病因,在治療病因的同時,使用護肝藥物、酶誘導藥物、中草藥口服或灌腸幫助退黃,防止發生高膽紅素血癥或核黃疸。如果B超檢查確診爲肝外膽道腫物或膽道閉鎖應予儘早手術,防止發生肝硬變、肝昏迷。

小兒血腦屏障功能差,如果本病引起的黃疸較重而長時間未予治療,可能導致高膽紅素血癥或核黃疸的發生。如果爲膽道閉鎖引起不能早期手術,可致肝硬化、肝昏迷。高膽紅素血癥或核黃疸和肝昏迷都可致腦損傷,從而影響小兒智力發育。因此在懷孕時,小兒出生時或出生後都應預防感染,實行新法接生,接生器械及接生員的手應嚴格消毒,患病的人不能護理小兒,特別是有肝臟疾病的人不能護理小兒,有甲肝、乙肝等肝病的母親不要餵奶,仔細觀察小兒情況,發現小兒黃疸異常應儘早送醫院治療。

新生兒肝炎綜合徵護理

1、消化道隔離:同病種患者可住在同一病室,但患者之間必須實施牀邊隔離;病室內保持空氣流通,無蚊蠅,每天開窗通風2次,30min/次;爲患者進行護理時,接觸患者或污染物品後,在護理下一個患者前應嚴格消毒雙手,防止交叉感染;患者的生活用具應專用並消毒,病室地面應每天消毒,牀頭櫃、椅子應每天用消毒液擦拭。

2、休息和體位:儘量臥牀休息,避免患兒哭鬧,以減少消耗量,利於肝功能恢復;應取平臥位,以增加肝、腎血流量,改善肝細胞的營養,提高腎小球濾過率;創造良好的病室環境,開窗通風,一切操作應儘量集中,避免打擾患兒休息;飲食護理:適當的營養供給是改善肝功能,延緩病情進展,促進肝臟修復的基本措施。與患兒及家長共同制定一個既符合治療需要又能使其接受的飲食計劃,對本病的護理起着重要作用。

本病患兒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1)蛋白質是促進肝細胞修復的重要物質,蛋白質應選擇優質蛋白,如豆製品、牛奶、雞蛋等。(2)適當的補充維生素,如西紅柿、蘋果等,也可適當靜脈補充脂溶性維生素。(3)對於拒乳、嘔吐、不易進食的患兒應給予靜脈補充營養,如高滲葡萄糖液、複方氨基酸等。

新生兒肝炎綜合徵預防

新生兒肝炎綜合徵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1、應在母孕期避免各種疾病感染及患肝炎,同時對患兒應早診斷、治療。

2、預防新生兒乙型肝炎:

(1)用乙肝人類免疫球蛋白(HBIG)作被動免疫

對患有急性期或恢復期乙肝以及HBV攜帶的孕母

A、分娩前3個月,每月注射1次HBIG,每次200U。

B、對其所生的嬰兒於,生後24h內、1月齡、6月齡各注射HBIG 100U。

(2)應用乙肝疫苗做主動免疫

分爲血源疫苗與基因疫苗。

基因疫苗優點:用量小,安全性高,可避免受到血源攜帶的其他極微量或未知微生物感染。

方法:對HBsAg陽性和(或)HBeAg陽性的產母所生的嬰兒按0、1、6程序(出生24h內、1個月、6個月)各在不同側部位注射接種1此疫苗。12個月時隨訪,測保護性抗體(HBsAb)。3-5年進行加強接種1次。

接種後6個月測HBsAg陽性示接種失敗。15個月仍陽性示慢性攜病毒者。15個月時HBsAg陰性,抗HBs陽性示嬰兒得到保護。

(3)乙肝疫苗和乙肝人類免疫球蛋白的聯合應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zi/xinshenger/e4v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