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養生 >心理養生 >

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國小生自我意識的輔導、認知能力的培養、情感和意志的訓練、學習心理的提高、人際關係的輔導。

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1

從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出發,依據國小生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與心理髮展的需要,確定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國小生自我意識的輔導

(2)國小生認知能力的培養

(3)國小生情感和意志的訓練

(4)國小生學習心理的提高

(5)國小生人際關係的輔導

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師的基本任務和責任之一。

新修改的《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綱要》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做了進一步細化。根據綱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瞭解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和技能。其重點是認識自我、學會學習、人際交往、情緒調適、升學擇業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內容。

心理健康教育應從不同地區的實際和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做到循序漸進,設置分階段的具體教育內容。

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國小低年級主要包括:

1、幫助學生認識班級、學校、日常學習生活環境和基本規則;

2、初步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重點是學習習慣的培養與訓練;

3、培養學生禮貌友好的交往品質,樂於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

4、使學生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初步學會自我控制;

5、幫助學生適應新環境、新集體和新的學習生活,樹立紀律意識、時間意識和規則意識。

國小中年級主要包括:

1、幫助學生了解自我,認識自我;

2、初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樹立自信,樂於學習;

3、樹立集體意識,善於與同學、老師交往,培養自主參與各種活動的能力,以及開朗、合羣、自立的健康人格;

4、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感受解決困難的快樂,學會體驗情緒並表達自己的緒;

5、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角色意識,培養學生對不同社會角色的適應;

6、增強時間管理意識,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學習與興趣、娛樂之間的矛盾。

國小高年級主要包括:

1、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和興趣愛好,在各種活動中悅納自己;

2、着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端正學習動機,調整學習心態,正確對待成績,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開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導學生進行恰當的異往,建立和維持良好的異性同伴關係,擴大人際交往的範圍;

4、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正確面對厭學等負面情緒,學會恰當地、正確地體驗情緒和表達情緒;

5、積極促進學生的親社會行爲,逐步認識自己與社會、國家和世界的關係;

6、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爲國中階段學習生活做好準備

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2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1、幫助學生來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和興趣愛好,在各種活動中悅納自己;

2、着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端正學習動機,調整學習心態,正確對待成績,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開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導學生進行恰當的異往,建立和維持良好的異性同伴關係,擴大人際交往的範圍;

4、幫助學生克服自學習困難,正確面對厭學等負面情緒,學會恰當地、正確地體驗情緒和表達情緒;

5、積極促進學生的親社會行爲,逐步認識自己與社會、國家和世界的關係;

6、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爲國中階段學習生活做好準備。

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第2張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哪些

(1)傳授知識:開設心理教育課程,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不僅是要擴展學生的知識,而且還要改善學生的情緒狀態、轉變其態度、養成必要的社會技能等,所有這些單靠知識傳授是難以奏效的。

(2)學科滲透:出於教學活動是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進行的,因此,教師完全可以通過不同的教學途徑,變換多種教學方法,運用每一教學步驟,在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

(3)結合班隊、團隊活動:不把心理教育作爲一門課程單獨開出、列入課程計劃,而是結合班會活動、課外活動、團隊活動來進行,是這一途徑的特點。新生入學時的“新生教育”、畢業時的升學就業輔導也屬於這一類。

(4)寓於活動: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擴大和延伸。它通過社會實踐活功(社會調查、社會服務、參觀、旅行、夏令營、冬令營等)文學藝術活動、科學技術活動、體育鍛煉活動、勞動公益活動等,爲學生走向社會、接觸自然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5)輔導與諮詢:個別輔導是輔導老師通過與學生一對一的溝通互動來實現的專業助人活動,比較常用的方式有個別談話、電話諮詢、信函諮詢、個案研究等。

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3

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一、 處理好師生之間關係,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

現今,教師的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而新課標又提倡“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作爲班主任,我們應該貫徹落實人文主義來管理班級,從而建立和諧的校園和師生關係。

1、 尊重是基礎,教育首先應該從瞭解和尊重學生開始,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我們都知道,在接到一個新班級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摸清班級情況,瞭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然後去了解學生們的心理,尊重學生的意見。在班級管理中讓學生們充分享受人格尊嚴,尊重學生們的業餘愛好和理想追求,教師在尊重這些的同時,應該再進行適當的引導。

2、 寬容大度是關鍵。教育是愛的.事業,寬容是愛的體現。當學生犯錯的時候,我們應該懷有寬容的心態取代嚴厲的訓斥,這樣,當我們懷着一顆寬容的心去管理學生時,學生的心中會是感動的,會有實實在在的歸屬感。

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第3張
  

二、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實踐活動是學生喜聞樂見,可以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心理健康的教育。所以班主任要組織一系列適合國小生的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成長。

1、遊戲法。對於實踐活動可採用遊戲法,結合教材做遊戲,通過遊戲讓學生了解和明白,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克服不健康心理。

2、表演法。國小階段的學生表現欲普遍很強,教師應該根據這一特點,對國小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儘可能的提供他們表現自我的舞臺。

3、走進大自然。學校應該經常組織學生社會實踐和郊遊等集體活動,讓學生們走進社會、走進大自然,鼓勵孩子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體驗生活的多姿多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yangsheng/xinli/r5mq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