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養生 >心理養生 >

心理構架反映了人的人際交往

心理構架反映了人的人際交往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指出,如果一個人被別人拋棄或拒絕於團體之外,他便會產生孤獨感,精神會受到壓抑,嚴重的還會產生無助、絕望的情緒,甚至走上自殺的道路。而他的學生舒茨則在《人際行爲三維理論》一書中,提出了人際交往的三種基本心理需求傾向是包容、情感和控制,並在人格特質觀點的基礎上闡明瞭這種人際交往的三維傾向,呈現主動型人格特質的行爲表現,和被動型人格特質的行爲表現。這一觀點對指導人們的人際交往行爲模式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

心理構架反映了人的人際交往

參不參加羣體遊戲的孩子一眼就能辨出來

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家庭兩個孩子是少的,三四個是普遍的。用不着大人過多地費心,兄弟姐妹間就會苦樂同享相互照顧,而且還是很好的玩伴。曾粗略地算過兒時居住的那個四層十幾戶人家的單元裏,大大小小的孩子加起來有四十來個。大院有近三十個單元,想玩什麼遊戲隨便一招呼就會有十幾個孩子跑出來響應。女孩們在嬉笑玩耍中自然少不了吵嘴哭鼻子;男孩們在開開心心的打殺中受傷掛彩也是常有的事。那會兒的孩子們最不缺的就是小夥伴和做遊戲。不過與熱熱鬧鬧、不知道什麼叫鬱悶的孩子們相比,那些爲數極少的獨生子女們,以及被父母關在家裏的“乖寶貝”們,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因爲這些孩子的臉上往往缺少一種燦爛,多了一點孤寂帶來的鬱悶,而在待人接物時他們也常打出一塊“不合羣”的招牌。

包容於羣體之中是人際交往需求的根基

的確,每個成年人的身上都會帶着兒時的印跡。獨生子女及倍受溺愛的孩子,在長輩、父母的嬌寵下往往形成“以自我爲中心”的行爲模式,他們一旦走出家門步入羣體之中,其內心的感受是會相當複雜的。他們一方面在本能無意識的狀態驅動下渴望融入集體,可是另一方面他們又習慣於後天養成的惟我的行爲模式。由於他們適應不了,接受不了,理解不了同齡人之間那種平等的爭吵、合理的衝撞和正常的磨合的自然法則,因此客觀上集體包容不了他們;主觀上自己也容納不下集體。

當他們走入社會,常會在活動中感到十分困難,而不能成爲“社會活動家”。因爲他們從沒有很好地將自己包容在羣體之中,也沒有把羣體作爲生命中的依託,而是把自己孤獨地懸掛在了半空中——身懸心空也就沒有了根基。

包容行爲的主動型與被動型之差異

舒茨把人際包容的心理需求傾向的行爲表現,按人格特質分爲主動型包容與被動型包容。具有主動包容行爲類型的人能主動與他人交往,能坦然共處於羣體之中,熱情參與人與人之間的交鋒或合作性的工作,在交往中能主動定位於某一角色,靈活地隨羣體的動態變遷而不斷變換不同的角色,能容納不同層次、不同性格的人,交往態度是合羣附衆,求同存異。

具有被動包容行爲類型的人常常表現爲少言寡語。這應歸咎於以自我爲中心的成長經歷;歸咎於其成長環境中人際關係過於單一,沒有機會接受各種不同人際交往刺激的訓練。他們一旦步入社會,便會疏遠人羣,若被迫參加某一組織或活動,也不能主動地選定自己適當的角色,在獨來獨往中被動地期待和感受羣體的包容。他們需要被包容,但是在被包容於羣體之中時,又往往是處於緘默孤癖之境地。

標籤: 人際交往 構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yangsheng/xinli/y56o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