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傳統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風俗以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下面來了解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傳統的節日端午節1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最初爲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的部族(史稱古越族或百越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早在春秋時期,古越族便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爲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也逐漸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爲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爲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習俗的傳說

關於端午節,還有很多有趣的傳說,“紀念屈原”這個故事流傳最廣。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大臣。他爲人正直,憂國憂民,一心致力於國家的變法圖強,但卻屢遭小人陷害。當時的君王昏庸無道、不辨忠奸,聽信讒言後將屈原趕出都城,流放到偏遠地區。在流放的途中,他還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膾炙人口的詩篇。

後來,當時的'秦國軍隊攻破楚國。國家亡了,忠君愛國的屈原不願苟活,於五月初五,在寫下了絕筆詩作《懷沙》後,悲憤絕望地抱石投汨羅江(今湖南省境內)而死。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他。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 這便形成了每年此日賽龍舟的起端。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此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端午節主要的風俗習慣有:

賽龍舟: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當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

吃糉子: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糉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糉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糉子由糉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傳統形狀爲三角形,口味主要有甜、鹹兩種。

掛艾草與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艾草的莖葉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奇特的芳香可驅蚊蟲。古人認爲它還可以辟邪、招福;菖蒲的葉又直又長,形似雙刃寶劍,古人認爲它可斬妖除邪,懸掛在門上可以保護家宅安寧。

拴五色絲線:中國傳統文化中,“青、紅、白、黑、黃”這五種顏色被視爲吉祥色。端午這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繫上五色絲線以驅邪。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

飲雄黃酒: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爲盛行。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於是古代人就認爲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端午早晨,人們還會把雄黃酒擦塗在小孩的鼻孔、耳孔處,一是借雄黃酒消毒,二是避免毒蟲鑽入。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一般是內裝香料,用五色絲線纏繞而成。香囊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現已成爲一種廣受歡迎的工藝品。

端午浴: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往往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傳統的節日端午節2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即說端爲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稱爲“端五節”。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七年級爲端一,八年級爲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 古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通用天干地支,根據干支歷,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第五個月即“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而午日又爲“陽辰”,所以端午也稱爲“端陽”。午,古人與“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義。又因其月日數相同,人們又稱端午節爲“重五節”或“重午節”。

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第2張
  

端午節萌芽於先秦,從先秦起就有“惡五月”之謂。《禮記月令》:“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東漢崔寔著、繆啓愉輯釋的《四民月令輯釋五月》亦稱:“陰陽爭,氣血散”;“暖氣始盛,蟲蠹並興”。從自然氣候上看,農曆五月酷熱將至,蜈蜙、蛐蜒、蛇、蠍、蚊、蠅之類肆虐,傳染病也趨於流行,威脅人們的健康,故而是月被視爲“惡月”。端午處於五月之初,自然也被視爲“惡日”。爲此,人們通過舉辦一系列民俗活動,以求達到祛病驅瘟、禳災除害的目的。後來端午節漸漸加入了紀念歷史名人的內容,如紀念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於公元前278年是日投汨羅江而死,長江下游一些地方還流行於此日紀念伍子胥、越王勾踐及孝女曹娥。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爲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爲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傳統的節日端午節3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衆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仲夏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日,以扒龍舟形式祭龍是端午節的重要禮俗主題,此俗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盛行。

此外由陰陽術數及季節時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習俗。根據陰陽術數,午爲陽,重午爲至陽。古人把端午日午時,三午相重,視爲極陽時分,最能闢陰邪。古人還把端午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稱爲“龍花會”,有“千載難逢龍花會”之說。夏季是陰陽二氣相爭的時節,陽動於上、陰迫於下,午月純陽正氣,爲陰邪所懼。

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第3張
  

夏季也是一個驅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陽氣旺盛,萬物至此皆盛,是草藥一年裏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這天採的草藥祛病防疫最爲靈驗、有效。由於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匯聚最利闢陰邪以及這天的草藥神奇特性,因此自古傳承下來的很多端午習俗都有闢陰邪與祛病防疫內容,如掛艾草、午時水

標籤: 端午節 節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r5p5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