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語文教學隨筆合集15篇

語文教學隨筆合集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什麼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語文教學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學隨筆合集15篇

語文教學隨筆1

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時,我將課文中的生詞工整地抄寫於黑板上。

學生讀完課文,開始認讀生詞,學生讀到“尷尬”時,我猛然發現自己寫了兩個大錯字在黑板上。怎麼處理?我的思維飛速旋轉着,想起一位專家的話,敢於向學生承認錯誤,學生會諒解你的。於是,我很坦然地對學生說:“老師此時非常尷尬。猜猜看,老師爲什麼尷尬?”

經這一提示,學生們驚喜地叫起來:“老師,‘尷尬’這個詞寫錯了。”我追問一句:“當老師發現自己寫錯的時候,心裏會怎樣想呢?”有學生說:“老師覺得很難爲情,怕我們笑,丟了面子。”又有學生說:“老師不改正,又會誤導我們,對不起良心。”“對呀,老師此時擦也不是,不擦也不是,這就是——尷尬。”“進也不好,退也不好,處於兩難的境地,這就是——尷尬。”

“此時,老師還想問問你們,你們會笑老師嗎?”

學生們紛紛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就改,善莫大焉。”也有學生居然想出了:“老師是故意寫錯了字,考驗我們是不是細心,能不能看出來。”

最後,我很誠懇地對學生說:“老師很高興你們有這麼寬大的胸懷,善待別人的過失也是一種美德。說實話,老師確實沒看細緻,錯把去掉一點的‘尤’字看成‘九’字,希望大家別像老師今天這樣。今後細緻一些,就會少一些尷尬。”

面對自己的.教學失誤,我沒有采取“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維護自己的面子,而是非常誠懇地向學生承認過錯,引導學生思考教者此時的內心感受,不露痕跡地讓學生感悟了“尷尬”的含義,加深了對該詞的記憶。而後進一步引導學生探討如何對待別人的過失,這時不僅僅是詞語的教學,教者以自己的言行進行了一次生動的人文教育,培養了學生健全的人格。“尷尬”不再尷尬,錯誤同樣綻放精彩。

上述教學案例是成功的,但我們不得不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教學中的一兩次失誤在所難免,學生會原諒你,但如果經常犯這樣的錯誤,叫學生怎麼認可你的教學水平,又如何叫他信服地喜歡上你的課呢?要想上好課,沒有課前的充分準備,沒有對文本的細讀,想靠課堂上的臨場發揮是絕對不可取的。

語文教學隨筆2

時間如行雲流水,我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以及本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也半個學期了,這半個學期在工作中,我不斷的反思學習,努力使自己不會愧對“鑄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稱號。現總結自己的教學工作如下:本學期,我堅決落實學校的有關教育教學計劃,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認真完成各項任務,狠抓教學常規,努力爲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1、運用新課標理念:

在教學中,認真學習《國小語文新課標》理念,根據新課標精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真制定“語文教學計劃”,做到教學有目標,有方法,有反思。通過學習和實際教學,我瞭解到這個階段兒童感性多於理性,對於外界事物,側重於主觀認識。爲此,在教學中,我一直用童化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直觀事物來指導教學,讓學生能迅速接受知識。把孩子當成朋友,當成相互學習的夥伴兒,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親切和關懷,知道老師就是他們賴以信任的朋友。

2、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的學生可塑性強,有人說他們是“一張白紙”,看教師怎樣在這張白紙上落墨。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作爲今年的新老師,又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

我深感任重而道遠。剛開學的幾個星期裏,我不斷向學校資深教師學習,採用編兒歌、口令等形式,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融入情趣之中,讓學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課前準備,要求學生上課前,要把上課的書、本、文具準備好,不要上課了再手忙腳亂的掏書包。課前,還要把鉛筆削好,把鉛筆屑扔到垃圾桶裏,養成有備無患,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二、上課起立時,要整齊站好,一切服從指揮,落座時,要全心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要左顧右盼、交頭接耳說話,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

三、做到“三個一”,胸離座一拳,眼離書一尺,筆尖離手指一寸。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

四、回答問題時,要大膽發言。聲音要洪亮,要用普通話,要“因爲、所以”把問題說明白、講清楚。別人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聽,當別人回答完畢時,可以補充自己的觀點,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更不能三心二意,好像與自己沒有關係似的。

五、老師講課時,注意聽講,記住老師講的知識和有關的學習方法,要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但要舉手,獲得老師的同意後,才能發言。

六、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書寫要認真規範,不敷衍老師。

七、課前要養成預習的習慣,老師要提前做好“預習提示”。

八、每學完一課,要做好複習,有疑必問,要達到全知全解,不能留下不懂得問題。

上面的要求看起來,對學生有點苛刻,過於嚴肅,但我認爲這樣對學生的習慣養成是大有裨益的。但我自己也注意要多接觸學生,做他們的朋友,讓學生知道老師嚴格要求他們是對他們的人生有好處。還感受到老師和藹可親,易於接近。我經常用李大釗的一句話教育學生“學就學個踏實,玩就玩個痛快!”。

3、認真備課:

這前半學期學校讓我收穫頗豐。我明確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圖解對活動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做出總結,寫好教學反思。

4、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一年級作爲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建高樓大廈的地基一樣是非常主要。本學期,我主要在注重學生的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寫字、讀書、課外閱讀等方面作了努力。列如一年級的主要任務就是學會拼音和識字。在學拼音時運用形象的教學幫助學生認識拼音,如:l像什麼?n想什麼?在識字時,運用古代的造字法幫助學生識字。提前教會學生查字典,運用字典學習拼音、字詞。學完拼音後,讓學生用寫日記的方式學習寫作,想什麼寫什麼?拼音、漢字都可以。一學期末,大部分學生能寫出100多字通順易懂的所見所聞了!

5、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作爲一位新教師,我存在的不足有很多很多,經驗不足,努力不夠,教學基本功不夠紮實。在教育教學中對學困生的關注不夠。從拼音抽測到古詩背誦再到考試,我發現班上幾名學生的基礎知識掌

握得不夠紮實,這還需要在後半學期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幫助。家長配合不夠。說明我與家長的溝通還不夠,這將是我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之一。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會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積極向身邊的老師學習。

語文教學隨筆3

在長期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有過困惑,有過思考,也取得了必須的進步。然後現把自我平時的一點心得拿出來“曬曬”,期望大家能給予指導與幫忙。

在我個人認爲,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比較枯燥乏味,還記得我上國小時就經常在語文課堂上“溜號”或睏乏了。但是,如果能把音樂,美術和表演帶到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去,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畢竟小孩子生性活潑好動,他們對音樂和表演的興趣遠比學習語文的興趣濃厚。

一、巧用音樂渲染課堂氣氛。

音樂能發展人的思維,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聯想空間,並且給人無限的美感,讓人盡情想象,思索。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添加些音樂元素,或配樂朗誦,或讓學生唱一些與課文有關的歌曲,就不僅僅能調動課堂氣氛,還能調動學生的用心性。如:在教學《鋤禾》這一課中,我教學生改讀爲唱,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安排繪畫加深直觀認識。

語言文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形式,美術卻是直觀的藝術形式,然後而且美術在啓發學生的形象思維潛力和抽象概括潛力等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繪畫,不僅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用心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課文的資料。例如:在教學《雲房子》這一課中,我讓學生根據自我的'印象畫出心中的“雲房子”,加深了學生對“雲”的直觀認識和這一課的理解。

三、即興表演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是師生雙方的交流,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看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孩子有一種先天的表演慾望,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能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秋姑娘的信》這一課中,我讓孩子分主角進行了表演,然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見,課堂的資料如果換一種生動可見的形式,將會更地深刻留在學生腦海。

教育呼籲創新,打破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加強語文與音樂、美術等學科的聯繫,把讀與唱、畫、演等有有機結合,讓語文課堂“動”起來,是一個重要的趨勢。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語文教學隨筆4

上課的鈴聲再次響起,來到教室,同時也帶來了學生的那篇日記。

“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份特殊的禮物。”

聞聽此言,學生們滿臉驚喜地看着我,搜尋的眼神在講桌上尋找着。我打開手中的日記本慢慢的讀了起來。透過眼角的餘光,我看到藺青青同學所在的小組的幾個同學臉登時紅了起來,不約而同的把頭深深埋進前面的書牆。隨之大家的眼光一起向他們小組聚焦過來,有吃驚,有狐疑,有的甚至開始私下議論。

這大概是我第一次對同桌發火吧!

但我自始至終都讓自己儘量保持冷靜,因爲我不想因爲那件對我對他或對任何一個同學都沒有意義的事而導致我們之間的鬧矛盾。可我的確很生氣,但是我還要強迫自己回答同桌提出的大部分問題。只是大部分。因爲剛纔發生的那件事我沒有權利阻止,但我也沒有權利讓自己不在乎……或許大部分錯誤都在我身上,我也不願全部回答他……

正寫着作文,同桌突然間站了起來,拿起了語文老師拿來的那一摞還未看完的試卷,翻了幾頁,由於好奇,我探頭一看,“呀,這不是我的試卷嗎?”我失聲叫了出來,“對,快改!”同桌答上了一句。說實話剛考完試時,我就知道了自己錯的一個地方,當時還曾經迫切的希望能夠有一個可以改正的機會,這不,今天它居然連招呼也不打就來了。不改白不改,反正語文老師現在也不在這裏,於是拿起手中的筆,剛要寫,但不知爲什麼,自己的手居然縮了回來,不能改!我改變了主意。“快改呀!”同桌在一旁催我,但我仍然不敢動。後面的鴿子激動地站了起來:“真的嗎?哪個考場的?”“就你那個考場的!”同桌回答說,“改嗎?我給你找找看!”同桌說着便讓我去關教室門。“我不去!”我一直在看着手中的試卷。“董振,關上門!”不知道是誰在喊,“鄭毅,關上門!”這是我的聲音,但是我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要這樣說。鄭毅關上了門,同桌找到了鴿子的`試卷,“改了就不真了!”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邦哪派的。居然讓同學關上了門,這句話聲音雖然不高,但我知道,鴿子聽到了,她坐回了原位。其實,我知道同桌肯定也聽到了,但他假裝沒有聽見,我看得出,他幫鴿子改試卷的時候,居然回頭問《詩經》的“詩”字怎麼寫,不知道是誰跟他說了,他也改了自己的。之後把試卷放回原處,讓我去開門。“混蛋!”我當時真想這樣罵他一句,但是我沒有。我反過來問他,“是讓我嗎?”“怎麼廢話呢?不讓你讓誰?”同桌依舊像是在開玩笑的說。“好吧,我可以幫你掩蓋罪證!”但我當時決定揭發他。我打開了門,回到了原位,繼續寫起了作文。很快,語文老師來了。一切恢復了正常,只是我的心依舊很氣惱。我是氣自己居然讓同學關上門?氣同桌改試卷?還是氣語文老師的疏忽造成這一節小故事?我不知道。

老師希望您看過之後就當沒有看見,或許是真或許是虛構,請原諒我不假思索的發泄!

日記讀完了。我問:“聽完這篇日記,你想到了什麼?

語文教學隨筆5

(一)寫真事、抒真情,寫出農村特色

1、堅持“只寫瞭解的東西”的原則

自己瞭解的人、事、物容易寫得生動具體。道聽途說的材料一進入文章就會出現破綻。因此,農村中學作文教學只有立足於農村,讓學生描寫自己瞭解的農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農村的世界雖然是樸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樣能夠發掘出區別於城市的閃光點,比如:農村孩子從小頻繁接觸大自然,對農村的自然風光有着豐富的認識和深摯情感。郁郁青青的山林、汨汨流淌的小溪、落日炊煙、曲徑通幽――這一切都烙上農村的印記,又能給以農村孩子美的薰陶,奠定他們抒寫真善美的基礎。

2、集農村之言

“立夏不下,犁扒高掛”講的是春旱應早作好積水灌田的準備,比如“條條蛇都咬人,四腳蛇不咬人,毒氣卻大”一條極富哲理的俗語。農村學生收集,交流這些語言,既能提高農事作文的生動性,又能積累素材。

3、體驗農村生活寫日記

農村學生自有玩樂的地方,上樹摘果、下河摸魚、養鵝趕羊等給他們帶來深切的感受。在教學中,語文老師還應鼓勵他們體驗生活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農活,然後記錄下來,在老師的帶動下相互討論,在勞動中,你做了什麼?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以達到拓展範圍的目的,這樣一篇富有生活氣息、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便產生了。

(二)擁有素材後,力求具體細緻

無論描寫什麼,材料都應具體實在,不能抽象籠統。只有具體鮮明才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並能使人讀後如臨其境,產生共鳴。比如有老師這樣強調作文“六不準”:不觀察、不體會不作文;不熟悉不作文;不精練的話不說,如果是寫天氣,冷天不用冷字,熱天不用熱字等。如在描寫冷的片斷時,有的寫:“一片西風吹過,第二天早晨房子白了、樹上白了、地上也白了。上學的小弟弟放下帽子耳朵,小妹妹戴上大圍巾”有的則寫:“大雪過後,房檐下掛着一排冰溜兒,行人身穿大棉衣,頭戴大皮帽,但還是把脖子往下縮”等。這樣經常強調,語言精練具體了,作文也就有了感染力。

狄德羅說:“沒有情感這種品質,任何筆調都不能打動人心。”這便是以情動人,但要真能“打動人心”絕非易事。矯揉造作之情令人反感,喬裝粉飾令人生厭,無病呻吟讓人噁心,只有真情實感讓人開懷,掩卷深思沒有真情實感的作文也就沒有了靈性。

(三)教法應創新

農村中學生作文水平非一朝一夕能改變,但經常在教法上探新路卻是每位中學語文教師可以做到的。

1、教師應身先士卒

許多語文教師教人作文自己卻不會作,雖然現在的教材都是名家妙文,但對於農村中學生而言卻是遙不可及。他們不會去自主欣賞,而老師的文章學生是樂意學的。因此老師自己先作一篇來談其中包含的生活體會,寫作技巧引起學生的興趣,激起學生的寫作熱情。

2、利用教材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作家王蒙說:“沒有精神上的自由馳騁,就沒有文學”可見,離開了想象就寫不出好文章。那麼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呢?本人認爲:平時教學中一些課講解時,做好引導,比如沈復的《童趣》一文就極富想象力,蒲松齡的《山市》、宗璞的《紫藤蘿瀑布》等無不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我們在教學中應好好利用提醒學生注意觀察身邊事物而發揮想象。

3、創新思維的引導

作文教學是語言和思維的綜合訓練,而農村作文訓練依舊是重語言輕思維的訓練,從語言到語言,致使學生思路閉塞,習慣依葫蘆畫瓢,移花接木,習作從內容到形式都是千篇一律。爲此,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活潑的作文訓練,想象作文和續寫作文就是能使學生思維充分的展開的訓練方式。如一塊紅磚的作用、一支鉛筆的作用,同學們自由的`想象在一些特殊的場合中其作用是不同的。再比如《我的叔叔于勒》這一課學習之後,請大家續寫于勒的命運。這樣的習作訓練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拓寬了習作的道路,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

4、批改作文激發興趣

農村中學生的作文質量不高是事實,但卻是他們冥思苦想的結果,來之不易,理應受到老師的尊重和理解。因此老師在批改時首先做到的就是去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一個精當的詞,一個優美的句子,一次小小的進步都應給予鼓勵和肯定的。

老師在批改時應快,趁熱打鐵,讓學生儘快體會成功的喜悅,看到不足或進步。同時作文的批改應解決具體問題,不僅是評改字、詞、句,還應指出修辭、語法上的不足,更應在謀篇佈局、詳略安排等問題上細緻修改。

5、厚積薄發,提高寫作興趣

古人云:“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提高寫作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那麼,怎樣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首先,廣泛閱讀課外書,吸取前人經驗,週末可以不佈置作文,但可以到圖書室借一些報刊、雜誌,讓學生帶回家閱讀。班上學生也可以湊錢訂一兩份雜誌――《讀者》、《意林》等廣泛閱讀。

其次收集農村素材。在引導學生感受生活的同時,要強調置身其中,五官並用,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通過視覺、聽覺、觸覺來體驗農村的樂趣和特點,記錄好隻言片語,在真正寫作時引用進去。腹中不空,成文便易,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也就調動起來了,興趣有了,內容豐富了,農村特色也得到體現。

6、模仿走向成功

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點在於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難度,又收到明顯的效果。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從仿句、仿文使學生看到名家之語,可以出於已口。當然,模仿不能硬套,力求創新。

語文教學隨筆6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育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潛力,閱讀潛力,寫作潛力,口語交際潛力。使他們構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作爲重中之重。

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每個語言文字都是一顆跳動的生命,都具有必須的感情色彩,豐富的內涵。花能使你百花盛開,那是五彩繽紛的大花園;還能使你想到那不十分引人注目卻那樣堅韌,在風雪中傲立的小花。百合花讓你感覺清純、淡雅;玫瑰花則讓你感覺豔麗芬芳,熱情似火。百合與玫瑰僅僅是兩個字的差別,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不一樣的`刺激、感受。這就是我們的母語所賦予我們的空間、靈感。也就是唯有我們的母語纔有如此的魅力。每個跳動的音符都會激起孩子們的遐想,給以美的享受。都會是你產生豐富的聯想,都會讓你想到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作爲一位語文教師,我們應指導孩子們賦予每個文字以新的生命,賦予它變化的色彩,使它盡顯英雄本色,盡其使命。讓孩子們盡情享受語言文字給他們帶來的歡樂,用孩子們特有的童音,用他們特有的理解,讓他暢遊在知識的海洋中,那是最高的一種境界。讓每個中國人都喜歡我們的母語,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肩負的職責。

語文教學隨筆7

今天教完了第四課《早》,是吳伯簫寫的一篇訪問三味書屋的遊記。但是,課後的“作家卡片”中隆重登場的魯迅卻將編者的意圖清晰地暴露了出來。(估計整個蘇教版語文教材中,唯有吳伯蕭最是鬱悶。明明是自己的大作,後面介紹的卻是別人。但想想是魯迅這位超級大腕,也只能忍氣吞聲了。)這篇文章,重點是向國小生推出魯迅的。吳伯蕭只是個托兒。

聯想到昨天結束的課文《只揀兒童多處行》,頓時開悟了不少。這兩篇文章就是要推出兩位文學大家的。一位是冰心,一位是魯迅。

冰心的文章,很多本來就是爲兒童寫的,所以,閱讀起來,基本沒有什麼障礙。而魯迅的文章,國小生啃起來是要掉大門牙的,所以,無奈之下,只能以“曲線救國”的方式呈現了。

我問學生,知道冰心和魯迅嗎?學生一臉茫然。我爲我們這些教書的和編書的感到可憐,我們是多麼一廂情願地將冰心、魯迅等大作家捧到學生面前啊,多麼期待學生能和我們一樣爲他們的文筆和思想而感動啊!但,孩子就是孩子。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教學時,一個孩子不知道,那可能是孩子的問題。但所有孩子都不知道,那一定是老師的問題了。

這種文章怎麼教,教什麼呢?

我想,從中年級起,語文的教學就有兩個指向性,一是指向“閱讀”,即從“閱讀”到“閱讀”;二是指向“作文”,即從“閱讀”到“作文”。這兩個指向,都是課內指向課外的。因爲“一個善於思考的學生,在腦力勞動上所花費的時間,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用於閱讀教科書,其餘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用在閱讀非必修的書籍上,也就是課外閱讀上;而那些除了教科書以外什麼都不讀的學生,連教科書也讀不好。”這句話是蘇霍姆林斯基說的,轉載量很大。

如果老師們教學這兩篇文章的時候,將目標定在了“作文”上,那可是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先說冰心的《只揀兒童多處行》吧,文字雖然淺顯,但情感真摯動人,特別是對孩子的熱愛和讚美,與文字渾然天成,寫作技法已入化境,學生怎麼學?吳伯蕭的文章還好一些,雖然文采斐然,但寫作結構還是中規中矩的。但這種環環相扣地謀篇佈局,更是寫作高手的技法。我們的孩子,都是寫作“低手”,就像在草原上剛碰到江南七怪的郭靖,此刻看到洪七公和歐陽鋒地一通亂打。看都看不清,還怎麼學?太高了!!

老師們最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趕快掃清疑難生詞,理清課文脈絡,解決課後習題。然後,提供一些冰心、魯迅的作品,在課內與學生分享,以期學生對他們產生興趣,如課後能主動尋找作家作品讀一下,則善莫大焉!

語文教學隨筆8

(一)讀書吧,少年

自從前段時間聽了詩歌朗誦以後,對朗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舒緩的音樂,配上深情的誦讀,朗讀者彷彿是美文、美聲、美好情感和思想的化身,傳遞着文字的意蘊和魅力。能夠用自己的聲音來引領聽衆欣賞美文,朗誦者在聽衆心中,可幻化爲美麗的天使。

朗誦,是語文教學中要任務之一,凡是能夠熱愛朗誦,能夠優美地朗誦的學生,怎能不喜歡語文,語文怎麼學不好?

所以,極力主張語文老師在早讀、在課堂要讓學生放生讀書,讀出情感,讀出內涵,讀出味道。

在課堂上,我也極力營造誦讀的氛圍。比如,現階段正講文言小說,讀起來佶屈聱牙。擱在以前,我都是讓學生默讀,然後把重點問題討論一下,講一講就好。所謂的長課短講。其實,是自以爲是的講。用很多補充的資料,來激發學生對名著的閱讀興趣。彷彿是腳底沒踩實,就匆忙上臺階。只能仰望星空,卻不能腳踏實地。名著的美,應該從課本的選文來窺測,深入挖掘文章的美,是語文教師必須練就的眼光和思想深度。

這兩天在課堂跟着學生一起誦讀課文,發現了原本不曾發現的細節的精妙之處。如《香菱學詩》中寶釵對香菱的評價“呆——瘋——魔——仙”這四個字就極其講究,如果細細品味,就能夠以小見大領悟《紅樓夢》的措辭的精心。真可惜,這麼多年,自己竟然是這樣粗暴地忽視了。

讀書,讀書,在誦讀出淨化心靈,純粹情感。讀書吧,少年!朗讀吧,語文教師!

(二)從容與焦灼

置身事外的有各種從容,甚至各種指手畫腳。現在想來,是可笑,更是刻薄。深知其中的時候,保持一個從容的心是何等重要和艱難。

以前,總覺的領導動不動就黑臉發火,何必呢,多大事兒?一直一直提醒自己不要發火,不要發火。

今天下午還是沒忍住!事先精心的安排進行網絡問卷,相關人員沒有提前到場去實用電腦和網絡,造成網絡無法登陸,耽誤了好多時間。

同樣的時間,甚至用兩倍的時間,問卷的班級還沒出來,怒不可遏地一路跑上樓去,看見負責老師站在教室裏,滿教室大部分學生都已問卷結束,甚至已經打開了遊戲,他竟然看不見!說:“還有十幾個人沒有答問。”天啊!因爲幾名學生,讓全班學生等待!還有下面排隊等候的學生!

急躁的火苗,又蹭蹭地竄出來!時間意識,時間意識!這可能是我發火最多的.原因。

可是,發火有用嗎?應該是還是提前沒有告知,想着這應該是常識,不用提醒就知道。可能是,站在他的角度,他又責任讓所有學生答完題,站在我的角度,我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有學生的問卷,即便是沒有少數的問卷沒有回收,也是無關大局的。

我無法事事都站在他人的角度,各種周全地考慮和安排。他人也不可能站在我的角度,瞭解我想要幹什麼,我的目的是什麼。這是無法完美融合的思維,既然如此,不再糾結,不再自責。

美好的心態,來自於從容地處事,惡劣的情緒源自於焦躁的態度。既然如此,從容,從容,急躁解決不了的問題,放下!

語文教學隨筆9

五年級已經學了兩個單元了,第二單元的卷子我也批改完了,他這次考了80分,雖然比第一單元少幾分,但已經在進步了。

記得當時我把第一單元的試卷批改完,在班裏公佈80分以上的同學的名字,當我念到“陳xx”時,他旁邊的田同學大聲告訴我:“老師,他抄我的題了,他自己肯定不可能考八十多分的。”她的話還沒說完,我就看到陳同學的小臉蛋就紅撲撲的,其實,我知道,他可能在考試的時候“偷瞄”了別人的試卷,那天考試,我發現他總是往田同學的卷子上看,後來我就站到他倆中間以示警告,他應該明白了,後來就自己做卷子了。可是,我不能當着這麼多同學的面揭穿他,我想了想,說:“我相信陳xx是自己做的,他進步很快,最近也經常找老師背書,我相信他以後還會考出更好的成績。加油哦,陳xx。”其實,我心裏是沒譜的,我還真不確定下次他會考的怎樣,因爲他的英語基礎不怎麼好,以前的考試最多也就是及格。

從那次之後,我發現他給我背書的次數變多了,還問過我兩次題,上課表現也比以前積極多了,我很欣慰。更讓我沒想到的.是,這次考試第二單元,他考了80分,這次,我確定,他是自己完成的試卷。

當我再次在班裏唸到他的名字的時候,沒有同學質疑他的成績,同學們大都尖叫:“哇,又考這麼好!潛力股啊!”他不好意思的笑笑,從他的臉上,我看到了他的自豪!

原來,有時候,信任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加油吧,陳同學,老師相信你以後會越來越棒的!

語文教學隨筆10

我們如果細心不難發現,新課改的每一篇課文在學習目標中都有一點,那就是讓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就要強化朗讀能力的基礎訓練,逐步提高國小生的朗讀水平。如何培養國小生的朗讀能力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爲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1. 讓學生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要求學生達到愛讀、善讀、自己照着讀的境界。2、教師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讀打動學生的心,喚起學生朗讀的慾望。3、 採取激勵機制,抓住學生在朗讀時表現出來的成功之處進行表揚,使學生得到成功的喜悅。4、 經常進行各種朗讀比賽

二、經常進行朗讀基本功訓練

要讀好課文,首先要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打好朗讀基本功。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複,不唱讀,不讀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學生讀書時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學生能達到正確朗讀,也就初步形成了讀書能力,那麼把課文讀流利也就水道渠成了。

三、範讀領略,模仿入境

學生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並不難,但要達到有感情,決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老師範讀,當然,範讀是隨機的,要選擇好時機,我一般不再初讀課文前範讀,而是當學生讀得不盡人意時,我才範讀。

四、採取多種朗讀形式,使學生願讀,樂讀

朗讀的形式有:齊讀與知名讀;輪讀;男女輪讀、小組輪讀等。配樂讀;分角色朗讀對話 較多,故事性較強,語言生動的活潑的課本可以分角色朗讀。比如:《松鼠和松果》的教學中,我讓同學們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角色,我讀旁白,這樣反覆讀了兩遍,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而且起到了示範作用。接着我又讓學生換角色讀課文,這樣學生的興趣更濃,讀的投入,對課文的理解也很有幫助。

五、注重朗讀評價

我們要善於聆聽,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不同優點,多給恰當的表揚,少一些批評,多一些微笑和鼓勵,少一些單一的.評價。學生們樹立了能讀好的自信心,會讀的更精彩。在我們的教學中,我們經常愛說的是:“你讀得非常好。”“你讀的真不錯”之類的話。其實,我們應用心聆聽學生的朗讀,切實發現他們朗讀中的優點,哪怕是一個詞,一句話都給與肯定。學生們在我們的鼓勵中會樹立自信心,讀的興趣就會高。

六、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初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品讀

在教學中要充分給予學生讀書時間,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把課文讀熟。邊讀邊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帶着對文章的情感讀文,讓自己的情感在讀書中流淌。

總之,學生朗讀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正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恆心,採取科學的訓練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那麼,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語文教學隨筆11

學習興趣對人的學習和事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是事業有成的動力之一。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國小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是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伴隨積極情緒的心理和傾向。對語文學習有了興趣,便能產生強烈的參與意識,把學習當作一件快事,樂此不疲,效果自然就好。那麼,怎樣培養這種學習興趣呢?

一、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

國小生的好奇心強烈,求知慾旺盛,敢於探索,而國小語文教材又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富有藝術魅力。我們要利用語文學科和兒童心理特點,以高超的教學藝術,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興趣。例如,教學生學“明”、“男”等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的字,從中間分開,裝進信封分給幾個小組,讓學生用信封裏部件組字。這樣訓練,使學生在深厚的學習興趣中掌握了知識。

二、利用新舊知識聯繫培養學生的興趣。

無數事例說明,那些與牢固掌握的舊知識和經驗相聯繫的新知識最能引起國小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中,不是孤立地講新知識,而是深刻把握教材,善於把新舊知識有機的.銜接起來進行教學。如識字教學中,用基本字帶全體字,同意字歸類,形近字比較等,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進行學習,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三、在成功的體驗中培養學生的興趣。

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十次說教不如給學生一次表現,一次表現不如給學生一次成功。每個學生都願意學有進步和獲得成功,因爲獲得成功的學習,會迅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要更多方面地爲學生創造表現自己獲得成功的機會。例如,我在教學生識字過程中採用了“收集商標識字法”,就是讓學生把生活中遇到的商標(食品包裝盒、藥品包裝盒等)收集起來,對商標中不認識的字問家長、哥哥、姐姐、售貨員阿姨或鄰居,回校後再把收集的商標貼在教室後邊互相交流,把課堂學習形式轉化爲比賽形式,達到了全體參與,樂於參加的目的,又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後的喜悅。

四、利用遷移規律培養學生的興趣。

遷移可以用於動機的培養,也可以用於興趣的培養。如果某些學生對學習數學有興趣,對語文卻不感興趣。我們就可以讓學生解應用題,或自編應用題,使他們逐漸體會到語文在學習各科中的重要作用,引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五、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興趣。

比如創設實踐情境,多組織幾次符合國小生特點的,與語文學習有關的實踐活動,創設趣味情境。如在學習二年級語文上冊識字1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從錄音朗讀中所讀到的秋風、秋林、大雁去感受秋天。然後又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去觀察學校周圍的果園,樹林,小溪邊找秋天,親身感受“秋高氣爽”“瓜果飄香”“層林盡染”“疊翠流金”的秋天之美,感受“黃的,紅的,雪白的”秋雨和“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美,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秋天就在我們的身邊。回到教室,讓學生學寫描繪秋天的字、詞、句。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昇華,逐漸將所學知識“吸收”、“消化”。

教師要愛護學生良好的興趣方向,糾正缺乏興趣的偏向,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注意克服盲目短暫的興趣,培養學生穩定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興趣的效能,從而促進國小生全面健康地發展。

語文教學隨筆12

我在識字教學中遇到不少困難:學生識字基礎參差不齊,每天識字教學花費的時間較長,不能充分鞏固複習,學生對識字興趣不濃。家長也反應,孩子的生字回生率高,不能熟練正確地運用。這些情況,使我常常陷入思考,怎樣才能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讓學生愉快紮實地識字和寫字呢?我也不斷地嘗試各種方法。付出總是有回報的,現在我班孩子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對識字也有了興趣。因此,面對這學期的識字寫字教學,我充滿信心的。

(一)識字教學

一、運用方法,實現高效識字

經過前三冊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多種識字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動作識記,圖畫識記,猜謎語、聯繫生活識字……在本冊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運用前面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記生字。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引導學生藉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繫,提倡學生運用記憶規律,將已經學過的部件、識字方法遷移到新的認記生字的學習當中。

在以往的識字教學中,面對一篇新課文的生字時,教師常常認爲學生都是零起點的,就音、形、義地講開了。這在很大程度上忽視部分起點高的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尊重學生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相信學生能夠應用已經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來獨立識字,鼓勵他們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認記漢字。讓個人的智慧在集體的碰撞中產生火花。教師們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以問問學生已經認識哪些字,能識記哪些字,請認識的學生當小老師給同學們講解。這樣既可以調動基礎好的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激勵孩子們課前主動預習生字。

調動無意注意,讓生字在不斷的復現中鞏固,也是提高識字效率的有效方法。根據二年級孩子有意注意持續時間較短的特點,將集中識字和分散識字集合起來,將識字和學文結合起來,將生字的音型義的滲透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目的復現生字,調動學生的無意注意,引導學生在無意中識字。在教學時,我們可以首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生字的字音,接着通過生字卡認讀詞語,讀準翹舌、平舌、前後鼻韻、及輕聲音節。然後讓學生讀帶有生字詞的重點句,讓孩子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理解課文時有意復現生字詞,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識字,最後通過指導書寫時,進一步鞏固識字。這樣學生學得輕鬆,記得牢。

二、拓寬識字渠道,激發識字興趣

生活是一本教科書。本冊教材要求學生認識400個生字。這只是一個底限,教師應當依託教材中的相關內容,開發和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讓識字不單單在語文課上,鼓勵學生利用生活中的有利條件識字,拓展識字空間,增大識字量,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如從同學、親人的姓名識字,通過各種招牌、廣告認字,從閱讀報紙、電視、雜誌中認字,在背誦經典詩文中識字……讓在生活中識字成爲學生的一種學習態度和學習理念,使之貫穿於整個國小階段,並通過這些識字渠道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三、運用各種方法,鞏固識字成果

隨着識字量的增加,識字的鞏固是識字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鞏固識字最主要的方法是多見面、多接觸。教師要創造多種途徑和多樣方式,加強已認識漢字的復現鞏固,防止回生。所以每課每單元的聽寫很必要,強化記憶,進行積累,也是很必要的;採用多種方法和途徑讓學生和生字多見面,如:在教室的四周張掛生字卡片,喚醒學生的無意注意,使學生隨時隨刻鞏固記憶;採用課外閱讀的形式讓學生在讀物中勾畫出所學生字,以鞏固加深;還可以根據本冊的要求,進行仿寫、造句和寫話等訓練,讓學生在運用中來鞏固生字,進行“字-詞-句”的練習;用難記字或易混淆的字編故事。教師還可以通過遊戲激發學生鞏固生字的興趣,如打生字撲克,找朋友,釣魚等,還可以利用展示臺、自制識字書展示學生的識字成果,促進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分享識字的樂趣。

在識字要求的把握上,教師要儘量避免走入兩個誤區。第一,千萬不要忽視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對所有學生做統一的要求。漢字學習是一個反覆的、長期的過程,因此允許學生在一定的時間以內在識字數量、識字能力上有差異。第二,不要將生字與語言環境分離,以識記單個字的數量作爲衡量學生識字的標準。識字的主要目的是便於他們儘早進入用漢字閱讀的階段,從而培養閱讀能力,豐富知識。因此,學生能夠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即達到了識字教學的要求。這裏所說的語言環境,包括含有生字的詞語、句子、段落或短文。

(二)寫字方面:

從第一冊開始,人教版實驗教材就開始重視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在本冊教學中,仍然要加強寫字教學的指導和寫字習慣的養成教育,在這裏特別要指出的'是寫字方面的教學。我認爲,在指導寫字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 堅持範寫指導,給予學生正確的範例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老師在孩子們心中有着相當重要的位置。因此,老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着每一個學生。老師能寫得一手好字也是最基本的教學功底,即使自己的字體不是很好,最起碼以自己認真的態度,端正規範的字體讓學生有一個效仿的榜樣。所以,我認爲每節課,教師都要板書示範,以自己工整漂亮的字體,一絲不苟的態度感染學生。建議老師們利用黑板,在田字格中示範書寫。特別是對於不容易寫好的筆畫,最好能用不同顏色的粉筆標出來;容易寫錯的筆順,要詳細講解,認真檢查,直至學生掌握爲止。從而要求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寫字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巡視,應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執筆的姿勢,運筆的方法。

二、 堅持常規教學,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

對於學生來說本冊的精讀課文要求會寫的字都比較多, 教學時, 利用針對課本生字的編排特點,分類範寫指導,鼓勵學生認真觀察,掌握其他生字書寫的方法。寫字教學最常規的步驟,一般分爲四個步驟:觀察字形 範寫指導 臨寫練習 評價欣賞。

要注重引導學生髮現漢字的書寫規律,相同偏旁的字可歸在一起專門指導。對於比較容易的字,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練習書空,將自己的字與範字比較,或同學間進行評議。對於難寫的字,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觀察,提出較難寫的部件或容易寫錯的筆順、筆畫,教師都應特別強調,組織學生書空練習,然後再有針對性地進行板書示範。在這特別強調要提高寫字教學的質量,就要培養學生觀察範字的能力和習慣。引導學生寫字前要做到看字的筆畫,思考、分析字的間架結構,哪個筆畫應寫在哪裏,佔多少位置,注意平衡、等距、長短、垂直的合理,然後再寫,讓學生養成“一看二想三寫”的習慣。

我堅持每週抽出一定時間作爲寫字課,讓學生實實在在地練練字。我想,只要能夠長期耐心指導,堅持不懈在寫字教學方面抓細抓實,一定會取得成效的。

三、合理安排,保證質量

我認爲無論那一方面的教學,都應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進行科學的引導,寫字教學也應如此,所以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在一節課中寫字不宜太多,爲避免學生疲勞,寫字最好不集中安排在一節課上進行,而是要分散到各個課時中去。在寫字的量的把握上,不是寫得越多越好,要注意寫字的質量。

總而言之,我們只有本着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一目標,從嚴、從實、從點滴抓起,抓住指導學生識字寫字的最佳時期,就能爲孩子的終生髮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語文教學隨筆13

語文老師要學學“留白”藝術

中國畫講究意境之美。大畫家吳道子說:“意造景生。”那種“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的意境,以無盡的詩情使觀畫者產生無盡的美好遐想,成了中國畫的一絕。所以,中國畫的構圖,汲取了太極圖之靈韻,用S線將畫面分割,大膽留白而絕不填鴨。有時欣賞一幅畫,那大塊的留白總能使人遐想不斷:這裏似有一葉扁舟雲中去,那裏似有飛流瀑布天上來;高處似起農舍炊煙,遠處似聽風中林濤……觀畫者在觀畫,也在創作,是觀者和畫者在共同創造畫作的美。所以畫界有論:“露而不藏便淺薄……愈藏而(境界)愈大,愈露而愈小。”可見,“留白”是何等重要。

中國畫有“留白”說,中國戲曲有“虛擬”說,吟詩作文有“懸念”說,目的都是給觀衆和讀者留點遐想和創造的空間。由此我想到了語文教學,語文教學也講教學藝術,我們的語文老師是不是也應該學習這種“留白”的藝術,給學生多留點想象的餘地和創造的.空間?用現在的時髦話講,更多地讓學生去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從而讀出自我,讀出個性。

語文課上,我們總習慣從字詞句篇到語修邏文,從情節結構線索到人物環境主題,給學生講解的十分具體,分析的十分透徹,甚至編出若干習題,一遍又一遍地訓練,硬把作品壓榨成流汁灌給學生。我常想,一篇篇美文佳作,與其由他人剖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之露,還不如讓讀者自己去感受那“霧裏看花”、“水中望月”之美,尤其是讀文學作品,美的感受是不能統一的,任何“實”講都代替不了作品的神韻。所以有時辛辛苦苦整出一個實化的課件,反而使作品失去了美的價值,一目而瞭然:啊,原來不過如此。我站在實實在在的岳陽樓上,總也感受不到“銜遠山,吞長江”的氣勢,更無“漁歌互答,此樂何極”之樂。我遊了桃花源,硬是尋不見“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加上沿途小販不停的叫賣聲擾耳,一點身居“世外”的感覺都沒有,我直呼上當,發誓再也不去桃花源。但我明白,作者並沒有弄假。常言道,風景美如畫,無疑畫比景美。又言道,畫出詩意,自然說的是詩意比畫更有神韻,景隨情生,無情則無景,你不走進陶淵明,自然尋不見世外桃園,這隻能自己讀作品去品味,哪能由他人硬拽去的道理。所以,文學作品總是留給讀者許多想象和創造的空間。

茅盾先生曾以“蛙聲十里出山泉”爲題請白石老人爲畫,老人只在畫紙上點了幾隻小蝌蚪於兩石激流中奔遊,留出大塊供遐想的空白,使人彷彿聽到十里之外的蛙聲一片。這是“留白”的經典。語文老師不妨學學中國畫的“留白”藝術,不要堵塞了學生再創造的思路。

少着墨,多留白,語文教學一定“意造景生”,變得妙不可言。

語文教學隨筆14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學習課文的一個關鍵指標就是體會作者文章的特色,學以致用,爲今後走向社會,成爲有用之纔打基礎。要使學生得到發展,先要讓課堂成爲學生的能言堂,樂言堂,讓課堂成爲他們的話語自由空間,做課堂的主人。我們的課堂實效性才得以保障。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多讀書,善於積累,勤動手是提高語文作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的關鍵。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改進作文課堂教學呢?現就此話題談淡幾點具體的做法。

1、日記或者片段描寫入手,激發寫作興趣:

“日記是道德長跑,每天堅持使人求真、向善、愛美。”(魏書生)從日記入手激活學生興趣,在愛好興趣中打開學生寫作之源,引出“情感活水”。

第一,學會觀察,寫好分類日記。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觀察意識,教給學生有條理、有層次、分類別的寫日記的方法。第二,創設情景,寫好活動日記。“運動會”、“五四”、“十一”、 “教師節”、“元旦”等學生有了豐富的實踐,寫起作文來新鮮、刺激,就能抒寫真情實感。並用“新聞發佈臺”、“故事笑話林”“手抄自辦報”、“班級明星榜”、“聰明一休屋”等形式,營造作文環境。以此來擴大他們的生活範圍,豐富他們的生活閱歷,引導他們留心身邊的人和事。對生活既觀察又思考,以微知著,將自己所見所聞所感的“各種”生活信息,真實地、創造性地“再現”到文章中。

2、在作文課堂教學中

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形象性、再現性、可控性的特點。將人、事、物、景等寫作材料通過實物、圖片、錄音、投影、錄像、電腦等多媒體進行再現,讓聲光色像充分刺激學生感官,喚起學生的記憶或再造想象。②這樣的作文教學能營造寫作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有效地引導學生細緻地觀察、思考,實現全體參與、個別輔導。拓展寫作空間,幫助學生更廣泛地積累材料,促進思維和表達。

寫作時應該做到:

一、學會審題,把握選材。

寫作的第一步是審題,只有弄清題目每個字的含義,才能確定中心。所以審題是作文成敗的`關鍵。國中以記敘文爲主,應注意題目的範圍和抓住題目中關鍵的詞。接下來是如何選材,有些同學作文中心不突出,內容沒有詳略。一定要讓學生有這樣一個概念:選材必須圍繞中心,最能表達中心思想的要詳寫。接着給他們作文趣目,讓他們確定中心,概述所選的幾件事。通過專項訓練,學生對如何審題和選材有了正確認識。

掌握了審題和選材,還不能寫好一篇作文。荀子曾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幹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它告訴我們材料的積累是寫作非常關鍵。

二、拓寬閱讀面,善於發現。

如果我們僅憑藉語文課內閱讀,是難以滿足積累語言材料的需要的。作文源於生活,生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可是很多學生對身邊發生的新鮮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此我要求學生要善於觀察,充分運用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對男邊的人、事、景、物進行細緻觀察,異且進一步分析、綜合、比較,以獲得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隨着科技的發展,我們進入電子時代,電視與網絡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它們給學生比書本更直觀、更容易理解的知識。面對眼花繚亂的電視節目,應如何選擇呢?我建議學生和家長一起看,在家長的幫助下認清真善美假醜惡,提高提高的審美能力,並把它和看書、參觀,做遊戲結合起來,使自己的各種積累相互聯繫,更系統化。而網絡爲學生打開通向遙遠世界的窗戶,讓我們更快、更有選擇地接受更多、更新的知識。

三、勤於積累,注重練習。

寫日記可以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但是中學生課業負擔比較重。因此我要求每週寫一次隨筆,把最有意義的事記錄下來。每天有一名學生把自已所寫抄寫在小黑板上,課間同學們幫助他論證字、調、句的錯誤。使同學們少寫“土語”,多用“雅詞”。總之,凡自已的親身經歷,喜怒哀樂,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可以寫。這樣,學生在生活和實踐中豐富自己的“材料庫”,讀書、看報,積累了知識。仿寫、改寫、週記、書信掌握多種寫法,激發學生寫作慾望和興趣,又互相取長補短,拓展思路,活躍學生思維,又不加重學生負擔,達到多練的目的,提高寫作速度,效果較好。

語文教學隨筆15

隨着社會的前進,科技的發展,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認識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電腦的普及﹑網絡的發展對語文教學產生的影響。我們可以在用好教科書的基礎上,在現有的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地引導學生上網收集相關資料,閱讀相關的文章,課後推薦相關讀物,以增加對作品背景和主人公的瞭解,拓展學習內容,提高閱讀能力,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媒體,讓學生對語文學科所展示的魅力有更直觀、更形象地瞭解,這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的精神。

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講到字、詞的認識時,常用的教學方法是板書在黑板上的間架結構筆畫筆順,組詞以及對字、詞認識和方法,最多是讓學生查查字典,更進一步地讓學生對它的瞭解。其實,當你走進現代教學媒體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語文資源的魄力無限。比如人教版第十一冊課文《童年的發現》中有個詞“草履蟲”,學生在課前也進行了預習,知道“草履蟲”是原生動物,形狀象草鞋底,生活在停滯的淡水裏,吃細菌、水藻等,身體周圍有纖毛,是它的運動器官。在課堂中,我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眼中的草履蟲。有的`同學說得並非是草履蟲,有的同學說得卻似象非象,可有的同學卻又表述不清。望着這些基本與生活實際相脫離的孩子,望着這些似懂非懂的學生,我充分利用現代化媒體教學,從自然這門學科中搜尋“草履蟲”,學生望着課件中在蠕動的草履蟲,不僅知道了“草履蟲”長得樣子,還知道了“草履蟲”何以而得名。比如低年級的課文中,讓學生對字、詞的瞭解更加有意思,學生像欣賞動畫片一樣極爲興趣。如: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一冊中《雪地裏的小畫家》,“下雪啦,下雪啦!雪地裏來了一羣小畫家。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青蛙爲什麼沒參加?他在洞裏睡着啦。”學生印象中的“小畫家”是什麼樣?很抽象,可是多媒體一展示,學生樂了,竹葉、梅花、楓葉、月牙,一幅幅畫面栩栩如生、形象直觀。

總之,語文教師可以從各個方面充分地利用好現代教學媒體,創造性地開展各項語文活動,促進語文課堂教學面貌的改變,努力使語文教學新鮮、活潑、豐富起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1gdo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