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國小三年級隨筆15篇

國小三年級隨筆15篇

學習、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敘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經典的隨筆都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國小三年級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三年級隨筆15篇

國小三年級隨筆1

三年級是個承上啓下的過渡年級。培養三年級同學的語文能力,應着重放在段的訓練上。三年級段的教學主要任務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結合有關內容,展開合理大膽的想象.能找到重點句,理解句與句之間的關係,知道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

1、讀段在段的讀、說、抄、寫過程中,讀是基礎,讀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過程,一步一步地讀下去,達到透砌理解。過程得當,能理解得順,理解得深。應抓好三個環節。

一是初讀,要突出"順"字,要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能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二是理解,要突出"思"字,要把同學學語文的過程和同學的認知過程統一起來,讓同學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內容,經歷"具體--籠統--具體"的心理歷程。教師精心設計問題,以啓發同學的思路。對於重點段落,要讓同學在讀熟的.基礎上,通過講讀,使同學掌握學習方法.三要熟讀.要指導反覆誦讀,直至熟讀成誦。使同學能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說段說段在讀段之後進行,要求同學用自身的話表達對段的思想內容的理解,這樣把課文語言轉化爲個性語言,對課文語言進行同化.剛開始說段訓練時,同學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複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師應具體指導同學一句一句地說,然後,把整段話連起來說。在指導說段時,還應把概括地說和具體地說結合起來進行.課文中人物的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等,可以聯繫課文,讓同學進行大膽的想象。能寫就不說,能說就不讀。培養同學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寫段在三年級段的教學中,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佔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同學建立段的概念,必需引導同學理解句子意思和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繫,認識段的組合規律,真正讀懂一段話。然後和時指導同學仿照課文中段的組合形式,進行寫的訓練,使讀和寫有機的結合起來,把讀寫訓練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樣吸收在前、表達在後,既培養了同學讀的能力,對段的理解與認識;又培養了同學寫的能力,學會寫好片斷,讀寫相互促進,有效地提高了同學的讀寫能力。告訴同學寫段時,.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敘;末句要總結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複。用自身的話寫課文某段話的意思,要求用總分段式來寫。仿段.規定選材範圍,要求用總分段式寫。本冊教材後有很多寫段的練習題,應儘量讓同學多動筆進行寫段訓練,使同學語文能力有所提高。

國小三年級隨筆2

這節是三年級的體育課,課前我讓每個學生準備了一個飲料瓶,裏面裝上沙子。本來我是想:把學生分成四組,每組再配給一個實心球,組織學生做"快快跳起來"的遊戲(即瓶與瓶之間間隔一米左右距離,每組從排頭開始依次從瓶子上跳過,然後把實心球交給第二個同學,從而鍛鍊學生連續跳躍能力,培養合作意識)可當我把實心球交到第一組的時候,就聽見隊伍中有同學說:"可以打保齡球了!"我一想:咦,對呀,瓶子與球的組合有不少的玩法,何不讓學生自己去創編呢?我把想法一說,隊伍立即沸騰起來。各組在經過一陣討論之後,就開始佈置遊戲場地了。他們有的在玩"打保齡球"(把所有的'瓶子放在一起,滾動實心球去撞瓶子);有的在玩"穿過小樹林"(瓶子每相隔一米繞過飲料瓶)有的在玩"快快跳起來"

看到學生們玩得這麼開心,我不禁在一旁爲他們暗暗叫好,想不到,這次的放手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於是,我又靈機一動,何不再讓學生給所玩的遊戲制訂一個規則呢?當我走近每一組,說清我的意圖後,各組均展開了熱烈的後再試一次,以便檢驗規則是否合理。一段時間後,我吹哨讓他們集合,我先讓各組的組長就本組的遊戲作了一下講解,並根據學生的意見從中挑選出了二個遊戲:"打保齡球"和"穿過小樹林"進行了比賽,在一陣陣的加油鼓勵聲中,學生的興致達到了最高點,這堂體育課,並沒有按照我教案預設思路進行,但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讓我感覺到:要想使自己課堂生動,教師應改變一成不變的課堂教學。須知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師不能做課堂教學的主宰,應該根據課堂中出現的新情況,調整課堂教學結構,隨時捕捉時機激發學生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堂體育課,並沒有按照我教案預設思路進行,但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讓我感覺到:要想使自己課堂生動,教師應改變一成不變的課堂教學。須知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師不能做課堂教學的主宰,應該根據課堂中出現的新情況,激發學生的興趣,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國小三年級隨筆3

三年級是個承上啓下的過渡年級。培養三年級學生的語文能力,應着重放在段的訓練上。三年級段的教學主要任務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結合有關內容,展開合理大膽的想象。能找到重點句,理解句與句之間的關係,知道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

1、讀段

在段的讀、說、抄、寫過程中,讀是基礎,讀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過程,一步一步地讀下去,達到透砌理解。過程得當,能理解得順,理解得深。應抓好三個環節。

一是初讀,讀出"順"字,要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能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二是理解,要突出"思"字,要把學生學語文的過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統一起來,讓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內容,經歷"具體——抽象——具體"的心理歷程。教師精心設計問題,以啓發學生的思路。對於重點段落,要讓學生在讀熟的基礎上,通過講讀,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三要熟讀。要指導反覆誦讀,直至熟讀成誦。使學生能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說段

說段在讀段之後進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段的思

想內容的理解,這樣把課文語言轉化爲個性語言,對課文語言進行同化。剛開始說段訓練時,學生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複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師應具體指導學生一句一句地說,然後,把整段話連起來說。在指導說段時,還應把概括地說和具體地說結合起來進行。課文中人物的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等,可以聯繫課文,讓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能寫就不說,能說就不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寫段

在三年級段的教學中,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佔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學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須引導學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繫,認識段的組合規律,真正讀懂一段話。然後及時指導學生仿照課文中段的組合形式,進行寫的.訓練,使讀和寫有機的結合起來,把讀寫訓練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樣吸收在前、表達在後,既培養了學生讀的能力,對段的理解與認識;又培養了學生寫的能力,學會寫好片斷,讀寫相互促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告訴學生寫段時,。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2。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敘;3。末句要總結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複。用自己的話寫課文某段話的意思,要求用總分段式來寫。3。仿段。規定選材範圍,要求用總分段式寫。本冊教材後有很多寫段的練習題,應儘量讓學生多動筆進行寫段訓練,使學生語文能力有所提高。

國小三年級隨筆4

三年級了,想想應該磨合了一年的孩子應該帶起來很輕鬆,課時也比二年級減少了很多,怎麼就覺得越來越累。慢慢的我發現孩子不是不會,而是沒有心,一顆缺少感恩的心。他們只是停留在嘴巴上知道父母、老師的辛苦,心內對於這個問題,只是一張白紙。在他們心裏,他們認爲這是理所當然。

《論語》裏有一句話:本立則道生。即做人要講究根本,一個人只有把根本立住了,才能談發展。就像大樹,把根扎牢了才能根深葉茂。那麼什麼是根呢?感恩心、愛心、誠信、責任這些品質。我們不僅要關心孩子,也要讓孩子感知到這份關心,學會這份關心,並能將這份關心回饋給父母和身邊的人。

上週班會,我和孩子談到學費問題,我問他們開學時,看到爸爸媽媽給你交了多少學費嗎?孩子們大概用手比劃了一下,然後根據他們日常生活中吃到的、用到的、買到的`的物品作爲比較,看看這些學費能買到多少這些物品,讓孩子大聲驚呼。我不知道我這樣做有多少用途,或者有多麼幼稚,但是我希望三三班的孩子最起碼要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辛苦。

很快家長會應該快來了,我想這次的家長會,我該做的就是感恩。因爲感恩教育應該家校聯繫。

國小三年級隨筆5

國小三年級,正是低年級和高年級的過渡時期。必須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的學習氛圍。但是,要想讓學生一堂課40分鐘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但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集中注意力緊跟老師的教學思維。否則就會對牛彈琴,事倍功半。

對於優生有的聰明男生很好動,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還得不要讓他處在勝利之中。我班王新成,他就是非常聰明。我經常在課前聽寫生字詞。由於他的不細心,很少全對。所以我就用這點來教育他不要總認爲自己聰明就可以不虛心學習。這樣打擊他一次,上課就能好幾天。所以對於優生上課也應該多關注一些。

對於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有時你把他叫起來。他根本不知道你講哪啦。對他們來說心不在焉。要不斷提醒他們注意聽,多組織課堂教學。

而對於後進生,首先給他們訂的目標就不要太高讓他們跳一跳夠得着。這樣不止他們自己覺得有希望,嚐到成功的喜悅。只要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要適時的表揚。讓他們覺得老師並沒有放棄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希望的。並且要想他們成功就得在課下時間多幫助他們。比如讓學習委員幫他輔導,教師本人也要多給他們講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讓他們一點一點的進步。要牢記:只要付出,就會有收穫。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進而願意跟你學。

國小三年級隨筆6

省市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現就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作出如下總結。

一、以課堂教學爲核心,落實每堂課的教學任務。

1、嚴謹備好每一節課。

上課前認真備課,鑽研新學課程標準、教材、教參,對學期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學期中,着重進行單元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麼疑難,該怎樣解決,在備課本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充分理解課後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

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1)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思考。上課力求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同時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件,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多動手,從而加深理解掌握知識。

(2)及時複習。新授知識基本是當天複習或第二天覆習,以後再逐漸延長複習時間。這項措施非常適合低中年級學生遺忘快、不會複習的特點。

(3)努力構建知識網絡。一般做到一小節一整理,形成知識串,每單元整理複習形成知識鏈,一學期對整冊書進行整理複習。學生經歷了教材由薄變厚、再變薄的過程,既形成了知識網,又學到了方法,容易產生學習遷移,給學生的創新實踐提供了可能。

3、細緻批閱每一次作業。

針對不同的練習錯誤,面批面改,指出個性問題,集體訂正共性問題。

4、耐心做好每一次輔導。

在教學中注意降低難度,放緩坡度,允許他們採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學習,注重他們的學習過程的指導。在教學中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對學生的回答採取揚棄的`態度,從而打破了上課發言死氣沉沉的局面,使學生敢於回答問題,樂於思考。

5、客觀評價每一位學生。

評估不只是看學生學習成績如何,更重要的是瞭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品質的發展狀況,作爲教師改進教學的依據。在自制測試卷中,我增加了體現學生思維過程的試題,測試的結果也不再作爲評價學生唯一依據,而是看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學習的努力程度。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

教材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非常重視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符合兒童特點的素材,於是我結合教學進行愛祖國、愛科學、愛鑽研等良好的思想品質培養。精心設計了:美麗的校園、金色的秋天、美麗的山美湖、做值日、過馬路等情境,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第二故鄉、熱愛勞動、保護環境、尊老愛幼、珍惜時間、遵守交通規則等的教育。教材整體體現了豐富多彩、努力向上的學校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生活態度,學生在教材和老師創設的環境下,心靈得到了薰陶。

在教學過程中,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在數學中,有很多規律的總結,有很多多樣化的算法的發現,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總結。這樣不斷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能力等。

拿教學方法來說,我們可以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爲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爲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關係,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從小讓他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習慣。

三、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上課前,要求學生把課堂上用的東西,如教科書、練習本、筆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預備鈴一響就安靜下來,小憩收心。對學生的怎樣坐,答問時怎樣站等都要提出明確要求,培養學生認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習慣。課間根據學生注意力不持續,易轉移等特點,我儘量把握好上課的節奏,有張有弛,使學生的思維處於活躍的狀態之中,逐漸培養學生注意力持久保持的良好習慣,使學生上課不搞小動作。

此外國小生普遍存在着做事無緊迫感,動作緩慢的現象,我就時刻提醒學生加強做事的計劃性,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課後我又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要求學生作業整潔,不潦草,不塗抹。

爲了培養學生作業書寫工整的好習慣,我首先注意教學時板書書寫規範整齊,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提高業務素質,時時處處注意用自己良好的行爲習慣影響、感染學生,此外加強寫字課教學和書寫評比,並用鼓勵性的評價標誌獎勵書寫認真的同學,經過一個學期的細緻培養,大多數學生的課前準備、上課注意力的集中、特別是學生的書寫均有較大的進步。

四、創設學習情景,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1、設計數學遊戲,使學生樂在其中。根據低中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在教學中設計了國小生最喜歡做的遊戲,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

2、創設生活情景,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本學期我在教學新知時儘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進行直觀教學,使學生便於理解和掌握。抓住機會告訴學生像這樣的題目在我們的數學裏叫做解決問題,從而初步瞭解了應用題的概念,同時也體會到了數學的美麗。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生上課的時候比較認真,大部分學生都能專心聽講,課後也能認真完成作業,學習積極性很高,在學生中興起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他們能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絕大部分的同學都養成了愛動動腦,愛思考的好習慣,形成了良好的學風。

五、重視與家長的聯繫,雙向管好孩子。

孩子的進步,集體的成長,離不開教師,也離不開家長。爲了更好地全面瞭解學生情況,我通過多種形式與家長建立密切聯繫,進行友好交往,不僅溝通信息,還增進了情感的交流。

對家長介紹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經驗,推薦一些教育方面的書籍,同時對家長提出要求:爲孩子在家裏創造必要的學習環境,爲孩子做好榜樣。通過這些工作,使很多家長重視了子女的教育,改進了對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強了做家長的責任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國小三年級隨筆7

走進三年級的教室,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張張充滿稚氣、充滿純真的笑臉。孩子們都睜大雙眼,好奇地打量着我這個陌生人。當明白我是新來的班主任老師時,學生們都興奮異常。“那麼,誰想來介紹一下自己呢?”“我,我……”“老師,我……”教室裏一下子“刷刷”的舉起了幾十只小手。看着他們因興奮漲紅的小臉,我頓時也被感染起來,真是一羣可愛的孩子!接下來我請每一個孩子都到講臺前來介紹自己,介紹完後我再和他握握手,這樣我們就是朋友了。孩子們大概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形,都爭先恐後地跑到前面來,想和我來次“親密接觸”。頓時,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正當我沉醉於這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時,一個學生大聲叫到:“老師,他還沒有自我介紹呢!”順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我看見角落裏坐着一個男孩。這是個不引人注目的學生,平凡的長相,樸素的裝扮,一臉的木然。可能發現我在注意他,他的臉立刻紅了,頭埋得低低的,人也立刻變的侷促不安起來。同周圍這些活潑開朗、朝氣蓬勃的孩子相比,他真的有些另類呢!課後,從其他任課教師和學生口中得知:他叫張某,學習基礎較差,性格內向,說話有些口齒不請,所以上課很少舉手發言。越是發言少,他的膽量和表達能力越是得不到鍛鍊,於是越沉默寡言。不過學生也反映張某平時與同學相處的還不錯,有時還能主動幫助別人。

班裏有這樣的一個學生,我很着急,滿腦子想的都是怎樣才能使他的成績提高。於是課堂上我加大了對他的提問密度,課後一有時間就把他“請”到辦公室補課。憑心而論,我在他身上下的功夫不少,這樣大概過了兩個星期,張某的成績不但絲毫沒有起色,而且我感到他在我面前更加忐忑不安,手足無措。課堂提問,只要我的眼睛稍微瞄他一下,他就會緊張起來。難道我錯了嗎?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我的想法沒錯,我的方式對嗎?誠然,我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爲了提高張某的成績,但我考慮到張某的感受了嗎?我知道他心裏的想法嗎?我只是過多的關注了他的學習,卻忽視了他的心理需求,淡漠了對學生的情感。我的急功近利嚇壞了他。愛,也需要慢慢來呀!

我開始試着走近他,課堂上不再是簡單地向他發問,“你看,張某同學聽的多認真!”“張某同學作業做得真工整!”……一些看似雖小,但卻發自我內心的表揚毫不吝嗇的`飛向了他;每天放學時,我也有意無意地對他說:“張某,路上小心呀,明天見。”我把這些都做的極爲自然,就像對待其他同學一樣。剛開始,張某還有些不適應,如小鹿般不安,後來我發現他慢慢的放鬆了,課堂上也不再躲避老師的目光了,有一次放學竟主動給我說了聲“再見”。雖然聲音很輕,但畢竟是他第一次主動和老師交流,讓我欣喜不已。甚至有次班級衛生大掃除,我正在擦玻璃,他竟然拿着抹布跟着我賣力的幹起來。雖然他沒說什麼,但我知道他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正一點點的拉近。再後來,爲了提高他的自信心,我搞了一次“尋找閃光點”的主題班會,讓每個學生都說說自己和別人身上的閃光點。輪到他了,他站起來紅着臉說:“我沒什麼優點……”他的同桌馬上站起來說:“不,他有。他喜歡幫助別人,他幫助我打掃過衛生。”我也立刻補充到:“他還幫老師擦過玻璃,老師要謝謝他!”同學們都向他投去了讚賞的目光。他的眼中,流露出一種少見的光亮。

我知道,我已經獲得了一把打開這個孤僻孩子心靈的鑰匙。一切又是那麼的順理成章,我開始用欣賞的眼光來看他,同學們也因我的關係關注起這個原本不起眼的男孩。我可以用更多明顯的方式來關心他,隨意聊聊他家裏的情況,在談談他的學習。以前,他在老師面前會很不安,聲音小的像蚊子叫,現在,他會露出羞澀的笑容,說話的音量也提高了許多。課堂上,他也總是很認真的聽我的課,儘管有時他並不能完全聽懂,但我知道他在努力,多好的學生啊!在課上,估計他能回答的問題就讓他回答,不管回答如何,我都給予適當的鼓勵。慢慢地,他舉手的次數多了起來,他的自信心越來越強了。幾個月後,他的成績有所進步,人也開朗了許多。

課堂上往往是一些優秀生唱主角,而學困生只能默默無聞。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自己被關注,被欣賞。就像一首歌中唱到的“山谷裏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如果每一個學生都能沐浴在老師愛的陽光下,每個老師都能耐心的等待,再等待,那麼我相信每一朵花都能迎來屬於自己的一個春天。

國小三年級隨筆8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學理論中的精彩一筆,陶先生認爲"做"就是教學中的實踐環節,只有採用"做"這樣的實踐環節才能讓"教"與"學"合一。陶先生"教學做合一"的思想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有重要的其指導意義。《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即要讓學生在大量的、豐富多彩的"做"中,感悟、習得,逐漸掌握語文的規律。可以說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就是通過具體的"做",將教師"教"授語文知識技能的過程與學生在應用中"學"得新知、提高能力的過程整合爲一種綜合的教學活動。

首先,語文實踐活動是一種語文活動,緊密結合語文教材的各種"做"的活動應當是語文綜合活動的基本內容。其次,語文實踐活動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語文活動,各學科與語文相關的"做"的活動都應該是語文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再次,語文實踐活動是一種實踐性非常強的語文綜合活動,各種貼近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做"的活動,也應該是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下面談一談筆者以"做"爲中心進行三年級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一些體會。

一、緊扣教材"做",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三年級首次出現了"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這個全新的內容,這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對於三年級的學生卻是完全陌生的。再加上三年級的學生往往問題意識淡薄,他們還不太會主動引發問題進行思考。因此教師首先要緊扣教材,巧妙地設計和安排各種"做"的活動,縮短學生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之間的距離,引發學生對於活動內容的高度關注,以此來落實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的每一篇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名篇佳作,也是學生學習語文最主要的途徑,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首先可以緊扣每一篇課文展開。

1、緊扣課文內容的表演活動陶行知先生指出,喚起了興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體,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各學科教學必須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前提,方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根據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模仿能力強、直覺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我們經常性地安排一些緊扣課文內容的表演活動。如在《陶罐和鐵罐》、《亡羊補牢》、《驚弓之鳥》等多篇課文的教學中進行課本劇表演,在《比絕招隊《東方明珠》等課文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比絕招"、"小導遊"表演等。這些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熔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於一爐,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表現欲,鍛鍊了學生的膽量、氣質,培養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審美情趣。

2、緊扣課文內容的製作活動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要解放學生的雙手、解放學生的頭腦。緊扣課文內容進行各種有趣的製作活動既能讓學生動手動腦,也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三年級課文中有不少製作活動的切入點,如學習《花鐘》一課,可根據課文內容或根據自己平時的觀察製作一個"花鐘"。學習《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一課後,可引導學生編寫一張"保護綠色家園"手抄報等。在活動中學生的閱讀概括能力、版面設計能力得到了鍛鍊,審美、鑑賞、繪畫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緊扣課文內容的拓展活動

課程改革實驗教材中的課文,不是以傳統一篇一篇"課文"的形式而是以一組一組課文的形式出現的。一組課文一個"主題氣將一篇篇課文融合在一起,根據這樣的編排特點,語文綜合性活動的內容除了可以緊扣一篇課文"做",也可以緊扣一組課文的主題進行設計,拓展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例如三年級下冊教材的第五組安排了以"愛"爲主題的一組課文,我們在學習這一組課文的過程中進行了"爸爸媽媽我愛你"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活動中我們安排了以下幾個內容:向親人鄰居瞭解爸爸媽媽是怎樣疼愛你的:仿照課文內容寫一份"爸爸媽媽的賬單":爲爸爸媽媽做一張感恩卡:請過生日的爸爸媽媽到學校彙報綜合性活動的成果,共慶生日。這些活動內容,有的是這一單元中教材原來就安排的綜合性活動內容,有的是結合教材拓展延伸的內容。這兩方面的內容都緊扣教材,並體現活動的層次性,學生通過"學"課文能夠初步體會父母對子女的愛,然後通過"向親人鄰居瞭解"、"仿寫爸爸媽媽的賬單"等活動深深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最後用具體的實踐活動"爲父母做一張感恩卡"、"爲父母慶生日"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這樣,父母對子女的愛、子女對父母的'愛都得到了融合和提升,學生的心靈得到了一次洗禮,實現了教師"教"學課文、闡述文本、培養能力與學生"學"習課文、理解文本、體會真情、提高能力的整合。

二、整合教材"做",豐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因此,我們應該樹立"大語文"教學觀,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與其他學科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尋找各學科之間的關聯點,設計出多學科整合的綜合實踐活動。整合後的活動不僅在數量上添磚加瓦,而且在質量上高屋建領,極大地豐富了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

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上冊《我們的民族國小》這篇課文時,我們結合《品德與社會》學科、《美術》學科一起組織了"誇誇我的國小"的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們用畫筆、相機,用一雙雙明亮的眼睛記下了學校每一個美的景緻,還通過查閱資料和採訪老師等形式發現學校一個又一個曾經的輝煌。語文課上同學們將自己的發現和優美的課文融爲一體,與民族國小的學生一起誇誇自己心愛的國小,表達對學校生活的熱愛。品德與社會課上學生製作了《校史報》,爲學校光榮的歷史感到驕傲,美術課上學生們用畫筆畫下了"美麗的校園",還發揮想像畫下了"未來的校園",並配上了精美的設計說明,用繪畫的形式表達了對學校深深的愛。這樣的活動力日強了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整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三、聯繫生活"做",激活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陶先生認爲: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書,"我們的教育不限於學校的形式","整個社會是我們的學校,全部生活是我們的課程"。他極力主張把學生從學校這個"鳥籠"中放飛到大自然中去自由朝翔,到生活的大風大浪中接受人生洗禮。的確,生活是語文的源頭活水,選擇貼近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綜合性實踐活動,必然會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三年級語文教材中安排了不少環保主題的課文。爲了從小搞羌學生的環保意諒,我們在三年級下學期安排了主題爲"關心周圍的環境"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先讓學生自由結合組成小組,共同商定一個活動計劃,想一想開展的方式和內容,然後大家分頭行動。有的小組進行了細心的觀察和記錄:"稱了稱家裏每天產生多少垃。圾"、"算了算自己家一年用掉多少噸水"。有的小組去實地訪問,追尋一條原,本乾淨的小河變得渾濁骯髒的原因。還有的小組蒐集了許多的資料,瞭解嘉興近幾年來水資源缺乏、水質日益惡化的現狀。活動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勁頭十足,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國小三年級隨筆9

在教學中,我長期細心觀察了學習吃力、成績始終不能有較大進步的學生,我發現他們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是一個努力、嘗試、多次失敗的過程。現在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獨生子女優勢”、義務教育的普及,他們一帆風順進入國中。優越感使他們養成怕麻煩--急於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敗,不敢面對失敗的心理。但學習處處有困難,在多次面對失敗之後心中的天平失衡,學習的熱情、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在學心上就不見進步。基於此,在教學中我試着運用了失敗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這一問題。學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養、提高。只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心理訓練,養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煩、不怕失敗、敢於挑戰,定能使學生學有所成。

但是,教學中,我明顯存在許多不足。比如,課堂開放過度,合作流於形式等。在今後教學中,我一定要真正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國小三年級隨筆10

《燕子》是一篇文字優美的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優美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湖面上飛行、在電線杆上歇息的情景。

這篇課文要讀懂它,必須要與生活聯繫起來學,才能學得靈活,覺得透徹。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感悟燕子優美的外形、優美的飛行姿態、歇息時美妙的意境,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力和鑑賞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活動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助學提示:讀課文用“————”畫出燕子的外形特點,並帶着自己的感情讀一讀,試着背一背。

填一填:

一身( )的羽毛,一對( )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湊成了( )的小燕子。

在理解“趕集”一詞時,我讓學生先說說自己去趕集時的感受,再想想課文中是說誰趕集?爲什麼這樣說呢?學生通過與生活聯繫,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開之多,給人以熱鬧的感覺。在學生觀賞了春天美景之後,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談談你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讚美春天;在讓學生感受春風、春雨的柔美和燕子的活潑可愛時,讓學生聯繫已學到的一些古詩詞來說說。學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

活動二:感受燕子飛行時和休息時的美助學提示:

1、燕子飛行時都有哪些特點?

2、燕子休息時都有哪些特點?

先自主學習再小組內交流討論課文第四自然段描寫了燕子歇息時與春天景色互相映襯的美麗畫面。文中把燕子落在電線杆上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線譜,學生較難理解。我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說說燕子飛倦了怎樣休息?啓發學生想象:對照一下插圖,再閉上眼想象,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杆上的燕子變成了什麼?那幾根電線呢?書上哪個詞表示出了看不清楚?誰能把它畫出來?一位學生在黑板上先畫了幾根若有若無的細線,又在細線上畫了幾個小黑點。我隨手在畫上添了幾根線,把學生畫的小黑點連成了一組五線譜。問:“這像什麼?幾隻燕子變成什麼了?”仔細讀讀句子,品味一下,聯繫剛纔想到的,又能體會到什麼?再閉上眼睛,把爛漫無比的春天和燕子歇息時的情景聯繫起來,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通過想象,學生不僅感悟到了燕子歇息時的靜態美,而且領悟到了活潑可愛的燕子與春天景色互相映襯的美麗意境,培養了學生對美的欣賞與鑑別的能力,而這也正是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活動三:拓展閱讀燕子總是跟春天聯繫在一起,詩人喜歡描寫燕子,老師也帶來了幾首與燕子有關的詩詞,讓我們讀一讀,勾出描寫燕子的詩句。

絕句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烏衣巷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通過拓展閱讀不斷豐富學生想象,鏈接生活實際,促學生的語言積累。

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本來以爲學生很容易進入角色,可是學生在課堂上發言積極性不高。有可能是開學初,學生還沒有進入學習的氛圍中。就如體會小燕子飛行這一段內容時,我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學生能抓住“斜着身子”、“掠過”、“一轉眼”橫掠“……等體會到燕子飛行的輕快。有的也能從中體會到燕子喜歡春天,高興了,還會變着花樣飛行。這些固然令人滿意。然而大多數學生當的陪客卻讓人揪心。這也應該是我課堂教學中需要突破的。

國小三年級隨筆11

今天和一個老師交流,《七色花》一課,談到哪一瓣花用得最有意義。當時她的學生思維非常活躍,說了很多種,有的說第一片花瓣最有意義,沒有這一片,她根本回不來,後面的事也就不存在了。有的說倒數第二片有意義,玩具太多了,交通堵塞了,這片花瓣幫助了全城的人。……老師逐個引導分析,最後讓孩子們得出統一的結論,最後一片花瓣最有意義,確實這也是編者的意圖。

我說,看出不少孩子並不服氣,雖然在老師的引導下,他不得不認爲最後一片花瓣最有意義,但是在內心,他們不一定接受。這位老師說,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是一方面,不等於不引導,他隨便瞎說也不管。我說,是的,尊重是一方面,價值引導又是一方面,不能爲了盲目尊重失去我們應有的價值引導。但是這一課從孩子們的角度看,孩子們對其他幾瓣花用法的看法也不無道理,就說到北極去吧,這一難忘的經歷對她來說就能說沒有意義嗎?關心他人確實是美德,是應該引導學生去感受,但是我們不能過於強調語文的教化作用,把我們的體驗強加給孩子。這樣做導致的後果是什麼呢?

請看這位老師跟我說的她做的這樣一個小實驗。她說,昨天給學生髮了一個通知:“告家長書家長同志:您好!爲迎接十六大的勝利召開,教育局黨委定於十月三十一日下午組織全系統聽黨課,我校爲大會主會場。因此,我校根據上級要求,週四中午12:10分放學,下午不上學,在家裏完成作業,請家長監督孩子完成作業並教育孩子注意安全。*****國小* 月*日”讓學生找認爲最重要的話,學生找了好多條,諸如十六大勝利召開;組織聽黨課;家長監督完成作業等等,就是找不到最主要的信息——下午不上課。

爲什麼會這樣?對孩子來說,下午不上課是非常振奮人心的消息,值得爲這個消息振臂高呼。想想我們大人如果有半天意外的.休息那種感覺吧。爲什麼孩子們都找不到這一句,老師覺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獲取信息能力太差了。

我說,不完全是這個原因。主要是孩子們沒有從自己的角度來找,他們是在揣摩老師希望我們找什麼。老師希望我們找的肯定是最有意義的,至於我自己最喜歡的怎麼能找出來,那不是意味着我不愛上學嗎?那位老師頻頻點頭。

長期的、模式化的思想教育,讓孩子們從小養成了說假話,空話的習慣,童真、童趣在慢慢消失。很難聽到孩子們真實的聲音,你們要聽什麼,愛聽什麼,我就說什麼。這是多麼悲哀的現象。語文教學應該儘量避免這種悲哀,讓課堂呈現她特有的生機和活力,讓語文教學真正煥發生命的色彩。

國小三年級隨筆12

國小三年級是學生從低年級邁向中年級的第一個階段,這個年級的學生已經基本上適應語文的學習,而如果需要得到提高,也必須由語文老師加以引導,三年級以段的教學爲重點,那麼,怎樣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是應切實抓好段的讀、說、抄、寫訓練。

一、讀段

在段的讀、說、抄、寫過程中,讀是基礎,應抓好三個環節的讀。一是初讀,要突出"順"字,要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能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在此基礎上,才轉入講讀,指導理解課文內容。

二、講讀

要突出"思"字,要把學生學語文的過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統一起來,讓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內容,經歷"具體——抽象——具體"的心理歷程。如《花鐘》第一自然段,第一遍讀,初步瞭解整段話寫什麼;第二遍讀,概括每句話寫什麼;第三遍讀,抓住重點詞理解句子意思,如第二句,這句話寫什麼?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是寫花的種類多、姿態美。)第三句話寫什麼?從哪些地方可以知道?第四遍讀,概括段意。講讀後的讀,要突出"熟"字,要指導反覆誦讀,直至熟讀成誦。

三、說段

說段在讀段之後進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段的思想內容的理解,這樣把課文語言轉化爲個性語言,對課文語言進行同化或順應的基本訓練。剛開始說段訓練時,學生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複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師應具體指導學生一句一句地說,然後,把整段話連起來說。《金色的草地》第2自然段,在指導說段時,先複習。然後說說這段寫了什麼季節的景物,反映了什麼?(這段寫了草地秋天的景物,反映了孩子們自由自在的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在指導說段時,還應把概括地說和具體地說結合起來進行。

四、抄段

抄段,可以加深理解和強化記憶。爲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要選擇好抄學的段落,二是要指導抄寫的方法。所抄寫的自然段,應是在表達方面有特色的典型段落,並且容易被學生模仿的。如《風箏》第二自然段寫放風箏的動作,但第三自然段寫放風箏的快樂,兩段均有特色,但第二段結構比較複雜,而第三段文字優美,兩相比較,應把第而二、三段作爲抄寫內容。

在抄寫過程中,看一個字抄一個字,看一詞抄一個詞也不行,應做到至少是抄句。即看一句抄一句,逐步過渡到抄段,即熟讀後抄下來。抄好後應認真檢查一遍,漏了的詞要補上,多了的詞要刪掉。一般來說,遺漏或隨意增加的部分都是不甚理解的表現。因此修改後應再讀一讀,想一想,加深理解。

五、寫段

三年級作文重點是練習“寫出內容比較具體的片斷”在實踐中,我把寫好總分段作爲寫段的基本訓練。並堅持寫好總分段的幾條具體要求:

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敘,末句要總結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複。主要練習形式有三種:

1、補段。補總述句和總結句;或補分說句。

2、用自己的話寫課文某段話的意思,要求用總分段式來寫。如學了《風箏》一文,要求用總分段式寫作文。(根據第一段的意思寫)。

3、仿段。規定選材範圍,要求用總分段式寫。

此外,我還經常訓練另一種段式,即在一段話裏要含有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經過、事情發展的結果、自己的感受、看法六要素,重點要用優美的詞句寫明白事情發展的過程。寫好這種方式,對學生初步掌握記敘文的要求是非常有益的。

國小三年級隨筆13

努力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是體育教學的任務之一,也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托爾斯泰以前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怎樣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現將自己的點滴體會淺談如下:

一、巧設懸念誘興趣

懸念是對一個問題還沒有得到答案的焦慮心理,它是學生對新知識企盼的興趣來源。在教學中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徵及認識規律,結合體育學科的特點,巧設懸念,誘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如在教《緒言》一節時可向學生展示體育科學的發展歷史和21世紀化學發展的宏偉藍圖,介紹體育與人類生存和社會禮貌的重大關係,使學生體驗“處處有體育”的真情實感,與此同時巧妙地配合體育訓練設置問題,使學生在“觀察——驚歎——疑問”中感受體育世界的神祕和新奇,使他們從一開始就嚮往學習體育,增強對體育學科的興趣。另外,在每節課的導入時,也能夠聯繫實際設計一些與知識有關,並且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驗現象的問題或者實驗,作爲懸念,讓學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爲什麼”,使學生一上課就興趣盎然,沉浸在樂學的氣氛中。

二、誘導探究激興趣

誘導探究,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潛力及創新精神,是體育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最終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務必思考到學生透過多種途徑(操作、觀察、設計、討論等)尋找問題的答案,進一步探索新知識的興趣,整個環節就應在教師的啓發誘導下,以思維爲主線,視聽並舉,深思結合,讓學生動口、動腦、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感知活動,激發探究體育知識的興趣。不但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科學的態度和探究問題的方法,效果甚佳。

三、研討釋疑增興趣

學生透過學習一些疑問已經解決,但同時又會產生或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學生在探究新問題的過程中,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怎樣去做,受到了什麼啓發都會反饋出來,甚至爭論不休。此時,教師只要給以恰當的誘導、點撥,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開展熱烈的討論、認真思考、質疑辯難,使探究更深入,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就會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科學的學習態度就會得到培養和提高。這樣一環扣一環,步步設疑,步步深入,步步點撥,使學生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中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成功的喜樂。使學生情緒倍增,效果良好。

總之,在教學中要不斷地總結,不斷改善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優化體育訓練,充分利用實驗電教手段,用心開展體育活動課,充分調動學生用心性,激發、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知識的樂趣,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愉快。變“強制性”教學活動爲“主動性參與”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及運動潛力。

國小三年級隨筆14

在新課改正在熱烈進行的當前,好多教師每上一課都追求出新、出奇,擺了一些花架子,讓我們每位聽課教師真正領會到了他下的功夫之深,花的時間之多。但每每這個時候也讓我們有種“空”的感覺,學生基本的知識與技能沒有落到實處,一節課之後,需要用幾節課去補習。新課改提倡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某些能力確實得到了 提高,但我認爲我們也不能忽視學生系統知識的形成,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的培養必需以具有豐富的知識爲前提。“花架子”應爲學生獲取知識服務的,沒有知識作爲基礎,“花架子”也只能是空架子。

如在三年級“認識幾分之一”的教學之前,我就想:這部分的知識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比較抽象,如果我直接告訴學生1/2就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學生們理解起來肯定有困難;如果單純地讓學生動手去折一折,學生也許理解了,但缺少了語言的訓練,對於以後的學習也是不利的。爲了激起學生的探究慾望,調動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我就讓學生用擊掌的方法來表示每個學生分得幾瓶礦泉水,分得幾個蘋果,分得幾塊蛋糕,當每個學生不能分到一塊蛋糕,也就不能擊一次掌,學生們正在困惑不解時,我就引出了一個新的數――分數。然後我讓學生自己動手摺一折,找一張紙的1/2,找一根線的1/2等活動讓學生體會、感悟1/2的含義,同時說出自己的想法。這一環節的教學,不僅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了,學生掌握了分數的含義,而且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獲取知識時,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培養了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各種形式的練習,也使學生感悟到每個分數中分子與分母的含義,正符合了新課改的要求,使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

總之,作爲戰鬥在第一線的教師,我們既要認真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使自己的頭腦中充滿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同時也應關注學生學習的主體,把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落到實處,真正做到方法與過程、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結合。

國小三年級隨筆15

常言道:“欲曉之以理,須先動人以情”。這句話道出了情感與教育的關係。這句話讓我感受很深。班主任只有對學生傾注真誠的師愛,學生纔會“親其師而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誨,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在這種孕育情感的氛圍中取得進步,體驗收穫,體驗快樂。

一、學生幫我反思

教育家魏書生說:“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手裏,即所謂高懸鞭策自警”。其實我在做班主任時內心經常會受到學生的挑戰,曾經有失去自控的時候,也有過發火發怒,變得暴躁的時候。現在回想起來,這樣做不僅對工作有損無益,有損於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而且還會加深老師和同學之間的誤會和代溝。我陷入了沉思中,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特別是對待個別行爲偏差生,更是好用貫有的思維定勢來判斷和處理問題。發生在嚴駿同學身上的事情就是一個例子。一天中午休息時間,嚴駿與一位同學發生肢體衝突,得知消息,我迅速趕到教室,不分青紅皁白地批評嚴駿:你平時學習不認真,上課說小話,現在發展到打架。他還想爭辯什麼,我很武斷地打斷他說:“還要狡辯?你總是班級的麻煩製造者,先到辦公室再說”。後來,從與嚴駿的談話中和其他同學處得知了事情的真相:那一位同學亂垃圾,沒有扔進垃圾箱,嚴駿讓他撿起,那位

同學卻說嚴駿多管閒事,並辱罵嚴駿,纔有後面的衝突。我的心裏受到很大的震動,這事確實不是嚴駿引起的,那位同學應該負主要責任,嚴駿是在維護班級的紀律(班級規定扔垃圾,必須在下課時間扔進垃圾箱),那我怎麼辦呢?我陷入了沉思,最後我決定在全班同學面前向嚴駿道歉,並且表揚了他。同學們的掌聲讓我感動,他們幫我反思,促我進步。作爲教師應該做一個有錯就改的快樂思想者,從學生中感悟自己的得失,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用心去發現他們特別是行爲偏差學生的點滴進步,抓住有效的教育機會,教育他們不斷進步。自己遇事也要冷靜,真是應驗了“急事緩辦,緩事急辦”這句話啊!

二、走進學生心靈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班級的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對每個學生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別是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張磊同學成績不錯,就是性格太內心,不愛說話,與同學交流少,在班裏顯得很孤單;在老師面前也是有上句沒下句的,我幾次都想主動找他解決問題,但一直都沒有遇到好的機會。一次,我們班的同學在食堂包餛飩聚餐,我把學生分成四組,分組包,分組煮,分組吃。輪到張磊盛餛飩時,由於食堂地面溼滑,湯水灑出燙了手,結果氣得他把餛飩全部倒掉揚長而去,學生告訴我後,讓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怎麼會這樣呢?我意識到他不僅性

格內向,而且偏激,容易出現更爲嚴重的事故,再聯想到媒體介紹的一些案例,感到有些害怕。我趕緊把他找到辦公室,讓他坐下,漫漫說出當時的具體情況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後果,講得我嘴巴都快乾了,最後,他終於表態說:“我以後會多和同學交流的,遇事也會冷靜的”。但我仍不放心,以後再出現偏激的事怎麼辦呢?一定要一勞永逸地解決他的問題。我除了注意觀察他,抽空和他談心外,還讓班級幾個比較開朗的同學成立幫教小組,帶他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如果他遇到難事,幫教小組的同學會幫他出謀劃策,幫他解決問題。漸漸地他變得樂意和班級同學交往了,有事也願意和我交流了,人也變得樂觀了許多。在一次家長會上,他的母親提到他的變化時,對我表示非常感謝。一天,我在辦公桌上發現他的`一張留條,上面寫到:“謝謝您,我的老師!”看完後,我欣慰地笑了。

班級工作千頭萬緒,但班主任老師只要用“愛”這根針就能把它們串起。教育學生,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瞭解他們,理解他們並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心,和學生成爲知心朋友,就能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目的,就會收穫更多的成功和喜悅。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不要以爲只有你們在同孩子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纔是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兒童他們怎樣穿戴,怎樣對待朋友和敵人,怎樣笑,……這一切對兒童有重要意義”。可見,班主任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須做到。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對學生講十次道理所產生的正面影響也抵不上一次反面行爲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來的大。如果要求學生不亂插嘴,那教師就不應粗暴地打斷學生的話;要求學生跑步不戴圍巾,那教師在跑步時又怎麼能任憑圍巾飄揚在自己的胸前呢?要求學生隨手撿起地上的廢紙,難道教師就不能也彎彎腰嗎?如果每個班主任都有一股“讓全班學生向我看齊的勇氣”,那麼“身正爲範”就真正得以體現了。

總之,班主任面對的是幾十個性格各異的學生,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與引導,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去摸索、去探討。我想,只要懷着一顆愛心,一種責任感,有科學的管理和教育方法,就一定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2jjk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