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吳中四士指的是哪四個人

吳中四士指的是哪四個人

吳中四士指的是賀知章、張若虛、張旭和包融。

吳中四士指的是哪四個人1

唐玄宗開元(713—741)初年,賀知章、張若虛、張旭、包融號稱“吳中四士”,揚名京都內外。在《舊唐書》裏,張若虛、包融均附於賀知章傳,說賀與張、包“俱以吳越之士文詞俊秀名揚於上京”,又說“時有吳郡張旭亦與知章相善”。由此觀之,賀知章等四人時有過從,而以知章爲其首。

1、賀知章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以詩名天下。歷任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太子賓客、祕書監等職。《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天寶三載(744),86歲高齡的賀知章上疏還鄉,請爲道士,作《回鄉偶書》二首,其一爲“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明白如話的二十八字,寫盡離人還鄉之情景,爲千古絕唱。

知章有獨特的性格,“性放曠,善談笑”。不以居官自傲,不以詩名自恃,因而“當時賢達皆傾慕之”。工部尚書陸象先與知章爲姑表兄弟,關係極好,以至陸說“一日不見賀兄,則鄙吝生矣”!到了晚年,知章放曠的性格走向了極端,“尤加縱誕,無復規檢”,嗜酒,自號“四明狂客”。他“遨遊里巷,醉後屬詩,動成卷軸,文不加點,鹹有可觀”。這種狂放性格,加之善草隸,因而與草聖張旭相善,可謂“習相近”了。

吳中四士指的是哪四個人

2、張旭

張旭(生卒未詳)字伯高,吳郡人,官金吾長史,世人以“張長史”呼之,大書法家。史籍描寫他“善草書而好酒,每醉後號呼狂走,索筆揮灑,變化無窮,若有神助,時人號爲張顛”。

他與“遨遊里巷,醉後屬詩”的賀知章相仲伯,是京都的一對“狂人”。或雲張旭的狂草,乃看了公孫大娘的舞劍而得其神韻。當時就有人把張旭草書、李白詩歌、裴旻舞劍,稱爲“三絕”。

3、張若虛

張若虛(約660—720)揚州人,官兗州兵曹。唐代州設六曹參軍事各一人,其一爲司兵,“兵曹參軍事”主州之兵事,七八品的小官。神龍、開元間若虛詩名滿京都,可惜流傳作品甚少,《全唐詩》僅錄其詩二首。

其中《春江花月夜》膾炙人口,“孤篇壓倒全唐”,爲千古不朽之作。林庚、馮沅君先生主編的《中國曆代詩歌選》注云:“春江花月夜,樂府清商曲吳聲歌舊題。這首詩結合題面從月升寫到月落,交織着青春的美好和人生的離別之情。”可惜關於他的生平材料極少,《揚州府志》上亦難覓其蹤跡。

4、包融

包融,延陵(今屬丹徒)人(據《唐才子傳》、《常熟縣誌》、《丹徒縣誌》。《舊唐書》謂“湖州包融”,“湖州”乃“潤州”之誤,中華書局標點本沿之未改)。其生平事蹟僅見於《唐才子傳》、《嘉慶丹徒縣誌》等,《光緒丹徒縣誌》卷三十三有傳,錄自二書。歷官懷州司戶、集賢院直學士(《舊唐書》)、大理司直(《唐才子傳》)。

除與賀知章皆有雋名外,還與參軍殷遙、孟浩然交厚,並得張九齡賞識。有詩一卷行世。值得一題的'是包融有二子,長子佶,歷官刑部侍郎、太常少卿,拜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居官謹確”。次子何,曾師事孟浩然,官終起居舍人。佶、何二人亦“縱聲雅逸”,頗負文才,時人稱包氏父子爲“三包”,足見不凡。

“吳中四士”的籍貫包括今天的蘇州、揚州、鎮江及浙江的紹興。看來,唐代“吳中”的地理概念泛指春秋時吳地,比現在所理解的“吳中”地區要大得多。

吳中四士指的是哪四個人2

吳中四士

在唐詩中,多以詩歌內容和風格劃分流派,如邊塞詩人,山水詩人,田園詩人等等;而吳中四士,則是以地域相同來稱謂同一時期的四位詩人的,他們都是江浙一帶的人.古時這一帶屬吳郡, 賀知章,會稽 永興(今 浙江 蕭山縣)人; 張旭, 蘇州吳(今 江蘇蘇州市)人; 張若虛, 揚州(今 江蘇省 揚州市)人; 包融, 潤州延陵(今江蘇省 丹陽市)人.四人因此被後人稱爲"吳中四士".他們的詩歌都寫得清新婉麗,自成風格.除包融外,都有名詩傳世.

張旭

張旭,唐著名書法家,詩人,字伯高,蘇州吳(今江蘇蘇州市)人.初爲 常熟尉,後任金吾長史.世稱張長史.與 李白友善,工書法,尤精草書,喜歡喝酒,每當大醉後,便高聲喊叫,發狂般地奔跑,然後下筆,有時竟以頭髮蘸墨而書,時稱"張顛"。與李白的`詩歌, 裴旻的劍舞並稱"三絕".亦能詩,長於七絕.所存六首寫景之作意境清麗深幽,別具一格.

張若虛

張若虛(約660-約720),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人,曾任 兗州兵曹.唐中宗 李顯神龍年間與賀知章等人都以 吳越名士,揚名京都.唐玄宗 李隆基開元初年又與賀知章,張旭,包融齊名,號稱"吳中四士".張若虛在唐中宗時以“文詞俊秀”聞名長安。《 全唐詩》存其詩僅二首.一首是五言排律《代答閨夢還》,成就一般;一首《 春江花月夜》卻獨具特色,歷來爲人們所稱道.這就是所謂的“以孤篇壓倒全唐”。

吳中四士指的是哪四個人 第2張

包融

包融:生卒年不詳,潤州延陵(今江蘇省丹陽市)人.與於休烈, 賀朝,萬齊融爲"文詞之友"開元初,與賀知章,張旭,張若虛皆有名,號"吳中四士".張九齡引爲懷州司馬,遷集賢直學士, 大理司直.子包何, 包佶,世稱二包,各有詩集.包融僅存詩八首,載《全唐詩》裏.

賀知章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一字維摩,號石窗,晚年更號四明狂客,又稱祕書外監。其排行第八,人稱“賀八”。會稽永興(今浙江蕭山)人。證聖元年(695)進士,授國子四門博士,轉太常少卿、集賢院學士。開元十三年(725)擢禮部侍郎,宮至祕書監。故人稱“賀祕監”,又簡稱“賀監。天寶三年(744)辭官還鄉爲道上,建千秋觀以隱居其內,未幾卒,享年86歲。

賀知章少時以詩文聞名,神龍年間(705—707)已名揚京城。開元初年與吳越人包融、張旭、張若虛以詩文齊名,世稱“吳中四士”,亦稱“吳中四友”、“吳中四傑”。賀知章邕容省闥,高逸豁達,爲一代清鑑風流之士。尤喜好在飲酒中乘興書寫詩文,直到紙盡方止。曾與張旭、崔宗硅《海錄碎事》亦將其與陳子昂、宋之問、孟浩然等人並稱爲“仙宗十友”。

賀知章還與張旭情投意合,交往甚密,又爲姻親,故時人也常以“賀張”稱之。兩人也經常同遊,“凡人家廳館好牆壁及屏障,忽忘機興發,落筆數行,如蟲篆飛走,雖古之張(芝)、索(靖)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箋翰,共傳寶之”。(施宿《嘉泰會稽志》)

標籤: 吳中四 士指 四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35y8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