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十三陵葬了哪些皇帝

十三陵葬了哪些皇帝

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等。

十三陵葬了哪些皇帝1

長陵: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個兒子,被封爲燕王,鎮守北平,以防蒙古族人入侵。

朱元璋去世後繼位的建文帝朱永炆爲鞏固自己的統治,下令削藩。這種措施嚴重威脅到了燕王朱棣的利益遂起兵發動“靖難之役”,攻入南京奪取了皇位。

他在位期間的功績令後人難以企及。他曾五次率兵出塞,親征出塞,親征漠北,追擊蒙古殘部,使長城以內環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

再次,他組織學者編纂長達3、7億的文化鉅著【永樂大典】,更令他聞名世界是鄭和下西洋,足跡遍及亞,非30餘國,溝通了中國同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的國家聯繫。

由於明成祖年號稱爲《永樂》後世稱這一期爲《永樂盛世》,朱棣最後在親征漠北返回途中病死,年終65歲,葬於長陵。

十三陵葬了哪些皇帝
  

獻陵:明仁宗朱高熾

明仁宗朱高熾(13781425年),是明 明十三陵成祖朱棣的`長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十五日,47歲的朱高熾即皇帝位,第二年五月就死了,在位還不到一年時間。

雖然朱高熾在位時間很短,但是頗有作爲。他隨父征戰多年,深知創業不易,因此繼位後比較注重節省用度,體察民情。

他停止寶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採辦珠寶,廢除了古代的宮刑。處處以唐太宗爲楷模,修明綱紀,他減賦賑災,愛民如子。

這一切都使得當時的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養生息。明朝進入了一個穩定,強盛的時期,爲【宣統之治】的出現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景陵: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1398-1453年】明仁宗朱高熾長子,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十二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宣德。在位十年。

朱瞻基在位不久,他就面臨一次奪王位的的威脅,當時的漢王朱高煦也就是他的叔父,設法通過武裝來推翻他,早已準備的朱瞻基御駕親征,此次戰役以明軍大獲全勝,生擒朱高煦而告終。

而得勝之師班師回朝後,也解決了明朝初期近半個世紀的削藩王問題。朱瞻基深得明成祖朱棣的喜愛,成祖爲朱瞻基挑選了品學兼優的翰林官講授經史,所以他寫的詩文很有文采,在明代皇帝造詣最深的。

他經過了良好的武裝訓練,是一位能文能武,多才多藝的明君。有着祖父的的關懷栽培,朱瞻基統治時期政權穩定,軍臣關係融洽,經濟也穩步發展。與明仁宗並稱【宣統之治】。

明宣宗時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九年級日,朱瞻基逝於乾清宮,享年38歲。葬於景陵。

十三陵葬了哪些皇帝2

裕陵:明英宗朱祁鎮

明英宗朱祁鎮(1427—1464年),明宣宗長子。他的一生多災多難難。朱祁鎮9歲即位。剛開始大事權歸皇太后張氏。

張氏死後,朱祁鎮寵信太監王振,開啓了明代宦官專權之端。1449年,蒙古族瓦剌首領也先率軍入侵明朝。

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挾持下御駕親征,結果在土木堡兵敗被俘。被俘後他尚能保持氣節,拒絕寫下招降書。

朱祁鎮在蒙古草原上度過了一年的囚徒生活,據說他每晚仰望天空默默垂淚,然後躺在草地上昏昏睡去,天長日久患了風寒,一條手臂中風麻痹。明英宗被俘後,其弟朱祁鈺繼位,即爲景泰帝。

後明英宗被釋回京,被尊爲太上皇,但短暫的儀式之後卻被軟禁在南宮,長達7年。直到武清侯石亨等人,趁着景泰帝病重發動兵變,明英宗才復位又做了皇帝。

經歷了土木堡之變及7年的軟禁後,明英宗釋放了從永樂朝就開始被囚禁的‘建庶人’【建文帝的幼子文圭,靖難後被幽禁宮中50年】。

這位皇子出獄時竟不辨牛馬,另外,明英宗下旨停止帝王后嬪妃的殉葬,明史贊曰,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十六日,明英宗駕崩,兩次共在位22年,享年38歲,葬於裕陵。

茂陵:明憲宗朱見深

明憲宗朱見深(1447—1487年),原名朱見浚,明英宗的長子。景泰三年(1452年)明代宗即位後,被廢爲沂王。

天順元年(1457年)明英宗復辟時又被立爲皇太子,將他的名字改爲朱見深。朱見深登基後,以德報怨恢復了代宗朱祁鈺的`帝號,重修代宗朱祁鈺陵寢,博得朝野一片稱頌;體諒民情,勵精圖治,使得成化朝初期政治上比較清明。

爾後,終日沉溺於後宮與比他大17歲的萬貴妃享樂,而萬貴妃恃寵提拔私臣擔當朝廷重任,奸佞當權,朝綱敗壞。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萬貴妃去世,八月,憲宗過於悲痛而駕崩,時年41歲。死後葬於茂陵。

十三陵葬了哪些皇帝 第2張
  

泰陵:明孝宗朱祐樘

明孝宗朱祐樘4701505年),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被譽爲“中興令主”。朱祐樘童年坎坷不幸。其生母紀氏被俘入宮,被明憲宗私幸後懷孕

紀氏在萬貴妃的陰影下,於冷宮中偷偷生下朱祐樘。朱祐樘在好心的太監、宮女們的幫助下偷偷地在冷宮中生活了6年,才被憲宗知道。

朱祐樘是明朝難得的英主明君。在位18年,勤於務政,勵精圖治,恭儉有制;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多次減免災區糧賦。

他執政期間,是明朝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被稱爲“弘治中興”。明孝宗朱祐樘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一位不沉迷於女色的皇帝。

他與張皇后過着民間式的夫妻生活,沒有冊立過一個妃嬪,也無宮女侍寢。他寬厚、善良,孝敬父皇,維持傳統,處事以寬仁忠孝爲主。

所以即使面對當初迫害其生母的萬貴妃,也表現出來了極大的寬容。正因爲此,他死後被定廟號爲“明孝宗”。

一向以嚴謹真實著稱的《二十四史·明史》對明孝宗以“恭儉仁至、勤政愛民”八個字來形容。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七,36歲的明孝宗朱祐樘去世,舉國悲傷!朱祐樘給太子朱厚照的最後囑咐是“任用賢臣”,死後葬於泰陵。

康陵:明武宗朱厚照

夏氏明武宗朱厚照(1491—1521年),是明孝宗朱祐樘的獨子。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即位,年號正德(1506-1521年),在位時間16年。

明武宗是歷史上很有爭議的一位皇帝。很多人認爲他荒淫暴戾,是少見的無道昏君。他寵信宦官劉瑾等奸佞專權,專事遊樂,喜好聲色,建豹房以享樂;狂放不羈,喜愛弄兵;多次到宣府(今河北宣化)塞北、江南等地巡遊,導致民間怨聲載道。

在位期間,民變紛起,宗室相繼反叛。但也有人認爲他追求個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爲人卻又平易近人,極具個性色彩。

他聰明勇敢,如蒙古小王子部叩關來襲時,明武宗率兵抗擊蒙古軍,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史稱“應州大捷”。這也體現了其較高的軍事指揮才能,成爲明武宗一生中最爲光彩的

時刻。正德十四年(1519年)八月,明武宗藉口平定叛亂,親率大軍南下。一年後他駕船捕魚翻落水。救起後還是受驚感染風寒,回京不久,就死於豹房,葬於康陵。

十三陵葬了哪些皇帝3

永陵:明世宗朱厚熜

明世宗朱厚熜(1507-1566年),興獻王朱祐熜長子。明武宗病死後,由於沒有留下子嗣,便由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

朱厚熜初承大統時,對國事尚有所作爲,除了減貢、賑災等措施外,還扭轉了正統以來形成的內監擅權、敗壞朝政的局面。後世譽之謂“中興時期”。

但這種善政並沒有保持多久,一年以後,朱厚炮希望尊自己的生父爲皇考,甚至想追封興獻王爲皇帝。朱厚熜與楊廷和等朝臣圍繞這一問題展開了一場史稱“大禮儀”的激烈爭論,延續近20年。這也是明朝最著名的政治事件。

此後他日漸腐朽,不僅濫用民力大事營建,而且迷信方士,尊尚道教。他風流成性,經常廣選美女。這些少女一部分供他享樂,另外大部分供他煉丹使用。宮女們不堪忍受朱厚熜的殘暴,發動“壬寅宮變”卻失敗了。

僥倖生還的朱厚熜被嚇得失魂落魄,躲在西苑,20年不敢回大內。使首輔嚴嵩橫行亂政,吞沒軍餉。導致邊事廢弛,倭寇平頻繁侵擾東南亞沿海地區。

而在長城以北,蒙古韃靼部首領俺答汗不斷寇邊,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甚至兵臨城下,大肆掠奪。另外農民起義頻繁,社會危機日益加深。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朱厚熜死於乾清宮,時年60歲。葬於永陵。

昭陵:明穆宗朱載垕

明穆宗朱載垕(1537-1572年),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登基後,改年號隆慶。明世宗晚年,國家千瘡百孔,另有外患包括南倭北虜”。

朱載垕即位後,重用大臣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並且釋放了海瑞。他政治上,革除嘉靖時期部分弊政,平反冤假錯案,整頓吏治;經濟上抑制土地兼併,恢復社會經濟;軍事上整頓邊防,加強邊疆管理,使當時的社會矛盾有所緩解,故史稱“令主”。

朱載垕登基6個月後便不願過問政務了。沉湎酒色,導致早逝。他雖不關心政務,但對大臣們的建議與做法也不反對,如歷史上著名的“隆慶議和”,就是他採納了內閣大學士高拱、張居正的建議而促成的。

隆慶和議”的達成,使北方漢、蒙人民有了安定的生活環境,加強了漢蒙兩族人民的團結。

自此以後近百年中,雙方在未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大明隆慶六年(1572年)四月二十六日朱載垕死於乾清宮,終年36歲。葬於昭陵。

十三陵葬了哪些皇帝 第3張
  

定陵:明神宗朱翊鈞

明神宗朱翊鈞(1563-1620年),明穆宗第三子隆慶六年(1572年)六月十日即位年10歲,次年改元萬曆。明神宗在位48年,是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明神宗統治前期,是他承業治國的輝煌時期。

政事主要依靠內閣大學士張居正。張居正當政期間,嚴懲官吏,清丈土地,推行“一條鞭法”,整飭邊備,治理黃河,使明朝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都有所振興。

另外,他還支持援朝戰爭,平定寧夏之亂,平定播州楊應龍之亂。可是自從明神宗萬曆二十年(1592年)始,明神宗幾乎全面停止了視朝,不理朝政了。

這期間,他身居大內,貪圖酒色,不見羣臣,不批奏章,處理政務的內閣機構幾乎處於癱瘓狀態。此時的明朝政治腐敗,財源枯竭,危機四伏,民不聊生。

《明史》指出:“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去世,享年五十八歲,廟號神宗,諡號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慶陵:明光宗朱常洛

明光中宗朱常洛(1582-1620年)明神宗朱翊鈞長子,年號泰昌,在位時間極短,不滿一月。

朱常洛是明代傳奇色彩最濃的一位帝王,明朝三大疑案都與他有關,朱翊鈞一直有意立鄭貴妃所生的三皇子朱常洵爲太子,鄭貴妃一直恃寵,在暗中策劃謀取太子之位,甚至不擇手段的加害朱常洛。

在擔驚受怕苦熬39年之後,朱常洛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他在繼位的前幾十天,朱常洛進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賞賜在遼東及北方的前線防軍,鞏固邊疆。

同時,朱常洛撤回萬曆末年引起官怨民憤的礦監和稅監,並赦免在萬曆一朝引起上疏言事而遭到處罰的大臣。朱常洛自幼缺乏關愛,身體虛弱。

他在繼位沒幾天,就囑咐手下籌備棺木,準備後事。後來果真因縱慾過多而病倒,在服用了官員的進獻的紅藥丸後,便一命嗚呼。

史稱“紅丸案”,年僅三十八歲,廟號爲光宗,諡號爲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葬於明十三陵中的慶陵。

德陵:明憙宗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年),明光宗長子。年號天啓,故又稱天啓帝。朱由校經過“移宮案”的風波,爲羣臣擁立繼位。

明熹宗朱由校極具個性色彩,他心靈手巧,對製造木器有着極其濃厚的興趣。他手造的牀、梳匣等,均裝飾五彩,精巧絕倫。

並且做了拆,拆了做,不厭其煩。其公務一概交給了宦官魏忠賢,魏忠賢藉機排斥異己,專權誤國,而明熹宗卻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專心致志地造他的木器活兒。

天啓年間,明朝內有女真叛亂政權步步進逼,遼東戰局及其沿海防禦陷於重重危機;外有荷蘭人奪去了寶島臺灣。其後就在明熹宗死後僅十多年,明朝就滅亡了。

朱由校在位7年,因嬉樂過度成病(一說曾落水,留下病根),於天啓七年(1627年)服用仙藥”而死,終年23歲。葬於德陵,是明朝營建的最後一座皇陵。

思陵:明崇禎帝朱由檢

明思宗朱由檢(1610-1644年),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之弟。於天啓二年(1622年)被冊封爲信王。

由於明熹宗朱由校沒有子嗣,所以朱由檢於天啓七年(1627年)受遺命於同月丁巳日繼承皇位。

次年改年號“崇禎朱由檢繼位時的明王朝,外有後金連連追擊,內有農民起義軍的烽火愈燃愈烈。朱由檢急於求成,但是性格剛愎自用,急躁多疑,所以在朝政中屢鑄大錯。

尤其在與後金戰爭的緊要關頭,冤殺袁崇煥,使遼東防衛幾近崩潰。大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凌晨,李自成起義軍殺入北京城。

朱由檢無奈登上煤山,自縊而亡,終年34歲。至此,存在了276年的明王朝結束了統治。李自成命令埋葬朱由檢於其明十三陵貴妃田氏的墓中。

諡號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追上諡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廟號思宗,後改爲毅宗。 隆武帝改廟號爲威宗。後稱爲思陵。

標籤: 十三陵 皇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51q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