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立冬吃糰子的由來和傳說

立冬吃糰子的由來和傳說

立冬吃糰子的由來和傳說,立冬是二十四節氣的其中一個,在每年11月7日或8日。立冬的到來意味着冬天的來臨。接下來給大家介紹立冬吃糰子的由來和傳說!

立冬吃糰子的由來和傳說1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爲丸”。

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爲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閤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爲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立冬吃糰子的由來和傳說
  

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象徵家庭和諧、吉祥。

還有一種解釋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

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立冬的由來和習俗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爲冬季的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

看來,立冬不僅僅代表着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和“立秋”一樣,古人同樣在這個季節用占卜的方法來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陰(陰雨),一冬溫(暖冬)”。

不無例外,古代也有到立冬這天,皇帝會親自率領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行“迎冬”之禮。

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爲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人大水爲蜃。”

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人大水爲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爲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

所以古人認爲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時節,太陽已到達黃經225°,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由於此時地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餘,所以一般還不太冷。

晴朗無風之時,常有溫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不僅十分宜人,對冬作物的生長也十分有利。

但是,這時北方冷空氣也已具有較強的勢力,常頻頻南侵,有時形成大風、降溫並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氣。

立冬的風俗

1、吃餃子

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在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爲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爲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

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在的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2、賀冬亦稱“拜冬”

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清代“至日爲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見顧祿《清嘉錄》卷十一)。

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立冬吃糰子的由來和傳說 第2張
  

3、冬泳

慶祝立冬的方式現在也有了創新,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冬泳是集冷水浴、空氣浴與日光浴於一體的“三浴”,是冬泳人最喜愛的健身方式。“三浴”的好處已爲人們所熟知;

特別是在當前“文明病”流行情況下,江河湖海中豐富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日光浴中的紫外線對健身、供氧、防治骨質疏鬆等都十分有益,耐冷的程度要比冬季陸上其他體育項目強烈。

立冬吃糰子的由來和傳說2

立冬的由來及習俗

立冬,冬三月之始。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代表着冬季的開始。立冬時節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立冬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時節,通過冬季的休養,期待來年生活的興旺如意。立冬在古代社會是“四時八節”之一,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

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冬季自此開始,萬物開始休養生息,靜待春的到來。《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對“立冬”的描述爲:“立,建始也。

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水始終。水面初凝,未至於堅也。地始凍。土氣凝寒,未至於拆。

立冬吃糰子的由來和傳說 第3張
  

“《孝經緯》曰:“鬥指乾,爲立冬,冬者,終也,萬物皆收藏也。”左河水《立冬》詩云:“北風往復幾寒涼,疏木搖空半綠黃。遍野修堤防旱澇,萬家曬物作冬藏。”

立冬是十月的大節,漢魏時期,這天天子要親率羣臣迎接冬氣,對爲國捐軀的烈士及其家小進行表彰與撫卹,請死者保護生靈,鼓勵民衆抵禦外敵或惡寇的掠奪與侵襲。

在民間也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神靈禱告,祈求上天賜豐年。

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同時百姓在立冬這一天也會休息,在這天殺雞宰羊,犒賞一家人的辛苦,期盼來年獲得好收成。

立冬不僅是收穫祭祀與豐年宴會隆重舉行的時間,也是寒風乍起的季節。有“十月朔”、“秦歲首”、“寒衣節”、“豐收節”等習俗活動。此時,在北方,正是“水結冰,地始凍”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卻是小陽春的天氣。

在秦嶺淮河以北附近地區,冷空氣頻繁出現,降溫成爲這個時節的常態。東北和西北地區,這個時候已經是大雪紛飛的景象了,尤其是東北黑龍江地區,已經異常寒冷,這裏早在立冬到來之前就已經入冬了。

而西北地區秋季的紅黃景象還未完全褪去,但雪花已經飄落了。而南方地區,從立冬至小雪期間,常會出現風和日麗、溫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在民間有“十月小陽春”一說,即所謂“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

在南方初冬時節一般不會很冷,但隨着時間推移,冷空氣頻繁南下,氣溫逐漸下降。立冬期間的華南北部,即便寒風掃過,氣溫也會迅速回升,晴朗無風之時,常有“十月小陽春,無風暖融融”之說。

立冬習俗:

立冬習俗有的改了,也有沿襲至今的。卜歲霞浦叫“問苗”,這天農民相率到龍首山的舍人宮田祖前卜問來年的豐歉,舉行豐收聯歡晚宴,有些鄉村演戲謝神慶豐收。

“立冬”日殺雞宰羊或以其他營養品進補稱“補冬”。畲族登山、巡田,到神廟卜歲稱爲“探寶。

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一來立冬這天改善一下生活,而“好吃不過餃子”;二來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意指秋冬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有些地方要吃倭瓜餃子,夏天買的倭瓜經存放後做餃子餡,味道既與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蘸醋加爛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在吉林,立冬的規矩是吃水餃,因爲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爲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

立冬,閩中俗稱“交冬”,意爲秋冬之交。立冬“補冬”,家家戶戶要熬製草根湯,將山白芷根、鹽膚木根、山蒼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鍋熬煮出濃濃的草根湯後,撈去根塊,再加入雞、鴨、兔肉或豬蹄、豬肚等熬製。

草根品種衆多,配方也多種多樣,但都躲不開補腎、健胃、強腰膝的功能。

1、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立冬之夜全家歡聚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殘害百姓。

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2、滿族燒香:

滿族有燒香的習俗。立冬,秋糧一入庫,這個季節便是滿族八旗和漢軍八旗人家燒香祭祖的活躍季節。

漢八旗的祭祀稱燒旗香跳虎神,滿八旗稱燒葷香。燒葷香57天,在操辦祭祖燒香的頭三天,全家人一連十天吃齋,不吃葷腥。

3、羊肉:

在山東滕州,立冬時節,有喝羊肉湯的習俗。在寒冷的天氣,喝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那絕對是一種享受。而且,羊肉中還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以及豐富的熱量,禦寒效果極佳。

4、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便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5、釀黃酒

立冬之日開始釀黃酒,是紹興傳統的釀酒風俗。冬季水體清冽、氣溫低,可有效抑制雜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溫長時間發酵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風味,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

因此紹興人把從立冬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最適合做黃酒的時間稱爲“冬釀”,祈求福祉。

6、“掃疥”

過去立冬,河南、江蘇、浙江一帶民間還有用各種香草、菊花、金銀花煎湯沐浴的活動,稱爲“掃疥”,以求治癒疾病,保證身體健康過冬。

7、舂“交冬餈”

這一天,漳州的鄉村人家要舂“交冬餈”慶祝好收成。糯米蒸熟後倒入石臼,舂得韌韌的,黏黏的,揪成乒乓球大小,細細地揉成團;花生米炒得香香的,磨得細細的,與白糖拌在一起。

做好的小餈粑滾以白糖花生粉,擺放在大海碗裏。食用時用筷子一口氣串上幾粒,就像撥浪鼓,所以也叫“撥浪餈”。做好“交冬餈”,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謝他慷慨的給予。

立冬吃糰子的由來和傳說 第4張
  

8、吃生蔥

南京有句諺語:“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別注意吃生蔥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溼寒,減少疾病的發生。

按老人的講法,蔥性溫味辛,能發散讓人出汗,使體內鬱滯不通的陽氣隨着汗液排出,陽氣運行便通暢了,病邪也就隨汗被驅除了。

南京人還常把“立冬嗖嗖疾病盤,大蔥再辣嘴中盤”這句老話掛在嘴邊,爲了入冬後的健康,南京人此時也學着北方人吃起了生蔥。

標籤: 立冬 由來 糰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7r14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