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小班教學隨筆集錦15篇

小班教學隨筆集錦15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你知道什麼樣的隨筆纔是被大家所稱讚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班教學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學隨筆集錦15篇

小班教學隨筆1

xx是個看上去活躍的男孩子,可是缺乏自信,他時常自我在一個地方撒歡,當你走近他時,他卻又表現的不知所措。

經過觀察我發現他異常喜歡幫忙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如幫別人收地墊、整理圖書等。於是我把一些活動後的整理工作有意識地交給xx去完成,他高興極了,每次工作得都異常認真,他的舉動也贏得了小朋友的讚揚。同時他在對自我的約束本事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我只是爲xx供給了一個機會,使他感到:我對自我感興趣的事有本事做好,我能夠幫忙小朋友,我在班裏有很重要的位置。鼓勵是給孩子一個機會表現自我的本事,向自我證明他是環境中的'一個有效分子,他的行爲能夠給自我和別人帶來進取的影響。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陽光。在鼓勵的作用下,孩子們會認識自我的潛能,不斷地發展!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孩子的自信從教師和小朋友的認可開始,你做到了嗎?

小班教學隨筆2

下課了,我告訴孩子們:上完廁所後口渴的可以去喝水。我在廁所裏照顧其餘的孩子,俊賢突然跑過來告辰辰的'狀,說他把水倒進水水桶裏了。我連忙把辰辰叫過來要把事情弄明白。我問他:“辰辰,你怎麼把水倒掉了?”

辰辰說:“我接的水太多喝不了,倒了可惜,所以我把水到進水桶裏,老師你可以來洗拖把,你不是教育我們要節約用水嗎?”

我不禁一笑,多麼可愛的孩子呀!

同時,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對他進行了表揚,教育全班孩子向他學習。原來孩子對老師的話這麼在意。經常聽到家長說老師說的話孩子全都聽。教師要注意平時的行爲和話語,這可能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小班教學隨筆3

我經常聽到家長在接孩子時問:你今天學到了什麼?你如何學習?看誰誰畫得多好!看你畫了什麼?這樣的話。父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們不容易理解這些話。我認爲更有效的方法是給孩子們更多的鼓勵。

作爲一名學前教師,我從未對班上的孩子提出過太嚴格的要求。今天,在提倡素質教育的時候,我總是注重鼓勵,培養孩子的自信和健全的人格。畢竟,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如果家長和老師經常通過橫向比較來評價孩子,甚至用責備的口吻教孩子,說孩子不如這個或那個好。兒童容易產生自卑感,他們的天性和創造力可能受到抑制。反常的是,更重要的是要給那些性格內向、對錶現缺乏渴望的孩子更多的鼓勵。

易易易是個軟弱的孩子。在課堂上,孩子們不想和他玩遊戲。我說得不清楚。用我們的.一位同事的話來說:“我們的;他總是比別人慢半拍,“易奕很膽小,平時不愛說話,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也不強。這是客觀事實。我們都很清楚,但我們不會把他和別人的孩子相比,更不用說責罵他們了。我們總是通過各種方式向孩子傳遞這樣的信息:我們相信他,他是最好的!我記得易易初到幼兒園時,她哭了兩個星期。她甚至不敢上幼兒園的滑梯,也不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我採用了“鼓勵+脅迫+鼓勵”的方法。漸漸地,他的自信心增強了,他逐漸表現出一些進取和勇敢的表現。現在,他已經成功地升到了一年級。我們都爲他高興!

小班教學隨筆4

上幼兒園是孩子出生後第一次離開家庭進入集體生活環境,由於對新生活陌生畏懼,再加上在家裏面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的心肝寶貝,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如今孩子們上幼兒園以後,“吃飯”便成了幼兒和老師面臨的一大難題,如何讓每個幼兒都能自己吃好、吃飽飯,我根據實踐經驗總結出以下六個方面:

一、對能吃不會吃的幼兒:

有的幼兒食量大,但在家裏嬌生慣養,吃飯靠家長喂,來園後,又不會使用筷子或勺子,因此常吃不飽。對這樣的幼兒,一要穩定他的情緒,鼓勵他大膽進餐;二要注意訓練幼兒正確使用筷子;三要和家長取得聯繫,共同配合教幼兒獨立進餐。

二、對會吃不願吃的幼兒:

一些幼兒在家常常偏食,來園後,對某些飯菜仍挑挑揀揀,願意吃的就多吃,不願吃的一點不吃。對這類幼兒,一要採取幼兒容易接受的方法進行啓發誘導,如告訴幼兒吃豆腐長得高啦,多吃蔬菜不容易生病啦等等,以激發幼兒食慾;二是安排他與食慾好的幼兒坐在一起,鼓勵他們比着吃;三是盛飯時,第一碗盛得少點,這樣幼兒可以儘快吃完,增強吃飯信心。

三、對會吃不知吃飽的幼兒:

有的幼兒食慾特別好,常吃得又快又多,吃過了頭。對這樣的'幼兒,一是開飯時,讓他排在後面端飯,並且第一碗可以給他多盛些;二是注意及時給他們添加飯菜,並掌握好“量”;三是要鼓勵他們大膽舉手要求添加飯菜。

四、對吃稀不吃乾的幼兒:

對這樣的幼兒,一是吃幹食時適當爲他們加些菜湯搗勻,如吃炒飯,可適當給他舀些菜湯在裏面,讓他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二是要引導他幹稀一塊吃,吃完後再給他添加飯菜。

五、對吃飯不吃菜的幼兒:

一是要告訴他們多吃各種蔬菜的好處,如多吃蔬菜身體可以長得強壯,可以變得聰明等;二是把菜摻合到飯裏,讓幼兒混着把飯一起吃下去。

六、對拒食的幼兒:

一是千萬不要硬灌、硬塞,逼幼兒吃,讓幼兒對吃飯產生畏懼心理;二是要冷靜分析原因,是拒飯,還是拒菜,爲什麼拒食等,若屬伙食問題,要及時建議廚房改進飯菜質量,講究色、香、味、形,以刺激幼兒食慾,若屬幼兒本身原因,要正確引導,鼓勵他吃,剛開始,可以讓幼兒少吃些,待適應後,再加大飯菜量。

總之,對待幼兒園小班幼兒的進餐,要因人而異,循序漸進,要讓幼兒有一個適應過程,慢慢地幼兒就會喜歡在幼兒園進餐。

小班教學隨筆5

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會對人的要求。一些獨生子女在家裏像個小太陽,但是一走出家門後就膽小、自卑、孤僻,交往能力明顯較弱。可是怎樣讓幼兒融入到班集體中去,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問題。現在就我們小班情況略談兩點感想:

一、以性格互補交朋友

詹凌尉和鄭欣彥是這學期新來的小朋友,詹凌尉是個活潑好動的自由主義者;鄭欣彥性格溫和願意幫助別人,懂得謙讓,她做事比較細心,喜歡畫畫等。詹凌尉小朋友剛來的時候很自由主義而且行爲習慣還比較差,如果僅僅是因爲自由主義還不至於交不到朋友,他和小朋友玩的時候出手比較重,坐在邊上的小朋友不太願意和他玩,我們觀察了一下,和他一桌的小朋友經常上來打小報告,有的小朋友說:“詹凌尉把我手弄壞了。”有的小朋友說:“詹凌尉和我搶積木,敲我腦袋了。”有的小朋友說:“詹凌尉踢我了。”這樣時間久了,詹凌尉就成了我們班的重點人物,玩的時候儘量讓他一個人玩,避開其他小朋友,可是這樣一來,他就更難交到朋友了。一直以來我們老師都想盡辦法幫詹凌尉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希望他能夠融入到我們小班的大集體中來。偶然一次在外面玩沙時,我們又像以往一樣,讓詹凌尉小朋友一個人在空池塘做飯,這時只聽詹凌尉在那邊喊:“老師沒有米飯了?”這時,只見鄭欣彥快速拿着沙走過去說:“詹凌尉給你米飯,我能幫你做飯嗎?”詹凌尉說:“好的。”我正擔心鄭欣彥會不會被詹凌尉欺負,正想把他們分開呢?沒想到出乎意料的一幕發生了:只見詹凌尉對鄭欣彥說:“我把家裏的奧特曼帶給你玩好嗎?”鄭彥說:“好的。”“我把家裏好吃的給你吃好嗎?”“好的”“那我們是好朋友嗎?”“是的”看到這一幕,我問詹凌尉:“你喜歡和鄭欣彥交朋友嗎?”他說:“喜歡”。“爲什麼你喜歡和鄭欣彥交朋友?”“因爲她好呀,聽話呀。”我又問鄭欣彥:“你喜歡和詹凌尉交朋友嗎?”“喜歡”“爲什麼你喜歡和詹凌尉交朋友?”“因爲他把好東西都給我。”鄭欣彥是詹凌尉交到的第一個好朋友,也許這就是以柔克剛吧!和乖巧的人在一起,詹凌尉好像也變得柔和了。

二、以故事內容交朋友

故事《小鴨找朋友》一天,天氣真好。小鴨子一個人到池塘裏游泳。遊呀遊呀,小鴨子覺得很孤單。這時,一隻小鳥飛過來,小鴨子說:“小鳥,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嗎?”小鳥說:“小鴨子,對不起,我不會游泳。”小鳥拍拍翅膀飛走了。……一隻烏龜慢慢的爬過來,小鴨子說:“小烏龜,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嗎?”小烏龜說:“好呀,好呀!我們一起游泳吧!”兩個好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這是徐老師上的一節閱讀課。沒想到就這節課的內容也讓詹凌尉運用到交朋友當中去了。就在草地上玩輪胎時,詹凌尉一個人玩輪胎覺得沒勁,他跑過去找鄭欣彥,這時鄭欣彥已經有好朋友玩了,他只好沮喪的跑回輪胎邊上,這時龐文潔從邊上走過,詹凌尉走過去對龐文潔說:“你能和我一起玩嗎?”龐文潔說:“好的,我們一起玩吧。”由於詹凌尉比較搗蛋,龐文潔跟他玩了一會兒就走開了,可是看得出來,詹凌尉還是很開心的,趁機把詹凌尉叫到身邊表揚了他,他知道會說好聽的話和小朋友一起玩了。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雖然詹凌尉身上有很多的不良習慣,但他卻是個很聰明的孩子。通過觀察,讓老師瞭解幼兒的不同差異。老師能理解每個幼兒的基本能力、情感、行爲和不同的學習特點等,並發現幼兒的'潛能和需要。可是再聰明的孩子如果不懂得與人合作、交往,那只是一個“孤家寡人”式的神童。這種孩子不可能在將來有所作爲。能與人交往並能很好地與他人合作交往的人永遠是快樂的人,不能與人合作交往則顯得孤獨和不幸。孩子只有具備較強的合作、交往技能,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而成爲一個幸福的人。會交往的人如同擁有開啓人們心門的金鑰匙,也爲我們的發展拓展了更廣闊的空間。學會交往,會讓每一個孩子在今後的成長中走出自己亮麗的人生。

小班教學隨筆6

之前,幼兒園難免會有小孩子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你扯了我一下頭髮,我拉了你的衣服,你拿了我的玩具?我推你了一下。然後小孩子們都會跑到我這裏來告狀,老師他幹嘛幹嘛幹嘛了?這個時候,我就會叫叫犯錯誤的小孩子過來,讓他對這個小孩子道歉,說一聲對不起!然後高中的小朋友回答一聲,沒關係,兩個小朋友握握手,表示和好,於是一切過去。

但是,後來又出現了一些比較嚴重的情況,例如在吹吹打打中,小朋友摔跤摔流血了,或者誰把誰的飯盒弄倒了,或者誰用玩具把誰頭打了一個包,這是,卻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對不起就能解決事情。可是,孩子們除了說對不起,還能幹什麼呢!我一時半會兒也沒有想到好的方法。後來我發現,有的孩子,把別人碰痛了,人家都已經在哇哇的`哭了,他卻,管都不管,自己玩自己的玩具,我問他,你把人家弄哭了耶?他回答我,我給他說對不起了。這個時候,我反應過來,對不起,真的沒什麼用,我之前教導大家,犯了錯誤,要說對不起,這個行爲,是不完全正確的。

在小問題上能說一聲對不起,能夠解決問題,但當做大事,對不起就沒有用處了,不過,孩子們的世界,除了說對不起,他們還能幹什麼呢?他們沒有錢,給其他孩子賠償,也沒有任何屬於他們自己的東西,給孩子賠償,就算他們能夠賠償一些東西,被賠償的孩子也不一定樂意,畢竟都受傷了,而且兩方的家長也不好調諧。之前我有看到說,孩子把另外一個孩子打傷,就帶着打人的孩子一起,去跟老師全程處理,被打傷孩子的事故,但是,並不是每一個老師,都有,辦法能夠去,這樣就執行。那麼,遇到這樣的問題,到底該怎麼來調節孩子們之間的矛盾,才既能讓犯錯的孩子,得到教訓,也能讓受傷的孩子,得到一定的安慰呢,我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

小班教學隨筆7

這個學期我們班設立了“文學欣賞”這一項。孩子們的世界是童真的世界,故事展現給他們特殊的窗口,讓孩子們透過窗口學習到真、善、美,也瞭解到假、惡、醜。我把故事分爲童話、神話、寓言、幽默故事、成語故事等幾類,每天穿插着講給孩子們聽。孩子們當然是愛聽故事的,尤其是一些經典的中外名篇,成語故事是百聽不厭。對於那些他們接觸不多的故事,如:古希臘神話故事、一千零一夜故事、古代成語故事等等,孩子們表現了極大的熱情,認真傾聽,聽完後還會提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我用動聽的'聲音爲孩子們講故事,用包容的耐心回答他們的問題,我帶領孩子遨遊在故事的海洋中,任心情飛翔、任思想奔跑。只要一聽故事,再調皮的孩子也會乖乖地坐好,每一張小臉都面向着我,每一雙眼睛都凝望着我,那種感覺好極了,那種氛圍美極了。給孩子們講故事,還在無形中給孩子們上了思想品德課,因爲無需老師再絮言,孩子們會自覺地以故事爲榜樣,形成好習慣,改掉壞毛病。給孩子講故事,好處多多,何樂而不爲?

人是有感情的,純潔的孩子更有純潔的感情。最近,因爲感冒導致嗓子啞了,我在帶孩子活動時,不時地將含片放入口中,有時用些手勢代替語言,孩子真的很乖,他們居然在這樣的狀態下,依然有效地進行着一切活動。更讓我感動的是,孩子們紛紛帶來了各種治嗓子的含片和藥,我對他們說:“這些藥夠了,謝謝你們了。”可過了幾天有兩個孩子又帶來了“金嗓子”。面對孩子的熱情,我只有感動的份了。我想,一個教師還有什麼比擁有這樣的情感而更奢望什麼呢?爲了孩子們對我的這份愛,我將一往無前,把自己全身的熱情投入到孩子身上,不讓他們失望,更不會讓家長失望。

小班教學隨筆8

偶然間,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愛是最好的教師》,感覺不錯,文章是這樣的:

“許多年前,有一個叫約翰·霍普金的教授給他的畢業生布置了這樣的作業:去貧民窟,找200個年齡在12歲到16歲之間的男孩,調查他們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然後預測他們的未來。

“那些學生運用社會統計學知識,設計了問題,跟男孩們進行了交談,分析各種數據,最終得出結論:那些男孩中有90%的人將有一段在監獄服刑的經歷。

“25年後,教授給另一批學生也佈置了一個作業:檢驗25年前的預測是否正確。學生們又來到貧民窟。以前的男孩都已經長大成人了。有的還在那裏住着,有的`搬走了,還有的已經去世了。但最終學生們還是與原先的200個男孩中的180個取得了聯繫。他們發現其中僅有4人以往進過監獄。

“爲什麼那些男孩住在犯罪多發的地方卻有這麼好的成長記錄呢?研究人員感到很納悶也很吃驚,之後他們被告知:有一個教師當年教過那些孩子……

“經過進一步調查,他們發現75%的孩子都是一個婦女教過的。研究人員在一個“退休教師之家”找到了那個婦女。究竟那個婦女是怎樣把良好的影響帶給那些孩子的?爲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那些孩子還記着那個婦女?研究人員迫切地想明白這些問題的答案。“不明白,”婦女說,“我真的回答不了你們。”她回想起多年前和孩子們在一齊的情景,臉上浮起了笑容,自言自語地說:“我只是很愛那些孩子……”

愛是一個生命喜歡另一個生命的情感、是一種平等關係、是整體接納、是無條件的、不求回報的,這樣的愛才能夠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孩子並深刻地影響他們。當孩子體會到我們的愛時,他們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回饋給我們,即使我們不能滿足孩子的物質願望,他們依然會愛我們。因爲,這時他們已經明白,他們擁有了世界上最珍貴的禮物,那就是遠比物質更值得人珍惜的——真實的愛。

我們在工作中,給予孩子無限的愛,才能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的歡樂,享受到成長的幸福,才能讓家長心存感激,也許我們在工作中有過份的舉止,有過激的言行,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傷害,給家長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愛是一筆無形的資產,愛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僅有對別人付出愛,才能得到更好的回報。不要把愛的方式當作愛。而給他們真實的需要,真正的愛!

小班教學隨筆9

早晨檢查孩子們的作業,發現又有兩個孩子拿不出來,說是“忘帶了”。這樣的情況幾乎每天都有,往常我多半會說:“明天帶來。下次別忘了!”可今天我特別生氣,不假思索的說出:“從第一課到第八課的詞語每個抄兩遍,明天早上交給我!”我自顧自地走出了教室,到辦公室去平息心中的怒火。

傍晚,孩子們都回家了。原本平靜的心情竟有些不安起來:我這種方法合適嗎?從第一課抄到第八課是不是太多了?孩子寫字速度不快,兩小時能完成嗎?孩子們會不會因爲我不當的.處理方式影響到心理?

帶着困惑與一絲自責與家長進行了短信交流,一位家長的一席話讓我緊張的心情有些釋然:“老師,孩子覺得有些委屈,因爲他的作業其實是完成的,可是讓孩子委屈一次又何妨!很多時候忘帶作業和不做作業的性質是一樣的。我們不知嘮叨了多少遍,要自己整理好書包,千萬別漏掉課本、作業本,可他根本置若罔聞,我認爲很有必要老師您給予孩子警醒,我贊成您的做法。我會監督孩子把罰抄的作業全部完成”!

是呀,面對孩子這樣重複出現的錯誤,我們有必要讓孩子學會反思:假如他能仔細翻看書包,假如能仔細查找課本和作業本,假如……粗心形成了習慣,還會生髮出更多另外的假如,那麼將來他們付出的將是更大的代價。

小班教學隨筆10

10月份,我們開展了泥工活動《七彩糖果》,幼兒們拿到橡皮泥時都很興奮,男孩子喜歡綠顏色、藍顏色、黃顏色,女孩子都喜歡紅顏色和桔黃顏色。由於小班幼兒纔剛開始接觸橡皮泥,對於此類活動的經驗還很少。因此,這個活動我就以捏一種糖果(棒棒糖)爲主,輔助材料爲塑料吸管。

先讓幼兒觀察棒棒糖,說說它的特點,感知棒棒糖是圓圓的,然後讓幼兒自己嘗試用橡皮泥也來搓一個圓,在觀察中,我發現,有些幼兒取泥的時候就沒有適量,不敢大膽地去拿,就捏了一點兒,等大部分幼兒都完成的時候,我進行集中觀察,讓幼兒欣賞一下同伴的作品。在教學中採取了讓幼兒先做後說的方法,讓孩子們帶着問題,如“它可以怎麼做呢?”,投身到做的過程中,一邊做,一邊探索方法。在孩子完成作品後,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再進行嘗試。先做後說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促進了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活動結束時,幼兒們迫不及待的炫耀自己的成果,讓老師和同伴都來欣賞自己的作品。雖然絕大多數幼兒只能完成粗糙的`作品,表面極不光滑,有的還是扁扁的,但是孩子製作的過程十分認真投入,在製作過程中開心快樂,都能積極參與,也就體現了教學的價值。

小班教學隨筆11

經常聽到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問:今日你學什麼了?你怎樣就學不會呢?你瞧某某某畫的多好!你看看你畫的那是什麼呀?諸如此類的話語。家長的心境能夠理解,但孩子對這些話,就不容易理解了,我認爲比較有效的做法是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對班上的孩子從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日,培養孩子的自信力和健全人格,我始終堅持以鼓勵爲主,畢竟,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個孩子都有自我的長處和弱點,如果家長和教師經常經過橫向比較評價孩子,甚至用責怪的口氣教訓孩子,說孩子不如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創造力可能會被抑制。異常是對那些性格比較內向、表現欲不太強的孩子,多給予鼓勵顯得更爲重要。

xx是個本事比較弱的`孩子,在班裏,小朋友都不願意和他一齊玩遊戲。並且口齒也不清楚。用我們一個同事的話說:“怎樣他總是比別人慢半拍。”xx膽子比較小,平時不愛說話,適應新環境的本事不強,這是客觀事實,我們都很清楚,但我們沒有拿他跟別人的孩子比,更沒有訓斥孩子。我們始終經過各種辦法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信息:我們相信他,他是最棒的!記得xx剛來園時,整整哭了兩週,在幼兒園連滑梯都不敢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我用了“鼓勵+強制+鼓勵”的辦法,逐漸,他的自信心增強了,也慢慢有了一些進取勇敢的表現,如今,他已經順利的升入一年級了,我們都爲他高興!

小班教學隨筆12

走上幼兒教師這個工作崗位已經有三年的時間了,在這三年中我對專業幼兒教師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與理解,對我個人在專業成長道路上有很大的幫助。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至少可以思考三個問題:

1、這個情境可以教導幼兒做什麼?

2、教師對事件中幼兒所做的診斷是什麼?

3、教師在課程、行爲解決上或管理上應該如何處理?

這三個問題可以概括爲:教師要善於找尋某個問題能夠帶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契機,教師能否在問題中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教師通過這個問題對自己以後在課程、管理上的經驗有哪些。教師在工作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從以上三個方面解決。

像我們班裏孩子洗手時愛玩水的問題,教師完全可以從以上三個方面着手考慮。孩子洗手時玩水,教師可以就這個問題教導孩子們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幼兒爲什麼總是在水池邊玩的不亦樂乎呢?因爲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們即使弄溼衣服也還是樂此不彼。找到問題的原因和開展教育活動的目的後,教師就可以有針對性的設計課程、開展活動,比如:在班級裏開展節約用水,爭做環保小衛士的`活動。或者在班級管理上每天找出一名監督員,負責管理小朋友的洗手。這樣,孩子們就會慢慢的改掉洗手玩水的不好行爲,並且還會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呢!

教師要善於思考,在思考中發現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不斷積累經驗,爲成長爲專業幼兒教師而不斷努力!

小班教學隨筆13

今年帶小班,最大的感觸就是見證孩子的成長與變化。從學習自己穿衣吃飯,到學習怎麼站隊上課,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孩子的變化之大真是讓人瞠目結舌。

我班有個小朋友名叫子豪,雖然長得比同齡的孩子高大,但生活的自理能力卻是亂得一塌糊塗,剛入園時甚至還不會自己拿勺子吃飯,更別提是自己穿衣穿鞋了。每天午休起牀後,其他小朋友都在自己穿鞋子,只有他一個人坐在牀邊一動也不動,就等着老師給他穿。

一天中午起牀後,我又看到他坐在牀邊上就走過去問他:“子豪,你爲什麼不自己穿鞋啊?”他似是很委屈的看着我對我說了一句:“我不會。”於是就對他說:“那老師來教你穿鞋子吧,你看其他小朋友可都是自己穿鞋子的哦!”我拿起他的一隻鞋子,一步一步示範給他看,把鞋子穿在他的腳上,並對他說:“其實很簡單的,你按老師剛纔的做法把剩下的這隻鞋穿在自己的`腳上。”得到我的鼓勵後,他照做了。最後,鞋子穿在了自己的腳上,高興的對我說:“老師,我會自己穿鞋了!”

小班教學隨筆14

今日戶外活動結束後,小朋友們排隊喝水,來了一陣吵鬧聲,保溫桶旁的幾位小朋友喊着:“要排隊!要排隊!”我連忙趕過去,原先是xx張開雙手,當在了杯子櫃前不肯走,小朋友們被擋住了,擠在一齊亂成一團。我把xx拉開,他卻僵在那裏不肯走,還大聲哭喊起來:“媽媽,媽媽!”我耐着性子對她說:“教師不批評你,只是想明白到底怎樣了。”這時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說:“xx不排隊!還插隊。”“他還推我!”聽到孩子們紛紛告狀,xx繼續大聲的哭喊。“真是這樣嗎?我相信xx不排隊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說給大家聽聽吧!”聽了我的話,xx擦了擦眼淚,慢慢停止了哭喊,還略微帶點哭腔地說:“我口渴,我不要排隊,他們太慢了。”“小朋友你們渴嗎?”“我們也很渴。”“小朋友們都很渴,這該怎樣辦呢?誰願意讓xx排前面”。這時有一個小朋友願意讓xx排前面,我表揚了這位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說願意。“xx,小朋友們對你真好!”xx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下次也讓小朋友排我前面。”這件事後,我引導孩子們討論我們的.隊爲什麼總排不好,他們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隊的原因,我們又討論怎樣才能把隊排好。

經過這些活動我深切的感到:幼兒的常規習慣養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點的關注、教育,並採取多種方式去進行培養。另外,常規教育也要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不能死守。

小班教學隨筆15

我根據幼兒愛吃的特點,設定了小班數學教學活動《好吃的蘋果》,希望孩子們在想要吃的慾望下能夠學得更好。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讓幼兒說一說,一個蘋果可用幾表示,一枝鉛筆用幾表示,一筐蘋果又用幾表示?又做了摘蘋果的遊戲,讓幼兒模擬一種日常生活中的行爲經驗,使幼兒知道了“1”可以表示生活中許多不同的事物;“1”它可以表示單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一個整體,有時它還不是表示數量的多少。

在本次的教學活動中,我堅持師幼之間、幼幼之間的雙主體、多邊互動的原則,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幼兒的主體性發展。信任他們的創造潛能,尊重幼兒之間的差異。

上完這節數學課,我反思了許多,我認爲我們要認識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通過本次的數學教學活動,使我認識到雖然幼兒的年齡較小,但他們的生活經驗是非常豐富的,當我讓幼兒舉例說出生活中的單個“1”和整體“1”時,孩子們都非常踊躍地搶着回答。數學來源於生活,學習的是生活中的數,幼兒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我們班孩子在剛開始,感知圖形的顏色時候,他們還是區分的比較好的.,可是在接下來感知形狀的活動中,有許多小朋友把形狀和顏色混在一起了,對於圖形的形狀搞不清了。

我們班的小朋友他們能夠分辨清楚圓形和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難一區分,後來我一一給他們講解,他們似乎也是半懂不懂,也許由於小班幼兒入園才幾個月,一些行爲習慣的訓練還沒到位,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轉移等特點,所以對於進行遊戲活動的材料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以至於有小朋友拿着操作材料在參加活動,影響了活動的效果,過後一想是我在放置材料上有欠缺,考慮不周,而至於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氣氛還是比較活躍的,只是活動的設計上還得動一番腦筋,有待改進。

對於這次開展的教學活動,雖然有不經人意之處,但是經過這次活動前前後後摸索學習,讓自己有了一定的提高,多多鍛鍊纔會更好的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l94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