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國小教育隨筆【熱門】

國小教育隨筆【熱門】

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教育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教育隨筆【熱門】

國小教育隨筆1

搭起師生心靈交流的彩虹橋——寫好操行評語。

操行評語不僅僅是評價學生,也是一面鏡子,無聲地折射出對教師的評價,反映了教師的學識素養,一則好的操行評語,是一份營養豐富的精神食糧,讓學生受益終身。我把寫評語當做與學生心靈交流的一座彩虹橋,,經過充滿情感、極富個性的語言和學生進行交流,真誠讚揚他們的提高和優點,委婉的提示存在的不足,告知努力的方向。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多內心裏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我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祕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學生操行評語,不僅僅成爲我與學生進行心靈交流的彩虹橋,也讓我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教育了自我。

用愛心爲後進生撐起一片天空。

我們常把孩子比作初升的太陽,那麼後進生就是遲升的朝陽,比起其他學生他們更需要教師的耐心、細心的呵護、理解與尊重、循循善誘......“要細心的像對待一度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這句話或許有些誇張了點,卻實實在在的告訴我們對待後進生不可疏忽大意,作爲一名教師,我們有職責也有義務教育好這些後進生,使他們和其他學生一樣健康歡樂的成長,展現自我獨特的風采。那麼該怎樣教育後進生呢?我個人認爲:對於後進生,要想讓他們有所提高,教師必須要抓住他們的弱點,從各個方面去關心他們,去愛護他們,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給予他們的溫暖,給予他們的信心,給予他們的關懷,這樣讓學生從內心發現自我的錯誤所在,找到提高的辦法,從而努力學習,這樣的辦法的確是很好的,我想這些寶貴的經驗都會爲我以後的教師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請耐心等待一會,花兒就要開了——教師要學會傾聽。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藝術的基礎在於教師能夠在多種程度上理解和感覺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傾吐不失爲一種最好的方法,我們教師應當進取去聽,與學生交談,從中瞭解學生的某些動向,可不少教師總認爲學生是小孩子,不樂於傾聽他們的談話,異常是學生犯錯誤時,更是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任憑自我對學生大加訓斥,這樣很不利於教育好學生,我自我也有這樣的缺陷。反思一下:作爲教師,有事憑自我的主觀確定去對待學生實在不應當,工作再忙,也要給學生說話的機會,也要尊重他們的人格,認真傾聽他們的說話。古人云:人之相交,貴在交心。所以,教師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時間、機會聽聽學生們的心聲,聽聽他們的想法,注意他們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充分顯示自我的內心世界,使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教師的關愛。

國小教育隨筆2

帶倆孩子看《瘋狂動物城》已經過去近半個月了,可倆孩子依然念念不忘的是劇中的一個配角----“樹懶”,女兒就連照片都不忘用手將兩隻眼睛的上眼皮刻意拉下來做樹懶狀。小外甥女呢?老愛學樹懶說劇中的那幾句爲數不多的臺詞:“尼----克----你-----好!”“我---給---你---講---個----笑---話----吧”“尼---克---哈---哈”等等。她百學不厭,我們也是百聽不厭,而且每次都招來我們的笑聲,爲可愛的樹懶,爲可愛的倆孩子。

我想:樹懶如此招人待見,除了它模樣可愛,還有它語言、動作的遲緩帶給現代人對慢生活的一種連自己都察覺不到的內心渴求。現代人最愛的說的話是:“快點!快點!再快點!”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嘴上,落實在行動上,更多的是在心裏反覆出現,以至於滿大街的步履匆匆,人心浮動。

讀李歐梵的《人文六講》,對他的一些觀點很是有同感:現代人的的日常生活應該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和時間競賽,什麼叫有快有慢?用音樂的說話就是節奏。如果一首交響曲從頭至尾快到底,聽後一定喘不過氣來,急躁萬分。所以一般交響曲都有慢板節奏,而且每個樂章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日常生活的節奏和韻律也應該如此。因此,我們應該時常學學樹懶。

米蘭.昆德拉寫了一本書名爲《慢》的的小說。故事開始時,主人翁夫婦開車度假,看到車外一個少年騎了摩托車超速而過,不禁引起作者一連串的幻想。昆德拉以他一貫的敘述方式,把現實和虛構聯在一起,營造了一個頗有意義的寓言,並以此批評現代人對於日常生活情趣的失落。他在小說中舉了一個例子:18世紀貴族的調情方式是很慢的',現實在別墅或古堡中吃一頓豐富的晚餐,燭光下慢慢細語,培養情緒,飯後兩人徐徐散步到屋後庭園------直到最後纔是上牀,這種調情真是調出來的。如果可以加一句評論的話,很明顯,昆德拉的理想時代就是18世紀,那個時代的人(至少是貴族)比20世紀的人更加知道如何享受生活----同樣的享樂主義,但有情趣得多!他的小說在暗示:不慢下來,就沒有沉思和幻想。他甚至在評論中說:“我們這個時代迷失於忘卻的慾望之中,就是爲了達成這個慾望,所以,甘願受制於速度的惡魔。”他把速度喻爲惡魔,其實慾望何嘗不也是一個惡魔,特別是速度的慾望。開車的人是不是對這樣的一種心境很是熟悉:在紅綠燈的路口,爲了趕那點時間,在黃燈閃爍,紅燈即將亮起的剎那,狠一踩油門,過了後所獲得的貌似揀了個大便宜後的竊喜;被紅燈阻止在路口的那一端時的焦躁不安與急不可耐-----

學着時常像樹懶那樣慢一下,聽聽自己的內心,清楚自己的感受,然後默默記在心裏。如此這般,只不過是讓自己對於每一天過的平常日子有點自覺而已。如此則可在日常生活中不隨波逐流。

國小教育隨筆3

在新課程改革下的國小語文教學中,課堂學習已經從認知學習轉變爲體驗學習。體驗已成爲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學習,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體驗和理解,使學生在體驗和感知中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這是語文教學的基礎。你們給孩子們提供什麼樣的漢語課堂?我認爲我們應該主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課堂。

1、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感到自己的情感是最豐富的。在語文課堂上,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精神”,關鍵在於“情感”。沒有情感的教師如何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積極學習?向學生展示一個情緒化的我並陪伴他們度過每一個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並注意";興奮。

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視覺演示、猜謎或提問,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營造“我想學”、“我想學”和“激發興趣”的專心教學氛圍,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意向性,使教學過程“化苦爲樂”。

3、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師生之間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即師生之間的和諧。教學中的“情感”是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將在老師的指導下進入良好的課文情境。

(二)給學生一個溝通課堂。

在以前的中文課堂上,學生們只是拙劣的聽者,不能談論溝通和誰在一起。我們應該給學生一個“答案”;溝通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溝通以及;學生溝通。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是一種講述,也是一種對學生的體驗、探索和感知”

給孩子一個他能跳多大的舞臺。教室是什麼?課堂是情感燃燒的動態區域,是學生尋求知識、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這是一個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學生提供了足夠大的平臺。孩子們的創造力有時超出了我們的想象:當我教“請、清、清、清”這組字時,這一直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我讓他們分組學習,讓孩子們思考自己。沒想到,學生們想出了這樣一個答案:當太陽出來的時候,就會是晴朗的,太陽應該在左邊的綠色,灑在地上的水是乾淨的,總是想着愛。

2、注意練習,多方面練習,理解語言。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材只不過是例子。然後,在用好的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下一步應該多練習。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不斷鞏固和提高學生的潛能。基於這個想法,我經常收集課外閱讀材料並推薦給學生。“登罐麻雀樓”教學後,他帶領學生閱讀、背誦了《村舍》、《望廬山瀑布》、《春曉》等多首古詩,使學生學到了更多的古詩,無形中積累了許多古詩。此外,我們還向他們推薦安徒生童話、300首唐詩、格林童話和其他書籍,讓他們瞭解這本書的精妙之處!總之,老師應該是一個牧羊人,帶領可愛的孩子們到最肥沃的草原上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對話”表達自己的感受;說";以及;閱讀,使課堂能在這種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達到高潮。

3、在生活中學習漢語。

“讓漢語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漢語”。一直以來,我們都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漢語,讓孩子們深深感受到漢語離他們很近。這樣,孩子們就會更加自信,更加積極地學習。《生活識字》的教學實驗證明了這一點。在街上,在電視上,在馬車上,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讀書的地方。把握生活的每一點。如果你眼中有資源,心中有教育,那麼課程資源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知課堂”。

1、把別人的情緒轉化爲自己的情緒。

秋天的圖片它描述了碩果累累的秋天。學生如何體驗作者對大自然和祖國山川的熱愛?通過圖片和視頻展示美麗的秋天,然後引導學生向大家介紹他們美麗的家鄉。孩子們充滿了自豪感,對家鄉充滿了無與倫比的愛和讚美。這樣,孩子們自然會感受到作者的感受,深深地感動自己。

2、把別人的語言變成你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作顧問,把你的生活當作軍人。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同學們一起理解的地方,每個人的收入都不一樣。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在學習和理解他人精彩篇章的同時,保持與自己的聯繫,瞭解自己和教學。

國小教育隨筆4

溝通能使人與人之間加深瞭解,陌生因溝通而熟悉,友誼因溝通而深厚。師生因溝通而相互信任,溝通將會成爲打開心門的鑰匙。《學記》中就有“親其師而信其道”一說,要想讓學生親其師,並信其道,交流溝通必不可少。

黃小龍我班的學習委員,剛轉入我校時哭鬧着要跟媽媽回去,他媽媽無論怎樣勸說,那是越勸越上勁。沒辦法,我們只好拽着他,讓他媽媽快離開。他媽媽走後,他坐在地上又哭鬧了一番。看到孩子離開媽媽如此難過,我試探着與他交流溝通。我說:“男子漢,有什麼委屈跟老師說,媽媽走了,她還要上班,不能陪你一起上課吧!你把老師當媽媽,有什麼擔心給我說,好嗎?”哭鬧的他看了我一眼,眼神裏少了些敵意。我把他領到辦公室後,連忙給其他老師介紹說:“看,我班剛轉來了個帥小夥,他可是個愛學習的孩子呦。”聽了我的介紹他高興了許多,然後對我說:“老師,我要回教室。”“好吧!”就這樣一下課我就把他喊到辦公室和他交流,讓他感受到老師的溫暖。從此,他再沒哭鬧過,學習認真刻苦,後來被選作學習委員。我想,這是溝通讓我得到了信任。

多年的.工作實踐讓我明白,教師工作是瑣碎而又細緻的,只有從多方面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才能使教育在學生的心底開花、發芽,結出累累碩果。

國小教育隨筆5

根據學困生的不同情況,研究採取了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法。

1、“小目標”訓練法。

學困生一般的情況都由於知識系統某項殘缺,造成學習新知識的障礙,因而教師必需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從補缺補差着手,有效的進行個別學習指導和適當補課。採取“小目標、快反饋、速矯正”的方法,具體做法:

(1)要求放低,適當補“差”。掌握學困生的最近發展區,創設一個“小目標”,使學困生能一次一得。

(2)實施單元達標教學,對學習本單元仍未達標的及時反饋,出現問題及時補救,不留“夾生飯”進入下單元的學習。

(3)實行分組教學,分層次提要求,分類指導,分層評價,快速反饋,使不同類型學生都能得到最優發展。

(4)採取課堂教學、小組學習與小組指導相結合教學方式,提供學困生表現的機會,使他們從被動學習轉爲主動學習。

2、成功激勵法。

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出現情感障礙,一方面由於學生每次以失敗者的心態去學習,學習無興趣,消極對待。另一方面,由於帶上無形的學困生帽子,班級裏的事都不能沾邊,失去參與的機會。學困生與教師與班集體自然而然的形成了鴻溝,從而導致情感交流的中斷,因而要改變學困生的學習狀態,首先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給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教師要發現學困生的特長、優點和潛能。一旦發現就要創造條件,積極扶持,使其發展,激發學習興趣,進而萌發獲得成功的慾望。其次,教師要把愛生和知生結合起來,“用愛澆灌遲開的`花蕾”,以真誠的愛去喚醒他們“沉睡的心”,打通情感障礙。只有這樣,學困生才能敞開心扉,接受教育,去爭取成功。

3、學習習慣矯正法。

培養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改變他們學習數學困難的比較關鍵的環節。教師要耐心指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對他們繼續以後的學習終身受益。如有位同學,人機靈豪爽,辦事說話大大咧咧,不拘小節,做數學作業丟三落四,學習靜不下心來

國小教育隨筆6

昨天早上上課的時候,講着講着,發現第五排的王一航一直低着頭,似乎在偷看桌鬥裏的書。於是,我不動聲色的繼續講,趁着大家討論的空兒,悄悄走至他的座位旁,逮他一個正着。見此,他直接紅了臉,把書推進桌鬥深處,甚至還伸出胖胖的手,主動接受懲罰:敲手心一次。講課繼續。上午我一走出教室,就把這事忘了。中午送路隊的時候,見到他手中拿着一本書,才又想起。於是問起什麼書把他迷的不分時間/不分地點的看?他不好意思地把書皮給我看,原來是前段我拿到班裏給學生看的郭敬明的《臨界爵跡》。我笑着警告他:再這樣就取消你看這本書的資格哦,我可是主人!旁邊的學生都在偷笑,他也不例外。

中午的時候,學生吃過飯,集合時間到了,大家又都或拿自己喜歡的書,或拿作業,集中在我們班,今天輪到我值日。12:30,大家很快就安靜下來。我也拿着《目送》,開始讀第三遍。很享受這樣的午後讀書,第一排一個男生不知看得什麼,看到會心處,甚至還忍不住“噗哧”笑出聲來。我也笑了,繼續看。獨讀而無友,於是就挑了個故事,給學生讀。聲明:喜歡了你就聽,若是不喜歡,只管做你手頭的事。很快的',有一部分同學也不知不覺被吸引,趴在桌子上,靜靜地聽着。內心很快就有一種幸福感充盈:讀書之樂,這算不算其中溫馨的一面?

大課間的時候,學生在教室做眼保,照例我會拿一本書在教室外邊,趴在欄杆處,自讀自樂,聽到教室裏吵鬧,值周生管理不到位了,我就手拿書本站在教室門口。也許,這種潛移默化傳染了學生吧,等到做第二遍的時候,很多學生就把自己的書也拿了出來,堂而皇之的看起來。走過窗口,不忍心就此剝奪他們的樂趣,於是更多的人也仿效,好似這課間,不看兩頁書是不行的。

等到社團時間,我帶着班裏剩下的學生看班級博客,聊讀書。想起近段班上不少同學拿着《三國演義》/《水滸傳》在看,於是隨口就問:在座的有誰正在看這些書?這僅有的20多個人還是舉起了五六隻手,更爲難得的是後門邊的“沉默大王”也舉着手,一問得知正在看《三國演義》。想起進行第五單元教學時,我給大家推薦了一些歷史名著,並建議大家讀讀原著。我說,他們就記在心裏,就有人去讀。心裏又頓感欣慰。接着又告訴他們:5到6月,噹噹童書1.9折到4.9折,趕快挑選你喜歡的收爲己有吧!不一會兒,幾個女生過來,問我能不能幫他們買幾本書。我欣然接受。

愛上讀書不是你們的錯,怪我太任性。因此才一次次容忍你們拿讀書做擋箭牌,寬容你們因讀書所犯的錯。唉!誰叫老師我自己是個書迷呢?時光那麼不經用,姑且邊讀邊樂,一起爲自己的童年留下些許印記吧!

國小教育隨筆7

從這次藝術節的比賽中我們清楚看到,農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還存在着以下差別:

1.農村孩子的心裏素質比城市的孩子差多了。由於農村的孩子參加節目、比賽的次數很少,幾乎沒有鍛鍊的機會,所以,在朗誦比賽中就顯得很緊張。我們班的徐慧茹、孫婷在朗誦時因爲緊張而忘詞了,不知道給誰誦讀了。你看,城裏的孩子就不一樣,他們表現得是那樣的從容、那樣的落落大方。

2.着裝也存在差別。我們農村的孩子穿的很普通,大多數是白毛衣,藍色牛仔褲,白鞋,很普通的裝束。臉上很少化妝,給人的第一感覺就很素淨,這樣不適合演出。也許是農村孩子的家長不重視,更捨不得給孩子買服裝吧。城裏參賽的學生都是統一着裝,化了淡淡的妝,給評委的第一感覺就很好,有時候,人的第一感覺是很重要的。

3.孩子的才藝差異很大。唱歌、跳舞是農村孩子的'薄弱環節,這次藝術節聲樂比賽,我們學校是“全軍覆沒”,功夫還是得用在平時,平時不參加專業的訓練,想靠“臨時抱佛腳”那是不行的。由於所處的環境不一樣,在農村是看不到少年宮、藝術培訓中心的,再加上家長的素質也不一樣,造就了孩子們根本沒有學習的機會,孩子本身的才藝得不到鍛鍊,因此,聲樂比賽全軍覆沒也是預料之中的。

雖然,現在農村和城市的孩子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差別,我相信隨着我們學校社團、講堂的開設,這些差距會越來越少的。不久的將來,農村的孩子甚至會超越城裏的孩子。

國小教育隨筆8

記得上學期開學時講的第一節語文課《我們的民族國小》。課堂上,同學們各個精神飽滿,學得很投入。在學習第一自然段中“走來了許多國小生,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的時候,我說:“這是一所民族國小,所以有很多不同民族的學生。”話音剛落,一個稚嫩的聲音響起:“老師,我們是什麼民族的?”這句話引起了其它同學的笑聲,我也有些生氣:這還不知道,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就講過,連這點最基本的`常識都不知道,我得好好批評你。我循聲望去,提問的是劉文奇。當看到他那渴望的眼神時,我的怒火煙消雲散了。要知道他患有嚴重的抽動症,疾病使得他經常不自主地晃動自己的手指頭和脖子,而這些舉動更使得他不能專心地聽講。看他的表情確實是不知而問,很想知道。於是,我請大家一起告訴他,同學們響亮地回答:“漢族。”他聽了,高興地笑了。從這以後在我的課堂上他經常會提出幾個不懂的問題,我都認真作答。我方發覺他聽課的效果比以前認真多了,學習成績也有了進步。

事後我想:如果當時我認爲他提出的問題幼稚可笑,採用不理睬或者狠狠批評的方法來處理,我當時的心情會不好,同時也會影響這堂課後面的教學,勢必教學效果會打折扣。更嚴重的是,小文奇會因爲我的不理睬或批評而感到難堪,剛剛萌發的學習熱情也會撲滅,甚至導致他以後再也不敢提問題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呀!任何一個孩子提出問題都希望得到答案,而不是一盆冷水迎面潑來。耐心的解答就像一縷春風,能讓學生感到老師對他的那一份關心和呵護,喚醒心中沉睡的求知慾望。孩子有差異,我們對每個孩子都要尊重,耐心幫助。此後,我會時時提醒自己“教育無小事,在這不起眼的細節當中蘊含了對每個孩子的培養。

國小教育隨筆9

寶寶滿月酒的時候,拿到了一包糖。第二天拆開一看,哇,居然是喜羊羊與灰太狼圖案的糖。以前拿到糖,我基本上都是隨手扔掉,怕兒子多吃糖會蛀牙,但今天我把其中一粒揣進了口袋裏,因爲覺得兒子會喜歡,想等放了晚學再獎勵給他。這粒糖一直在我的口袋裏捂着,直到五6班的孩子過來上音樂課。

今天五6班的孩子好像有點過於興奮,在欣賞的時候不能靜心的聆聽。於是,我要求孩子們閉上自己的眼睛再聽一次,讓心緊緊的隨着音樂一起走。有許多調皮的小傢伙,作出假寐的樣子,卻又微微的睜眼,看到我馬上賊賊的把眼睛閉上,一看就知道“心仍然很不安分”,音樂一點沒聽進去,心中不免有些惱火。然在再一次環視學生的時候,卻又有了一個欣喜的意外發現,一位平時很愛交頭接耳的女孩子顧ⅩⅩ,正隨着音樂輕輕的晃動着自己的身體,從她可愛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她今天聽得特別的投入。該怎樣鼓勵她呢?我的手一下子就觸到了口袋中的那粒糖。“就把這粒糖獎勵給她吧,給她甜甜的回味!”

聽完了,我笑眯眯的說:“你們知道今天誰聽得最認真嗎?剛纔老師一直在仔細的觀察,我發現聽得最投入、最認真的就是顧XX!”全班小朋友的眼睛馬上刷的看向顧XX,還沒等孩子們回過神來,我又說:“爲了表揚顧XX同學能自始至終的認真聆聽音樂,老師決定,獎勵給她—塊美羊羊的糖!”孩子們的眼睛頓時又刷的集中到了我的手上,“哇,喜羊羊的糖啊!”、“好漂亮啊!”、“老師你還有沒有啊?”豔羨的讚歎聲如春潮般充盈着整個教室。我把糖很鄭重的遞給顧XX,她激動的小臉通紅,幾乎要熱淚盈眶了,雙手接過這塊糖,不斷的說着:“謝謝華老師、謝謝華老師!”我心裏也溫暖極了、開心極了。此後的課堂,也因爲這粒糖的效應,專注的望着我的小眼睛多了起來。

一粒糖,對今天的孩子來說,真的是微不足道,它唾手可得、也可隨手丟棄。可是如果放在特定的環境裏,就會發出獨特的光芒。看到這樣一句很有道理的話:“每一個孩子都有向上的力量,問題是誰給他外在的力量,誰給他一把梯子,一把動力的梯子。”今天我就用一粒糖鼓勵了一位學生,給了學生專注聆聽的動力,那麼這粒糖就超過了它本身的價值。

國小教育隨筆10

與學生“套近乎”,能套出學生的信任和熱情,套出一份亦師亦友的師生情。

索要禮物。學生玩三國人物卡片時,我會湊過去對他們說,老師也喜歡這些卡片,不過還有幾個人物卡片沒有收集齊,如果你們肯把這幾張送給老師,老師會特別高興。因爲這些卡片很便宜,學生總是會慷慨贈送。學生玩自制手工時,我告訴他們這些手工很精美,如果你們肯將手工送給老師,老師會特別珍惜。因爲是自己製作的,學生也會大方贈送。有時,我還會伸手去要學生吃的零食。索要學生禮物後,我會找個恰當的機會回贈學生一個小禮物,有時是一個雞毛毽子,有時是一支中性筆,有時是一個小玩具,有時是一隻紙折的千紙鶴。伴隨着這些小禮物在師生間的交流,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在孩子的心中綻放出了絢麗的花朵,打開了學生心扉,師生的感情得到昇華。

攀扯關係。有的學生畏懼老師,有的學生疏遠老師,有的學生牴觸老師,對於這樣的學生,我總是千方百計地與他們攀上關係。與我同姓的學生,我會告訴他,我們是同一祖先傳下來的後人,因爲同宗,所以老師最關心他。有的學生的父母我認識,我會告訴他,我和他的父母是特別要好的朋友,因爲是朋友的孩子,所以老師最喜歡。實在扯不上半點關係的,我會告訴他,因爲他聰明、重感情,所以老師一直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既然是老師的孩子,所以老師最疼愛。爲了不讓學生識破我的“計謀”,我與學生攀關係都是祕密進行的,只有當事人知道。同時,我也囑咐當事人要保密。這樣,能讓學生感到老師對他的`“偏愛”。當“關係生”出現不遵守紀律或在學習上有所懈怠等問題時,我總提醒他們,應該比其他學生更守紀,更熱愛學習,因爲我們的“關係”不一般。事實證明,這些學生也以不一般的表現來回報老師。

拜師學藝。老師不是完人,在許多方面,我們不如學生。有的學生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有的學生精通天文地理,有的學生擅長玩電腦,我常以學某一領域的知識爲由,拜他們爲師。學生們在一起相處的時間比較長,對班級的情況及每個同學的內心世界比較瞭解,他們往往能夠想出很多管理班級的好辦法。於是,我就以學班級管理爲由,拜他們爲師。有的學生會丟溜溜球,有的學生會跳花樣繩,有的學生會變魔術……我就以學技術爲由,拜學生爲師。拜學生爲師,老師居高臨下的架子放下來了,與學生交往平等了,學生會覺得自己受到了老師的尊重,反過來會更尊重老師。

國小教育隨筆11

推薦今天上午我上三一班科學課,我沒有打算講新課。因爲這週一放假一天,有幾個班的課沒上,而且是實驗課,這學期的教學內容不多。爲了把課上齊,我昨天讓學生帶課外書,等一等。

上課時,我走進教室,孩子們已經打開書在看了,這時我發現有一個男孩不時地用衣服擦眼淚,顯然是剛纔課間可能與學生髮生了矛盾。我靜靜地觀察一會,他還在哭,我忍不住走到他面前,還沒等我問話,旁邊的女生用手指着後面的男孩說:“他讓他還錢。”我聽了問流淚的男孩:“你借他錢了,多少?”他更加委屈了,說:“我沒借他錢,他讓我還300元。”我一聽,更糊塗了,300元,對於一個三年級的小孩來說,可是不小的一個數目。爲了弄清事情的`原委,也爲了不耽誤其他學生學習,我讓兩位來到教室門口的走廊。我問道:“你沒借他錢,他爲什麼讓你還錢?”他淚流滿面地說:“他讓我給他當保鏢,聽他吩咐,每週給我5元錢,說好的不用還。他認爲我表現不好就自己打自己。從三年級開始的,沒有那麼多錢,每次他給我錢,我都用一個本子記着,不到100元,本子今天沒拿。”我一聽,驚詫極了。他們還是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才國小三年級,就把生活中、電影中的鏡頭搬到了學校這片淨土。家長不知道,老師不知道,他們天天在做一種交易,每個人的靈魂都已扭曲,這是我心目中的國小生形象嗎!

我試探着問道:“他讓你給他寫作業嗎?”“沒有”。我又問“僱主”:“你家是哪裏的?”他回答了我,不是我認爲的都市村莊的。“你爸爸幹啥的?”“警察。”“他打自己都不疼。”他理直氣壯地說。這位同學不認同他的看法,還用手比劃着自己如何打自己的,這分明就是自虐嗎。

其實這拿錢僱人的孩子,看上去是一位蠻誠實、穩重的學生。我抓住了這一特點,開始對他進行開導:“這錢當初說好是不要的,他也不能掙錢,向家長要又張不開口,你逼急了會出事的。他是農村務工子弟的孩子,就算你獻愛心,幫幫他,好嗎?”孩子聽後,點點頭。

我把臉轉向了這位流淚的孩子:“以後不管自己多窮,你和他都是平等的,請挺起你的脊樑,好好學習,不要再接受別人的這種要求。”他欣慰地點點頭。我覺得自己並不輕鬆,記得陶行知老人曾說過:“學校無小事,事事有教育。”

我們生活在這個信息萬變的時代,孩子也是社會中的一員,社會、家庭、學校都是孩子生活的場所,在這裏,他們用眼睛耳朵來觀察聆聽周圍的一切。他們還沒有很強的辨別是非能力,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我覺得自己的責任任重而道遠,讓我們大家攜起手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爲孩子的成長撐起一片藍天!

國小教育隨筆12

教師在工作中,可能會遇到學生對自己不尊敬的事情。如學生當面頂撞老師、背後謾罵老師、故意違反紀律、拒不完成作業、嚴重者甚至與老師動手等等。教師遭遇到學生“不敬”的時候,在尷尬難堪的同時,更需要冷靜思考,沉着應對。

一、學生“不敬”危害大。

這種行爲,造成了師生間的對立與衝突,猶如一把雙刃劍,對立雙方沒有贏家,雙方都會受到傷害。

1、如果發生在課堂上,會嚴重影響課堂教學的進行。這時因爲老師往往不得不中斷課堂教學來解決問題,心情受到影響,老師會將相當大的注意力分配到與衝突有關的學生身上,而無法專心教學活動,特別是老師與學生羣體或有影響的學生髮生衝突時還可能引起全班學生的介入,產生對抗局面,造成課堂混亂,不利於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2、師生衝突會影響學生良好品德及完美人格的形成。衝突狀態下的學生,情緒衝動,言行缺乏理智,事後又產生負疚感或產生恐懼,害怕教師報復,對老師懷有戒心,或下決心與老師對抗到底。這些後果無論對學生的學習,品德還是身心健康,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3、師生衝突對老師本人也極爲不利。建立良好師生關係是教師順利完成工作的重要保證,與學生髮生衝突,遭遇學生的“不敬”,使教師倍感挫折,失敗、痛苦、沮喪的情感油然而生,降低了老師在學生中的威信,使其工作的熱情喪失,影響身心健康。

4、由於學生“不敬”引發的師生衝突一旦處理不當,容易造成家長等其他力量的介入,引起社會問題,影響學校的聲譽和形象。

二、學生“不敬”有原因。

在教育教學中,造成學生“不敬”的原因多方面的。

1、師生雙方對某一問題看法有分歧,是原因之一。不少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標準主要是看成績和紀律,而急劇變革的社會環境中的社會思潮,價值觀念和行爲方式不斷影響着學生的評價標準,不斷擴大着學生個性特徵的價值標準和取向。在老師眼裏,學生是越來越難教,在學生眼裏,教師的'社會形象越來越模糊和疏遠。當老師從學生身上發現與自己原有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不符的觀念、情緒和行爲時,就往往會用自己的權威進行規範,處理得好,對學生的學習和教育有促進作用,處理不好,就會發生衝突。有些教師在評價學生時有失公允,偏愛聽話的、成績好的學生,對不喜歡的學生就“恨鐵不成鋼”,這樣必然導致部分學生的怨恨。隨着時間及次數的積累,這種不滿情緒就會從隱蔽轉向公開,對教師的“不敬”不斷的積累醞釀,最後必然會表現出來。

2、學生不斷增強的獨立、自主、平等、民主的意識和觀念與老師權威的對立。在教育教學中老師通常以權威者自居,如果一個老師在班級管理和教學中經常採用專制的辦法,不惜採取批評、斥責、挖苦甚至體罰的手段來維護班級的紀律,這樣與學生不斷增強獨立自主、平等、民主意識和觀念產生矛盾,就會使學生產生不滿、怨恨和壓抑等情緒。

3、教師形象的缺失,也是引起學生“不敬”的原因。部分教師素質不高,缺乏師德修養。他們對自己要求不高,不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沒有形成必要的權威,沒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上。從而導致業務水平不精,缺乏專業素養,上課敷衍了事,教學內容枯燥無味,教學方法呆板,講授重難點不清,教師缺乏組織教學的能力,教學質量差。此外,教師對學生不負責任,對學生嘲笑、挖苦,對差生的教育缺乏耐心,引起學生、家長不滿與反感。體現在課堂上少數學生就會根本不把老師放在眼裏,明目張膽地違反紀律,有時會無理尋釁,故意製造衝突。

4、從學生的角度來看,的確有一些學生長期以來學習基礎差,厭學情緒重。對學習失去信心,對聽課不感興趣,但又必須規規矩矩坐在教室裏,聽不懂課,思想必然會開小差,於是課堂成了他們譁衆取寵、違紀搗亂的地方,需要老師善意的提醒,甚至批評。學生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在學校中,學生也有多種多樣的需要,如他們希望能與教師進行真誠的溝通,被老師和同學認可等,可是一些教師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對學生批評的多,讚美的少,缺乏細緻的瞭解,這種情況下,學生多數不願意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老師,老師與學生沒有心靈的共鳴,師生間常常在心理、思想、行爲上產生諸多的矛盾和衝突,導致“不敬”的發生。

三、學生“不敬”慎處理。

學生“不敬”行爲是一種非正常的行爲,往往是一突發的、非預見性的,它考驗教師的能力與智慧。在遇到類似學生“不敬”行爲的時候,教師要注意以下問題:

1、在事件發生時,沉着冷靜當,要提醒自己不要被學生的言行激怒,防止失去理智而感情用事,不激動、不發火,和學生對抗的結果只能是教師傷害更深。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的職業意味着他放棄了個體喜怒哀樂的權利,應使自己胸懷寬廣。”

2、在“不敬”事件發生後,不要急於解決。有的教師習慣找學生家長告狀,或上交到學校甚至採取放任不管或不上班等過激措施。學生對動不動就找家長、找學校告狀的老師最反感。事實上,在“不敬”事件發生後,大多數學生的心理會很敏感、很脆弱。如果再找家長和學校去刺激他,很容易產生更壞的結果。通過實踐,我覺得,事件發生後,不要急於採取行動,而要靜下心來思考。想一想,爲什麼會發生“不敬”事件,自己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有哪些不足。如果自己能解決,就決不要找學校、找家長。

3、解決衝突要抓主要矛盾。面對衝突,教師要拋開表面現象,切忌就事論事,不要和學生糾纏具體細節的是與非。學生很清楚應尊敬師長,因此一般情況下,只要發生了“不敬”事件,其背後必有隱情。在處理“不敬”事件時,應深入調查、瞭解,決不能敷衍了事,而要找出衝突發生的根本原因及產生的背景。

4、要加強師生間的思想溝通,增加相互理解。老師要向學生闡明其思想和行爲的真正動機,同時讓學生說出他們的真正想法和感受。如果老師認爲自己的做法有什麼不妥,可以率先檢討,這種真誠往往會感動學生,同時贏得學生的諒解,學生也會反過來檢討自己的錯誤。如果學生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教師應在講明道理作出適當批評的同時,對學生過激的行爲表現出寬容大度。在師生雙方坦誠的、暢所欲言的溝通中互相理解,建立一種和諧的相互信任的氣氛。

國小教育隨筆13

數學看似嚴肅、枯燥,尤其在課堂教學中不如語文課堂生動、豐富,不如語文課富有感情色彩。但如果用心上好一節數學課,仍會讓你收穫到意想不到的快樂。學生學得也簡單,自然而然地願意上數學課。要讓學生願意上數學課必須要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不管做什麼事,只要有了興趣,才能認真地對待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一向是許多數學教師關注的問題。根據幾年來數學教學的經歷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第一、要讓學生對數學感興趣,首先教師務必對自己所教學科感興趣,自然就帶動了學生上數學課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作一名用心的教師,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細節激發學生興趣。比如數學課本中的“你明白嗎”,從中有很多常識,如阿拉伯數字是誰發明的`,它是怎樣傳到中國的?人的心臟一年要跳多少次?諸如這類的問題學生也是很感興趣的,在課堂上有意識地滲透給孩子們,他們會被數學課的豐富而吸引,自然對數學課就產生了興趣。

第二,從生活中捕捉數學,讓學生覺得數學課堂很親切,很有用處,而不是枯燥的數字累積。

數學源於生活,只有從實際出發,才能便於操作,容易理解。現代教育理論認爲,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充滿着數學,數學教學應寓於生活實際,且運用於生活實際: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溝通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與有關數學問題的聯繫,藉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中的具體事例,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慾,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引導他們進行研究性學習。比如在教學長度單位時,真正讓學生自己動手量身邊的物體,用自己身體部位作測量工具測量或估計路程的遠近或物體的大小長短。還有,在學習統籌方法和等量代換時不防讓學生親自體驗一下它們在生活中的作用,完全能夠在課堂上讓學生動手做一做,換一換。

要讓數學課走進生活並不難,只要我們用心去琢磨,自己先用心去體會生活中的數學,就能引導我們的學生在生活中去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自然也就愛學數學,愛上數學課。

第三,注重學生的學習感受,讓學生作課堂的主人。

課堂上真正以學生爲主體,每一個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就應做到:學生能做的必須讓學生做,學生能說的必須讓學生說。這樣,才能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着與合作者。而不是全部知識的“統帥”,全部知識都要由教師一個人來和盤托出,學生只能被動理解,這樣的教學學生自然不會產生學習興趣,更談不上創新,探究了。另外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經常給學生帶給能引起觀察、研究的環境,善於提出一些學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決的問題,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和尋找問題的答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學生一些研究的機會,多一些成功的體驗、收穫的快樂。

總之,課堂就應是富有魅力的地方;課堂就應是學生獲得自信的地方;課堂就應是師生智慧碰撞的地方;課堂就應是煥發出生命活力的地方。只要我們用心去教學,相信會有這樣的課堂,讓我們都爲有這樣的課堂而努力吧!

國小教育隨筆14

記得有一節課沒課,我在辦公室改作業,對面的王老師拿着一本書給我看:“你猜這本書哪裏來的?”我想,她平時很喜歡買書看,估計是她買的。但又仔細一看,是一本兒童讀物,那還能是她買來獎勵給她們班孩子的沒等我想完,她說:“是我們班一位家長買的,讓我獎勵給他們家孩子,鼓勵她養成愛讀書的習慣。”此話一出,立刻引起辦公室老師的一陣好評。有這樣的那麼細心的爲自己孩子考慮,孩子怎麼會不好呢?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和習慣很上心,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我們這樣的家長也有。記得在上學期的學期末,我們班就有一位家長打電話給我,說讓孩子帶點棒棒糖和鉛筆帶學校來給我,我當時就不同意,可是家長的一句話讓我猶豫“老師,請你配合我,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感恩。”感恩,這個詞估計對於我們大人來說不陌生,但是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這個詞他們知道嗎?或者說理解嗎?於是當時我決定支持家長工作,抱着獎勵給孩子的作業本和家長提供的獎品進教室,或許說,家長對孩子的期待有時候必須得通過老師完成,但是隻要家長對孩子上心,我想,無論我做什麼都會開心的.。

可是現在還有許多家長爲了忙生意,孩子都不知道忘在哪裏了的人,再多錢有什麼用,孩子在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留給孩子的是身影,是責罵,是鞭打,是失望的眼神,這讓孩子如何對自己有信心。

國小教育隨筆15

師德修養實際上是教師道德認識、情感、意志、信念、行爲和習慣諸要素從無到有、從低到高、從舊到新質的矛盾運動過程,因此也就決定了它是一個長期的艱苦過程,這就必然要求教師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個教師在教育實踐中要不斷的選擇自己的行爲,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和發展,會提出許多新的問題,教師總是面臨新的選擇考驗,教師道德修養也就不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而是要求越來越高,學海無邊。所以每一個教師都要長期修養,做到堅持不懈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品質修養不斷提高,達到更高的境界水平,適應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教師的工作是一項崇高而又十分艱鉅的工作。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肩負着造就國家和社會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任,不僅以自己淵博的知識、教學能力和各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措施作用於學生,而且以自己的全部心理品質影響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教師的工作既關係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也連接着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教書育人,教書者必須先爲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爲示範,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試想,把一個幼稚、天真的自然人,培養成有知識、有文化、有紀律、有道德的社會人,是何等的不容易。教師的職業是偉大而又神聖的。我們每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培養我們成長起來的那些教師,他們的確像蠟燭一樣,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從精神、靈魂上培育了我們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教師不但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言行一致,身體力行,事事處處做學生的榜樣和模範。

標籤: 隨筆 國小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v7q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