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魏姓歷史名人

魏姓歷史名人

魏畢萬、魏延、魏徵、魏忠賢、魏源等。

魏姓歷史名人1

魏姓文化

魏姓,中國古老姓氏之一,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時期,關於魏姓的姓氏來源,一般認爲有四:

源出隗姓

夏商時期,西北部落隗姓中有一個魏地部落,最終發展爲魏國,商朝末年,隗姓魏國被滅,其子孫以國爲氏,姓魏,隗姓的魏姓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

出自姬姓

周文王滅商後,佔領隗姓魏國之地,文王把其親屬封於魏國,這就是姬姓魏國的始封之地。畢公高遷封魏國於山西芮城東北的魏城。畢公高的後裔被封於魏地,建立另一個姬姓魏國。

後來其後裔建立魏國,成爲戰國七雄之一,但後來被秦始皇所滅,其子孫以國爲氏,姬姓魏氏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史稱魏姓正宗。

出自羋姓

戰國時期,秦國大臣魏冉,爲羋姓之後裔。魏冉的'後裔皆姓魏,這支魏姓有2300年曆史。

源於氐族

南北朝時期孝文帝到洛陽後,向百姓廣徵賦稅,民不聊生。秦州略陽王元壽聚萬人起義,改名爲魏揭,對抗北魏王朝,最終被鎮壓,其後裔子孫以先祖之姓爲姓氏。世代相傳至今。

魏姓歷史名人
  

源於漢化改姓

滿族倭徹赫氏、佤族斯內氏、鄂倫春族魏拉依爾氏改漢姓爲魏。元朝時期蒙古兀良哈部改漢姓爲魏。在彝族、土家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魏姓族人分佈,大多是在古代政府推行漢化時期,改爲魏氏。

魏姓的得姓始祖是畢萬。魏姓族人在不斷的繁衍生息中,衍生出了不同地區的郡望:鉅鹿郡(今河北省平鄉西南),秦時置郡;任城郡(今山東省微縣一帶),三國時期置郡。

魏姓最早發源於中原一帶,以河南省和陝西省爲主。秦漢時期,魏姓族人向外擴散,西北、華東、華南、華北地區均有魏姓族人分佈。魏晉南北朝時期,魏姓族人開始大量南遷。宋朝末年,魏姓族人已經在全國均有分佈。

魏姓名人

今天我們要講的魏姓名人是唐朝名相——魏徵。

魏徵一生,爲人正直、爲官清正、善言能文,政治卓越,同唐太宗一起開啓貞觀之治。

魏徵才華橫溢,足智多謀,敢作敢爲,敢於犯顏直諫,是唐朝有名的忠臣。

魏徵,從小家境貧寒,但魏徵自幼喜愛讀書,有理想,有抱負。《魏徵傳》:多新通涉,落拓有大志,尤屬意縱橫之說。

但貧寒的家境,讓魏徵飽受空腹之苦,於是魏徵出家當道士。開始雲遊四方,在雲遊期間,魏徵歷經世間苦態,嚐遍世界冷暖,對天下局勢有透視的理解。

於是魏徵決定加入到起義。

第一站:671年,魏徵在武陽郡丞元寶藏的賬下爲官,隋朝末年,元寶藏起兵相應瓦崗寨李密,魏徵代爲寫了很多祕密書信。後來李密還爲此召見了魏徵。

第二站:魏徵爲瓦崗獻上了十條計策,但奈何李密不用,魏徵很生氣。

第三站:619年,李密被王世充擊敗,魏徵隨李密歸降了李淵。魏徵在李淵手下,勸降了李密手下的大將李勣。

第四站:寇建德俘虜了正好在外押運糧草的魏徵,並重用了魏徵爲起居舍人。

第五站:李世民攻打王世充,竇建德率軍支援王世充,結果被李世民大敗,魏徵再次投靠了李唐。太子李建成任命魏徵爲太子洗馬,禮遇甚厚。玄武門之變前,魏徵曾告訴李建成要先下手爲強,但爲時已晚。

第六站。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對於魏徵說話直爽的性格很是喜愛,不僅沒有殺魏徵,而且還赦免了魏徵,重用魏徵爲詹事主薄。

魏徵讓我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犯言直諫。據資料統計,魏徵一生向李世民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給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諫諍之言達到數十餘萬條。諫言次數之多,言辭之激切,態度之堅定,都是歷史之最。

魏徵守身如玉,犯言直諫,李世民克己修身,從諫如流。李世民有建立盛世之志,多次臥榻詢問魏徵得失,而魏徵也毫不拘束,直言不諱,貞觀之治的功勞有魏徵的一份。

魏姓歷史名人2

一、關於魏姓來源有三種簡述:

1、出自「姬」姓,以邑名爲氏,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所載,春秋時,畢公高之裔孫畢萬,在晉國爲大夫。公元前661年,晉獻公封畢萬於爲邑 (今山西芮城縣 ) 。畢萬裔孫魏斯,與趙,韓,三家分晉,各自建國。魏斯建魏國,都安邑 ( 山西夏縣 ) ,爲魏文侯,成爲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225年被秦國所滅,原王族散居各地,以原國名爲氏。

2、出自羋姓,爲顓頊帝的後裔魏冉之後,後改姓魏。據《史記》等有關資料所載,戰國秦昭襄王時有國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異父弟魏冉,本楚人,羋姓,後改姓魏。

3、出自外姓改姓魏

二、魏姓歷史名人

魏徵:字玄成,唐曲城(今山東省掖縣)人。太宗時拜諫議大夫、檢校侍中,諫諍剴切,累官至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

魏 徵:唐代名臣,太宗時,任諫議大夫,敢犯顏直諫。提出"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諫二百餘事。

魏 源:清末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與龔自珍同爲今文經學派,主張抵禦外來侵略。曾編撰《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倡導改革變法。他是中國最早放眼看世界的傑出人物之一。

魏無忌:魏國信陵君。魏安釐王之弟,有食客3000人,是當時魏家的'傑出子弟。他與齊之孟嘗君、趙之平原君、楚之春申君並稱"四公子"。

魏姓歷史名人 第2張
  

魏武子:魏姓最早在歷史上出人頭地的人物,春秋時晉國大夫,其二子魏顆和魏絳,也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魏 延:三國時蜀漢名將,曾隨劉備於蜀,以勇猛聞名,累遷爲徵西大將軍,爲南鄭候。

魏 叔:山東壽光籍。清朝乾隆時期官至引龍侯。後代現居壽光侯鎮黃橋。

魏顆:春秋時代晉國魏犨的兒子,爲人明禮敦厚,任晉國將軍之職。

魏絳:即魏莊子,魏犨之子,春秋時晉國卿。晉文公時,魏氏列爲大夫,徙於霍(今山西省霍州)人。

魏 斯:戰國初魏國的建立者,歷史上著名的魏文侯,其在位期間獎勵耕戰,興修水利,進行改革,使魏國日益強大,併成爲戰國七雄之一。

魏 冉:戰國時期楚國人,曾在秦任將軍,後被拜相,封於穰(今河南省鄧縣),號穰侯。

魏相:濟陽定陶(今山東省定陶東北)人,西漢丞相,宣帝時被封爲高平侯,歷任大司農、御史大夫等職,其主張整頓吏治,考覈實效。

魏 舒:西晉任城樊(今山東省濟寧)人,晉武帝時爲司徒,其人能斷大事,爲時人所推崇。

魏 收:下曲陽(今河北省晉州西)人,北齊史學家。北魏時曾任編修國史,北齊時任中書令兼著作郎,以才學聞名於世。曾編撰二十四史之一的《魏書》。

魏 勝:字彥威(1120-1164),淮陽軍宿遷(今屬江蘇省)人,南宋抗金名將。出身於農家,早年曾爲弓箭手。膽略過人,驍勇善戰。

魏伯陽:東漢時會稽上虞(今屬浙江省)人,煉丹術家,著有《參同契》三卷,把“大易”、“黃老”、“爐火”三家理法參照會同契合爲一,爲我國思想史重要著作。

魏了翁:四川省蒲江人,南宋著名思想家,其所著《鶴山全集》強調“正心、養心”,推崇朱熹學說。

魏良輔:豫章(今江西省南昌)人,寄居太倉(今屬江蘇省),明代戲曲家,崑腔的創立者。其所著《曲律》一書對以後戲曲音樂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魏大同:山東省壽光籍,魏叔的後代。清末遷至吉林扶余五家站鎮,民國時期考入清華大學。曾任中華民國諸多省份最高法院院長。後代有留在東北的,也有去臺灣的。詳情見扶余縣志。

標籤: 魏姓 歷史名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mkgr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