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北京故宮的歷史背景

北京故宮的歷史背景

北京故宮的歷史背景,北京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歷史上則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北京故宮的建造有三個不可不知的歷史背景,以下分享北京故宮的歷史背景。

北京故宮的歷史背景1

北京故宮的歷史背景:

1、故宮又稱紫禁城。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用天上的星辰與都城規劃相對應,以突出政權的合法性和皇權的至高性。

2、天帝居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自詡爲受命於天的“天子”,其居所應象徵紫微宮以與天帝對應,《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爲之”。

3、紫微、紫垣、紫宮等便成了帝王宮殿的代稱。由於封建皇宮在古代屬於禁地,常人不能進入,故稱爲“紫禁”。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統稱“皇城”,大約明朝中晚期,與外禁垣區分開來,即宮城叫“紫禁城”,外禁垣爲“皇城”。

4、故宮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整個故宮,在建築佈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同時達到左右均衡和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

北京故宮的歷史背景
  

建築形制

1、北京故宮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設計者爲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蘇州人)。佔地72萬平方米(長961米,寬753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用100萬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間半,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注:“此“間”並非現今房間之概念,而是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

2、故宮前部宮殿,當時建築造型要求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徵封建政權至高無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隻吉祥瑞獸。

故宮的歷史背景簡寫

故宮是清明兩代的皇宮,也被稱爲紫禁城。在北京中軸線的中心處,是我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故宮以三大殿爲中心,佔地面積達到了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也達到了15萬平方米。

北京的歷史背景故宮同時也是5A級的旅遊景區,在1961年被列入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在19887年則別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現在世界上存在的規模最大、保存最爲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歷史簡介北京故宮歷史簡介是什麼

1、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爲中心,佔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

2、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爲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爲明清兩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開幕。

北京故宮的歷史背景2

第一,故宮是按照《周禮·考工記》帝都營建原則建造

故宮雖然自辛亥革命之後,於1925年成爲故宮博物院至今,但它的建造初衷,是作爲明朝的皇宮,歷史上,確實也先後成爲明清兩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因此,它建造的第一大歷史背景,就是嚴格按照《周禮·考工記》裏的帝都營建原則,作爲明朝的皇宮規劃建設的。

嚴格按照《周禮》營建的故宮建築圖

北京故宮的歷史背景 第2張
  

按史料記載,從形式上,北京故宮是以明太祖朱元璋的南京故宮爲藍本,遷都北京而成,但在規劃設計的內核上,故宮的建設是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

具體例子上說,按周禮,帝王的規格是按照“天子五門三朝”,即天子所在的宮殿應該有不低於五道開啓重大空間意義的大門和三個莊嚴的行政區域,這些在故宮建築中都得到了嚴格的遵守。

按周禮建築形制營造的太和殿

北京故宮的歷史背景 第3張
  

第二,故宮由明成祖朱棣決策規劃建設,建成於1420年

故宮建設的直接發起者和規劃者,是明成祖朱棣。雖然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將國都確立在南京,但到了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明成祖時期,由於朱棣登基前爲“燕王”,封地在北京,因此,朱棣登基後,就決定遷都北京,故宮就是遷都北京後,作爲明王朝的皇宮而建設的。

故宮建築細節凸顯歷史滄桑

北京故宮的歷史背景 第4張
  

故宮的.建設,始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經過長達十四年的浩大工程,與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投入使用。故宮的建設,整體的工程規劃者已不可考,但按史料記載,明成祖朱棣在故宮的選址、整體規劃理念上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故宮十四年的工期中,規劃設計的時間長達十年,真正用於土木工程建設的,僅四年,代表了中國古代建築技術的高峯。

按史料繪製的故宮中軸線圖

北京故宮的歷史背景 第5張
  

第三,故宮作爲明清兩代皇宮,主要建築歷經多次重建,但格局未變

故宮雖然是一次性建成的,而且故宮的中軸線佈局,以及外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三大殿”佈局,內朝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的“後三宮”佈局,還有從午門至神武門的整體格局,都是貫穿了明清兩朝,沒有改變。

歷經多次重建的太和殿

北京故宮的歷史背景 第6張
  

不過,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由於天災人禍的關係,很多建築經歷過多次的焚燬,都被重建過,比如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的紫禁城大火,焚燬了前三殿、後三宮,這六個主體建築就被重建過,我們現在看見的故宮,格局和建築形式基本保留了明朝的大體格局,但絕大部分建築,都已經是清代重建的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2p4r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