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孩子學習總要和家長講條件怎麼辦

孩子學習總要和家長講條件怎麼辦

今天的話題一定會引起家長的普遍共鳴,那麼孩子的這個想法是從哪裏來的呢?有一個家長說,大概是從幼兒園到國小一二年級的時候,學校老師用獎勵星星、笑臉的方式,長大了也形成了習慣。然而,僅僅是這個原因嗎?

孩子學習總要和家長講條件怎麼辦

小時候,孩子只要主動發言、勇於舉手、幫助他人等,老師會給孩子一顆星星或笑臉,讓好行爲得以強化,下次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爲概率就會提升。

獎勵能很好的塑造孩子的行爲習慣。但獎勵星星、笑臉更多的屬於精神獎勵。讓孩子感到自己不錯、興奮並伴有喜悅感。可從什麼時候開始,獎勵和物質掛上了鉤,和學習掛上了鉤呢?

有沒有一種可能,當家長爲工作忙得焦頭爛額、心煩意亂時,恰巧看到孩子寫作業注意力不集中,動來動去。這時家長想也沒多想,對孩子說:“你只要在半小時內寫完作業,媽媽就帶你出去吃好吃的!”孩子一聽,來了精神,順利的在半小時內完成了作業。

於是,媽媽覺得這個方法很奏效,於是大事小事都喜歡用物質獎勵的方法,屢試不爽。直到有一天,媽媽讓孩子寫一篇作文,孩子對媽媽說:“你給我什麼獎勵呢?你給我獎勵,我才寫!”

心理學家德西曾講述了一個寓言:有一羣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於是,他耐着性子想了一個妙招。當孩子再次在門口玩鬧的時候,老人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並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孩子們很高興。

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們這樣想。仍興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爲他玩了!

老人的智慧在於,他成功的把孩子玩耍的動機由自身轉向外部。玩耍本是爲了自己開心快樂,可當老人用獎勵金錢的方法與玩樂掛鉤時,孩子的動機開始不再單純。

那麼,現實生活中又如何呢?當家長因孩子不願服從要求,開始不斷增加獎勵數額時,獎勵成了賄賂。孩子也漸漸開始表現的“唯利是圖”!此時,家長又開始抱怨孩子貪婪。

當孩子不再爲了學習知識,解答更多的疑惑而快樂的學習時,學習也不再是自己的責任。家長通過不斷提升物質激勵,讓孩子一點點喪失了學習的內部動機!

那麼,孩子總要講條件該怎麼辦呢?家長到底能不能給孩子物質獎勵呢?

我認爲物質獎勵是可以的,但是獎勵要適度,並且最好能和精神獎勵相結合。

孩子的需求有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之分。

精神需求指每個孩子都希望被肯定、讚賞、喜歡。很多孩子有自卑感,這是因爲從小家人給予的肯定、欣賞、讚美太少了!所以,當家長給予孩子一個鼓勵的眼神、讚賞的語氣,都會讓孩子歡欣鼓舞很久。

孩子提升了信心,有了成就感,對自我的期許就會提高,外部激勵就會逐漸轉變成自我激勵。物質激勵可以使用,但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感覺家長是因爲愛他、鼓勵他纔給他買東西,而不是把買東西當做實現下一個目標的籌碼。

被獎勵的應該是孩子的行爲過程,而不是結果。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雷珀實驗”,心理學家雷珀挑了些愛繪畫的孩子分爲A、B兩組。A組孩子得到許諾:畫得好,就給獎品;B組孩子則只被告之“我很喜歡你們畫畫,我想看看你們畫的畫”。

兩組孩子都高興地畫了自己喜愛的畫。A組孩子得到了獎品,B組孩子只得到了具體的點評。三個星期後,心理學家發現,A組孩子大多不主動去繪畫,他們繪畫的興趣也明顯降低,而B組孩子則仍和以前一樣愉快地繪畫。後來,心理學家又把這個實驗在不同國度,不同興趣組做多次論證,結果是一樣的。

從這個實驗可以發現,用物質獎勵很難維持孩子做事的持續性。

獎勵的重點是結果,而不是整個過程。所以,當家長在給孩子獎勵的時,要告訴孩子:“這個獎勵是因爲你今天很努力完成了功課,比之前有進步。”即便孩子沒有在規定時間完成,但是因爲孩子很努力,媽媽還是可以獎勵孩子的努力過程。

物質獎勵、精神獎勵相結合,使用方法小貼士:代幣法。

這個方法對年齡小的孩子比較適用,可以幫助培養他們好的習慣。比如,準時起牀(每天4分),打掃房間(每天3分),積滿一定分數可以獲得物質獎勵,積滿20分,可以得到一個新玩具;40分,可以去遊樂場。也可以讓孩子把代幣存放在透明的塑料容器裏,隨時可以看得見自己的進步和獎勵。

代幣法推遲了孩子需求的滿足,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和自制力。

所以,孩子學習總要講條件的現象並非一日形成,它反映了家長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學習動機等深層問題,歸根結低還是要把學習的責任還給孩子,多給予孩子鼓勵、肯定。肯定他們的努力而非結果。

標籤: 總要 家長 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pydj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