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典型的學習策略

典型的學習策略

一、組織策略

典型的學習策略

組織策略是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當然,組織策略和精細加工策略是密不可分的,如作筆記和寫提要等等實際上是兩者的結合。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組織策略。

1.系統結構圖

學完一科知識,對學習材料進行歸類整理,將主要信息歸成不同水平或不同部分,然後形成一個系統結構圖。複雜的信息一旦被整理成一個金字塔式的層次結構,就容易理解和記憶多了。在金字塔結構裏,較具體的概念要放在較抽象概念之下。

2.列提綱

列提綱時,先對材料進行系統的分析、歸納和總結,然後,用簡要的語詞,按材料中的邏輯關係,寫下主要和次要觀點。所列出的提綱要具有概括性和條理性。例如,秦鞏固統一的措施。

政治措施:(1)稱始皇帝,掌官吏任免權;(2)設丞相、御史大夫、太尉;(3)實行郡縣制,全國分三十六郡。

經濟措施:(1)統一貨幣;(2)統一度量衡。

思想措施:(1)焚書;(2)統一文字;(3)坑儒。

軍事措施:(1)南攻百越;(2)北擊匈奴;(3)修築長城。

3.一覽表

首先對材料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然後抽取主要信息,並從某一角度出發,將這些信息全部陳列出來,力求反映材料的整體面貌。例如,學習中國歷史時,可以時間爲軸,將朝代、主要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全部展現出來,製成一幅中國歷史發展一覽圖。一覽表還可以表示人物之間的關係,例如,《紅樓夢》一書,人物衆多,關係複雜,散見於各章,魯訊先生綜合各章信息後,製作了一張主要人物關係表。一覽表還可以表示概念之間的關係。

4.方陣圖

方陣圖是從縱橫兩個維度羅列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層次結構圖和流程圖都可以衍變成方陣圖。

5.流程圖

流程圖可用來表現步驟、事件和階段的順序。流程圖一般是從左向右展開,用箭頭連接各步。流程圖可以與層次結構圖相結合。

6.模式或模型圖

模式圖就是利用圖解的方式來說明在某個過程中各要素之間是如何相互聯繫的。例如,在政治經濟學中,可以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和經濟基礎、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關係,製成一張模式圖。模型示意圖是用簡圖表示事物的位置(靜態關係),以及各部分的操作過程(動態關係)。

7.網絡關係圖

網絡關係圖越來越受重視,目前,人們將它稱爲概念圖(conceptmap),在學習、教學和測評中加以廣泛利用。利用關係圖可以圖解各種觀點是如何相互聯繫的。作關係圖時,首先找出課中的主要觀點;然後找出次要的觀點或支持主要觀點的部分;接着標出這些部分,並將次要的觀點和主要的觀點聯繫起來。在關係圖中,主要觀點圖位於正中,支持性的觀點位於主要觀點的周圍。

二、精細加工策略

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深層加工策略,它是爲了尋求字面意義背後的深層意義,將新學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繫起來,以增加新信息的意義。如果一個新信息與其他信息聯繫的越多,能回憶出該信息的原貌的途徑就越多,也就是提取的線索越多,回憶就越容易。因此,它是一種理解記憶的策略,和複述策略結合使用,可以顯著提高記憶效果。下面就是一些常用的精細加工策略。

1.位置記憶法

位置記憶法(Locimethod)是一種傳統的記憶術。這種技術在古代不用講稿的講演中曾被廣泛使用,而且沿用至今。使用位置記憶法,就是學習者在頭腦中創建一幅熟悉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中確定一條明確的路線,在這條路線上確定一些特定的點。然後將所要記的項目全都視覺化,並按順序和這條路線上的各個點聯繫起來。回憶時,按這條路線上的各個點提取所記的項目。例如,想象在校園裏從宿舍到商店的路,路上有書店、郵局、招待所、水房和食堂。現在所要記的項目爲奶粉、黃油、麪包、啤酒、香蕉,在所記項目和特點位置之間可以進行如下的聯想:在書店裏到處都迷漫着奶粉、書本上都沾滿了奶粉;在郵局裏人們全用黃油貼郵票;招待所裏所有的沙發等傢俱全是麪包製成的;水房裏水籠流出熱氣騰騰的啤酒;食堂改成舞廳,香蕉式的人們正翩翩起舞。這種聯想越奇特越好。回憶時,只要按路線上的各特點位置拿所記項目就行了。位置記憶法對於記憶有順序的系列項目特別有用。古代羅馬元老院的政治家們常常用此法記住自己演說的要點。他們常常在自己的身體上、房間裏確定出許多特定的點來加以利用。

2.縮簡和編歌訣

縮簡就是將識記材料的每條內容簡化成一個關鍵性的字,然後變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從而將材料與過去經驗聯繫起來。例如,《辛丑條約》內容爲:①要清政府賠款;②要清政府保證禁止人民反抗;③允許外國在中國駐兵;④劃分租界,建領事館。可用“錢禁兵館”(諧音“前進賓館”來幫助記憶)。

有時,可以將材料縮簡成歌訣。歌訣韻律和諧,抑揚頓挫,非常有助於記憶。例如,《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第一句指: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第二句指: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第三句指: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第四句指: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在縮簡材料編成歌訣時,最好靠自己動腦筋,自己創造的東西印象深刻。歌訣力求精煉準確,富有韻律。當然,也可以利用現成的歌訣,但也要仔細分析,弄清歌訣的真實含義,把它變成自己的東西。

3.諧音聯想法

學習一種新材料時運用聯想,假借意義,對記憶亦很有幫助,這種方法被稱爲諧音聯想法,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可以說明這一點。據說有一個私塾先生,每天讓學生背誦圓周率(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自己卻到山上寺廟裏與一和尚飲酒。學生們總背不會,一天,有一學生編了一順口溜,學生們很快就背會了。結果使先生大吃一驚,這個順口溜是:“山巔一寺一壺酒,爾樂苦煞吾,把酒吃,酒殺爾,殺不死,樂爾樂”。在這裏,學生將無意義的數字系列賦以意義、並且化作視覺表象,把有意義的信息或視覺表象當作“衣鉤”來“掛住”所要記住的數字。在記憶歷史年代和常數時,這種方法行之有效。例如,有人記憶巴黎公社起義的日期“1818年5月5日”時,聯想爲“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資產階級嗚嗚地哭”。

4.關鍵詞法

關鍵詞法就是將新詞或概念與相似的聲音線索詞,通過視覺表象聯繫起來。例如,英文單詞“Tiger”可以聯想成“泰山上一隻虎”。這種方法在教外語詞彙時非常有用。有研究表明,這種記憶術也同樣適用於其他信息的學習,如省首府名、地理信息等。

5.視覺想象

許多有效力的記憶術的基礎都是通過形成想象來幫助人們對聯繫的記憶。如前述位置記憶法實際上就是一種視覺聯想法,利用了表象。聯想時,想象越奇特而又合理,記憶就越牢。比如可以使用誇張、動態、奇異的手段進行聯想。例如,可以將“飛機─箱子”想象爲“飛機穿過箱子”,“桔子─狗”可以想象爲“一個比狗還大的桔子砸中了一條狗”,將“計算器─書”想象成“計算器印在書的封皮上”等。想象越奇特,加工就越深入越細緻。有一種用想象來增強記憶的古老方法,就是創造一個故事,將所有要記的信息編在一起。

6.語義聯想

通過聯想,將新材料與頭腦中的舊知識聯繫在一起,賦予新材料以更多的意義。實際上,就是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把過去舊知識當作“衣鉤”來“掛住”所要記住的新材料。有一次,歐洲有一個旅行團來到美國紐約,住在大中心區的一個賓館裏。出外遊覽之後回寓,大家都忘了門牌號碼。正在着急時,其中有一個科學家說出號碼是2449號,因爲,他當時看見這個數目時,心中忽然想了一下,這不就是6的平方根值嗎,只少一個小數點。語義聯想不僅有助於識記無意義的材料,而且更有助於識記有意義的材料。對於有意義的材料,要設法找出新舊材料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繫。例如,在記一個公式或原理時,要想一想,新公式或原理是如何從以前的公式或原理推導出來的。

7.充分利用背景知識

精細加工強調在新學信息和已有知識之間建立聯繫,可見背景知識的多少在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某一事物,我們到底能學會多少,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因素就是我們對這一方面的事物已經知道多少。有人曾讓大學生學習棒球和音樂方面的信息,結果發現,那些熟悉棒球但不熟悉音樂的學生,棒球方面的信息學得多一些。相反,那些熟悉音樂而不熟悉棒球的學生,音樂方面的信息學得多一些。事實上,背景知識比一般學習能力更能使我們預測學生能學會多少。一個學習者如果非常瞭解某一課題,那他就有更完美的圖式融合新的知識。但是,學習者往往不會使用他們先前的知識來幫助他們學習新的材料。教師一定要把新的學習和學習者已有的背景知識聯繫起來。

8.聯繫實際生活

我們學習的好多信息,往往只能適用於限定的、常常是人爲的環境之中,這就是所謂的惰性知識,實際上,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書呆子”、“死啃書本”,不能將學校所學的知識技能應用於生活中,例如我們在數學課上學了容量問題,但在生活中不知如何用幾個杯子量出一定的水來。生活中產生的許多問題,不是因爲我們缺乏相應的知識,而是因爲我們不能使用這些知識。我們記住某個信息,並不能完全保證我們能適時地使用它。因此,我們不僅要記住某個信息,而且要知道如何以及何時使用所擁有的信息。學生在學習信息時,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理解這些信息的意義,而且要幫助學生感覺到這些信息有用。有效的教學要求教學生如何利用信息,以便使他們把這些信息和其他信息聯繫起來,並在課堂以外的環境中應用它們。

三、複述策略

複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中爲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之上。在學習中,複述是一種主要的記憶手段,許多新信息,如人名、記地或外語單詞等,只有經過多次複述後,才能在短時間內或長期記住。下面就是一些常用的複述策略。

1.利用隨意識記和有意識記

隨意識記是指沒有預定目的、不需經過努力的識記。這種識記也是有條件的,凡是對人有重大意義的、與人的需要和興趣密切相關的、給人以強烈情緒反應的或形象生動鮮明的人或事,就容易隨意識記。在學習中,要儘量地能夠運用這些條件,如培養學生對某門學科的興趣,來加強隨意識記。

有意識記是指有目的、有意識的識記。除非我們有意,一件事即使重複許多次,也是記不住的。例如,當你讀完一部小說或看完一部電視時,有人問你書中的幾個人物、地點或專有名詞,你一時回答不上來。這些人、事、物你看過好多次,但爲什麼仍然答不上來呢,就是因爲你只是關注故事情節,沒有想到過要記住它們。因此,要想記住某一信息,就需要有意識地、用心地去記它,嘗試着自己複述一遍,看看自己能否重複出來。

2.排除相互干擾

人之所以沒記住某一信息,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這一信息受了到干擾,或者是被其他信息搞混了,或是被其他信息擠到一邊去了。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現象,當有人剛剛告訴你他的電話號碼,另外一個人馬上找你談別的事,等談完事,你發現你沒記住那個電話號碼。因此,在進行其他活動之前,一定要花時間在頭腦中複述剛剛獲得的新信息。

一般來說,前後所學的信息之間存在相互干擾。先前所學的信息對後面所學信息的干擾叫做前攝抑制;後面所學的信息對前面所學信息的干擾叫做倒攝抑制。倒攝抑制可能是遺忘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就是爲什麼我們很難記住頻繁重複的影象,如上週三晚餐的情景。在安排複習時,要儘量考慮預防兩種抑制的影響。在早上起牀後,或學習開始時,複習重要內容,可以克服前攝抑制的影響;相反,在晚上睡覺前,或學習結束前,複習重要內容,可以克服倒攝抑制的影響。另外,要儘量錯開學習兩種容易混淆的內容,如英語和拼音,避免相互干擾。

學家還發現,當人學完一系列詞彙後,馬上進行測驗,結果是,開始和結尾的幾個詞一般要比記中間的詞要記得牢。人爲什麼傾向於記住開始的事情呢,可能是因爲,人對首先呈現的項目傾注了更多的注意和努力,造成了首位效應。另一方面,由於在最末了的項目和測驗之間幾乎不存在其他信息的干擾,造成了近位效應。學習時,要充分考慮首位效應和近位效應。要把最重要的新概念放在複習的開頭,在最後對它們進行總結。不要把首尾時間花在處理課堂紀律問題、整理材料、削鉛筆之類的事上。

3.多種感官參與

在進行識記時,要學會同時運用多種感官,如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巴練以及用手寫等。有學家證明,人的學習83%通過視覺,11%通過聽覺,3.5%通過嗅覺,1.5%通過觸覺,1%通過味覺。而且,人一般可記住自己閱讀的1%,自己聽到的2%,自己看到的3%,自己看到和聽到的5%,交談時自己所說的7%。這一結果說明,多種感官的參與能有效地增強記憶。

4.嘗試背誦

學習一篇材料時,要一面閱讀,一面自己提問題自己回答或背誦,而後根據回答或背誦的情況,檢查自己的錯誤和薄弱環節,以便重新分配努力,避開不必要的重複,以減輕識記的負擔,從而提高識記的效率。如此,才能印象深刻、記憶牢固、學習效率高。如果只是反覆地讀了一遍又一遍,那麼,就有如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學習效率低。

5.整體識記和分段識記

對於篇幅短小或者內在聯繫密切的材料,適於採用整體識記,即整篇閱讀,直到記牢爲止。對於篇幅較長、或者較難、或者內在聯繫不強的材料,適於採用分段識記,即將整篇材料分成若干段,先一段一段地記牢,然後合成整篇識記。至於段的長短,要根據自己對材料的熟悉程度而定。

6.過度學習

在剛好記住之後,再多記幾次。假如讀一篇文章,從頭到尾讀1遍就能記住,那麼,再多背5次,這就是所謂的過度學習。一般來說,過度學習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時間也越長。某些基礎知識和技能,如乘法口訣、漢字書寫、英語發音以及英語單詞的拼寫等,都需要進行過度的操練和練習,達到自動化水平,以便騰出腦子去完成更復雜的任務。

7.及時複習

學家艾賓豪斯等人發現,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後慢。在識記後的2分鐘,就差不多遺忘了4%左右,不過幾天,就忘得差不多了。如果過了很長時間,直等到考試前才複習,就幾乎等於重新學習了。所以,新學習的材料一定要注意及時複習,至少要在當天加以複習,以減緩遺忘的進程。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說的,要及時“鞏固建築物”,而不要“在建築物崩潰之後纔去修補。”

8.分散複習

集中複習就是集中一段時間一下子重複學習許多次,分散複習就是每隔一段時間重複學習一次或幾次。對於大多數學習,分散複習更有益於長期保持。這就是家庭作業的最主要用意:讓學生在持續的時間裏複習剛學的技能,以加強對這些技能的保持。因此,要注意利用分散複習,經常進行復習,按時完成家庭作業。千萬不要等到考試的前夜,才臨時抱佛腳似地進行突擊複習。

9.複習形式多樣化

採用多種形式進行復習,例如,將所學的知識再用實驗證明、寫成報告、作出總結、與人討論以及向別人講解等,這比單調重複更有利於理解和記憶。俗話說,教一年等於學三年,就是因爲老師通過講課複習了所教知識。

10.反覆實踐

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知識是對知識的最好複習。如果學了的許多知識,卻只能適用於限定的、常常是人爲的環境之中,不能應用於生活中,那就成了人們常說的“書呆子”“死啃書本”。某一領域的專家之所以能記得住許多專業知識,是因爲他們在反覆地應用這些知識。因此,要善於在不同的情境下反覆應用所學的知識,以便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保持。

標籤: 學習策略 典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v3pr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