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七月七的由來

七月七的由來

中國民間傳說陰曆七月初七晚上喜鵲在銀河上搭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

七月七的由來1

七月七的傳說故事

在我國的民間有些地區的傳說,相傳牛郎死後藏於魯山,其後備子孫在魯山生活。魯山有兩大習俗,一個是家家戶戶養牛,但養牛不殺牛、牛死後掩埋的習俗一直延續了很久,這算是對先輩牛郎的老黃牛的尊重吧。另一個是乞巧節,每年農曆七月七年級到七月七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乞求賜授巧技,稱爲“乞巧”,也有吃乞巧果的習俗。

七月七的'由來

在民間的每年農曆的七月七日,即七夕,又稱乞巧節,這個傳說和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有十分密切的關係。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爲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非常的感人而且美好 。

七月七的由來
  

七月七的習俗

在我國自古以來七月七就有着祭月之儀,夏人的文化裏上古遺傳的祭祀月神,古時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習俗,在傳統文化裏,月亮始終是女子的祥瑞。她們常常對月祈願或傾訴心事。

婚育戀曲,作爲古老的漢族節日,先人於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種乞求繁衍生息意願的反映,蓋因月之盈長暗喻了長生與興旺。

乞巧之俗,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記載最早見於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接露水,浙江農村有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傳說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着雙星已走過香橋,開心的相會。

七月七的由來2

七月七習俗

從以上七夕節(也就是乞巧節)的別稱、習俗來看,七夕更傾向於是一個女子過的節日,其內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因此不能單純地因爲是牛郎織女相會就把七夕附會成"情人節",嚴格意義來說,元宵節的"情人節"功能勝於七夕節,因爲元宵節是爲未婚男女提供了一個結識、見面的機會,而七夕的牛郎織女卻是夫妻相會。那麼大家認爲哪個更像情人節呢?

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中國民間亦稱"乞巧日"。由於牛郎織女的故事感天動地,現代人更把這一天當做"中國情侶節"。

七夕七月七,是傳說中牛郎織女從鵲橋渡天河相會的日子。人們心中的織女是個勤勞善良、心靈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這天晚上,年輕的姑娘和少婦都要出來行拜祭的禮儀,並向織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織女一樣有雙靈巧的手,有顆聰慧的心,會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因爲七夕節與女事關係密切,所以又叫"女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婦女節。

七夕節有吃巧甜食的風俗。巧食的`內容有瓜果和各式各樣的麪點,各地風俗不一。各種巧食做成後,都要陳列到庭院中的几案上,好象要請天上的織女來品評。然後大家一面觀賞着遙遠的夜空,一面吃着各種巧食,認爲這樣會使人變得靈巧。

漢代時,民間便開始向織女乞巧了。不但祈求心靈手巧,還祈求得到財富、早日有美滿甜蜜的婚姻和得子。

七月七的由來 第2張
  

宋代詞人秦觀的《鵲橋仙》是一首歌詠愛情的千古絕唱:"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在《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七夕和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並列爲我國"六大"傳統節日。

位於甘肅南部的西和縣,在2008年將乞巧成功申報非物質文化。

七月七遺產,被稱爲中國乞巧之鄉,西和乞巧風俗保存完整,在狂歡的7天8夜裏有很多古老的習俗.

中國的許多傳統節日可以說是專門爲孩子們設計的精美禮物,七月七夜的孩子性節目就更爲豐富。

一是包指甲,以鳳仙花葉加白帆搗碎敷於指甲上,用桑葉或核桃葉包嚴線扎,次晨指甲即變爲自然的紅色,經久不退,且可以醫治灰指甲一類疾病。

二是掐巧,掐巧首先要備巧,早在七夕節的前一星期,在一瓷碟內泡上一碟扁豆,七夕時其已發芽並長至寸許,甚至除了苤芽還長出了一兩片葉片,七夕夜孩子們圍成一圈,在燈光下置一水碗,掐摘扁豆葉芽投於碗內的水面,燈光下的碗底就會映像出各種象形圖案,大家比技巧,並從圖案分析預卜各人的得失和未來。當然去葡萄架下偷聽牛郎織女對話一類的傳統對孩子們也充滿極大誘惑!

七月七的由來3

七月七是什麼節日

1、拜織女

七月初七,是一個充滿浪漫的日子,是牛郎和織女相會的一天,被稱爲七夕節,一個祭拜織女的日子。

據說,七月七日是織女的誕辰,她被人們視爲紡織女神,可以賜予人們智慧和巧藝。因此,到了這天晚上,尤其是少女們相約一起祭拜織女,祈求心靈手巧和美好姻緣。

這一天,少女們非常珍重,進行齋戒和沐浴,提前準備完畢。到了晚上,在月光之下,少女們開心快樂的忙碌着,準備好豐盛的祭品,尤其是要準備好紅棗、花生、桂圓、瓜子等,並插上漂亮的鮮花,一起焚香祭拜。

而後,大家圍坐在一起,仰視星空,面對織女星,默默許下心願,乞求女神賜予技藝和愛情,更希望婚姻幸福美滿,早生貴子。

2、拜七姐

七月七,民間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活動,其中七娘會非常盛行,在廣東等地被稱爲“拜七姐”,儀式更加隆重。

七姐,也就是七仙女,指的是織女,在民間,“拜七姐”,基本和拜織女寓意相同,也是祈求婚姻美滿,幸福生活。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不盡相同。通常,是在少女少婦中進行,

在六月份,提前將一些稻穀、麥粒等泡碗裏發芽;到了七月準備更加忙碌,還要竹扎紙糊一座鵲橋。

製作各種精美漂亮的工藝品;到七夕夜,按上八仙桌,擺上精美的瓜果和女紅巧物等等,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盡顯女兒們的巧藝。

還要舉行一系列的慶祝活動,進行各種遊戲。如穿針乞巧、吟詩作對、唱歌跳舞、彈奏樂曲等等,無不興高采烈,歡天喜地,直到深夜才意猶未盡離去。

3、拜七孃媽

據說,在閩南和臺灣等地,流傳着這樣的習俗,七夕節,也是“七孃媽”的誕辰日,是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女神。

相傳,七娘娘是王母的第七掌珠,尊稱爲“七孃媽”,也就是“七星娘娘”,也有的特指織女,民間傳說不一。但是,可以肯定,七娘娘是兒童的保護神,特別是女孩子的保護神。這天,流行着一種“成人禮”,當孩子滿15歲時,父母帶着他們到七孃媽廟答謝,並供奉禮品,感謝庇護和保佑。

七孃媽不僅是小孩子的保護神,而且還是一對對情侶的保護神,保佑他們喜結連理,百年好合。

七月七的由來 第3張
  

4、拜魁星

過去,人們崇拜星宿,認爲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許多能人志士都是星宿下凡,能力非凡。爲此,人們非常崇拜各種星宿神仙。

魁星就是魁鬥星,二十八宿中的奎星,爲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也就是魁星。“魁星”系北斗一星宿名,在古代認爲是主宰文章興衰的神,當然也是莘莘學子最崇拜的神,祈求自己學業有成,金榜題名。

在民間,農曆七月初七,又被稱爲“魁星生日”,在這一天,人們不僅拜織女,也是祭拜魁星活動的日子。準備好豐盛的祭品,進行祭拜,保佑金榜題名,一舉奪魁,名揚天下。

5、七夕乞巧

在祭拜活動之際,這一天,還有許多七夕乞巧活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比如有大家經常聽到的“穿針乞巧”、“對月穿針”、“蘭夜鬥巧”、“喜蛛應巧”和“投針驗巧”等活動。

“穿針乞巧”,也叫“賽巧”,就是比賽穿針引線,看看誰穿七孔針,穿得快,誰就贏。“對月穿針”,是七月初七晚上,祭拜織女星後,對着月亮穿針引線,誰快誰是巧手。“蘭夜鬥巧”,七月爲“蘭月”,七夕晚上爲蘭夜。少女們在一起學習穿七巧針,相互傳授技巧。

還有喜蛛應巧,很有意思。七月七,把捉到蜘蛛放到小盒子裏,天亮打開;看看誰的蜘蛛網密,則爲巧多。七夕節,這些乞巧活動是不是很有意思!

七月七,是女孩子祭拜織女的日子,也是向她乞求靈巧的時候。在民間,有豐富多彩的傳統活動。

記得小時候,老人說,到了七月七晚上,牛郎織女踏入愛河,有說不完的悄悄話。如果你到瓜果架下,就能聽到他們說的對話,是不是很神奇。有興趣的不妨去驗證一下,是不是真的。

標籤: 由來 七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66p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