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熱門】語文教學隨筆

【熱門】語文教學隨筆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爲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學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語文教學隨筆

語文教學隨筆1

初爲人師僅三年的我,帶領着一羣朝氣蓬勃、充滿希望的高三孩子,上下求索,不斷進取,圓滿完成了學校交給的教學任務,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回首一年來的高三教學和迎考,我覺得在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上收穫頗豐,現總結如下:

重視基礎。縱觀三次診斷性考試,我發現,我們學校的學生,與本市其他中學包括重點中學在內的學生相比,第II卷的差距並不是很大。因此,可以說,誰在I捲上取得了優勢,就在語文科上獲得了先機。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對I卷的重視,同時對學生進行反覆敲打、試探,發現學生在這些方面存在的和潛在的問題,並通過各種方式來進行基礎的複習和強化,儘可能地紮實學生的基礎。

強化能力。這主要針對II卷,特別是在詩歌、現代文的閱讀上,要教給學生操之可行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重視整體閱讀,重視文本基礎;同時,又要教給學生審題方法和規範答題的技巧,形成能力,形成定勢思維,使學生在進行閱讀時能儘快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比如在詩歌鑑賞方面,就要求學生在鑑賞時養成這樣的步驟:一看標題、作者和註釋,因爲,標題是詩眼,點明寫什麼。作者和註釋,卻可以給你解讀提供必要的背景等東西。二看有無選擇題。如有,可帶入詩歌,幫助理解,這樣,會給你降低閱讀的難度。三要逐字逐句解讀詩歌,抓住動詞、形容詞等,抓住意象,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想,而且在此過程中,還要回憶所學過的詩詞,形成聯繫,體會詩歌的情感。同時,分析作者表現這種情感所運用的.藝術手法及其效果。四要認真審題,把握題幹所含的信息,明確答題的要點並規範答題。語言表達及運用亦然。

形成框架。教師必須研讀大學聯考考綱、教綱和近五年來大學聯考語文試題,仔細研究教材,把握大學聯考試題的特點和發展動態,同時,在專題複習階段,在進行每一專題的複習中,不僅要廣泛涉獵、研讀並篩選各種大學聯考資料,同時對每一專題進行了從考綱分析--大學聯考試題特點及典型例題分類集錦--審題、分析及答題規範指導的研究,而且還要備學生,並根據大學聯考考點和學生存在的實際問題,每一專題還配備了專門的練習來鞏固。在本專題複習之後,學生腦海中應具備本考點的框架。我的目標是,在專題複習後,在學生的腦海中,建立起一個關於語文大學聯考知識點及題型特點及例題的總體框架。在第二輪複習中,還要根據補鍋原理,通過練習和個別調查的方式,針對工作面學生的弱點和前一輪複習的遺漏以及大學聯考新要求,進行了有重點地針對性極強的複習,儘量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完善專題複習時形成的框架,同時提高其解題能力和應試技巧,方能取得了良好效果。

複習有序。無論是基礎還是能力,無論是字詞句,還是段篇每一個大學聯考知識點的複習,教師必須統籌安排,合理進行。否則,不知本階段複習目標複習複習任務,則必然導致複習教學無序,教學效益低下。

調整得當。知識學得好,還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語文教學隨筆2

語文,其實就是語言文字。在教學中,就是需要人們對語言文字進行感悟、體會,以達到對文本的解讀。這其實就是我們語文老師平時說的“語感”。在30年代,夏丐尊先生就提出了“語感”的問題,認爲語感是文學的基礎。葉聖陶先生也說:“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爲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覺。”呂叔湘先生提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現在的教學界,開始逐漸對語感有所重視,發表的研究論文也較多,筆者不揣淺陋,想談談自己教學中的一些體會,以就教於方家!

一首先,我想說說語感的特性有些什麼?

一,語感具有人文性。

一方面,語言是人類的語言,他是服從於人類的交流需要而產生的,進行語言交流的主體是人,要傳達的是人類的情感與內容;另一方面,離開了人的語言是死的,毫無意義的,它僅僅是一堆符號或圖形而已。所以我們對語感的認識,首先應該明確語言是活生生的,是思維的工具,具有人文性。因而語感應該也是活生生的,具有人文性。這是語感的本體論的認識,也是反映論的認識。

二,語感具有直覺的整體性。

語言的產生,既是思維的工具,也是人大腦對世界的反映,在語言的原初性上,語言具有直覺性,所謂出口成章就是直覺的表現和反映;不僅如此,語言的直覺性不僅是對事物的具體斷裂反映,更是大腦對整個事物形象和聯繫的反映,是對世界的一種整體的思維,尤其是從形象到抽象的由表到內、又具體到一般,然後上升和返還到形象隱喻的過程。所以,語感具有直覺的整體性。這是語感的表現特點。

三,語感作爲對語言的感知

必然要受到語言規範的限制,所以語感實際上也具有穩定性的特點;還有,語感是對語言感悟的積累,在整個進行過程裏,必然要受到情感的作用,具有一種心理情感的表達;又由於語感是要在語言實踐中展開,語感還具有對語言的整合能動性,它可以在對語言的體驗積累中,整合語言的整體特性進行感知,並且還能在語言學習中舉一反三,具有能動性。這是語感的實踐特點。

二我想從語言習得的角度談談語感思維的訓練。

語言學習有兩種基本方式,一種是習得(acquisition),另一種是學得(learning)。語言習得,是指主體在自然母語環境中,通過接觸大量看似雜亂無章的言語材料,以一種我們至今還難以解釋清楚的語言學習能力抽繹出複雜的語言規律並據此去運用語言,尤其是母語的口語學習更是如此。小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快且強,是令人驚訝的。這就是語言習得。因而,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也要充分利用優越的母語環境,讓學生廣泛接觸並積累言語材料,憑藉記憶的檢索功能形成直覺思維,在語言習得中培養良好的語感,學會逐步將抽繹出來的母語的語言規律得以知識的形式內化,轉換爲自己的“內在模式”,成爲自己的一種習慣思維方式。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感的培養中注意語感的思維訓練。對應於語感的特性,對語感思維的訓練,我們以爲有這麼幾個方面需要加強。

一,着重培養語感思維的直覺性。

這幾乎是對語言的一種下意識的本能反映,超越了中間的分析、推斷與驗證的環節,在一剎那之間就能自然而然地識別與理解別人的言語,並能熟練地創造與生成新的言語。一些人“一聽就懂”、“一目十行”和“下筆如有神”,就是語感的這種直覺性的外在顯現。“直覺是對情況的一種突如其來的頓悟或理解”,所以,語感的直覺性實際上是主體對語言的悟性。

二,培養語感思維的符號轉換性。

語言是一種符號,但又是蘊涵人的情感、事物的形象和意趣的。因此我們要培養學生面對語言符號能夠進行情感轉換,形象轉換,意趣轉換等。這是需要對語言的整體性有所把握的。如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應該讓學生看到詩句在頭腦中有具體的形象反映,形成想象:白雲悠悠地飄蕩在一座孤城上,城周圍都是高聳險峻的叢山,而遠處黃河猶如一條細細的帶子,在白雲間時現時隱。並要求能轉換出情感的體驗。

三,就是語感思維的整體性培養。

只有使語感思維訓練成整體性的思考習慣,語感纔能有準確和恰切的體會和感悟。這尤其要體現在對語感形象性培養上。如賀知章的《柳》,我們應該培養學生的整體感知,這既是以人寫柳樹,也是以柳樹來寫人,二者互爲比喻,形成對詩歌的`整體性感知,而不至於各有偏廢或者割裂詩歌的整體形象,影響了詩歌意境的感悟。

四,語感的培養還要注重語言的同化思維。

皮亞傑認爲,“同化是指主體在認識客體時用業已形成的認知結構來闡釋和說明客體,即對客體進行整合、加工的一種機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語感就是主體作用於言語對象的結果,是建立在語言材料意義被有效接納的基礎上的再創造。”它既包括主體對言語信息的接受與理解,又包括主體對言語信息的反饋與輸出。在具體的言語實踐中,由語音與詞義組成的語基,由詞彙與語法組成的語構,由語基與語構的靈活運用所組成的語言執行功能即語用,這三者共同構成一個複雜的言語層級系統。語基服務於語構,語基與語構又服務於語用,只有語用才直接與語感發生作用。主體只有憑藉原有的認知結構,在具體的語用層面纔會獲得各種不同意義,形成語感。另,由於語言的規範性、穩定性,語感的同化思維完全可以通過語言自身規律的慣性來實現。這就是語言的慣性學得。

三我想最後談談語感訓練的一些策略與方法。

基於以上的體會與理解,我們認爲,一是語感訓練的人格策略。由於語言的人文性,語感的訓練也要貫穿人文性。而這首先就是需要我們能夠感受到語言的個人的人格魅力。不同作者的筆下語言,會有不同的性格氣質情感的表現,語言特性就會形成不同的個性特點。如朱自清的溫雅多情,纖細清麗,老舍的親切溫厚,幽默明豔。我們從“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和“這幾天,我心裏頗不寧靜??”這些句子裏,明顯可以感受到截然不同的個性特點和心境,反映出各自迷人的人格魅力。其實語感訓練中的人格特點,頗爲一些人所忽略,在此,值得我們提倡和注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語言訓練底同時,培養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其次,就是實踐能動的策略方式。語言說到底是一種實踐活動,是人與人之間的語言實踐,只有訓練學生的主動語言實踐,才能真正讓學生體會語言感知,尤其是語言的個性和人格特點,必須通過學生自己的實踐經驗才能深入體會的,必須有學生的主動和能動參與。這對培養學生個性的良性發展,受到先賢的影響,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發展和培養學生個性與創造性有很大好處。這是我們在新形勢下開展素質教育中需要尤其關注。這樣才能把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課外教育等聯繫在一起。第三,從語感的整體形象感知出發。語言現象與涉及語言的所有知識是密切相關的,只要我們接觸了某種語言現象,就可能接觸有關語言的全部知識。我們說整體感知,就是要把語言文字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完整地感受出表達的深厚意蘊。又,語感能力具有直覺思維特性,說到底直覺思維屬於形象思維範疇,而且漢語和文學又無不具有形象性特徵,這就爲語感能力培養實施形象思維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行性依據。因此,對於語感的培養來說,這種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對於培養創造性語文能力爲目標的語感能力培養來說,更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因此我們在實施語感教學時,首先就要注重學生的想象聯想教學,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審美情感,讓學生真正在美的薰陶下領悟語言的精妙,領悟語感的學得。如朱自清《荷塘月色》,將如絲如縷的荷香寫成遠處高樓上的琴聲,將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光二者交融,讓人可以忘記憂傷,完全沉浸於美之中的特點寫出,使人對美有着更深的理解。“吃了麼?好了麼?老栓,就是運氣了你!你運氣,要不是我信息靈……”這句話看似病句,但通過想象,我們可聯想到康大叔這個劊子手的兇狠貪婪、缺少教養與粗俗不堪,便會覺得這病句不病,

作者正是運用這種病句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康大叔的性格特徵,從而讀出這段話的言外之意。其次,運用語言知識來加強語感的訓練。一般,我們有些同志,一談語感訓練,就以爲和語言基礎知識無關,可以拋開語言知識的學習,甚至偏激的認爲,語言是活的,而知識是死的,所以語感的培養,完全不應該要有知識的束縛。其實,此言大謬也。語感的培養和訓練畢竟是對語言的感悟,不可能脫離開語言的固定特點,雖然語言的運用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仍然要遵循語言的穩定性特點,遵循語言知識和規律的許可;尤其語言知識的規律性,可以幫助我們對語感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加強學生學得的速度和興趣。另外,知識中的修辭知識、詞彙語法知識、寫作謀篇知識等,可以幫助我們獲得語言運用的生動流暢感、語言運用的規範確當感、運用語言的和諧統一感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們需要懂得語感訓練的層次性。“1,表象感知層,如語言材料表達了什麼內容,表達了什麼感情,具有什麼語氣等;”。“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朱自清《春》)這一段描述性文字,表達的內容就是:春天裏嫩綠的小草長起來了,到處都是。感情基調:對春草的熱愛。語氣:舒緩的陳述。內容、感情、語氣這些屬於“文面”上的東西,是語言材料的表象,對具有閱讀能力的人來說,這些是一目瞭然的東西。2,理性認知層。“一是語言材料的深層情境,二是語言材料的層理關係,三是語言材料的內部構建。”仍以《春》的這段文字作材料。我們可以對它作出自己的分析。3,哲理探究層,它是語感對象的最高層次。它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語言材料蘊涵了什麼哲理,二是語言材料給人的啓迪是什麼。語感對象的這種層次性,實際上對應了我們寫作和思維的層次性。所以我們的語感訓練,需要有過程的逐漸性,訓練要有階段的推進,並逐漸深入。

語文教學隨筆3

我是一名語文教師,以前爲了上課,總是感到很困惑、很苦惱,也很懊喪。很多時候爲了完成教學任務,四十分鐘的課堂裏我似乎總是在不停地趕呀趕。可是,一節課辛辛苦苦下來,學生卻並不見得喜歡,而且似乎收效甚微,甚我是一名語文教師,以前爲了上課,總是感到很困惑、很苦惱,也很懊喪。很多時候爲了完成教學任務,四十分鐘的課堂裏我似乎總是在不停地趕呀趕。可是,一節課辛辛苦苦下來,學生卻並不見得喜歡,而且似乎收效甚微,甚至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都不能集中,小聲說話、搞小動作、看課外書……做什麼的都有。

問題到底出在哪?”我不停地自我反省,找原因,找對策。我設計的課堂問題重點該放在哪裏?我真的按照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的接受水平,學生的興趣點入手了嗎?我的教案、我的課件在課堂上真的一定要絲毫不減的呈現出來嗎?我給自己的設計安排,課堂教學上留有彈性的時間和空間了嗎?我隨時跟着學生的`思維、學生的情感在講嗎?我的課,我的內容在貼着學生的心進行嗎?一連串的疑問讓我不得不去思考,也許真的是反思纔能有所觸動,有所改進。慢慢的,我不再盲目的去備課了;不再想當然的認爲是學生需要的,學生喜歡的了;而是課前課後多和他們接觸,試圖去了解他們,聽聽他們的聲音,聽聽他們的想法,再翻閱大量的教學資料,請教富有教學經驗的老師,然後再結合這些真實的信息來收集資料,準備一節課。在這期間,尤其使我改變最大的是,我上課不再就是爲了完成教案,呈現完設計好的課件,而是給了自己更多可以靈活變通的時間和機會。於是我的注意力不再只關注教案進行到哪裏,課件展示到哪裏了,而是更多關注學生聽到了哪裏,接受了哪些,還需要些什麼。有時,甚至爲了解決學生課堂上的疑惑或進行最有效的引導疏導,我寧可刪減或放棄本來安排好的內容。尤其有時爲了處理學生課堂上的突發狀況(比如有時課堂上分心、做小動作、情緒的低靡沮喪等),我會把教學內容及時做個調整,臨時增加很多本來沒有準備的題外話,比如根據當時的狀況當時的需要,我會選擇不同的內容和他們聊聊。有時和他們說說人生,談談我自己的經歷,講講我的童年我的學生時代生活等等。有時則是選一兩個故事來講。學生們最喜歡聽我講故事了,故事往往都不長,有動物界的,有人類的,有遠古的,有發生在身邊的。但他們喜歡在小小的故事中去思索,去反覆回味,去學會成長。而我發現這個時候學生們的眼神也是最專注的,表情也是最寧靜的。

語文教學也許就是這樣,當你不再刻意給自己框一個架子時,你纔會更接近真實,更接近語文本質,你纔會發現自己原來也可以輕鬆自如瀟灑應對,而結果也往往是讓自己有更多驚喜的。因爲我發現每次再走進教室時,學生眼中有了更多的期待和喜悅。

原來得到這一切其實並不難,只要你用心去觀察,用心去體會,並讓自己的心貼着學生的心走,那麼課堂教學就會在心的溝通中得到很好的成長。

語文教學隨筆4

新課標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課程總目標要求:“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一二年級寫話目標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由此可知,寫話在語文教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寫話剛入門,這是一個難點,學生一提到寫話就感到頭疼,無從下筆。有的學生爲了應付,隨便寫幾行字,或從某些書上抄幾句。有的學生寫的話咋一看還不錯,書寫工整且有一定篇幅,但只要仔細一看,問題就出來了,文不成句,前言不搭後語。關於寫話教學,我在教學中認真摸索,認爲寫話教學首先在於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這是重點;其次是重視閱讀、說話,加強積累;再次是加強指導與訓練。具體措施如下:

一、加強閱讀,重視積累

我要求學生堅持天天讀書,讀我們所學的語文書,同步作文,讀適於學生讀的課外書,如紅領巾報、故事會、童話系列、優秀作文、連環畫……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在讀的'過程中積累好詞佳句,專門準備一個收集好詞佳句的筆記本,每週在班上進行一次交流,爲寫話打好基礎。

二、重視說話訓練

除了課堂上進行說話訓練外,利用活動課,朝會時間來對學生進行訓練。朝會時間除了教師必須講的事情外,其餘時間留給學生自己,說自己看課外書有何收穫,說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生活趣事趣聞……先小組交流,講給同伴聽,再推薦幾個在班上講。對膽小的同學,先讓他們在自己座位上講,逐漸到講臺前面向大家講。學生在說話的時候,要求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努力尋找他們成功的地方,熱情地幫助他們,鼓勵他們。形成一種寬鬆、和諧、積極的氛圍,使學生從不敢說———能說———樂說———會說,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都得到了鍛鍊,從而爲寫話打下基礎。

三、寫話從最簡單入手,循序漸進

(1)從造句入手。根據一個詞寫一句話,要求把話說完整。下一次在這個基礎上把話說具體。如用“書包”造句,有的學生寫:我有一個書包。在這基礎上引導學生:我有一個什麼樣的書包,這個書包怎麼樣。以擴句的形式,逐漸訓練學生寫話,由淺入深,逐步提高。

(2)堅持寫日記。我要求學生把每天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哪怕只能寫一句完整的話也行,要求無錯別字,句子通順。只要堅持天天寫,天天反思,一定能提高。例如:今天受到了批評,要寫出爲什麼受到批評,是自己的問題還是老師冤枉了你,你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後來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如看了電影《自古英雄出少年》後,將你心目中的英雄寫出來,寫出你爲什麼敬佩他。

(3)學生在能寫出一句或幾句通順的話後,要求有所提高,就規定寫某一方面的主題。如給出一幅畫,以回答問題的形式寫話(什麼時間,有哪些人,在什麼地方做什麼);春天你有什麼發現(你發現天氣有什麼變化,動植物有什麼變化,人們的穿着、活動有什麼變化)。通過這樣的訓練,使學生能把句子恰當地聯繫起來,表現一個主題。

四、細心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學生寫話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是成功的祕訣。對學生寫話的評價多采用鼓勵性的語言,以讚賞的眼光來看學生的作品。儘量找出他們的優點,並大力鼓勵,把寫得好的大力表揚。對學生的評語一般不用A、B、C或優、良、中、差這些字眼。在對日記的評價我是這樣做的:先是學生自評,再是同桌互評,找出錯別字和語句不通的地方,找出寫得好的地方,使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再交給老師評。爲了鼓勵學生,採用了積分制,完成一篇記多少分,寫得好的再加多少分,一週公佈一次,對積分高的進行獎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日記或寫話作業後經常用到這樣的評語:“從你寫的可以看出你是一個善於觀察和思考的孩子。”“老師很欣賞你寫花的顏色的這一段,如果在最後寫出你的看法,你的感受,這將將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我發現你進步非常快,再努點力,老師相信你會更好!”“老師非常高興看到你寫的這段話,只要你努力,你一定能成功!”……

通過這些方法對學生進行寫話訓練,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當然對學生的寫話訓練方法多樣,根據實際情況採取相應措施,將在今後工作繼續努力探索。

語文教學隨筆5

如何在國小語文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爲主體,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每位國小語文教師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問題。我認爲自國小語文教學中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爲認識和實踐的主體,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必須以激發學生興趣爲始終。由於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控制力差,興趣的激發顯得更爲重要。教師應充分運用啓發式的提問、直觀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或就文發揮個小故事,做個小遊戲,來個小表演,這些都不亞於播灑xfj,會使疲乏的學生又振奮起來,進入主動求知狀態。如何在國小語文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爲主體,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每位國小語文教師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問題。

根據對外地成熟經驗的學習及各個人在教學工作中所得,我認爲自國小語文教學中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爲認識和實踐的主體,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必須以激發學生興趣爲始終。由於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控制力差,興趣的激發顯得更爲重要。教師應充分運用啓發式的提問、直觀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或就文發揮個小故事,做個小遊戲,來個小表演,這些都不亞於播灑xfj,會使疲乏的學生又振奮起來,進入主動求知狀態。

二是要引導啓發學生帶着問題去讀文,去學知。由於學生知識少而有限。能夠真正理解一篇課文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理解課文的內涵尤爲困難。如此這樣,就需要教者巧妙設計問題,逐步由淺入深對課文進行探究。

三是要講究課堂上的評價技巧。不論哪個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後,總是希望得到老師的讚揚與肯定。因此,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老師還要注意課堂上的評價,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善於發展學生自身的閃光點,以鼓勵爲主進行評價。如當學生的回答遠離標準完全不對,或根本無價值時,就可以從他發言的聲音、說話的口齒、站立的姿勢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勵。如有一次在討論一個比較深奧的問題時,平時一個從不敢發言的同學舉起了手,他們回答引起了鬨堂大笑,但這個同學還是堅持把話說完,就從這一點上表揚了他,使他樹立了信心,逐漸由取舉於發言道有問必答,而且回答問題的效果越來越好。對於基礎差的同學,他們在學習中常常處於不參與或被動參與學習的狀態,他們能問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評價時就要鼓勵其積極參與。對學生的評價要因人而異。如有些同學性子急、愛衝動,他們往往沒經過深思熟慮就說就問。這時評價就重在幫助其養成良好的思維方式、習慣。另外,根據心理學家的分析,兒童長期處於滿足狀態,會失去進取和探索欲。

語文教學隨筆6

教師工作日誌現象:

錯別字是語文作業中出現頻率較多的錯誤現象。漢字中的同音字、形近字往往成爲錯題中的“座上客”。如:

“倒水”寫成“到水”;

“飽滿”的“滿”寫成“漫”;

“霓虹燈”的“虹”字寫成“紅”。

我的反思:

1、作業錯誤是寶貴的課程資源

教材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資源,更多的教學資源是在教學中產生的。真實的教學會因錯誤、發現、探究、進步的良性循環而充滿活力。捕捉作業中的錯誤,認識和辨析錯誤形成的原因,尋求改正錯誤的方法,是落實新課程三維目標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智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諧發展手段。因此,我們說,作業錯誤是極具課程意義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充分認識作業錯誤的教學價值,以坦誠的態度善待作業中的錯誤,充分發揮作業錯誤的“反例”功能,讓作業錯誤這一資源爲的發展服務,而不要用作業錯誤懲罰他們。

2、作業錯誤是改進教學的起點

在平時教育的實踐過程中,一些我們常說“現在的學習不主動,懶、笨、粗心,我不知講了多少遍,這題目還是錯了……”這些話從某個角度講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進行思考。“爲什麼我講了許多遍,學生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到底學生哪裏沒有掌握?如何讓學生下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中國有句古話,叫“以學定教”。作業錯誤可以幫助教師認識學習的效果,可以告訴教師非智力因素對學習的'影響,也可以折射出教學內容是否落實到位等等。由此可見,作業錯誤是改進教學的起點。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根據的作業錯誤來反思教學行爲,改進教學行爲。

3、正確利用語文作業錯誤。

首先,重視錯誤思維的產生,找準錯誤原因。作業錯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同樣的錯誤,可能由不同的原因和過程而引起,但的“錯題”往往就是他自己真實思維的“流露”。瞭解這種真實的思維,才更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我通過與“聊作業”等形式努力走近的思維,找出語文作業發生差錯的原因。

其次,對錯誤原因進行歸類,提出針對性的教學對策。我重點研究了在語文作業過程中出現的典型性錯誤,對這樣的錯題案例進行分類研究。根據出錯原因,對語文作業中的一些典型性錯誤進行歸類,並提煉出針對性的教學對策。

語文教學隨筆7

一、走出課堂,利用室外情境。

傳統教學以課堂教學爲主,在教學改革蓬勃以展的今天,我們的教學應以多種形式、在多種陣地上進行。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我嘗試了將學生領出課堂,走入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的情景來爲教學服務。

教學二年級語文《秋遊》一課時,講到“天空中的雲,有的像……有的像……”我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在大操場,讓學生實地對天上的雲進行觀察。當時天氣晴朗,天空中飄着幾朵白雲,與課文中的情境差不多。學生一邊觀察,一邊想象。追着要告訴老師,這朵雲像駱駝,那朵雲像;這朵雲像白兔,那朵雲像綿羊;這朵雲像一隻公雞,那朵雲像一棵樹……

學生髮言極爲激烈。然後再領學生進課堂,進行《秋遊》的學習。由於學生有了直接的體驗,對課文中的內容不但理解得透徹,而且朗讀得特別有味兒!

這裏,我利用大自然的情境,爲學生創造了一個免費且最實用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從自己的觀察中得到了體驗。

二、動手實驗,創設學習情境。

低年級學生對於具體、感性的'事物比較感興趣,而對於邏輯、抽象的事物就不會太喜歡。蘇教版二年級《動手試一試》一文,雖然記述的是一件事情,但事情的起因、發展、結果,卻是需要邏輯分析去理解的。

爲此,在教學中,我藉助課文中的實驗,進行了一場實地、真實的實驗,讓學生免去了分析的過程,而只需進行觀察與思考。

先端出滿滿的一杯水,放入一個石子,讓學生看有什麼事情發展。學生都觀察得很認真,發現水漫了出來。然後我問,如果放進去的是金魚,水會漫出來嗎?有的說會(已經預習過而已理解課文),有的說不一定(還沒有預習課文),有的肯定的說不會(預習了課文,但還沒有理解課文)。於是我現場實驗,將帶來的一條金魚放入水中,讓學生觀察。結果水也漫了出來。然後導入新課。

這一環節,對於理解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而對於全體學生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收穫。

由於對於真實的答案已經知道,且是看着實驗知道的,學生對於後面的學習就順利了許多。

三、藉助道具,渲染對話情境。

國小生都非常喜歡童話故事。對於課本上的幾篇寓言,也是情有獨鍾。在這些課文的教學中,導入和學習時,學生是非常感興趣的。如果在朗讀時,仍能使學生保持一種十分興奮的心情,無疑是十分有利於學習的。而分角色朗讀,就是一種很好的手段。我在指導《狼和小羊》的分角色朗讀時,爲學生準備了頭飾(狼、小羊),讓學生到講臺邊來表演。由於頭飾渲染了氣氛,學生們都格外的興趣盎然,爭先恐後來表演、朗讀。甚至有的學生將對話背了下來。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道具,爲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學得開心、讀得開心、演得開心。創設良好的情境,不僅使學生學習得更加有趣,也使教學變得更爲有聲有色。在教學中,要適時、適量地爲學生創造各種情境,使他們能在一種輕鬆、活躍的氛圍中,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語文教學隨筆8

教了十多年的書,處理了不計其數的大小事件,學生丟東西的,誰借了誰的東西不歸還的,誰又打罵了誰,等等。總之處理的還是很圓滿的,同學們基本上都能接受認可,唯有性情倔強的小根仍對我耿耿於懷。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有一天我剛上完語文課,還沒等我走出教室,只見小根氣沖沖地來到小麗課桌前,拿起小麗的課本就往窗外扔。我看到後非常生氣,這老師還沒走,你就如此放肆,真是大膽。我疾步走過去大聲吼道:“小根,你隨便扔別人的書真太過分了,你立刻跑到樓下把小麗的書給我撿回來。”他聽後,無動於衷,眼神裏充滿怨恨。我看後更生氣了,便說:“不想撿是吧,那好,不要上我的語文課了。”他被逼無奈只好不情願的下了樓,撿起了書。事後我便把此事忘記了,可以後的日子裏,小根總不願與我說話了,課堂上他顯得無精打采,再沒有往昔的積極與活潑,成績一落千丈。我找到小根瞭解退步的原因,他不屑一顧的說:“沒意思,不想學。”後來有同學反映說,小根認爲我偏向了小麗,因爲前節課,小麗把小根的書扔到樓下了,老師不該只嚴厲批評他。聽了同學的反映我沉思良久,難道他的行爲不該受到批評?難道真是我的做法傷了他?究竟我們誰做錯了?

後來的我不斷反思,認識到作爲老師的我們,一言一行對學生太重要了,學生因不喜歡老師,所以就不喜歡老師所代的課,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影響了學習成績,後果不堪設想。遇到這樣的事情,我應該理解他,小孩子那有不犯錯誤的,不能粗暴簡單的.對待。然後應該弄清事情的真相作出合理的處理,不能青紅皁白的批評一通。最後,還要根據不同性情的孩子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僅僅批評教育才讓他認識錯誤。找個機會我會與小根長談一番,我要讓他重新喜歡我這個語文老師。

總之,教育之路還很長,只有不斷探索,不斷反思纔會使自己不斷進步,纔會讓師生的心走的更近。

語文教學隨筆9

在長期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有過困惑,有過思考,也取得了必須的進步。然後現把自我平時的一點心得拿出來“曬曬”,期望大家能給予指導與幫忙。

在我個人認爲,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比較枯燥乏味,還記得我上國小時就經常在語文課堂上“溜號”或睏乏了。但是,如果能把音樂,美術和表演帶到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去,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畢竟小孩子生性活潑好動,他們對音樂和表演的興趣遠比學習語文的興趣濃厚。

一、巧用音樂渲染課堂氣氛。

音樂能發展人的.思維,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聯想空間,並且給人無限的美感,讓人盡情想象,思索。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添加些音樂元素,或配樂朗誦,或讓學生唱一些與課文有關的歌曲,就不僅僅能調動課堂氣氛,還能調動學生的用心性。如:在教學《鋤禾》這一課中,我教學生改讀爲唱,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安排繪畫加深直觀認識。

語言文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形式,美術卻是直觀的藝術形式,然後而且美術在啓發學生的形象思維潛力和抽象概括潛力等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繪畫,不僅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用心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課文的資料。例如:在教學《雲房子》這一課中,我讓學生根據自我的印象畫出心中的“雲房子”,加深了學生對“雲”的直觀認識和這一課的理解。

三、即興表演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是師生雙方的交流,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看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孩子有一種先天的表演慾望,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能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秋姑娘的信》這一課中,我讓孩子分主角進行了表演,然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見,課堂的資料如果換一種生動可見的形式,將會更地深刻留在學生腦海。

教育呼籲創新,打破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加強語文與音樂、美術等學科的聯繫,把讀與唱、畫、演等有有機結合,讓語文課堂“動”起來,是一個重要的趨勢。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語文教學隨筆10

閱讀教學中的典範作品是學生學習寫作的肥沃土壤。我們要善於在閱讀教學中激發學生對寫作的反思。在完成了人教實驗版八年級語文第四單元課文的教學後,我針對這個單元的一組課文讓學生反思:題材有什麼共同點?都是寫地方風俗的。選材有何特點?都是選小事物:鴨蛋、春酒、民間技藝、吆喝等等。表現主題方面有什麼特點?都是以小見大。寫鴨蛋表現作者對家鄉的熱愛、思念。這樣,也就激起了學生思維的火花,我們也有家鄉,家鄉也有特色,我們也可以用這種寫法呀,以小見大。於是,一節"也談家鄉"的話題作文蓄勢成型。在這節作文指導課上,我讓學生談"家鄉府谷",有的同學想到了家鄉的海紅果、紅棗,確實有代表性,說了海紅果的酸甜爽口,含鈣量高,可作果脯、飲料等等,這一最熟悉的事物,讓學生有話可說,表達出對家鄉的熱愛:而有的同學盛讚紅棗加工的精細,以及紅棗裏富含的純樸、勤勞等。還有表現家鄉風俗的,元宵節的熱鬧空前。能把着筆點放在秧歌這富有地方特色的藝術形式上。

在課堂上,學生對家鄉府谷有說不盡的話,訴不完的情,打開了學生的.思路,寫起作文來自然也就能有充實的內容。這樣,學以致用,讓學生帶着書本走近生活,使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獲益,作文教學中提高,也可促成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四、學會謀篇佈局

一篇優美流暢文采飛揚的文章,不僅要開頭緊扣主題,引人入勝,還要結尾照應,回味無窮。更要講究文章敘事主題的一波三折與跌宕起伏、生氣盎然、巧妙嚴謹。這便要將就敘事主體的精巧編排設置藝術,話題作文的寫作也要學會在結構文章方面去引導學生的思維。

(一)虛實相生:實寫就是對人或事物進行具體直接的描寫;虛寫就是通過抒發作者的情感,藉助聯想或想象,對夢境、幻想、虛境的描繪。優美感人的記敘類文章是把虛實巧妙的結合起來,即增加所寫人或物的真實感,又增加抒情的美感,是文章情趣盎然,空靈秀美。虛實相生的方法常見的有實中有虛,以虛代實。例如:《愚公移山》一文中"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的虛寫就巧借了想象,以虛寫實,凸顯了愚公移山持之以恆的偉大精神,給讀者心靈留下一片美麗的幻境,表現了作者對愚公移山的偉大精神和人類征服大自然所表現出來的人定勝天思想的讚美。

(二)對比互襯:就是把對人或物的感情從正反方面進行對照寫作的一種技巧。"發乎情,起乎情,也止乎情。"因爲感情,所以我們對萬物有了不同的愛好、興趣、感悟,而這些正好從正反兩個方面表現出來,即生活是一個矛盾體,既對立又統一。諸如美與醜、真與假、樂與悲,它們譜寫了生活的樂章,一正一反地表現感情的多樣精彩。在寫作敘事類文章時,如果我們能夠巧妙地運用對比互襯方法,不但可以增強抒情的感染力,而且可以豐富寫作的內容。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就巧借對比互襯的方法來展開故事的。菲利普夫婦聽說于勒發財了,今也盼,明也盼,但當他們在船上相遇,看到于勒狼狽不堪的情形,卻是惶恐不安、惡語相加。這一盼一避的對比描寫,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菲利普夫婦的銅臭心靈,強烈地抒發了作者對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的批判與譴責之情。

(三)巧設懸念:所謂懸念就是指寫作者對所創作故事的情節發展和任務感情變化產生關切的心情,常常以疑問的形式出現。如果我們巧用設置懸念的方法來寫作敘事類文章,不但能夠造成"山重水複疑無路"的藝術效果,而且會使文章波瀾起伏,曲折多姿。懸念的設置既要根據敘事的需要,又要根據主題的需要。爲了使文章引人入勝,一般地說,應該提早設置懸念,遲解釋懸念。設置懸念的方法常有倒敘式、懸念相套等。

(四)鋪敘事件:就是爲了表現主題或描寫,選取幾個不同的事件,以時間變化或地點轉移或人物感情變化爲線索來逐一鋪敘開來。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刻畫人物形象,而且使文章的寫作內容更爲充實,便於感情的抒發。例如《藤野先生》一文,魯迅爲了表現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就採用鋪敘事件的方法,一次講述了藤野先生給"我"修改講義、糾正解剖圖、關心解剖實習、瞭解中國女人裹腳。這樣,一位工作認真,對學生要求嚴格,熱情誠懇,實事求是的教師形象如在眼前。我們要善於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中積累話題作文的佈局謀篇方法。

五、要善於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合理的想象中,可以使學生獲得寫作的素材,這種想象力的培養,要藉助一些簡單的符號。在一次作文教學中,我讓學生由"○"展開想象。由圓的符號,你能想到些什麼,然後揀最新穎的想法寫一篇作文。

有的同學想到了"月亮",想到了中秋節的團圓,想到了祖國的統一,而一位同學的發言,讓我眼前豁亮;這位同學說,她想到了"失學兒童渴望求知的眼睛",此語一出,全班掌聲熱烈。這就是想象的成果。因爲有了想象力,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世界才豐富多彩。我還嘗試着讓學生由"1"展開想象,結果也讓人滿意。有的同學想到了樹,有的同學想到了電杆,想到粉筆,想到老師……而有位同學的發言讓我茅塞頓開,他說,由"1"想到了枯樹,想到了環保,同學們也都給予了高度的肯定。鑑於此,我覺得,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好學生的想象力,可以使學生獲取寫作素材。而想象力的培養,就要從簡單的符號出發,逐步培養,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學生的寫作能力定有大的提高。

總之,話題作文教學中的思維開啓就是幫助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審視話題,在反覆的比較與推敲中,選出新穎的角度,精心選擇材料,進行巧妙佈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語文教學隨筆11

1、對試卷命題的評價

本次試卷分四大塊(積累與運用,綜合性學習,閱讀與理解,寫作)25小題,內容適量,難易適中,題型全面,部分題型與會考題接軌,符合會考精神,雖說有一定的難度,但有個過渡,學生易於接受,如文言文閱讀,一則課內一則課外對比閱讀,課外的出自學生平時做的頂尖課課練習。較難的是課外閱讀,學生理解難度大,但也慢慢地引導學生閱讀要靜心思考,多讀、多品、多悟,再不能讀一遍就動筆。作文二選一,有易有難有梯度,可檢查學生臨場審題,選我所長的題目來習作的能力,很好。當然,試卷中來自文本的知識也不少,考查學生理解、知識的遷移和運用的能力。這份試卷對九年級師生教與學的導向有很大幫助。

2、反映出教學中的問題

(1)學生卷麪糊塗,書寫潦草,個別字詞難以辨認,這與我們對學生的書寫要求重視不夠有關。

(2)學生的學習習慣差,沒有及時複習的習慣,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紮實,對拼音、字詞掌握程度不夠,一知半解的較多。

(3)古詩文背誦落實不到位,名著閱讀的指導方法不夠具體,未能細化。

(4)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文本閱讀指導不夠細,挖掘不夠深,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體驗的少。

(5)學生的概括、篩選、綜合信息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6)作文中發現學生言之空洞,對事件的表述不夠具體,缺乏真情實感。

(7)學生兩級分化嚴重,尤其是不想學習的人數多,不參與教學活動,作業不及時完成,應付了事,後進生的基礎落實不夠,低分過低影響平均分的提高。

3、下階段具體教學對策

(1)在教學中加大對後進生的管理、落實和監督。可以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如學生落實、教師監督等方式進行。

(2)對學生的'書寫提出明確要求,不求書寫有體,但求字跡清楚,書寫規範,卷面整潔。

(3)對背誦默寫篇目一定要加強落實,幫助學生理解知情達意,課前應安排每天識記一首詩,首首默寫,字字篩查。

(4)午讀課要加強監管和落實,每節課要有閱讀目標,組長負責檢查,老師也要不定期抽查。

(5)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文本閱讀要抓住重點段,重點句,重點詞來理解。要先感性感知感受,再理性概括篩選綜合信息,規範答題。

(6)加強文言文的朗讀指導和訓練,注重積累詞語,要對文言字、詞、句、文的有關知識點及時進行歸納、梳理和小結,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遷移能力,培養整體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

(7)作文應教會學生審題,懂得抓關鍵點去立意和選材,二選一題目應選自己最擅長的有話可說的文題來寫。鼓勵學生平時多關注身邊的人和事,注重素材的積累,寫自己感悟最深的事,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

語文教學隨筆12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實驗教科書選修教材之《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節選了《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一節——項羽自刎烏江,編者加題目爲《項羽之死》。關於項羽這個歷史人物,可以說千古以來評說不斷,而其說的最男人的一句話“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被後人改爲“無顏見江東父老”更是賺足了千古英雄淚。但歷來的評價多集中在“項羽該不該渡過烏江”這一“假設歷史”的爭論上,如杜牧《題烏江亭》:“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胡曾烏江:“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王安石《烏江亭》:“江東子弟今雖在,肯於君王捲土來?”等等。

筆者在教學這篇課文時,爲了給學生呈現一個完整真實的“項羽”查閱了很多相關的史料,最後倒是一個小小的細節引起了我的注意。在《項羽之死》中項羽被圍垓下,四面楚歌,在敵衆我寡,明知必亡的情況下,項羽帶領“騎能屬者百餘人耳”三度突圍,這時文中有這麼一句過渡的話:“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翻譯出來就是:這時,項王就想着向東渡過烏江。這句話太重要了,太史公嘔心瀝血而成《史記》,絕對是“惜墨如金”,不可能寫一句贅言累語。那麼從這句話可以看出,當時情急之下,項羽想沒想過渡過烏江?絕對想過,而且非常之想。可是歷史的事實就是項羽沒有“東渡烏江”,爲什麼?而且在最後以“無顏見江東父老”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項羽這個忽然的轉變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筆者以爲這是因爲一個很不重要但卻直接把項羽送上斷頭臺的的人物——烏江亭長。爲了方便說明問題,我把烏江亭長的一席話抄在下面:

烏江亭長艤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衆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爲!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烏江亭長的話可以說絕對是一片赤誠之心,可是殊不知就是這番話“好心辦了壞事”,點醒了項霸王,讓項羽忽然意識到自己有愧於江東子弟,從而走上了不歸路。如果不是烏江亭長這一席話,說不定項羽一路開過去,早就跑回江東了。爲什麼這麼說,這就要從項羽的性格說起了。

易中天先生在《講三國》中分析道項羽的性格的時候作了這樣的概括:項羽有幾個致命的弱點,即“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小家子氣”和“小心眼兒”。這幾個性格上的弱點使其在面對政治交鋒時總是顯得太過孩子氣,缺少政治上的遠見卓識,而且“死要面子活受罪”。比如鴻門宴上經不住劉邦的幾句奉承話,就全盤托出“此乃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的話。在“垓下之圍”中,面對四面楚歌的敵軍圍困,他絲毫沒有長遠的規劃和冷靜的思考,而是“奮其私智”“欲以力征”,帶領不足百人的隊伍,幾番廝殺突圍,並且在其士兵面前誇口說“願爲諸君快戰,必三勝之”。這都表現出其內心脆弱且缺乏深謀遠慮,所以一路殺紅眼的項羽根本就沒有想過那麼多,退到烏江口的時候,想都沒想就要渡過江去——“乃欲東渡烏江”。可是這時候烏江亭長出現了,烏江亭長首先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衆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這句話直擊項羽的死穴,試想,項羽是何等人物,項羽當年見秦始皇出遊,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所以項羽的理想是“遂霸有天下”,帶着這樣的'理想而來的項王會屈居千里地方的江東而做一個土霸王嗎?被人這麼一說,看看時下自己的狼狽不堪,如同被當衆脫了衣服,顏面何在?而項羽平生最珍惜的就是面子。而接下來烏江亭長的一席話更是讓項羽脆弱的內心再次飽受打擊,“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這是什麼意思,大王你快跑吧,再不跑就來不及了。這讓“力拔山兮氣蓋世”,從來就能伸不能屈的項王更是無法必須被卻承受,項羽什麼時候有這麼慘過,想當年破釜沉舟,鉅鹿之役何等輝煌,現在卻落得倉皇“急渡”,只能心裏一橫,算了,以死來讓維護自己最後的尊嚴吧。所以纔有了後面“無顏見江東父老”的話。

另外從接下來項羽的贈馬、賜頭兩個情節來看,更充分地說明了項羽“死要面子充大頭”的性格。請看“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爲若德。’”乃自刎而死。死到臨頭還說這樣一番廢話來“打腫臉充胖子”,真是讓人啼笑皆非。試想,即使這番話不說又如何,難道項王能免掉“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的悲慘結局嗎?他這看似很男人的話都是爲自己死到臨頭挽回些許虛榮罷了吧。

所以,項羽自刎爲哪般?筆者以爲,一言以蔽之,爲了面子。人教版教學參考書中講項羽自刎烏江表現出其知恥重義、心地仁善、胸襟博大、視死如歸等性格都經不起推敲,屬牽強附會之談,在教學中如果引導學生注意到這個細節,將會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對項羽這個人物的理解會更立體化、明晰化。

語文教學隨筆13

堅持每天寫日記不僅能積累大量詞彙、豐富語言素材,還能鍛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記憶力。很多事情你不一定會說出口,但是用筆記錄下來就很簡單。學習、生活中所受到的教育、感悟和成長中經歷的一些不愉快的事、開心的事,都用日記真實地寫出來了。自然而然,也就鍛鍊了自己。語言組織能力增強了,寫作水平也就不斷地得到了提高。堅持寫日記還能開闊學生思路,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毛澤東同志曾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他強調了堅持不懈的重要性。同樣,一個人堅持幾天寫日記並不難,難的是一生堅持寫日記。北京有一個著名的特級教師就稱寫日記是一種“道德長跑”。因爲,一方面,寫日記必須持之以恆,一曝十寒,時斷時續,意志薄弱,沒有恆心和毅力,只憑心血來潮,是寫不好日記的,將來也必然是個無所作爲的人;另一個方面,它還要求我們每天總結自己的思想,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努力使自己成爲一個高尚的人。因此堅持每天寫日記,可以豐富自己的思維、磨練自己的意志,寫一篇日記容易,堅持下來難,而一旦堅持住了,便產生了心理慣性,便是堅持道德長跑,便是交上了一位品德高尚的朋友,能使人心靈求真、求實、向善、愛美。所以學生要堅持每天寫日記,要把寫日記看作是一件快樂的事而不是一項任務。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善於積累、積極思考、多練多寫。這樣,不但能夠學會寫日記,也爲寫好作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語文教學隨筆14

不記得是哪位老師說過:想要擁有優秀的學生,你首先要讓自己成爲一個優秀的教師。我記住了這句話,也將成爲優秀教師作爲了自己一直努力的方向!

然而,現在的我,還並不優秀,我只是儘量讓自己成爲這樣的語文老師。

一、做一個會講故事的語文老師。

學生愛聽故事,語文老師,就要善於講故事。神祕的神話傳說,悠久的歷史故事,慷慨激昂的革命故事,名人偉人的成長故事,感人至深的感動中國,最美人物的美麗人生……只要你會講故事,只要你講得生動有趣感人,學生就會被你吸引,學生的學生時代的回憶裏,一定有你的故事,美麗着他們的成長記憶!

還記得我給他們講“四大吝嗇鬼” 的故事,很是讓他們困惑;

我講阿Q的哲學,又讓他們感嘆;

還記得我給這些農村孩子講《紅樓夢》中黛玉初進賈府,講到寶玉摔玉的情節後就戛然而止,吊足了學生的胃口。於是,班級上,就出現了兩個“紅樓迷”,竟然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讀完了整本書,也就有了給全班同學講《紅樓夢》的偉大殊榮!

我,不僅讓自己會講故事,也要讓我的學生會講故事。在我的班級中,有“宏瑞講壇”,主講人是袁鴻瑞,講述的是他在《百家講壇》聽到的故事;

也有“海垚開講”,講的是很多女生都不愛看的三國故事。能成爲主講人,真是學生羨慕得不得了的榮耀啊!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躍躍欲試,更希望自己的班級中,故事多,講故事的人也多!

二、做一個能寫文章的語文老師。

語文老師是必須要教學生學寫文章的,不能想象,一個自己都不會寫文章的語文老師,是怎麼能夠教會孩子們會寫文章。所以,語文老師想要讓自己優秀,就一定要讓自己寫得一手好文章。你不必成爲作家,成爲詩人,只要你能用自己的筆,用自己的語言,形象地告訴學生,文章可以怎樣寫,就可以了。那麼,在你的學生的心目中,你就是作家,你就是詩人。

還記得在學過《背影》之後,我在作文指導課《父親》的課堂上朗讀自己的下水文《父親,你在天堂還好嗎?》,感動了學生哭泣,也讓自己落淚;

還記得在學過《春》之後,我給學生朗讀下水文《春之遐想》,他們看我時的眼神,充滿敬慕;

還記得在研究課題《古詩詞積累與運用》的過程中,在指導學生在作文中運用古詩詞的下水文《中國詩,歌四季》中,因爲化用大量的古詩詞,學生看我時那崇拜的眼神。其實,我的文章寫得並不太好,而我,也許是太自戀了,但是,我的自戀,卻給了學生具體的引領,讓他們學會了寫作,當然,有很多學生也和我一樣,變得自戀,變得總是相信自己,可以寫好作文,並且,真的寫好了作文。

三、做一個善於朗誦的語文老師。

語文,是用文本建設起來的學科,文本,是無聲的歌曲,是無聲的詩行。語文老師,要學會用自己的聲音,對文字進行再創造,用自己的聲音,將無聲的文字,講述成動人的故事,譜寫成優美的詩篇。竇桂梅老師說過:“語文老師,要修煉自己的聲音。”語文老師,要讓自己的聲音具有一種魔力。當你的聲音響起,學生就會被你的聲音吸引,然後跟隨着你的聲音,走進語文的大千世界。

還記得自己在七年級第一節語文課上爲學生朗誦《在山的那一邊》,這些剛剛成爲國中生的農村孩子驚訝的眼神告訴我:原來,課文可以這樣好聽!還記得我和學生一起分角色朗誦《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我的第一句話“他,是一個盲孩子”的低沉的聲音一出現,這些孩子們的情緒就被調動到狀態,一篇無聲的童話,就在我們師生共同的講述中,變成了有聲有色的美麗故事。

四、做一個愛唱歌的語文老師。

你能說,有哪個孩子不愛唱歌,不愛聽歌嗎?我的`孩子們,都那麼愛唱歌,唱歌不太好聽的學生,也喜歡聽歌。於是,他們喜歡什麼流行的歌,我也要學會,和他們一起唱;

他們不會唱的歌,我有時候會給他們唱,讓他們知道這些歌詞就是詩歌,就是傾訴,就是寫作的一種方式。

我不僅和學生一起唱歌,還教他們唱古詩詞,也讓他們自己給古詩詞配曲子,然後當老師,教給同學們;

我不僅唱歌,也唱戲。唱評劇,唱黃梅戲,也唱京劇,唱二人轉。當然,我唱得不專業,但是,只要語文課堂需要拓展,需要點綴,我就會不時地亮兩嗓子,讓學生知道,傳統文化,都是相通的。

五、做一個懂學生的語文老師。

學生,是孩子,是孩子,就需要更多的關愛,而不是管束和說教。於是,成爲他們值得信賴的朋友,成爲他們可以安慰的家長,也是我的追求。因爲不是班主任,學生並不怕我,於是,善良的我就成了他們的知心人。有時候,學生有些不能跟班主任說的話,就到我這裏來掏心,到我這裏來找安慰,尋求幫助。

還記得曾有一個男生來找我,告訴我有個學習特別好的女生很喜歡他,而他不愛學習,也不喜歡這個女孩,但是,因爲她學習好,多愁善感,怕直接的拒絕傷害了她,讓我幫助他勸勸這個女孩。我給這個女生寫了首詩,告訴她,秋天裏的果子才更甜更美。沒說什麼大道理,聰慧的她便懂得了,從此,收心學習,考上重點高中,而那個男生,過着打工的日子,也很快樂。

還記得一個女生總是叫我“二媽”,她說我就是她的第二個媽,雖然這個稱呼叫起來容易讓人誤解,但是,我還是坦然接受,因爲,我知道,這個稱呼裏,是她滿滿的愛。

六、做一個可愛的語文老師。

青春已過,不惑當年,我的年齡雖然已經不再年輕,但是,我的熱情不減,激情仍在。我讓自己時尚,給學生一個美麗的儀表;

我讓自己溫和,給學生親切和微笑;

我讓自己幽默,給學生歡樂和學習語文的興趣;

我讓自己寬容,給學生空間,給他們改正自己的機會;

我讓自己可愛,擁有學生的愛,就擁有了我的語文教學的未來。

讓自己會講故事,讓自己能寫文章,讓自己擅長朗誦,讓自己會唱歌,讓自己懂學生,讓自己更可愛,這些都是我的追求。也許,做到這些,我依然還不夠優秀,但是,我一直在成爲優秀語文老師的道路上前進,前進,前進進!

語文教學隨筆15

在珠海容閎學校聽了幾節語文課,突然想到了語文老師的文氣,於是將我以前寫的一篇文章作了些修改,在容閎給我的臨時平臺上發出。我索性“一稿兩投”,發回我的“根據地”——金東方。

老師是文化人,文化人就要有文氣,尤其是文科老師,更尤其是語文老師,一定要“文”起來。容閎園的每一面粉牆,每一扇雕窗,每一塊頑石,都是用“文”武裝起來的,自然更需要“文”人的和諧。

以前,人們都喜歡稱語文老師爲夫子,“夫子”在這裏似乎成了個不褒不貶的中性詞。說褒,他好像與孔夫子有關,自然是有學問的稱謂;說貶,他好像又與迂腐有染,不是有迂夫子一說嗎?不過,我總認爲“夫子”這個稱謂不錯。夫子者,學者、老師之謂也。我多把“夫子”與儒雅等同起來,我覺得語文老師就應該儒雅一些。當然,時過境遷,語文老師也在與時俱進,不能一味地“夫”下去,但語文老師應該“文”起來。

人們常說,語文老師要具備“一筆字、一口話、三百篇”的看家本事,這實際上是“文”的本事。教文而不“文”,這語文課就失去了幾分魅力。語文課中美文越來越多,要引導學生鑑賞美文,語文老師的“文”就顯得尤其重要了。自然,文縐縐,慢悠悠,酸溜溜,滿口之乎者也,如私塾先生般,這既缺少時代氣息,也實在讓人受不了。但語文畢竟是教文,就必須顯露出文氣。三百篇要讀進去,一筆字要見功夫,至於一口話,那簡直就是有聲的招牌。引導學生欣賞“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應有詩一般的評點,如果用“兩個黃鸝柳樹上叫,一行白鷺飛上了天”這樣的大白話去解釋,雖然也過得去,也說得準確,但全無詩情畫意。《蘇州園林》是一篇如詩如畫的美文,如果沒有詩一樣的語言品析那亭臺樓榭、花草石山、雕窗粉牆,只是說這裏寫得美,那裏寫得好,那作品的'文氣便被缺文氣的品析沖淡了幾分。

老師往往是學生模仿的對象,學生從老師那裏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老師的舉手投足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語文老師有文氣,學生會佩服:“我們的老師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妙筆生輝,那才叫學問。”當然,說話不是寫文章,不可能也不必要句句珠璣,俗中也能見雅。魯迅講課就常常雅俗兼備。“文”起來了,俗也便帶上幾分雅氣。

使自己“文”起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讀點書,書讀得多,纔有“文”的氣質。蘇軾說:“束書不觀,遊談無根。”“無根”可以不去“遊談”,傷不了大雅,語文老師不然,他天天與“文”爲伍,還要引導學生入“文”,豈能“無根”?

寫到這裏,我忽然想起電視節目主持人來。按理說“文”主持比“武”主持應該文氣得多,其實不然。你看球賽節目的“武”主持,常常會拋出一連串的妙語來,諸如“穿過人牆”、“先下一城”、“梅開二度”、“自擺烏龍”等,以“文”言評賽事,讓人看到主持人的“文”功。而那些主持綜藝節目的“文”主持,女的一張婆婆嘴,男的一股娘娘腔,開口“好棒噢”,閉口“好開心”,不是“耶耶”就是“哇哇”,節目姓“文”,主持卻無“文”。看人家,想自己,語文老師還是“文”起來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e33j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