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中班幼兒隨筆14篇

中班幼兒隨筆1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啓人心智,引人深思。什麼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幼兒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幼兒隨筆14篇

中班幼兒隨筆1

快過節了,我們在班裏掛了很多的窗花、雪花等裝飾物。幼兒覺得非常新奇。很感興趣。於是在教學時,我爲幼兒提供了幾個範例、多彩的正方形手工紙、剪刀。教學一開始,我首先出示了準備好的範例,孩子們都很喜歡。情緒特別高漲,都躍躍欲試。可是當我講解示範完剪窗花,讓幼兒練習時,幼兒們便接二連三的叫着,“老師,我不會。” 於是我便依次地去幫助、輔導這些幼兒。

一個活動我一直在個別指導,其餘的幼兒根本無法顧及。分析:活動結束後我反覆思考:是我的示範講解不到位嗎?還是幼兒對本節課沒有興趣?爲什麼這麼多的幼兒都說不會呢?這一連串的問題一直在纏繞着我。首先我想其中一個原因是孩子現在在家裏都是被嬌寵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動手的機會很少,能力也都比較差。特別是爲了安全家裏一般都不許孩子動剪刀一類的東西。其次既然我的示範講解說的很清楚,幼兒竟然接二連三地說不會。幼兒是真不會還是假不會,他們對剪窗花是感興趣的,在以前的摺紙課中也出現過這樣的`事情,針對這種情況,我覺得我對他們不能置之不理。

所以我從他們的角度對這種情況進行分析,這些幼兒裏面確實有不會的;又缺乏自信心的;也有的懶惰的;甚至有部分幼兒是跟着起鬨的。目的是想引起老師的注意。要想改變我們班級這種現象,我首先改變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指導語言上,我更多的是使用誰來玩玩,誰來試試,誰來教大家等商量的口吻,激勵的語氣,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這樣做讓老師瞭解到哪些幼兒是真正不會的,

今天我們班上了堂美術課,其中一個作畫要求是“塗色動物時要注意跳開眼睛”。在分組教學時我們運用了不同的語言取得的效果大不相同。 鏡頭一-老師:我們來給小動物的臉塗上顏色,塗顏色時要注意,臉上要畫滿,不能看見白顏色,塗到眼睛時要注意跳開眼睛。 幼兒反應:教師講解時反應不熱烈,作畫時不能自覺跳開眼睛,需要老師不斷提醒。 鏡頭二-老師:今天要小朋友給小動物洗洗臉,我們給小動物洗臉的時候,要洗的乾乾淨淨的,肥皂水要洗滿整張臉,能不能把肥皂水洗到眼睛裏去? 幼兒反應:熱烈,作畫時基本能自覺注意跳過去。 反思:這是教師的兩種教學方法及教學效果,第二位教師巧妙地運用了兒童化的語言,將塗色和洗臉聯繫起來,輕鬆地讓幼兒明白了塗色跳開眼睛的效果。而另一位老師就顯得平淡,缺少兒童化成分,幼兒興趣不高,也不易接受,效果不佳。 由此可見,教師能否巧妙地運用一定的兒童化的語言,與教學質量,教學效果的好壞是分不開的。

中班幼兒隨筆2

今天上午區域活動時我和美工區的孩子們談論着一些有趣的話題,我順手拿起一支蠟筆在紙上畫了幾條小魚,我得意洋洋地問孩子:“老師畫的好看嗎?”“好看!”孩子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也在預料之中。在衆多肯定的聲音裏,我還是聽到了一個持否定意見的聲音。

我高興的心情突然消失了:“是誰說不好看的?”很快有孩子告訴我:“是黃文傑說你畫的不好看。”這時候我發現黃文傑滿臉通紅低着頭不敢看我。我想也許孩子有自己觀點和想法,黃文傑是平實是一個比較聰明活潑的孩子,總是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和想法,平時畫的很好而且想象力也很豐富。於是我說:“我知道黃文傑的意思是他會比我畫的漂亮,對嗎?”只見黃文傑使勁點了點頭,眼裏閃爍着喜悅的光芒。孩子們也紛紛向他投去了佩服的目光。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聽到別人肯定的評價,連孩子的評價也不例外。

平時,我畫的每一幅畫,做的每一個簡單的舉動都可以得到孩子們的認可,有時甚至是驚歎,儘管在大人的眼裏是那麼的微不足道和不足爲奇。習慣了孩子們的肯定,我也變得“洋洋自得”,偶爾的不贊同聽來是那麼的刺耳,但是我想我們和孩子的交流是平等的,對孩子否定的評價也應該坦然地去面對,我的一句“黃文傑會比我畫的更好看”,不僅是對孩子持不同意見的尊重,而且這平心靜氣的一句話能讓更多的孩子不侷限於老師的權威,敢說真話,感受平等。讓孩子們在自由和諧的氛圍中快樂成長。

中午吃過午飯,我帶着孩子們在種植園地裏散步,一陣微風吹來,清新的.菜花香撲面而來,讓人神清氣爽。蜜蜂蝴蝶在花中快樂的飛來飛去,告訴人們春天來到了,孩子們追着蝴蝶跑來跑去,格外興奮。看着他們那麼高興的樣子,我就讓孩子們解散,自己去玩玩,感受春天帶來的氣息。過了一會兒,看到孩子們已經滿頭大汗了,我就讓他們回到教室,休息一下,準備讓他們午睡了。

這時,沈樂言走到我的面前對我說:“張老師,我們要送你一件禮物,已經放在午睡室的桌子上了。”我說:“是嗎?那張老師去看看。”我走了進去,看到桌子上放了好多美麗的仿真鮮花,原來這些仿真鮮花是早上沈老師上課教給孩子們做的。就是這樣一份簡簡單單的禮物,卻讓我特別的高興,這勝過任何一件值錢的東西,因爲在這份禮物裏包含了孩子對老師的愛,知道在孩子的心中有老師。沈樂言問我:“張老師你喜歡嗎?”我摸摸她的頭說:“張老師太喜歡了,謝謝你們送老師的禮物,老師會保管好的。”她又說:“我們覺得仿真鮮花很漂亮,所以想把它送給張老師。 這是孩子們的勞動成果,也是孩子們的心意,作爲老師收到能不高興嗎?所以我想把這份喜悅與大家一起來分享。

中班幼兒隨筆3

如果不能保證陪伴的時間,不如保證陪伴的品質。而且即度我們想陪孩子,孩子也不一定總有時間讓我們陪。所謂提高陪伴品質,就是“陪孩子做孩子想做的事,給予孩子合適的共情”。陪孩子做他想做的事,就是跟隨孩子。他玩玩具,你就跟他一起玩;他看書,你就陪他一塊兒看;他瘋跑,你就和他一樣瘋跑。總之,他玩什麼你玩什麼,不會玩就向孩子學,不懂就向孩子問,放下父母的架子。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有時候確實是從跟隨孩子開始的,但玩着玩着就變成控制孩子、指導孩子了,最終可能不歡而散。這是萬萬要不得的。跟隨的過程其實是父母“放下控制,放空自己,摘下面具,真正做回孩子”的過程,也是“迴歸此時此刻,享受當下,迴歸本心,享受生命”的過程。這個過程我稱之爲與孩子“作伴兒”。如果家長真能與孩子“作伴兒”,玩到一起,便會更容易感受孩子的喜怒哀樂,孩子也會更樂意和我們分享他的世界。當我們理解了孩子的悲喜與感受時,自然就很容易接納他的.情緒,不會看到孩子哭就覺得小題大作;不會看到孩子害怕就假裝鼓勵,實則埋怨;也不會看到孩子生氣就發更大的脾氣把孩子“壓下去”。當孩子看到自己所有的情緒都被接納後,他知道自己是重要的,是被看見的,是被關注的,自然學會了接納自己,接納他人,進而學會了愛自己,愛父母,愛別人。這樣的孩子怎麼可能不自信呢?也正是因爲孩子知道父母在情緒和感情上可以完全接納自己,無條件地愛自己,所以父母提出的要求,孩子也都會欣然接受,哪裏還會有不聽話的孩子呢?

很多書上都說0-3歲的陪伴特別重要,我不否認,但在我看來,幼兒期開始真正意義的陪伴也不算晚。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只要父母改變了,孩子的變化會是驚人的。其實我們只要讓孩子知道,即使只有短短的半個小時或十五分鐘,我們也是完全和他們在一起的,我們是完全屬於他們的,這就夠了。

中班幼兒隨筆4

在和家長交流時常常聽到他們說也不太瞭解孩子在幼兒園學了哪些東西,只知道孩子們會背幾首兒歌、會唱一些幼兒歌曲。可參加了我們的開放日以後才感覺到他們的孩子原來會許多知識,幼兒園老師教師知識面太廣泛,生活太豐富。這是他們意想不到的。爲了讓家長們能夠對孩子在園學到的內容有個別更進一步的瞭解,我們把每月學習的主題和每週要學習的大致內容都貼在家園欄上供家長觀看,課他們細心看的人卻很少。爲了讓家長能對幼兒園的生活有更深的瞭解,也爲了提高孩子的積極主動性我嘗試了新的方法,讓孩子回家當“小老師”。於是我先讓讓孩子們在課堂上、活動中當“小老師”,帶領全班孩子讀童謠、背古詩,做各種表演等。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但能主動參與的`還是小部分。我又利用每天下午離園前的十來分鐘幫助幼兒簡單的複習當天所學主要內容,告訴孩子們讓他們回家給爸爸、媽媽、爺爺、祖母們當“小老師”,把當天在幼兒園裏學到的知識、本領教給自己的家人,並比一比誰的“小老師”當的。

這個辦法還真好。第二天早上果真有好多家長興高采烈地告訴我他飛孩子在家裏當小老師教他們學跳舞、背詩歌了等等。有了家長方面好的反饋,我心裏很開心,同時也堅定了這個做法。這樣做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加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更有利於我們的教學。

中班幼兒隨筆5

經驗體驗:魔法扣遊戲

此遊戲可以幫助孩子們體驗等待的心情。遊戲簡單又有趣:老師扮演巫婆給小朋友們施了魔法,小朋友們都被凍住了,保持一個姿勢不能動,等待同伴找到魔法扣、並打開魔法扣來解救自己。善良的仙子會用魔法棒解救幾名小朋友,這幾名小朋友就開始尋找魔法扣。就這樣有的小朋友先被解救了,有的小朋友仍然保持一個姿勢耐心等待夥伴的解救。

遊戲結束後,我們採訪了幾名最後被解救的小朋友的心情。有的小朋友說:“等待朋友來解救自己的時候,有點着急,因爲看到別的小朋友都被解救了。”還有的小朋友說:“自己在等待的過程中很高興,因爲我知道朋友一定會來救我。”老師由衷地表揚了一直在堅持等待朋友解救的小朋友,肯定了他們的耐心等待。

經驗拓展:生活中什麼時候需要等待

有的小朋友說:“我和媽媽去遊樂園玩,有個遊戲項目每次只能進lO個人,我排了很久的隊,結果我是第11個,我就一直等他們玩完以後才能玩。雖然有點着急,但是我可以先去玩別的,再回來。”

有的小朋友說:“我第一次去北京玩,在高鐵站等了很久才上車,我又高興又有點着急。”

還有的小朋友說:“去超市買東西,要排隊交錢,有時候要等很久呢。”

孩子們說了很多在生活中需要我們等待的場景,而且還知道我們爲什麼一定要耐心等待。從這次活動中,孩子們真正體驗到等待的心情和等待的意義。相信在以後的生活中,如果再遇到等待的場景,孩子們也會把自己等待的.心情說出來,並願意耐心去等待,而不是急躁或發脾氣。

核心提示

孩子做不到耐心等待,是因爲他們還不懂如何表達自己等待的心情,不理解等待的意義,不知道爲什麼要等待。只有我們做到接納和理解孩子的情緒、行爲,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學會自我控制。因此,當幼兒在等待的時候感到很難受、着急,表現出沒有耐心時,我們可以試試以下3條原則。

1.接納和理解幼兒等待時的感受,並讓幼兒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被接納,從而願意表達出自己等待時的心情。

2.引導幼兒發現和理解等待的意義,知道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耐心等待。

3.鼓勵幼兒找到讓等待變得容易的方法,幫助幼兒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爲,學會等待。

中班幼兒隨筆6

時間猶如一葉小舟轉瞬即逝,轉眼間一學期馬上就要過去了,我所任教的大班的孩子馬上就要升入國小了,回顧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日子,些許心酸,些許甜蜜。孩子們的笑臉和純真,老師的付出和回報,都逐漸在內心沉澱,無息的發酵成一種感動。調皮的凡智、懂事的思婷、漂亮的郭騰、聰明的祥瑞。此刻,孩子們的身影逐一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和孩子們在一起是幸福的,在孩子們的包圍中,沒有憂慮,有的只是感動和歡樂。我和孩子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我們一起遊戲、一起聊天、一起畫畫。他們總像你的“小尾巴”,時時刻刻跟在你的身旁。孩子們有什麼小祕密,有什麼開心的事總喜歡與我分享,而我也樂意做他們最忠實 的聽衆,用心去感受着他們的小情感。一年裏,孩子們學會了關心別人,幫助別人,懂得了感恩父母,知道了團結友愛的力量是偉大的??看着他們的進步,心裏滿是開心和驕傲。記得有一次,園長媽媽問我們班的思婷:“孩子,你就要升大班了,開不開心?”思婷說:“我不喜歡上一年級,上了國小就不能和我們的吳老師在一起玩了,我想和吳老師在一起。”聽到這稚嫩的聲音,天真的話語,叫我心裏怎能不感動。和孩子們在一起是快樂的,雖然有時候覺得工作挺累的,但是孩子們總會帶給我意想不到的快樂。看着孩子們在自己的教育下,慢慢的懂事,慢慢成長,這種幸福的感覺是難以言喻的。

孩子們需要老師公平的對待他們,老師的行爲會直接對孩子的心靈產生巨大影響。孩子一旦在幼小的心靈裏種下不公平的種子,他就會在未來的生活中不公平的對待別人,我們應該把機會給予每一名幼兒,使其能夠展示自己的亮點和風采。

樂樂是中班的孩子,她聰明伶俐,活潑大方,小嘴特別甜,胖乎乎的.,很可愛。老師們都很喜歡她,就連她犯錯時我們也捨不得批評她。今天樂樂和幾個小朋友一起打掃衛生,沒掃完就出去滑滑梯了。家文說:“老師,樂樂沒掃完就玩去了,”我正在拖地,家文的聲音又低,我沒聽到,也沒在意。家文撅着小嘴和幾個小朋友說開了:“老師真偏心,樂樂沒掃完的就走了,老師也不說她。”這次家文的聲音很高,也很生氣。一句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七嘴八舌的說:“就是,就是,老師就偏向樂樂”。

聽了孩子們的話,我突然意識到,孩子們的眼睛是雪亮的,以前,在各項活動中,我都是給樂樂開綠燈,使樂樂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驕傲自滿,不守紀律的壞毛病。加上我沒有及時制止,這讓其他小朋友覺得老師偏心,只喜歡樂樂不喜歡自己。我的做法既害了樂樂,也傷了全班孩子。於是,我及時向孩子們道了歉,保證再也不這樣了。孩子們點點頭。

是的,孩子們需要老師公平的對待他們,老師的行爲會直接對孩子的心靈產生巨大影響。孩子一旦在幼小的心靈裏種下不公平的種子,他就會在未來的生活中不公平的對待別人,我們應該把機會給予每一名幼兒,使其能夠展示自己的亮點和風采。這時我們幼兒教師應該牢記的。

中班幼兒隨筆7

我們班近一段時間,孩子們喜歡上了剪紙,美工區的展板上放了不少孩子們的作品。有帆船,有房屋,有大樹,有小花,有動物……但是同時問題也出現了,孩子們浪費紙的現象嚴重,二是孩子們只停留在照着書本兒上畫好的圖形剪。怎樣引導孩子進入更高層次的活動呢?一天早上,我走進美工區,只見尤紅麗小朋友剪了一個像玫瑰花一樣的窗花給細席欣怡小朋友看,席心怡得意的給我看。我說:真的很漂亮!接着我對她說:我還可以讓花朵變得更漂亮呢!

“怎麼變呀?”美工區的六個小朋友都圍過來,我故意很神祕,把你們剪下的邊邊角角的.紙拿過來,我用廢紙剪成了花柄和葉子,然後和小朋友剪下的玫瑰花組合成一朵完整的漂亮的玫瑰花。孩子們都驚叫起來:“老師,好好看呀!好好看呀!”我說:“你們現在可以大膽想一想,是不是還可以剪一個花盆就更完美了?”

於是一個小朋友去拿紙,讓一個小朋友剪花盆兒。我又問:現在花有了,花盆兒也有了該怎麼辦呢?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把花兒粘貼在花盆兒上。不一會兒工夫,一盆兒漂亮的玫瑰花兒剪貼好了。孩子們甭提有多高興。老師鼓勵孩子大膽想象,並提醒他們用邊角廢料作輔助材料減少浪費。目前,許多老師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給孩子們自己自主探索而不需要老師的過多指導,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老師可以適時指導,孩子們纔不會停留不前,纔會向更高層次,更有意義的方向發展。

中班幼兒隨筆8

幼兒由於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的不足,對於在園活動中教師的處理問題的結果會出現不理解,甚至不接受和教師唱反調的現象。因此,教師應注意處理問題的技巧。

首先,幼兒正確的方面,幼兒的長處給予肯定和鼓勵,有利於於幼兒產生進一步的`溝通,在此基礎上再對幼兒的錯誤予以糾正,這樣幼兒纔可能接受。在午睡的時候,小敏乘老師幫助其他幼兒時,翹起觀看,看到老師轉過來,立刻躺下,被子卻沒有蓋好。教師迅速處理前一個事情,立刻去幫助小敏,幫他把被子蓋好,跟他說:你要是被子蓋好不動,一定會很快睡着,休息好了,一定很聰敏。

其次,教師對幼兒講理要“合理。”不要講大道理,或是胡編亂造,一眼就被幼兒看穿,孩子不能接受。在幼兒園中經常有孩子被說成是說謊的孩子要長長鼻子的,可是在實際中並沒有孩子長長鼻子,那只是文學作品中的人物。

第三,要給幼兒有說話的申辯的機會,看一看幼兒是不是有可信的地方,幫助幼兒提升交流處理問題的能力。

最後,還應該注意幼兒的情緒狀態,在幼兒十分情緒化的時候,將問題暫緩處理,待幼兒情緒穩定以後在進行處理。

中班幼兒隨筆9

在一次意願畫活動中,一副充滿創意的畫在淘淘的筆下顯現了出來:大吊車的吊鉤勾着一個小女孩的辮子,小女孩在騰空舞蹈。我請淘淘介紹一下,他說:“一個小女孩想在天上跳舞,就讓大吊車的`吊鉤勾住了她的辮子,把她吊起來,她很高興,就在天上跳舞了。”

我覺的淘淘的想象力很豐富,表揚了他。

但淘淘悄悄告訴我:“教師,你可千萬別告訴我媽媽,她總是批評我亂想亂畫,不喜歡我這樣畫。”我點了點頭,並與他拉了勾。

我們的孩子及時這樣的:春天讓他們花柳樹,他在樹上畫滿了花朵;教他畫汽車,他就在車上畫上兩個翅膀,還說要是遇到堵車了,按下電鈕讓車飛過去。

中班幼兒隨筆10

活動開始,我對孩子們說:“今天太陽公公要來看你們怎麼上課呢!”我剛一說完,孩子們就指着太陽說:“太陽公公在這裏呢!”由於有了太陽公公的關注,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我利用周圍環境逐步深入,“太陽公公出來了,今天天氣真好,什麼都開了呀?”草坪旁邊正好有一棵桃樹開得如火如荼,北面菜花開得金燦燦,自然而然的`引出了“花兒都開了”,請再仔細看看,“你還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聞到什麼呢?”通過我的引導和提問,孩子們欣喜的看到,原來歌曲中的內容竟然是平常看到的東西,它們就在我們的身邊,孩子們真是開心極了。

中班幼兒隨筆11

幼兒的健康包括兩方面,一個是身體健康,一個是心理健康。許多家長和老師都只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以下幾種表現,是醫學上已經得到證實了的孩子心理有問題的表現。

一,孩子過於多動

孩子多動也要看多動的表現,例如,你的孩子如果有情緒波動大,注意力極度不集中,控制能力差,學習能力差等等表現的話,那可能就是多動症了。這類孩子不僅給幼兒老師帶來極大的難度,而且對於家庭來講,也是十分有傷害性的。

二,孩子表現焦慮

好些孩子過分焦慮,過於敏感,食慾低落,甚至是動不動就哭鬧,對於突如其來的時候,表現出來極大的恐懼狀態,這就是孩子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現。一旦環境有變化,小朋友之間有矛盾,孩子的心理不健康尤其表現得更加直觀。

三,孩子有攻擊性

如果你的孩子有極大的.攻擊性,即使是很小的事情,就攻擊別的小朋友,那也要格外注意了,可能是孩子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孩子有攻擊性,並不代表孩子活躍有力氣,而是一種心理偏失的體現。

四,人際關係極差

本身孩子都是討人喜歡的,而且同齡人在一起也能結交好朋友,但是你家的孩子如果沒有好朋友,而且與其他的小朋友相處不來,甚至是與家長都相處不來的話,那麼你的孩子也有心理問題的。

當老師發現孩子有以上的表現時,就要及時向家長溝通。可能許多家長不會理解老師的這種行爲,但是就算家長不帶孩子去查看到底有沒有心理問題,老師把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給家長講清楚了,也免得以後出事時,家長找麻煩。

中班幼兒隨筆12

近日,有幸拜讀了朱家雄教授發表於《教育導刊》第6期的文章《觀察、紀錄旨在解讀兒童而非讀懂兒童--三談幼兒園教師應該做的事情》,非常欣賞文中關於兒童觀察和評價的手段與目標之間關係的闡述與辨析,同時也引發了我這名兒童探究者對"讀懂兒童"這一命題的深思。我們究竟能否讀懂兒童?是否需要讀懂兒童?如何才能讀懂兒童?這是一個值得探析的話題,但似乎也是一個難以證實的問題。根據文中觀點,朱家雄教授認爲,我們("真正的專家和幼兒園教師")是"無法讀懂"兒童的,最多隻能是"解讀"兒童,並且企圖去"讀懂"兒童的任何努力可能都是一件徒勞無益甚至貽害無窮的事情。但是,作爲一名近3歲孩子的父親,在與孩子頻繁交往互動過程中的經驗又告訴我,兒童似乎又是"能被讀懂"的。

這裏,首先必須要辨析兩個看似一樣但實則有差異的概念,即"能被讀懂"與"能夠讀懂"。前者是基於兒童的.客觀實在性而言的,後者是基於讀者的主觀能動性而言的。前者是後者的前提和基礎,後者是前者的可能與實現。所以,要表明我們"能夠讀懂"兒童,首先需要承認兒童"能被讀懂"。關於兒童"能被讀懂"這一命題,認知神經科學與兒童發展科學已提供了大量的證明,這裏無需贅述。但是,關於我們是否"能夠讀懂"兒童這一命題,以及是否"需要讀懂"兒童這一疑問,似乎就有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讀懂"他者,可以說是人類甚至一些哺乳類動物的互動交往與社會適應所需的一項基本能力,似乎天然而成,但又似乎習得而生。例如,在網上流行的"兩個雙胞胎嬰兒的對話"這一視頻裏,他們之間的交流與默契,似乎表明彼此"讀懂"了對方,雖然整個對話都只是幾甸簡單的"噠噠噠噠噠"。當然,這一事例不足以說明我們是"能夠讀懂"兒童的,只能證明兒童是"能夠讀懂"的。那麼,成人能讀懂兒童嗎?基於生活中的大量事實,我想答案應該是肯定的。然而,根據朱家雄教授文中的觀點,爲什麼說我們這些職業工作者("真正的專家和幼兒園教師")又是"無法讀懂"兒童的呢?這似乎是一個非常有趣而又值得探析的問題。難道說"能夠讀懂"兒童的,都不能被稱爲真正的專家或者幼兒園教師?這個問題的確把我給攪糊塗了。

"讀懂兒童",這應該是科學保教的前提和基礎。正如王振宇教授在《學前兒童行爲觀察與分析》(王燁芳,江蘇教育出版社)一書的序言中所述,"對於一個稱職的幼兒教師來說,他的第一個技能,也是最重要的技能是讀懂幼兒,能夠從幼兒的行爲和行爲變化中分析出他們的情感和需要。"虞永平教授在《怎麼看怎麼評怎麼幹--學前教育質量問題需要三思而篤行》(《中國教育報》1O月13日第1版)一文中,闡釋了幼兒園教師應具有六個方面的基本專業能力,這些專業能力是決定教育質量最關鍵的能力,按先後順序分別是:第一,觀察能力;第二,作品分析能力;第三,談話能力;第四,課程設計能力;第五,活動組織能力;第六,評價能力。前三種能力指向的應該是"解讀"兒童或者"讀懂"兒童,它是後三種能力的應用前提和效用基礎,同時也爲我們指明瞭"解讀"兒童或者"讀懂"兒童的途徑和方法。這些闡釋似乎與朱家雄教授一文中所述的"讀懂兒童不是幼兒園教師應該做的事情"有相悖之處。我想這應該是一個殊途同歸或視角差異的問題吧。這些闡釋至少都表明,我們應該重視對兒童的認知與研究。

毋庸置疑,兒童是"能被讀懂"的;但是,就我們是否"需要讀懂"以及是否"能夠讀懂"兒童的問題,的確是當前業界亟需澄清的一個話題。它既涉及到我們的價值體系(如兒童觀、教育觀、成就觀等),也涉及到我們的知識經驗(如學科知識、育兒經驗、職業經驗等),還涉及到我們的方法技術(如觀察、分析、談話、評價等),因而是一個不能簡單回答或者輕易定論的難題。

中班幼兒隨筆13

摺紙是孩子們喜愛的活動之一。它既能鍛鍊孩子手的矯捷性,成長孩子的目測力、空間想像力和操作能力,同時還可以形成孩子的幾何形體觀點。

教4—5歲的孩子學習摺紙,具體的`做法是:

一、做一些色彩鮮豔、形狀較大的摺紙動物作品讓孩子玩。在玩的過程中,讓孩子知道它們是紙折成的。

2、按照孩子愛仿照的獨特的地方,成人可讓孩子和本身一起用紙舉行簡單的摺疊,如邊對邊折、角對角折等。

3、4—5歲的孩子注重力保持時間只有十分鐘。是以,成人不要太永劫間的舉行摺紙遊戲。防止孩子不感興趣的方法是時常變換摺紙的方式方法,可以讓孩子摺好頭兩步,後面幾步由成人摺好,將摺好的皮球給孩子玩,可加強孩子對紙工的興趣。

4、4—5歲的孩子手指動作能力較差,還不能協調地動作。是以,成人要手把兒地教孩子,不能輕易下論斷:“太笨”、“太傻”,這都會打消孩子摺紙的積極性。應該以表揚鼓勵爲主,多肯定孩子的成績,使孩子在興奮的心態及第行摺紙遊戲。

五、教孩子摺紙時,可接納遊戲的口吻。如把正方形的四角向中心折時,說成是“中心媽媽”親吻“四個寶寶”。孩子在親切的氣氛中沒察覺地學到本領。

中班幼兒隨筆14

我在XXX幼兒園工作已是第九個年頭了,這九年既短暫又漫長,這裏邊既有領導的關心、同事的幫助,也有自己的艱辛努力。回顧自己走過的教學之路,歡樂與辛酸同行,收穫與遺憾同在。我就隨便記錄幾點成長感悟與大家分享:

一、時刻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教師是一份平靜的職業,教師的工作是平平常常的,心態決定教師的素質和保教質量。教師要以良好的心態勇敢地面對挑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工作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主動去做,這樣不但會鍛鍊自己,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質,同時也爲自己爭取到更多的機會。作爲一名教師要有奉獻精神,不去計較個人得失。如果什麼事情都需要別人來告訴我們,我們就已經很落伍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相對較弱的地方,只要不斷學習,去吸收時代的、別人的、科學的、優秀的東西。學會學習,就會成功。

二、懂得感恩是教師成長的必備素質。

要想成爲一個優秀老師,得有一顆感恩的心,也就是要具有良好的教育心態。因爲感恩,你纔有愛心,纔會愛生活,愛從事的工作;有了愛心,才能長智慧,有了愛心,你纔會努力,纔會勤奮,纔會反思,纔會堅持,纔會成長??現在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我覺得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源於感恩,是在感恩中靜心學習,盡心工作,用愛心回報社會。

三、做個有心人,及時的反思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說“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是膚淺的知識”。因此,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我們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學行爲,從教材解讀與設計、教法與學法的選擇、活動細節的處理等層面去反思。作爲日常的教學,近年來我常常用這樣的幾個問題去反思自己的教學:教學目標合理可測嗎?活動中我投入激情了嗎?孩子們爲什麼喜歡或者不喜歡?最難忘的一個細節是什麼?最大的遺憾是什麼?如果再上這個活動,哪個地方最值得改進?反思的深度,決定着教學所能達到的高度。活躍在教壇上的大師們,其實也是反思的高手,也是通過一步步的成長,才成爲今日的“明星”。

作爲一個老師,我們除了反思教學,還可以反思爲人處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東西。同時,要邊反思,邊記錄,用鍵盤留下文字,爲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學提供鮮活的案例。

四、有承擔纔有成長。

三年前,領導安排我做了班長,這是領導對我的信任,也是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和鍛鍊的平臺。在這三年裏,我盡我所能、用心地做好領導安排給我的這份工作,熟悉了班級管理,讓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也有所提升。

五、有愛心、耐心,認真對待每一個孩子。

人的智力是不等的,有差距的,也就造成了學習的差異。要想把孩子都達到統一標準是不可能,也就是說教好所有的孩子是不容易的。用統一的眼光看不同的孩子是不對的。要用不同的尺子來量孩子,發現孩子與與衆不同的長處。千萬不要用一把尺子來量所有的孩子,那樣你滿眼基本上都是差的孩子。孔子弟子三千,賢者才七十二。愛因斯坦國小呆頭呆腦,學校開除;黑格爾大學畢業,輔導員的評價:“此人智力中等,不善長哲學”。沒有想到開了個天大的玩笑,黑格爾成爲哲學大師。孩子的發展有快有慢,我們怎能憑孩子的一時表現,判斷他的一生呢?!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知道自己身上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我要說年輕就是資本,只要有着不甘落後的進取心,激情地奮鬥、開拓、進取,一定會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yl2d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