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親子 >孕期 >

古人怎麼生孩子

古人怎麼生孩子

古人怎麼生孩子,古人把嬰兒出生看作一切的開始,對生孩子這件事看的非常重要,主要是古代人口少,生育率低下,再加上孩子的存活率很低,養育成年非常不容易。那麼古人怎麼生孩子?

古人怎麼生孩子1

古代流行“豎式分娩

shu shi fen mian

《諸病源候論》記載:“坐產者須正坐,傍人扶抱肋腰”

在人們的印象及現代影視劇中,孕婦分娩都是躺着,即臥位分娩法。古人分娩也這樣嗎?不是,古代孕婦一般是“坐着生孩子”。

隋代巢元方等人撰寫的《諸病源候論·婦人將產病諸候》中,對當時孕婦分娩所採取的體位曾有非常具體的描述:“婦人產,有坐有臥”,即分娩時有坐姿,也有臥姿。但古代孕婦首選的是坐姿分娩,即屬於“豎式分娩”,除了“坐”,站立式、蹲式、跪式,也都屬於豎式分娩。也就是說,古代孕婦生孩子,有“坐着生”、“站着生”、“跪着生”、“蹲着生”等多種體位。

豎式分娩時至少有兩人助產,其中一位從後面抱住孕婦的腰。《諸病源候論》稱:“若坐產者,須正坐,傍人扶抱肋腰,持捉之勿使傾斜,使兒得順其理。”

相比於臥式分娩來說,豎式分娩的優勢明顯,可大大減少難產。唐代王燕《外臺祕要·產乳序論》引《巒公調氣方》記載:時有一人,其一妹二女,皆因難產而死,後來其兒媳臨月,便到山裏尋找高人指導。

根據山裏這位“婦產科專家”的意見,此人將一間屋子收拾乾淨,作爲兒媳的臨時產房:“布草三四處,懸繩系木作衡,度高下,令得蹲當腋,得憑當衡,下敷慢氈,恐兒落草誤傷之。”其分娩時採用“站立式”,扶着懸掛起來的橫木,果然順利把孩子生了下來。

這種豎式分娩可以在重慶大足石刻中看到。在“臨產受苦恩”石刻中,孕婦背後站着一婦,前面半蹲着的接生婆正扎衣捲袖準備接生。這組石刻開鑿於南宋,是研究古代孕婦分娩方式的重要資料。

古代孕婦分娩時,往往會根據產程的變化,適時採取不同的分娩方式。如宋代,孕婦分娩多采用坐姿,但也會使用其他方式。宋代醫學家楊康侯在《十產論》中即稱:“兒將欲生,其母疲倦,久坐椅褥,抵其生路”。這時候,就要讓孕婦採取站立姿勢:“須用手巾一條,拴系高處,令母用手攀之”,然後,“輕輕屈足作坐狀,產戶舒張,兒即生下”。

豎式分娩,並非僅是古代中國孕婦的選擇,國外亦然。如古埃及法老宮裏有一幅浮雕,所繪內容是末代女王克委巴特拉分娩場景,女王所採用的便是豎式分娩中的“跪姿”。

北宋分娩浴兒圖中,產婦在房內就褥,丈夫在一旁陪伴。屋外,一婦人抱嬰兒在高底座的盆中洗浴,旁站一侍婦。(敦煌藏經洞出土)

古人怎麼生孩子

古代也有“剖腹產”

pao fu chan

《史記》記載:“陸終生子六人,坼剖而產焉”

醫療條件很差的古代,生孩子確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所以古人說生孩子是“過鬼門”。爲了減少孕婦死亡率,古人在分娩方式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如“剖腹產”,中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已出現。最早的一條“剖腹產”記載,見於司馬遷的《史記·楚世家》:“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坼剖而產焉。”

吳回生了兒子陸終,陸終娶妻女嬇,女嬇所生的6個兒子都是剖腹產,即所謂“坼剖而產”。吳回和陸終都是遠古時被神話的人物,這條剖腹產史料是否可信?歷代都有人懷疑。《搜神記》一書作者、東晉人幹寶分析認爲,陸終的兒子是剖腹產一說“不妄”,並認爲剖腹產“無害”,並有詩稱:“不坼不副,無災無害。”

在離幹寶生活時代並不遙遠的三國時,就出現了一則剖腹產案例,幹寶以此佐證剖腹產的存在和可行。據南朝劉宋史學家裴駰《史記集解》所記,這起剖腹產發生在魏黃初五年(公元224年),當時皇帝爲魏文帝曹丕,汝南人屈雍的妻子產子時,“從右胳下水腹上出”,這就是“剖腹產”。王氏剖腹產後,“平和自若,數月創合,母子無恙。”

剖腹產是一種非正常分娩手段,古人往往將之視爲神人聖賢降臨世間的方式。除了大禹,商朝始祖契,同樣是其母親簡狄剖腹產下的,即所謂“簡狄焜剖而生契”一說。

巧合的是,剖腹產也爲外國古代帝王出生時使用。在古羅馬,剖腹產手術被稱爲“帝王切開”,就是因爲公元前一位古羅馬帝王是被剖腹分娩出的。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最早的剖腹產手術,應是在死亡孕婦身上進行的。古代孕婦難產而死後,一般要行剖腹產,取出胎兒後才能下葬。在古羅馬,這一條甚至成爲硬性規定,寫進法律,不剖腹取出死嬰不得下葬,後逐漸爲活着的孕婦所接受。

宋代已有“催生丹”

cui sheng

《本草綱目》記載:芫花可“催產”,天花粉“通月水”。

古代的產俗,到了宋代逐漸豐富起來,並且出現了職業產婆。產婆,即俗話所說的“接生婆”,又有“坐婆”、“老孃”、“穩婆”等多種稱呼,因其始終站在孕婦旁邊,亦叫“旁人”。即使皇家,也需要坐婆。據北宋歐陽修《奏事錄》“又三事”所記,時宮女韓寶兒臨產,朝廷遂“並召醫宮產科十餘人,坐婆三人入矣”。

《金瓶梅詞話》第三十三回描述李瓶兒分娩即是由“蔡老孃”接手的:“這蔡老孃收拾孩子,咬去臍帶,埋畢衣胞,熬了些定心湯,打發李瓶兒吃了,安頓孩子停當。”如上文字不到40個,但所包含的信息量相當豐富。其中,蔡老孃給李瓶兒熬“定心湯”最值得注意。

孕婦在痛苦的生產過程中,體能消耗極大,生下孩子後可以說是精疲力盡,加上飽受驚嚇,精神極度緊張,喝“定心湯”既可讓產婦放鬆,也能爲產婦補充體能。

除產後“定心湯”外,古人在生產前或生產中也會讓孕婦服用湯劑,俗稱“催生湯”。這種“藥物催產”手段與現代給產婦打“催產素”的功效類似。

芫花、天花粉等被現代醫學證明有效的中藥材,都曾是古代“催生湯”的`重要成分,甚至被當作引產、打胎和治難產的偏方。李時珍《本草綱目》裏即稱,芫花“其根有催產、墜胎作用”;天花粉“通月水,治胎衣不下”。

催生之術,在宋代頗流行。《婦人大全良方》裏即載有“催生丹”,其中有一種配方是這樣:“兔毛和皮燒爲灰,末之,以酒調方寸匕,服之即產。”

除了藥物催產,古人還有“畫符催生”。如宋代,便有將催生符、海馬、馬銜鐵等貼於產房,或讓孕婦握於手中的產俗,據說有避免難產之神效。

古代早期產房設路邊

chan fang

《論衡》記載:臨時產房多搭建於“舍丘墓”“廬道畔”

古人視孕婦分娩爲“不潔”,在早期甚至忌諱在家生產,包括丈夫在內的男人都得迴避。古時並沒有去醫院生孩子的做法,所以往往要設一間臨時產房,供分娩用。

產房設在哪,怎麼佈置,各個朝代並不一樣。東漢王充《論衡·四諱篇》記載,秦漢時期一般是“舍丘墓”、“廬道畔”,即在墳墓和道路旁邊,搭一草棚子,作爲臨時產房。在分娩前,將孕婦移入其中,生下孩子滿月後,纔可以抱着孩子回家住。

不少母親在回答孩子“我是從哪來的”提問時,往往會說“在路邊撿的”,或是“樹杈掉下來的”一類話,忽悠小孩子。究其語境源流便與早期產房設於戶外有關,孩子生在路邊的臨時產房內,不就是“在路邊撿的”嗎?

臨時產房內所設簡單,一般地上鋪層稻草、麥秸,作爲產褥,故古代生孩子有“坐草”、“就草”、“在草”、“落草”這類叫法。在鋪草時,古人還要念相應咒語,據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坐月門》“禁草法第八”條記載,宋元時期的咒語爲:“鐵鐵噹噹,非公所當,是王一言得之銅,一言得之鐵。母子相生俱蔑鐵,急急如律令。”

魏晉南北朝時期孕婦分娩則大多在自己家中,這或許與東昏侯蕭寶卷有關。蕭寶卷有四處遊走的習慣,卻又不想讓人看到,每次出行之前他就派人驅趕所經之途的老百姓,有待產孕婦之家只好將路邊的臨時產房改設家裏。《南史·齊本紀下》記載,有一孕婦未離開路邊產房,結果慘遭蕭寶卷“剖腹看男女”。自此,在路邊野外設臨時產房風俗有了變化。

不僅分娩場所有變,這一時期的貴族孕婦,還使用上了“高級產房”。《南史·后妃傳下》記載,南朝梁文獻張皇后的產房便是“花園式”的,產房前有花園,產房內空間寬敞,還有專用產牀,四周用“幔遮蔽之”。

古人怎麼生孩子2

比如說康熙皇帝在位期間一共55個子女,其中35個兒子、20個女兒,其中有21個子女不到3歲就夭折了。作爲皇帝的子女夭折率就這麼高,更別說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了。

在古代,醫療水平低下,女人在生產時是極度危險的,所以有些地方把女人生孩子叫做過鬼門,還有一些地方的俗語說,人生人嚇死人,女人生孩子等於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由此可見,古代女人對生孩子是非常畏懼的。

古代的醫療條件和現在不能比,沒有專門生孩子的醫院,更別說婦產科了。接生婆是古代女人生孩子的必備人選,一些大戶人家在女人快要生孩子前,都會預定好接生婆,因爲經常接生孩子,所以接生婆還算是比較專業,接生成功的概率會比較高。而那些窮苦人家是請不起接生婆的,那麼就只能找自己的婆婆或者鄰居來幫忙接生了。

在生孩子的時候,首先要不停的燒熱水,因爲古代沒有什麼催生藥,所以只能通過熱水來給女人助產,然後接生婆用熱水來給孕婦擦身子,因爲女人在生孩子的時候,體溫會下降,熱水能給產婦保溫,這樣也有利於產婦宮口的打開,能將孩子順利生出來。

接生婆不斷的用熱水給孕婦擦身子,等胎兒順利生出來之後,接生婆就用火燒過的火鉗子,將臍帶剪斷,然後用熱水將寶寶和孕婦再清洗一遍,這就是很多電視劇當中演的,女人生孩子爲什麼要不斷燒熱水的原因了。

古人怎麼生孩子 第2張

女人在生孩子的時候,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包括現代的女人也一樣,容易出現血栓、胎位不正等等,再加上生產時,要消耗大量的體能,很容易引起生殖道破裂,引起大出血,導致體內器官衰竭而失血過多死亡。當這些情況出現的時候,即使是皇帝的`妃子生孩子,御醫們也是無法拯救的。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古代人流行早婚,人到十二三歲開始出嫁,十五六歲就開始生孩子了。這個時候,女人的各種器官還沒有發育成熟,過早的生孩子,也是古代女人難產的重要因素,而古代女人只要出現難產基本上就是等死了。所以古代女人生孩子,等於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

不過在幾千年的歷史當中,也有的生產用的不是順產,而是剖腹產。說了大家可能不信,早在兩千年前,中國人就會剖腹產了。根據司馬遷的《史記·楚世家》記載,“陸終生子六人,坼(che)剖而產焉”。這種非正常產出的嬰兒,往往會被視爲聖人或者神人。

在古籍記載當中,治水的大禹就是剖腹產。在醫療水平低下的古代,還達不到剖腹產的標準,在進行剖腹產的時候,往往都是二選一,保大還是保小。在古代,偉大的母親一般都會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來生下孩子,這種情況在古代西方社會也是存在的。

標籤: 古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zi/yunqi/d3r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