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養生 >保健養生 >

環境養生的主要內容有

環境養生的主要內容有

環境養生主要內容包括“自然環境與健康”、“居住環境與健康”以及“室內環境與健康”。

環境養生的主要內容有1

自然環境與健康

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又不斷地受到自然界地影響,並在能動地改造和適應自然環境地鬥爭中,保障和維持着機體正常的生命活動,也就是說,人與自然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即“人與天地相應”。所謂“相應”,既是說自然界的運動變化,常常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着人體,而人體受自然界地影響,也必然相應地發生生理上的適應或病理上的反應。

總的說來,潔淨而充足的水源,新鮮的空氣,充沛的.陽光,良好的植被以及幽靜秀麗的景觀等是人類適宜的自然環境。相反,大氣污染、水源污染以及不良的地理條件則造成某些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在現實生活中一方面我們要注重保護自然環境,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來改善環境。

例如EME生態能量晶合金  EME是國際上第一種具有仿生功能特質的能夠聚焦定向發射負氧離子的新型合成材料。由於其內在卓越的集合性,讓EME實現了靜態、有序持久、同體同源、聚焦定向發射的超強功能。目前,該技術已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成功應用於倫嘉“嘉山水生態健康牀墊”系列新品中。

環境養生的主要內容有
  

居住環境與健康

人生大約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住宅環境中度過的,居住的環境經常而且直接影響人類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選擇住宅和建造房屋,創造一個科學合理、舒適清淨的居住環境,對保障身體健康、延年益壽是非常重要的。

要求居住的房屋住宅陽光充足2 空氣流通,溫度適宜,避開潮溼、污染。要達到這樣一些基本條件,建房座向選擇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選擇居住地應避開不利於健康的水源、礦藏,避開高壓線強電場、強磁場和有超聲波、放射線的地方,選在自然環境優越的地方。

室內環境與健康

創造一個較理想的居室內環境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室內光線充足 ②溫度、溼度適宜。 ③自然通風

環境養生的主要內容有2

健康是長壽的先決條件,每個人的健康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賴於他所生活的環境。

環境包括地理環境、氣候環境、社會環境和每個人居住的小環境。在環境中,有許多因素每時每刻地作用於人的機體。這些因素,可概括爲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學的,不僅錯綜複雜,且處於經常不斷的變化之中。

人體藉助機體內在調節和控制機制,與各種環境因素保持着相對平衡,表現出機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但是人們的這種適應能力是有限的,當有害的環境長期作用於人體,或者超過一定限度,就要危害健康,引起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環境因素自古以來就非常受到人們重視,如《黃帝內經》裏就有明確的記載:“一州之氣,生化壽夭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曰:高下之理,地勢使然,崇高則陰氣治之,污下則陽氣治之。陽勝者先天,陰勝者後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地之小大異也,小者小異,大者大異。”

非常清楚地指出了:若是居住在空氣清新。氣候寒冷的高山地區的人多長壽,居住在空氣污濁、氣候炎熱的低窪地區的人多短壽。可見,居住地方的水土、氣候環境對人體的健康長壽是非常重要的。現代研究認爲,海拔1500~2000米之間的山區,陰離子密集,確實是長壽的地理環境。根據我國第三次人口普查統計,百歲以上老人有3700多人。這些長壽者大都生活在森林多的山莊和少數民族地區。

衆所周知,人的死亡主要是由疾病所引起,可是從現在來看,僅僅從治病的途徑來延長人類的壽命,潛力是十分有限的。因爲近百年來,人類的死亡原因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它已從以往的各種傳染性疾病爲主要原因,改變爲以衰老性疾病爲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在現時代,死亡多是因爲細胞和組織衰老爲直接因素而引起的。

就拿人們常見的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及心臟病來說,儘管其發病的直接原因各有不同,但都與細胞和組織的衰老和損傷密切相關。引起這些病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惡劣的環境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早在100多年前,英國醫生就發現,在英國,生活在粘土、磚土和河谷沖積土分佈區的居民,癌症死亡率很高。

而生活在古老、堅硬的岩層區和排水良好的地區的居民,癌症發病率則很低。美國學者也發現,美國的癌症高發區集中在東北部、五大湖周圍以及西部沿岸地區。

在我國,癌症的分佈在大的範圍裏,具有明顯的地區差異。就是在小的範圍裏,各種癌症也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分佈。如肝癌的高發區集中在福建、廣東等地;食道癌高發區主要在北方,其中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處的食道癌高發區呈同心圓分佈,發病率由中央區向周圍逐漸降低。

不但自然環境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社會環境同樣和人們的身體狀況緊密關聯。如《黃帝內經》裏就指出:“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始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非常明確地闡明瞭診治疾病要注意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相傳,帝堯時代人們就鑿井汲水而飲。

春秋戰國時期居民中還制訂了清潔飲水公約,不遵守者以法律處理。我國考古挖掘的古城遺址遺物證實,春秋戰國時期的城市地下已有用陶土管修建的下水道,不僅注意到飲水衛生,而且還注意到保護環境衛生。在古希臘,希波克拉底也寫過《論空氣,水和土壤》等衛生論著。

環境養生的主要內容有 第2張
  

十八世紀的歐洲工業革命時,提出了許多與社會因素相聯繫的.醫學課題,促使醫學家們去探討社會因素與人羣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關係。1766年,德國人約翰·彼得·費蘭克建議政府採取措施保護個人和公衆的健康,最先提出“醫學監督”的想法。1838年德國人捷·埃羅舒提出“社會衛生學”的概念。

他指出:人類是憑藉着社會才能賴以生存的一種社會動物。他還把衛生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個人衛生,它完全隸屬於個人的主動性;一類是公共或社會衛生,它需要採取法律或行政措施。

1848年法國人儒勒·蓋林第一次把“社會”這個詞同醫學問題聯繫起來,提出了“社會醫學”新概念。他把社會醫學分成四個部分:社會生理學--研究人羣的身心狀態與它的法律、組織、制度、風俗、習慣等的內在關係;社會病理學--研究健康和疾病的社會問題;社會衛生學--研究增進健康,預防疾病的措施;社會治療學--制訂治療措施和其他手段對付社會可能遇到的不良因素。

1848年,在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德國人諾爾曼指出:“醫學科學的核心是社會科學”。

本世紀以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暴露出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較爲突出,社會醫學在發達國家爲醫學界廣泛接受。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及與之相適應的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各種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爲突出。社會向醫學提出了許許多多新課題:環境污染造成生態平衡破壞所帶來的“公害病”;現代工、農業及交通運輸業所帶來的意外傷殘人的增多;人口老化以及社會現代化所引起的疾病譜的變化等等。

總之,由於人具有生物屬性和社會屬性,就必須重視社會環境因素對人羣健康和疾病的影響。

環境養生的主要內容有3

自2020疫情以來,人們更加認識到,健康纔是一切發展的根本條件,而首先做到的是對於阻礙影響身體健康的一些疾病的預防。

在身體健康預防上來講,中醫對這方面的研究更勝於西方醫學,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對“養生”進行了詳細記載,他把養生分爲食物養生和藥物養生兩種,而今天我們要一起來聊聊第三種養生之法——環境養生。

所謂環境養生,指的是通過合理地選擇、利用以及改造居處環境以達到保健防病的養生方法。這是中醫學“天人相應”思想在養生中的具體運用。《內經》中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中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地形、空氣、水源、聲音及氣候有所差異,對人體產生不同的影響,並使人們易患某些疾病。

如東南地區濱海傍水,地勢低窪,潮溼多雨,且多山嵐瘴氣,故其民多溼熱、溫熱及瘧疾等病;西北地區地高陵居,風寒冰冽,故其民多外寒之病。另如某些癭病,中醫認爲“亦日飲沙水,沙隨氣入於脈,搏頸下而成之”(<諸病源候論>)。當然,現在看來,沙水實際是水中缺碘。《呂氏春秋》也記載“輕水所,多禿與癭人;重水所,多尰與躄人;甘水所,多好與美人;辛水所,多疽與痤人;苦水所,多尪與傴人”。

環境養生的主要內容有 第3張
  

中國古代養生家都強調選擇和美化環境對健康的重要作用,並提出具體方法,如在房前屋後廣種樹木、多栽花草。有庭院者更宜在“院中植花木數十本,不求各種異卉,四時不絕便佳”,“還可階前大缸貯水,養金魚數尾”(《老老恆言》)。此不惟美化環境,兼可悅目怡閒。

由此可見,環境對人體健康確有着不可忽視的影響,然而如今生活在高速發展的工業城市中,對住宅環境的.要求根本達不到滿足,那麼可以另闢蹊徑,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遊覽與小住,感受天然的“療養院”帶來的精神與身體上的雙重放鬆。

標籤: 養生 環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yangsheng/baojian/p8d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