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生活常識 >

東林黨歷史東林黨的真面目論史

東林黨歷史東林黨的真面目論史

東林黨歷史東林黨的真面目論史,衆所周知,在中國明朝末年黨爭非常厲害,當時朝廷當中有兩股勢力最爲龐大,一個是宦官,一個是東林黨,後世書生都將東黨美化成國家的棟樑之材,一起看看東林黨歷史東林黨的真面目論史。

東林黨歷史東林黨的真面目論史1

一提到明朝末期,想必有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東林黨,在一些電視劇裏面,對於東林黨的描述是非常正面的形象,幾乎很少見到有什麼影視劇說明朝的東林黨是反面角色的。

但大家知道嗎?千萬別被影視劇裏面的形象給騙了, 事實上歷史中真實的東林黨,絕對沒有那麼正義。

在明朝末年,由於當時的朝廷日益腐敗,社會的.矛盾也日漸激化。

就在這個時候,以江南士大夫爲首的官僚政治集團提出了“廉政奉公、振興吏治”的口號,吸引了大批有識之士,也讓天下的人看到了希望。

然而,根據我找到的資料來看,這羣號稱仁義道德的官員們,實際上都是一羣徹頭徹尾的僞君子。

當時,東林黨壯大之後,首先面對的,就是那會的政敵閹黨,於是,東林黨打着所謂的正義旗號,將皇帝騙得團團轉,藉着皇帝的手,狠狠地打擊了閹黨們。

將國家的財政錢糧全部都掌握在了東林黨的手裏,就在李自成農民起義,國家面臨危難的時候,這羣東林黨去了哪裏?在那裏忙着內鬥。

東林黨歷史東林黨的真面目論史
  

這就是著名的東林黨爭,東林黨內部各派圍繞着多個事情進行了相互爭鬥,雙方誰也不讓誰,後來,又發展成了爭國本,就是皇帝的繼承人。

後來的梃擊案更是進一步加劇了東林黨內亂,把一件刺殺皇帝的大案,化成了把鄭貴妃宮內參與此事的兩個太監在內廷打死,草草了結了這件大案。

後來,又發生多個黨爭事件,什麼紅丸案、移官、爭京察等等事件,上述皇位繼承權之爭和京察之爭,都是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之爭,而這些事情背後的最大推手,便是東林黨的人們。

這些事情極大地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因爲那會的政權不穩,導致明代的政局進入到了一個混亂的狀態。

最有力的證明,就是在明朝快要滅亡的時候,東林黨去了哪裏?早就跑沒影了。

事實上的東林黨就是一羣缺乏治國能力的僞君子,他們對於明朝的滅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說句不好聽點的話,東林黨就是一羣道德敗壞的僞君子。

東林黨歷史東林黨的真面目論史2

所謂東林黨,是閹黨爲了打擊異己羅織的一個結黨的罪名。因此明末絕對不會有任何一個官員,公開說自己是東林黨,因爲那意味着給閹黨送上了整治自己的把柄。

但是,在明朝當時的政壇上確確實實有一支與閹黨對抗的勢力,這個勢力不知爲何並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字,因此我們現在一般都是用東林黨來稱謂它。不過閹黨的嘴裏的東林黨,是指的一切他們要打擊的對象,和這個與閹黨抗衡的勢力並不能直接劃上等號。

而且東林黨所代指的人羣,在不同歷史時期也是不一樣的。

那麼真正的‘東林黨’到底是由什麼人構成的,它到底是在何時誕生的呢?

明末黨爭由何起

明末我們知道山頭林立黨派衆多,但是這些黨派的歷史其實都不長,最老資格的黨派存在時間也不到50年。

明末結黨的標誌性事件是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朝議“立儲”,萬曆皇帝一直想立鄭貴妃的兒子福王朱常洵爲太子。當時的浙江籍首輔沈一貫對萬曆的想法心領神會,於是在朝議中發動自己的門生們支持立福王爲太子。

然而,儘管萬曆想立福王,首輔大人也從旁鼎力相助,可是太子之位依舊歸於了皇長子朱常洛。沈一貫雖然在這次立儲中失敗了,但是他見識到了集體的力量是多麼的強大,於是他便將門生們集合起來成了明末的第一個黨派——浙黨。

東林黨歷史東林黨的真面目論史 第2張
  

萬曆加沈一貫都不能動搖朱常洛的太子之位,那麼肯定是有一個強大的勢力在支持朱常洛。這勢力就是滿朝的官員們,而這些官員中領頭的,是江南省籍的官員。

這一下,浙黨與江南省籍官員的樑子算是結下了。

黨爭的基礎

明朝文官入仕大部分都是走得科舉路線,明朝官場上也只有通過科舉步入仕途的官員,纔會得到朝廷的重用。因此,明朝的'科舉是入仕的最佳選擇,不過因爲各省經濟水平人口數量不一樣,因此各省科舉上榜的人數天差地別。

東林黨代表人物:顧憲成、高攀龍、鄒元標、趙南星等。東林黨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爲主的官僚階級政治集團,直到明朝滅亡,共經歷近40年時間,其主張爲:開放言路、反對宦官干政、反對礦稅。

東林黨代表人物

在明末社會矛盾日趨激化之時,東林學派的興起,標榜氣節,崇尚實學,對於扭轉士風起了積極的作用。

宦官及其依附勢力等反對派將東林書院講學及與之有關係或支持同情講學的朝野人士籠統稱之爲“東林黨”。

東林人士諷議朝政、評論官吏,鍼砭時政的一些主張得到當時社會的廣泛同情與支持,也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勢力的激烈反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shenghuochangshi/3w2q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