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生活常識 >

端午節傳統文化

端午節傳統文化

端午節傳統文化,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一個重要的文化節日,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以下分享端午節傳統文化。

端午節傳統文化1

一、端午節的歷史和起源

端午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最早的端午節與屈原有關。屈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他因反對秦國的統治而被流放。據傳,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盡,羣衆聽聞後都非常悲痛,紛紛划船去打撈他的屍體,這就是賽龍舟的起源。爲了防止魚蝦咬食屈原的身體,人們將糉子扔進江裏,以此紀念屈原。

除了屈原的故事之外,端午節還有其他的起源說法。比如說,端午節可能是古代人們祭祀龍神的節日,也可能是古代人們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日。無論起源如何,端午節一直都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被廣泛地流傳和慶祝。

端午節傳統文化
  

二、端午節的文化習俗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動之一。龍舟是一種傳統的木質划船器具,船身呈長條形,兩端高聳,中間低窪,象徵着龍的形象。龍舟比賽是一項團體運動,通常由一支船上有多名劃手和舵手的隊伍參加,其目的是在水上展示團隊協作和力量。

端午節傳統文化 第2張
  

賽龍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起初是一種軍事訓練和演習的形式。後來,人們將賽龍舟作爲一種民間活動來進行,逐漸演變爲一項傳統的文化活動。現在,賽龍舟已成爲端午節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中國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賽龍舟比賽。

2.吃糉子

糉子是端午節的傳統食品之一,是用糯米和各種餡料包裹在箬葉或其他植物葉子中蒸制而成的。糉子的形狀有長方形、三角形、菱形等,不同的地區和民族也有不同的吃法和口味。

關於糉子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糉子的起源與屈原有關,人們將糉子扔進江裏,以此紀念屈原。另一種說法是,糉子起源於古代的祭祀中,人們將糯米和香料等食材包裹在箬葉中,用來祭奠祖先和神靈。不管起源如何,糉子一直是端午節的傳統食品,寓意着家庭團聚和幸福安康。

3.掛艾草

掛艾草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之一,人們會在門口或者窗戶邊上掛上一些艾草,以驅除瘟疫和邪惡的氣息。艾草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辟邪、祛病、驅蟲等功效,被人們廣泛用於傳統醫學中。在端午節,人們常常將艾草捆成束,掛在門口或者窗戶邊上,以驅除瘟疫和邪惡的氣息。

4.系五彩繩

五彩繩是端午節的另一個傳統習俗,人們會將五彩繩系在門前或樹上,祈求平安和幸福。五彩繩通常由五種顏色的絲線編織而成,每種顏色代表一種祝福和寓意。紅色代表喜慶、桃花;黃色代表財富、幸福;藍色代表平安、健康;綠色代表成長、希望;白色代表純潔、善良。

五彩繩的編織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平紋編織,有的是結繩編織,有的是串珠編織。不同的地區和民族也會有不同的五彩繩編織習俗,但它們都寓意着對家庭和社會的祈福和祝福。

三、端午節的文化價值

端午節作爲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它不僅有着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傳承,還是人們傳統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體現。在現代社會中,端午節也逐漸演變成爲一個文化交流和旅遊消費的節日,成爲了展示傳統文化和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

端午節的'文化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端午節作爲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具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內涵。通過賽龍舟、吃糉子、掛艾草、系五彩繩等傳統習俗的慶祝,人們可以瞭解和傳承這些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價值觀。

2.促進文化交流和互動

端午節不僅在中國國內廣泛流傳,也在海外華人和其他國家得到慶祝。通過端午節的文化交流和互動,人們可以增進國際間的友誼和理解,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融合。

3.推動文化產業發展

端午節作爲一個重要的文化節日,也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通過文化旅遊、文化創意產品等方式的推廣,可以爲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

總之,端午節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具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內涵。通過賽龍舟、吃糉子、掛艾草、系五彩繩等傳統習俗的慶祝,人們可以瞭解和傳承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價值觀。

端午節傳統文化2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曆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

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節第三個意義是爲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爲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爲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端午節傳統文化 第3張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爲晉王義所書。後人爲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爲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爲曹娥江。

端午節第四個意義是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國,後人爲敬仰其詩,復哀其忠勇事蹟,乃與詩人節合併舉行紀念,而詩人節亦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爲端午節。

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鑑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且喜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預謀起義,開會時爲清兵所捕,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

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爲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爲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爲虎形或剪綵爲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爲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端午節傳統文化 第4張
  

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吃糉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糉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爲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糉葉包米代替竹筒。

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遊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標籤: 端午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shenghuochangshi/wp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