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孩子們學習習慣的培養

孩子們學習習慣的培養

一個6歲的兒童,從他跨進國小的那天起就意味着他的生活環境變了,他的任務變了,他的行爲準則也變了。作爲一名身臨一線的低段教師,我經常看到一部分新生在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幫助下,很快地適應了學校的常規生活,成爲一名合格甚至是優秀的國小生;同時也有一部分新生由於家庭環境以及一些不良習慣的影響,一下子很難適應學校生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完成不了幼兒和國小生的這種角色轉變。

孩子們學習習慣的培養

回顧十來年的教學歷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習慣決定成敗。那些有良好習慣的學生往往能很快地適應國小生活,反之則不然。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說過:“一個人的好習慣就像在銀行裏存了一大筆款,它的利息將使人終生受益;一個人的壞習慣,就像欠了別人一筆高利貸,怎麼還也還不清,將使人終生受害,甚至逼人走向歧途!”面對即將踏入國小校門的孩子,作爲教育者重要角色的教師和家長們,在平時的學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就應注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幫助他們儘快地適應緊張而忙碌的學校生活,成爲一位合格甚至優秀的國小生。

一、讓孩子們學會“看”

學會“看”即學會觀察。良好的觀察力是孩子們學好數學的基本條件,也能激發他們的探索精神。提高觀察力就要像巴甫洛夫所提倡的“觀察,觀察,再觀察”那樣,讓我們的孩子知道他要觀察什麼,該怎樣去觀察。

1、觀察的目的性。

沒有目的的感知就算不上觀察。在數學學習中,觀察的目的性表現爲以下幾方面:明確觀察對象,要求,步驟,方法。在讓孩子們進行觀察時,應先讓他們靜下心來,再告之具體的要求,分步完成觀察的任務。如我們國小的第一課《數一數》就是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情境圖中的事物,然後數出它們的個數,這是一節培養孩子們觀察能力的好課。上課時,請小朋友們先靜靜的看一看圖上都有什麼。這時學生的回答都是一些具體的事物,像有人、有樹、有國旗等。他們還不懂得把事物和數字聯繫起來。接着再讓學生去觀察每種事物的個數,明確告訴學生觀察的目的,這時學生明白了:老師是讓我們去數數每樣東西有幾個。學前兒童的家長也可以借鑑老師的這種做法,平時在家裏也可以有意無意的找些合適的圖片對孩子進行這樣的訓練,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很習慣的把觀察到的事物和數學進行聯繫,使數學的觀察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

2、觀察的條理性。

數學學習中對數學對象的觀察往往不是輕而易舉地就能達到目的的,在這種情況下,學習者就不能雜亂無章地進行觀察,而應逐步養成觀察的條理性。例如,分門別類地觀察,或注重對象間聯繫進行觀察,或從特徵上進行觀察等等。家長可以在家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鍛鍊。例如:收集大量的各種形狀的物體,讓孩子對收集的物體進行觀察。面對一大堆地各色實物,孩子看得眼花繚亂,真是一時不知從何下手。這時家長可以對他們進行提示,引導孩子進行有條理的觀察。首先,觀察哪些物體的形狀是相同的,並把它們放在一起;接着再觀察各類相同形狀物體的共同特徵;最後再觀察比較各類形狀的不同之處。

二、讓孩子們學會“聽”

專心聽講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獲取信息的必要手段,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我們可以按照——教給聽的方法,培養聽的習慣,訓練聽的能力三步進行。

教給聽的方法:要求孩子既要學會傾聽老師講課,又要學會傾聽同學發言。聽時,要做好積極的心理準備,把注意力集中到將探討的問題上,先獨立想一想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再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逐步學會記住他人發言的要點,並用語言信號和非語言信號做積極的信息交流。聽時還要求學生目光注視對方,用點頭、微笑、搖頭等非語言信號表示自己在聽;用“我明白了。”“請您把……再講一遍好嗎?”等語言信號表明自己聽的結果。

培養聽的習慣,訓練聽的能力,一定要付諸行動。例如,在課堂中,可以隨時請學生複述前一位同學的回答,並及時給予肯定。而在家庭生活中,可以隨時請孩子複述家長的話,平時家庭成員討論時,請孩子認真傾聽大家的意見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標籤: 培養 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4r6pq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