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臺灣的歷史演變過程簡介

臺灣的歷史演變過程簡介

臺灣的歷史演變過程簡介,在中國這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國度,每一個省份,都有他們自己的歷史,每一個省份的歷史也都有各自的特色,下面看看臺灣的歷史演變過程簡介

臺灣的歷史演變過程簡介1

一、移民特色

我們一般都認爲臺灣歷史,僅有短短的三、四百年。這樣的觀點是基於漢族中心主義的思考,如果僅以漢族來臺灣開墾的歷史來看,當然只有三、四百年而已。

但是,撇開漢族中心主義的想法,我們以全人類,曾經來過臺灣的族羣來看臺灣歷史的話,就可以發覺臺灣的歷史,其時間是相當的長遠,可以上溯到二千年、五千年,甚至於幾萬年前之久。

在臺灣省現在還可以看到的原住民族,是很早以前就已經來到臺灣定居的族羣。

臺灣的原住民,我們把他們分類爲九個族羣,其中的平埔族,我們也把他們分類爲九個族羣,這至少有十八個漢族以外的族羣。

這些族羣比漢族更早來到臺灣,有的來到臺灣已經有幾千年,甚至有的已有七、八千年之久。這些民族是屬於南島語系的民族,他們乘着獨木舟,越過重洋,來到臺灣。

衛溫抵達臺灣路線

這些民族進駐臺灣之後,慢慢開發臺灣,他們所留下來的東西,就我們現在所能夠看到的,比如阿美族的“情人袋”、沙老部落的貓頭鷹圖騰等等,這些也許都不是目前臺灣最主流的歷史文化。

但是,我們不能夠否認他們對於臺灣歷史的發展也付出很大的貢獻。

其次,我們看看漢族。自三國以來,衛溫首次到達臺灣之後,沿海一帶的漢族裏面有閩南語系的漳州人和泉州人,有客家語系的四縣人、海豐個陸豐人等等。

在之後的兩千年之中,開始陸陸續續的來到臺灣以後,開墾出一個以漢族爲多數的社會。

他們從臺灣的南部向北部推移,由西部向東部拓展,成爲島嶼上主要的族羣,臺灣島除了臺灣中部山脈地區,也慢慢的被漢化,納入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從原住民到漢族,各個族羣陸續來到臺灣,都付出心血,使臺灣成爲今日的形貌。

二、殖民統治特色

臺灣歷史發展裏面,最令人感傷的、最令人感到無奈的,就是臺灣歷史上的侵略和變動得太多了。有歷史記載的荷蘭時代、西班牙時代、日治時期等等,都連續不斷的統治過臺灣。

這些政權統治臺灣,都不是臺灣當地人民所同意,或推舉的政權。他們都是因爲東亞局勢的改變、中國的內亂、或者是世界的變局,而擁有臺灣、統治臺灣。

明朝末年政治動盪,各地農民起義,導致朝廷無暇顧及臺灣地區,而西方的早期殖民者——荷蘭人就趁着這個亂子,從1642年到1661年統治南部臺灣,西班牙人從1626年到1641年統治北部臺灣,後來被荷蘭人驅逐。

鄭成功在1661年擊敗荷蘭人,收復臺灣之後,歷經三代,到了1683年被大清打敗,之後清朝開始自1683年到1895年,共計212年的長期統治臺灣。

甲午戰爭中,大清戰敗,1895年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給日本,又被日本佔領統治了50年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臺灣回到了中國。在這短短的百年曆史之中,政權的更換相當的頻繁。

荷蘭、西班牙,可以說是當時的西方的列強,因爲十七世紀歐洲海權的擴張。

他們來到東方尋找新的根據地。鄭家則是中國的`內亂,明滅亡,清代之而起,明的遺臣鄭成功擊敗荷蘭,收復臺灣,以此作爲復興的基地。

大清爲了安定整個中國東南沿海的安全和統一中國的目的,出兵打敗鄭家,收復臺灣。日本代之而起,打敗清國,成爲東亞列強,非法侵佔了臺灣島,將臺灣視爲南進的基地,以臺灣作爲跳板,向東南亞進軍。

臺灣的歷史演變過程簡介
  

三、資本化特色

自十九世紀,中國的門戶被歐洲列強打開之後,臺灣的四個港口,基隆、滬尾(淡水)、安平、打狗(高雄)開港之後,臺灣逐漸進入世界經濟體系。

臺灣的產品,運到全世界各個角落,臺灣的特產:蔗糖、樟腦、茶葉,成爲世界的貨品。也因此,臺灣在世界經濟體系內,慢慢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日本歸還臺灣,國民 政府來到臺灣之後,大量導入歐美文化,促進近代社會的形成,也使臺灣走向民主化社會,成爲以臺灣爲主體的命運共同體社會。

四、多元文化特色

在原住民的居住地區,仍然可以看得到平埔族的文化,雖然已經融入漢族社會,無法確實掌握。

但是,民間所流傳下來的很多習慣、習俗,有些是平埔族人所遺留的,例如說:臺灣同胞現在仍然有很多人吃檳榔,稱呼妻子爲“牽手”,都與平埔族文化有關。

臺灣的一些地名,如:南投縣的南投、臺北市的北投,或者是宜蘭以前叫做噶瑪蘭,新竹以前叫做竹塹等等,這些地名,都是平埔族的舊地名,沿襲使用至今。

我們常常談到去哪個省旅遊時,總是想去看這個地方的特色,特別像雲南、貴州這些少數民族比較多的省份,更是想一睹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文化。

而提起臺灣省獨特的旅遊景點,我們就會想到阿里山、日月潭等等,而不是在臺灣省最著名的龍山寺、媽祖廟、三峽老街等等,因爲像這樣的地方,中國各地到處都有,而不是臺灣一省獨有的文化。

然而去看阿美族跳舞、去看排灣族雕刻、去看高山族的服飾等等,這些也都是很偉大的少數民族的藝術品。正如貴州的侗族大歌、苗族刺繡、彝族的火把節一樣的獨特,也正是一個省份獨特的歷史和文化。

其次,再來看看荷蘭人、西班牙人所留下來的文化,雖然不多。但是,在淡水的紅毛城,從安平的古堡,已經隱隱約約可以看出,荷蘭人與西班牙人所遺留的痕跡。

從各地的紅毛港、紅毛埤、紅毛井等地名稱呼,也可以知道經過荷蘭短暫的統治,他們也在臺灣,留下影響。

其次,再來看看日本人。他們統治臺灣五十多年,帶來了以日本人爲主的政治體制,臺灣人也透過日本人瞭解世界思潮和世界動態。

臺灣到目前爲止,仍然有很多的建築,例如總統府、立法院、監察院、各級學校的古老建築,散佈在各地區的政府機構,或是其他的集會場所,是日本統治時期所遺留的建築物。

從這些建築物,我們可以發現,日本人在學習歐美各國建築的時候,都先以臺灣作爲試驗品,試驗成功以後,再把這些經驗帶回到日本本國去做。

大正時代的歐化建築如今也成爲臺灣建築的特色。我們在批判日本人統治臺灣五十年的高壓剝削之餘,也不能否認他們對臺灣人民的影響。

臺灣省媽祖廟

而關於漢族文化。臺灣省大多數的漢族是來自於福建省、廣東省的閩南人與客家人。其中有的人是早先從中國的中原遷到南方,再由南方遷移到臺灣。

在輾轉遷移過程中,他們已經吸收許多不同的文化,有中原文化,也有東南地區少數民族的文化,更有福建、廣東的少數民族的文化。

這些民族從福建或廣東遷到臺灣之後,面臨臺灣的自然環境,並需與原住民、平埔族之間爭鬥。

爲了生存,爲了尋找新的天地,他們在開墾過程中,付出相當慘痛的代價。他們在臺灣慢慢建立祖先傳承的文化系統。

因此,我們看到關帝廟、媽祖廟、三山國王廟、開漳聖王廟、清水祖師廟等等民間信仰從中國帶來了臺灣。但是,他們在臺灣的開墾過程中,也創造了新的,屬於臺灣的神話傳說。

這些傳說裏,有拜大石頭的,有拜大樹公的,有拜有應公的,或者是拜祭一些孤魂野鬼的,這些都是屬於神祕的東西,可是在臺灣卻都受到拜祭。

這表示臺灣的少數民族、原住民、平埔族,與漢族之間雜合,形成的臺灣文化的特色。

臺灣的文化,既然已經雜合了那麼多的文化,但是一直以中華文化爲主體,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以上這四個特色,可以說是臺灣從過去到現在,發展出來的特色,從這四個特色也可以窺見其臺灣歷史的發展和坎坷之路。

臺灣的歷史演變過程簡介2

臺灣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地方,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當時原住民開始在島上定居。隨着時間的推移,臺灣陸續被荷蘭、西班牙、清朝、日本和中華民國所統治。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1624年建立了一個貿易站點,但在1662年被明朝諸將孫可望、劉光世和陳廷敬擊敗,隨後由鄭成功建立了臺灣明國。清朝在1683年征服了臺灣,隨後設立臺灣府,將臺灣劃歸福建省轄區。這一時期的臺灣,經歷了文化、經濟、政治等多方面的變革,也爲後來臺灣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895年,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戰勝清朝,通過馬關條約強制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成爲日本的殖民地。在日治時期,臺灣經歷了快速的現代化和工業化,並且發生了許多社會政治變革。這一時期的臺灣,被視爲日本帝國的後花園,也爲臺灣後來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和契機。

臺灣的歷史演變過程簡介 第2張
  

1945年二戰結束後,臺灣被中華民國政府接管,成爲其領土之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臺灣成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爭議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臺灣爲其領土之一,而中華民國則在臺灣建立了自己的政府,並且堅持認爲自己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兩岸關係一直處於緊張狀態。

在1987年,中華民國政府開始逐步開放兩岸交流,雙方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往來不斷增加。臺灣也開始快速發展,成爲一個經濟、科技和文化中心。目前,臺灣仍然是中華民國的一個省份,並且擁有自己的政府和立法機構。兩岸關係的發展一直備受關注,我們希望未來雙方能夠通過對話和合作,實現和平統一的目標。

標籤: 演變 臺灣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8pw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