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七夕節的由來簡介

七夕節的由來簡介

七夕節的由來簡介,七夕節來自於人們對於天象的崇拜和時間數字的崇拜,象徵愛情的節日,七夕節的故事大家也是從小就知道,接下來介紹七夕節的由來簡介。

七夕節的由來簡介1

七夕節的來歷

1、自然天象崇拜

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從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祕,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觀星文化,“牛郎織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說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域一一做了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面來說,稱作“分野”。

2、時間數字崇拜

“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古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闢),七曜俱在牽牛初度”。《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按: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爲崇高。《易傳》:“日、月、五星,起於牽牛。”《漢書·天文志》:“牽牛,日、月、五星所從起,歷數之元,三正之始。”

七夕節的演變

從歷史文獻以及結合古俗遺蹟來看,隨着人們對天文星象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對牛郎織女自然天象的崇拜以及祭祀祈福等節俗在上古時代就有了。

漢代是我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主要的傳統節日在漢代開始普及。此後七夕的風俗漸出現於文獻上記載。

“七姐誕”的乞巧習俗傳入北方西安一帶始於漢代。西漢劉歆《西京雜記》(西京,今陝西西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便是七姐誕的乞巧風俗出現於北方西安一帶的文字記載。

七夕節的由來簡介
  

南朝梁時期,代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載,“七月七日,爲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玉石爲針,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乞巧。有蟢子網瓜上,則以爲符應”。

可見南北朝時,南方七夕乞巧儀式已頗爲複雜,不僅要拜祭牽牛織女二星、月下穿針,還要在庭中擺放瓜果,而根據蜘蛛所結網判定是否“得巧”的習俗也已經形成。

到了唐代,宮中甚至還要做七夕這天設專門的“乞巧樓”,嬪妃、女子在月光下,以五色線穿九孔針乞巧。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經歷史發展演變,牽牛婺女天文字星象被賦予了人格化的牛郎織女美麗傳說(唐代《歲華紀麗》卷三引漢應劭《風俗通》佚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爲橋”)。

在現存文獻中,最早出現“七夕節”一詞的在北宋;在宋之前的文獻多稱此天爲“七月七”、“乞巧節”、“七夕”等。宋代將七夕節定位國家法定節假日,節日娛樂性及商業氣息突出,七夕節的節日氣氛達到頂峯。

宋元之際,七姐誕的乞巧習俗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爲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裏,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

人們從七月七年級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說明七夕節是古人最爲喜歡的節日之一。

近代因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爲了象徵愛情的節日,併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中國七夕節雖然生成時間比西方情人節早得多,而且一直在民間流傳經久不衰,但目前在年輕人中,七夕節不如西方情人節受寵。

七夕節的由來簡介2

七夕節的傳統習俗浙江習俗

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麪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若穿好的,就稱爲“得巧”。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爲得巧。(還有說法爲中午捕蜘蛛)

而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爲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爲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廣東習俗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裏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爲“拜仙禾”和“拜神菜”。

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爲“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着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爲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新中國成立前,“七夕”是婦女的盛大節日。據說,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舊時代婦女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在廣州,無論貧富之家,姑娘們都會梳妝打扮,點上香燭,“先期備辦種種奇巧玩品,並用通草、色紙、芝麻、米粒等,製成各種花果仕女器物宮室等,極鉤心鬥角之妙”(見《廣州歲時記》)。

七夕節的由來簡介 第2張
  

福建習俗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嚐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

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飲茶聊天,一邊玩乞巧遊戲,乞巧遊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有的地區還組織“七姐會”,各地區的“七姐會”聚集在宗鄉會館擺下各式各樣鮮豔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製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繡等,琳琅滿目。

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功夫,比高下,看誰的製作精巧。如今,這類活動已爲人遺忘,只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牛郎織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織女乞巧。

七夕節的由來簡介3

七夕節的飲食習慣

巧果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爲有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乞巧果子”是七夕節的.傳統祭品和美點。七夕晚上人們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全家人圍坐,品嚐做“巧果”人的手藝。

現在這種習俗在許多地方都已經不流傳了,“乞巧果子”這種傳統食品,也演變成多種花色糕點。 巧果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爲“花瓜”。

酥糖

在我國一些地方的糕點鋪,這一天還要製作一些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爲“送巧人”,民間認爲,吃了這種“酥糖”的人會變得心靈手巧。

七夕節的由來簡介 第3張
  

巧巧飯

在我國山東,這一天要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裏,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瓜果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嚐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

標籤: 七夕節 由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xyo5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