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養生 >心理養生 >

孩子總說煩或是心理警報厭學門診節後現小高峯

孩子總說煩或是心理警報厭學門診節後現小高峯

據悉,我國兒童青少年的心理衛生狀況不容樂觀,據估計在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心理問題的困擾。

孩子總說煩或是心理警報厭學門診節後現小高峯

“富二代”不堪壓力排斥學校

國慶過後,12歲的小秦(化名)因爲厭學被父母帶到上海市心理諮詢中心兒少科就診。起初的一刻鐘裏,他始終保持着對待家人的慣常態度——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回答“煩,不知道”。醫生和他深入溝通之後,他才說出了心裏話:“我講的他們都不懂,我覺得不被理解,所以索性不講了。”

小秦的父親是個民營企業老總,他說:“我對孩子說,如果你學得好,將來就可以繼承家族企業;做不好,將來就是家族企業裏一個普通的工人。”家長這樣非成功即失敗的觀念,令小秦感到壓力太大。爲此,他成天唉聲嘆氣,漸漸變得排斥學校,討厭學習,尋找各種機會躲在家裏。

市心理諮詢中心兒少科副主任劉漪表示,國慶過後,像小秦這樣因爲厭學情緒來就診的孩子明顯增多,出現了一個小高峯。一方面因爲9月入學的新生出現不適應情緒需要一個過程表現出來;另一方面,有些學生因爲今年的中秋、國慶假期較長,還沒有完全進入學習狀態。但是更多厭學的孩子是有家庭、人際等深遠的原因,需要得到系統治療。

“優等生”更易出現厭學情緒

和大部分人以爲“厭學者”都是學習成績落後的學生不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優等生”出現厭學情緒。

小璐(化名)是本市某中學的學生,她的學習成績很少跌出過前五名,但是前不久,她卻無法再次走進教室。小璐自稱失眠、記憶力減退,記不住知識點,而且還頻頻出現發脾氣、痛哭的症狀。經過心理醫生的診斷,小璐因爲過於恐懼成績下降,被別人超過,出現了心理和生理的變化。

厭學情緒不僅會令學生上課走神、情緒焦慮、脾氣不穩定、記憶力減退,而且可能帶來失眠、嗜睡及一些無明確原因的頭暈、噁心、腹痛、小便失禁、疲倦、食慾不振等。除了部分成績落後的學生外,容易出現厭學情緒的還有過於追求完美的優秀學生、對新環境不能很快適應的學生、經常被老師批評的學生以及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

16歲女生害怕寄宿

昨天上午,16歲的嘉嘉(化名)在母親的陪同下來到市心理諮詢中心。嘉嘉今年9月開學本來應該去一所寄宿制高中上學,但她因爲晚上害怕一個人睡覺而無法繼續學校的生活。由於學校離家非常遠,家裏不可能每天接送,嘉嘉的學習生活遭遇了巨大的困難,出現了強烈的焦慮傾向。

問診後,醫生髮現,嘉嘉從出生起就天天和母親同牀睡,到16歲也沒有分開過一天。母親對女兒呵護備至,從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也從不放心讓女兒單獨住一個房間或在外過夜。嘉嘉的學習成績很好,一直排名年級前五,上半年考進某寄宿制高中後,全家喜氣洋洋,卻沒想到開學後遭遇了這麼一場情緒危機。

醫生表示,嘉嘉媽媽這樣的情況比較極端,但也反映了現在不少媽媽心理上對孩子的“反依賴”。孩子出生後,一些媽媽把生活的重心完全放到孩子身上,孩子小時候對母親的依賴很正常,但長大必然帶來的獨立需求卻讓一些媽媽不舒服,這些媽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心理沒有斷奶。

專家建議

聰明孩子更需情感支持

劉漪博士表示,兒童青少年時期是身心迅速成長、自我意識和人格飛躍發展的關鍵階段,容易因外界環境而表現爲情緒不穩。如被家長和教師忽視、壓抑、不公平、學習壓力和由異性等而引起煩惱、焦慮和抑鬱的現象並不少見。

因此,父母不妨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現在的孩子,大多數的道理他們都懂,與其重複講道理,不如給他一種情感上的支持和幫助。家長和孩子談話時,要小心聆聽,積極迴應。因爲孩子非常在意家長有沒有認真聽自己說話,非常反感家長在與自己談話時心不在焉的狀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yangsheng/xinli/5j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