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生活常識 >

影響體重因素包括哪些

影響體重因素包括哪些

影響體重因素包括哪些,我們知道,能量平衡是影響體重的關鍵因素,但是,能量平衡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下面我們來看看影響體重因素包括哪些。

影響體重因素包括哪些1

第一:基因

基因或者說是遺傳,比如我們的膚色在自己出生之前就已經被決定一樣,我們的體重同樣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這一點並不難被發現,如果自己的家族當中,肥胖的成員比較多,或者是自己的父母都比較胖,那麼自己比較胖也是大概率的事情。

但是,雖然遺傳因素無法避免,我們當然也不能因此來責怪父母,即使自己有着肥胖的基因,但是它並不是導致自己肥胖的決定性因素,因爲我們依然可以通過飲食與運動的選擇來改變現狀,當然, 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纔可以,而這一點則是導致自己瘦不下來的主要原因。

第二:新陳代謝

新陳代謝是指身體內發生的維持生命所必需的化學過程,當然,新陳代謝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遺傳、年齡、疾病、激素水平、壓力等。當然,當我們在減肥過程中,我們提高更多的是自己的基礎代謝(是指在靜態的情況下,要維持生命持續進行所需的最低熱量),而基礎代謝也總是會成爲我們不能減肥成功的理由之一。

比如:隨着年齡的增長,基礎代謝就會降低,此時熱量消耗就會減少,自己則更傾向於變胖。但是,這同樣不能成爲我們變胖的理由,因爲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增加運動量或者是適當減少熱量來適應基礎代謝的變化。

另外,隨着年齡的增長,肌肉量的下降也是導致基礎代謝降低的原因之一,比如同樣體重與同樣年齡的兩個人,但是他們的肌肉量卻不相同,肌肉量較多的那個就會更容易地控制體重。所以,進行適當的力量訓練,讓自己保持一定的肌肉量有助於促進基礎代謝,這一點隨着年齡的增長更重要。

影響體重因素包括哪些
  

第三:年齡

在面對年齡與體重的'關係之時,我們會發現(或者是刻意去發現)對於多數人來講,年齡與體重似乎有着正相關的關係,也就是隨着年齡的增長自己會變胖似乎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然而,年齡並不是導致自己變胖的主要因素,而是會受到以下2點原因的影響:

隨着年齡的增長,身體成分與基礎代謝都會發生變化,這些變化讓變胖成爲可能;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所要面臨的問題就會增多,比如成年以後要去學習工作,照顧家庭,此時我們對於自己的關注度就會減少,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自己的運動量減少,這就意味着日常熱量消耗減少,所以這也是自己變胖的原因之一。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關注點會發生變化,比如相對於自己的體型,我們或許更爲關注自己的健康,這一點年齡越大越明顯,因爲健康雖然與體重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卻不僅僅表現在體重上面,自己變胖一些也不意味着健康就會受到影響

也就是說,我們對於自己體重與身材的關注會因爲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這種有着目的性的變化,會導致我們放棄對於身材與體重的管理,此時就會有一種隨着年齡增加而變胖的趨勢,並且在中年以後會更加明顯。

第四:情緒化進食

說到進食,從減肥的角度來看,需要做到的就是合理有效的飲食控制,其目的就是限制總體熱量的攝入。但是當我們限制飲食之時,就要會面對飢餓感。但是飢餓感不僅包括生理飢餓,還包括心理飢餓,如果這兩者不能正確區分,那麼,導致熱量攝入過多也是大概率的事情,哪怕是自己有意識去控制。

事實上,對於一部分朋友來講,進食能給自己帶來滿足感,他們會通過進食的方式來緩解壓力,這種行爲就是我們所說的情緒化進食,他們不是在餓了之後纔會吃東西,而只是自己想吃,如此一來,就會導致攝入過多的熱量,從而轉化爲額外的脂肪。

因此,當自己想要有效減肥而控制飲食之時,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爲什麼要吃,是爲了滿足生理上的飢餓感,還是爲了滿足於心理所需,然後再對症下藥,或者是調整飲食結構來限制總體熱量的攝入,或者是先擺脫心理性飢餓而總是想吃東西的困境。

影響體重因素包括哪些2

1.缺覺:肥胖可能性最大。

每天睡眠在4小時以下的人,比睡眠正常的人肥胖可能性要增加73%。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人,體內促進食慾因子的水平也要高。

2.親友:肥胖也會“傳染”。

如果一個人的朋友是胖子,那他患肥胖的可能性會增加57%。原因在於,如果自己的朋友或親戚肥胖,會改變一個人對合理體重的'接受標準,影響他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

3.空調:調節熱量機制受阻。

空調讓我們總是待在恆溫的環境裏,所以我們不用調節自己體內的熱量。但如果氣溫很低,我們的身體就會自動消耗

4.感冒:病毒可增加脂肪。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引起感冒和喉嚨發炎的病毒可以導致肥胖,該病毒使體內的脂肪細胞迅速增加。

影響體重因素包括哪些 第2張
  

5.基因:變異體導致高體重。

英國科學家已經發現了一種調節體內脂肪量的基因變異體。擁有這種基因變異體的人,要比沒有這種基因變異體的人平均重1.2公斤。

6.激素:控制飢餓感。

科學家研究指出,人體中存在一種瘦素,也稱抗肥胖因子,是降低飢餓感的主要激素,它控制了我們對於食物的喜好。缺乏瘦素的人喜歡所有的食物,而且吃得很多,因此最後成爲超級大胖子。

7.飲食:攝入熱量過多。

飲食仍然是影響體重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大多數人長胖,就是因爲他們從食物中攝取的熱量比身體需要的多。所以,少吃多運動仍然是減肥的好方式。

8.脂肪,以保持溫暖

如果天氣很熱,我們的食慾就會降低。使用空調的人,熱量調節機制受阻,更容易肥胖。

影響體重因素包括哪些3

一、飲食對體重的影響  

飲食是影響體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可食用的食物類型,飲食行爲和飲食習慣等,食物主要分爲天然食物和加工食物兩種,各類家加工食品中含有精製糖,人工合成甜味劑,人工色素等各種添加劑,長期過量攝入加工食品易影響機體的代謝功能。

現在很多流行的體重管理方案都是以卡路里學說作爲理論基礎,這一理論認爲,攝入的能量減少,消耗的能量增多,體重就會下降。

在這種理論指導下,零卡路里食物誕生了,零卡路里食物雖然本身不含有能量,但它並非減肥的靈丹妙藥,有時還會引起相反的作用,例如飲用含有阿斯巴甜的飲料。

阿斯巴甜是一種非碳水化合物的人工合成甜味劑,他的甜度是蔗糖的180-200倍,而且具有和蔗糖極爲相似的清爽甜味,無苦澀後味和金屬味,與香精結合後,味道更佳,長期飲用含阿斯巴甜的飲料或食物,能讓人增加食慾,從而攝取其他更多高能量的食物而使其它能量超標,反而導致體重增加。

很多人在減肥的時候會出現“溜溜球效應”,通過節食,卡路里的攝入大大降低,體重確實可以明顯減輕,但在恢復原來的飲食後,體重迅速恢復反彈乃至超過以前的體重,不得已又開始減肥,這種周而復始、不斷循環的現象,稱爲“溜溜球效應”。這對於“減肥愛好者”來說是一種非常負面的效應,還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和糖尿病的風險。

飲食中的行爲習慣也對體重管理有一定的影響,現代人特別需要“正念飲食”。所謂的“正念飲食”是強調在享用食物的時候心無旁騖,專心致志,不去做其他的事情。

如果我們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看手機,看書,聊天,而沒有去認真品嚐食物的味道,包括享受飲食帶來的愉悅,那麼,雖然我們把食物吃進了肚子,但因爲沒有留意到它,便會是使人產生“沒吃夠”“沒吃飽”的錯覺,從而不斷尋找其他食物來補充,導致能量過剩。除此之外,吃飯速度的快慢、食物在口腔中咀嚼的次數,飲食的順序及三餐的食物搭配等,都是體重管理的影響因素。

二、遺傳對體重的影響

在原始社會,人類的食物來源基本上是採集野生植物果實和捕獵野生動物,經常風餐露宿、飢飽不均。在這種生存環境下,人類的遺傳基因進行了適應性變化,產生了所謂的“節約基因”,即在食物或能量供應充足的情況下能最大限度儲存能量,供缺少食物時使用,以便維持生存。

隨着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食物逐漸豐富起來。大多數人適應了這種變化,然而部分人羣的“節約基因”沒有關閉。當飲食充足時,機體會大量儲存能量,從而導致肥胖、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等情況的發生。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每天胡吃海塞,照樣身材苗條;而有的人“喝涼水都長胖”。分析原因,這與兩種人對食物的代謝能力不同有關,這種代謝能力的差異有可能是由基因不同造成的,即使吃的食物相同,進入人體後,代謝過程也完全不一樣,有的人能將食物轉化成能量並消耗,有些人卻將食物變成脂肪,在體內儲存。

女性在孕期時的飲食習慣,壓力狀態、情緒以及用藥情況等,也與下一代將來是否肥胖,是否容易發生慢性病有關,而這種基因的改變,是可以傳遞給下一代的。所以從遺傳來說,除了基因的問題,也有基因表達的問題。

影響體重因素包括哪些 第3張
  

三、肝臟問題對體重的影響

肝臟是消化系統中重要的器官之一,是人體中最大的腺體,肝臟的功能極爲複雜,是營養素在體內代謝的樞紐,可分泌膽汁,參與蛋白質、脂類,糖和維生素等物質的合成轉化與分解,還具有吞噬、防禦、解毒以及胎兒時期造血等重要功能。

在脂肪代謝方面,肝臟是合成膽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最重要的器官,肝臟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能力很強,參與脂肪酸的氧化,並進行酮體合成。

很多原因會導致肝臟對脂類物質(甘油三酯,磷脂,膽固醇等)的消化、吸收,氧化,轉化及分泌等代謝過程的動態生理平衡失調,從而使人患上脂肪肝。

脂肪肝有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兩種,酒精性脂肪肝與酗酒有關;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原因包括各種加工食品的大量攝入,農業生產中各種殺蟲劑(草甘膦)在食品中遺存、抗生素導致腸道菌羣紊亂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作爲防禦和排泄器官的肝臟出現問題,從而影響脂類代謝,導致體重增加。

肝臟的排毒功能下降,機體轉化脂肪的能力比較強,那肥胖的機率就會增加。據統計,約70%不明原因的肝硬化可能由營養不良與營養過剩導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引起,所以,一定要加強對肝臟的保護,除了少飲酒、減少各類加工食品的攝入外,還可以多攝入可增加肝臟活力的營養素和植物活性成分,比如B族維生素、蒲公英等。

四、腸道問題對體重的影響

人體的腸道就像大樹的根一樣,幫助機體吸收營養。人體消化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出食物殘渣等。

機體的生命依賴不斷的新陳代謝。新陳代謝需要從外界環境中攝取各種營養物質,食物可提供給人體所需的各類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和水等。

消化是機體通過消化管的運動和消化腺分泌物的酶解作用,使大塊的、分子結構複雜的食物,分解爲能被吸收的,結構簡單的小分子化學物質的過程。吸收是指食物經消化後的'小分子物質,以及維生素、礦物質和水,透過消化道黏膜,進入血液和淋巴的過程。消化和吸收是兩個密切關係,相輔相成的過程,進入大腸的內容物中,部分水分、礦物質、和維生素被吸收。

沒被消化的食物殘渣經過細菌的發酵和腐敗作用就形成了糞便。人的直腸內通常沒有糞便,糞便主要儲存於結腸下部,當腸子蠕動時就可將糞便推入直腸,引起排便反射。

腸道是健康的基礎,腸道有問題,食物的消化吸收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影響人體的健康狀態。

最新研究顯示,腸道不僅是消化器官,更是免疫器官,人體約有70%的免疫功能由腸道完成,腸道中的微生物還會通過腦腸軸影響人的行爲,所以腸道還被稱爲“第二大腦”。

腸道影響很多飲食行爲,如暴飲暴食,吃飯特別快,不吃早餐,愛吃宵夜等,這與腸道之間都有密切的關係,腸道與大腦之間相互作用,腸道不健康,大腦就會受到影響,反過來,如果大腦受到了損傷,也會影響腸道很多功能。

維持腸道菌羣平衡時腸道健康的保障,腸道微生物可分爲三類:有益菌、中性菌、有害菌。三類菌羣在平衡狀態下能維持腸道健康。腸道菌羣紊亂是導致體重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腸道菌羣可以有效的調控免疫系統,從新生兒免疫系統的 的成熟開始,就影響着身體的代謝變化,研究發現,肥胖是一種慢性炎症反映,有觀點認爲,肥胖跟腸道分泌的物質如脂多糖等有關。

脂多糖是革蘭陰性細菌細胞壁中的一種成分,對宿主是有毒性的,只有當細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壞細菌細胞後才釋放出來,所以叫做內毒素,又叫“熱源”。

當胃腸道粘膜缺血,壞死,屏障破壞,腸道吸收的內毒素過多而超過機體消除能力時,會造成全身系統的炎症反應,從而引起胰島素抵抗,瘦素抵抗等,最終導致肥胖,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抗生素影響腸道菌羣正常的生存環境,抗生素濫用不僅會導致腸道菌羣紊亂,影響腸道中酵母菌和小腸細菌的功能,還會引發便祕,腹瀉,胃泛酸等腸道問題,造成身體炎症反應,而這些都與肥胖有關。

五、心理因素對體重的影響

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精神支柱,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兩者互爲依託,相輔相成。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這句話形象的說明了心理狀體與身體健康的關係,人的心理活動會影響神經系統功能。

現代神經科學證明,大腦調控着人類所有的精神活動,而神經調節是人體最重要的調節功能。所以,心理因素對於體重管理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壓力是現代社會人們普遍的心理和情緒上的體驗,所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個人都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坎坷挫折時有發生。面對種種不如意,人們常常會焦慮不安,內心體驗到巨大的壓力,壓力也叫應激,這一概念最早於1936年加拿大著名的生理、心理學家漢斯薛利提出,他認爲壓力是表現出某種特殊 症狀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是由生理系統中因對刺激的反應所引發的非特定性變化所造成的。

當人們面臨壓力時會產生一系列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反應,這些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是機體主動適應環境變化的應對之策,它能喚起和發揮機體的潛能,增強抵禦和抗病能力,但是如果反應過於強烈或持久,就可能導致生理,心理功能的紊亂。

個體在壓力狀態下會出現一系列生理反應,主要表現在自主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等方面,如心率較快、血壓增高,呼吸急促,激素分泌增加,消化液分泌減少,出汗等。

研究發現,有一種肥胖的發生與長期的慢性壓力有關,俗稱“過勞肥”。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往往造成熬夜,睡眠不足,運動不足,抽菸,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同時還有飲食不規律,不吃早餐,暴飲暴食,經常吃宵夜等不良飲食習慣。

這些不良的生活行爲會造成脂肪的積累而產生肥胖,像“將軍肚”“啤酒肚”等,進而導致內分泌紊亂,改變應激激素的水平,影響身心健康,如皮質醇的改變會影響睡眠,而睡眠不足又是肥胖的誘因,產生惡性循環。白領人羣中的肥胖都與身心壓力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因爲不良生活環境和心態而導致的焦慮、抑鬱、憤怒等不良情緒,會影響人的大腦,然後影響人的行爲,更容易出現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如暴飲暴食,食物上癮等。這種狀態不完全是因爲身體上,心理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一種心理需求。所以我們在考慮體重增加的原因時,還需要重點考慮心理方面的原因。在體重管理工作中,應該有意識地去理解並調整這種心理因素,從而有效地達到體重管理的目的。

標籤: 體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shenghuochangshi/l74x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