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湖北湖南的湖指的是哪個湖

湖北湖南的湖指的是哪個湖

湖南湖北的湖是指洞庭湖。

湖北湖南的湖指的是哪個湖1

長江穿過三峽之後,受到沿岸山勢所阻,蜿蜒輾轉,水系交錯。

充沛的水量彙集在地勢較低的區域,形成了湖泊。在爲數衆多的湖泊中,位於華中的一個湖泊尤爲特殊,它總面積2579.2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

以它爲中心,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楚文化。以它爲名,誕生了湖南和湖北的名稱,那麼這個湖泊到底是哪個呢?

《湘妃廟記略》稱:“洞庭蓋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爲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後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無得而稱,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

這一具有神話色彩的“洞庭山”,就是現今的君山島,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遙相呼應,這個湖泊故此得名“洞庭湖”。

洞庭湖的前世今生

遠古地質的活動,造就了洞庭湖。受燕山造山運動影響,造成揚子準地臺江南地軸斷裂凹陷,在喜馬拉雅運動以及隨後的地質變化中,洞庭地區再次全面下沉。

而長江水系的鬆滋、太平、藕池、調絃等四水以及洞庭湖水系湘、資、沅、澧等四江在此集聚積澱,形成了18780平方公里的洞庭湖平原。

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它北連鬆滋、太平、藕池、調絃等“長江四口”,西接沅江和澧江,南承湘江和資江,東由岳陽城陵磯注入長江。

湖北湖南的湖指的是哪個湖
  

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指出:湘、資、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會大江”,當時“湖水廣圓五百餘里,日月若出沒於其中”

時至唐宋,洞庭湖不斷向西擴展,《巴陵志》有云:“洞庭湖在巴丘西,西吞赤沙,南連青草,橫亙七八百里,”“八百里洞庭”就此蜚聲海內。

雲夢之爭

歷代學者對洞庭湖古稱“雲夢”,爭議不休,各執一詞。“雲夢”一詞最早出於《左傳》。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在《子虛賦》中提及“楚有七澤”,其中“雲夢者方八九百里。”

一時間雲夢成爲洞庭湖的代名詞。不過,對雲夢的解釋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一是“跨江說”。這種觀點認爲長江中游橫跨南北的`兩處湖澤合稱爲雲夢澤。西晉史學家杜預明確提出:“江南爲雲,江北爲夢。”《漢陽志》也有類似記載:“雲在江之北,夢在江之南。”

時移魏晉,受自然條件影響,江北夢澤逐漸乾涸,形成衆多湖泊陂池,江南的雲澤未受影響,冠以“洞庭湖”之名。這一說法得到了大多人的支持,至今仍有巨大的影響力。

二是“江北說”。兩漢三國時期的社會主流公認雲夢位於長江以北的江漢平原。

《史記》記載:“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東有云夢之饒。”《漢書》、《後漢書》、《水經注》均持這種觀點。赤壁之戰前夕,曹操曾在此駐泊操練水軍。

三是“地名說”。湖北孝感市安陸附近在西魏時曾設縣雲夢,詩仙李白羨慕《子虛賦》中描寫的情景,曾在此隱居。

洞庭湖的水文功能

位於長江中游的洞庭湖,具有不可低估的功能。據測量,它與湘、資、沅、澧四水以及“長江四口”總面積達3879.2平方公里。河湖總容量達220億立方米,其中湖泊容量178億立方米,河道容量42億立方米。

洞庭湖年均入湖徑流量3018億立方米,是鄱陽湖的3倍、太湖的10倍。憑藉這樣的吞吐水量,洞庭湖一舉成爲長江流域最大的調節湖泊。

當長江上游形成洪峯,流經“長江四口”時,洪峯水位明顯高於洞庭湖水位,部分洪水向南分流,注入洞庭湖,洪峯得以削減。

當長江洪峯過境後,處於高水位的洞庭湖經城陵磯出流長江,保證了下游在枯水期的水位,起到了削峯蓄洪、調節水位的功能。

由於洞庭湖的存在,屢次化險爲夷,緩解了洪峯對江漢平原和武漢三鎮的威脅,使其平安渡汛。

湖北湖南的湖指的是哪個湖 第2張
  

洞庭湖的文化功能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先民自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遷徙到長江流域的洞庭湖周邊地區。

楚人南遷之後,在原先的黃河文明基礎上,吸收少量長江文明,結合先進的生產技術,形成了特有的楚文化,內容涵蓋宗教、禮儀、藝術、工藝技巧等各個方面。著名的“和氏璧”,就是楚文化的典型代表。

洞庭湖碧天一色,滄溟曠達,吸引了歷代文人的關注。愛國詩人屈原在詩歌中反覆出現了洞庭湖,如:

《哀郢》中的“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湘君》中的“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湘夫人》中的“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漢武帝看完《子虛賦》後,感嘆:“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他爲此召見司馬相如,並賜予官職。唐朝詩人劉禹錫的《望洞庭》,對洞庭山水進行生動的描寫和渲染,被收錄進了國小語文教材。

北宋慶曆六年,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在岳陽樓寫下了《岳陽樓記》,文中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成爲愛國憂民的千古名句,流傳至今,洞庭湖和岳陽樓藉此聲名更盛。

湖北湖南的湖指的是哪個湖 第3張
  

湖庭湖的經濟功能

在以農爲本的古代,洞庭湖地區良好的水土資源,使其成爲中國最早的農業發祥地之一。據考古發掘,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洞庭湖附近定居,從事農業生產。

在湖南常德澧縣彭頭山發現了距今約9000年炭化的人工栽培稻穀,這一發現比浙江河姆渡遺址要早兩千多年。

到了秦漢,洞庭湖地區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吸引着外來移民不斷涌入。永嘉之亂後,“流入荊州者十萬餘家”,湖區成爲流民安置的重點地區。隨着移民的增加,帶動了當地農業生產。

至南宋,湖區推廣種植優良水稻“占城稻”,水稻產量持續增長,成爲全國重要的產糧基地,有“蘇湖熟,天下足”之譽。

唐玄宗時期,受安史之亂影響,北方流民再次大量涌入,“襄鄧百姓,兩京衣冠,盡投江湘。故荊南井邑,十倍其初。”

明清時期,湖區人口持續增長,當地改善水利設施,擴大農田規模,憑藉優越的自然條件,湖區的糧食生產保持着良好的增長勢頭。

洞庭湖位列五湖之一,經歷滄海變幻,時代變遷,集地域、湖泊、山水、名勝於一身,展現出獨特的調蓄洪水、自然風光和地域文化魅力,三者激盪融合,相輔相成,成爲華夏文明的一部分。

現在,洞庭湖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和水產養殖基地,也是傳統文化的資源寶庫,依然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湖北湖南的湖指的是哪個湖2

1、洞庭湖是中國第三大湖

洞庭湖位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酆四水。跨岳陽、汨羅、益陽、常德等10幾個縣市,在古代被稱爲“八百里洞庭”,氣勢驚人。隨着人類活動的增加,圍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積,面積逐漸縮小,洞庭湖現已分割爲東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大通湖等,但依然是中國第三大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

湖北湖南的湖指的是哪個湖 第4張
  

2、洞庭湖是湖南湖北的分界

洞庭湖在中國歷史上是重要的戰略要地,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源地,著名的魚米之鄉。直到清朝中期,湖南湖北都是一家人,清朝正式以洞庭湖爲界限,將“湖廣行省”一分爲二,上爲湖北省,下爲湖南省,並且2省設立巡撫,名爲“湖廣總督”,湖廣總督還是負責管理2省的`軍民政務。新中國成立後,對中國各個省份進行了重新劃分,湖南和湖北兩兄弟,纔算正式的分家。

3、洞庭湖附近景點

湖北湖南的湖指的是哪個湖 第5張
  

岳陽樓位於岳陽市古城西門城牆之上,一首《岳陽樓記》讓岳陽樓名揚海內外。岳陽樓一共有三層,獨特的盔頂結構,保持原貌修復的木質古建築。

從東漢末年的三國相爭,到唐宋的詩詠詞唱,岳陽樓極盡滄桑,從這一建築上讀到一個民族的文采與風骨,讀到一個民族昂揚向上、正在生長的歷史。親自站在岳陽樓上遠觀八百里洞庭,耳邊也不由自主地迴盪起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天下樓,洞庭天下水,到了岳陽一定不可錯過。

湖北湖南的湖指的是哪個湖 第6張
  

2.巴陵廣場位於美麗的洞庭湖畔,是岳陽最熱鬧的地方。岳陽樓外有一條仿古美食街汴河街,走出汴河街穿過瞻嶽門城樓,就來到了巴陵廣場。

廣場最明顯的標誌就是高達16米的“后羿射巴蛇”雕塑,形神兼備,氣勢非凡。雕塑取自山海經巴蛇食象的故事,相傳后羿曾斬巴蛇於洞庭湖,積骨成丘陵乃有岳陽,用神話傳說詮釋了岳陽“巴陵”稱呼的來源。這裏對着洞庭湖,夕陽西下,晚霞染紅天空,洞庭湖水波盪漾,非常壯觀。

湖北湖南的湖指的是哪個湖 第7張
  

3.君山島國家5A級景區,在洞庭湖畔。豐水期要坐船上島,枯水期有公交或自駕上島。君山島景區大門廣場氣度不凡。首先看到的是莫言手書“君山島”的巨石。

大門左右兩側各有一尊巨大的石雕,右邊是李白雕像和他的“丹青畫出是君山”詩刻。左邊是劉禹錫雕像和他的“白銀盤裏一青螺”詩刻。景區大門上匾額,金漆勁書君山獨秀,門柱對聯爲水環千里萃萬景,天下奇觀唯君山。島上有洞庭廟,湘妃祠,枊毅井,愛情園等景點,還有君山三寶:會哭的竹子,會跳舞的茶,沒有心的樹。是洞庭湖旅遊必打卡的景點。

標籤: 湖指 湖北 湖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6jr4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