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養殖 >

馬鈴薯切塊種植技術

馬鈴薯切塊種植技術

馬鈴薯切塊種植技術,衆所周知馬鈴薯與小麥、稻穀和玉米並稱爲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後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其中中國是馬鈴薯主要生產國之一,下面分享馬鈴薯切塊種植技術。

馬鈴薯切塊種植技術1

1、切刀消毒

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不對切刀進行消毒,很有可能把帶病的塊帶到田間,不僅會導致疾病,還會將細菌感染到其他塊。因此,在切割塊之前,除了準備兩把鋒利的刀外,還需要使用精華或0、3%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滅菌。

2、切塊

切塊時,如果是中小型土豆,應採用縱向切割的方法,以充分利用土豆的頂芽優勢;如果是大土豆,適合芽眼切割,有利於土豆髮根發芽。每次切一個土豆,都要換一次刀。如果切成生病或腐爛的土豆,把刀浸泡在消毒劑中,換另一把刀繼續操作。同時要注意每個塊最好不要低於25克。

馬鈴薯切塊種植技術
  

3、拌種

馬鈴薯拌種同樣非常重要,我們在切塊時會給馬鈴薯帶來創傷,如果不注意管理的話,那麼當它的創傷,按潮溼時,極易感染其他的雜菌。因此,切塊後,應及時混合甲基託布津、農用鏈黴素和滑石粉。混合會使切面乾燥,使傷口容易癒合,但也能殺死細菌和寄生蟲,所以土豆混合是其切片種植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4、催芽

混合後,選擇用溼布覆蓋,然後在溫度約15-18度、溼度約85%的環境中發芽。在發芽過程中,要注意發芽,及時挑出腐爛的切塊扔掉。當芽長到1釐米左右時,就可以播種了。

馬鈴薯切塊種植技術2

馬鈴薯如何種植纔可以有高產量?

馬鈴薯在農村種植比較普遍,很多農村地區都有種植。馬鈴薯澱粉含量較高,所含蛋白質也很多;維生素類和氨基酸類,以及礦物質含量比較豐富。其做成食品可煮、烹、炸、煎等等,還可以進行食物的深加工。在市場上需量較大。那怎樣種植馬鈴薯才能可以高產呢,村民小江認爲要做到的有以下幾點。

一:種薯的選擇。

任何一種作物的高產或者是豐產,最首要的一條是對種糧(種子)的選擇。也就是說,選擇優質的種糧是馬鈴薯高產的基礎。選擇馬鈴薯種子的時候,應該以挑選處形光滑;顏色鮮豔;含水分充足;無破損;無畸形;個頭勻稱;等,作爲好種子的標準。(好的種子也是抗性好,產量高的基礎保證)。

二:地塊準備選擇光照較好,透性較強;易排水;的地塊。

進行粗翻後,一次性施入農家肥1000~1500公斤後,把地塊進行細耙。 (這樣可以保證馬鈴薯栽入後,地塊土壤的通透性好,得以保證馬鈴薯生長時根部的呼吸。以及後期生長對料肥的需要)。

馬鈴薯切塊種植技術 第2張
  

三:培種育芽,及播植。

把刀具消毒後,對馬鈴薯進行斷切。所切的片塊應該大小適中並且勻稱。把切好的馬鈴薯塊進行消毒處理。然後進行催芽處理。在整好的地塊上刨坑。把出了芽的馬鈴薯埋入坑中,並在馬鈴薯上覆蓋上一層小土(約2、3CM厚),然後澆水並與以塑膜覆蓋。(這樣可以減少馬鈴薯後期的病害,以及保證地溫和地塊土壤的`溼度,以促進馬鈴薯生芽生長的需要)。

馬鈴薯出芽後,即可對時進行移栽。移栽時把控株距在16~22CM,行距在某種程度上40~45CM爲宜。移植時並以芽苗朝上。(這樣可以保證馬鈴薯順利出苗。以及後期生長其植株的通透性,增加值光合面積促其生長)。

四:日常管理。

雖然馬鈴薯在種植前一次性施入了足量的農家肥(有機肥)。但在其生長的過程中,要視情施肥。尤其是在後期根果彭大期,要注重氮磷鉀肥料的施入及施入量比一般爲1:2:3)。要注重菌肥的補施和足量施入。

總結。

馬鈴薯的豐產和高產:主要來自於,選好種子;選擇合適的肥沃的地塊;正確的培育及播種;以及合理高效的日常管理。

馬鈴薯在西北是很普通的農作物,定西市是中國馬鈴薯之鄉。如何正確進行馬鈴薯的種植?

首先是品種。品種的選擇很重要,要選適合當地種植的新品種,和高抗病高產量的品種。

第二是科學種植。種薯要經消毒處理才能下種,一般用稀釋的消毒殺菌藥拌種。

第三,馬鈴薯在施肥方面注意多施有機肥料和含璘鉀高的肥料,有利於塊莖的彭大。

第四是中耕培土,試驗證明,馬鈴薯在壯苗期進行中耕培土,即能提高產量,又能保證薯塊不被曬綠。近幾年用地膜種植就省了很多工序,產量又高,值得推廣。第五是田間管理,馬鈴薯易發生霜黴病,晚疫病,要勤觀察早防治。以免患病就會影響產量。

馬鈴薯切塊種植技術3

馬鈴薯晚疫病防治技術方案

一、病原特徵

馬鈴薯晚疫病(PotatoLateBlight)由致病疫黴引起,導致莖葉提早死亡、塊莖腐爛。葉片染病後葉尖或葉緣產生水浸狀綠褐色斑點,病斑周圍呈淺綠色暈圈,溼度大時病斑迅速擴大,呈褐色,併產生一圈白黴,尤以葉背最爲明顯;乾燥時病斑變褐乾枯,不見白黴。莖部或葉柄染病後現褐色條斑。發病嚴重時葉片萎垂、捲縮,終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塊莖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擴大或爛掉。

二、發病條件

種植感病品種,封行開花階段白天18—22℃、夜間10—13℃,田間相對溼度95%以上,本病即可發生,晴雨相間天氣有利於大面積大流行。

馬鈴薯切塊種植技術 第3張
  

二、傳播途徑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薯塊中越冬;播種帶菌薯塊,發芽出*後成爲中心病株;病部產生孢子囊借氣流傳播形成發病中心。病葉上的孢子囊隨雨水或灌溉水滲入*中侵染薯塊。

三、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理溝排水,防除雜草,降低田間溼度,增施磷鉀肥,增強抗病力。

2、化學藥劑防治

選用以下任一種藥劑兌水40—50公斤,搶晴噴霧防治,施藥後四小時內下雨應補施;以後每間隔7—10天,輪換用藥防治2—3次。

A、畝用68、75%氟菌·霜黴威懸浮劑(銀法利)60—75毫升;

B、畝用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50克;

C、畝用58%甲霜·錳鋅可溼性粉劑100克;

D、畝用氟啶胺(福帥得)25毫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angzhi/2mpl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