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禮儀教育隨筆精選15篇

禮儀教育隨筆精選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聽說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爲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禮儀教育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禮儀教育隨筆精選15篇

禮儀教育隨筆1

我國是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文明古國,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還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文明古國所傳承的、和諧社會所要求的、現代化所體現的現代中國人的文明素養和精神氣質應該是什麼樣的?教育工作者現在應該做些什麼呢?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加強中國小生的文明禮儀教育,從小培養學生待人有禮貌、做事守規矩、行爲講文明的好習慣。

中國小文明禮儀教育,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道德,吸收借鑑世界有益文明成果,遵循中國小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素養,爲他們文明生活、幸福成長奠定基礎。

要通過文明禮儀教育,讓學生知道中國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禮儀文化源遠流長。讓學生懂得文明禮儀是當代公民必備的基本素質,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讓學生了解文明禮儀的基本內容,懂得文明禮儀是個人文化、藝術、道德、思想等修養的'表現形式,是人們完善自我、與人交往的行爲規範與準則。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談吐、舉止、服飾等個人禮儀和在家庭、校園、公共場所等社會生活領域的交往禮儀,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爲習慣,做優雅大方、豁達樂觀、明禮誠信的合格公民。

開展文明禮儀教育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科學規劃教育內容,使各階段教育內容互相銜接、循序漸進,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寓教於樂,增強文明禮儀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堅持知行統一,教育學生學習文明禮儀知識,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不斷體驗和感悟,並主動踐行,把文明禮儀要求內化爲個人修養和行爲習慣。要堅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共同努力,社會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協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圍。

禮儀教育隨筆2

禮儀究其本意來講是禮節,禮貌。它折射出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高低,是一個社會進步的標誌。兒童的可塑性強,禮儀從小培養,有利於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我國一著名幼教專家曾說過:教孩子禮儀,等於教孩子優雅地過一生。對社會的進步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就教育而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孩子從小生活在家庭裏,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影響的啓蒙教育。因此,相對於學校、社會的教育,家庭禮儀教育起着非常關鍵的作用,家長就是孩子禮儀的啓蒙老師。孩子們自小與家長接觸的時間最長,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們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認識到自己是孩子的啓蒙老師,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對象。我們的各種行爲會深深的影響孩子。因此,在我們的現實家庭生活中,常常嚴於律己,養成良好的生活規範。譬如:無論是工作還是休息日都按時就寢,起牀:講衛生,保持家中整潔等等。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互諒互讓,互相尊重。晚輩尊敬長輩,謙虛接受長輩的正確教導和意見;吃飯請長輩先就坐,給長輩盛飯,拿碗筷。親友來時熱情歡迎;親友告辭時應該起身相送,對老者要攙扶照顧乘車等。孩子現在還小,有些方面還不能理解,我倆常以講故事等多種方式正確引導,併力求他也這樣做。

我們在家庭中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爲習慣還經常注意以下方面:

1、讓孩子參與中國的傳統節日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祖先們遺留下來了許多的傳統節日,在每一個傳統節日的背後都有着獨特的意義。因此,每逢傳統節日時,我們都帶着孩子一起參與,除了讓孩子能夠銘記我國的傳統佳節外,還讓孩子們在參與的過程中瞭解我國獨特的傳統禮儀,讓孩子們知道禮儀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譬如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春節、元宵節等。在春節期間,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過一個熱鬧、快樂的節日,孩子們也能從中感受到尊老愛幼、家人相互關心的美好道德風尚。他現在已經知道國慶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生日了。

2、平時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

(1)物質環境

清潔、溫馨的家庭環境

物品擺放位置固定、有序。

與孩子一起指定家庭中的行爲規則,並一起遵守

創造的環境便於孩子養成好的行爲習慣;讓孩子自己穿衣服,但選擇的衣物是方便孩子穿脫的。教孩子用完物品應該物歸原位,放置孩子自己的物品的地方應該易於孩子拿放物品。

(2)精神環境

尊重孩子,給孩子創造一個民主、平等的環境

父母的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

3、在日常點滴生活中滲透禮儀教育

首先,我們一般不會認爲孩子小就過度的溺愛;嬌慣;遷就孩子。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會滿足他;對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總是由他完成,從不大包大攬;對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及時糾正;縱容等做法,表面上看是在愛孩子,但實際上確實在“慣”孩子,日久天長,孩子懶惰;依賴;自私;任性;懦弱;沒禮貌等壞習慣就會養成。這時候再要去改正它,沒有漫長的時間,不下大力氣,將很難改變。

再次,不允許孩子做的事情,一開始就不允許做,並堅持到底。比如不隨着孩子的性子,想看多長時間電視就看多長時間,想玩多長時間電腦遊戲就玩多長時間。否則孩子習慣了看電視,玩電腦遊戲,就會很不習慣靜下來讀書學習。一般放學回家後,看二十分鐘動畫片,做幾道題目。

第三對幼兒多進行正面教育,反覆強化其正確行,爲就會抑制其錯誤的行爲。

4、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反覆向孩子灌輸各種規範,力爭讓他體會、實踐並理解。

在我們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已開始懂得一些禮儀,這是個良好的開端。

禮儀教育隨筆3

禮儀究其本意來講是禮節、禮貌。它折射出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高低,是一個社會進步的標誌。

兒童的可塑性強,禮儀從小培養有利於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我國一著名幼教專家曾說過:教孩子禮儀,等於教孩子優雅地過一生,對社會的進步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就教育而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孩子從小生活在家庭裏,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影響的啓蒙教育。因此,相對於學校、社會的教育,家庭禮儀教育起着非常關鍵的作用,家長就是孩子禮儀的啓蒙老師。孩子們自小與家長接觸的時間最長,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們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應當認識到自己是孩子的啓蒙老師,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對象,我們的各種行爲會深深的影響孩子。因此,在我們的現實家庭生活中,常常嚴於律己,養成良好的生活規範。譬如:無論是工作還是休息日都按時就寢,起牀;講衛生,保持家中整潔等等。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互諒互讓,互相尊重。晚輩尊敬長輩,謙虛接受長輩的'正確教導和意見;吃飯請長輩先就坐,給長輩盛飯,拿碗筷;親友來時熱情歡迎,親友告辭時應該起身相送,對老者要攙扶照顧乘車等。孩子現在還小,有些方面還不能理解,我倆常以講故事等多種方式正確引導,併力求他也這樣做。

我們在家庭中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爲習慣還經常注意以下方面:

1.讓孩子參與中國的傳統節日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祖先們遺留下來了許多的傳統節日,在每一個傳統節日的背後都有着獨特的意義。因此,每逢傳統節日時,我們都帶着孩子一起參與,除了讓孩子能夠銘記我國的傳統佳節外,還讓孩子們在參與的過程中瞭解我國獨特的傳統禮儀,讓孩子們知道禮儀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譬如: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春節、元宵節等。在春節期間,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過一個熱鬧、快樂的節日,孩子們也能從中感受到尊老愛幼、家人相互關心的美好道德風尚。他現在已經知道國慶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生日了。

2.平時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

(1)物質環境

①清潔、溫馨的家庭環境;②物品擺放位置固定、有序;③與孩子一起指定家庭中的行爲規則,並一起遵守;④創造的環境便於孩子養成好的行爲習慣:讓孩子自己穿衣服,但選擇的衣物是方便孩子穿脫的;教孩子用完物品應該物歸原位,放置孩子自己的物品的地方應該易於孩子拿放物品。

(2)精神環境

①尊重孩子,給孩子創造一個民主、平等的環境

;②父母的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

3.在日常點滴生活中滲透禮儀教育

首先,我們一般不會認爲孩子小就應該過度的溺愛、嬌慣、遷就孩子。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會滿足他,對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總是由他完成,從不大包大攬。對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及時糾正。縱容等做法表面上看是在愛孩子,但實際上確實在“慣”孩子,日久天長,孩子懶惰、依賴、自私、任性、懦弱、沒禮貌等壞習慣就會養成。這時候再要去改正它,沒有漫長的時間,不下大力氣,將很難改變。

再次,不允許孩子做的事情,一開始就不允許做並堅持到底。比如不隨着孩子的性子,想看多長時間電視就看多長時間,想玩多長時間電腦遊戲就玩多長時間。否則孩子習慣了看電視,玩電腦遊戲,就會很不習慣靜下來讀書學習。一般放學回家後,看二十分鐘動畫片,做幾道題目。

最後對幼兒多進行正面教育,反覆強化其正確行爲就會抑制其錯誤的行爲。

4.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反覆向孩子灌輸各種規範,力爭讓他體會、實踐並理解。

在我們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已開始懂得一些禮儀,這是個良好的開端。

禮儀教育隨筆4

有些家長在社會交往中缺少文明禮貌,習慣講粗話髒話無所顧忌;在家庭中當着孩子的面,夫妻間講親密的語言,做親密的動作也無所顧忌,這怎能使孩子在健康優雅的環境中健康成長?特別是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某些小毛病也會隨口出怨言,甚至打罵孩子,這對孩子的自尊心會產生很大的傷害,嚴重時可使孩子對家長的依賴減少,從而減少父子母女間的感情交流,使孩子心理健康發育受阻。

所以,父母對孩子說話千萬要講究語言的教育性鼓勵性,而絕對不能對其有所傷害,千萬不能這樣對孩子說:"你真讓人煩死了!""別忘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你!""我對你說過多少次不要亂跑!""爲什麼你不像聰聰那樣聽話?""你從不聽我講話!"等等。要知道隨意語言是要付出代價承受後果的。

1."你真讓人煩死了"類似的表達方式:"你又把飲料弄潑了,你不會好好拿杯子嗎?你怎麼就這麼笨?"這樣的語言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傷害呢?這些會給他們帶來羞愧感,孩子還會因此懼怕受到懲罰,要知道學齡前兒童出現各種狀況是常見的事,必須記住,孩子們不是故意要這樣做的。

2."別忘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你!"類似的表達方式:"我一下班就回來做好吃的給你你還不吃!"或者"因爲你我放棄了多少東西呀!"等這些語言會造成什麼傷害呢?你的孩子並沒有自己要求出生,他不必爲自己的存在而感到負罪。你在使他感到自己的`低級、多餘和毫無價值,你的話語還在暗示,他無法離開你。

3."我對你說過多次,不要亂跑!"類似的表達方式:"不要亂跑,我沒有對你說過嗎?"等,這樣的話使孩子感到自己無法把事情做好而失去信心。

4."爲什麼你不像聰聰那樣聽話?"類似表達方式:"鄰居小妹妹就不怕黑,她比你還小呢!"這些話語又會造成什麼傷害呢?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孩子聰明或勇敢,孩子感到不如別人時就會覺得沒有希望而放棄一切,還會使別的孩子成爲他憤恨的目標。

5."你從不聽我講的話。"類似的表達方式:"你經常使我上班遲到!"或"你從不替大人想想!"等,在你和孩子的關係中,你是主要的,不能讓孩子爲你承擔罪責。你應正面教孩子如何遵守規矩,體諒大人,還要教他解決問題的方法。

禮儀教育隨筆5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在日常教育中,我們應注意對孩子進行禮貌教育,讓孩子養成懂禮貌的習慣。比如,早上來園後,可以要求孩子在看到老師後,說“X老師,早上好!”;當不小心碰到別人或者惹哭了某個小朋友時,應要求孩子看着對方的眼睛,說“XXX,對不起。”;如果別人送好吃的東西給他,要教育孩子向對方說“XXX,謝謝!”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僅應對孩子提出禮貌方面的.要求,有時也可以提出其它的要求,比如,走路時不要跑;搬椅子時一定要貼緊身體不要碰到別人;吃飯時不要講話,專心吃飯,等等。

通過觀察孩子們的日常活動,我們會發現,孩子們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我們可以看到,孩子之間在交流時,如果有孩子走路時跑了,有的孩子就會像老師那樣,說:“走路不能跑。”如果讓某個小朋友來做小班長,他就會像模像樣的當起小老師,要求小朋友如何坐好,提出的要求和老師提出的要求完全一樣。

針對孩子這種善於模仿的特點,作爲教師的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用文明規範的言行舉止,去引導、影響天真可愛的孩子,讓孩子學會正確的禮節禮貌。

禮儀教育隨筆6

一、文明禮儀和行爲習慣培養的意義

在現代社會活動中,文明禮儀和行爲貫穿到我們的整個生活中,在西方國家中,文明禮儀不僅體現在個人素質上,而且滲透到社會活動的多個環節。但是在近幾年我國國人的言行表現和行爲習慣卻遭到很對國家的譏諷。這對我國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造成了很大的障礙,良好的文明禮儀培養不是利用法律、法規來約束的,所以注重我國國民的教育要從兒童時期抓起。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素有禮儀之幫之稱,中國以彬彬有禮的形態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但是現狀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批判中國人道德素質低下,無秩序、不排隊、山寨商品,還有很多出境遊客不講文明、在古建築上刻字、公共場所大聲喧譁等,這些事件都嚴重損害我國國人在世界上的形象,所以加強國人的文明禮儀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

二、幼兒文明禮儀與行爲習慣培養的方法

在進行幼兒文明禮儀的過程中,要告別傳統的教育方法,不要進行反覆的告知教育,要注意孩子的感性培養,使孩子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豐富,讓文明禮儀的意識通過傳播的形式灌輸到孩子的思想中去。

1、加強孩子在幼兒時期的習慣養成

幼兒時期的兒童對道德和良好事物判斷的差別很大,因爲幼兒時期孩子對道德沒有明顯的事非觀念,同時他們對道德的判斷只是單純的依據行爲,並不包含動機,在這一階段兒童對事物的對錯判斷往往憑藉主觀意識,不是理性行爲,對事物的判斷是通過直覺來進行推理的。這時候教育者不能單純憑藉口頭教育來提高幼兒對社會的認知。養成文明禮儀行爲要通過恰當的活動來進行傳輸,例如通過遊戲進行實際的行爲培養,使兒童在活動的過程中明白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使其明白自身行爲的意義,培養良好的禮儀和道德標準。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常常以幼師爲榜樣,習慣模仿幼師的一舉一動,對此,幼師可以將一些習慣用語,如“謝謝”、“對不起”、“沒關係”等應用到生活中,爲幼兒提到榜樣示範作用。

2、重視幼兒教育方法

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相互之間需要尊重,在進行幼兒教育中也要尊重幼兒,尊重幼兒就是尊重其天性,同時要根據其自身發展特點,進行有效的教育。在幼兒的教育中需要榜樣教育,榜樣能給幼兒足夠的直觀性,並且容易接受,所以在教育過程中必須樹立榜樣,使其發揮應有的指導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爲對孩子一生中都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父母可以在生活中爲孩子灌輸最直接的.社會意識,並且利用良好的文明禮儀來規範自己,利用文明禮儀來影響孩子的價值觀,使孩子的心靈在受到薰陶的同時,表現出最好的文明行爲。父母可以爲幼兒成長提供重要的成長環境,所以在生活中必須提高大力提倡和文明宣傳的力度,要積極表揚幼兒的文明禮儀行爲,爲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3、設計標誌,發揮其潛移默化作用

由於幼兒的年齡孩子很小,有很長的成長時間,這一階段也是學習的黃金階段,要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長時間的語言教育會使孩子覺得囉嗦,增加其逆反心理,這爲幼兒以後的教育帶來很大的困難,所以在進行幼兒教育的過程中要讓幼兒主動發現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在被動的學習轉化爲主動接受,並使其自覺遵守,例如可以在教育中使用幼兒感興趣的兒童畫形式進行教學,這些兒童畫可以有效抓住孩子愛玩、喜歡新鮮事物的特點,這對孩子不僅是一種心理暗示,同時還使孩子不知不覺中明白在“何地做何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好的禮儀行爲,使其得到潛在的默化培養。

4、注意強化,發揮其固良除劣作用

社會學習理論告訴我們兒童通過觀察自己的某一行爲所產生的後果,就會逐漸形成,何種行爲在何種場合下是適宜的。假設,這些假設指導着兒童日後行爲或行動。在通常情況下,兒童根據這些假設做出相應的行爲時,會得到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肯定是一種強化,會激發兒童繼續從事這類行爲,否定也是一種強化,否定的評價會讓兒童設法抑制這類行爲的發生,或設法逃避這種否定的結果。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老師要注意運用多種方法,如角色扮演、價值澄清、情境討論、直接干預等,來肯定幼兒適宜的行爲,否定其不適宜的行爲。

總之,幼兒時期是培養文明禮儀的關鍵時期,幼兒必須習慣在文明禮儀中生活,並使其成爲幼兒生活的一種習慣,最終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幼兒在培養文明意識的同時必須注重社會環境對其的影響,如果形成不好的生活習慣將很難在他們身上抹掉。而且這種習慣將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進行文明意識的培養需要社會和家長共同努力。

禮儀教育隨筆7

禮儀教育,顧名思義,就是有關於禮儀方面的知識教育;禮儀教育,深層次的來講,就是衛生,思想,涵養的教育,學習禮儀知識的好壞可以決定人的善惡與美醜,在當今社會,它是我們人生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自從我們幼兒園開展禮儀教育以來,在園領導的英明領導與組織下,在我們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堅持下,我園的禮儀教育開展得有姿有色。從小在家的時候,爸爸媽媽、老師就一直教導我,對人要有禮貌,對別人要友善,要學會尊重他人,從小到大我都一直謹記着爸爸媽媽,老師的教誨。

來到竹源幼兒園,知道我們幼兒園的辦園特色就是禮儀教育,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覺得禮儀對於孩子來說會有多麼的重要,但是帶小二班以後,漸漸地發現學習禮儀的好壞直接影響着一個人的成長,是人生當中最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幼兒園接觸禮儀教育以後,感覺在我們成人看來有些非常簡單的知識,但是我們都不是很清楚;在我們遇人時的以禮相待,人家對我們的態度,讓我們感覺我們幼兒園的禮儀教育開展得特別好,讓我們在其中感受到了尊重、被尊重…頓感禮儀的知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無處不在,也讓我產生一定要學好禮儀的想法,併爲之去努力!

接下來說說以前我的一些做法,雖然一直都是這樣做的,但是在別的地方,並沒有引起如此地重視,給人的印象如此之深。

給我印象最爲深刻的是遞接物品,爲什麼會選擇遞接物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其實遞接物品是最常見不過的,一般情況下,在遞接物品的時候,目的就是遞到對方的手裏就可以了,殊不知在這個過程中還有禮儀的講究。在遞接物品時,有兩大類,其中一類是遞接普通物品;另一類是遞接危險物品,在遞接普通物品的時候,一般是不分順序的,但是在遞接危險物品的時候,就要注意順序和方向,我們首先來說說遞接普通物品,比如說在遞接書本時,一般情況下要便於對方的觀看及使用,所以在遞書本的時候,首先要求的是雙手遞而且在遞給對方的同時,正確的方向是方便於對方的,身子可以稍微的彎曲一點,有點欠身的感覺,面帶微笑;在遞接危險物品時,要注意順序和方向,比如說在遞剪刀時,要便於對方的.使用,也是要雙手遞而且在遞給對方的同時,注意不要讓剪刀的刀尖朝着對方,而是要讓刀尖朝着自己,對方在拿的時候就直接可以拿到剪刀柄開始使用,在遞危險物品的時候身子也是要微微的向前彎一點,面帶微笑。總之,在遞接物品這一塊,要方便於對方,給人一種被尊重、舒服的感覺。

其實禮儀的知識無處不在,像上述的例子,我可以舉出好多好多,這些都是開展禮儀教育後給我們帶來的益處,給我們帶來的美好感覺。在今後的日子裏,我要好好學習禮儀,爭取把這些都帶進我的學習和生活中,並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隨着一起去學習、去感受。

禮儀教育隨筆8

父母如果長期用不良的話語傷害孩子,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有位母親經常當着孩子的面對別人說:"這孩子只愛聽故事,不愛講故事;愛亂畫,不愛寫字;膽子大得誰都不怕……結果,孩子上學後,不願回答老師的提問,愛自己亂畫不願寫字,並常常不顧老師的勸阻和批評破壞紀律,老師和家長都以爲他是個弱智兒童,可是智力測驗的`結果卻是"智力正常"。最後經專家鑑定,才知道孩子患了"語言性智愚症",其病因就來自他母親那經常性的口頭強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方招募了一批紀律散漫,不聽指揮的人到前線打仗,當局請來了心理學家幫助管理這些人,心理學家要求這些人每個月都給家人寫一封信,信的內容由心理學家擬好,告訴親人他們在前線如何勇敢,如何聽指揮和取得戰功等,半年之後,這些人竟都變了樣,變得像信中所說的那樣勇敢和守紀律了。

是什麼力量使他們變"好"了呢?就是那些良好願望的暗示作用。大人如此,又何況小孩子呢?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首先要看到孩子的好行爲,看到他的長處和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予鼓勵,發現了孩子的閃光點就要發揚光大,使孩子充滿信心從而更加積極起來。至於孩子的不良行爲,則要明確告訴他,這是不對的。否則,由於孩子的判斷力差,你嘮嘮叨叨他還以爲你是在表揚他呢,他將會更加"我行我素",再則,要讓孩子學習自我競賽,自我比較,認識到自己的進步。

總之,不要沒完沒了地嘮叨孩子的不良行爲,否則"壞孩子"可能就誕生在家長的言語之中。

禮儀教育隨筆9

禮儀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行爲科學,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自始自終地以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爲。

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決不能滿足於現狀,必須牢記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通過參加這次禮儀培訓,使我在內在修養、外在形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努力以一個生活老師無私的愛去理解、寬容、尊重和關心每個孩子,我把這樣兩句話作爲自己的座右銘:“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我們班上有一個小朋友,長得白白胖胖,扎着兩個小辮子樣子十分討人喜歡,可是幼小的她性格非常孤僻,而且膽子非常小,幾乎從不用語言與人交往,連大人跟她說話時她都無法用眼睛注視對方。草地上都不敢走,連走樓梯都戰戰兢兢的'。

出於愛護和責任,我把她的健康成長看作是自己的孩子。每天清晨家長送來時,我總是親切地走過去,微笑地熱情打招呼,問寒問暖;每次上廁所、洗手、進餐時,我會主動上前幫忙照顧,跟她說說話;戶外活動時,我都會伸出溫暖地手拉着她一起上下樓梯並鼓勵她和小朋友一起參與鍛鍊和遊戲。

現在這位小朋友已經能和別人一起玩,開始適應我們幼兒園集體的生活了,早上來園也能跟我打招呼了,此時的我感到莫大的快樂,我將永不停息愛我的孩子們,用心去呵護他們,與他們成爲好朋友,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禮儀教育隨筆10

我覺得,對幼兒進行“幼兒園禮儀教育”,不僅是教他們讀過幾句禮儀的話語,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學會運用禮儀、逐漸養成習慣,所以,禮儀教育應用於幼兒一日生活中,否則光說不練是沒用的。

我是這樣做的:先教幼兒誦唸《幼兒園禮儀教育》書中的白話三字經,然後經常結合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實景引導幼兒練習。例如幼兒學過“來園禮儀”的“三字經”後,我在晨間接待時就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如果他未與父母說“再見”,我就用“三字經”的有關句子提醒道“X X小朋友,‘別父母,勿忘掉’呵!”若不是父母送來園的,我就改說:“別家人,勿忘掉。”幼兒上廁時遇到小小班弟弟妹妹在裏面,我就引導幼兒複習誦唸“如廁禮儀”,於是幼兒就知道“有人在,須等待”了。幼兒要到戶外活動,我就說“人離開,椅收起”(椅子的禮儀);午睡時我說:“不矇頭,不趴睡,”發現個別幼兒玩席子、被子,我提醒他“小手空”。這些都是午睡禮儀中的語句……如此這般將幼兒誦唸過的禮儀三字經與幼兒在園的生活情景結合起來,才能幫助幼兒記憶、理解學過的禮儀內容,瞭解什麼場合用什麼禮儀。幼兒經常說、經常練,久而久之才能逐漸養成習慣,才能達到禮儀教育的目的。

什麼是禮儀?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爲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當今的社會,上到國家元首互訪,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從政壇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閃耀着文明禮儀的光輝。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後,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髒話”;“這個人太邋遢,衣服皺巴巴,連臉也沒洗乾淨”等等。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纔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

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有句老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爲。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總能見到一些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裏、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麪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爲: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操場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爲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等不良現象的發生。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爲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爲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爲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爲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爲,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爲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纔是成才,成爲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爲寶貴的精神財富。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的國小生。那麼首先,注意培養自己美好高尚的心靈。從表面上看,文明禮貌是外在的,而實際上外在的形式下蘊含着內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講文明懂禮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靈的人,美好的語言來自於美好的心靈,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言爲心聲”、“形爲內現”。其次,要在實踐中用文明禮貌的道德標準要求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文明禮貌,重在表現。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麼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爲,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啓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爲呢?我們每播下一個動作,學生將收穫一個習慣;我們播下一個習慣,學生將收穫一個品格,讓我們把文明禮儀放在心上,時時刻刻與文明交談,用它來約束自己的言行,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

禮儀教育隨筆11

小朋友們小便後洗手是最基本的事情,可是有的孩子卻總喜歡偷懶,有的小朋友只把手指尖浸溼,有的偷懶不打洗手液,還有的直接洗都不洗就走。怎樣促使孩子們自覺主動去洗手呢?一天,又有幾個孩子想偷懶被我看到了,於是我說:“上完廁所的小朋友出來讓老師聞聞你的手香不香。”這時孩子們都主動的到水池邊打肥皂洗手,生怕我會聞到有異味。“老師你聞聞我的手香不香?”“還有我的。”“我的小手,老師,我的、、、、、”而我呢,故意誇張地說“哇好香啊,真想咬一口!”孩子們聽了,都嚇得高高興興的“逃”走了。從此以後,小朋友再也不偷懶了,主動讓老師聞聞香香的小手。

孩子年齡小,做事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去提醒,如果找到了幼兒樂於接受的方法,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教師隨筆:孩子的變化我們班有個小朋友是剛剛轉過來的小朋友,活潑可愛,小嘴巴特別甜,笑起來有點像“小猴子”大家都很喜歡她,可是由於她年齡比較小她總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爲,不是碰碰這個、就是推推那個,常常精心準備的一個活動不是被這個小朋友的告狀聲破壞掉,就是被那個小朋友的哭聲搞得無法進行。於是,受批評成了他的家常便飯。後來,我想了一個辦法,轉變他的方案就出臺了。那就是,我把她的表現記錄下來,編成小故事,讓其他小朋友們表演,再由“觀衆”評出對錯。她也慢慢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漸漸的'變了,不再像剛來時那麼調皮了,上課也能認真聽講了,不像剛來的時候一分鐘都坐不了,老師和小朋友越來越喜歡他了。

其實,孩子的調皮也是另一種美,相信孩子,我們應該用愛的目光和行動去幫助他、改變他,相信他們會健康、快樂的成長爲參天大樹。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吃飯的樂趣每次吃飯,總有一些不喜歡吃蔬菜的孩子,對他們,我是傷透了腦筋卻又無可奈何。不斷的提醒對他們來說只是耳邊風,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怎麼辦呢?後來,我靈機一動,爲什麼不換一種教育方式呢?於是,在一次午餐前,我從阿姨手裏接過飯菜時就故意大聲的說:“今天的飯菜好香哦!你們聞到了嗎?”這時,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來,都翹起小鼻子誇張得聞着。一邊聞一邊說:“真的,好香!”“今天的蔬菜聞起來也很香,一定也很好吃。

禮儀教育隨筆12

我覺得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不僅要把自己的禮儀做好,更主要的是讓我們的孩子也要學會做文明人。

從孩子們入園開始,我就要求孩子問候要積極,並告訴孩子我們爲什麼要這樣做,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見面問好的習慣。在園所我要求孩子只要是別人給你東西就要說謝謝,在園所裏孩子做的很好,只是在家到底做的怎樣我不太瞭解。

直到有一天,和一位家長聊天才知道,我們園所的孩子把這些好習慣也帶回家了。原來是有一次星期天孩子在家吃飯,媽媽幫孩子盛好了飯,孩子主動和媽媽說了聲謝謝,當時這位媽媽就特別感動。作爲一名孩子的母親對孩子的付出總是不要求回報的,可是孩子的一聲謝謝是真的觸到了媽媽心底的那根弦,讓媽媽激動的不行。

在我們的平常生活中,我們班的孩子總會在不小心碰到別人後及時的說聲對不起,在別人幫助自己的時候說聲謝謝,當我看到自己所帶的孩子能自己和善的'解決一些小問題時心裏特別的高興。尤其是當我和家長聊天時會經常聽到有家長這樣說:“我家的孩子經常幫我整理東西,說是老師說的自己的東西要整理好,不要影響別人。”還有的說:“有時我不留神把垃圾扔到地上孩子也會及時的告訴我不能把垃圾扔地上。”

當我聽到家長的這些話時自己別提多高興了,我自己也因爲能成爲這一羣孩子的老師而高興。

禮儀教育隨筆13

在幼兒園中,我們以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爲主線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入園、閱讀、傾聽、排隊、盥洗、進餐、睡眠與起牀、戶外活動、離園、學習基本的儀容儀態,以及開關門、敲門、就餐、尊敬長輩的禮儀,我們可以隨機抓住並細化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例如,早晨教室的門口是每個孩子每天早上必經之地,每天早上我們兩位老師帶着一位幼兒站在班級門口,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來,一聲聲甜甜的:“小朋友,早上好”的問候,一個個彬彬有禮的:“您好,再見”的禮貌動作,構成了一幅幅傳播文明禮儀的美麗圖畫,感染着家長,影響着孩子,現在每天每位幼兒來園、離園都能做到主動向老師、家長、小朋友問好,並知道了與人交往要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小朋友相互間的“小摩擦”,還是相互間的`友情幫助,幼兒都能運用自如地交往,班集體中傳播着文明禮儀的氣息,在潛移默化中使幼兒初步形成了文明禮儀的良好行爲習慣。

實踐證明,只在有限的上課時間裏對幼兒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幼兒的日常生活中蘊藏着豐富的教育契機,只要教師善於觀察,捕捉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對幼兒隨機進行教育,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禮儀教育隨筆14

童謠語言的明快、生動,朗朗上口,易於背誦,幼兒對此有着擋不住的誘惑。我們把禮儀教育的內容設計成幼兒喜歡的、易接受的教學內容,如故事、兒歌、情景表演,讓幼兒在自己喜聞樂見的.環境裏,得到禮儀教育。如:小班的兒歌《輕輕地》小兔小兔輕輕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小青草,我就不跟你們好。”中班的“有來客,說請坐,端茶倒水擺糖果。客人走,說再見,揮手目送到外面”。大班的“交通規則要牢記,從小養成好習慣,不在路上玩遊戲。行走應走人行道,沒有行道往右靠,橫穿馬路離不了。”又如:情景表演《學做小客人》讓幼兒觀看了生動的表演,知道到了別人家做客時應該輕敲門,禮物要雙手送,在別人家不能吵鬧發脾氣,不能亂翻別人家的東西等。這些活動採用童話故事、寓言、兒歌、情景表演、動畫片、參觀體驗等方式,具有鮮明的形象性、趣味性、知識性、鼓動性與針對性,能喚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鳴。

童謠配上適當的體態動作,讓幼兒在遊戲童謠中獲得相應的情感體驗,產生情感共鳴,在行爲習慣教育方面具有現實操作性,成爲了幼兒園禮儀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禮儀教育隨筆15

幼兒的文明禮儀教育是一個提高認識的過程,更是一個付諸實踐的過程。由於幼兒年齡小,凡事缺乏堅持性,而良好的行爲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所以禮儀教育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啓發、引導和感染幼兒,需要將禮儀教育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下面,我談幾點自己開展禮儀教育的認識和做法:

一、教師應注重自身的隱性教育。

“教師是幼兒每日必讀的書。”教師的言談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幼兒的發展,因此教師對幼兒的態度應親切和藹、能營造平等、尊重、關愛、和諧、友善的環境,接納每一個幼兒,併爲他們提供與同伴及周圍環境充分交往、接觸的機會,讓幼兒在這樣的環境中學會彼此尊重、彼此包容、彼此互助、彼此欣賞、彼此合作。

幼兒對教師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們對教師的各種行爲表現都認真地模仿和學習。我們教師每天站在門前接待家長時,都會面帶微笑並主動和小朋友問好,開展問候禮儀教育時,教師的行爲就是最好的榜樣。一日三餐是幼兒學習進餐禮儀的最佳時間,我會用讚語表揚表現好的幼兒:XX小朋友用餐的姿勢正確、XX的桌子上沒一粒飯粒、XX拿筷子方法正確、XX喝湯沒有聲音……等等。我們教師在上班時舉止端莊,坐立行的姿態就是爲孩子樹立楷模。雙手接過幼兒交來的作業,批改完後再雙手遞給幼兒,幾次以後幼兒都學會了雙手接物。我們教師語言文明,禮貌對待幼兒,尊重幼兒的人格,工作中不與同事爭吵,不體罰、變相體罰幼兒,就是爲幼兒樹立了良好的禮儀榜樣。

二、讓家庭與幼兒園保持教育的連貫性。

幼兒園在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時,如果家庭沒有以同樣的禮儀規範來要求幼兒,兩者之間就會出現教育斷層。而這樣的斷層,一來會對幼兒園的教育造成衝擊,二來會使幼兒在禮儀教育中出現時好時壞的反覆現象。另外,幼兒在家庭中的時間要多於在幼兒園的時間,由於父母與幼兒的親情關係的影響,他們往往對來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響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所以要培養幼兒的禮儀,必須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使禮儀教育連貫起來,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因此我們與家長保持經常性的聯繫,不僅瞭解幼兒在家庭中的活動與表現,掌握幼兒在家庭中變化的情況,以便採取有效的教育措施。而且我們還經常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內的學習情況和表現,宣傳幼兒園的教育主張,促使家長能夠按照幼兒園的要求在家庭中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這樣,幼兒園與家庭之間,就架起了一座“禮儀教育”的橋樑,確保禮儀教育在持續穩定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把禮儀培養與遊戲相結合。

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它能代替枯燥的說教,加深幼兒的印象,便於幼兒記憶,但僅憑感性的認識還不足以形成習慣,還必須讓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進行行爲練習,從而避免只是機械的模仿所造成的做與說的不一致。因此,必須寓禮儀教育於遊戲活動中。在幼兒園,通過《熊貓的客人》、《金花學說話》、《小猴請客》等角色遊戲,幼兒感受到友愛同伴,禮貌待人的好處;通過《今天我值日》、《讓座》、《對不起,沒關係》、《拉拉勾》等歌曲的表演,鞏固禮貌用語,使幼兒懂得與同伴、長輩交往的一般禮儀。另外,評選小明星、給予小獎勵等都可以有效促進幼兒改正不良習慣,如開學初,有許多孩子進餐和午睡習慣較差,吃飯不專心,愛講話、東張西望、吃得很慢、挑食,老師的提醒也無濟於事。爲調動幼兒的內在因素,激發他們的上進心,讓幼兒變被動爲主動,自覺遵守紀律,於是“最佳餐桌”產生了,怎樣才能成爲最佳餐桌呢?幼兒討論得非常起勁,吃飯吃得很認真,不呆看、不講話、不挑食、桌面整潔都被幼兒列爲標準。好習慣就在孩子們的相互競爭中養成了。

讓我們把幼兒禮儀教育從有意識變成無意識的自覺自願、隨時隨處的教育,爲幼兒提供各種實踐的機會,讓禮儀與幼兒的生活密切聯繫起來,及時抓住機會,適時地啓發、誘導,培養幼兒的禮儀行爲。通過反覆地演練,讓幼兒獲得情感的體驗,促進價值內化,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提高幼兒的禮儀水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42p4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