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養生 >心理養生 >

心理學的知識

心理學的知識

隨着社會的發展,很多人都開始接觸到心理學的知識,但是又對心理學的知識一知半解,想更加深入的瞭解到心理學知識。多瞭解一些心理學知識可以幫助你理解身邊發生的事情;那些你每天都說的話;每一個舉手投足;每一次分心動念;都是我們的心理在默默驅動。一些很高端,又很常見的心理學知識,幫助你瞭解自己和他人。

心理學的知識1

作爲師範生,心理學是一門必修課。對於所有大學生在校期間及未來的職業生涯來說,也是重要的與終身的必修課程,學習心理學有以下重要意義:

1。有助於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2。明確各專業活動應具備的心理品質,有利於自我教育與良好個性發展;

3。掌握心理規律,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與辦學效能;

4。有利於自我心理調節,保持個人身心健康發展。

心理學的知識

人的心理是大腦的機能,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應。可見,我們正常的心理功能離不開我們的社會實踐。而人的心理活動對自己的行爲,對實踐活動有巨大的指導和調節作用。所以我平時要有符合實際的計劃和目標,用行動去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和心理水平。大學可支配的時間真的很多,我總不能將其浪費於睡懶覺、玩遊戲等。這需要增強自我控制能力,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充分利用時間,學習更多的知識,參與更多有意義的活動,豐富我四年的`大學生活,否則只能浪費青春罷了。

學習這門課程,讓我瞭解如何提高良好的記憶品質。通過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能增強記性,防止遺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過分緊張疲勞,要勞逸結合,兼顧娛樂,學會放鬆與緩解壓力;增強體育鍛煉;保持樂觀的心態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爲了培養我們良好的思維能力,需要敢於幻想,敢於實踐,敢於質疑,敢於創新,不受定勢的干預,大膽的發散思維。

在除了學習課本內容,張老師還給我們觀看《心理訪談》的節目,豐富了我的認識。同時,這些節目都是關於大學生遇到的問題,如如何告別依賴、面試技巧,有關的心理專家給了很多方法及建議。在今後遇到類似的問題,值得我學習借鑑。

總之,心理學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個學期就能完成的,需要不斷地學習。

心理學的知識2

從衆、服從

從衆是指人們對於某種行爲要求的依據或對行爲的必要性缺乏認識與體驗而跟隨他人行動的現象。

服從是指在權威命令、社會輿論或羣體氣氛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而採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爲。

表徵學習、概念學習、命題學習

表徵學習指學習一個符號或一組符號所代表的事物和意義。例如,將“鳥”這一個符號和鳥這種動物關聯。

概念學習是同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徵或本質特徵,是區分事物的關鍵。概念學習的實質就是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徵。例如,學習“三角形”這一概念,就是掌握三角形有三個角和三條相連接的邊這樣兩個共同的關鍵特徵,而與它的大小、形狀、顏色等特徵無關。

命題學習是指學習以命題形式表達的觀點的新意義。例如,對“圓的直徑是半徑的兩倍”的學習就屬於命題學習。

思維定勢、功能固着

思維定勢,指重複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採用新的方法。消極的思維定勢是束縛創造性思維的枷鎖。

功能固着是指人們把某種功能賦予某物體的傾向。在功能固着的影響下,人們不容易擺脫事物用途的固有觀念,從而直接影響問題解決的靈活性。

心理學的知識 第2張

感性知識、理性知識

感性知識:所謂感性知識是對活動的外表特徵和外部聯繫的反映,是對具有感性特徵的具體而有形的信息的言語概括。

理性知識:所謂理性知識是指對活動的本質特徵與內在聯繫的反映,一般包括概念和命題兩種形式。

逃避條件作用與迴避條件作用

逃避條件作用:當厭惡刺激出現時,有機體作出某種反應,從而逃避了厭惡刺激,則該反應在以後的類似情境中發生的概率便增加。例如,在屋內感覺人聲嘈雜時暫時離去。

迴避條件作用:當預示厭惡刺激即將出現的刺激信號呈現時,有機體也可以自發地作出某種反應,從而避免了厭惡刺激的出現,則該反應在以後的類似情境中發生的概率便增加。例如,害怕見生人不敢上街。

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

陳述性知識:陳述性知識也叫“描述性知識”,它是個人有意識的提取線索,因而能夠直接加以回憶和陳述的'知識。主要用來說明事物的性質、特徵和狀態,用於區別和辨別事物。這類知識主要解決是什麼的問題。這種知識具有靜態的性質。

程序性知識:程序性知識也叫“操作性知識”,是個人沒有有意識的提取線索,因而其存在只能藉助某種作業形式間接推測的知識。這類知識主要用來解決做什麼和怎麼做的問題。這種知識具有動態的性質。

操作技能、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程序化、自動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動方式。例如,吹拉彈唱。

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認知技能,它是一種藉助於內部力量調節、控制心智活動的經驗,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例如,計算、閱讀與記憶。

學習需要、學習期待

學習需要是指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有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

學習期待是個體對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目標的主觀估計。學習期待與學習目標密切相關,但兩者不能等同。

正強化、負強化

正強化是指在環境中呈現一個愉快的刺激,使得行爲頻率增加;

負強化是指通過擺脫掉一個厭惡刺激來增加某種行爲發生的頻率。

從正強化和負強化的概念可以看出,兩者的目的都是爲了增加行爲發生的概率,只不過正強化是呈現一個愉快刺激,而負強化是擺脫一個厭惡刺激。

泛化、分化

泛化: 當某一反應與某種刺激形成條件聯繫後,這一反應也會與其它類似的刺激形成某種程度的條件聯繫,這一過程稱爲泛化。

分化: 通過選擇性強化和消退使有機體學會對某種刺激和與這種刺激相類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應的過程,稱爲刺激分化。

再認、回憶

回憶是指過去經歷過的事物不在面前,人們在頭腦中把它重新呈現出來的過程。

再認是指人們對感知過、思考過或體驗過的事物,當它再度呈現時,仍能認識的心理過程。

回憶和再認是在不同條件下恢復過去經驗的過程,屬於記憶的第三環節。

心理學的知識3

描述發生的事情

心理學的第一個任務是對行爲進行精確的觀察。心理學家一般把這種觀察稱爲他們的數據。 行爲數據(behavior data )是關於機體的行爲和行爲發生時環境的觀察報告。當研究者進行數據收集時,他們必須選擇一個適宜的分析水平,並且設計出能保證客觀性的度量行爲的方法。

解釋發生的事情

描述必須忠實於可知覺到的信息,而解釋卻謹慎地超越了能夠被觀察到的現象。在心理學的許多領域中,中心目標都是找到行爲和心理過程的常規模式。心理學家希望發現行爲是如何工作的。

心理學的.解釋通常承認大多數行爲受到一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一些因素在個體內部起作用,比如基因構成、智力水平或自尊。行爲的這些內部決定因素叫作 機體變量(organismic variables )。它們是關於機體的一些特殊內容。就人類而言,這些決定因素是所謂的秉性變量(dispositional variables )。而有一些因素在外部作用。對行爲的外部影響是環境變量或情境變量。

一個受過良好訓練的心理學家,可以通過用他或她對人類經驗的洞察力和以前的研究者對同一個現象已經發現的事實,來解釋觀察到的現象。許多心理學家都試圖確定幾種解釋中的哪一種能最精確地解釋一個特定的 行爲模式。

心理學的知識 第3張

預測將要發生的事情

心理學中的預測是對一個特定的行爲將要發生的可能性和一種特定的關係將要被發現的可能性的陳述。對一個潛伏於特定形式行爲下的原因的精確解釋,常常能讓研究者對未來的行爲做出精確的預測。

控制發生的事情

控制是核心的、最激勵人的目標。控制意味着使行爲發生或者不發生——引發它,維持它,停止它,並且影響它的形式、強度或者發生率。如果一個對行爲原因的解釋能創造控制行爲的條件,那麼這個解釋就是有說服力的。

控制行爲的能力很重要,因爲它爲心理學提供了幫助人們改進他們生活質量的途徑。

心理學家使用科學的方法對個體的行爲和心理過程得出結論。心理學家有這樣幾個目標:在適宜的水平上客觀地描述行爲,解釋產生行爲的原因,預測行爲何時會發生,以及控制行爲以改進生活質量。

標籤: 心理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yangsheng/xinli/74g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