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養生 >心理養生 >

如何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

如何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

瞭解心理髮展規律、學會傾聽、建立溫暖、信任的關係。

如何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1

一、創造一個良好和諧的校園環境供兒童快樂成長

少年兒童到了適齡年齡,除在家外,一天中的一半時間都在幼兒園或國小中度過,那麼一個良好和諧的校園環境就對少年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尤爲重要了。

教師作爲校園內孩子們的第一影響者,應該如何對少年兒童進行教育,筆者從以下幾點進行闡述:

1、教師要以健康的人格影響幼兒

教師要善於調整自己的情緒,以積極進取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工作及孩子們,不斷改善自己的個性品質和心理健康狀況,極力避免將個人的不良情緒帶到工作中來。對於少兒教師而言,重視和加強自身的心理衛生保健已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而是一項重要的社會義務,因爲這關係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教師要注意自身言行對少兒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心靈也很脆弱。因此,教師對待孩子不能因爲他們年齡小,不懂事而忽視了他們的感受和承受力。少兒教師對自己的言行,甚至是一貫認爲正確的做法都應該做深刻的反思,以免不經意中使兒童幼小的心靈受到創傷。

2、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1)從進校開始即爲孩子們營造一種溫暖、關愛、民主的心理氣氛,主動向孩子們問好,用溫暖、親切、關愛的態度接待他們。沐浴在溫馨和諧的氣氛裏,孩子們纔會始終保持積極愉快的活動情緒。

(2)充分發揮少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少兒的自信心。教師在集體教育活動中,要以恰當的方法引導少兒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樹立自信。

(3)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少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少兒經常會碰到一些衝突和矛盾,這時教師不要輕易介入,要讓少兒學會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會用理智去控制情緒。在遇到心理衝突時保持心理的平衡和穩定,積極地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保持健康的情緒,處理好與小朋友之間的人際關係。

3、發揮家庭教育作用,共同促進少兒心理健康發展

爲培養少兒的良好品質,教師和少兒家長應及時溝通,讓家長了解少兒在校的日常狀況,從而不斷調整方式,鍛鍊孩子獨立自理能力和責任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家庭中,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是子女模仿的榜樣,並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習俗好惡、道德品質和社會公德的形成,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着奠基作用。

1、爲孩子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1)努力提高家長的素質和素養。家長應該通過不斷地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面對教育子女中出現的各種難題,家長要有耐心、決心和教育機智,能創造性地採取恰當的措施,堅持不懈地去尋求較好的教育策略。

家長自己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有良好的品德修養和良好的行爲習慣。教育孩子是身教勝於言教,要言行致。

(2)教育子女要以德爲先。在家庭中,作爲家長應花大力氣做好對子女的品德教育。要培養子女的鑑別能力,要讓子女對社會、對人生充滿信心。

(3)家長要有教育機智和創造性的教育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不要過分關心孩子,過分關心孩子,容易使孩子過度以自我爲中心,結果成爲自高自大的人;不要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與同年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養起來的.,強迫他們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這些做法易使孩子形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爲;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衆批評或嘲笑孩子,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不要過分誇獎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讚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另外,讚許必須針對具體的事,讓孩子知道自己優點的同時感到你的讚許是真誠的,而不是虛的、哄他的;

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家長對待孩子時,如果自己的情緒總是不穩定,喜怒無常,孩子會感到無所適從,變得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不要在孩子面臨困境時不聞不問,要幫助孩子對目前的困境進行分析,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幫助孩子解決困難,但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

2、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會受用終生,因爲這些習慣關乎到孩子今後的發展。如果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享受不盡它的利息;如果養成了壞的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盡它的債務,人在小的時候就要訓練出好習慣。以下6個好習慣,家長應從小就培養孩子。

(1)做事有計劃。即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具體的時間規定,有準備、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驟。

(2)堅持每天鍛鍊身體。即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做一些適合孩子的運動,長期堅持,以達到強健體魄、促進心智的效果。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要憑藉自己的力量和經驗,完成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完全屬於自己必須面對的事情,而不是想方設法地尋求他人的幫助。

(4)微笑待人。微笑待人的人,總是彬彬有禮、和藹可親、真誠友善、寬容大度,他們走到哪裏都會是最受歡迎的人。

(5)說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這關係到一個人的誠信,言而有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

(6)在挫折中反思自己。引導孩子養成善於在挫折和失敗中反思自己,能對自己沒能達成的事情進行及時總結並調整,這樣經歷過挫折和失敗後的孩子才能夠真正地重新站立起來。

如何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2

1、密切同孩子之間的感情

在培養快樂性格的過程中,友誼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玩耍,讓他們學會愉快融洽的人際交往。 

2、給孩子提供決策的機會和權力

快樂性格的養成與指導和控制孩子的行爲有着密切的聯繫。父母要設法給孩子提供機會,使孩子從小就知道怎樣使用自己的決策權。

3、教孩子調整心理狀態

應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樂,其祕訣在於有適應力很強的心理狀態,這使他們能很快地從失望中振作起來。在孩子受到某種挫折時,要讓他知道前途總是光明的,並教孩子注意調整心理狀態,使他恢復快樂的心情。

如何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 第2張
  

4、限制孩子的物質佔有慾

因爲給孩子東西太多會使其產生獲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這樣一種錯覺,所以應結合事例教育他們,人生的`快樂不能僅與物質財富的佔有劃等號。 

5、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

平時注意孩子的愛好。爲孩子提供各種興趣的選擇,並給予孩子必要的引導,孩子的業餘愛好廣泛,自然容易擁有快樂的性格。 

6、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滿和諧

家庭和睦,也是培養孩子快樂性格的一個主要因素。有資料表明,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成年後能幸福生活的比在不幸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要多得多。

如何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3

一、 家庭、學校和社會應高度重視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

處在各種不健康心態下的國小生,都會產生煩燥、苦悶、傷心等心理反應,情緒波動大,對自己的健康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家庭、學校和社會應高度重視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 物質上滿足要少,精神上的關懷要多

目前中國家庭結構的特殊性是六個大人一個小孩,獨生子女自然成爲家庭中的核心。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庭教育存在較大的缺陷。父母給予孩子太多的物質上的滿足,而缺乏精神上的關懷,較少和孩子進行必要的交談、溝通。因此,與孩子談談心、說說話是國小生健康成長的必不要少的條件之一。

三、加強心理素質訓練,提高競爭意識和自信心

“挫折教育”就是我們針對目前孩子心理脆弱、心理素質差而提出來的。人爲地讓他們多感受挫折,使其在遭受挫折時不至於茫然無措,心理失衡,減少對他們的過分呵護,讓他們正視壓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國小生不怕失敗、勇於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和敢於拼搏的能力。

四、適時地進行心理健康諮詢

心理學表明,人有了心理負擔,只有想辦法排解出來纔可以釋放內心的怨氣和煩躁,纔可以減輕精神壓力,把消極情緒轉化爲積極情緒。因此,適時地進行心理健康諮詢,效果明顯。

如何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 第3張
  

五、 發展性的評價有助於國小生的心理健康

發展性的心理評價遵循了以人爲本的理念,關注國小生的差異,反對那種將“全面發展”理解爲“統一規格”、“一種模式”的錯誤觀念。

以“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的觀念指導教學工作,重在對國小生的表現進行縱向比較,淡化考試的評價功能,減輕國小生對考試失敗的恐懼,使國小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希望,並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這積極、和諧、平等的評價環境裏,感受到讚賞、鼓勵、理解、關懷、獲得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能夠極大地促進國小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發展。

六、 欣賞學生之所做

賞識的本質是信任和看得起孩子。無論他們的表現是否讓人滿意,都要給孩子信任,“學生的智慧集中在他們的手指尖上。”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寬容學生的無知與過錯,應積極鼓勵他們,讓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都發揚光大。

七、 用陽光雨露滋潤學生的心田

關愛學生是教師對學生的關心,理解、尊重、信任,是教師精心營造的氛圍。在看待問題上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瞭解他們的心情,以寬厚平和的心態關注學生心理的成長,不要把心理問題簡單當做思想或紀律問題處理,傷害學生的自尊與自信心。

標籤: 健康心理 培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yangsheng/xinli/edp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