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岳飛是不是南宋時期的

岳飛是不是南宋時期的

是的。

岳飛是不是南宋時期的1

人物生平:

1、三次投戎

北宋崇寧二年二月十五日,岳飛出生於河北西路相州湯陰縣(河南湯陰縣)的一個普通農家。傳說岳飛出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故父母給他取名飛,字鵬舉。

宣和四年,童貫、蔡攸兵敗於契丹,河北官員劉韐於真定府(河北正定縣)招募“敢戰士”以御遼(一說是爲徵遼)。岳飛應募,經過選拔,被任命爲“敢戰士”中的一名分隊長。20歲的岳飛自此開始了他的軍戎生活。賊寇陶俊、賈進在相州作亂,岳飛請命前去除害。岳飛表現突出,帶領百騎騎兵,用伏兵之計,生擒二賊以歸。

同年,岳飛的父親嶽和病故。岳飛辭別劉韐,離開軍隊,趕回湯陰爲父親守孝。宣和六年,河北等路發生水災,岳家生計艱難,岳飛爲了謀生,前往河東路平定軍(山西平定縣)投戎,充當騎兵效用士,不久被擢爲偏校。

宣和七年,金滅遼之後,便大舉南侵攻宋。宋徽宗禪位於長子趙桓,即宋欽宗,次年改元靖康。東路金軍渡過黃河包圍開封,宋欽宗用李綱守衛京城,但最終還是選擇求和,供奉了大批金銀,許割太原、河間、中山等三郡於金。

岳飛是不是南宋時期的
  

2、初露崢嶸

靖康元年冬,康王趙構到相州,於十二月七年級日開河北兵馬大元帥府,岳飛隨同劉浩所部一起劃歸大元帥府統轄。劉浩爲元帥府前軍統制,構命他南趨濬州(河南浚縣西北)、滑州(河南滑縣)方向以作馳援開封的疑兵,自己則率領元帥府主力北上大名府。

岳飛奉劉浩的命令,帶一支三百人的騎兵小隊往李固渡進行偵察,在侍御林與金兵遭遇,岳飛殺死敵將,擊退金軍。在滑州南的'遭遇戰中,岳飛奮勇當先,又以百騎殺敗金軍。兩次小戰,岳飛的勇敢和武藝便得到顯露。

3、再歸宗澤

李綱罷相後,東京開封府的留守宗澤就事實上成爲抗金的中心人物。宗澤和北方的民間自發抗金武裝建立了廣泛的聯繫,收編了號稱百萬人的大軍,積儲了足供半年食用的糧草。

宗澤委任王彥作爲領導,帶領岳飛及其部下。岳飛和王彥難以共事,便決定率領部伍南下東京開封府,再次接受宗澤的領導。宗澤珍惜岳飛的才幹,體諒他的愛國之心,原諒了岳飛的違反軍紀(指率隊離王彥之事),留在營中聽候差遣。

岳飛是不是南宋時期的 第2張
  

4、開封棄守

上年八月開始南侵的金軍,於是年正月又先後攻下徐州、淮陽、泗州,進襲揚州。二月九年級日,南遷揚州的宋高宗得到金軍攻陷天長軍(安徽天長)的消息,驚慌失措,落荒逃至杭州。五月,苗劉兵變被鎮壓後,高宗移駕建康。就在高宗移駕建康時,杜充借“勤王”之名,行脫離危險之實,準備離開開封,前往建康。

岳飛於六月下旬剛回軍開封,就接到杜充南撤的命令。岳飛向杜充苦諫,杜充不聽。岳飛無奈,只得率軍隨之南下。開封隨後於次年二月陷落。

岳飛是不是南宋時期的2

岳飛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嶽爺爺的威名至今流傳,而岳飛的死至今都令人惋惜,本來可以直搗黃龍卻在十二道金牌的命令下撤軍,隨後更是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死,直到宋孝宗時期才恢復清譽。

時至今天,依舊有很多人去杭州嶽王廟去祭祀這位民族英雄,更是很多人惋惜他的冤死,那麼宋高宗爲何非要下令殺死岳飛呢?

軍事天賦的顯露

岳飛是河南的普通農家子弟,祖上沒出過什麼名人,雖然家貧,但卻刻苦學習,平常的時候喜歡讀《左傳》和《孫吳兵法》,並且拜師學藝,這位以後的馳騁沙場立打下了基礎。

和其他普通人一樣,岳飛也早早地娶妻生子,在那個年代,除了讀書有出路以外,只有當兵這一條路了,雖然宋朝武將地位低下,但不妨礙很多農家子弟懷揣夢想投軍。

岳飛投軍後現在河北、山西以及河南等地活動,先是在敢死隊中效力,後來靠着出色的武藝一路攀升。

紹興四年(1134年)岳飛已經成爲清遠軍節度使,節度使這個職位在唐朝是非常牛逼的,但是到了宋朝只是一個榮譽頭銜,沒有與之匹配的實際權力,但地位依舊不低。

兩宋時期,宋軍一敗再敗,但是隻要有岳飛主導的戰場,幾乎毫無敗績,其軍事能力可見一斑。

極高的政治覺悟

現在有很多人說岳飛是因爲堅持“迎回二聖”,讓想要穩固帝位的趙構很不放心,所以才殺了他,但事實上岳飛不僅軍事能力強,而且有極高的政治覺悟。

早些年,岳飛確實打着“迎回二聖”的口號一路征戰,在金國準備扶持宋欽宗的兒子當傀儡皇帝的時候,岳飛再也沒有說出這句話,反而私下拜見趙構,並且上書趙構早立太子,斷絕金國扶持傀儡皇帝的念頭。

注:“異時迎還太上皇帝、寧德皇后梓宮,奉邀天眷歸國”。——岳飛.《乞出師札子》

所謂的梓宮就是已經在五國城的宋徽宗和鄭皇后,至於天眷只是還在宋欽宗等人,一句話,岳飛現在只認趙構爲正統。

這份札子可以說明確表態了岳飛的立場,即便是“迎回二聖”也不會動搖趙構當皇帝的局面。

趙構聽聞岳飛的札子後,非常開心,說出了“諸將知尊朝廷可喜......中興之事,朕一以委卿”。等話語。

因此宋金議和之前,岳飛和趙構的君臣關係非常良好。

岳飛是不是南宋時期的 第3張
  

北伐前的準備

紹興四年(1134年)岳飛成功收復了襄陽六郡後開始謀劃北伐。

紹興七年(1137年)經過多年謀劃後,岳飛正式上了《乞出師札子》,提出了收復中原的宏圖,其中計劃之周密,眼光之遠見,展現了岳飛超高的戰略能力,其中有幾個重要的計劃:

1、金國處於制衡的目的扶持僞齊,我們可以派使者離間僞齊和金國的關係

(臣揣敵情,所以立劉豫於河南,而付之齊、秦之地,蓋欲荼毒中原生靈,以中國而攻中國。粘罕因得休兵養馬,觀釁乘隙,包藏不淺。臣不及此時稟陛下睿算妙略,以伐其謀,使劉豫父子隔絕,五路叛將還歸,兩河故地漸復,則金賊詭計日生,它時浸益難圖)

2、如果有機會,可以北上河南,匯合五路叛將,收復河南和陝西地區,其中山東地區可以交給韓世忠等人。

(萬一得便可入,則提兵直趨京、洛,據河陽、陝府、潼關,以號召五路叛將,則劉豫必舍汴都,而走河北,京畿、陝右可以盡復。至於京東諸郡,陛下付之韓世忠、張俊,亦可便下)

3、繼續分兵北上,滅僞齊,恢復大宋

(臣然後分兵濬、滑,經略兩河,劉豫父子斷可成擒)

4、如果順利的話,遼國也可以復興,適當給予遼國援助,可以牽制金國的兵力

(如此則大遼有可立之形,金賊有破滅之理,四夷可以平定)

5、如果僞齊實行堅壁清野,那麼河南暫時無法收復,那麼岳飛就帶兵回來,尋找機會流動作戰。

(假令汝、潁、陳、蔡堅壁清野,商於、虢略分屯要害,進或無糧可因,攻或難於饋運,臣須斂兵,還保上流。賊定追襲而南,臣俟其來,當率諸將或銼其銳,或待其疲。賊利速戰,不得所欲,勢必復還。臣當設伏,邀其歸路,小入必小勝,大入則大勝,然後徐謀再舉)

6、如果敵人沒有攻打襄陽,反而去江南或者四川等地,那麼更好,直接長驅直入

(設若賊見上流進兵,併力來侵淮上,或分兵攻犯四川,臣即長驅,搗其巢穴。賊困於奔命,勢窮力殫,縱今年未盡平殄,來歲必得所欲)

7、另外告知宋高宗,他現在需要的是時間,而且此次北伐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了,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到時候天下肯定安定

(亦不過三二年間,可以盡復故地。陛下還歸舊京,或進都襄陽、關中,唯陛下所擇也)

說實話如果趙構真的全心全意地支持岳飛的話,收復失地真的不再是夢,可惜一心求和安穩皇位的趙構最終讓這個計劃付之東流。

金國的困境

金國當年起兵的時候只有2000多人,只是後來一邊打一邊接受降軍纔不斷擴大,但是遊牧民族入主中原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太少了,沒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很難撲滅各地的反撲,雖然金國名義上控制了黃河流域,但是沒有真正控制。

當時境內各種起義軍紛紛打着旗號,讓金國疲於應付,只能表面上控制着這些地方。

同時金國內部也紛爭不斷,太祖一脈和太宗一脈激烈的權力鬥爭,演變成了停戰派和主戰派。

其中停戰派說現在金國實在沒有能力統治這些地方,不如先緩緩,等實力積累後一舉滅了南宋。

主戰派則表示南宋和北宋如出一轍,現在只不過垂死掙扎,可以趁機滅了他,省得以後恢復後尾大不掉。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導致金國上層亂哄哄的。

紹興八年(1138年)停戰派佔據上風,宋金第一次議和,爲了表示誠意,金國說可以把陝西河南歸還給宋朝,這讓南宋朝廷上下喜出望外,紛紛上書派大軍北上,直接駐紮在陝西河南等地,但是趙構表示,人家只是嘴上說說而已,當不得真,這讓很多人氣的吐血。

當然金國也不願意,只是爲了“安撫”一下南宋而已,畢竟自己打下的土地怎麼能拱手讓人呢?

紹興八年(1138年)宋金達成第一次議和,爲了保住皇位,趙九妹先是承諾取消國號“宋”,並且承諾每年給予25萬兩的歲幣,後讓當朝宰相秦檜跪在金國使者面前,聆聽聖訓。

岳飛是不是南宋時期的 第4張
  

宋金大戰

紹興九年(1139年)主戰派的完顏兀朮發動政變,主戰派主導金國朝政,獲得權力後的完顏兀朮力主收回河南陝西地區。

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兀朮撕毀和議,下令進攻南宋,和議不到兩年就撕毀了,同時金國一路南下,已經打到了離長江不遠的順昌城(今安徽阜陽地區)。

金國的一系列操作讓趙構的臉啪啪作響,趙構也是難得硬氣了一回,既然和議不成,那麼直接開戰吧。

趙構命韓世忠、張俊、岳飛爲河南、河北諸路招討使,並且加封爲太保、少師、少保的榮耀官銜以激勵他們作戰。

其中嶽飛的任務是救援順昌城,不過還沒等到岳飛到達順昌,大將劉錡已經大敗金軍,完顏兀朮退回到了開封。而關中地區胡世將正和金兵對峙,雙方互不相讓。

此時形勢利於南宋,只要此時宋軍集中兵力北上決戰,中原收復的機率很高,但是又軟了下去的趙構派使者李若虛到軍營道:“兵不可輕動,宜且班師”。

岳飛自然不甘心放棄這個大好的機會,而李若虛也是主戰派,於是他們決定先收復中原,至於朝廷命令先放在一邊,這相當於公然違抗朝廷命令,而李若虛也表示自己願意回朝承擔矯詔的罪名“矯詔之罪,若虛當任之”。

岳飛是不是南宋時期的 第5張
  

勢如破竹

當年六月,岳飛順利攻克蔡州、穎昌、陳州。

七月順利收復洛陽,並且聯絡北方義軍,騷擾敵後。

而韓世忠也打到了海州(今連雲港),張俊進軍亳州,宋軍全面北進,只要岳飛成功擊敗在開封的完顏兀朮,金國再無能戰之兵。

然而脊樑骨斷了的.趙構再次下詔,下令韓世忠、張俊、劉錡撤軍,放棄了這一大好局面,只有岳飛的孤軍繼續作戰。

然而岳飛沒有放棄,完顏兀朮引以爲傲的鐵浮圖在岳家軍面前不堪一擊,幾場大戰下來幾乎喪失了戰鬥力,尤其是楊再興,以300騎兵力殺2000金軍,最終戰死沙場。

這和原先一打就跑的宋軍不一樣,讓完顏兀朮不禁說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話。

不信邪的完顏兀朮準備在朱仙鎮與岳家軍決戰,如果打不過真的就撤了,沒想到與岳家軍的第一次交鋒讓金軍全線崩潰,完顏兀朮看到真的打不過,準備下令撤軍了。

這下子收復中原真的不是夢了,只要趙構派來援兵,喪失的土地唾手可得,但是岳飛沒有等來援兵,等來的只有十二道金牌。

趙構的想法

爲什麼趙構會放棄如此好的局面呢?這還得從宋朝立國之初說起。

宋朝立國之初,看到五代十國天子輪流做的局面,爲了避免宋朝重蹈覆轍,便搞出了“杯酒釋兵權”,抑制大將軍權。

有宋一代,抑制軍權是刻在宋朝骨子裏的基因,整個宋朝,無時無刻不進行着對軍權的嚴防死守,因此在宋朝軍人地位很低。

而趙構本來就是撿漏當上皇帝的,當上皇帝后,對軍權方面更是非常敏感,畢竟他的皇位並不穩固。

同時北宋滅亡後,各地雖然都在勤王,但都是以報效朝廷爲名,實際上想要割據一方,其中鬧得最大的就是著名的“苗劉兵變”,趙構被逼着退位給三歲的小皇帝,後來雖然被平息,但是又被金兵攆到大海上,苟延殘喘。

此時的南宋朝廷不僅沒有信任的兵馬,而且威信大幅度降低,因此趙構在地位稍穩後,就開始着手恢復喪失的朝廷威信以及收攏兵權,這纔是趙構爲什麼一心想要求和的基礎。

一旦求和,有了金國的冊封加上繼承北宋的基業,南宋朝廷可以重建其合法性,至少名義上是如此,有了名義上的合法性,各地割據武裝都得服從南宋朝廷的命令,否則就是謀反的大帽子扣下來。

同時求和後,邊境沒有仗可打,趙構正好可以削去大將的兵權,將軍權集中到朝廷手中,這纔是趙構的最終目的,因此只要達到這個目的,他什麼條件都可以接受。

趙構的立足點從來都不是恢復大宋江山,他只要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的安定,安安心心的當天子,至於什麼光復祖宗基業,在他眼裏什麼都不是,這也爲岳飛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一心求和

金國內部有主戰派和停戰派,南宋朝廷也有主和派和主戰派,其中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就是秦檜。秦檜這個人善於揣摩人的心思,對於趙構的想法也是一清二楚,因此爲了自己的權勢和地位,他甘願當起了主和派。

當時朝廷主戰派和主和派天天吵鬧不休,秦檜要的就是藉助議和,打壓主戰派,實現自己的權力最大化,因此和趙構狼狽爲奸,積極策劃兩次議和,當權者有了這個想法,岳飛的北伐收復失地的想法必然不會成功的。

悲劇的岳飛

本來一鼓作氣就可以收復河南,但是在十二道金牌的命令下,岳飛不得不撤軍,逃出開封的完顏兀朮再度佔據河南,辛辛苦苦收復的河南地區再次陷入,讓岳飛不得不仰天大哭:“所得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回到臨安的岳飛心灰意冷,朝廷袞袞諸公只想苟且偷安,於是他想要辭官還鄉,此時的趙構卻不準,說戰爭還沒結束,不準岳飛辭官,這倒不是趙構多麼愛護岳飛,只是趙構還得藉着岳飛維護南宋朝廷,畢竟這麼忠心又聽話的武將是趙構所需要的。

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金達成議和,但是議和的前提是必須殺了岳飛“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

金國實在是被岳家軍打怕了,只要岳飛還在,一旦被啓用,那就是金國的噩夢。

在穩定朝廷和殺死岳飛面前,趙構和秦檜很快做出了選擇,下令將韓世忠、張俊、岳飛調離軍隊,韓世忠的命運本來和岳飛一樣,但是在岳飛的告知下跑到宮中哭訴才勉強保住了性命。

十月,岳飛被投入大理寺,但是找不出任何岳飛“謀反”的證據,無奈之下,以“莫須有”的罪名下令處死。

岳飛冤死後,宋金和議再有什麼阻礙,趙構心裏徹底踏實了,舒舒服服地做了幾十年的天子然後退位,活了八十歲,歷代帝王中少有的高壽。

岳飛是不是南宋時期的 第6張
  

秦檜也得到他想要的,執掌朝政14年,位極人臣。

只有民族興亡重於個人榮辱的岳飛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成爲【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趙構和秦檜也知道岳飛是冤死的,但是在自己利益面前,只能犧牲岳飛,後來更是心虛,將嶽州改成純州,不知道是不是心懷愧疚。

岳飛死後,一個小小的獄卒隗順冒着生命危險將岳飛的遺體埋藏在九曲叢祠旁邊,直到去世後才告訴自己的兒子。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即位之初,就爲岳飛平反,隗順之子告訴朝廷岳飛埋葬之地,最終被挖出來重新厚葬,後來賜諡號“武穆”,世稱嶽武穆。岳飛平反之初,趙構還在世,或許這背後也有他默許的意思。

岳飛重新安葬後,因爲被賜鄂王,祭祀他香火的地方被成爲嶽王廟,此後千年,嶽王廟香火鼎盛,前來祭祀紀念的人絡繹不絕,連明太祖、毛主席都稱讚不已。

至於秦檜和趙構,死後成了昏君奸臣的典範被遭受後人無盡的唾罵。

標籤: 岳飛 南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r5mv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