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養生 >保健養生 >

怎麼養生才能健康?

怎麼養生才能健康?

調神養生

怎麼養生才能健康?

精神樂觀,則氣舒神旺;精神抑鬱,則氣結神頹;喜怒不節,則氣耗神消。故清心寡慾可使心氣平和、血脈流暢、精神安定,雖有大驚猝恐而不能爲害。調神之法,參禪入定,或心有所恃,或絃歌自娛,或山林探幽,以氣度從容,心思安定,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則神調。

吐納養生

即今之氣功。氣功之要,一是靜心,靜而不思,若能無外無我,可以養神而致長壽。二是以意引氣,以氣行周身,通達經絡,包括通任督、通小週天、通大周天等各種方法,達到養氣養神、經脈流暢,保健強身。

氣功,作爲醫療保健,其歷史源遠流長。它起源於唐堯時期,奠基於春秋戰國,以後歷代有所發展。遠在兩千多年前先秦時期的醫學著作和其他著作中,就有關於氣功的論述。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一批簡帛醫書中,就有描述氣功的帛書帛畫。《黃帝內經》中亦有不少地方與氣功有關,但這一詞在古代未普遍使用,而是直到現代才盛行起來;在古代,仍稱爲導引、吐納。服氣等。葛洪在其《抱朴子》中,對氣功養生的經驗和方法作了較詳細的記載。南北朝時代,陶弘景輯錄了六朝以前的氣功養生經驗,編輯成《養性延命錄》,佔該書之半的《服氣療病》和《導引按摩》兩部分,有些內容與目前在應用的動靜功法極爲相似。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於絕大部分證候下都載有導引、吐納的方法,約有260餘種,可說是隋代以前氣功療法的一次總結。孫思邈的《攝養枕中方》一書,其中導引、行氣兩節,專論古代氣功。孫氏特別強調“氣息得理,即百病不生”的呼吸鍛鍊作用。他還介紹了六字訣的具體運用,以及動功“天竺國按摩婆羅門法”計十八勢、“老子按摩法”計四十九個動作。

導引養生

又稱爲練形養生。導引吐納,自古即用於描述氣功及形體強身,未有細緻確定的區分。這裏則專指以形體動作爲主導方法的養生,所謂“主導”,是因爲這種方法本身也要求有呼吸動作的配合。這類養生術有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太極拳以及被動的推拿等。

食餌養生

通過調節食物的品質、數量、進食規律,以及迴避有害的食物以養生,也包括餌藥養生(古稱神仙服餌),其內容包括食性、食養、食療、食節、飲食禁忌及藥養等。

保精養生

精氣神爲人之三寶,精化氣,氣生神,故精又爲人之動力源泉。保精之法,開源節流。節流有二:一是養神,神安不亂,精不妄耗,清靜無爲,恬愉自保。二是節房室,古人將男女好合、房事傷精看得很重,認爲精生有限,而性慾無節則過耗,將致疾短壽。開源即促精生長、吸引採補。前者有食餌、藥物、修煉等法可以試行,後者則主要與房中術有關。

環境養生

人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環境的影響,因而對水土氣候、地形地貌、森林植被等均有所選擇。古人主張在高爽、幽靜、向陽、背風、水清、林秀、草芳之處結廬修養,故多選擇名山大川、幽雅清靜之處。現實生活中只要達到適宜也就可以。

薰治養生

以傳統中醫芳香薰治,達到養生目的。古人薰治消毒常採用的藥物有艾草、蒼朮、貫衆等。臨牀上運用蒼朮的方劑很多,端午節前後,古人有用蒼朮“闢疫邪”的習俗,或用蒼朮薰屋,或以蒼朮和辛夷、薄荷、蒼耳子等多種中藥做成香袋、香囊掛於室內、佩於身上。達到闢疫邪、身芳香之功效。

薰治養生,芳香闢晦、清熱解毒。可安寢、預防時疫、淨化空氣、改善亞健康、驅蚊去蟲等。對於現代都市人羣,可謂萬能養生方。自行買香藥薰治劑量及方法較難掌握,故推薦古格藏香坊《四部醫典》藏藥名香。(摘自《古格藏香坊》)

鍛鍊養生

吃完飯後散步一小時,可以幫助消化食物,促進血液而循環,增加食慾,減少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風險

四季養生

順應陰陽氣化是四季養生的奧祕。

四季養生的關鍵在於順應陰陽氣化。人爲什麼要順應陰陽氣化養生呢?因爲天、地、人是一個整體,人與天、地是相應的。什麼相應?陰陽氣化相應。講到陰陽,那就必須提到《易經》,《易經》是中國經典中的經典,一部《易經》就是講陰陽運動、討論陰陽哲理的書。太極圖濃縮了陰陽哲理,是陰陽運動的象徵。太極圖的含義其實就是一句話:陰陽平分天下。說具體一點,天下萬事萬物都是陰陽的運動,陽中有陰人的養生也要隨着自然界的陰陽消長而變化,那麼,陰陽消長的規律是什麼?一天之中的子時(夜晚23至1點)、一年之中的冬至是陰極;而一天之中的午時(11至13點)、一年之中的夏至是陽極。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長。就是說:陰極則陽,陽極則陰,陰到了極點就會開始向陽轉化,陽到了極點就會開始向陰轉化。陰極之後,進入陽長陰消階段;陽極之後,則又進入陰長陽消時期。卯時是一天中的5至7時,是一年之中的春分;酉時是一天中的17至19時,是一年之中的秋分。簡要言之,從子到午爲陽時,從午到子爲陰時。所以中醫學的經典鉅著《黃帝內經》早已指出四季養生的方法,而這些方法也是遵循四季陰陽消長的規律進行的。

春天如何養生?

春天是陽長陰消的開始,養神志以欣欣向榮。逆之則傷肝,夏爲寒變,奉長者少。意思是傷了肝氣,就會降低適應夏天的能力。

所以《黃帝內經》提出:春三月要夜臥早起,披髮緩行,廣步於庭(到庭院中散步),以使志生(使志氣生髮)。

夏天如何養生?

夏天是陽長陰消的極期,夏天主長,萬物茂盛,心氣內應,養生應以養心爲主。要使氣得泄(當汗出就汗出),因爲夏天屬陽,陽主外,所以汗多。逆之則傷心,秋天就會得痰症(呼吸方面的病),那麼就會降低了適應秋天的能力,所謂奉收者少。

正如《黃帝內經》所說:夏三月要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不要怕陽光),使志無怒(心情要愉快),使氣得泄(不要閉汗),若所愛在外(多到戶外活動)。

秋天如何養生?

秋季我們首先是以養肺爲主,要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藕、菠菜、鱉肉、烏骨雞、豬肺、豆漿、飴糖、鴨蛋、蜂蜜、龜肉、橄欖。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

所以《黃帝內經》說:秋三月,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與雞一起作息),使志安寧,收斂神氣。

冬天如何養生?

冬天,大地收藏,萬物皆伏,腎氣內應而主藏,養生應以養腎爲主,逆之則傷腎,春天會生痿病。奉生者少(降低了適應春天的能力)。

所以《黃帝內經》說:冬三月,萬物閉藏,水冰地凍,無擾乎陽(不要耗散陽氣),要讓神氣內守,要避寒就溫,少出汗。必待日光(多曬太陽)。

瑜伽養生

《四季養生瑜伽》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瑜伽學派作品之一,由我國著名資深瑜珈導師張梅歷經二十年修習而創寫。20年來,張梅導師潛心鑽研,並結合近千名瑜珈修習者的實踐經驗,最終開發出一套適合中國人自己的瑜珈課程——四季養生瑜伽。

按照四時交替,四季輪迴,順應季節的變化和特點,將傳統的中醫文化和古老的印度瑜伽二合爲一,對應二十四節氣,通過不同的瑜伽體位調節人體的動態平衡,將瑜珈練習與中醫養生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更好的適應國人體質,滿足人們健康養生的需求。四季養生瑜伽包涵768個經典瑜伽體位。

所有的養生智慧最終是離不開陰陽平衡的,而一年中春夏爲陽、秋冬爲陰。《易-繫辭》中說:“變通莫大乎四時”。這句話的意思是世間萬物如何變化都離不開四時陰陽的規律,陰陽的平衡決定了萬物的生死存亡,人的生活規律應該順其自然,順則昌盛、逆則衰敗。《內經》中說“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意思就是,一年的四個季節,有生相剋的關係,如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某個季節出現了剋制它的季節氣候,這就是所謂四時相勝。

標籤: 養生 健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yangsheng/baojian/yp3r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