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養生 >心理養生 >

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教育心理學的作用,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提示教育規律的科學。涉及的主要內容有: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與人的發展、教育原則、課程、教學、德育、學校管理、班主任工作等。一起看看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教育心理學的作用1

一、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1)幫助教師準確地瞭解問題。一方面幫助教師瞭解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另一方面有助於教師對教育現象形成新的科學認識。

(2)爲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一方面爲實際教學提供一般性的原則或技術;另一方面有助於使教師的工作符合自身的教學心理及學習者的學習心理,從而優化教學工作。

(3)幫助教師模擬題並干預學生。利用教育心理學原理,教師不僅可以正確地分析、瞭解學生,而且可以模擬題學生將要發生的行爲或發展的.方向,採取相應的干預或預防措施,達到預期的效果。

(4)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進行研究。教育心理學不僅爲實際教育活動提供一般性的理論指導,也爲教師參與教學研究提供可參照的豐富例證。

二、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觀察法:也稱自然觀察法,它是在教育過程中直接觀察並記錄個體某種心理活動的表現或行爲變化,從而對學生心理進行了解。

(2)實驗法:在控制的條件下,以引起被試的某些心理現象的變化,來研究此種變量的變化對其他變量影響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實驗法和實驗室實驗法。

(3)調查法:以被調查者所瞭解或關心的問題爲範圍,預先擬定問題,讓被調查者自由表達其態度或意見的一種方法。

(4)個案研究法:收集單個被試的資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徵的方法。

(5)教育經驗總結法:指教育工作者對平時自己工作經驗作出的總結。[page]

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三、教育心理學的發展過程

(1)初創時期(20世紀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

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學》,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

(2)發展時期( 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爲一門具有獨立理論體系的學科。

(3)成熟時期(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爲一門具有獨立理論體系的學科正在形成。

(4)完善時期( 20世紀80年代以後)

布魯納:認爲教育心理學研究包括4方面:主動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會文化研究。

教育心理學的作用2

一、理論要點:

1、聯結學習理論認爲學習是通過條件作用,在刺激和反應之間建立直接聯結的過程;

2、強化起重要作用;

3、個體學到的是習慣,是反覆練習和強化的結果;

4、習慣形成後,只要原來的或類似的刺激情境出現,習得的習慣性反應就會自動出現。

二、代表學說: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說;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論;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論;程序教學與教學機器;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

(一)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說;

1、把學習定義爲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

2、聯結的形成是通過盲目嘗試-逐步減少錯誤-再嘗試這樣一個往復過程習得的;

3、提出三個學習規律,即:效果律、練習律和準備律

①效果律是指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伴隨着滿意的結果而增強,伴隨着煩惱的結果而減弱。

②練習律是指任何聯結,練習運用會增強這個聯結的力量,而不練習則會使聯結力量減弱。

③準備律是指當學習者有準備時,聯結實現就感到滿意,聯結不實現則感到煩惱,學習者不準備實現而實際聯結實現時也會感到煩惱

(二)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論;

基本規律:(理解)

1、獲得與消退

2、刺激泛化與分化

(三)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論;

基本規律:(理解)

1、人和動物的行爲有兩類:應答同牀行爲和操作同牀行爲(定義理解)

2、操作同牀行爲主要受強化規律的制約

強化;逃避條件作用與迴避條件作用; 消退;懲罰(定義理解)

3、程序教學與教學機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

1、理論要點

2、學習的信息加工模式

信息流

控制結構:期望事項(學習動機)

執行控制(認知策略)

3、學習階段及教學設計

認知學習理論

一、理論要點:

1、認知學習理論認爲學習是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造認知結構;2、學習是通過頓悟與理解獲得;3、學習受主體的預期所引導。

二、代表學說:苛勒的完形-頓悟說;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論;

奧蘇伯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一)苛勒的完形-頓悟說

一基本內容:

1、學習是通過頓悟過程實現的

2、學習的實質是在主體內部構造完形

二對完形派學習理論的評價:

1、肯定了主體的能動作用,把學習視爲個體主動構造完形的過程,強調觀察、頓悟和理解等認知功能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這對反對當時行爲主義學習論的機械性和片面性具有重要意義;

2、完形派在肯定頓悟的同時,否定試誤的作用,是片面的。

(二)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論(認知-發現說)

1、布魯納學習觀:

(1)學習的實質在於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

(2)學習包括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

2、教學觀

(1)教學的目的在於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

(2)掌握學科結構的教學原則:動機原則、結構原則、程序原則、強化原則(理解)

3、教師應如何做

(三)奧蘇伯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

1、學習分類:

從學生學習的方式上將學習分爲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

從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的關係上又將學習分爲有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

2、意義學習的實質和條件

(1)意義學習的實質:就是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爲的和實質性的聯繫。實質性的聯繫即指這種聯繫是非字面的聯繫;非人爲的聯繫是指建立在某種合理的或邏輯基礎上的內在聯繫而非任意的聯想或聯繫。

(2)意義學習的條件:學習材料本身性質(客觀條件)和學習者自身因素(主觀條件)

①客觀條件:意義學習的材料本身必須具有邏輯意義,在學習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是在其學習能力範圍之內。

②主觀條件:

a、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能夠同化新知識的適當的認知結構;

b、學習者必須具有積極主動地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適當知識加以聯繫的傾向性;

c、學習者必須積極主動地使這種潛在意義的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有關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使認知結構或舊知識得到改善,使新知識獲得實際意義即心理意義。

(3)意義學習的目的就是使符號代表的新知識獲得心理意義。

3、接受學習的實質和技術

(1)接受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習者接受事物意義的學習。

(2)接受學習的心理過程:首先在認知結構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識的有關觀念,然後找到新知識與起固定點作用的觀念的相同點;最後找到新舊知識的不同點,從而清晰的區別新舊概念,並在思維活動中融會貫通,使知識不斷系統化。

(3)影響因素:認知結構中適當的起固定作用的觀念的可利用性。

關於先行組織者技術

①定義:先行組織者,是先於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高於學習任務,並且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和新的'學習任務相關聯。

②目的:爲新的學習任務提供觀念上的固着點,增加新舊知識之間的可辨別性,以促進學習的遷移。

③評價:接受學習是學習者掌握人類文化遺產及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的主要途徑。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的組織者技術對促進知識的學習和保持很有價值,教師應靈活地運用這一技術。

(四)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1、建構主義是學習理論中行爲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以後的進一步發展

2、基本觀點:

知識觀

學習觀

學生觀

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第2張
  

一、早期的遷移理論

1、形式訓練

遷移是無條件的、自動發生的

2、共同要素說(桑代克 )

遷移是非常具體的、並且是有條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3、經驗類化說(賈德)

強調概括化的經驗或原理在遷移中的作用

4、關係轉化說(格式塔心理學家)

遷移產生的實質是個體對事物間的關係的理解

二、現代的遷移理論

1、強調認知結構在遷移中的作用,主張認知結構中的某些成分是決定遷移能否發生的根本條件。

安德森:認爲產生式是認知的基本成分,由一個或多個條件--動作配對構成。

加特納、吉克 :認爲前後兩種情境中的結構特徵、內在關係與聯繫等本質特性是關鍵。

2、強調外界環境與主體的相互作用對遷移的影響

強調通過社會交互作用與合作學習,可以促進遷移的產生。

3、遷移的實質

是新舊經驗的整合過程。整合是新舊經驗的一體化現象,即通過分析、抽象、綜合、概括等認知活動,使新舊經驗相互作用,從而形成在結構上一體化、系統化,在功能上能穩定調節活動的一個完整的心理系統。整合可以通過同化、順應與重組來實現。

學習動機的培養

一、學習動機的培養

1、利用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互動關係培養學習動機

2、利用直接發生途徑和間接轉化途徑培養學習動機

二、學習動機的激發

1、創設問題情境,時是啓發教學

2、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標籤: 心理學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yangsheng/xinli/m7w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