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清明的隨筆15篇

清明的隨筆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的隨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的隨筆15篇

清明的隨筆1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老家爲祖先掃墓。

到了祖墳所在的山坡上時,我就拿起掃把,把祖墳周圍的落葉等垃圾掃得乾乾淨淨。接着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着墓碑。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後,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沒多久,祖墳就被我們掃好了,我們祭拜後,便走回老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的午飯後,我躺在牀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節是個祭拜祖先的節日,是我們大家應做的,掃墓的我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夠來的也要給予表揚。但是從來沒有想過掃墓的人應受到批評與譴責!大家有沒有想過,祖先功勞有多大?祖先爲我們留下了土地,讓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的'功勞不可沒啊!而現在有些人到了清明節,卻絲毫沒有掃墓的想法,把已過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受到人們的譴責嗎?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的隨筆2

又是一年清明時。時間過的真快,彷彿昨天還是去年的清明時節,轉眼又到了這個季節。回首之前的一年,感到由衷的茫茫然,似乎什麼也沒做過,就這樣過去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

雨,還是和以往一樣地下着,下着。打着傘來到大街上,孤身一人,就連父母也回家鄉掃墓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悲哀與孤寂之感濃濃地籠罩着我。路上行人慾斷魂。但,我似乎也特別喜歡這種孤獨的滋味。我開始天花亂墜地在雨裏幻想,全然忘卻傘已傾斜,人已半溼;全然忘卻春天的雨還是那樣冰冷艱澀。我只是沉浸在自己的那方小世界裏,想着、想着。我幻想着一個丁香一樣的女子,打着油紙傘自雨巷中走來。那丁香一樣的愁結,丁香一樣的情懷。

父母不在的日子是自己的。茶几上放着一杯香濃的牛奶咖啡,淡淡的褐色中夾雜着膩人的奶油色,好像貓一樣地縮在沙發中,手上拿着一本《天藍色的彼岸》——這種時候總是最適合看那亡魂書的。擡起頭來,看看窗外,想到了長眠于山中的'外公外婆,也不知天上的生活怎樣,過的還好嗎?只希望媽媽能替我把這個不孝順外孫女的祝福帶到。還有爺爺,猶記得在你逝去不久之後,我就在夜裏夢到了您,是噩夢:您從墳墓裏出來了,口裏嚷着“我要出去!我要出去!”我多麼希望您真的出來了呀。可是,您依舊在那裏沉睡。在夢中,我竭力想要看清您的容貌,但我卻悲哀地發現,雖然我深知那是爺爺您。可我一點也不記得您的長相了,那兒永遠只是一團稀薄的霧氣。啊,奶奶,從小到大,您是除了父母外最疼我的人了。如今,我沒能回去見您,只願您長命百歲,看着您的小辛兒長大,不要再這麼拼命幹活了,您不知道每次您帶回那麼多的土特產給我,我的心是多麼的痠痛。

不能回老家的清明時節裏,借問親人何處尋……

清明的隨筆3

清明雨上,折菊寄相思,撫琴吟唱。雨是人的離愁別緒絲絲縷縷,聲音沙啞,柳條搖曳着,送故人與灞上,這也是四月裏的天。清明,清清明明的記憶,不肯抹滅或是減持的。綠葉興嵐處,拳拳相思意,墓誌銘哀哀聲色盡是愁緒。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柳綠花紅,春光明媚,這雨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煙雨紛紛的雨叢裏,人影浮動的盡是愁容倦意,或是故人不再,去年今日此境中,少了伊人,多了離愁,這天與地的分隔,或是天涯久遠的遠隔,即使是美麗的`風景也總是有點孤芳自賞的孤獨與寂寥,風景依舊,只是看着風兒微微頻點頭的空落,此時是最難言說的滋味吧!

或許最解愁意的就剩下那杯杯盞盞裏的三倆淡酒,暖風薰得人憔悴,迷離的眼神像是恍然錯失了半個世紀的陡然相遇的茫然失措,溫一壺清酒,解解料峭中的春寒,暖暖身上的溼衣,更甚解解心上的愁緒,遠在他鄉的遊子,春意濃濃心易鬧!

四月的天呢!你是美人的眼眉的那顆硃砂,你是溫暖着凡塵的錦袍。這美!美得那麼讓人窒息,煩憂着了魔,擾得人兒魂都掉到九霄雲外去了。清明!我是不敢觸碰的,易碎的心扉,總是在這個季節裏演繹着,悽悽婉婉,往事淡了,回憶卻濃了,揮之不去的人影總是在西窗燭光閃亮着,孱弱的抵禦涼風的時候慢慢的升騰,沁入心間,一地的花瓣是那凋落的心吶!荒冢,青柳,蒿萊熾幕,朦朧着的氤氳,無語的沉思,緬懷,淚如雨下,點香引言,敬茶酌酒,長跪泣涕,悲慟聲顫,眉間已了無春色。

天街小雨盈盈繞,擾人相思故人情。好栽柳,栽在墳墓畔,環着庭院繞,無心栽在水中央。一重重、一簇簇,芽抽成一季的春色,水倒影落,道是離人西去,淚垂三尺倚欄看破天。

逝去的不僅是相依相伴的低低私語,而是舉案齊眉的絲絲溫存,是那用一天天日子熬成的特殊味道,“月影憧憧,煙火幾重,燭花紅,紅塵舊夢,夢斷都成空雨打溼了眼眶,年年倚井盼歸堂”,廳堂還在,紅塵中的微笑依然過往,夢斷罷!魂飛魄散。

喜也好,悲愁也罷!清清明明的記住那些過往,真真實實的過着日子熬成的魂湯,感謝這清風之朗,心地安好,明朗!

問西樓禁菸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Q464367056

清明的隨筆4

明天就是清明節了,我想也是該寫點什麼東西的時候了。這還是20xx年第一次發表文章,春節時期在外寫了寫隨筆,散文,本想把他們發表到空間後來想想我放棄了,保留他們原來的樣子吧,我讓他們永遠伴着我的墨香留在紙上。曾經看過一則故事故事的結局不盡人意,大爲不快,於是小小的頭腦中多次充斥了各種美好的結局,但最後才真正的懂得;故事外的人認爲好的結局往往是故事裏的人最不願接受的。是呀,多少父母天天口中說着爲了孩子好,爲了孩子好,扼殺了多少孩子的天性。客觀的來講,在這種事情上又是誰錯了呢?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盡人意,有太多不好的結局,有太多不幸等待着一個又一個多愁善感的小女孩去充斥所期待的結局。

想象杜甫;“我生苦漂盪,何時是終極?”的苦於飄蕩。想象李白;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無奈。想象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思親相思。想象白居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淪落相惜。想象古時明月,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故事中有太多的不盡人意,有多少人相信神話,又有多少人在等待,又有多少人在追溯。還記得20xx年12月我發表的“我的生死區間——36天”,裏面闡述我對待死亡和等待的想法——我的初級人生觀。其實人生在世,沒有人不在等待,沒有人不時時刻刻幻想下一刻幻想下一秒。人是羣居動物,但思想有着相對獨立這是你我有了相對的距離,人與人之間都會是樹,相離無論多近人與人之間終究還是個體。這是因爲:恐懼,防備,墮落……

郭敬明曾經說過他與時間的關係:“在時間轟轟烈烈的向前奔跑的時候發現自己被時間丟下”,我認爲被時間丟下是一件多莫美好的事情呀,看着別人爲了追逐時間疲於奔命,而自己卻有時間獨自待在房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安靜,悠閒。我總是渴望能有時間自己呆在房間裏一整天關掉手機,關掉電腦,什麼都不幹望着天花板發一整天呆,以自己最舒適最原始的姿勢呆上一整天。這和死亡有什麼不同?我想不同在於責任,曾經有人問過我愛情和婚姻有什麼不同,我開玩笑說;“愛情是婚姻的墳墓,而不結婚就會死無葬身之地。”其實那只是一句笑談罷!婚姻需要的是責任,這種責任不同於工作責任,不同於社會責任,是一種親人與血緣之間不可磨滅的職責。人生在世與此一樣,每個人活得都很累,面對每一天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樣的事,五花八門的瑣事,我懂,我瞭解這很累,而令自己輕鬆的方式少之又少。生活原本事五光十色的,可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我們都帶上了太陽鏡,披上了保護色,時時刻刻保持標準的兩翼上翹45度的'面容面對領導,同事,老師,同學、、、有時甚至連我們自己也不認識自己,這也是一種區間,你我都在循反往復。

有人曾問我想做什麼,我很詩意的回答他:“戰士”。因爲,活着,是爲了:“責任”。

在生命的洪流中,我們能做的只有激流勇進,沒有退路,只有前進哪怕戰死沙場,馬革裹屍。

有網友留言說我寫的東西太浪漫,是呀!我一直以爲我是一個浪漫的人,我擁有着多數文人都擁有的特點,我很容易觸情生情,喜歡閒閒淡淡的文字,偶爾爲了文章徹夜不眠,偶爾爲了一兩個詞斟酌良久。曾經羨慕過哥特式少女,羨慕他們白皙的皮膚,修長的雙手,和令人費解的人生哲學——“死亡是活着的任務”。我本沒有資格去評論,但又不得不承認死亡,對每一個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恐懼和想往。魯迅曾說過的;“想上天的快讓其上天罷,欲超生的快讓其投胎罷。”我想也無非是這種思想吧。

明天就是清明,今晚已經看到了街道上火蝶點點,在夜空中翩翩起舞,恐怖之餘其實也挺美的。

在原來的文章裏我喜歡用鮮明的詞語顏色感激發人們的語言神經,以達到我的文章的生華。曾經在文章中提到過我的人生態度:“應當做一位旁觀者,只有好的列車司機,纔不會偏離軌道。”事實上,我失敗了,在生活中我做不到,做不到旁觀。我的主觀意識無時無刻的不在干擾者我的想法牽制着我的行動。不過還好,值得慶幸的是我可以在文章中反思,檢討。

曾在文章中呼喚過:“渴望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即白”,風雨大作故人來的友誼,卻不知道;真正的友誼其實就在身邊。我也犯了那個大多數人多犯過的錯誤,失去時才知道曾經擁有。上星期,我們的集體被拆開了,每個人對未來都是未知的,有的人在新的生活中失去了切什麼,有的因爲命運的安排得到了很多。而我,一就平淡,看得很重很寶貴的東西,在新的環境中得到了昇華,所有的目標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實現。可就是在這種極度現實,極度順利的時刻一種情思還是在不經意間涌上心頭,起初極力剋制着,想在一個勢均力敵的環境中儘量讓自己別那麼鋒芒畢露。極力的控制着向前走的時候別去回頭看,但最終控制不住,前幾天晚飯的時候我回到了原來的團體,才驚奇地發現,大家都回來了,原來,不光是我一個。

頓時感覺一切都如此溫暖,回到了昨天,站在我曾經演講的地方,做回我曾經的座位。找找原來的前後左右,拿着筷子彼此爭搶着食物,其實心裏早已是滿滿的,無心吃飯,於是我拿着我的飯盒把自己的飯分給曾經的朋友們,等着他們最後你一口我一口的瓜分掉我的飲料。失去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又留下了什麼?永遠留下了牆上掛着的我曾經寫的毛筆字,永遠留在黑板上的四條“嚴禁”。永遠留在所有朋友心中的那個曾經站在講臺上發飆的婷姐,那首永遠讀不熟的“離騷”。今天,我又站在了別的班級的講臺上繼續領讀,繼續開團活,繼續發飆……

活着,活着,活着……時間扔掉你所有人都會隨着時間忘記你,只有你緊緊地追隨時間的步伐,你纔會與大家一起創造明天。

作者:李婷婷(知瑾)

黑龍江雞西黑龍江高一:知瑾

清明的隨筆5

清明節——一個充滿懷念的傷感的日子,我跟老師及同學懷着沉重而崇敬的心情來到了烈士陵園。

我們來到高高的紀念碑下,向烈士哀悼。紀念碑氣勢磅礴,宏偉高大,上面寫着蒼勁有力的八個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紀念碑後面則是鬱鬱蔥蔥的松柏,古樹參天,經濟的樹林中安息着一位位光榮的'烈士們。站在烈士墓前,不由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跟對他們的懷念。

他們在戰爭年代,爲了保家衛國,爲了就人民於水火之中,毫不顧惜自己的生命,拋頭顱,灑熱血……是他們用生命爲我們換來的安逸的生活環境,今天的跟平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今天的幸福也是他們所期望的。

其實,人民也沒忘記他們,把他們集中安葬在這裏,就是爲能常常來看看他們,讓更多的人記住他們,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能記住他們的。

瞻仰是一種對話,緬懷是一次洗禮血與火的歷史帶給我們的心靈的震撼跟不可磨滅的記憶。他們那種頑強拼搏的精神跟勇於獻身的品質將是我們最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將激勵着我們不斷的努力啊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爲河嶽,上則爲日星。”從我們的先烈們身上,我們就可以看到我們澄城的發展,骨絡跟精神還有我們這些弄潮兒的熱情、靈感跟活力。

同學們,讓我們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努力學習,長大報效祖國,讓我們的先烈們在九泉之下安息吧!讓我們手擎先烈們傳承的接力棒,爲祖國的明天日月常新,一無反顧的,前赴後繼!

清明的隨筆6

遇見清明

人生如同一條人來人往的大馬路,總是熙熙攘攘,有時卻好像與你無關。但無論何時,你總是不斷地在遇見,又不停地錯過。

今年的清明,如期而至。也許是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景,那幾天雨絲不斷,纏綿着撓得人心癢癢的,雨珠子不大也不小,讓走在路上的我頗有些尷尬,手裏拿着傘,真是撐也不是,不撐也不是。想必路上的行人也是“欲斷魂”吧!

其實“清明”對於我來說也許真得只是一個假期,一個可以供我託着腮望着天毫無顧忌的神遊的假期。在我們這邊,上墳是早在清明前二三個禮拜就完成了的。而我的爺爺和外公在我出生之前就離世了,對他們基本沒什麼概念的我更不會有什麼悲慼之情。

但在以前,我也依舊會十分期待這個日子。那時候的墓都建在山腰上,要掃墓,就必須“翻山越嶺”。這對大人來說也許只是累,但對永遠充滿活力的我們來說,卻是一件樂此不疲的事。

那時候,妹妹們和我都還小,沒什麼主見,只會想小嘍囉一般跟在哥哥身後跑。而哥哥也就如領導人一樣,“揮一揮衣袖”,就輕輕鬆鬆地把我們“騙”了過去。

我還記得當時掃墓是要登上一條十分陡峭蜿蜒的山路,對於年幼的我來說,那的確是“險象疊生”。作爲“老大”的哥哥,每次都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在第一個。當然,他還會在路邊“物色”一根結實的木棒,並把這次掃墓美名曰“探險”。而我們則嘻嘻哈哈地跟在他後頭,一路上還不忘和他拌嘴。

大人們最討厭下雨天上山,但對我們,這無疑只會激發我們體內更多的活躍因子。要知道被雨水灑過後的山徑,更加險峻,更加有吸引力。所以,在細雨飄渺的山路,你總會看到這樣一幅有趣的'畫面:大人在身後扯着嗓子喊“你們慢點啊,路很滑的,等會兒摔下來可不是鬧着玩的”,而跑在前頭的小孩子們卻好像沒聽見一般,只顧着往上爬。彼時的我們,既要留心踩着雨水沖刷後露在外面的石頭前進,有要小心避讓從山上下來的行人,一邊還要不時的擡頭看看,看有沒有被“大部隊”落下,真可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那是精彩的還不止這些呢!等我們蹦跳着到了目的地,哥哥總會找到一些視野極好的地方。站在那裏,望着山坡上青蔥的綠草,還有遠處山腰上五顏六色的傘,真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豪邁之感。

可惜,時光荏苒,不僅僅是“人非”,連“物”也不“是”。現在,往日的墓早已搬遷到了公墓,那一級級寬敞的臺階,似乎爲我們提供了便利,少了勞累。但是,爲什麼我沒有了那時的興奮與期待呢?在以前,兩個姐姐都會如期而至,但自從上班了,她們錯過了多少次“清明”呢?往後的年復一年裏,還會留下多少個當初雀躍的身影呢?

現在的我,依舊記得以前墓的位置,但在很久很久的以後,我的腦海中還會不會有它模糊的輪廓呢?

我們究竟遇見了什麼,又錯過了什麼呢?

清明的隨筆7

清明是爺爺那古銅膚色,

又是那古戲文梆子腔。

清明是奶奶那灰白頭帕,

又是那月白偏襟衣裳。

清明是外公那嘿嘿一笑,

又是那東上房芝麻糖。

清明是外婆那三寸小腳,

又是那穩重利落大方。

清明是二字十九畫,

又是那血脈情無量。

清明是大伯那雙手輕撫,

又是那愛意充滿胸膛。

清明是二姑那翹首相望,

又是那生活艱辛備嘗。

清明是姑父那二八車樑,

又是那桃核手串飾樣。

清明是大舅那諄諄教誨,

又是那燈下語重心長。

清明是大姨那揮手別離,

又是那西北塞上回疆。

清明是三姨那關懷入微,

又是那傾城奔走相幫。

清明是潤城相思雨,

又是那斑竹淚千行。

清明是那鮮花一束酒一壺,

又是那祭品一碟香一柱。

清明是那爆竹一聲通天符,

又是那冥幣一燃心意儲。

清明是那枕上無眠眠無數,

又是那音容笑貌貌如故。

清明是那萬般哀思思緒飛,

又是那百轉柔腸腸斷處。

清明的隨筆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的那一首《清明》,寄託給我們以思念,相隔數千年,在那落雨的春日之中,寂寥無聲。——題記

我常想:清明,大概是一個不太受歡迎的傳統節日——在這時,想起已逝的親人、朋友,許多人多會不禁潸然淚下——這情,這景,可有誰會開心高興呢?

可至少我是爲他們高興的。

——清明,掃墓,除盡那墓前的灰塵,放上作爲供品的水果,點心。焚上幾根香,嫋嫋煙霧升起,籠罩在墓碑前,寂寞而憂傷。也許,那是一座無名的墓,墓碑孤獨地矗立在野地上。然,那是,一個鮮活生命長眠的地方,那不是無主之地,那是他們的,庇佑親人的最終愛念;最後的.篇章。

清明時節,細雨綿綿,清風瑟瑟拂過面頰,像葬禮上的悲涼樂章。親人們,朋友們長眠於這廣袤的大地之中,也許數百年後,也許數千年後,他們終究會歸於塵土。而這裏,是他們最後的歸宿,他們人生路途的終點站。可人生沒有最終篇章,那清明中的一抹微笑,是親朋好友對他們最後的悼念……

在清明時節踏青,不知是誰提出的,我想,在清明時,走過那一片青翠的草地;走過那一片晨露中的草地;走過,那一片溫暖的草地。尋找着永遠離開的人,他們在這裏留下的痕跡;——帶着對已逝之人的思念,帶着他們對這世間的最後一絲眷戀……

清明,掃墓,是對已逝之人的悼念;清明,落雨,是自然對親人的勸慰;清明,踏青,是對已逝之人的懷念。

清明這個節日,是我們對已逝的親人朋友在這世界上最後一點留存痕跡的證明——證明他們作爲一個鮮活的生命,曾活在這世界上。

試問:那“路上行人”爲何“欲斷魂”?因爲,他們,在懷念在思念,也在想念啊。一個人的生命能有多長?它也許很短,在不經意間逝去,可它同樣也很長。在即將逝去的那一刻,留在了在很多很多人的心裏,永不泯滅。

謹以此文,記清明。

清明的隨筆9

當每一座春山在被數度春雷撼動後恢復幽遠昂然的儀態,當每一簇山花在沐浴了整個節令的春雨後對着春日晴空盡情舒展笑顏,一切都在意味着:清明節已經到來了。這個延續着漫山素旗、遍地風煙節日景調的時令,已經在農人的期盼中如期而至,而我的鄉親們,應已在田間地頭拄鋤而立,悠然顧盼,掐指數算時令的推移。

這就是個不一樣的節令,在久遠的歲月中,清明節,永遠掛繫着人們一種特殊的情結。每年這個時侯,無論就是殿堂人士,還就是鄉間俗子,都會用一種相同的方式來詮釋這個傳統佳節。小時候,我樂意跟隨大人在晚春時節來到荒草叢生、墳頭羅列的山腳下,懷揣着一兜炮仗,只等大人一聲令下,就可以縱情玩耍。而年幼的我總就是納悶:大人們在焚香點蠟的時候,臉上的表情總就是出奇的靜默,有的口中還唸唸有詞,樣子十分滑稽。更有噱頭的就是,大人們在燒完一通紙錢之後,居然雙手合十,低首垂目,三三兩兩地鞠躬起來。那時候,清明節掃墓對我來說,只不過就是一次愉快的踏青,一日充滿樂趣的春遊。後來,我漸漸地長大,清明節還就是一樣的清明節,山腳的墳頭依舊,父親的臉上依然充滿虔誠,大人們仍舊一如既往的低首鞠躬,而我卻懂得了:這真的就是一個特殊的節日,這漫山遍野的紙旗和隨風散逸的風煙,寄託的就是人們內心一種認祖歸宗的情懷,大人們口中有趣地念叨和他們“十分搞笑”的鞠躬動作,寄託的就是對逝去的先人深深的懷念,流露的就是那種最虔誠最質樸的感情。我照着父親的吩咐,插上香杆,點上蠟燭,也第一次面對着先人的碑刻,音容整肅,雙手合十……

如今,已長大懂事的`我,在清明節日裏,再次進山掃墓。一路上,鄉親們手提祭品,流目四顧,而走在一旁的我,忽然有了更多的感悟:他們的目光蒐羅在莊稼地裏、山野深處,他們不就是在觀賞風景,而就是在搜尋先輩的腳印,這裏漫山遍野,一定還遺留着先輩們深山打柴、野地開荒時走過的步子。而眼前的父老,正就是在這一年一度的節日中,攜子攜孫,邁着和先輩們一樣深重的步子,來到這荒山野地,面對重重丘墳,做一次最虔誠的祭弔和禱告。除卻一如既往的擺祭品、插紙旗、放鞭炮,我的父老鄉親,攤開族譜,向墳臺旁邊的年輕後生講述着先輩的辛酸、艱難與榮耀,此時,父親口裏滔滔不絕,臉龐映着火紅燭光,神色間充滿了無邊的慷慨與自豪。

掃墓歸來,兒童們跳脫雀躍,大人們也一路談笑風生。父親悠然回望,風煙散盡,山郊漸遠,他的目光變得愈加幽遠和明澈,心裏似乎充滿了踏實。也許和父親一樣,人們都已經自信,辛勤地勞動,加之先輩們的佑護,一切都充滿了希望。清明節過後,不會再就是青黃不接的節令,而就是農人們精神十足,準備付出更多勞動的火熱旺季,再就就是碩果累累的黃金季節……

清明的隨筆10

總是試想,介子推墳前那顆柳,是不是依舊婀娜多姿堅強的站立着。但是腦海總是抹不去他與母親緊緊相抱那悽慘悲壯的情景。景文帝的那一把火燒出“忠、孝、情”--

父親總在清明這天買回一瓶酒,其實我家沒有人喝酒,桌子上放滿平時看不到的菜餚,都是母親忙了一個上午,三雙筷子三個酒杯,還點燃一根蠟燭。父親一邊燒紙一邊虔誠的叫着三代亡人回來用餐拿錢,我們都靜靜的呆在旁邊,都相信那幾個旋窩捲起的紙灰就是祖先們回來了。母親沒有文化,不以爲然祖宗回來沒有,也不管到底紙錢有沒有到了祖先手中,但是希望我也永遠的做下去,她說那是“紀念”。燒完紙錢,一家子恭恭敬敬的叩頭三個,算是儀式完畢。在父母心裏這是鬼節,必須的去孝敬祖先,否則那是讓祖先心寒的事情。我母親說:如果不做,別人的祖先都開開心心的回家吃飯喝酒,自己的祖先孤魂野鬼似的在家門口轉悠,讓人不心酸嗎?生兒育女圖的就是這個。

小雨或者雷雨總喜歡光臨在清明的日子裏,把新綠洗得青翠欲滴。那個寄託思念的柳樹已經開花,不過沒有人欣賞,除非飄絮如雪的時候,卻帶去讓人的討厭,也許詩人卻寫出是:“柳絮尚飄庭下雪”另一種情懷。

風也喜歡搖曳初綠,把思念的淚水從一片片綠葉上搖下來灑在廣陌田野,也潮溼了一座座冷冷的墳塋,似乎那陰冷世界的靈魂在提醒孝子賢孫們,都在期待這次“篝火”聚會或者陰陽相隔後“重逢”的酒宴。

村裏村外一片金黃的菜花摻雜一些粉紅的桃花與如雪的梨花,前期還消寂死氣的小村轉眼充滿着生氣與浪漫。你們走過的小路早已成了水泥路,但堅硬的`水泥下面依舊有着你們千萬次留下的足印,帶着花粉與露水、載着收穫與辛酸、懷着牽掛與責任-----

那個世界不知道是否有朝霞與夕陽、是否有老牛與羊羣、更不知道悠揚的鄉歌誰在高聲的唱誰在興致的和?或許很多人期望聽到卻永遠的悄無聲息----

清明也是緬懷英烈的日子,金戈鐵馬保家衛國的身影,高大、魁偉,卻無法仰視到冷峻的臉龐。瞻仰的是很多遺骸,很多骨灰。很多靈魂卻與大地永恆的交融在一起。昨天槍林彈雨的洗禮、血肉橫飛中殺敵禦寇吶喊都隨硝煙逝去。但這一切都鐫刻在心田成爲永恆的懷念。

歷史給清明無情的作色,殘酷的讓你無法忘記腳下的大地曾經的苦難:甲午戰爭的悲壯、盧溝橋的槍聲、東北的淪陷、南京城裏血流成河---

清明是回顧的日子,過去的一切無法回放,就算有時光隧道,也不忍目睹那一幕幕慘烈悲壯的場景。只能心在祭奠,祭奠那護國捐軀的卻定格在年輕生命的英雄們!

就算策馬南山,也不能悠閒歸隱,雄獅雖醒羣狼尚未死心,虎視眈眈的在一旁準備施虐。清明傳承禮儀卻無法感化賊子野心。借清明的雨磨礪寶劍,隨時恭候來敵;借清明的風飄揚旌旗,時刻守護疆土。也借清明的鮮花告慰先烈,我們早已準備着,和平是我們的--

清明的隨筆11

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是我們緬懷先輩、紀念祖先的日子。一般清明節到來時,我們的晚輩都會聚集在一起去山上給去世的長輩燒香,或者清理一下墓地周圍的雜草。我們一年也就去兩次,一次清明節,一次過年。

可是現在我們可以發現,人們三五成羣的上山,除了掃墓之外,還要爲自己的祖先建立一個個豪華的別墅。別墅必須是很大很豪華的,一定是兩到三層,而且門前有一個院子。院子裏停了很多輛跑車,而且重要很多花花草草和金銀財寶的樹。別墅裏面有很多傭人,還配置了很多豪華彩電冰箱。

原本祭奠祖先,燒稍許紙錢,掃墓陪先人們說說話,這是美德。可現在,金山、銀山、別墅、香車美女等紛紛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這些都是現代人非常喜歡的東西,也算的上很時尚,跟的上潮流,自然也有人喜歡。漸漸地,就成了一種風化,還有很多人厚着臉皮自認爲是孝子賢孫。

在我看來,大量的燒紙錢還有這些別墅等,花了大量的金錢,一把火就把它燒掉了。雖然算是對先輩的一種懷念,也是寄託着一種爲好的想法。但是,這樣做一來破壞了生態環境,造成了污染。如果大家都這樣做,那麼清明節來的時候就會從山上飄下特別多的氣體,讓大氣受到了污染,讓空氣變得更渾濁;另一方面還易引發森林大火,造成安全隱患。如果陰雨天的還好,但是如果連續出了很多天太陽,天氣很乾燥,飄落的火星,一不小心就會點燃旁邊的雜草。

況且這些人真的是對自己的先人們孝順嗎?他們很多時候,也可能只是撐撐場子,讓大家知道他們家很有錢。而更多的可能性是希望祖宗能夠保佑他們升官發財、大吉大利或者是炫耀財富和權勢罷了。

倘若真的孝敬老人,就應該趁老人在世的.時候,多多陪伴,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沒事的時候應該多回家陪伴他們,讓他們在生前能夠享受你無微不至的照顧,就像小時候他們照顧你一樣。我經常看見很多人,他們生前對父母並不是很好。但當他們父母去世的時候卻哭的昏天黑地的,而且讓大家都認爲他非常的孝順。他也喊了很多的樂隊,請了非常多的賓客一起喝酒唱歌,顯得非常的風光氣派。但是我認爲,人們不應該提倡死後風光,而是要宣揚珍惜眼前人。

清明的隨筆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題記

清明節,算是一個不怎麼招人待見的傳統節日了,別的傳統節日是人們巴不得快點到來的節日,而清明節使人談之色變,因爲這是一個紀念死去的英雄的節日,紀念家裏先人的節日,是一個非常悲涼的節日。

清明節,來到自己已故先人的墓前,多多少少帶着一種血脈相連的感覺,似乎感覺到他們在另外一個世界的快樂,除去了墓上面的灰塵與雜草之後,那塊古樸的墓碑散發出一種與充滿彩色的人間不同的灰色天地,放下幾朵鮮花爲它除去陰暗,點上幾支香,嫋嫋香菸飄的方向就像他們在吶喊,寂寞而又悲傷,每一座墓碑下面都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在長眠,我陷入了沉思,不久後想到這些鮮活的生命在另外一個世界庇佑着我們,而我們是他們在這個世界的希望或是延續。

結束了後,回家的途中下起了下雨,在這陰雨之中,我在想:“現在生活雖然過不得不如意,但是還得繼續努力讓自己成長起來,彆氣餒,因爲我們是那些親人在這個世界的延續!”,我在陰雨之中走着,看向這雨,這時候刮來一陣風,吹響了周邊的小笛子,這種音樂好似教堂上的悲哀,鳥在去世前用盡最後一口氣叫出來的悲鳴,我嘆了一口氣,可能千年之後,我,好友,親人等也會葬送到這塊大地裏面,而我們的後代則是另外一個開始於延續。

在清明裏面,進行踏青,我看着這綠油油的草地,灰暗的天氣,慢慢的`結合起來,最終綠色戰勝了灰色,我走在草地上,感覺有些暖洋洋的,因爲我知道,在生命的最後也能綻放出不一樣的滋味,而在漫長的生命中即便有不如意,也會慢慢的渡過去,成就自己,磨練自己。

清明祭祀,清明小雨,清明踏青都是表達對逝去的人的紀念,對活着的人勸慰;同時也是對活着的人帶來希望,對逝去的人一個交代。

清明的隨筆13

清明節隨筆清明節隨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明節到了,我們學校放假三天。中午吃過飯,我問奶奶:“奶奶,我們掃墓了沒有呀?”“沒呢!”奶奶應聲道。“我們準備一下就去。”準備齊祭祀物品,我迫不及待隨着家人去掃墓了。

走到半路,我忽然產生了一個疑問“爲什麼清明要掃墓呢?”於是我詢問起爸爸來,爸爸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清明是農曆三月的第一個節氣,正是大地回春,一片天清氣明的時候。”爸爸頓了頓接着講道“清明節掃墓的習俗是從秦漢以後纔開始的,是爲了祭祀先祖,期望祖先保佑家族後人幸福健康。”。其實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相傳這是因爲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祀祖先的哀思,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啊,原來清明節還這樣有趣呀!我看到人來人往前往掃墓,扶老攜幼的情形,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宋朝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的隨筆14

三月九年級,龍擡頭。但今年龍一擡頭,卻撞上了一個憂傷的日子。日曆上三個黑色的小字提醒我:清明,這個充滿憂傷的節日來臨。

對我們學生而言,清明意味着長假:從三號到七號,五天的假期,不算短了。放假前的最後一天,天氣涼爽,天空佈滿烏雲,看起來陰沉沉的。然而,陰沉的天氣絲毫沒有影響到同學們喜悅的心情。最後一節課,老師在講臺上絮絮叨叨,千叮嚀萬囑咐地講注意事項。可惜同學們沒一個認真聽,都忙着收拾東西,心裏盤算着下課鈴響時,怎麼以最快速度衝出教室,擁抱小小的幾天自由。

下課鈴聲姍姍來遲。心急火燎的衆人齊聲歡呼,一個個動若脫兔,爭先恐後地向教室門擁去。無論男生女生,都如同打了雞血那麼興奮。走在校園裏,隨處可見同學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耳邊也不斷響着“再見!”“到我家來玩哦!”諸如此類。哪裏有一點“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情景!

回到家裏,本欲和朋友們一起在林蔭道上賽車。看着面前一堆作業,我斷然放棄了這個念頭。語文、數學、英語例行公事自不消說,歷史、生物老師也來插上一腳發下學案。我鬱悶地寫了一會兒,更鬱悶的事兒來了——下雨了。我黑着臉看着一根根水做的“繡花針”插入大地——“老天也因爲作業多鬱悶哭了麼?”

“清明時節雨紛紛”。近段時間一直在下雨,老天爺似乎受了大委屈,一直在不停地哭,哭得人心煩。放假第一天,老天爺由號啕大哭變成了林妹妹式的“微哭”。我們全家人被騙,以爲雨快停了,於是舉家出遊,去鱷魚中心看那些身上長滿疙瘩的醜不拉嘰的兩棲動物。誰知道老天爺相當有耐心,一直到我們參觀完畢回家時,它還在“微哭”。

在我朦朧的印象裏,清明應該是這樣一個畫面:細密連綿的陰雨,一望無垠的'綠草地上坐着一個正在發呆的、憂傷的白衣少年,或是身着淡雅紫裙的少女。背景音樂是牧童悠揚的短笛聲。

可真到了清明,我所有的文藝女青年式的幻想破滅:老天抽瘋,在最該下雨的那天沒下一滴雨,也不出太陽,就那麼陰着;綠草地剛打了農藥除蟲害,“香氣”撲鼻;更沒什麼憂傷的少年少女,只有幾個小小孩一邊怪叫一邊跑來跑去,他們的母親在身後大聲吆喝。

面對這一切,我無言以對,哭笑不得。

清明的隨筆15

總是喜歡把鮮活的影像,放進過去的日子裏

用來掩蓋,靜靜的流光

和某個,已忘記的溫暖的黃昏

相信有那樣一個夜晚,可以用另一種方式 有另一場相遇,不再是這般,觸目驚心

一直盛開着

春寒尚在,上帝依舊吝嗇的不肯把桃紅移植到樹上 春天在清明之前,尚是荒蕪

向晚,明朗柔美的心思,散落一地

是在另一個詩人的筆下,把生命放進去

只要你肯把生命放進去

那麼,這個春天真的可以很安靜

嫩嫩的,有着幾許羞澀,而又繁華似錦

清明所有的色彩和線條,都被放牧成憂傷的灰冷 血色的桃林,和迷醉的.蝴蝶

曾經的擁有和離棄,新鮮的傷口和溼漉漉的孤獨 總是隨着變老的時光

不留痕跡,翩然遠遁,只是虛留虛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orlv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