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養生 >心理養生 >

心理學必背100個知識點

心理學必背100個知識點

心理學必背100個知識點,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理是指人類在符號活動梳理的過程和結果,具體是指生物對客觀物質世界的主觀反映,心理的表現形式叫做心理現象,下面來了解心理學必背100個知識點。

心理學必背100個知識點1

1、 學習過程:指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通過與教師、同學以及教學信息的相互作用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

2、 心理髮展:是指個體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

3、 學習準備:是指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或心理髮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應性,即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那些促進或妨礙學習的個人生理、心理髮展的水平和特點。

4、 關鍵期:個體早期生命中有一個比較短暫的時期,在此期間,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這個時期稱爲關鍵期。

5、 最近發展區:維果斯基認爲,兒童有兩種發展水平:一是兒童的現有水平,二是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最近發展區是指兒童在有指導的情況下,藉助成人幫助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與獨自解決問題所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是兩個鄰近發展階段間的過渡狀態。

6、 人格:又稱個性,是指決定個體的外顯行爲和內隱行爲並使其與他人的行爲有穩定區別的綜合心理特徵。

7、 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係的意識。一般認爲,自我意識包括三種成分: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監控。

8、 認知過程:是指學生藉以獲得信息、做出計劃和解決問題的心理過程。這個過程存在着個體之間的認知方式和認知能力等方面的個別差異。

9、 認知方式:又稱認知風格,是個體在知覺、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等認知活動中加工和組織信息時所顯示出來的獨特而穩定的風格。

10、 掌握學習: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提供最佳的教學和給予足夠的學習時間而使絕大多數學生達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 80-90%的教學評價項目)。

11、 性格:是指個體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對現實的穩固的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爲方式。

12、 廣義的學習:是指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憑藉經驗而產生的行爲或行爲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

13、 知識:是客觀事物的特徵和聯繫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它是來自反映的對象本身的認知經驗。

14、 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符合法則要求的活動方式,它是來自於活動主體所做出的行動及其反饋的動作經驗。

15、 行爲規範:是用以調節人際交往,實現社會控制,維持社會秩序的思想工具,它來自於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交往經驗。

16、 強化:是指在刺激-反應聯結中改變同類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的手段。

17、 正強化:通過施加滿足刺激來提高反應發生的概率。

18、 負強化:通過撤消某一厭惡刺激來提高反應發生的概率。

19、 消退:消退是一種無強化的過程,其作用在於降低某種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以達到消除某種行爲的目的。

20、 懲罰:當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以後,呈現一個厭惡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的過程。

21、 學科的基本結構:是指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態度和方法。

22、 意義學習:就是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爲的和實質性的聯繫。

23、 接受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習者接受事物意義的學習。

24、 先行組織者:是先於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高於學習任務,並且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和新的學習任務相關聯。其目的是爲新的學習任務提供觀念上的固着點,增加新舊知識之間的可辨別性,以促進學習的遷移。

25、 動機: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它一般有三種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強化功能。

26、 學習動機:是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並致使行爲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

27、 學習需要:是指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有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它包括學習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的信念等。學習需要也稱爲學習驅力。

28、 認知內驅力:是一種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識,系統地闡述並解決問題的需要。

29、 自我提高的內驅力:是指個體由自己的.學業成就而獲得相應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0、 附屬的內驅力:是指個體爲了獲得長者的讚許和同伴的接納而表現出來的把工作、學習搞好的一種需要。

31、 學習期待:是個體對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目標的主觀估計。學習期待就是學習目標在個體頭腦中的反映。

32、 誘因:是指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爲,並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

33、 成就動機:是個體努力克服障礙、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決某一問題的願望或趨勢。

34、 自我效能感: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從事某一成就行爲的主觀判斷。

35、 替代性強化:通過一定的榜樣來強化相應的學習行爲或學習行爲傾向。

36、 自我強化:學習者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監督,來強化相應的學習行爲。

37、 問題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

38、 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

39、 正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40、 負遷移:指兩種學習之間的相互干擾、阻礙。

41、 水平遷移:也稱橫向遷移,是指處於同一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

42、 垂直遷移:又稱縱向遷移,指處於不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

43、 一般遷移:也稱普通遷移、非特殊遷移,是將一種學習中習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態度等遷移到另一種學習中去。

44、 具體遷移:也稱特殊遷移,指一種學習中習得的具體的、特殊的經驗直接遷移到另一種學習中去,或經過某種要素的重新組合,以遷移到新情境中去。

45、 同化性遷移:是指不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直接將原有的認知經驗應用到本質特徵相同的一類事物中去。

46、 順應性遷移:指將原有認知經驗應用於新情境中時,需調整原有的經驗或對新舊經驗加以概括,形成一種能包容新舊經驗的更高一級的認知結構,以適應外界的變化。

47、 重組性遷移:指重新組合原有認知系統中某些構成要素或成分,調整各成分間的關係或建立新的聯繫,從而應用於新情境。

48、 心向與定勢:指先於一定的活動而又指向該活動的一種動力準備狀態。

49、 知識:個體通過與環境相互作用後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其實質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特徵與聯繫的反映,是客觀事物的主觀表徵。

50、 感性知識:是對活動的外表特徵和外部聯繫的反映,可分爲感知和表象兩種水平。

51、 理性知識:是反映的是活動的本質特徵與內在聯繫,包括概念和命題兩種形式。

52、 感知:是人腦對當前所從事的活動的對象的反映。

53、 表象:是人腦對從前感知過但當時不在眼前的活動的反映。

54、 概念:反映的是活動的本質屬性及其各屬性之間的本質聯繫。

55、 命題:表示的是概念之間的關係,反映的是不同對象之間的本質聯繫和內在規律。

56、 陳述性知識:也叫描述性知識,是個人能用言語進行直接陳述的知識。這類知識主要用來回答事物是什麼、爲什麼和怎麼樣的問題,可用來區別和辨別事物。

57、 程序性知識:也叫操作性知識,是個體難以清楚陳述、只能藉助於某種作業形式間接推測其存在的知識。它主要用來解決做什麼和怎麼做的問題。

58、 心智技能:是運用概念和規則對外辦事的程序性知識,主要用來加工外在的信息。

59、 認知策略:是運用概念和規則對內調控的程序性知識,主要用來調節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動。

60、 符號學習:指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或者說學習符號本身代表什麼。

61、 概念學習: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義,實質上是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的關鍵特徵和本質屬性。

心理學必背100個知識點

62、 命題學習:指學習由若干概念組成的句子的複合意義,即學習若干概念之間的關係。

63、 下位學習:又稱類屬學習,是一種把新的觀念歸屬於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的某一部位,並使之相互聯繫的過程。

64、 上位學習:也叫總括學習,即通過綜合歸納獲得意義的學習。

65、 並列結合學習:是在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觀念既非類屬關係又非總括關係時產生的。

66、 直觀:是主體通過對直接感知到的教學材料的表層意義、表面特徵進行加工,從而形成對有關事物的具體的、特殊的、感性的認識的加工過程。

67、 概括:指主體通過對感性材料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從而獲得對一類事物的本質特徵與內在聯繫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認識的活動過程。

68、 變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觀材料或事例說明事物的本質屬性,即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特徵,以便突出本質特徵。

69、 前攝抑制:是指前面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後面學習材料的干擾。

70、 倒攝抑制:指後面學習的材料對保持或回憶前面學習材料的干擾。

71、 過度學習:指在學習達到剛好成誦以後的附加學習。

72、 技能: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

73、 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

74、 心智技能:也稱智力技能、認知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

75、 操作定向:即瞭解操作活動的結構與要求,在頭腦中建立起操作活動的定向映象的過程。

76、 操作模仿:即實際再現特定的動作方式或行爲模式。

77、 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階段習得的動作固定下來,並使各動作成分相互結合,成爲定型的、一體化的動作。

78、 操作熟練:指所形成的動作方式對各種變化的條件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動作的執行達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動化。

79、 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瞭解“外化”或“物質化”了的心智活動方式或操作活動程序,瞭解原型的活動結構,從而使主體知道該做哪些動作和怎樣去完成這些動作,明確活動的方向。

80、 原型操作:就是依據心智技能的實踐模式,把主體在頭腦中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實施。

81、 原型內化:即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向頭腦內部轉化,由物質的、外顯的、展開的形式變成觀念的、內潛的、簡縮的形式的過程。

82、 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爲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複雜的方案。

83、 認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術,有助於有效地從記憶中提取信息。

84、 元認知策略:是學生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認知策略,包括對自己認知過程的瞭解和控制策略,有助於學生有效地安排和調節學習過程。

85、 資源管理策略:是輔助學生管理可用環境和資源的策略,有助於學生適應環境並調節環境以適應自己的需要,對學生的動機具有重要的作用。

86、 複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中爲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上的方法。

87、 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將新學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繫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

88、 組織策略:是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89、 元認知:是指對認知的認知,具體地說,是關於個人自己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調節這些過程的能力,它具有兩個獨立又相互聯繫的成分:對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觀念與對認知行爲的調節和控制。

90、 問題:是給定信息和要達到的目標之間有某些障礙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91、 問題解決:是指個人應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到達目標狀態的過程。

92、 理解問題:就是把握問題的性質和關鍵信息,摒棄無關因素,並在頭腦中形成有關問題的初步印象,即形成問題的表徵。

93、 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

94、 發散思維:也叫求異思維,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種答案的思維形式。

95、 聚合思維:是將各種信息聚合起來,得出一個正確答案或最好的解決方案的思維形式。

96、 頭腦風暴訓練:通過集體討論,使思維相互撞擊,迸發火花,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的訓練。

97、 態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的行爲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

98、 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爲規範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和傾向。

99、 道德認識:是對道德規範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道德認識是個體品德的核心部分。

100、道德行爲:是個體在一定的道德認識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勵下所表現出來的他人或社會具有道德意義的行爲,是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現,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標誌。

心理學必背100個知識點2

1、 心碎(過度傷心)可能會導致一個人的死亡,這被稱作壓力性心肌病。

2、 如果一個人睡的太多,他就容易抑鬱或者情緒低落。

3、 和異性交談可以提高男性的心理素質。

4、 聰明的人更有可能在一段關係中保持忠誠。

5、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喜歡的一首歌,那是因爲你把情感融入了它。

6、 大多數人都患有振動幻覺綜合症,而我們的手機實際上並沒有振動。

7、 人天生有一種基因會導致你經常消極的。

8、 只需4分鐘,你就會墜入愛河。

9、 容易分心的人更有創造力,智商往往也更高。

10、 你的簽名越大,你的自尊心就越強。

11、 你的筆跡越小,你就越不喜歡交談。

12、 如果你對一個人持續的迷戀了4個月,那麼你已經愛上了他。

13、 穿紅色連衣裙的女性對異性的誘惑是巨大的。

14、 富有創造力的人容易感到無聊。

15、 巧克力可以減壓。

16、 給你最有用建議的人,本身就是問題最多的人。

心理學必背100個知識點 第2張

17、 我們會很自然的去關注性,食物和危險。

18、 自尊心較弱的人往往會羞辱他人。

19、 被測出智商較低的人往往有較強的種族,宗教歧視。

20、 寂寞對健康有害,就像每天吸15支香菸一樣。

21、 孤獨的人更善於察覺到別人的孤獨。

22、 如果你想讓別人更加喜歡你,你可以請他們幫你一個忙。

23、 如果你想知道別人是不是在騙你,你可以問問另一個騙子。

24、 人們最喜歡的話題就是他們自己。如果你想讓某個人喜歡你,那麼就談談他們自己。

25、 金錢並不會帶來快樂,只有你用它來做某些事的時候纔會給你帶來快樂,但也可能會讓你很鬧心。

26、 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覺得自己的無知。

27、 當你嘗試去回顧一件事的時候,你實際上是在想你最後一次記住的事情而不是事件本身。

28、 那些19歲以後失去自己第一次的人比那些較早奉獻自己的人有更高的收入和教育水平。

29、 當有人說他們必須要問你一些重要的事情時,你腦海裏會立即浮現起你最近做過的壞事。

30、 盲人不會患有精神分裂症。

心理學必背100個知識點3

1、對你撒謊的人往往會擡頭向左(他們的左邊)。

2、夜食症是近年來由於人們不當的生活方式引起的一種病症,多在青年人羣中發生,而心理學家則認爲夜食症主要是因心理原因導致,最主要是因爲過於孤獨。

3、囤積症(Compulsivehoarding),一種強迫行爲,過度性的收購或收集物件,即使是不值錢、有危險性或不衛生的物品,有人甚至因此無法正常生活。他與偶爾懶惰、雜亂的普通人不同的的地方在於:他們對東西有着極端的情感依戀,如果有人收拾、清理或拿走他們的東西,他們會感到非常不安或受到威脅。他們還可能感到羞恥或焦慮,並試圖隱藏他們的囤積物。在最新的DSM-5(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五版)中,“囤積症”被確定爲一種心理障礙。

心理學常識100條(基本心理學常識)

4、當我們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看着一個字或者一段話時,就會對明明很熟悉的這個字產生陌生的感覺,這是因爲大腦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將注意力轉移了,這種現象叫做字形飽和。

5、人類的記憶就像是一部儲存在大腦中的影片,大腦也會時不時地將這部影片找出來回放一下,但實際上記憶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三年的時間裏,它都會隨着時間而改變,也會因爲某些事而改變,心理學家將這一現象叫做“記憶重組”。

6、拉戀人的手或者看心上人的照片,都可以減輕疼痛,甚至最多可以將疼痛感減少44%。

7、每個人都會有討厭的事物或者是人,但有時候這種討厭是沒有任何理由的,就是“因爲討厭所以討厭”,這一現象還有一個專業的形容詞,叫做刻板偏見。

8、心理學研究表示,人在說謊時往往會將主語“我”忽略,因爲人潛意識中,不希望將自己牽扯進來,所以會無意識地將“我”忽略。

9、在飢餓的時候不要做任何決定,因爲當身體處於飢餓時,大腦是很難像平時一樣思考、看待問題的,這時候便會很輕易、很草率的做出不合理的決定。

10、心理學研究表示,人在說謊時潛意識中是不想將自己牽扯進來的`,所以往往會忽略掉主語“我”。

11、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凝視着對方超過4分鐘以上的時間,那麼愛上他/她的機率將會增加很多,如果兩個人互相凝視超過4分鐘以上的時間,要麼就是兩個人已經相愛了,要麼就是要說“你瞅啥?”“瞅你咋地”。

12、如果想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偷偷地看你,可以通過“打哈欠”來判斷,因爲打哈欠是會“傳染”的,如果那個人一直在暗中觀察你,那麼你打了哈欠不久後他也會打。

心理學必背100個知識點 第3張

13、人格分裂不止兩個,有可能是多個甚至是十多個人格同時存在。

14、加拿大的一項研究表示,人在心情不好時工作效率更高。

15、在心理學角度來講,花錢的過程可以讓人感到非比尋常的快樂和開心,甚至可以短暫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16、換個角度來想,撒謊其實是非常需要邏輯思維的,想要說一個可以讓人完全相信的謊話也是非常考驗智商的。

17、老婆和媽同時掉進水裏先救誰,是一個讓很多男人都頭疼不已的問題,這個問題無論怎麼回答都是不完美、有瑕疵的,而相對完美的答案或者正確的做法是“誰問救誰”,老婆問回答救老婆,老媽問回答救老媽,提問者很多時候就是圖個開心;這個問題的本質也並不在於救誰,而是面對類似抉擇的時候,你有沒有這個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回答呢?你還有更完美的答案嗎?

18、心理學調查發現,家教較嚴的男生,往往會找一個個性較爲強悍的對象。

19、時間感和注意力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

20、心理學認爲,炫耀源於內心不自信,是一種內心渴望得到關注、得到肯定的表現,因爲擁有了不常擁有或者不容易得到的東西,希望得到他人的羨慕來確立自己的信心。

21、心理學研究表示,長相好看的人大多脾氣也比較好,因爲他們經常受到別人的善意。

22、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講,一些實現起來非常簡單但又能滿足好奇心的事,幾乎所有人都願意去嘗試。

23、人在寂寞的時候,在生理上會感到冷。

24、心理學角度來講,追求得越久的女生往往越難追到,而新認識的女生反而更容易擦出愛情的火花,當然,如果你是“多財多藝”、“憑億近人”的話,那就另當別論。

25、當手機電量過低時,人就會變得焦慮甚至坐立不安,這種症狀叫做電量焦慮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yangsheng/xinli/lok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