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養生 >心理養生 >

厭學、學習焦慮、交友困難、自卑等成職校生普遍心理問題

厭學、學習焦慮、交友困難、自卑等成職校生普遍心理問題

案例1

厭學、學習焦慮、交友困難、自卑等成職校生普遍心理問題

一天,廣東省惠州商業學校心理諮詢室來了一位女學生,進門後就說,老師,不知道爲什麼我就是沒有信心面對下學期的實習。我害怕畢業,感覺很空虛,甚至連死的念頭都有了。說着,她向老師伸出了左手,只見她的左手手腕上兩條粉紅色的割痕十分刺眼。正處於花季的她,究竟有着怎樣的痛苦,讓她不惜用放棄生命的方式來選擇逃避呢?

案例2

小李到職業學校上學已經一學期了,可他總覺得擡不起頭來。那個黑色的6月給他留下了永遠的痛。僅3分之差,讓他與普通高中失之交臂,他感到前途一片渺茫。最讓他受不了的是父母眼中流露出的失望。上職校,對他來說是無奈的選擇,他不知道今後的路應該怎麼走。

其實,職業學校裏有着各種各樣心理問題的學生不在少數。

中職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這個時候他們既要經歷青春期的生理變化,也要經歷心理髮展的種種困惑。隨着學習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職業教育的轉變,發展方向由升學爲主向就業爲主轉變,以及直接面對社會和職業的選擇,他們在自我意識、人際交往、求職擇業以及成長、學習和生活等方面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和心理問題。

不少職業學校的校長反映,職校生中從國小到國中受過表揚的學生所佔比例不高,絕大多數從未當過班幹部,學習成績居中下游。雖然職校生沒有普高學生面臨的大學聯考壓力,但他們面臨的社會壓力卻比普高學生大得多。他們既要承受社會輕視職業教育和家長埋怨其“不爭氣”的壓力,又要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礙。情緒兩極性的表現較爲明顯,一方面自我意識明顯增強,又不甘寂寞、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另一方面心理閉鎖,不願與人交流。同時在感情上表現爲活潑、熱情,但容易急噪、激動,不善於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感情。這些身心特點,使他們的心理狀態常常表現出不穩定性和衝突性。

如果這些心理問題不能及時得到化解,他們的心理就不能健康發展,甚至在人格形成的過程中產生心理畸變,導致身心健康受損。可以說,這一階段是中職生心理素質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心理髮展的危險期。因此,對他們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這正是職業學校所肩負的重任。

【探索】目前已有不少職業學校認識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並對此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和實踐。

前不久,12名惠州商業學校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惠州市特殊學校,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活動。他們和惠州市特殊學校的殘疾小朋友一起玩遊戲;通過寫小紙條的方式讓聾啞小朋友把自己煩心的事或願望寫出來,摺疊成小羽鶴,放到西枝江上。白色的小羽鶴順着綠色的西枝江漸漸遠去,彷彿帶走了孩子們的煩惱。這次活動不僅給特殊學校的小朋友帶來快樂,也讓商校的學生受到一次心靈上的洗禮。該校學生小黃的父母都是農民,父親癱瘓在牀,家裏的負擔都落在母親身上。母親反對她讀書,希望她外出打工。小黃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幸的人,自卑心較強,也不願與人交往。來到惠州特殊學校,看着那些聾啞孩子,她落淚了。她以真實的情感記錄了這次活動的感受:

“今天,我參加了一次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活動。一直以來,我以爲我是最不幸的,但當我看到這些又聾又啞的孩子時,看到他們依依呀呀,又比劃又書寫地跟我交流時,我哭了。他們雖然不幸,但他們的小臉上卻洋溢着幸福和快樂。他們讓我震撼、讓我感動。和這些殘疾孩子相比,我還有什麼理由不開心呢。”

心結打開了,心靈的窗戶自然也就敞開了。從那以後,小黃變得開朗了,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能夠主動與人交流,和同學的關係也改善了很多。

隨着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人們已經普遍認識到受教育者的健康不僅意味着擁有強健的體魄,還必須具有健康的心理。目前,北京、廣東、煙臺、大連、深圳、長春等省市的中等職業學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這些學校定期舉辦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邀請高校心理諮詢專家爲學生開展系列講座。特別是針對中職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有針對性地舉辦人際交往、自我調整、健康人格等講座,同時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有的學校還開設了心理健康選修課,讓學生更加系統地學習心理健康知識。

開展多元化活動,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就感,有助於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這是不少職業學校的共同體會。北京商貿學校針對中職生好動的特點,利用一切條件和機會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課外活動包括英語口語、點鈔、計算器盲打、文字錄入與製表、跆拳道訓練等;知識講座則包括就業知識、技能知識、創業知識、文學欣賞、健身及生活常識等。另外,學校還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了“紀律月”、“德育月”、“學習月”、“考覈月”活動,收到良好的效果。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視師資這個環節。教師能否用心理學原理和相關的心理知識及技巧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直接關係到學生心理能否健康發展。惠州市的中職學校把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和班主任隊伍作爲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幹力量,力求從專業諮詢到班級輔導全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全市29所中職學校配備了40多名專職和兼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近600名班主任相繼取得了廣東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c證”、“b證”資格和國家級心理諮詢師資格,爲科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保證。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樣也不能忽視家長的作用。在教育實踐中,不少職業學校的教師發現一部分家長在教育子女時存在嚴重的偏差,主要表現爲:

父親嚴厲但疏於監管,母親溺愛又放縱教養,孩子游走在父母監管的盲點,形成躲避父親、欺騙母親,凡事不願承擔責任。這樣的學生普遍表現出心理年齡低於生理年齡。他們躲避父親的表現之一是不知道父親的手機號碼,不知道父親具體做什麼工作,甚至絕不主動跟父親講話。

父親獨斷專行,從不與孩子進行溝通,孩子對抗父親的方式是叛逆、不回家,電話不接聽、短信不回覆。

家長不知道該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說孩子不聽、打孩子不忍,把孩子交給學校,自己撒手不管。認爲孩子在學校比在家裏好多了,不求他能學到什麼,只求他在學校安全長大。

一些家庭貧困的學生家長,文化水平不高,生活壓力較大,基本上不跟孩子交流,孩子孤獨自卑,缺少家庭的溫暖。

這些都使職業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加了難度。不少職業學校又把面向家長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納入到教育職責中。惠州市的中職學校鑑於學生生源較廣,學校不便召開家長會的具體情況,堅持通過每個學期給家長一封信的方式,與家長溝通教育學生的重點內容和方法;班主任通過每個學期不少於一次與學生家長電話溝通或家訪的形式,加強與家長的聯繫;對一部分對學校教育存在適應障礙的學生,邀請家長到學校,瞭解學校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方法,瞭解學生存在的問題,與家長聯手對學生進行相對有效的教育。

【建議】事實告訴人們,中職生心理健康的形成、維護和促進,需要多方面的條件,比如,學校環境、課堂氣氛、師生關係等,而心理健康教育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職業教育作爲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走向社會前的人生積累階段,心理健康教育對其將來的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前,職業學校應該從哪些方面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呢?有關專家和校長給出了建議:

充分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學生面臨各種心理困惑需要解決,而另一方面學校不能給予學生及時的心理疏導,兩者之間存在着脫節和矛盾,這是不少職業學校存在的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認識問題。對此,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博士生導師伍新春教授認爲,職業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21世紀,人類面臨的將是一個既互相競爭又越來越相互依賴的複雜多變的世界。適應未來世界的建設者必須具有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鬥的精神、積極樂觀的情緒、奮發進取的態度等良好的心理品質。學生的心理素質能否與飛速發展的時代相適應,將會直接影響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因此,職業學校需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青少年能夠適應更加複雜多變的世界。同時他認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更是素質教育的需要。素質教育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心理素質不僅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而且對其他素質的培養起着很大的制約作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又是素質教育的歸宿。

優化育人環境。大連女子職業中專校長王平說,在心理教育中要善於優化所需要的育人環境,讓牆壁說話、讓環境育人,有意識地通過改善校園文化設施來淨化心理環境。比如,學校對教室進行文化環境上的構建,突出學生特點及專業特色、彰顯人文和諧,是學生從要我學習轉變爲我要學習的外部條件;教學樓的走廊上懸掛科學家的畫像、格言警句和學生作品及學生獲獎風采,是激勵學生勤奮學習的動力;在綠化、雕塑、樓名、文化設施等方面進行人文環境的設計和建設,形成學校特有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感受學校大家庭濃厚而獨特的文化魅力的同時,心靈得到淨化和提升。

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教師是學生道德上、心理行爲上的指路人。教師的心理素質如何,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心理能否健康發展。”惠州商業學校校長鄧慶寧說。他建議,學校應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比如,爲每位教師訂閱心理教育方面的書籍,並利用每週教研活動的時間進行學習、討論,幫助教師把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時,抓好課堂教學主陣地。教師要善於運用心理學原理,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認真備好課;上課前調節好自身的心態,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讓學生在和諧的氛圍和愉悅的意境中學到知識。

創造寬鬆的心理環境。浙江紹興市職教中心校長樓建兒說,中職學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除學習外,日常生活也在學校。每天起牀、做操、上課、吃飯、寫作業,似乎安排得井井有條,又很充實。但刻板單調的生活與年輕人天真活潑的個性產生了巨大矛盾,由於管理和安全的需要,學校制訂了各種規章制度,學生的行爲往往受到嚴格的限制。“除了規定,我們還能擁有什麼?”這是學生髮自心底的吶喊。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爲作過多、過細的限制,雖然能達到整齊劃一的效果,但無疑讓學生因爲害怕違反各種規定而感到緊張、焦慮和壓抑,喪失了自由表現的機會,抑制了主動創新的動機。學校既要有民主,也要有集中;既要有自由,又要有紀律;既要培養學生敢想、敢說、敢做的精神,又要養成接受行爲規範、遵章守紀的良好習慣。因此,學校要努力創設優良的校園文化氛圍,組織社團活動,給學生自由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在寬鬆的環境中得以生動、活潑、健康的發展,最終成爲具有知識、技能和良好心理品質的合格人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yangsheng/xinli/vryk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