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推薦】國小語文教案範文彙編10篇

【推薦】國小語文教案範文彙編10篇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小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國小語文教案範文彙編10篇

國小語文教案 篇1

設計理念

這一課的設計注重目中有同學,關注同學的學,目中有學情,根據同學的學情進行設計,以學定教。切合同學實際,尊重同學個性,倡議在自身的閱讀中去體會,讓同學自學、自讀、自悟、自得;平等對話交流,鼓勵發表個人見解,維護同學的學習興趣,讓同學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體現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實踐性、發明性的特點,體現語文課潛移默化、薰陶感染的特點,將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融入方法習慣之中,體現文道關係。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本課的生字,會寫課後的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培養同學閱讀兒歌的興趣,讓同學有主動讀兒歌的願望。體會到種樹的快樂,種樹的種種好處。

3?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聯繫實際邊讀邊想邊問。

教學重點

認寫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聯繫實際邊讀邊想邊問。

教學準備

教師:1?製作生字卡片、準備教學掛圖(簡單課件)。

2?與音樂老師聯繫,讓同學認識音符和歌譜;與美術老師聯繫,畫一畫樹。

同學:觀察樹木,瞭解種樹帶來的種種好處。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讀題激趣,感知兒歌大意

1?齊讀課題,說說:讀了課題你想到了什麼?你想知道什麼?

2?同學藉助拼音自讀課文,看看兒歌裏說了些什麼,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二、自主識字,交流評議

1?自由、輕聲地朗讀兒歌,要求:

(1)藉助拼音,讀準字音,不熟悉的字多練讀幾遍

(2)運用已有的識字經驗,試着記住字形。

(3)勾畫生字詞,把兒歌中不明白的詞語或句子做上問號。

2?交流自主識字情況。

(1)同學相互提醒音難讀、形難記的字。

(2)用生字擴詞語,選自身喜歡的`詞語造句。

同學個別質疑問難,提出自身不明白的地方,全班交流討論,仍不能解決的問題放入下一環節解決。例如:“綠色音符”、“綠色歌譜”、“種下歌聲”、“種下幸福”等等。

三、自讀自悟,邊讀邊悟,自主解疑

1?讓同學帶着問題,自讀課文。

提示:要聯繫自身的生活實際,聯繫已有的知識經驗,邊讀邊想。

音樂經常與快樂相伴,一個個音符,就像一個個快樂的因素,它將構成快樂的歌譜。兒歌中的這兩個比喻可謂意味深長,筆者認爲可從這一角度去理解,爲理解後文“種下歌聲”、“種下幸福”奠定基礎。

“音符”是什麼?(樂譜中表示音長或音高的符號,這裏用來比喻一棵小樹。)

“歌譜”是用來幹什麼的? (歌曲的樂譜、譜子,人們唱歌時用的。這裏用來比喻一行小樹。)

2?樹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環境得到美化,生活更加快樂,人與動物、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3?讀讀自身喜歡的詩句。

四、進一步誦讀課文,體會情感

1?採取多種方式指導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或背誦,積累語言,進一步體會種樹的快樂,感受樹木的作用。

五、語言積累活動

結合課後第二題,積累詞語,感受語言的優美。

六、書寫練習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

同學提出難寫的字、筆畫筆順不清楚的字,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

“興”字集體書空筆順;“唱”、“福”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指導書寫。

2?交流展示、展評,激發寫好字,主動練字的積極性。

3?寫寫你想寫的字或詞語、句子。

七、拓展

1?說說你準備爲小樹做點什麼。

2?根據你對兒歌的理解給兒歌配畫。

3?試着仿照兒歌的樣子當小詩人說一說。

國小語文教案 篇2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從字面講,“設”即籌劃;“計”即計謀、策略,“設計”即籌劃與策略。從普遍意義講,“設計”就是在正式做某項工作之前,根據一定的目標要求,預先策劃制定的策略、方法、樣式等。具體而言,國小語文教學設計,就是在上課之前,對該課教學、該單元教學,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具體情況,預先制定的教學策略、教學思路、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手段的綜合方案。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和教案有無區別呢?本質上是無區別的,是一致的,都是做的上課前的準備工作。國小語文教學設計注重在語文教學策略和教學思路的設計,尤以教學思路的設計爲重點。葉聖陶先生在《教學二十韻》中有一句名言:“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根據作者思路才能使教學循序進行。所以確定明確的教學思路是語文教學設計的關鍵。而教案則更側重於教學細節的準備。國小語文教學設計的具體化、書面化,即成爲教學方案。

爲什麼要進行國小語文教學設計呢?俗語講,不打無準備之仗,無論做任何工作必須要有精心的準備。國小語文教學也不例外,更因爲教學的對象是正在發展中的兒童,如何把國小生培養好,更不能有半點差錯。因此,要求每一位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做好精細的準備工作,要把準備的內容書面化,完成教學設計,才能自如地上好課。大量的實踐證明,凡優秀教師在上課前,都很認真地做好準備工作,有的反覆修改教學設計方案,他們所做的教學設計方案,許多都成了青年教師學習參考的材料。反之,凡是在教學上缺乏創造性或出現差錯的教師,除了語文基本功不過硬之外,往往是上課前缺乏充分的準備,沒有認真設計或不會設計教學方案。於是上課時,或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重點不突出,或教學方法、手段使用不當,或對學生的提問不能準確作答,等等。所以完成國小語文教學設計是決定上課成功與否的關鍵,也是提高國小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完成國小語文教學設計,是教師不斷總結和積累教學經驗的過程,也是教師提高文化科學知識和語文能力的過程。因爲完成國小語文教學設計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語文能力。如通過鑽研國小語文教學大綱和熟悉語文教材,確定教學目標,理清教學思路的過程,會轉化爲教師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及必要的知識;通過研究教學目標的落實,教學內容的重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接受能力,促進學生髮展,實現教學目標的途徑和方法,從而會提高教師本身的思想水平、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由此不難看出,不論是有經驗的或剛參加工作的教師要上好課,必先學會制定國小語文教學設計方案;學會根據不同的'教材、不同年級的學生完成不同的語文教學設計。這是保證教師順利地、成功地走上講臺、完成教學任務的第一步。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的質量標準,是使國小語文教學實現最優化。所謂最優化,就是教學投入少,而又能達到高效率,使全班學生的語文學習都能達到優良水平。要實現國小語文教學的最優化,國小語文教學設計必須遵循以下原理。

一 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

國小語文教學的本質,正如“新大綱”所提出的“國小語文教學應立足於學生的發展,爲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發展什麼?學生的發展應是德、智、體、美全面的發展。在語文教學中,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發展”和“傳授”是根本不同的,“傳授”主要靠教師的講授,學生被動的接受;而“發展”主要靠學生內部的動力作用,使自身的素質和個性得到提高。教師要給予必要的、適當的指導、激勵。

國小生的語文素質,在“新大綱”中有明確要求:“國小語文教學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啓蒙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愛美的情趣,發展健康的個性,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這段話既是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也是對國小語文素質的全面概括。語文素質雖然主要指語文能力,但要形成語文能力是和思想、思維、情感、文化知識、學習習慣等做人的品質分不開的。所以說,語文素質也就是做人的素質。因此,通過語文教學要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發展。

國小語文本身包含了促進兒童發展的諸多因素。語文是個載體,它所負載的文化科學知識,都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內涵及審美意義。通過語文學習,兒童不僅能獲得語言,同時還會獲得文化科學知識,提高思想認識及思維能力,豐富情感。所以通過語文教學促進兒童全面和諧的發展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語文教學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這一原理,要求國小語文教學設計,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根據教材特點,除確定語文知識、能力目標外,還要準確地確定思想教育、情感滲透及思維訓練目標。在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時,必須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個性的發展。

國小語文教案 篇3

賣炭翁(節選)

教材說明

〔解題〕

《賣炭翁》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新樂府詩。

全詩較長,本課只選取前8句。後面的內容是: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下邽(今陝西渭南縣)人。德宗貞元十五年中進士,曾作過翰林學士、左拾遺等官。白居易生活的時代,是唐王朝封建統治日趨沒落,社會矛盾十分尖銳的時代,白居易大膽揭露與批判社會現實,把現實主義詩歌創作推向高潮。現存白居易詩2806首,共集有75卷,是唐代詩人中存詩最多的。他的詩分四類:諷喻詩、閒適詩、感傷詩和雜律詩。《賣炭翁》屬於諷喻詩類。

中唐統治者,在剝削掠奪人民的做法上有許多“獨創”,宮市制度便是其中之一。統治者派出宦官,用極少的代價甚至不用代價到市場上去強奪民財,美其名曰“宮市”。這種“宮市”引起了廣大人民的強烈不滿,也引起一些封建士大夫的抗議。白居易在《賣炭翁》中,通過一個賣炭老漢的遭遇,以及賣炭翁與宮使的矛盾,揭露了“宮市”的本質是掠奪,給人民造成極大的痛苦,鞭撻了統治者對勞動人民的殘酷迫害。

〔結構分析〕

本課選取《賣炭翁》的前8句。從內容上可分爲兩個層次。

第一層(第1~4句),寫賣炭翁的炭來之不易。前兩句寫老翁燒炭的地點,後兩句寫老翁燒炭的艱辛。

第二層(第5~8句),寫老翁賣炭是爲了養家餬口。第5、6句,指出老翁賣炭爲買糧食和衣服,最後兩句承接5、6句,寫出老翁家境貧寒,盼望炭能儘快賣出,多賣幾個錢,希望天氣再冷點。

〔語意理解〕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薪”,可以砍伐了當柴燒的樹木。“伐薪”就是砍伐當柴燒的樹木,本詩指砍伐能燒炭的樹木。“炭”,木炭,是對木柴進行特殊燒製,使其發生變化而成的燃料。“南山”,指終南山,在陝西省西安市南。這兩句的意思是:賣炭的老漢,在終南山中砍柴燒炭。這句點明老翁燒炭的地點。“伐薪”“燒炭”,概括了複雜的工序和漫長的勞動過程。南山山高林密,荒無人煙,豺狼出沒,在這樣環境中燒炭該多麼艱苦。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蒼蒼”,黑白相間的顏色,本詩指老翁頭髮花白。這兩句的意思是:由於煙熏火燎,老翁已經滿面灰塵,兩鬢花白,十指變得黑黑的。這兩句畫出賣炭翁的肖像,也表現了賣炭翁勞動的艱辛。聯繫上兩句,我們可以想象出老翁燒炭的情景:他在惡劣危險的環境裏燒炭,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窯一窯地燒炭,炭中滲透老翁的心血,炭中凝聚着老翁的希望。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營”,經營,謀求。“食”,指人吃的東西。這兩句的意思是:賣炭得到的錢做什麼用?賣炭的錢用來買穿的衣裳和吃的食物。詩人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介紹了老翁賣炭的目的,使讀者清楚地看到老翁爲溫飽而辛勞,在貧困線上掙扎的處境。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憂”,擔憂,擔心。“炭賤”,炭的.價格太低了,不值錢。“願”,心願,希望達到某種目的的想法。“寒”,寒冷,溫度很低。這兩句的意思是:可憐老翁的身上正穿着單薄的衣裳,但他卻擔心炭價錢太低,只盼望天氣再冷些。這兩句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單”,本該希望天暖。然而這位老翁卻不然,他把解決衣食問題的全部希望都寄託在“賣炭得錢”上,所以他“心憂炭賤願天寒”,在凍得發抖之時,還一心盼望天再冷一些,以便人們更需要炭取暖而儘快賣出炭,賣個大價錢。“可憐”表現了詩人對老翁深切的同情。

〔寫作特點〕

1.用敘事的手法突顯主題。

這首詩寫了一個有頭有尾的小故事,情節完整。通過對事件的描述,以及對人物外形與內心的刻畫,塑造出一個勤勞、善良的賣炭老人的形象。詩中描述了老人伐薪燒炭的艱辛,細緻地刻畫了“心憂炭賤願天寒”的矛盾心理,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治階級與不合理制度的憤怒與抗議。這是本詩的主題。

2.通過形象來表現主題。

這首詩敘事簡潔,形象鮮明,結構完整。詩人沒有用“卒章顯其志”的手法來表達作者的愛憎,而是通過人物形象本身顯示立場。對老翁的極端窮困,詩人沒有出面向讀者作介紹,而是採用外貌刻畫的方式,讓人讀了後自然得出結論。

3.語言樸實、通通俗。

白居易詩歌大多語言樸實、通俗,有很強的音樂性。語句朗朗上口,便於誦讀,用詞平實無華,樸實易懂。

國小語文教案 篇4

識字一 (所有的教學反思在後面)

學習目標:

1、認識“萬、復、蘇、柳”等13個生字,引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2、正確、整齊、規範書寫“萬、冬、齊、丁、百”5個生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

4、主動收集積累春天的詞語。

5、認識並瞭解春天給大地帶來的變化,使學生產生好奇,激發學生了解、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留心觀察周圍事物,豐富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小朋友,春姑娘悄悄來到了我們身邊,她給大地萬物帶來了生機。春天在哪裏呢?今天,老師和你們去找找春天,好嗎?

2、播放《春天在哪裏》的歌曲,學生閉上眼睛邊拍手,邊唱歌。

二、圖文結合,認知詞語

1.語言過渡:睜開眼睛看看插圖上春天的景色,美嗎?是呀,春天給大地披上了綠裝,到處生機勃勃,春意盎然。小朋友,春天在哪兒,你能找到嗎?

2.認識詞語。

隨機學習四組詞語。(教師隨着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詞語卡片,讓學生讀一讀字音,在圖上認一認,唱一唱有關小動物的歌兒,說一說花兒的顏色,有關事物的特徵等)

3.揭示課題,鞏固字音。

剛纔這些詞語是語文書上《識字1》的內容。(板書:識字1),你們看,它們正排着隊,等着小朋友去認識呢!請小朋友讀一讀這些詞語,比較難讀的'可以多讀幾遍,也可以請小組中的同學幫幫忙。(學生自由讀)

三、讀中悟情,讀中積累

1.語言渲染:春天來了,春風輕輕地吹,春雨淅淅地下,柳絲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大地蔥綠;燕子、布穀、蜜蜂飛來了,爲春天增添了幾多生趣;梨花、杏花、桃花張開笑臉,爲春天增色添彩!你願意美美地讀一讀嗎

?讓小朋友們感受一下春天

多美呀!

2.學生誦讀韻文,邊誦讀邊想象,達到熟記積累。

四、總結全文,延伸拓展

1.師總結。

2.課後,小朋友去找一些有關“春天”的詩歌或成語,讀一讀。

五、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要求書寫的生字並口頭組詞。

2.認識3個新偏旁。(“日”字底,“木”字旁,草字頭)

3.學生看筆順圖自學生字,描紅課本上的生字。

4.說說是怎麼記住生字的。

5.說說書寫注意點。

6.教師在田字格示範書寫。

7.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六、課堂作業設計

背誦課文。寫好生字。

板書設計

識字一

冬 百 齊

1、柳樹醒了

學習目標:

1. 認識“醒、雷”等8個生字,會寫“說、話”等6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通過朗讀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 能展開想象,用自己的眼光發現春天裏事物的變化。

重點難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喜歡春天嗎?板書“春”字,說說你看見這個字想到什麼?

2.做“一字開花”遊戲,看誰說得多。

3.出示課文插圖,老師這兒也有一幅美麗的圖畫,想看看嗎?你看到了什麼?(感受春天大地復甦的情景)。

(二)初讀,瞭解短文

1. 同學們,春天來了,到處都是春天的氣息,你們看這幅圖上的小朋友們在幹什麼?(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尋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師總結:是的,他們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頌美好的大自然,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課文第1課。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出示字詞卡片,反饋讀音。

(1) 板書課題:1.柳樹__了

(2) 誰來讀課題,柳樹怎麼啦?(醒)誰能從字卡中找到“醒”字貼上去?(補題後讓這位學生帶着大家再讀課題)

(3) 除“醒”字外,你們還會認兒歌中的哪些漢字?下面老師考考大家,請看字卡。(老師出示字卡,請學生讀字並組詞)

3.分節讀文,瞭解內容。

(1)讀第一節,說說你知道了什麼?(春雷跟柳樹說話,柳樹就醒了) 教師板書:說話醒了

①柳樹在誰的幫助下醒了?(春雷)教師板書:柳樹春雷

②春雷怎樣跟柳樹說話,小柳樹睡醒了又是什麼樣?你能想像着再讀一讀第一小節嗎?

(2)春雷的朋友們還和柳樹在一起做什麼啦?分小組學習第二、三、四小節。 ①以小組形式彙報,老師板書:春雨 洗澡 柳枝 軟了

春風 梳頭 柳梢 綠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飛了

(3)春天裏的景物那麼可愛,讓我們一起讀讀最後一個小節,看看着急了的柳樹在幹什麼?

①齊讀第五小節。

②請同學說一說又知道什麼啦?教師板書:柳樹玩耍小朋友長高了。

③哪些同學願意跟柳樹做朋友站起來,看着板書背一背。

(4) 同學們,春天萬物都在生長,除了柳樹醒了,還有什麼也醒了呢?

(5)春天真的是太美了,讓我們再欣賞這美麗的圖畫,讀一讀課文吧!(自由讀)

(三)鞏固生字,寫好字

1.看板書再讀詞。

2.指導書寫。

①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要寫好兩個相同偏旁的漢字,你們看田字格表裏是哪兩個字 ②這兩個字的偏旁誰認識?(言字旁)

③寫言字旁時第一筆點起筆不能太低,橫要向上斜一點,折要向左斜一點,注意左邊偏旁窄一些,右邊部分寬一些。

④描紅。

⑤自己練寫,老師巡視。

⑥成果展示。

(四)課堂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2、寫好“說、話”兩個字。

板書設計 1 柳樹醒了

春雷 說話 柳樹 醒了春雨 洗澡 柳枝 軟了 春風 梳頭 柳梢 綠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飛了 柳樹 玩耍 小朋友 長高了

第二課時

(一) 複習

1.開火車抽讀字卡:醒、雷、澡、枝、軟、梳、梢、耍

2.完成課後說一說。

3.請同學領讀詞語:(老師出詞語,同學領讀)

(二)讀背課文

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學生齊背。

(三)實踐活動

仿照課文編詩句,說一說。

(四)指導寫字

1、學生觀察,說說怎樣才能寫好這些字。

2、教師範寫。

3、學生書寫,師生評議。

(五)課堂作業設計

1 、完成練字作業。

2 、詞語連線練習。

春雷 說話 柳樹 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 軟了

春風 梳頭 柳梢 綠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飛了

柳樹 玩耍 小朋友 長高了

板書設計:

1 柳樹醒了

春雷 說話 柳樹 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 軟了

春風 梳頭 柳梢 綠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飛了

柳樹 玩耍 小朋友 長高了

國小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一、認識隔音符號。

1.單獨板書隔音符號“,”。

2.講述隔音符號的作用,用隔音符號把易混音節隔開。a、o、e打頭的音節,不用隔音符號容易和前面的音節連讀,須要用隔音符號隔開。

3.指導拼讀音節。

二、分辨同音詞,組成詞語。

三、詞語搭配。

第一組,要組成動賓結構詞組(對學生不講術語)。表示動作的詞要和後面的名詞搭配恰當。

抽出 枝條 張開 雙臂

背誦 單詞 實現 理想

積累 知識

第二組,組成偏正結構詞組,中心詞與前面的形容詞搭配要恰當。

蒼翠的松柏 有趣的海龜

靈活的眼睛 晴朗的天空

鮮豔的羽毛

四、學寫比喻句。

“就像”“……幾百裏連成一片,就像綠色的海洋。”

“好像”“還沒看見瀑布,先聽見瀑布的.聲音,好像疊疊的浪涌向

岸灘……”

“它們彬彬有禮,站在遠處向我們點頭,像歡迎我們似的。”

前兩個句子是打比方,表示甲事物與乙事物相像,“就像”表示很像,相像的程度最深;“好像”其次。打比方一定要相像,要恰切。

例句:老師無微不至地關懷我們,就像媽媽一樣。

秋天的森林,好像一幅油畫。

新年的早晨,同學們快活得像小鳥似的飛到學校。

第二課時

一、閱讀。

(一)明確閱讀要求。

1.理解詞句,體會用詞的準確。

2.知道媽媽是根據什麼斷定小海龜沒有走遠的。

(二)默讀短文,注意帶點的詞語,先弄明白它的意思,然後再體會這些詞語用得好在哪兒。

小伊芙急切地對媽媽說

急切 表示非常着急,很急迫。在這裏說明小伊芙迫切地要找到小海龜。

如用“着急地說”程度不如“急切”。

引 “拉着”的意思。在這裏是說小伊芙“拉着”媽媽,把媽媽帶到丟

失小海龜的地方。如用“帶”,沒有用“引”形象;如用“拉”,

又不能包含在前面帶路的意思。

翻 起表示從下兜到上。

撥開 表示從左右兩邊分開。一個“翻起”,一個“撥開”,表示找得很仔細。

發現 在這裏不是一般的看見,或直接看到或一下子看到,而是先沒看見,經過仔細尋找纔看到。

可進行比較:

①小伊芙看見了小海龜。

②小伊芙發現了小海龜。

(三)媽媽根據什麼斷定小海龜沒有走遠?

啓發:媽媽爲什麼要問小伊芙“小海龜丟失多久了”?當小伊芙說“也就五分鐘吧”,媽媽爲什麼就肯定地說“它不會走遠的”?

根據有兩方面:一是時間不長;二是小海龜走得慢。

(四)朗讀短文。

二、把錯亂排列的句子排列好,再寫下來。

(一)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讀,想想每個自然段說的是什麼。

(二)按事情發展順序排列句序,自己讀一讀。

(三)指名說句序,按排好的順序讀一讀。

(四)寫成一段通順的話。

第三課時

一、在課前佈置學生觀察一處景物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自己觀察了什麼景物。

二、教師選擇一兩處學生熟悉的、有特點的景物,指導學生口述。

1.有哪些景物?每個景物有什麼特點?按怎樣的順序敘述最好?

2.指名口述。師生評議、修正、補充。特別強調用詞要準確。

三、自己選擇一處景物,練習口述。同座互說,互相評議。特別要注意用詞是否準確。

四、把說的內容寫一段話,做到內容具體,用詞準確,語句通順,書寫工整。

國小語文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2.有關榕樹的資料、圖片、作者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激發興趣

1.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想法?(鳥棲息的地方,鳥的樂園、有很多鳥……發揮學生想象。)

2.這個鳥的天堂在哪兒?你知道嗎?(一棵大榕樹)

3.介紹資料:這棵大榕樹在哪兒?結合你課前查找的資料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這棵大榕樹在廣東省新會縣的天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都長出許多氣根,從樹枝上倒掛下來,鑽進土裏,過些日子又長出新的枝幹來。這樣不斷生長,它已長成了榕樹林,佔地達16畝。被當地人稱爲“神樹”。“天堂中的樂園”。又因爲上面棲息着許多鳥,被人們稱爲“鳥的天堂”。)

4.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巴金爺爺去看一看那棵獨特的大榕樹。

二、自由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

1.指名讀文,讀準字音。

2.投影出示練習:選擇帶點字的正確讀音。

3.自學生字,掌握字形。

重點指導

梢:形聲字,與“稍、捎”區分。

暇:左邊是“日”,注意與“瑕”區分。

4.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藉助工具書解決。

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陸續:前前後後,時斷時續。

展示:明顯地表現出來。

留戀:捨不得離開。

不可計數:沒有辦法來計算,形容數量很多。

應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應付不過來。暇:空間。文中指鳥太多,看不過來。

三、理清文章的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巴金爺爺幾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麼不同?

2.彙報交流。

學生甲: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樹,第二次看到了許多鳥。

學生乙:課文5—9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的情景,10—13自然段寫的是第二次經過時所見到的情景。

3.理清課文的脈絡。

(1)作者是按遊覽的順序寫的。可以分爲幾個部分?

(2)學生彙報:

課文可以分爲四個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遊玩。

(5—9)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

(14)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讚美。

四、分小組合作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衆鳥紛飛的景象。

2.學習作者動靜結合的描寫方法。

3.有感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導入:請同學們先聽一段樂曲,聽後說一說你有什麼感受?(播放《百鳥朝鳳》錄音帶。鳥很多,鳥的天堂──板書。)

2.這節課,我們就和巴金爺爺一起去廣東新會縣天馬河上一個被人們稱作“鳥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爺爺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學生接:大榕樹),第二次看到的'是(學生接:鳥)

3.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快速閱讀課文,體會一下榕樹給你什麼感受?鳥兒又給你什麼感受? (榕樹──大、茂盛;鳥──多、歡快)

二、重點感悟、體會榕樹的奇特美和羣鳥紛飛時的壯觀景象

(一)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部分,抓住重點詞句深入體會,體會後放出聲音有感情地朗讀出來。用朗讀的形式加以彙報。

(二)彙報交流。

大榕樹:

1.大

學生甲: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

(1)彙報讀,其他同學聽讀:哪兒讀得好?爲什麼?你聽出了什麼?從哪兒聽出來的?(從不可計數體會出枝幹數目很多,說明樹很大。)

(2)重點體會“真”字。

兩個“真”有什麼不同呢?聽老師讀,體會一下。

出示投影:

學生體會出:第一個“真”意思是本來的,實際的。第二個“真”指的是確確實實。應讀出驚歎的語氣。

學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

(3)重點體會“又”字。指樹根很多。

出示圖片:誰來指一指哪些是氣根?(體會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獨木成林的景觀。)

學生丙: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臥在水面上。

(4)體會“臥”字。(樹佔地面積大。)

(5)這株大榕樹佔地面積有多大呢?誰查找到了這方面的資料?(學生答:一萬多平方米。)

(6)課下大家丈量了操場和教室的面積,大家計算一下:合幾個操場?幾個教室?(結合具體情況請學生作答。)

(7)經過換算,你有什麼感受?(簡直太大了。)

2.茂盛。指名讀句,談體會。

學生甲: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點縫隙。(不留一點縫隙,說明樹葉多。)

(1)重點體會“推”。請同學們演示,說明葉多而密。

學生乙:地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2)重點體會“顫動”。

同學演示,體現微微地動態。

(從中我們體會到榕樹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學生丙:從對大榕樹特點的描述中,我們看出作者不禁在內心深處發出感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3.看錄像:榕樹的大與茂盛。

4.請學生反覆朗讀這部分內容,突出重點詞句,體會榕樹的特點,在讀中表達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感受。

5.請學生畫板畫,體現榕樹大而茂盛的特點。

1.播放課件錄相:“羣鳥紛飛”的場面。使學生形象地感受這部分的動態美的描寫。

2.導語,讓我們走進課文,欣賞熱鬧的場面。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盡情地感受這部分所描繪的美。

3.再次默讀課文,思考:從哪些重點語句中能夠體會出這裏的鳥兒多?

國小語文教案 篇7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二、品讀韻文

1、瞧,寬闊的綠茵場上,足球在運動員的腳下多靈活呀?

2、運動員們激烈拼搶,腳下生風,踢球技術嫺熟。結合圖片點撥:爭頂和倒勾。

3、他們拼盡全力,運用熟練的技巧擺脫對方,把足球射向對方球門。

4、看臺上,觀衆們搖旗吶喊,爲自己喜愛的運動員和球隊加油助威。他們的熱情也感染了場上的運動員,綠茵場上沸騰啦!

5、誦讀韻文,讀出畫面。

三、指導寫字。

指導書寫:倒、勾、過、門、加。

1、認讀生字。

2、看筆順表,記筆順。

3、認識新偏旁。

4、分析字形,說說你是怎麼記住這些生字的。

5、教師範寫生字。

6、說說寫這些字要注意哪些筆順。

7、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8、反饋糾正。

四、作業。

五、課外延伸

1、和爸爸一起看一場足球比賽,並認真聽解說員的解說。

2、課後大家可以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一次班級的小小足球賽,體驗一下踢足球的快樂。

國小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認識18個生字,學會其中13個;正確讀寫“任憑、無憂無慮、閉息凝視、溫柔可親、豐富多腔、變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氣勃勃”等詞語。

2、初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掌握課文生字新詞,初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出示課題:貓(齊讀) 板書:貓

導語 : 誰養過貓?能用一句話說說你對貓的整體感覺嗎?(學生髮言)同學們,老舍先生也很愛貓,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課文——《貓》,就體現了他對貓的喜愛之情。

(二)學習新知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一類生字要求會寫),理解字義。

(1)學生自己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2)課堂反饋自學情況。

①指名讀生字:媒體演示13個生字。

②正音:闢 p@

③辨析多音字:和

運用媒體解決:

A.出示“和”字,讓學生讀出它的字音,同時點擊畫面出示相應的拼音;

B.讓學生用“和”字的不同讀音組詞。

④分析字形結構,記憶生字。

⑤理解詞語:(可用法、知字義解詞義的方法)

任憑:不論,無論。

無憂無慮:沒有憂愁和擔心。

閉息凝視:有意識地暫時抑制呼吸,聚精會神地看。

生氣勃勃:形容富有朝氣,充滿活力。

2、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

(1)初步感知課文。

思考: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留給你怎樣的印象?

讀完課文,先標序號,再用一句話說一說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留給你的印象。(只要與課文內容有關均可。)

板書: 古怪 淘氣 可愛

(2)再讀課文,梳理文章脈絡。

思考:課文中哪幾自然段寫了貓的性格古怪,哪兒又寫了貓的淘氣?並分別用曲線畫出概括介紹的句子。

1——3自然段:貓的性格古怪。(成年的貓)

4自然段:滿月的小貓淘氣可愛。

思考:成年的貓和滿月的小貓既有不同的特點,又有相同之處,請你從概括介紹的句子中找找答案。

兩句話分別是:“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從兩句話中,我們可以分別知道成年的貓性格古怪,滿月的小貓淘氣的`不同特點,從“更可愛”的“更”字,可以想到作者認爲成年貓和滿月的小貓的共同之處是它們都可愛。(教師根據學生髮言修改板書)

板書:

小結:老舍先生用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裏行間流露着對貓的喜愛之情。下節課我們再深入學習。

3、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國小語文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能在閱讀的過程中藉助拼音讀準“歲、詩、池、藍、掌、劃、動、清、波、浮、聽”11個生字的音,並能在新的語境中正確認讀;認識筆畫“斜鉤”;描摹帶有“斜鉤”這個筆畫的漢字“劃、我”。

2朗讀課文,能按標點正確停頓;在熟讀的基礎上能背誦課文。

3認真閱讀課文敘事部分的內容,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能大膽地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本領。

重點和難點

1學習生字,讀準翹舌音:詩、池、掌。

2認識新筆畫“斜鉤”。

3能通過故事內容的閱讀大致瞭解古詩的詩意。

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生字卡片、課文錄音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課文插圖,師:看了這幅圖,你想說什麼?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也是讚美鵝的`漂亮。

2板書課題:詠鵝

師邊板書邊說:“詠”就是用詩歌的形式來讚美。

3齊讀課題。

說明:

上課伊始進行看圖說話訓練,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至於說些什麼,教師不要提過細的要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和語言的積累暢所欲言。這樣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又可起到語言訓練的效果。如果學生直接背出古詩,教師也可隨機以“你已經能背誦古詩了,真了不起!這首古詩的題目是《詠鵝》”引出課題。

二初讀古詩,引導質疑

1出示古詩:自讀,互讀。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學習生字:浮

3讀了古詩,你有什麼要問的?(如:誰做詩?他是怎樣一個人?他爲什麼做詩?怎麼會做詩?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師: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學習課文。

說明:

也許有的學生已經能夠背誦這首詩,但詩的意思和有關詩的其他內容學生並不一定知道,教師要創設機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然後帶着問題讀課文,從而學會學習。

三整體感知課文,釋疑解難

1聽課文錄音,說說你能回答哪個問題。

2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第一節。

(1)學習生字“歲”、“詩”正音:讀準平、翹舌音。

(2)朗讀第一節。

3出示第二節:感悟詩意。

(1)讀,駱賓王看到了什麼?用“――-”劃出有關句子。

(2)出示第1、2兩句話。

①學習生字。

自學,要求:藉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想辦法記住生字的形。

小組交流識字情況。

大組交流:池、掌——注意翹舌音。

池、清、波—-與“水“有關。

劃——新部首“”,想想哪個字中也有“”(我、找……)

掌——常藍——籃作比較,說說怎麼記。

②讀句子,感悟美景。

駱賓王看到的景象怎麼樣?你能用一個詞來說說嗎?(美麗、漂亮、好看)

說話練習:駱賓王看到真美啊!,美在

(可從鵝的顏色、聲音、動作、池水等方面說)

師:這麼美,怎麼讀呢?

自己試着讀一讀。

交流讀。

師:看到這麼美的景,駱賓王陶醉了,於是駱賓王就做了一首詩,把這美麗的景象永遠留了下來。讓我們再來讀讀他作的詩。

說明:

學生帶着問題聽課文錄音,邊聽邊讀邊思,通過交流,對課文內容有了大致的瞭解。然後教師引導學生重點學習課文第2節,通過反覆朗讀,理解感悟,再讀出語氣,讀出感情,做到不頓讀、不唱讀,體現從讀通到讀好的過程,釋疑解疑也在這過程中隨之完成。

四再讀課文,熟讀背誦

賽讀;背誦。

說明:

此時再讀古詩與初讀時相比,學生應對詩的意思有了大致的理解,因此一定會讀得更好,語氣更符合詩的意境。當然,只須讀,通過讀來反饋學生的理解,不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解釋詩意。

五欣賞人物,介紹自己

師:駱賓王七歲就會做詩,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我們小朋友也很聰明,你有什麼本領,請介紹一下吧。(小組,大組)

說明:

這是課文設計的說話練習,也是對課文的拓展延伸,要讓每個學生充滿自信地說說自己的本領,相信自己的聰明與才幹。本領不在大小,重在大膽地說,說完整的話。

六複習鞏固字詞

1讀詞:

(1)七歲做詩池水藍天腳掌划動清波碧綠游來游去

(2)浮動水池古詩藍天手掌劃線聽話

2讀生字。

3指導描摹:劃我

(1)學習筆畫:“”

(2)看筆順指導,說說怎麼寫。

(3)注意田字格中的位置。

說明:

複習鞏固字詞體現是由易到難,先課文中的詞語再課文外的新詞語,做到在新的語境中正確地認讀;先讀詞語再讀單個的生字,更能檢查學生是否真正記住和掌握。

國小語文教案 篇10

第一課時

一、板題,質疑

1、板題質疑:橋,讓你想到了什麼?(學生或許會說:橋是連接河兩岸的建築,有鐵橋、木橋等。)

2、一讀課題,課文爲什麼以橋命題,究竟這是一座什麼樣子的橋呢?

二、以橋爲切入口,一讀文本,初步積澱情感

1、自由朗讀課文,想,文中的橋是一座怎樣的橋?

2、交流,可以初步說說文中依據,隨機層層點撥:窄窄的木橋 不結實的木橋 又窄又不結實的木橋

3、二讀課題。說到這裏,再讀課題,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可以是沉重的,鄭重的)

引導:又窄又不結實的木橋,平日裏或許只是山村裏極不起眼的,可在洪水來臨時卻成了──生死橋逃命橋生命橋救命橋希望橋。

三、再讀課文,感受橋的無奈

就是這樣一座又窄又不夠結實的橋,成了洪水突然襲擊時的唯一的逃命橋。那麼它是否真的能那麼輕易地救老百姓的性命呢?當時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劃出描寫大雨和洪水的句子,選擇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句作批註。

1、交流。

2、適時解疑:

像潑。像倒。爲什麼獨立成句?引導:凝重的筆調。兩字卻字字千鈞,腦海裏可以是一幅活的聲勢兼備的畫面。更突出了雨非同尋常的大。致使洪水氾濫成災。

3、激情再創造引讀,感受洪水的瘋狂:洪水咆哮着,像──,從山谷裏──。洪水已有近──,這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

4、感悟跳舞一詞的表達:當時的情形是──(無比緊張的,令人恐懼的)就是這樣一種狀況,作者怎麼竟然用了跳舞這個詞語?是不是太不合時宜啦?

5、指名:

(這洪水簡直是一羣魔鬼在跳舞,讓我不由地想到了──羣魔亂舞這個詞)

6、這與下文的哪個詞語是呼應的?獰笑,洪水在跳舞,死亡在獰笑,此時你什麼感覺?你想?甚至想?看,文中的人們不也是如此──

7、朗讀寫人們反應的句子。讀了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麼?把你的恐懼不安送進句子中去。

讀好你擁我擠瘋了似的跌跌撞撞。

8、讀着讀着,我的眼前出現了逃難隊伍中的一個──

9、出示:

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其中有一個──

按這個句式寫一寫你眼前出現的這一人物,注意寫好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

10、面對瘋狂襲來的洪水,人們幾近瘋狂崩潰,幾乎失去了理智,試想,這樣的又窄又不結實的橋──?(怎能承載得了瘋狂的擁擠踩踏?)急需要什麼?(沉穩的組織者,有序地疏散)

11、老漢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場的──

第二課時

一、劃找句子,初步感受老漢的形象

1、上節課,大家在邱老師的帶領下已經讀通了課文,並且感受到在那個黎明時分,面對突如其來的(山洪),人們(受驚了),一百多個村民都毫無秩序地擁向那窄窄的(木橋),情況非常(危急)。幸好那年邁的老漢,那受全村人擁戴的黨委書記早已站在窄窄的木橋前,讓我們穿越時空,看一看這位老漢在生死攸關之際做出的人生選擇,留下的感人事蹟。

2、請同學們讀7~23自然段,劃找出描寫老漢的句子,然後交流,大屏幕出示句子,同桌再讀一讀。

二、品讀句子,深刻感悟老漢的精神

1、讀了這些句子,相信老漢已經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一句話最讓你感動呢?用心地讀一讀這個句子,並寫下你的內心感受。

2、交流:

⑴ 第8自然段。

⑵ 第10自然。

⑶ 12自然段。

學生自由抒發自己的感受,從中品悟老漢的屹立如山、責任如山,並進行朗讀指導。

3、是的,忠於職守、捨己爲人的老漢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洪水無情,但人間有愛,這樣的老漢能不受人擁戴嗎?可是當情況越來越危急,洪水已經漫到人們的腰際的時候,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這些事情是否有矛盾呢?

出示15、22、23自然段。

⑴ 揪、吼、兇和推矛盾。

⑵ 急於求生的小夥子和推老漢先走矛盾。

老漢和小夥子的言談舉止的'確令人費解,充滿了矛盾!請一生閱讀下文,老師相信你在頃刻間會明白許多許多。文章到最後才交代老漢和小夥子之間那血濃於水的關係,這個結局()

4、反覆詠歎,感受親情:

⑴ 當我們明白老漢原來是小夥子的父親,小夥子原來是他的兒子的時候,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令人感動的一幕,相信你又會有新的感受。讓我們把兒子這個充滿血緣、充滿親情的字眼帶入文章中,一起深情地朗讀14~23自然段,我們就能理解這位平凡而偉大的父親了。引讀。

⑵ 想象老漢會喊些什麼呢?出示。是啊,眼見自己骨肉被洪水吞噬,試問世間那個父母會不痛心疾首?

⑶ 請你結合課文內容想一想,如果再給老漢一次選擇,老漢還會把兒子從隊伍裏揪出來嗎?如果他有機會跟兒子解釋,他會對兒子說些什麼?

此時此刻,你認爲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父愛如山)

5、這樣的老漢最終沒有留下,和他兒子一起被無情的洪水吞沒了。其實就在木橋前,在沒腿深的水裏,老漢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橋前,在沒腰深的水裏,老漢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橋前,在沒胸部的水裏,老漢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橋前,老漢完全可以讓兒子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橋前,老漢完全可以和兒子一走了之,但是──,這是一個怎樣的老漢啊!這樣的老漢能不受人擁戴嗎?

然而,這樣的老漢最終還是被無情的洪水吞沒了,但兇猛的洪水吞不沒的又是什麼呢?出示屏幕。學生練習。

三、抒發情感,激情表達自己的哀思

老漢離我們遠去了,面對着殘破不堪的木橋,你最想說的又是什麼呢?表達對老漢的哀思學生寫後交流。

四、三讀課題,總結全文

再讀課題,你對橋又有什麼感受?理解橋的象徵意義,並總結全文。投影出示讀句子:

他像一座山,一座屹立不倒的山,他更像一座橋,一座聯結生命的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7o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