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養生 >心理養生 >

中學生心理保健

中學生心理保健

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從小事做起,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等。

中學生心理保健1

心理保健就是用科學的方法維護、保持自己健全的心理狀態,同時防止心理疾病的發生,以適應正在發展中的社會環境。中學生會遇到諸如學習中的困難、升學和就業、師生關係、同學關係、家庭關係、男女交往、戀愛、生活和娛樂、理想與信念、世界觀與人生觀等一系列問題,問題解決得愈好,適應能力愈強。

中學生由於生活經驗不足,遇到困難與挫折時,往往會產生不安、煩惱、焦慮,形成心理衝突。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和妥善處理這些心理矛盾,解決心理衝突,就會導致心理和生理上的失常或疾病。

因此,必須重視中學生的心理保健,維護他們的心理健康,把他們培養成爲有遠大理想、有豐富知識、有高尚道德、遵紀守法、身體健康、勇敢堅強、樂觀向上、充滿自信、富有生趣、與人爲善、助人爲樂、寬宏大量、胸懷坦蕩的人。

中學生的心理保健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中學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世界觀和人生觀直接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爲,只有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革命的人生觀才能正確對待個人和集體、現在和將來,才能使人正確對待心理衝突和社會上的不良影響。

2、從小事做起,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凡事都要採取現實的態度,增加積極情緒的體驗,生活總不能都“一帆風順”、“萬事如意”,人生的`酸甜苦辣都會嚐到,有些令人不愉快的事常是無法迴避的,世界上的事物普遍存在着矛盾,個人與環境,個人與集體,個人的願望與現實也常出現矛盾;

關鍵是應有正確的態度,敢於正視現實,有自知之明,善於對問題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採取合理的對策,進行心理防護,要在不利、不快之中,尋找有利、積極的因素,培養自己廣泛的興趣,增加積極的情緒體驗。

3、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當喜則喜,當悲則悲,不主觀偏激,不感情用事,遇事“勿以物喜,勿以己悲”,想得開,不因強烈情緒波動而失去理智,爲長遠利益而不計較雞毛蒜皮的小事,要能承受悲歡,要能自我暗示,理智地用言語調整自己的行爲。

中學生心理保健
  

4、正確對待困難與挫折。保持樂觀態度,培養幽默感,要學會多看事物光明的一面,壞事可以變爲好事,失敗的教訓有時比成功的經驗更可貴,逆境和挫折可以磨練和激勵人。要樹立排除萬難的信心和決心,相信自己,知難而進,遇到挫折不灰心,學會亂中求靜,鼓勵自己,逆水行舟。

以革命樂觀主義來對待自己和他人,對待環境與成敗,養成開朗活潑的性格,熱愛生活,熱愛他人,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培訓幽默感,幽默是一種特殊的情緒表現,是適應環境的工具,許多看來令人痛苦、煩惱的事,用幽默的態度去應付,使人輕鬆,生活充滿樂趣。

5、正確對待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要有良好的自我意識,通過同別人的比較來認識自己,根據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來認識自己,“旁觀者清”。看別人是否願意與自己交往、談心、求助等,通過分析自己活動的成果和失敗,正確認識自己,客觀對待自己,做到敬業樂羣。

人與人之間,力求彼此相容,互不干擾,友好相處。樂羣,就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建立友誼,求同存異,互相尊重,平等相處,互相信任,熱情相助。

6、科學用腦,豐富閒暇活動。要學會休息,在長時間緊張工作和學習之後,從事一些輕鬆的活動,是積極的休息。要講究科學用腦,注意勞逸結合。琴棋書畫、體育活動、課外活動、科技、文藝興趣活動等豐富多彩的閒暇活動,有利於身心健康,能使人感到生活充滿樂趣,輕鬆愉快,精神充實,增長知識,發展才能,但應注意內容要健康向上,活動要適度。

中學生心理保健2

一、國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1、學習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

家長的期望、老師的教導、優秀同學的對比和自己的興趣愛好,這幾種思緒紛擾着國中生的大腦,讓國中生無形中增加了許多壓力。

2、人際關係不和諧

現在的國中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父母從小嬌生慣養,未經歷過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相處,更不懂與人的相處之道。等他們進入學校和其他學生相處時,就產生了一定的問題,使他們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壓力,從而產生了心理問題。

3、自信心不足

由於家長和教師對國中生的期望過高,而且往往將成績作爲評價國中生的唯一標準,偏愛一些學習好、在班裏擔任一定職務、性格外向的國中生,使一些不是表現很突出的國中生變得非常不自信,進而對心理產生了影響。

4、獨立意識增強

國中生的獨立意識開始養成,這使他們在很多時候會對家長、老師的話語和思想幹預產生牴觸心情。這樣會使得國中生開始產生叛逆心理,此時如果不進行正常的疏導,容易產生心理方面的問題。

5、青春期問題的困擾

國中生剛開始萌生男女意識和對異性的好感,但由於此時的心理還處於稚嫩期,尚不能完全、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性成熟,因此造成心理上的障礙。

中學生心理保健 第2張
  

二、國中生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分析

1、教師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國中生正處於對新事物的好奇期,容易標新立異,教師往往以順從爲優秀,以逆反爲差,這樣使得國中生對自身認識不足,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2、家長對國中生心理健康的認識淡薄或者欠缺

在家長眼裏,國中生還是小孩子的代名詞,往往不將國中生當做獨立的個體,抹殺國中生的獨立思想和自身看法,對國中生的思想表現冷淡,沒有正確認識到國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這樣長期忽視會導致國中生出現心理問題。

3、不良的社會現象對國中生的影響

由於國中生還處於心理建設和人格塑造的階段,周圍的事物對國中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會影響國中生對人生和各類事物的看法。而社會上存在着一些不良現象,這些現象在冥冥中對青少年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產生一定的影響,容易導致國中生出現心理方面的偏差。

三、如何對國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導

1、教師和學校應開設心理課程,對國中生進行心理輔導與治療

學校應開設具有趣味性、行爲化和針對性的.心理輔導課程,讓國中生從興趣着手,以興趣引導國中生,讓國中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完成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同時要注重從行爲角度評價心理素質的變化,堅決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而且要對國中生的狀況進行各個分析,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治療。

2、鼓勵國中生參加實踐活動,培養社會適應能力

教師要讓國中生積極參與廣泛的課外活動和社會活動,感受時代的脈搏,體驗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協作的重要,這不僅能使國中生學會既善於評價自己,又善於評價他人,而且能使內向、孤僻的國中生變得活潑開朗、增強合作意識,使心胸狹窄者學會寬容、理解他人,避免心理失常出現心理障礙,從而提高國中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3、積極開展心理諮詢活動

國中生可以直接與老師面談,解開心理的難題,也可以通過信件、電話等匿名方式對教師進行傳達,教師可利用報紙、黑板報等媒介對國中生進行解答。

4、創造寬鬆、輕快的社會環境

總的來說,小部分的影響沒有大社會的影響來得深刻,作爲關注國中生心理的每一位成員應積極營造輕鬆、愉快的社會環境,讓社會中的每一個國中生都感覺到人生的美好、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人與自然的和諧。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使國中生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標籤: 中學生 保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yangsheng/xinli/gllq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