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養生 >四季養生 >

小雪節氣是怎樣來的?小雪節氣飲食習俗有哪些

小雪節氣是怎樣來的?小雪節氣飲食習俗有哪些

中國24節氣是亙古不變的循環規律,但是關於來源很多人都很好奇。那麼,小雪節氣是怎樣來的?小雪節氣飲食習俗有哪些?

小雪節氣是怎樣來的

小雪,泛指下得不大的雪;氣象學上指24小時內降雪量小於或等於2.5毫米的雪;在二十四節氣中是第二十節氣,在11月22日或23日,表示開始降雪,雪量小。

古籍《羣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爲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爲小雪。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

2017年小雪時間:11月22日11:04:34,農曆2017年十月(大)初五。

小雪節氣是怎樣來的?小雪節氣飲食習俗有哪些

小雪節氣飲食習俗有哪些

一般的小雪節氣裏,天氣陰冷晦暗光照較少,此時容易引發或加重抑鬱症。這個季節宜吃的溫補食品有羊肉、牛肉、雞肉等;宜吃的益腎食品有腰果、芡實、山藥、栗子、白果、核桃等。

在蕭殺的季節,每當看見被懸在高處的赭紅色澤的琳琅鹹貨,你的心中是否也會涌起一股暖流,彷彿在這寒冷冬日裏,有了一份精神上的依傍。

醃臘肉

在民間相傳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傳統習俗。小雪節氣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黃庭堅有詩:“滿城樓觀玉闌干,小雪晴時不共寒。潤到竹根肥臘筍,暖開蔬甲助春盤。”小雪節氣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餈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曆十月吃餈粑的習俗。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曬魚乾

小雪時,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乾、儲存乾糧。烏魚羣會在小雪前後來到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

吃刨湯

小雪前後吃“刨湯”,是湘西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刨湯”款待親朋好友。

小雪節氣是怎樣來的?小雪節氣飲食習俗有哪些 第2張

吃羊肉

“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提醒人們要開始進補了,進補的作用是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健康過冬。老南京大雪進補愛吃羊肉,驅寒滋補,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禦寒能力。羊肉還可以增加消化酶,幫助消化。專家建議,冬天食用羊肉進補,可以和山藥、枸杞等“混搭”,營養更豐富。

醃寒菜

華東江浙一帶會在小雪時節醃寒菜。清代厲惕齋在其《真州竹枝詞引》有描述此情景:“小雪後,人家醃菜,曰‘寒菜’。”除此之外,還要把糯米炒熟儲存起來,以供寒冬時泡開水吃,當地民諺:“炒糯米曰‘炒米’,蓄以過冬。”

釀酒

浙江安吉人冬後,家家釀製林酒,稱之爲過年酒。平湖一帶農曆十月上旬釀酒貯存,稱之爲十月白,用純白麪做酒麴,並用白米、泉水來釀酒的,叫作三白酒。到春月在其中加人少許桃花瓣,又稱之爲桃花酒。江山一帶在冬季汲取井華水釀酒,藏到來年春天桃花開放時飲,稱之爲桃花酒。杭州冬月有民諺道:“遍地徽州,鑽天龍遊,紹興人趕在前頭。”就是說徽州人做爆竹,龍遊人做紙馬,而紹興人則以釀酒聞名。孝豐在立冬釀酒,長興在小雪後釀酒,都稱爲小雪酒,該酒儲存到第二年,色清味冽。這是因爲小雪時,水極其清澈,足以與雪水相媲美。

小雪節氣是怎樣來的?小雪節氣飲食習俗有哪些 第3張

小雪節氣需要注意哪些

從這個節氣開始,東北風颳得多了,由於氣候雖冷卻還沒到嚴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圍巾。“頭爲諸陽之會”,即頭部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風寒,大家一定要戴帽子,一定要注意防寒、保護陽氣。

這個節氣裏,室內暖氣都開始供暖,外面寒冷,人們穿得嚴實,體內的熱氣散發不出去,就容易生“內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容易上火。經常聽說周圍的人出現口腔潰瘍,甚至臉上的疙瘩也比平日裏多了,這些就是內火的表現,雖然寒冷的日子裏,人們喜歡吃熱乎乎的食物,但是姜教授告誡大家,過於麻辣的食物最好不要吃,這會更助長體內的“內火”。另外,寒冷乾燥的室內,大多數人感到口鼻乾燥,好像要冒火了,建議大家可以多喝點熱湯,比如白菜豆腐湯、菠菜豆腐湯、羊肉白蘿蔔湯等,既暖和又能滋補津液。這個季節的白菜、蘿蔔都是當季食物,富含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而且,白蘿蔔能清火降氣、消食,非常適合這個節氣裏食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yangsheng/siji/mwyr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