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有關大班數學教案範文9篇

有關大班數學教案範文9篇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大班數學教案範文9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感知球體、圓柱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特徵。

2.能嘗試按圖紙製作立體紙盒。

二、活動準備

1.球體、圓柱體積木、長方體,易拉罐、乒乓球等實物若干。

2.自制圖形紙若干、剪刀、膠帶、漿糊等。

三、活動過程

1.觀察比較球體與圓柱體,感知圖形的特徵。

(1)出示球體與圓柱體。讓幼兒通過滾動實驗,感知兩個形體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個很有趣的圖形,是什麼圖形呢?有誰認識嗎?它們有什麼地方一樣,又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呢?

(2)師小結:不管從哪邊看,球體都是圓的.,可以向任何方向滾動,叫球體。看起來像柱子,從上向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並且兩個圓一樣大,叫圓柱體。

(3)進行遊戲:看誰找得對。

請幼兒找一找老師提供的物體中有哪些東西是球體的,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的。

師:現在請你們來找一找球體和圓柱體,找到後請你大聲說出這個物體是球體還是圓柱體。

2.認識長方體,並嘗試根據圖紙製作禮物盒。

(1)出示一個長方體紙盒,先認識長方體,再請幼兒將盒子拆開,仔細觀察長方體的構造圖,引導幼兒發現摺痕。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圖形,這個圖形的名字叫做長方體,那麼它是怎麼組合而成的呢?從盒子來看,看的不清楚,我們一起來把紙盒拆開來看一看,好麼?

(2)將拆開的紙盒還原,進一步感知如何製作立體紙盒。

3.根據圖形紙,自己製作長方形紙盒。

師:看看,老師今天帶來了許多美麗的圖形紙,讓我們一起來跟着這些圖形紙製作一個漂亮的紙盒吧。

4.裝禮物:互相欣賞禮物盒並裝禮物。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根據幼兒生活中出現的等分的問題,如:吃午點,還剩了10個小西紅柿,有兩個孩子們吃,讓他們兩個自己分,一人一半;或在美工區活動時孩子們分紙等問題,展開了此次的活動。

活動目標:

1、理解二等分的含義,學習二等分的方法。

2、通過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方法給圖形二等分,體驗等分中的包含關係、等量關係。

3、探索對不同圖形進行二等分。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發散點:

運用不同的等分線對圖形進行等分。

活動準備:

正方形彩色紙片若干、多項操作學具、棋盤若干,記錄單,剪刀,鉛筆、手偶

活動過程:

(一)等分圖形

1、以情景引入。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了這個問題情境,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同時,也能夠更加生活化地展現生活的數學,更加易於幼兒的理解。

(1)出示手偶:“你們看誰來了?”幼兒:“是平平姐姐。”

(2)以手偶表演,教師問:“平平姐姐今天怎麼不高興了,有什麼煩惱嗎?”平平(教師扮):“今天早上吃早點,我發現只有一片面包片了,可是我要和盈盈一起來分享,小朋友,你們快幫我想想我該怎麼辦呢?”

(3)師:“誰想到好辦法了?”幼兒:“把麪包片分成兩份不就行了嗎!”

(4)平平(教師扮):“可是分完了會有大有小,怎麼辦?”

(5)教師出示正方形的彩色紙片,提問:“麪包片是什麼形狀的?”幼兒:“正方形的。”教師:“那我們就用正方形的紙來代替麪包片幫平平姐姐來分成兩塊一樣大的!”

2、提供幼兒正方形紙和剪刀,請幼兒操作。提供給幼兒嘗試的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並可以不受限制地嘗試各種二等分的方法,用剪刀將其剪開的方法便於幼兒驗證兩部分是否相等。

3、小結:

(1)師:“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幾塊什麼形狀,你是怎樣分的?”

(2)師:“有幾種分的方法”(對角和對邊折)

(3)師:“怎樣證明這兩塊一樣大呢?”(比一比)

(4)師:“怎樣分才能一樣大呢?”

(5)教師於幼兒共同總結:只要找到了中心線,就可以將一個分成兩個一樣大的。進一步引導幼兒掌握二等分的關鍵要點。

(二)運用學具進一步探索。只用紙來等分,以現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所致,比較精確的二等分方法只有對角和對邊折兩種,運用學具,抓住學具有洞洞點的特點,可以讓幼兒進一步嘗試以各種折線爲中心線進行正方形的二等分,並且能夠保證精確性。促進幼兒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是幼兒在明確等分要求的基礎上自由地嘗試二等分的多種方法。此環節更加註重幼兒的創造性和獨特性,同時滲透了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種方法解決的道理。

1、師:“你們用了兩種辦法,還有沒有更多的方法呢?”

2、請幼兒運用學具進行嘗試,並準確找到不同形狀的中心線,探索檢驗的方法。檢驗能夠證明所分的兩部分是一樣大的,檢驗的方法並不是單一的,爲幼兒投放了與一塊學具板相同的作業單的目的就是能夠在記錄等分方法的同時,還可以剪開記錄後的作業單進行比較證明。除此方法還可以比較等分線兩側的洞洞子每排數量是否相同等方法。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針對尋找不同的中心線以及檢查的辦法進行指導,並引導幼兒記錄、檢驗。

4、小結:展示幼兒作業單,誰來說一說你用了什麼方法進行了等分,你是怎樣指導它們是一樣大的。請幼兒將有創新的分法介紹給其他的幼兒,並展示不同檢驗相等的方法。讓幼兒能夠有交流展示的機會,並且結合大班幼兒集體學習的特點,鼓勵幼兒創新。

活動反思:

二等分是大班關於“等分”的重要內容,把一份整體分成相同的兩份就叫做二等分。

二等分的運用很多,可以涉及到面積、長短、數量、體積等方面的二等分。平時孩子們也分點心、分玩具、分學習用品等,但有時會因分得不公平而找老師。可見,對於二等分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不能準確地、科學地認識此概念。本節活動重點探索圖形面積的.二等分,通過遊戲“疊疊樂”幫助幼兒獲得二等分的初步概念,同時通過實踐操作、交流分享的形式,鼓勵幼兒嘗試對正方形、長方形二等分進行多種分法,鞏固建立二等分概念的同時,發展其觀察、比較、判斷的能力,體驗數學操作活動的樂趣。

在活動導入環節,選取生活材料疊一疊,也是爲了孩子能遷移生活經驗,並初步瞭解二等分。但由於材料的層次性,所以我們又在材料中添加了圖形——圓,也是爲了能讓孩子從生活經驗逐步轉入到教學內容中來,讓孩子明白二等分的含義,從而進入下一個環節,探索正方形、長方形的多種分法。

在磨課的過程中,我看到了選取差異資源對本次活動的重要性。比如在第一環節中,當我初次投入生活材料時,我發現了孩子的疊一疊的經驗受生活經驗的影響很大,會疊成多份。這時,在交流樣本的過程中,除了交流正確的資源,象這樣的錯誤樣本就是對孩子經驗的一個延伸和鞏固,讓他進一步瞭解遊戲規則,並在同伴樣本中學習經驗,在自己樣本中學會糾錯。

在第二探索環節中,我認爲讓孩子嘗試多種分法,首先得激發孩子探索的慾望。在插板的設計上,我們儘量將所有分法想到,並加長了插板長度,讓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首先不受到學具的影響,能大膽嘗試。在孩子探索結束後,交流又是關鍵,因爲孩子全部從生活經驗遷移到圖形上來了,他遷移得怎麼樣,就只能看他的操作結果。在交流中,我第一個找的是半錯誤樣本,孩子能給正方形找出兩種方法,可是他又繼續以同樣的方法二等分,只是調整了擺放的位置。這說明孩子理解了二等分,但是不知道二等分含義,爲什麼這麼做,所以活動的主要核心就被我破壞了。我認爲我應當先找正確資源,讓孩子知道有這樣的分法,再在接下來的樣本中,追尋,這樣兩份一樣了嗎?讓孩子在正確中尋找經驗,在錯誤中吸取經驗。從而才能進一步延伸到生活經驗中來,並進行運用。

二等分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在生活中常用到二等分,如分蛋糕,分飲料等,可是絕對的等分在生活中又是比較少見,所以如果能讓孩子在遊戲情境中理解二等分,並學會運用,那便是活動的價值所體現了。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數學活動,體驗對號入座的樂趣。

2、瞭解座位票中“排”與“座”的意義,學會看票,掌握票中能找到準確座位的兩個條件。

3、能通過手中的票,找到自己的位置,並與他人大膽交流。

活動準備:

1、自制電影院座位分佈圖。

2、學具:幼兒人手一張電影票。

3、情境佈置:電影院。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看過電影嗎?看電影前需要憑什麼進入電影院呢?

2、出示電影票,引導幼兒座位票中“排”與“座”的意義,幼兒嘗試根據電影票上的提示找到電影院座位分佈圖中相應的座位。

(1)教師出示一張電影票,幼兒觀察,引出“排”與“座”。

(2)教師在黑板上出示電影院自制圖,請個別幼兒上臺嘗試根據票上的提示找一找電影院座位分佈圖中相對應的座位。

(3)請找準位置的幼兒說出自己是如何找到座位的。

(4)教師梳理,小結:離屏幕近的.是第一排,從前往後數一共有“幾”排,每排從一邊往另一邊數的是座。

3、幼兒再次根據電影票上的提示找到電影院座位分佈圖中相對應的座位。

(1)請一名幼兒說一說自己希望坐在電影院中的第幾排第幾座。請另一名幼兒幫助其找到示意圖中對應的座位。

(2)請一名幼兒根據自己的表達,提前進入電影院找到自己的座位。

(3)集體驗證。

4、幼兒集體進電影院對號入座。

(1)幼兒領取電影票,請幼兒並介紹自己坐在電影院的第幾排,第幾座,並說一說進入電影院後會怎樣找座位。

(2)教師梳理、總結:根據電影票的提示先找到第幾排,再找第幾座。

(3)幼兒有序進入電影院,並根據電影票的提示找到自己的座位。

(4)檢驗幼兒是否對號入座,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4)請部分幼兒邀請客人一起看電影,並幫助客人根據電影票中的提示找到座位。

(5)觀看電影,教師小結,自然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與家人看電影時幫助家人根據電影票上的提示找到座位。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不同形狀組合的特徵。

2、學習計算作品形狀與數量的方法。

活動準備

(海綿紙):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活動過程

1、教師用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組合成一個火箭的造型。

——小朋友,看一看這是什麼呢?(出示圖片)

——請一個小朋友告訴我,他是用什麼形狀組成的呢?

——用了多少個三角形?

2、教師提示幼兒思考更多的組合方法,並親手用圖形拼一拼。

——我們可以拼一拼(生活中的物品)、房子、樹,拼我們生活中的看到的物品,你喜歡的,都可以拼出來,好嗎?(發材料給幼兒操作)

——說一說,你用了哪些形狀?

——每個形狀用了幾塊?

3、將幼兒創作的.造型擺在圖形中,鼓勵幼兒繼續自由地創作,完成後,請幼兒欣賞自己的作品,說一說自己作品的名稱,共使用了那些形狀、每種形狀各有幾個。

4、活動結束:請幼兒回家作一些三角形自由拼一拼,發揮自己的創意。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2、學習簡單的循環排序的方法

3、尋求排序的規律、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推理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教師-有關排序的掛圖、動物、圖形、水果、日用品的卡片多種。

幼兒-常見三色圖形的卡片、泡沫拼圖、操作冊、彩筆、白紙、各種顏色的積木

活動重點: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推理的能力,尋求排序的規律、學習簡單的循環排序的方法。

活動環節:

一、引入課題(小朋友排排隊)

二、引導幼兒觀察動物的排序(老師講解有關排序的概念)

三、拚拚玩玩(幼兒分組操作,講評後小結,引出循環排序)

四、完成操作紙內容(點評)

五、延伸活動(小小設計師)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排隊引出課題:

1、男女各站一排觀察自己的隊伍

2、遊戲變變變,男女混排,聽口令變變變--變成一男一女,請幼兒觀察自己是否按要求排的,聽口令變變變----變變變第二隊一男二女有規律地排好。教師重複1男1女,1男1女、、、、、 1男2女、1男2女、、、、、、、加深幼兒排隊的印象,也就是排序的概念( 過後請幼兒回到自己座位)前後銜接自然過渡到 下一個環節二中

二、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各種不同的排序方法

1、小動物(動物的排序實列圖示)也來排隊了,看看他們怎麼排的?你能發現什麼?(此處鞏固排序。A-B-A-B;AB-AB ; ABB-ABB-ABB ) 請幾名幼兒回答老師的'問題。

2、再出示圖形的排序實列三幅 讓幼兒說出它們排列的規律。

第一組的圖片是按什麼規律排的?(顏色)

這一組圖片又是按什麼排的?(形狀、數量、大小)教師在指導幼兒觀察的同時,教會幼兒學說排序的概念,同時需要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各種不同的排序方法。

三、引導幼兒再次嘗試,探索用不同的材料創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一)教師小結: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的排序,比如:按形狀、大小、、長短、顏色、或是種類等多種特徵排序,可以把我們的生活打扮得很美麗,小朋友的手很巧,那我們自己就來玩玩拚拚,看看我們是不是也會呢?看看誰的手兒巧?誰是最聰明的寶寶

(二)幼兒分組操作

(1、積木拚插組 2、各種泡沫圖形拼擺組 3、日用品拚擺組 4、動物圖片拼擺組 5、水果圖片拼擺組)

1、幼兒操作時,教師巡視,給與指導。並幫助有困難的孩子,指點個別幼兒)鼓勵幼兒拼出於別人不一樣的。可以橫排,可不可以豎排?能不能交叉着排?試試看。

2、有選擇的請各組代表來講講自己是如何拼擺的?將拚插的積木、數塊、展示給大家。引導、鼓勵幼兒大膽地說。(這裏提醒自己注意的問題:日用品、水果圖片放在盒子裏,沾好後請幼兒展示,泡沫的圖形怎麼展示?只有一種方框的泡沫板能拚插,就選擇一種? ---------- 種類少點了。?)

3、展示各組的拼擺情況後,教師再次小結引出循環排序的概念。

四、完成操作冊的內容

象這樣幾個圖形按一定的規律不斷地改變自己的位置,這種排列規律叫做“循環排列規律”。(是不是改一改話語?? 有一定的規律進行排隊,就是排序,重複進行,就是循環排序)

今天我們都是巧巧手,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呢,想請小朋友們幫幫忙,看看是什麼問題呢?開動小腦筋,誰能幫幫我,來找找它們的規律?(出示需要完成的操作冊的範例圖)

1、請幼兒觀察,幼兒自己探討如何完成,講講怎麼完成?範圖後的空白作業只需示範一例就可。關鍵是調動積極性,啓發、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

2、請幼兒完成自己的操作冊,檢查幼兒完成情況 點評2-3名幼

五、我是小小設計師

排序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有很多是排序有兩項排序、三項排序,有一定的規律進行排隊,就是排序,重複進行,就是循環排序。小朋友們可以觀察家裏、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具有規律的排序現象,比如:拉花、毛巾圖案、像框、剪紙、美麗的裝飾畫,旋轉變化的瓷磚,都有它們的規律,學習將排序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正因爲有規律我們的世界才變得更加美麗!我們也要打扮一下美麗的世界,我們小朋友們想不想當一個小小的設計師啊?自己設計一些我們自己喜歡的一定會很開心的,那麼小朋友就用你自己喜歡的圖形、符號、花邊來設計一些有規律的圖案吧。

在幼兒自由繪畫中結束此課。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厚薄、高矮、粗細進行7以內的正、逆排序

2、發展幼兒思維的可逆性、傳遞性和雙重性。

3、培養幼兒愛動腦愛學習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7張厚薄不同的圖書圖片;7張高矮相同、粗細不同的樹幹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老師這裏有一些你們的好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誰呀!

二、基本部分

1、厚薄的排序

(出示厚薄不同的圖片,7張)。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

可是他們沒有名字,很傷心,我們來幫他們把名字起了好嗎?<讓幼兒按照從薄到厚的順序>

你們看看那一本書是最薄的?它就叫老小。

我們把老小送回家,剩下的誰是最薄的?那它就是老六。

再看看剩下的'誰是最薄的?

下一個應該是誰呢?

依此類推,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能夠找到一個既快又準確的方法。

他們又要出來玩了,這次他們是老大現出來的(讓幼兒自行操作,用每次都選出最厚的方法按從厚道薄的順序排列)

2、粗細的排序

這些書門出來玩,感到很累,這個時候他們發現了一些樹樁。他們就商量在樹樁上坐一會兒,休息一下,可是他們應該怎樣安排呢?

(出示7張高矮相同、粗細不同的樹幹圖片)他們想把這些樹樁按從細到粗的順序排,怎樣排?

引導幼兒用前邊的方法,依次找到最細的方法進行排序.

這時,他們想換換位置,把這些樹樁從粗到細排,哪有怎樣排?

請幾個幼兒用相同的方法上來親自操縱,進行排序。

高矮排序:

他們玩得很開心,你們想不想也出去玩?但我們要排隊才行。

將全班幼兒按人數分成六組,進行從高到矮,從矮到高排序

結束部分:

排好隊,和幼兒一齊開火車出去。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目標:

1.能說出球體的名稱,知道球體的外形特徵。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準備:

1.幼兒每人一個小筐子,筐內有乒乓球、圓片紙、鉛筆、操作材料各一。

3.教師演示用的大範例,教室內角落放有球體形狀的物體。

過程:

1.請幼兒拿乒乓球,從上(下)面、前(後)面、左(右)邊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麼形狀的。請幼兒觀察後回答。

教師小結:乒乓球從各個方向看,它都是圓的`。

4.把球放在桌子上,讓幼兒玩球。注意不要讓球離開桌面,引導幼兒把球向前(後)、向左(右)等方向滾動,並啓發幼兒說出:球向前,向後,向左,向右都能滾動。

教師小結:球能向各個方向滾動,

5.請幼兒拿圓片紙,比較圓片紙和乒乓球的不同,進一步瞭解球體的特徵。

引導幼兒從各個方向看圓片紙,從旁邊看是一條線,幼兒觀察回答,教師小結。

小結:球體的外部特徵,從各個方向看都是圓的,能往各個方向滾動的,這樣的形狀叫球體。

6.找找哪些東西是球體的?

請幼兒想想並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的球體形狀的,說說爲什麼要做成球體形狀?

8.活動結束。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夠在各種材料中,找到球體和圓柱體的物體。

2.能在觀察、比較、操作中探究球體和圓柱體的不同。

活動重點

能夠在各種材料中,找到球體和圓柱體的物體。

活動難點

能在觀察、比較、操作中探究球體和圓柱體的不同。

活動準備

1.四張桌子,每一張桌子上滾動的東西都相同;各種薯片桶,露露瓶,乒乓球等。

2、硬幣、長方形紙、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找出能滾動的東西

(一)談話引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今天老師帶領小朋友們來玩一個尋寶的遊戲,我的寶物有一個神奇的本領——會滾動。

(二)幼兒玩準備的玩具,教師參與活動,並和幼兒進行交流

(三)請幼兒說說哪些東西會滾動,並示範給小朋友們看一看。

二、區分能滾的東西有什麼不一樣

(一)讓幼兒再次玩一玩能滾的物品,玩的時候向不同的方向滾一滾、擋一擋,將各種能滾的物品比一比,說說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二)根據特徵逐一排除,最後找到球體。

小結:最後,我們找到的`寶物是球,總結球體特徵。小球會滾動,放在地上可以向不同方向滾動,不管從哪個方向看上去都是圓的,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球體。

三、根據特徵找出圓柱體

(一)你們找到了第一件寶物,還想找出第二件嗎?它兩頭都是圓,從上到下一樣大,豎着放看起來像柱子,請小朋友到教室的“牛牛餐廳”去找一找。

(二)老師總結圓柱體的特徵,兩頭都是圓,豎着放看起來像柱子,從上到下一樣大,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圓柱體。

四、遊戲“玩一玩,變一變”

分組操作:

1.把許多硬幣變成圓柱體。

2.把長方形紙變成圓柱體。

3.把橡皮泥變成球體。

五、尋找生活中的球體、圓柱體

師:今天我們玩的很高興,你們還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圓柱體、球體的物體?

讓幼兒找一找。活動結束。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發現時間的價值與自身的努力有關係。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爲入國小作準備。

活動重點:

知道一分鐘有多長,並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活動難點:

知道時間的價值與自身的努力有關係。

活動準備:

幼兒體鍛視頻、筷子、珠子、線、彈珠、蠶豆,時鐘一面、統計表。

活動過程

一、猜測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師:前不久,我們幼兒園舉行了拍皮球比賽,比賽時間是一分鐘,在一分鐘時間裏有的小朋友得到了獎狀,那麼,一分鐘有多長呢?(幼兒自由回答)

二、通過小遊戲,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師:前幾天我們已經認識了時鐘,有誰知道,鐘上哪根針轉一圈,就告訴我們一分鐘到了?(秒針)

師:小朋友真聰明。當這根最細的秒針在鐘面上轉一圈,就表示一分鐘!那一分鐘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來邊做遊戲邊感受一下吧!

a遊戲:

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開始記時)

師:誰來說說,在扮演木頭人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

師:那你們覺得一分鐘的時間怎樣?(一起回答:很長)

b遊戲:

師:那現在,老師再給我們小朋友一分鐘,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玩起來。感覺一下,這一次的一分鐘有什麼不一樣?

(幼兒玩積木)

師:剛纔的一分鐘,你做了什麼事情呢?

師:那你們覺得這次的一分鐘怎樣?

總結:原來當我們扮演木頭人,一動不動時,會覺得時間很長,很長。我們玩的時候,又覺得時間很短,很短。那到底一分鐘有多長,能做多少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播放視頻,瞭解一分鐘時間裏可以做什麼?(播放幼兒跳長繩、拍皮球、轉呼啦圈等錄像)

師:呀,你看到了誰呀?他們在做什麼事情呢?

師:剛纔我們看見小朋友在一分鐘的時間裏做了許許多多的事情。那我們的小朋友在一分鐘時間裏還能做些什麼事情呢?(請幼兒自由說說)

教師總結:原來在一分鐘內能做那麼多的事情。

四、幼兒操作

(1)老師介紹操作內容,讓幼兒知道每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2)明確規定:秒針開始走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到時立刻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裏做了多少事情。

(3)幼兒分組操作。

(4)交流彙總,教師記錄結果。

1、請你數一數在一分鐘裏夾了幾粒珠子、幾個彈珠?

2、請幼兒介紹一分鐘的成果。

師:同樣花了一分鐘,爲什麼最後的結果不一樣?有的多,有的少呢?幼兒討論。

師小結:雖然時間相同,都是一分鐘,但每組做的事情不一樣,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師:我還發現剛纔穿珠子那組的小朋友,他們相同的時間裏,做着相同的事情,可他們的結果也不一樣?有的穿得多,有的穿得少,這是爲什麼?

師小結:在相同的時間裏做同樣的事情,因爲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

原來只要抓緊時間,加快速度,在一分鐘時間裏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那我再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你們有沒有信心比剛纔做的更多呢?好,準備

幼兒操作第2次

再次總結各組操作數據,

師:爲什麼有好多小朋友這次做的要比上次的多呢?幼兒自由說說。

讓幼兒明白,做事情要專心,要抓緊時間,不拖拉,動作就快了

五、總結對時間的感受,知道要珍惜時間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玩了一些遊戲,玩得可開心了!你們覺得時間過得快嗎?

師:一分鐘的時間不多,可是隻要我們珍惜時間,抓緊時間,也能做很多種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四川雅安大地震中,我們警察叔叔抓緊每一分鐘,後來救出了好多被壓的人,而醫生們也抓緊每一分鐘,救活了那些垂死的傷病員。一分鐘看起來很短,但在我們的生活中卻能做好多有意義的事情呢還有幾個月我們就要升入國小做國小生了,都要自己安排時間,如果你拖拖拉拉事情會怎麼樣?如果你抓緊時間結果又會怎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q5lgg.html